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生厌学原因探索_第1页
农村中学生厌学原因探索_第2页
农村中学生厌学原因探索_第3页
农村中学生厌学原因探索_第4页
农村中学生厌学原因探索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农村中学生厌学原因探索    张进进 赵晓霞 王军【摘要】本文主要通过采取自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铜仁市碧江区农村四所中学学生厌学成因进行了调查分析,总结出初中生厌学现象的产生主要与學生自身、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环境四个方面有关,并因此对每个方面详细地进行了逐一分析,最终提出了缓解初中生厌学问题的六个对策,并分析了六个对策的解决办法,希望能很好的帮助中学生防止、克服厌学的问题。【关键词】初中学生 厌学 对策当前社会中学生厌学的现象特别普遍。厌学是指学生在自己的主观意识上对学校、学习失去兴趣,产生的一种厌倦情绪和冷漠态度,并在客观上明显的表现出

2、来的一些不良行为反应。通过对国内外一些相关文献及报告进行查阅,我们了解到在国外大多数研究者都是以学生辍学为主来进行研究,是通过去寻找学生辍学的原因来证明学生厌学,而在国内对厌学进行研究的文献及报告则是相当的多,绝大多数都是去寻找学生厌学的根源所在,并且学者更多研究的是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或者心理之后对自身的影响。厌学现象的存在不光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和身心健康,还严重阻碍了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俗话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中学阶段是一生接受知识和形成技能的黄金时代,是人才培养的最重要的基础教育环节,是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对于学生当中这种厌学情绪的滋长和蔓延,往小处说,是对

3、学生个人一生发展的障碍,往大处说,是对整个社会和民族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也就是说学生厌学不仅仅对自身存在伤害,更是国家的重大损失。于国家而言,中学生是未来的栋梁,是未来的花朵,是未来的人才所在。不论从学生个人层面还是国家层面来说,对学生厌学的研究都是不可或缺的。而对厌学的研究不仅仅可以帮助学生改善厌学的情绪和心理,使其健康快乐的成长,更重要的是未来成为一个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一、调查对象及内容(一)调查对象铜仁市周边农村中学:坝黄逸夫中学、瓦屋中学、灯塔中学、茶店中学共四所中学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学生。共计发放1000份问卷,回收1000份问卷,有效问卷985份。(二)调查内容采用自编问卷,

4、编制出中学生学习状况调查表,共30道题,分为四个方面,各是学生自身原因、学校教育原因、家庭教育原因、社会环境原因。二、调查结果分析通过对坝黄逸夫中学、瓦屋中学等四所中学七、八、九年级学生的调查显示:厌学的总人数为675。其中七年级厌学学生占总人数的22.5%;八年级厌学学生占总人数的45.8%;九年级厌学学生占总人数的31.7%。以下是数据分析:1.你的学习成绩()a、一般 b、优秀 c、良好 d、较差由图可以看出,学生成绩一般和较差的比较多,其中初二学生最多,分别所占比例为37.63%和40.60%。优秀的较少,其中初二学生成绩优秀的比例则不足10%。这说明大部分学生自身基础较差,成绩普遍不

5、好,导致学习兴趣不高,拔尖的同学并不多。2、你是否上课不认真听讲,做小动作,开小差或睡觉。a、是 b、否由图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在上课都会出现精力不集中、开小差、搞小动作等不良行为,其中初二和初三学生较为严重,初二的比例为62.25%,初三为68.44%,相对而言初一学生不算明显,比例不足50%。这说明学生随着年级的增长,学习的积极性越低,自控能力越差。3、在老师没有要求的前提下,你是否会提前预习新内容()a、会 b、不会由图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课后不会主动预习新知识,除非老师强烈要求,初一的比例为42.91%,初二的比例为62.28%,初三的比例为68.57%。这说明初中生随着年级的增长,学

6、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没有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反而是一种任务。4、你有没有喜欢的学科或者有没有偏科的情况()a、有 b、没有5、你是否有喜欢的老师,并对这个老师所教的学科感兴趣()a、是 b、否由以上两个图可以看出,50%以上的学生都存在着偏科的情况,对于自己喜欢的学科或者喜欢的老师所教的学科表示感兴趣,并且这门学科的成绩相对较好,相反对于不喜欢的学科成绩则不容乐观。这说明一个教师的教学方式是不是能够被学生所接受,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的好坏。6、你学习的动力是什么()a、父母老师的期望 b、自己的兴趣 c、为了考个好成绩由图可以看出,初一学生学习的动力来源各方面比较均衡,而大部分初

7、二、初三学生的学习动力来源于父母的期望,比例分别为50.89%和64.76%,而自己的兴趣很少。这说明现在的初中生学习的动力完全不是来源于自己的学习兴趣,而是迫于父母的高期望,丧失了学习乐趣。7、如果你在考试失败后总结原因,那么你归因于()a、不够努力 b、试题太难 c、运气不好 d、其他原因由图可以看出,50%以上的学生在考试失败后不会主动试着去总结自己在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反而是推卸责任,错误归因。其中62.53%的学生是将问题归因于试题太难、自己运气不好或者其他原因。这说明初中生的自我失败归因能力较差,遇到困难不会从自身身上找问题。8、你父母在你身边的情况()a、都在家 b、一

8、方在家 c、都不在家 d、偶尔在家由图可以看出,50%以上的学生的父母都是不在家或者有一个在家的情况,父母双方都在家的情况比较少。这说明很多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并且家庭经济条件都不是很好,父母需要外出打工挣钱养家,给到孩子学习、生活上的帮助和关爱较少。9、你父母对你要求是否很高()a、是 b、否10、父母平时在学习上是否会给你很大的压力()a、是 b、否由以上两个图可以看出,50%以上的父母給予孩子很大的期望和要求,并且无形之中给孩子施加了莫大的压力。这说明现在的初中生所承受的心理压力过大,超出了他们身心所能承受的范围。11、教师是否不能平等对待学生,偏爱优秀学生()a、是 b、否由图可以看出,绝

9、大多数学生都认为教师过于偏爱成绩优异的学生。其中初一年级占55.27%,初二占55.95%,初三占57.78%。说明了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使学生心理产生了落差。12、教师教学方法是否单一,不能调动你的学习积极性()a、是 b、否由图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受到教师教学方法的影响。其中初一年级占54.55%,初二占53.67%,初三占60.95%,并且都高于53%。这说明了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3、你是否沉迷网络游戏()a、是 b、不是由图可以看出:50%以上的学生有沉迷于网络的倾向,其中初一年级占42.55%,初二年级占55

10、.00%,初三年级占62.22%。这可以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沉迷网络的现象在逐渐加深。学生厌学的表现:通过对调查表进行分析,我们可得到学生厌学的表现主要有:注意力分散,上课不能够集中精神;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经常性的迟到、早退、旷课、逃学,甚至不爱学等;对学习缺乏兴趣和信心,不做作业、抄作业、考试作弊等;沉迷于网络、爱打游戏,与社会人士接触等。三、学生厌学的原因分析(一)自身因素方面(1)自我控制力差。由于初中生自身年龄阶段发展特点,自我控制力差主要表现在学习上意志力薄弱,不够坚定,经不住外界的诱惑。如上课经常出珊“人在曹营心在汉”的现象,再加上经历几次的失败后就会产生厌学的念头。(2)

11、自我失败归因不正确,丧失学习兴趣和信心。“成功取决于失败归因的自我认识。”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而言归因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次次的考试失败,无情的击碎了他们的上进心,促使他们做出了不正确的归因,有的把考试失败归因为试题太难、运气不好、身体原因等,有的则归因为自身不够努力、能力不够。对于前者而言,归因是不正确的。他们选择了逃避责任,只从外部找原因,未从自身出发找原因,这导致了他们在学习中无法获得成功的快感,再加上受到父母的不理解、老师的批评,感受到的只有挫败感和乏味感。时间久了就会丧失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并对学习举起了白旗。无论是基础差还是基础好,归因不正确都会导致学习成绩上不去,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12、3)学习动机缺失。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机的学生自然也就不会存在明确的学习动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种迷茫感,不知道为了什么而学习。绝大部分学生是为了父母和老师而学习,把学习看成是一种负担,一种累赘。学习只是为了完成父母和老师交代自己的任务,缺乏了自己对学习的兴趣,只是一味机械的应付,所以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就会下意识的产生逃避的想法。有的学生还会因为觉得这门课无聊乏味,认为没有任何学习的必要性,丢失了学习的动机和乐趣。当学生对学习没有任何需求的时候,是不可能也不会主动去学习的。因此动机的欠缺是导致学生厌学的一大重要因素。(二)家庭教育方面(1)父母的关爱程度。其一是父母双方长期不在

13、身边,造就更多的留守儿童。父母在孩子成长的印记中缺失了,孩子缺少父爱和母爱。在成长中留守儿童时常会产生亲情离散的孤独感,导致其情绪低落,久而久之严重影响了他们学习的注意力、主动性和学习效果。其二是父母陪在身边,但缺乏沟通。更多的是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如何,钱够不够花,对孩子精神和心理层面的关心少之又少,导致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看似亲近实则疏远。长此以往下去,孩子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遇到困难的时候,往往得不到父母的关心与帮助,便对父母产生了一种厌烦心理,开始讨厌家长,讨厌学习。(2)父母给予的期望值过高。在每一个家长心中都有一个“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心愿,但是已有成千上万的例子证明人造神童是

14、不可取的。实现美好愿望的条件往往是加在学生身上过重的学业负担,如果学生所能承受的能力范围远远低于父母所给予的学业负担,就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恶的心理。父母为了让孩子将来前程似锦,打着为孩子好的口号,就给孩子施加无穷的压力,以至于孩子完全无法承受这种压力,对父母的做法不理解甚至反感,导致孩子从对家长的这种反感演变到对学习的厌恶,最终发展为厌学。(三)学校教育方面(1)教师不一样的爱。学生最关注的事情便是教师对自己的爱与否。教师的爱可以是学生进步的动力;教师的偏爱也可以是学生进步的阻力。如安排座位时,教师一般会让成绩好的学生优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座位,导致一部分学生产生优越感,一部分学生产生挫败感并开始讨厌老师。这种行为很有可能造成学生对教师及所教课程的厌恶,学生在校得不到教师平等的关爱,便会产生厌学情绪,以至于出现不爱学、偏科的情况。因此教师的爱与偏爱是影响学生厌学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