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全球视野中的金融创新:动向与趋势摘要:目前,全球金融创新的最新动向包括金融机构的创新、金融产 品与服务的创新、金融监管的创新等。根据世界金融业的发展趋势, 我国金融业必须迅速调整经营管理理念和发展战略,积极推进金融工 具、金融技术、金融服务项目及服务方式、金融体系、金融监管、金 融制度的创新。关键词:金融创新/金融监管/金融服务/金融产品广义的金融创新泛指金融领域内出现的、有别于既往的新业务、 新技术、新工具、新机构、新市场与新制度安排。金融创新的原动力 在于通过引进新的金融要素或者将已有的金融要素进行重新组合,开 发新的金融功能,满足实体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并提高为实体经济 服务的效率。因此
2、,随着经济增长方式从简单粗放、高资源消费的低 效率经济增长方式转向兼顾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 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金融业更加开放和竞争 史为激烈的现实,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创新出现了新的动向和趋势。一、金融机构创新1.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界限越来越模糊,但整合所有业务的金融集团可能被整合度较低(规模不一定小)的金融集团所取代近年来,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求发展并提高综合实力,银 行、证券、保险、基金等金融机构都在不断拓展自身的业务范围。金 融机构之间的业务界限r益模糊,世界范围内的金融集团越來越多, 表1显示了 1995年和2000年在全球排名前50名、100名、
3、250名、 500名的金融机构中金融集团的所占比例,以及这些金融集团持有资 产所占比例。表1的数据表明,2000年全球大型金融机构的集团化 程度远高于1995年。全球样本19952000资产规模金融集团资产规模金融集最高值最低值均值数哥所占 百分比i-资产所占 百分比最髙值最低值均值数墩所占 百分比590.29&80 - .299.5541.8%72.1%1281.411.1646359.6%590.2931.28310.79169.2%80.7%1281.434.1657.772.2%590.2990.453403785.0%86.8%1281.4116.5699.089.0%590
4、.29169.14379.728&0%89.4%1281.4257.5769.592.0%conglomeralion: trends and jmphcalions for financial risk. imf working paper wp/03/158.(愎行)交屡牧 入.0沁保it主导的舍lk团收入保险业 人.73.0收入.230%(慑行)净利息收人.730%其它收入,17.10%注:根据总资产排名(權位:10亿美元)组成的样本。资料來源:de nicolo g. p. bartholomew. j. zaman and m. zrphirin (2003). bank c
5、onsolidation. internationa资料来源:sc hirh. s and a. kiknchi(2004)/4 i'hc performance of financial groups in the recent difgcult environmr financial market trrnds na 86, march,1全球26家大型金融集团截至2003年的收入构成如果说,表1通过全球大型金融机构集团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事实,说明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界限越来越模糊、混业经营程度越来越高,图1则通过分析全球26家由银行主导的人型金融集团和由保险 公司主导的大型金融集团在
6、2003年年底的收入构成,显示出“核 心”业务依然是这些金融集团收入的主要来源;与此同时,“非核心”业务活动收入所占比重也相当可观。由保险公司主导的金融集团 的“非核心”业务活动收入占所有收入的比重已经达到27%。总的來说,金融机构之间业务界限越来越模糊的趋势不太可能会 放缓,金融机构z间的和互依存和和互联系将更加紧密。截至2005 年底,超过半数的主要国家采取了混业经营的模式,其中采用银行、 证券、保险三者混业经营模式的国家达到35. 9%。但最近的研究显示, 整合所有业务的金融集团的效率并不如以前想象的那么大。schich 和kikuchi在分析了并购银行和大型金融集团收入类别的发展趋势
7、后得岀的结论是:虽然金融集团总体而言在经济萧条时期非常具有韧 性,但证据表明还是有许多金融集团经营的非核心业务对总体收入的 贡献并不大。此外,仅有少量的金融集团在其核心业务收入面临压力 时,可以从非核心业务收入的增加中得到补充,也就是说,当金融集 团最需要多元化收益的时候,并没有从非核心业务中得到希望得到的 收益(见表2) o保險卄桃心业务 足否冇期助?住核心砂务【如4卸区力时 核心业务足州冇常助':净利息收入冷tm金收人|殳别利泡冷供险收人2003统行主霍的hi团 花 tttlswiwclln forgow-n.a.f.家苏格兰ns行/一4-/+劳埃tfttsh+佶贷苏例士*徳怠占做
8、行bnp piiribiim+十7-保脸主写的徴0 btrkhirv* hjithiway+/-n.ti n.a.安联保険-1ng一n.a.-axa/一n.m.ruu.a cgonn.m.n*fortin+2(x)2侬行主导的價团 花 mcmihwell fargo4-1n.az-w-袒彖丼格兰农行+労埃谑tsbw-佶贷苏伊士+谑倉志加行+-bnp pnrilmn侏险主导的伎团 berkshire fihthuwnynitn.a.安联保险+ing°n«n«axan.a«n.m.+a<wgnn/-nut*n.mfortin*2001很行主导的第团/-
9、wflln forgenui»*芳埃徳i'sh+伉贷苏例b<4-徳意:志ui行+/-bnp partlximw注:】为了让收入变化在各个时期之何和金融集团之何町以比牧它们被&示为占公诃的全部股东权益的比例。此q: 此计算出*的比例来反映变化的方向、它们或占畑1血(由“+”号夜斥).或淞尼如fl(由农示)当它们的变化很小时 其绝对数的变动小于个百分点时它们越归类为"正值/负值”由“4”号来农示。fa.”指没有这方面的数据,只有 和非核心业务活动的收入发展郝有数据的金融集团才显示出其数据。2“净利息收入的定义是利息收人滅去利息支出;“佣金收入”包括对交易收
10、取的所仃的佣金和费用;”交易利河是& 期证券交易中获得的利润;“保险净收入”的定义是所取彳!?的冷保费。3连“非核心业务是否右帝助? ”一栏中如jr至少一种收入类别从非核心业务活动中的转变址ieffl.则显示“是”。住v 心业务面临压力时1e核心业务址否右帮助? “一栏中如果在至少种非核心类别中至少有种冋报的变化为止值而在电 业务中为负值则显示“是為4.邱吉尔保険集团的收入也包括住内,这家公司由室家苏格兰狼行于2003年9刃从儘贷苏伊士银行的手中收割。收敏 本没右从收人当中扣除.资料*源:schirh. s. and a. kilmchi <2004). "tht pe
11、rfonnan<* of financial (/roups in the recent difficult environment i)f financial market trends no. 86. march.而且,一些广为人知的案例表明一些金融集团开始将它们的非核 心业务分离出去。例如,2003年信贷苏伊士卖出其保险业务的一部 分;2005年,通用汽车公司(gm)分拆旗下财务公司gmac的房地产按 揭贷款业务。但另一方面,产品种类有限、整合度较低(规模不一定 小)的金融集团却在最近取得了一些成功。因此在未来,整合所有业 务的金融集团可能被产品种类有限、整合度较低(规模不一定小)
12、的金 融集团所取代。2.银行体系的并购和分拆同时成为主题近二十年来,资本市场的迅速成长、投融资途径的增加和非银行 金融机构的发展使传统银行业务在金融业的市场份额不断下降,银行 的金融中介作用削弱。为此,许多银行通过并购重组來扩大市场份额 和业务领域,以获得规模经济效应、范围经济效应和改进管理效率等。 经济全球化、金融资本国际化又进一步刺激了银行并购活动的开展, 持续不断的并购一直是世界范围内银行业发展的主旋律。世界范围内 最新的银行体系并购案例是日本三菱联合金融控股集团下属的东京 三菱银行与fi木联合金融控股集团旗下联合银行于2006年1月1 r 正式合并,挂牌成立三菱东京联合银行。世界范围内
13、的银行并购呈现出强强并购、跨行业并购、跨国并购 上升的特征。(1)强强并购。例如三菱东京联合银行以190万亿口元 (约合1. 6万亿美元)的身价超越总资产约1. 55万亿美元的美国花旗 银行集团,成为世界银行业新“首富”,其账户总数高达4000万个, 存款余额高达100万亿日元;(2)跨行业并购。美国、英国、荷兰、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更是出现了提供所有类型金融服务的“金 融百货店”,即所谓的全能银行(或称“一站式”银行);(3)跨国并 购。例如法国巴黎银行旗下的美国西部银行2005年6月宣布以13. 6 亿美元收购美国联邦商业银行,从而成为美国西部规模最大的银行之 一。在接管了联邦商业公
14、司198个分支机构之后,美国西部银行还 将进军密苏里州、堪萨斯州和俄克拉荷马州,并在其他4个州设立分 支机构。但与一些银行仍以扩张、并购为主战略不同,从2003年下半年 开始,一些银行开始改变战略,转而采取剥离业务线的行动;与并购 和扩张浪潮截然相反的分拆(spin-off)和剥离(divestiture)浪潮悄 然而至。2005年2月,花旗集团(citigroup inc.)与大都会保险 (metlife inc.)达成协议,出售旗下经营保险业务的子公司旅行者人 寿保险和年金管理公司(travelers life & annuity company),协议 金额约为115亿美元。同刀
15、,美国运通公司(american express)宣布 分拆其属下仍在盈利的资产管理部门。2005年6月,摩根士丹利 (morgan stanley)也宣称,如旗下目前经营着著名品牌discover信 用卡的部门及零售证券经纪部门在今后几年得不到一定的发展,这些 部门也将同样面临被分拆的命运。可以看出,全能银行的口渐式微,专业化运作理念的重新崛起, 已成为当前世界银行业重组的显著特征之一。但需要强调的是,并购 和分拆并非截然对立,一家银行的分拆行动有吋意味着另i家银行的并购行动。无论是分拆还是并购,其目的都在于强化银行业的专业化 分工程度,提高经营效率。二、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1顺应经济增长方式
16、转型的产品创新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相继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坏 型社会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能够调剂 资金余缺、集聚巨额资金、优化资源配置的金融,其发展从来就不是 孤立的,它已经渗透到了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各类主体和各种活动, 同时也受到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各类主体和各种活动的影响,因此 金融自然也受到经济增长方式转型这一趋势的影响,开拓性地把环境 因素引入到金融创新中。当前,世界范围内常见的顺应循环经济增长 模式的金融创新产品有绿色抵押、生态基金、巨灾债券、天气衍生品 等。绿色抵押(green mortgage)。美国等各主要国家的许多银行已经 把环境因素、
17、可持续发展因素纳入其贷款、投资和风险评价程序,环 境报告已经从会计报表的边缘内容变成主体内容,绿色会计报表得到 大量应用。一般情况下,环保企业凭借其“绿色”即可获得绿色抵押 贷款,一些银行还会给予有很好环境记录的客户以更多的优惠。生态基金(eco-fund)。生态基金产品将投资者对社会以及环境的 关注和他们的金融投资目标结合在一起,并不仅仅追求纯粹的物质利 益最大化。这一点看似束缚了基金的投资空间,影响了基金的运行效 率,但是很多实证研究表明,随着循环经济的发展,这类基金投资目标的选择更加合理,总体的投资收益从长期来看反而可能高于一般的 投资基金。巨灾债券(catastrophe bond)。
18、巨灾风险通常是指可能造成巨大 财产损失和严重人员伤亡的风险,既包括自然巨灾风险,也包括环境 污染等人为巨灾风险。巨灾风险会给保险公司带来灾难性的损失,因 此保险公司不愿承担此类风险。保险界提出的诸如加强再保险作用、 提取巨灾风险补偿准备金等解决方案,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传统保险 业资金能力不足的问题。1997年,巨灾债券的推出,即巨灾风险证 券化成为了将巨灾保险风险向资本市场转移的一条有效途径。它的产 生和发展脱胎于资产证券化,主要优点包括:第一,支付条件与环境 污染等特定自然灾害的发生相联系,与其他债券品种差别明显,有利 于投资品种的多样化,对投资者来说极具吸引力。第二,资本市场提 供的资金远
19、远超过保险业的可用资金,保险公司可以在资本市场上得 到充足的资金去承担任何一种重要的灾害保险,或者在传统保险失败 或不存在的地方提供保险。第三,消除了政府直接承受环境污染等巨 灾赔偿资金的负担。天气衍生品(weather derivatives) 自1997年开始出现以来, 天气衍生品市场作为新崛起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得到迅速发展,不仅交 易量显著增长,交易品种也越来越多样化,目前已成为金融衍生品市 场中最新、最具活力的市场之一;美国、欧洲、亚洲、拉美的金融机 构都纷纷进入这一市场,利用航空港、海港的天气指数与大豆、原油、 汽油等大宗商品的期货价格之间的差价进行套利。在今后一段时间,顺应经济增长方
20、式转型的金融产品将得到进一 步发展。如美国法律已赋予排污权(排放减少信用)以金融衍生工具的 地位,并允许其以有价证券的方式在银行存储,并且储存的信用可以 用于岀售转移到其他工厂。2.混业经营背景下新型风险转移产品的繁荣随着金融机构混业经营趋势h趋明显,在过去儿年里引人注目的 金融产品创新之一是新型风险转移产品的繁荣。银行和证券业的对 接、保险业和证券业的对接使得将信贷和保险这些典型的金融服务活 动屮内在的风险被打包到证券屮并出售给投资者成为可能。新型风险 转移产品的典型代表是信贷衍生品和巨灾债券。信用风险是银行最传统的风险类型,儿乎是与银行信贷业务相伴 相生的。随着银行信贷业务品种日趋复杂,国
21、际互换和衍生品协会 (isda)于1992年创造了信用衍生品(credit derivatives)这个新名 词。简单地讲,信用衍生品是一种使信用风险从其他风险类型中分离 出来、并从一方转让给另一方的金融合约。对商业银行来说,信用衍 生产品是一种新的管理信用风险的工具,主要有总收益率互换、违约 互换、信用联结票据、信用期权等。其基本思路是,将银行面临的信 用风险通过协议形式转让给那些愿意承担风险的投资者,同时作为对 价也转让一部分收益或支付一定费用。信用衍生品的出现使银行管理 风险水平的能力大大提高,而且在发展过程中,信用衍生工具所发挥 的作用不仅限于转移风险,在其它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
22、解决 信用悖论、缓解资本压力、降低信贷集中度等。除商业银行以外的其他金融机构也利用信用衍生工具间接进入信贷市场,培育新的盈利 点,完善投资组合等。因而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特别是在最 近儿年里,信用衍生品市场发育十分迅速。英国银行家协会(bba)和 国际互换和衍生晶协会(isda)2004年所做的市场调查显示,在2002、 2003两年里,国际信贷衍生品市场的发展远远超出了此前的预期; 2004年的发展也非常迅速,仅上半年信贷衍生品的交易量就超过了 5. 4万亿美元,比2003年全年增长了 44%o bba预期到2006年全球 信贷衍生品的交易量将超过& 2万亿美元(见表3)。目
23、前,信贷衍生 产品市场上最为活跃的参与者是银行、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2002 年以前,对冲基金成为信贷衍生品的大规模购买者,而现在它们是卖 方市场上的中坚力量。白万灵兀219942003年全球巨灾债券发行再保险机构.21%舷机构.21%共同基金和投资 顾何.28%银行8%对冲基金.22% 419981 "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6信贷衍生产品*(单位为十亿美元的名义价值)3505868931189195235485440«8206*信贷衍生产品(占全球公司债券和银行对非金融公司贷款的丙分比)1.52.43.85.27.7 注厂表中的侑贷衍生h亦
24、所丽式的信贷侑生品严fh isda在2004年上画做出的估计严由bba做出的估 资料来源:英国银行家协会(bba);联邦储备系统行k.姿员会;英国国家统计崗;欧洲央行;日本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纟2004年4月的全球金融稳定性报告;isdao2 000i 800 ! 600 14001 2001 000soo6004002000资料来源:1994到2001年的数据由瑞l再保险公冈提供;2002和2003年的数据由guy carpenter公司和mmc证多 可提供。资料来源:risk tr&rwfcr mthanism: converging insurance. (:”dit «
25、nd capital markets einanrial market trends. jun 2002; 8图3 2002年全球巨灾债券市场投资者构成与信贷衍生品一样,巨灾债券的发展也是非常迅速。发行巨灾债 券的目的是通过发行基于保险风险的证券,用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代 替再保险公司传统风险承担者,将保险风险转移到资本市场,是保险风险证券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巨灾债券作为保险风险证券化的最成功 范例,虽然投资者最初是因为巨灾债券相对较高的利率进入巨灾债券 市场,但金融理论和风险评估技术上的迅速进步,为其定价和传播提 供了便利。近年来,巨灾债券逐步得到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普遍认 可,每年的发行量显著
26、增加(见图2)。此外,尽管创新还在继续,但巨灾债券市场的结构越来越趋于标 准化,已经成为一个独立成熟的风险转移市场,保险以外的各类的其 他金融机构也不断进入(见图3) o可以预计,随着银行和资本市场对接的产品信用衍生晶、保 险业和资本市场对接的产品一一巨灾债券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信托等 其他金融机构也将推出新的金融产品并通过资本市场來吸收、转移、 消化风险。3.技术进步带来的服务创新金融领域是最适合采用网络等信息技术的行业。以计算机、通信 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促成了众多的金融服务创新,如银 行卡、自动取款机、网上银行;保险产品电了化(电了保单、网络营 销);纯电子证券交易所;openi
27、po证券承销新方法;foliofn股票组 合新方法等电子金融的出现。电子金融(e-finance)是以网络等信息 技术手段为基础的金融创新形式,金融信息化的高级阶段,指服务供 应商在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基础上对原有的金融业务、金融产品、金融 服务和原有的流程、运作方法、运作模式的创新。不同于传统ipo将股份私下分给机构投资人或部份零售证券商, opentpo将所有股份放到网上公开竞标,当足够的竞标进入系统后(通 常经过数周的时间,或直到订单数接近初始股数),透过一种简单的 演算机制将竞标整理排列,从最高标价者开始发配初始股,一直到全 部股数卖完为止,整个交易可在几分钟内完成。foliofn是美国著
28、名的专门为广大中小投资者提供各种一次性股 票组合交易、深受中小投资者欢迎的股票经纪公司。foliofn的组合 投资内容大体包括几个方面:投资者用经纪账户或用投资顾问账户, 通过一次性交易,即可买到事先打包好了的、由精通数量统计的专家 通过专业管理技术进行选股并进行加权后而得到的股票组合;股票组 合以资金为交易单位,不给出构成组合的单只股票的股数,投资组合 的方式丰富多彩,投资者只用资金的形式来购买组合;投资者可以选 择由该公司提供的各种设计好了的现成的股票组合,也可以由自己指 定股票只数和权重,令该公司为自己量身订做一个自己所偏好的股票 组合,由于这类股票组合具有个性化和交易便利的特点,投资者
29、只需 点击一下鼠标即可完成交易,使广大的中小投资者用少量的资金就可 以像机构投资者一样进行交易。三、金融监管制度创新1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金融监管的理论基础是不确定性、信息不完备和信息不对称导致 的“市场失灵”。20世纪以來,金融监管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1)20 世纪30年代以前的金融监管主要集中在实施货币管理和防止银行“挤兑”层而上,对金融机构经营行为的管制和干预很少。(2)在20 世纪30年代人危机中,人批银行等金融机构倒闭,这也说明金融市 场是极不完备、极不稳定的。危机过后的3070年代,金融监管主 要以维护金融体系安全、弥补金融市场的不完备为出发点和主要内 容。这时的金融监管更加倾向于
30、政府的直接管制,放弃了自由银行制 度,从法律、法规上对金融机构的具体经营范围和方式进行规制和干 预。吋以说,这一时期金融监管的核心是金融体系的安全优先。(3)20 世纪7080年代,金融口由化理论逐步形成,并且其影响不断扩大。“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是金融自由化理论的主要部分,其 核心主张是放松对金融机构的过度严格管制,特别是解除对金融机构 在利率水平、业务范围和经营地域选择等方面的种种限制,恢复金融 业的竟争,以提高金融业的活力和效率。很显然,这一时期金融监管 的核心是注重效率优先。(4)20世纪90年代以来,墨西哥、巴西、 亚洲金融危机的相继爆发,迫使人们又重新关注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及
31、 其系统性风险。因此,这时金融监管的重点逐步转向注重协调安全、 稳定与效率的关系,管理金融活动与防范金融体系风险并重。金融监管的历史变迁过程表明,金融监管模式与当时的经济发展 阶段、经济特征乃至金融环境特别是金融创新密切相关,且都是具体 的、有针对性的(甚至于专门针对创新)。可以说,金融监管在某种程 度上反映了经济和金融的发展阶段,反映了金融创新的趋向。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及金融服务方式的不断创新给金融业带來了 革命性的变革,极大地提高了金融业的市场效率,但同时也加大了金融体系的风险,弱化了金融当局的调控能力,使金融监管的有效性降 低。口前,在混业经营的风险管理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与此同时,
32、新型风险转型产品等金融创新产品、电了金融等金融服务创新在提高 金融业风险管理水平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风险。因此,世界各主要国 家纷纷开始调整金融监管框架,重构监管制度,重建游戏规则,加强 以增强市场透明度、控制风险为主要内容的金融监管来应对金融创新 的变化,并力求监管政策、手段在全球保持同步。2全球金融监管以增强信息披露、控制风险为主要内容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basel ii).欧盟金融服务行动计划(thefinancial services action plan. fsap)等规则从新的角度切入金融 业的运行,强调各类金融机构建立综合性的风险监管自控机制,加强 并扩充金融安全方面的监管措施,
33、强化对金融机构稳健经营方面的事 先预防性措施,加强信息披露的监管措施,以便为金融业的市场机制 高效运行提供保障,寻求保证金融业效率和稳定的最佳平衡点,从而 达到对金融创新的新控制。金融稳定论坛(fsf)、国际证券组织委员 会(iosco)、国际保险监管联合会(iais)等国际性监管组织也纷纷推 岀规则加强对金融稳定和透明的监管。比如,美国在"9. 11"事件之 后,iosco成立的一个特别项冃研究小组起草了多边谅解备忘录, 用以加强证券管理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换以及加强金融犯罪的调查;在 签署备忘录前,各成员必须通过公正透明的程序证明它们具有履行各 种条款的法律能力。金融混业经
34、营不仅导致金融监管体制的重大变化,而且也使金融 监管的重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中的原因在于:金融机构实现混业 经营的同吋,其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也在逐步下降,创新业务所占的 比例则逐步增加。基于这一变化,金融体系面临的风险也随之加大。 因此,金融监管的重心也应该相应地作出调整。新的监管重心(主要是指风险监管)主要关注业务领域的风险(这 是银行机构整体中最大的风险)。可以看一看美国的情况。传统上, 美国联邦储备银行通常通过当地的监管人员检查和监督各州的银行 和银行持股公司。大多数情况下,一年进行一次检查,随后给已检查 的银行机构定级。除此之外,除非出现危机或检查中发现了具体问题 要求监管者持续关注
35、,否则当年的其余吋间不会再有检查活动。进入 20世纪90年代后,传统的一年一次的银行监管程序(主要关注固定 时点资产存量)对众多银行机构的评估已经不再有效。为此,为了加 强风险监管,美联储对大的复杂银行机构(lcbo) *的监管在原有基础 上强调了三个方面:加强监管的持续性、更加关注银行机构内部系统 的评估以及对经营风险的控制(见表4) o_传统的银行检査&屁忑程只关注某一时点而很少持续检石对lcbos的风险关注检査(1)监傅过程具有持续性、与市场发展相协凋(除非出现危机)(2)通常由地方职员进行检査(2)指派监管小组进入机构小组成员都是(3)关注风险一经营过程以及控制体系(4)奇级管
36、理层之间经常交流从联储系统内抽调的专家(3) 主要关注资产评估(4) 与管理层的对话主要与检査发现的问题有关(除非出现危机)(5) 监管过程意味着对经济活动和风险进行更多的干预资料来源:根据相关文猷整理。在此基础上,美联储根据实际情况开发了一个关注大的复杂金融 机构(lcb0)风险的程序。该程序将lcb0的风险监督框架分为四个部 分:详细的金融机构风险评估、制定风险监督计划、执行监督计划并 报告结果、判定并公布银行的整体情况并陈述监管思路。在这一风险 监督框架中,对金融机构的风险评估占据核心地位。通常,金融风险 主要有六类: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经营风险、法律风 险、信誉风险。在风险
37、评估中,检查人员判断各种风险的水平(高、 屮、低)以及风险的变化方向(增加、平稳或下降)。在获得这些评估 的墓础上,检查人员将六类风险的识别、测量、监督和控制进行合并。 只要获得重要的新信息,风险评估就及时更新,相应的监管计划也及 时更新以反映金融机构风险评估中的重大变化。3 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世界经济一体化、金融自由化的趋势使金融风险可以在国家之间 相互转移和扩散,因此为实现有效金融监管,世界各主要国家金融监 管当局纷纷开展有效的金融监管双边及多边合作,建立定期的磋商和 交流机制,加强对金融活动的跨境监管,建立国际金融安全的保障体 系。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正式颁布实施标志着国际范围内的监管共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年中国加热变形试验机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2026年中国门诊输液系统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2026年中国炉体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宜宾市航务事务中心2025年第2次公开招聘编外人员考试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青海省格尔木健桥医院医务人员招聘考试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6云南文山州检验检测认证院事业单位紧缺岗位招聘3人考试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下半年江苏淮安市洪泽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招聘10人笔试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人教2024版PEP)英语一年级上册全册单元测试(含答案+听力音频)新教材
- 骨关节炎康复锻炼方案
- 2025年科技部技术合同示范文本(技术支持服务)
- 人教版初一到初三英语单词
- 医疗废物的管理和分类
- 循证思维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与流程
- 2025大连机场招聘109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湘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复习必背知识提纲
- 【MOOC】大学生心理健康-厦门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企业用地申请报告范文
- 快递突发事件应急预案(3篇)
- 2024年自助售货店转让合同范文
- 2023年凉山州雷波重点国有林保护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真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