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 录1项目概况111项目提出的原由、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11.2项目简介22报告编制依据53项目区概况73. 1自然条件73.2自然资源1133社会经济条件1334 土地利用现状1335项目区基础设施状况144项目分析1641项目的合法性分析164. 2项目区土地适宜性评价1743项目区新增耕地潜力分析2144水土资源供需平衡分析244. 5项目区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分析2846公众参与分析295项目规划方案及建设内容305.1规划原则3052规划依据3153规划方案比选3354推荐方案总体布局说明3455建设内容和标准376投资估算4361投资估算依据4362投资估算、总投资及分项投资比例436
2、. 3投资进度计划4764资金筹措487项目区内土地权属调整工作方案494971 土地权属现状72 土地权属调整方案498项目组织实施管理5081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508.2x程建设管理5083工程实施进度5284实施过程控制措施5285项目建设后运行管护方案549效益分析5591社会效益559.2生态效益5593经济效益5510结论与建议5910.1可行性研究结论5910.2问题与建议6011附表、附件、附图6111. 1 附表6111. 2 附件6211.3影像资料6311.4 附图6511项目提出的原由、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根据2005年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指南精神,国家投资土地开
3、发整理项目工作应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 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意见(中发【2005】1号) 精神,立足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补充耕地数量、质量和生 态协调统一,坚持资金和资源配置向基本农田保护区倾斜,使土地开 发整理进一步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等方面做出更大贡 献。根据国家土地整理项目总体要求,重点支持符合以下条件的土地 整理项目:(一)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土地利用不充分,整理后新增耕 地量较大的基本农田整理项目;(二)农田基础设施条件较差,项目 建成后新增生产能力幅度较大的土地整理项目;(三
4、)水资源总量不 足地区的节水效果好、农田灌溉保证率高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位于甘肃东部,地处陇东黄土高原。东与陕西省的富县相接, 北与华池县、陕西省的志丹县为邻,西连庆城县,南与宁县接壤。位 于东经 107。51z 108° 427、北纬 35。387 36° 3t 之间,总 土地面积2943. 25平方公里,现有耕地3. 47万公顷,垦耕指数118%; 林地16.77万公顷,占总面积的57%;草地面积7. 50万公顷,占总 面积的25.5%;其它用地面积168万公顷,占总面积的5.7%;人均 耕地2. 3亩。项目区位于+板桥乡,属于+基本农田保护区。项目区内的农 用地比例
5、较高,以旱地为主,嫄面为较平整的旱地平田,田坎系数为 8.6%,嫄边地以零散的、不规整的梯田为主,建设标准不高,田坎系 数为17.4%,项目区内还有部分园地、林地以及居民点用地。整体来 说项目区土地整理潜力较大,耕地质量有待提高。通过土地整理,配 套灌溉设施,既能提高现有耕地质量,又能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因此, 项目属于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土地利用不充分、整理后新增耕地量较 大、节水效果好、农田灌溉保证率高的基本农田整理项目。“+庆阳市+板桥乡基本农田整理项目”建设规模为845. 32 公顷,实施后新增耕地62.88公顷,新增耕地率为7.4%;项目完成 后可以提高机械化水平和灌溉保证率,使作物产量提
6、高20%以上, 符合国家投资土地整理项目要求。1.2项目简介1.2.1项目类型项目申报为国家投资基本农田整理重点项目。本项目是+申报的第一个国家投资基本农田整理项目,庆阳 市及+对此非常重视,希望通过本项目能推进+基本农田整理的整 体发展,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本项目以开采地下水和低压管道输配水系统作为主要灌溉方式, 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是提高+农业综合 生产能力的有效措施。如果本项目能够立项,将为+及庆阳市基本农田整理积累经验,起到示范作用,并推动基本农田整理项目深入进行。1.2.2项目性质本项目为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1. 2.3项目范围项目区位于+板
7、桥乡,分a、b两片,a片区建设规模683.38公顷,涉及板桥乡的板桥村、曹家嫄村、锦坪村。介于东径107° 57t5"至108。0000",北纬35° 3730"至35。5345"之间。东接瑶子头、阳洼行政村,南接板桥李家庄,西接锦坪行政村孟家桥、下庄村,北 临庆城县。b片区建设规模161.94公顷,涉及板桥乡阳洼村,介于 东径 108。00 05"至 108。02 45",北纬 35。57 30"至 35。55 00"之间。东接刘家嫄行政村,南接柳沟、瑶子头行政村,西接曹家嫄行 政村,北临庆城
8、县。1.2.4项目规模项目建设规模845.32公顷,实施后新增耕地62.88公顷,新增 耕地率为7. 4%。项目估算总投资2413. 71万元,单位面积投资2. 86万元/公顷( 1903.6 元/亩)。1.2.5项目工期项目建设拟自实施之日起三年内完成。1.2.6项目任务目标该项目工程主要以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提高农业综合 生产能力为目标,以达到提高粮食产量和增加农民收入。项目区总面积845. 32公顷,项目完成后耕地总面积达到785. 94 公顷,占总面积的93%,其中新增耕地62. 88公顷,占总面积的7. 4%, 使项目区土地利用率达到100%,绿色植被覆盖率达到93. 4%。
9、项目完成后,分布在项目区嫄面的耕地整理为标准条田,耕地全 部配套灌溉设施,达到旱涝保收的标准。分布在项目区嫄边沟坡旱地 全部整理为机耕水平梯田,提高耕地的保土、保墻、保肥能力。项目规划后管灌耕地面积567.78公顷,铺设干管14.5公里,铺 设支管81公里,打120米机井17眼,配套水泵17台,架设10kv高 压输电线路7.0公里,低压输电线路850米,配套变压器17台,修 建井房17座。修建阀门井281座,泄水井420座。出水拴4051个。项目区内新修建生产路37. 1公里,田间道两侧植树19955株。2报告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 理法实施条例;(2)
10、 土地开发整理标准td/t1011-1013-2000;(3)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4) 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土资发 20001 316 号);(5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国土资发2000 282 号);(6)关于组织申报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有关问题的通 知(国土资厅发【2001】64号);(7 )关于进一步规范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申报工作有关 的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2】68号);(8 )关于2003年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申报工作有关问 题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3】96号;(9 )关于做好土地开发整理权属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土资发 20
11、03】287 号);(10) 土地开发整理若干意见(国土资发【2003】363号);(11) 关于改进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入库管理的通知 (国土资源部2004 115号);(12 )关于加强和改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5 29 号);(13)2005年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指南;(14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15)+土壤志;(16 )+土地资源详查报告(1994年8月);(17)合水农业气候区划报告;(18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 )+2004年土地变更调查报告;(20)+基本农田整理规划( 2001-2010年)( 2002年11月)。3项目区概况3.1自
12、然条件31.1地理位f项目涉及行政区域+,位于+庆阳市东部,属黄土高原沟壑区, 东经 107。5f 108° 42z、北纬 35。3“ 36° 3t 之间,东邻 陕西富县,北靠华池县,西连庆城县,南接宁县,地势东北高,西南 低,全县东西宽约80公里,南北长130公里,总土地面积2943.25 平方公里。a片项目区介于东径107。57 25" 108。00 00",北纬35。37 30" 35。53m5"之间,涉及板桥乡的板桥、曹家嫄、锦坪三个行政村,东接瑶子头、阳洼行政村,南接板桥李家庄,西接锦坪行政村 孟家桥、下庄村,北临庆城县。b
13、片项目区介于东径108。0075" 108° 0245",北纬35° 57' 30" 35。5570"之间,涉及板桥乡阳洼行政村,东接刘家庄行政村,南接柳沟、瑶子头行政村,西接曹家嫄 行政村,北临庆城县。31. 2地形地貌在黄土高原地貌分区中,+屋陕北高原的一部分,大部分面积为黄土覆盖,少数地区石质底部裸露,黄土质地疏松,粒径较粗,胶 结力小,易为水流侵蚀成深沟陡壁。+黄土地貌虽然也出现深沟细 峡及黄土质的陡崖峭壁,但沟壑之间仍残存着面积较大的黄土嫄面与 长梁。全地貌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1) 山地丘陵:位于+的东北部,以子午
14、岭为中心向两侧发展, 面积1926.1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4. 7%,丘陵地区沟谷纵横交错, 由于植被好,坡度较为平缓,沟底多呈形,海拨高度在1100米 至1682米之间。(2) 高原沟壑:位于县境的西南部,面积为992.5平方公里, 占总面积的33. 4%,嫄面积较为平缓,土壤侵蚀仍以沟蚀为主,沟坡 陡立,沟底多为“v”形,海拨高度在1100至1400米之间,自然植 被覆盖率较低,嫄面被切割的大小不等到。(3) 河谷川台:在残嫄丘陵区和高原沟壑区内,分布着四河七 川,均系泾、洛二河的支流,四河为马莲河、城关川河、固城川河、 葫芦河;七川是瓦岗川、城关川、苗村川、烟景川、曹家寺川、郭家 川、
15、平定川。这些河、川的谷底开阔平坦,两侧川、台地较多,海拨 高度在979-1100米之间,面积约有57. 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 9%, 河川的两侧多形成有三级阶地,是卄+的主要产粮区。项目区属山地丘陵区,以嫄、坡地为主要类型,嫄面呈鱼脊状, 沟坡以1-3度向两侧倾斜,土壤以黄绵土为主,海拨在1050-1650 米之间,地势由东向西逐渐降低。3.1. 3水文地质(1) 地表水区域分布:降水量分布受地形、地貌影响较大,在+境内总的 降水趋势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多年年均降水600毫米,太白固城及 段家集、肖咀等乡的东部,年降水量570-600毫米之间,是+较温 润地区;杨坪、城关、柳沟、板桥及蒿
16、咀铺等乡的西北部,多年年均 降水600毫米,其它地区平均降水量在550毫米左右。(2) 地下水+地处陇东黄土高原,山高谷深,沟壑纵横,梁昴起伏,川原 交错,地下水受其影响分布紊乱,赋存不一,按埋藏条件和含水层性 质主要有第四系松散层潜水,下白垩系松散层潜水及承压水。在板桥、 太莪、固城一线以东90%以上的黄土梁昴区内水位埋藏复杂,河谷密 度大,储水条件差,含水零星,水量微弱,无集中开采条件,仅可解 决当地的人畜用水。而项目区位于板桥乡以北的嫄区,含水层在120 180米之间,储水量较为丰富,单井出水量达120-160 m?/小时。 单井保灌面积在300亩以上。项目区地下水矿化度均小于0. 5克
17、/升, 是良好的生活用水和灌溉用水。3.1.4气候项目区地处中纬度地带,距海遥远,因受季风影响,冬半年多 西北风,夏半年多东南风,冬冷且漫长,夏热而短促,大陆性温带气 候特征明显。(1) 光照:年均太阳辐射量为128.2-131.5千卡/cn?;最多达 140.6千卡/ cm2 ( 1997年),日照时数年平均在2376.2-2491.8小 时之间,日照充足,光能富裕。(2) 气温:年平均气温7.4-9. 6°c,气温日较差10. 3-16. 3°c, 极度端最低温度一27. 7°c,最深冻土层89cm。(3) 降水:年均降雨量560. 9-589. 4mm,降水
18、变率较大,季节 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占年降水量的58.7 60%。 四至十月在作物活跃生长季降水占全年的90%以上,对作物的生长有 利。但降水集中,易形成暴雨,造成水土流失。(4) 蒸发量:年蒸发量为1400-1600mm,是降水量的2倍多, 干燥度k值为0.9161.035。(6)无霜期:年均初霜日在十月初,终霜日在四月底或五月初, 无霜期151 160天,80%保证率期为143天。最大冻土深度80厘米。3. 1. 5植被项目区耕地主要是人工植被,以粮食作物和农田防护林为主,粮 食作物主要是小麦、玉米和一些谷类作物,防护林树种主要是刺槐。项目区内的天然植被主要有蒿、狗尾草、
19、蒲公英、车前草、爬地 龙等。3.1. 6 土壤据+第二次土壤普查成果资料,+土壤类型主要有黑垛土类, 黄绵土类,红土类,潮土类,灰褐土类,水稻土类,淤土等七个土类 二十种。土类分布情况是:林区为灰褐土;嫄面主要为黑垛土、黄绵 土;山地和川道多为黄绵土;其次河流沿岸分布有淤土;子午岭林区 河谷地带有小面积的水稻土。黑垛土类:熟化层深厚,质地均匀。它是在温带森林和干草原生 物气候条件下,长期发育而成。又经人类长期耕种,上层较疏松,下 层较粘重,蓄水保境能力强,耕性良好,有机质含量较高。黄绵土类:熟化层较薄,它是在黄土母质上经过耕种发育起来的 一种不完全的土壤。土质疏松,土色棕黄,由于长期的流水侵蚀
20、,无 明显的剖面发育,层次不明显。该土壤不砂不粘,耕性良好,有机质 含量较低。据八十年代对不同土类,不同肥力的农耕地、林草地等六十一个 土壤样品化验结果,+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在0.4%-1.4%之间。子 午岭林区的太白、蒿咀铺、太莪乡的林草地有机质含量较高,达到1 2%。根据土壤养分判断指标,小麦平均亩产达到200-400斤,速 效氮须大于40ppm,磷大于15ppm,钾大于40ppm。按此标准,+土 壤养分总体上是氮少、磷缺、钾丰富,有机质贫乏,项目区土壤主要 为黄绵土,肥力水平较低按国家土壤肥力分级属五级或六级。项目区主要土壤养分分析表土类有机 质全氮%全磷%水解 氮ppm速效磷ppm速效
21、钾ppmph值黄绵土0. 7340. 0490. 14439. 828. 46153.98. 523.1.7自然灾害由于地形复杂,气候多变,灾害性天气频繁,项目区危害农业生 产的自然灾害主要干旱、霜冻、冰雹、暴雨、低温连阴雨等五种自然 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极大的损失。据气象资料记载,+解放以来, 遭旱灾十五年,霜冻二十二年,雹灾十七年,水灾十五年。3.2自然资源3. 2.1光热资源项目区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多年平均日照数2707.7小时,农 作物生长期49月为1575.7小时,占全年日照数的58%,太阳总 辐射量为146. 73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气温7. 6°c,无霜期151天,
22、 不小于10°c的积温2979°c。3. 2. 2水资源+河川径流量主要由降水补给,同时受地形、土壤、植被等因 素影响,分布不均,总的趋势由东向西递减。全县多年平均径流深在 20毫米左右,每平方公里平均每年产生径流量15-2万立米;西部 的高原沟壑和残嫄丘陵区径流深在20-30毫米,每平方公里产生径流 量2-3万立米。径流量年内分配随着降水量变化而变化。根据多年平 均资料分析,在16月份中,35月份产生的径流量较多,要占全 年径流总量的22%,为雪融所形成的春汛径流量,6月份径流量偏小, 使春汛后的低潮,7月份随雨季的到来径流量猛增,相当于6月份的 5倍,7月份后的各月径流
23、量则较均匀地逐月下降至次年的元月。全 年的径流量多集中在79月,其量占总量的46%,虽然量多但目前 利用率较低。项目区处于城关川河和马莲河流域的交汇处,但项目区所处地势 较高,从河道提水灌溉投资较大,且城关川河常年径流量极不稳定, 所以项目区不能提水灌溉。本次规划考虑项目区在充分利用天然降雨 的基础上,利用机井适度开采地下水对项目区农作物进行补充灌溉。 3.2.3生物资源项目区内气候温和,境内生物种类较多,分布较广,农作物品种主 要有小麦、玉米、油菜、豆类、薯类、蔬菜等;药材有甘草、柴胡等。3. 3社会经济条件根据+200 4年国民经济统计资料,全县共辖3镇9乡,80个行 政村,498个村民小
24、组,总人口数22.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18.7 万人,非农业人口 3.5万人。国内生产总值47167万元,农民人均纯 收入1260元。板桥乡总土地面积133.2平方公里,折13316.25公顷。全乡共 辖板桥、西庄、马洼、司家询、田窑、锦坪、曹家嫄、沟圈、刘家 庄、阳洼、瑶子头、柳沟十二个行政村,67个自然村,总人口 19669 人。其中农业人口 19216人,非农业人口 453人。人均耕地2.6亩。 2004年农业总产值332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44元。3. 4 土地利用现状项目区分a、b两个片区,总建设规模为845.32公顷。a片区建设规模683. 38公顷,其中沟坡区整理面积为1
25、60. 92公 顷,嫄区整理面积522.46公顷。a片现有旱耕地586. 39公顷,园地 10. 32公顷,未成林造林地4. 85公顷,道路用地8.92公顷,田坎占地 72.9公顷。b片区建设规模161.94公顷,其中沟坡区整理面积为60.43公顷, 嫄区整理面积101. 51公顷,b片旱地136.67公顷,园地4. 21公顷, 道路用地182公顷,田坎占地19.24公顷。项目区用地现状情况见 下表:+板桥乡a片基本农田整理项目土地利用现状表一级地类二级地类三级地类面积(公顷)比例(%)农用地耕地旱地586. 3985. 8园地果园10. 321. 51林地未成林地4. 850. 71其它农用
26、地田坎72. 910. 67道路8. 921. 31合计683. 38100+板桥乡b片基本农田整理项目土地利用现状表一级地类二级地类三级地类面积(公顷)比例(%)农用地耕地旱地136.6784. 4园地果园4. 212. 6其它农用地田坎19. 2411. 88道路1. 821. 12合计161.94100+板桥乡基本农田整理项目土地利用现状总表一级地类二级地类三级地类面积(公顷)比例(%)农用地耕地旱地723. 0685. 54园地果园14. 531. 72林地未成林地4. 850. 57其它农用地田坎92. 1410. 9道路10. 741. 27合计845. 3210035项目区基础设
27、施状况 35.1排灌系统骨干设施状况项目区现有二眼机井和两座水塔供养人畜饮水,项目区内耕地无配套农田水利设施。35. 2交通状况项目区有县乡级板桥公路贯通,项目建成后田间道和居民点、周 围乡村相连,交通运输方便快捷。3. 5. 3林网建设状况项目区内沟壑、坡边、道路两旁有人工营造的林带、林网,已有 较好的生态建设基础。3. 5. 4电力设號状况板桥乡建有35kv变电站一座,已全部实施农村电路改造工程, 农村配电设施健全,生产和生活用电方便。10kv高压输电线网路纵 横贯穿项目区所涉及的4个行政村,能够满足项目区供电要求。4项目分析4.1项目的合法性分析4. 1.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项目的要求
28、+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把保持全县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保护 基本农田作为主要规划目标,把加大土地整理力度作为增加耕地面积 的主要措施。庆阳市是甘肃较好的旱作农业区,加大土地整理力度, 尤其是基本农田整理的力度,采取田、水、路、林综合整理,增加耕 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对于保持陇东粮仓的可持续 发展有重要意义。+板桥乡社会经济条件较好,基础设施比较完备,土地生产潜 力比较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把项目区所在的区域规划为基本 农田保护区。搞好基本农田整理,提高基本农田的质量和等级,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41. 2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对项目的要求为了落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出的保持耕地总量动
29、态平 衡目标,进一步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的基本国策,庆阳市编制了+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该规划把+ 庆阳市+板桥乡一带确定为土地整理重点区域,并把板桥乡基本农 田整理项目作为近期实施的重点项目列入规划,计划在近期实施。“+庆阳市+板桥乡基本农田整理项目”位于土地整理规划所确定 的项目区内。该项目符合+土地开发整理规划。4.1. 3其他法律、法规对项目的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国家鼓 励土地整理,县、乡人民政府应该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照土地 利用总体规划,对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提高耕地质量,增 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
30、环境。”本项目的实施符 合以上规定。项目规划遵循了保持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土地资源可 持续利用、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的原则,可促进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因地制宜、综合利用土地资源,达到生态、 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目的。因此,项目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 地管理法要求。4. 2项目区土地适宜性评价4. 2.1评价体系及评价单元的划分根据项目区自然条件、农业耕作制度,本次评价采用联合国粮农 组织1976年公布的土地评价纲要的分类体系,采用定性与定量(“专家调查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办法。由于项目区土壤类型、土壤特性空间变化不大,因此评价单元根 据土壤性状分析采用样点所代表
31、控制的区域进行划分,将项目区划分 为2个评价单元,设项目区嫄区部分土地为第1评价单元,该单元面 积为623. 97hm2;设项目区沟坡区部分土地为第2评价单元,该单元 面积为 221. 35hm2o4. 2. 2评价因子选择与权重确定评价因子选择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技术规范、农业工程手册2: 土地 利用工程、+土壤普查报告等资料,结合项目区实际状况和土 地利用方向,在征询当地土地、农业、水利等有关专业技术人员的基 础上,选择如下因子作为项目区土地适宜性评价的评价因子:地形坡 度、水源保证、土层厚度、土壤ph值、土壤质地、土壤养分、积温 (>10°c )、对外交通条件。(2)权
32、重确定权重确定是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次评价根据项目 区自然条件和作物耕作制度,在征询当地农业、水利、土地等有关专 业技术人员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采取专家咨询法确定各评价因子权 重。土地适宜性评价因子权重值评子 参因度 厚 层 土ph 壤 土值>积1对外交 通条件重值 权赋5o22o3ooooooo2o8oo4. 2. 3评价因子适宜程度分级参考土地复垦技术标准中关于农用地的参评标准,以及小麦、 玉米等不同农作物对土壤的要求,对各评价因子进行分级,将其适宜 程度分为适宜、较适宜、中度适宜、临界适宜和不适宜5个等级。各 评价因子适宜程度分级情况如下表所示。土地适宜性评价参评因子标
33、准表适宜程度及赋 分值适宜较适宜中度适 宜临界适宜不适宜54321地形坡度(°c)<66-1010-1515-20>20水源保证有保证基本保证尚能保 证较困难无水源土层厚度(cm)>100100-6060-4040-20<20土壤质地轻壤、 中壤中壤、轻 粘土粉砂壤、 砂壤砂壤、 砂土砂土、重 粘土土壤ph值6. 5-7.06. 0-6. 5或 7. 0-7. 55. 5-6. 0或 7. 5-8. 05. 0-5.5或& 0-8.5>&5或<5. 0土壤养分3. 5-3.03. 0-2. 02. 0-1. 01. 0-0.6<
34、;0.6积温(>10"c)>31003000-31002800-30002700-2800<2700对外交通条件优越较好一般差很差4. 2.4评价单元土地性质根据调查了解,搜集当地农业、土壤、气象等方面的资料,实地 踏勘后,将2个评价单元土地属性,形成各评价单元的土地性质,最 为确定土地适宜性分值的依据。各评价单元的土地性质单元号1ii地形坡度(°c)<610-15水源保证有保证基本保证土层厚度(cm)160110土壤质地中壤中壤土壤ph值7.47.8土壤养分3. 313. 01积温(>10°c)29792979对外交通条件较好较好4
35、2. 5评价单元土地适宜性分值根据上表各评价单元土地性质,得项目区各评价单元土地适宜性分值。各评价单元土地适宜性分值单元号iii地形坡度(°c)53水源保证54土层厚度(cm)55土壤质地44土壤ph值54土壤养分55积温(>10-033对外交通条件44单元适宜性分值4. 583. 964. 2. 6评价单元土地适宜性评价评价模型本项目区土地适宜性评价采用多因素权重和评价模型评定各评 价单元的适宜性等级,其模型为:si =工 pj.wjj=i式中:si=评价单元适宜性分值,i=l, 2,,n, n为评价单元; 卩戸第i个评价单元第j个评价因子的得分值,j=l, 2, , m,
36、m为评价因子;*佇第i个评价单元第j个评价因子的权重评价标准根据土地适宜性评价因子最大值为5、最小值为1的分级情况,土地适宜性等级按如下标准划分:单元分值si<l1< si <22< si <33< s;<4s>4适宜性等级不适宜临界适宜中度适宜较适宜适宜评价结果与分析由以上计算结果(各评价单元土地适宜性分值表)分析可知,项目区2个评价单元适宜性分值s分别为sr. 58(面积约为623. 79hm2) si>4; s2 =3.96 (面积约为221.35hm2)在3< si<4区间,说明其第 1评价单元适宜性程度为“适宜”,第2
37、评价单元适宜性程度为“较 适宜”等级,均为一等宜农地。因此,项目区土地整理过程中,一方面,通过修建水利设施保证灌溉、施农家肥等办法,增加土壤肥力,提高耕地等级,扩大项目区的宜农耕地;另一方面,项目区土地经整理后耕地的坡度、水源保证、土壤养分等因素都会有所改善,适宜等级也会有所提高。最后,要加强项目区绿地建设,改善项目区的生态环境。43项目区新增耕地潜力分析4. 31新增耕地来源项目区新增耕地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园地整理,项目区内园地占地14.53公顷,园地种果树分布零散,生产力水平低下,易受到虫 灾的破坏,并不可避免地对周围农田带来危害,因此通过基本农田整 理工程把这些零散园地全部整理为统一规
38、划的耕地,可以增加部分耕 地,其中a片区有园地10.32公顷,b片区有园地4.21公顷。二是 对田坎整理,项目区内的嫄区耕地较为平整,田坎占地为总面积的8.6%,沟坡区坡地及部分小规模梯田,分布零散、不规整,田坎占地比例达到17.4%,所以沟坡区垦殖率不高,统一规划整理项目区耕地, 降低田坎系数,是项目区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的主要途径。4. 3. 2新增耕地面积计算(1)原有农用地整理项目区a片沟坡区整理面积为160.92公顷,田坎系数为17.4%, 沟坡区田坎占地28公顷;嫄区整理面积为522.46公顷,田坎系数为 8. 6%,嫄区田坎占地44. 9公顷。项目建成后a片区沟坡区田坎系数降 为4.
39、 2%,占地6. 76公顷,嫄区境坎系数降为2. 1%,占地10. 97公顷, a片区通过整理减少田坎面积可增加耕地55. 17公顷。项目区b片沟坡区整理面积为60.43公顷,田坎系数为17.4%, 沟坡区田坎占地1051公顷;嫄区整理面积为101. 51公顷,田坎系数 为8.6%,嫄区田坎占地8. 73公顷。项目建成后b片区沟坡区田坎系 数降为4. 2%,占地2. 54公顷,嫄区境坎系数降为2. 1%,占地2. 13公 顷,因此b片区通过整理减少田坎面积可增加耕地14. 57公顷。项目区原有耕地723. 06公顷,通过嫄区耕地重新规划、合并进 行平田整理,沟坡区小块梯田合并为大块梯田全部整理
40、为水平梯田。 对a片区、b片区的田坎进行整理共增加耕地面积69. 74公顷(原有 田坎面积减规划后田坎面积)。(2) 对园地的整理项目区a片现有低产园地10.32公顷,全部整治为耕地。项目区 b片现有低产园地4. 21公顷,全部整治为耕地。由此新增耕地14. 53 公顷。(3) 农村道路用地及防护林占地项目区原有机耕道和辅助小路共占地1074公顷,项目规划原有 主要机耕道基本保留,对其进行拓宽、加固、路面砾料改善等标准化 整理。项目区原有辅助小路全部拆除。规划新修生产路长37. 1公里。规划后项目区田间道及生产路共占地21.67公顷,新增道路用地10. 93公顷。原有4. 85公顷未成林造林地
41、全部整理为耕地。在田间道两侧种 植单排乔木护路林共24067株,占地4. 82公顷。(4)农田水利设能占地项目区规划水利设施均采用地埋式管道输水,不占耕地,阀门井、 泄水井及出水栓露出地表,共占地面积为09公顷。a片区整理前后土地利用结构对比表单位:hm2 %地类农用地合计耕地园地其他农用地水浇地旱地果园农村 道路农田 水利 用地田坎林地113114121153156157134整理前面积(公顷)0586. 3910. 328. 92072.94. 85683. 38整理前比例085.81. 511. 31010. 670. 71100. 0整理后面积(公顷)491. 35152. 82017
42、. 090. 6817. 733. 71683. 38整理后比例71. 922. 3602. 510. 12. 590. 54100. 0面积增减(公顷)491. 35-433. 57-10. 326. 320. 68-55. 17-1. 140比例增减(%)71. 9-63. 44-1. 511. 20. 1-8. 08-0. 170b片区整理前后土地利用结构对比表单位:hm2 %地类农用地合计耕地园地其他农用地水浇地旱地果园农村 道路农田 水利 用地田坎林地113114121153156157134整理前面积(公顷)0136. 674. 211. 82019. 240161. 94整理前比
43、例084. 42. 61. 12011. 880100. 0整理后面积(公顷)94.2957. 0704. 580. 224. 671. 11161. 94整理后比例58. 2335. 2402. 830. 132. 880. 69100. 0面积增减(公顷)94. 29-79. 6-4. 212. 760. 22-14. 571. 110比例增减(%)5& 23-49. 16-2.61. 710. 13-9. 00. 690地类农用地合计耕地园地其他农用地水浇地旱地果园农村 道路农田 水利 用地田坎林地113114121153156157134整理前面积(公顷)0723. 0614.
44、 -310. 74092. 144. 85845. 32整理前比例085. 5371. 7191. 27010. 90. 574100. 0整理后面积(公顷)585. 64209. 89021. 670. 922.44. 82845. 32整理后比例69. 2824. 8302. 5640. 1062. 6490. 571100. 0面积增减(公顷)585. 64-513. 17-14. 5310. 930. 9-69. 74-0. 030比例增减(%)69.28-60. 707-1. 7191. 2940. 106-8. 251-0. 0030综上所述,项目区通过土地整理,耕地面积达到795
45、.53公顷, 新增水浇地585.64公顷,新增有效耕地面积为72.47公顷,综合新 增耕地率为& 57%。其中a片区新增水浇地491.35公顷,新增有效 耕地面积为57. 78公顷,新增耕地率为8. 46%°b片区新增水浇地94. 29 公顷,新增有效耕地面积为14.69公顷,新增耕地率为9. 07%o4.4作物耕作制度分析项目区土地经基本农田整理后耕地分为两种类型:将嫄面耕地改 造为水浇地,嫄边的坡旱地改造为水平梯田。项目完成后规划水浇地 585.64hm2,主要种植冬小麦、玉米及蔬菜等,冬小麦与玉米进行轮 作;规划水平旱地梯田209. 89hm除主要种植冬小麦和玉米外,还
46、 种植糜谷、养麦等耐旱杂粮,也为一年一熟制。4. 5水土资源供需平衡分析4. 5.1降水量及灌溉水源分析(1)天然降水+年降水量比较充足,多年平均降水在560.9-589. 4mm,项目 区年降水量比全县平均水平略高,根据最新统计资料,2004年项目 区全年降水量达到640mm,但是项目区天然降水多集中在每年的7、8、 9月份,降水分布不集中。项目区规划整理后在沟坡区有209.89公 顷旱地水平梯田,不配套农田水利设施,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及糜谷 养麦等杂粮作物,梯田内作物生长周期内,靠天然降水满足作物生长 发育的需水量。按设计典型年85%的灌溉保证率来计算,典型年年降 水量为50omniow产
47、降水量x有效降水系数x承雨面积= 500 x 1 0-3 x 40% x 795 53 x 104=151. 91 万立方米(2) 灌溉水源分析项目区附近有城关川河和马莲河流过,但该河流水量季节性均较 强,仅在降雨时段有一定流量通过,平时河道只有较小流量通过,或 有少量低洼地积水,该流域在此段有中度污染,项目区不具备引用地 表径流条件。项目区是地下水的汇集区,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以降水和地表 水系的渗入为主。项目区规划整理后在嫄面有585.64公顷水浇地, 主要种植冬小麦和玉米。项目嫄面范围内深层地下水埋深在90-150 米左右(本次取水在120米),地下水储量1. 045亿立方米/年,项目
48、区地下水年可开采量500万立方米以上,地下水水质为碳酸钙镁型, 矿化度0. 3-0. 5g/l, ph值在78之间,其它常量组合如氯离子、 亚硝酸盐、氮、硫酸盐等满足饮用水标准,且是良好的灌溉水源,单 井出水量在120160n)7t,单井保灌面积在300亩以上。项目区地下水资源丰富,且属于采补平衡区,开发潜力极大。4. 5. 2水量平衡分析水量平衡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指在一定的灌溉保证率下的水量供需平衡。因此,在进行水资源平衡分析之前,首先确定灌溉设计保证率。由于项目区处于半湿润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降水资源丰富, 且灌区均为低压管道输水田间畦灌,依据土地开发整理标准,确 定灌溉设计保证率为8
49、5%。4. 4. 3.1水浇地灌溉需水量估算项目区内不包括居民点和工业区,其用水只考虑农业生产的要求。农业生产需水量用下列公式计算:= m axn式中:w需一农业生产总需水量,立方米;m毛一综合毛灌溉定额,立方米/亩;a灌溉面积,亩;兀一农作物复种指数。确定毛灌溉定额毛灌溉定额根据下式计算:m严二式中:m净一作物净灌溉定额,立方米/亩;一灌溉水利用系数。鉴于当地农业灌溉方式以井灌为主,项目 区采用机井提水灌溉,干、支两级管道输水,管材选择pvc管,管道 水利用系数为0.95,采用田间畦灌,田间水利用系数为0.90,灌溉 水利用系数为0.855.作物净灌水定额根据项目涉及村镇目前的种植比例和今后
50、种植业结构调整的要 求,以冬小麦、玉米两种典型作物来确定灌溉定额,蔬菜、瓜果及其 它作物灌溉定额依经验确定。作物灌水定额按以下公式计算:m=667h(max -0°)n式中:m°设计播前灌水定额,立方米/亩;h计划湿润层深度,取0.6m;6 一般为田间持水率,以占孔隙的百分数计,因土质粘重, 取 65%;缶一播前h 土层内的平均含水率,以占孔隙的百分率计,分别 取5%和 45%;n相应于h 土层内的土壤空隙率,以占土壤体积的百分数计, 取 55%。作物净灌溉定额单位:hm m3农作物灌水次数规划用地结构(hm)灌水定额 (ill / hmj净灌溉定额 (m3/hm2)小麦5
51、397.4467503750玉米5397. 4466003000蔬菜2+1113. 5567502250林地49. 7475030004. 4.3水土资源平衡分析4. 5项目区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分析 4. 5.1环境影响分析(1) 对水源的影响。项目完成后,主要开采地下水作为项目区农业灌溉水源,若降水量来不及补给地下水,长期开采地下水,会造成地下水层的漏斗,埋下地质下陷隐患。(2) 对水土保持的影响。项目开发主要是整理坡耕地和嫄旱地,支离破碎的嫄畔、沟壑整理成梯田,其拦泥、蓄水、保肥能力会大大提高,因此该项目起到了水土保持的作用。(3) 对土壤的影响。该项目通过整理后,有利于土壤熟化,提高有机质
52、含量,使土壤耕作性能逐渐变好。4. 5.2自然限制因素项目降水量年内分布不均,季节性干旱常有发生,项目区的土壤 以黄绵土为主,质地较疏松,透水性强,易受雨水冲刷,造成水土流 失。4. 5. 3社会经济因素(1) 由于人口压力加剧等社会经济原因,土地重用轻养问题长 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加上保护性开发不够,造成土地负荷过重,地力 衰退,质量下降,土地的产出率降低,农业生态系统失调,抗御灾害 能力减弱。同时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也使有机质下降,土壤板结。(2) 地方经济基础薄弱,土地整理资金投入有限,使农业生产 处于粗放经营状态,种植结构传统化,产品商品率、市场化程度低, 农业经济效益低下。4. 6公众
53、参与分析4.6.1可行性研究阶段公众参与情况整个项目的选择确立、规划设计始终遵循公众广泛参与的原则, 为确定土地开发整理类型,曾广泛征求专家和有关部门的意见,把握 +社会经济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结合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确 保政策和决策的科学性。+对该项目高度重视,组建了专门机构,在可行性论证前进行 了实地勘察。+国土、水利水保、农牧、林业及板桥乡乡政府等有 关部门及可行性报告编制人员、技术人员,通过深入实地勘察、调研 和规划,一致认为该项目选址地域条件比较好,当地土壤、气候等环 境条件适宜农作物生长,实施基本农田整理客观可行。项目实施将是 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当地群众对该基本农田整
54、理项目也持积极参与的态度,希望通过 基本农田整理项目配套完善输配水系统,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和农 民生活条件,因此该项目的实施能够得到群众拥护和大力支持。该项目在实施过程将广泛吸收项目区政府、村委会和群众代表参 与管理和监督,并在整理过程积极动员群众投工投劳。届时,还将通 过签定合同的方式,保证项目区群众通过参与项目而分享应得的利 益。5项目规划方案及建设内容5.1规划原则1. 规划的指导思想1999年实施的土地管理法第三条明确规定“十分珍惜、合 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也是项目在具体规 划时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结合项目区无地表径流,项目区农业灌溉主要是利用机井开采地 下水的实际情况,该项目以整理嫄地和坡改梯工程为主要内容,实现 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和土地生产率为主要目标,改善农 业生产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英语单元教学重点分析报告
- 某市五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
- 大型项目危险作业安全控制方案
- 巴中市市属国有企业市场化选聘职业经理人考试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建设工程项目监理风险控制典型案例
- 2025福建厦门市集美区残疾人联合会招聘残疾人工作者2人笔试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竞争体育委员的演讲稿
- 金融投资项目风险控制方案
- 货物收发及仓储操作流程规范
- 演讲稿我爱登封
- 2024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C卷)真题答案解析
- 2025广东惠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编外人员招聘6人考试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贵州省考公安真题及答案
- 2025年黄岛网格员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度天津市中小学教师系列正高级职称评审劳动教育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 虚拟化应急预案
- 抖音美食运营方案
- 氨水泄漏知识培训课件
- 纪念抗战胜利 坚定民族信念
- 印刷管理考试题及答案
- 电子商务数据安全管理细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