培养课堂诵读兴趣的实践与反思_第1页
培养课堂诵读兴趣的实践与反思_第2页
培养课堂诵读兴趣的实践与反思_第3页
培养课堂诵读兴趣的实践与反思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培养课堂诵读兴趣的实践与反思    摘 要诵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活动和内在需要,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愿意在课堂上诵读。目前的课堂诵读热闹有余,收效甚微。针对这一现状,笔者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通过详实的案例,从诵读气氛、诵读指导、诵读设计三个方面提出建议。【关键词】课堂诵读;诵读气氛;诵读指导;诵读设计正如美术课要画画,音乐课要唱歌,体育课要跑步一样,语文课天生要诵读。只有用声音唤醒白纸上的黑字,才能摇荡性情,读懂内容,读出体会,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也非常重视学生的诵读训练,“课文中的重要段落、关键词句要反复朗读,把无声的文字

2、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惟其如此,学生才能领略课文语言的神韵,才会兴趣盎然地学语文,教学效果大不相同。”可是,目前的课堂诵读情况如何?第一,公开课上“花样读”, 例如:配乐朗读,集体朗读,个别朗读,分角色读,表演朗读,竞赛读,接力读,模仿读,限时读,自选读形式虽然多样精致,却流于泛泛。其过程是表演大于体验,其结果是热闹而无沉淀。第二,随堂课上“随意读”。在平时的随堂课上,教师是喜爱让学生朗读的,可以读读生字词,读读课文,有量的增长,无质的提升。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始终坚持面向每一个学生,力争能培养每一位同学的课堂诵读兴趣,以求让课堂诵读成为师生共享的盛宴

3、。1 重视诵读气氛的营造激发学生开口诵读的冲动,关键是营造语文氛围。自从电脑被搬到语文课堂上以后,语文课就经常“仙乐飘飘”了。不管上什么内容,先来一段抒情的钢琴曲。可是,笔者从实践中的体会是动情就想出声,穿过那些声光电影的物质,回归到语文课的本质,回到诵读的敏感点。例如中职语文新教材第二册第一单元诗歌“理想之光”的学习。一上课,就先和学生聊起古今中外大家熟悉的诗人和诗歌:诗是文学之母,是文学之王,是人生审美的最高境界。然后请同学们回忆自己喜爱的诗人,和大家分享他的诗句。在我的邀请下,有同学立刻想到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舒婷的致橡树、泰戈尔飞鸟集,于是我们一起走入诗的国度。诵读气氛的营造时不可轻视

4、的一个环节,要围绕所要诵读的内容做文章,一步步地把学生引入到情境中去,此可谓:未成曲调先有情。2 细致而耐心的诵读指导余映潮老师认为,朗读一定要靠教师指导;朗读是让学生认知文字、感受声律、体味词句、领会情感、品味情境、发展语感的充满情致的语文实践活动。这段话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强调在语文的朗读教学中,教师指导的重要性:“一定要”;第二层是揭示了朗读对于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多方位的作用。好的朗读教学,第一要任务明确:每次指导学生读书,要完成一个教学任务或认读,或感知节奏与韵律,或领会情感、或品味意境,不能“一读了之”,要让学生紧扣文本,用他的声音读出作者的感情来、意味来。适当的朗读还需要朗读者恰当

5、地用一定的技巧方法表达出这种感情,比如对朗读材料的情调的把握,语速的控制,音色的变化,轻重音的体现,停顿和延续学生的朗读才能从“暗中的摸索”走向“明白的学习”。例如,在进行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诵读教学的时候,学生在诵读诗歌的时候,“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后面三个字总的声调因为气息不足会掉下来,缺乏向这个世界庄严宣告的自信和气势。我建议大家注意按照“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的节奏划分,试着把气息收住,在最后一节是用力“看太阳”三个字清晰、响亮地说出来。同学们一尝试,感觉这样效果的确要好的多。平时不爱动口的同学,既对文字的情感内容不敏感,也缺乏诵读的技巧性。所以,教师在指导这一

6、类学生的时候要耐心,细致,多鼓励。当然,教师在做诵读指导的时候,一定要引导学生根据对诗歌的理解进行诵读。理解是诵读的基础。如果单一地强调诵读的技巧而脱离了内容和情感的理解,这种诵读是缺乏感人的力量的。3 鼓励学生做诵读设计其实,较之于教师耐心而细致的指导,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如果能得到发挥,可以自己尝试朗读设计,那么课堂的诵读的气氛会更加热烈。例如,在进行寻梦者的教学时,四个同学读完了,我总觉得不尽如人意,好像还没有入巷。于是,我建议暂时不往下读了,有必要展开讨论,才能让我们的朗读更高一层。一番讨论之后,意见众多,有对之前诵读的补充的,还有批驳老师,重新设计的。之前我在指导诵读时曾点过:第三节

7、写寻贝的艰辛,可以读的沉重一点。我还打了一个比方:你看蜗牛背着壳前行是缓慢而沉重的,怎么能读的轻快呢?这位同学体会地更加深入、全面。他认为“你去攀九年的冰山吧,你去航九年的瀚海吧”这两句固然表达了寻贝的艰辛,但同时也让他感受到一种英雄的豪情,一种昂扬的斗志。所以其中的“攀”、 “航”是充满激情的,不必沉重,可以激昂。此言一出,全班喝彩。这真是青春少年的理解啊寻梦的旅程固然是艰辛的,但因为有着对梦的期盼所以也是激情之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能思善想具有主观能动作用的人,而不是容器 ”诵读兴趣的培养也需要“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积极性相结合”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

8、指出:“学习的愿望是一种精细而淘气的东西,形象地说,它是一枝娇嫩的花朵,有千万条细小的根须在潮湿的土壤里不知疲倦地工作者,给它提供滋养。” 这段话阐述了兴趣培养的艰苦性和复杂性。转换观念,把课堂诵读特别是展读的机会送给全班每一位学生;激发兴趣,把诵读设计的权力交给学生,激发她们的诵读兴趣和创造力;揣摩体会,探索朗读的技巧。这就是笔者在诵读教学实践中的一点感悟和思考,希望引起广大教师朋友更深入的探索和总结。参考文献1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8).2b.a.苏霍姆林斯基,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3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作者简介骆亮亮(1979-),女,安徽省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为张家港中等专业学校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语文教育。作者单位江蘇省张家港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省张家港市 215600 知音励志·社科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