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D大调第四小提琴协奏曲》创作和演奏分析_第1页
莫扎特《D大调第四小提琴协奏曲》创作和演奏分析_第2页
莫扎特《D大调第四小提琴协奏曲》创作和演奏分析_第3页
莫扎特《D大调第四小提琴协奏曲》创作和演奏分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莫扎特d大调第四小提琴协奏曲创作和演奏分析    摘要:莫扎特第四小提琴协奏曲是莫扎特最具影响力的小提琴协奏曲,是历代小提琴演奏家必備必演的经典曲目。莫扎特在音乐创作的道路上,融入了当时欧洲最有价值的成就,经过刻苦的努力,创造出通俗易懂简单朴实的音乐语言。他的作品主要体现了当时人们所追求的民主自由思想,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表现出乐观的生活态度。成功地把欧洲传统音乐和德、奥、意等国的民族音乐有机联系在一起,广泛采用各种乐曲,赋予它们完美的形式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他的创作风格和演奏特点在d大调第四小提琴协奏曲中显现得尤为突出,本文试对其创作和演奏特点进行

2、分析。关键词:莫扎特 d大调第四小提琴协奏曲演奏分析沃尔夫冈·阿玛迪斯·莫扎特(1756年1791年),他的一生只有短短的35年,但是却独立创作了600多首作品,当中有很多让我们难以忘怀的音乐作品,其中最让我们难以忘怀的就是歌剧,以及钢琴协奏曲方面的音乐作品。早年的莫扎特经常外出四处为人们演奏,在外出演出时,莫扎特除了为大家演奏古钢琴以外,还为大家演奏小提琴。他在萨尔茨堡时期,主要以演奏小提琴为主。在1775年的时候,莫扎特除了创作了5首小提琴协奏曲外,还创作了许多小提琴与乐队的单乐章作品。在莫扎特的5首小提琴协奏曲当中,d大调第四小提琴协奏曲可以说是充分显示其成熟风格的作

3、品,比第五号更显得血气方刚。莫扎特早期作品中的快板倾向于中庸的速度,其速度值为126一拍。过快的速度将使得许多富有表情的十六分音符段落,及装饰音或乐器的装饰花奏部分流于展现技巧,如此一来就与摸扎特的美学背道而驰。第1乐章独奏式程式部开始的15小节中,除了在高音域奏出第一主题之乐句外,更是将后半部分加入装饰,使原本乐句音型镶嵌在16分音符的快奏中。为了能够充分体现原本乐句断奏8分音符音型,演奏时可在四音一弓的16分音符之第一音上,稍加重音,同时也由于之后独奏所呈现的新素材,第1乐章第4549小组,使得15个小节模仿着引子,虽然在配器上并没有小号,但是却可以模仿号角的效果来引出由独奏呈现的过门乐句

4、。因此,我们在演奏第一主题时,要适当使用速度比较轻快,但有力量的功法来进行演奏。在力度和强度方面,我们也可以按照音域的高低,在演奏过程中选择不同的力度进行区分。这样做除了能够使作品更加富有变化外,更加能够突显出作品旋律线的轮廓之美。比如,自第49小结开始,可以渐弱到第51小节,为整个乐句中最小声音处,但当音乐快速推进到16分音符爬升到1音的时候伴随着渐强,于第54小节将乐曲向上推进到此乐句之最高点,如此一来,将能更生动地刻画出旋律线之轮廓。第5056小节中有一处特别引人注目,那就是莫扎特在旋律的运用上,主要采用了推陈出新的手法,特别是在创作独奏小提琴作品中呈现出了这些新的题材。这些手法加倍显示

5、出独奏者的不同之处,因此在演奏这些段落的时候,除了着重注意旋律之轮廓线条,更要注意乐曲上的小细节。比如第1乐章中由独奏呈现开始的过门乐段,除了可以如上述借着旋律之高低,做出适当的力度记号外,在第59小节之下倚音,仿佛是提出了一个问题,虽然此疑问在第61小节之上倚音得到解释,但此处的乐队部分却借着和声将乐曲向前推至另一段落,而关于此乐句的指法,卡尔弗来什建议均保留在a弦上演奏,此乃小提琴上的绝妙音色,类似于女中音。而另一个方面,在单一弦上演奏单一乐句将使得此乐句之音色更加一致,如第5059小节之间。在其他乐段指法中,卡尔弗来什也给出了很多的建议,比如第一乐章中程式部的第二主题前的终止式,可采用高把位泛音的方法来演奏,进而产生类似回音的效果,在第3034小节中,均使用了弦乐器跨弦的方法。演奏这种弓法时,要注意右手前臂换弦的柔软度,动作则仿若画圆圈一般,并尽量减少右手臂换弦的角度,其次应该注意弓的软硬使用。一般而言,可选择上半弓拉奏,若希望演奏较圆滑的时候,则选用下半弓拉奏,而左手可以类似双音的方式按弦。莫扎特的音乐吸引着很多不同阶层的人们,主要在于他善于使用最简单的旋律以及和声,使其变化出无数种声音的可能。其中,在小提琴协奏曲旋律的运用中,充分展现了摸扎特在旋律方面的创意。虽然其创作手法没有后期作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