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课后练习_第1页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课后练习_第2页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课后练习_第3页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课后练习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课后练习班级:_ 姓名:_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曾子杀彘曾子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汝还,为汝杀彘(猪)。”妻归,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之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注)之市:到集市。特:只是。待:依赖。成:形成、养成。1概括内容:选文中曾子妻做的事件:_曾子做的事件:_2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_2. 阅读理解。伯牙鼓琴,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

2、”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 。”锺子死,   ,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1把原文补充完整。2伯牙鼓琴这篇古文,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成语_的来历。现在用这个成语来比喻_3根据文中第2、3两句仿写句子。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3. 文言文阅读。盲人过桥有盲子过涸溪桥上,失坠,两手攀楣,兢兢握固,自分失手必坠深渊矣。道者告曰:毋怖,第放下,即实地也。”盲子不信,握楯长号。久之,手惫,失手坠地。乃自哂三声:“嘻,蚤知是实地,何久自苦耶

3、?”夫大道之甚夷,沈空守寂,执一隅以自矜严者,视此省哉!选自应谐录(注释)涸(hé):水干。楯(shn): 栏杆上的横木。自分:自己分析、自己估计。第:只管。哂(shn): 嘲笑。蚤:通“早”。沈:通“沉”,沉溺,拘泥。省:省悟。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 道者告曰:毋怖 毋: _  (2)第放下,即实地也 即: _(3) 握循长号 号: _  (4)何久自苦耶 苦: _(5) 夫大道之甚夷 夷: _  (6)执一隅以自矜严者 隅: 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

4、)道者告曰:“毋怖,第放下,即实地也。”_(2)嘻,蚤知是实地,何久自苦耶?_(3)夫大道之甚夷,沈空守寂,执一隅以自矜严者,视此省哉!_3这篇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_4. 文言文阅读。1王行思爱马1 有富民王行思,尝养一马,甚爱之,饲sì秣mò甚于他马。2 一日乘往本郡,值夏潦lo暴涨。3 舟子先济jì马,回舟以迎行思,至中流,风聚起船覆fù。4 其马自岸跃入骇hài浪,接其主,苍茫之中,遽jù免沉溺。字词解释:尝:_ 甚:_ 秣:_   值:_  潦:_   济

5、:_   覆:_   骇:_2马啮niè盗髻jì1 董熙载应友人延,至其家豪饮。自午及薄暮,已酩mng酊dng醉矣。2 友人留其宿,熙载曰:“毋wú庸,吾尚可乘马返家。”3 时月黑风骤,未几醉而堕马,僵仆道边,马缰持于手。4 忽有盗过,自喜曰:“天赞我也!”遂尽解其衣,又欲盗其马。5 方俯身执缰,马遽jù啮其髻,竭力挣扎而不得去。6 待熙载醉醒,尽复取所失物,马乃纵盗。字词解释:延:_  薄:_酩酊:_  毋庸: _ 尚: _  

6、60;骤:_ 未几: _  赞: _方:_  俯:_   遽:_ 髻:_乃:_ 纵:_3“的卢”救主1 刘备屯兵樊fán城,时荆jng州刺史刘表礼焉,然不甚信用。2 表尝延备赴宴,其下蔡瑁mào等欲因取备。备觉之,佯yáng如厕,潜遁去。3 其所乘马名“的dì卢”。备骑“的卢”走堕duò城西檀tán溪水,溺不能出。4 备亟jí曰:“的卢,的卢!今日危矣!可努力!”“的卢”乃一踊yng三丈,遂得以过水。字词解释:屯:_

7、 延:_ 因:_   佯:_  如:_   遁:_   堕:_   亟:_  踊:_4越人道上遇狗越人道上遇狗。狗下首掉尾人言曰:“我善猎,与若中分。”越人喜,引而俱归,食sì以粱肉,待之礼以人。狗得盛礼,日益倨jù,猎得兽,必尽啖乃已。或嗤ch越人曰:“尔饮yìn食sì之;得兽尽啖,将何以狗为?”越人悟,因与分肉,多自与。狗怒,啮niè其首,断其领足,走而去之。夫以家人豢huàn狗,而与狗争食,几何不败也!字词解释

8、:掉:_  引:_ 俱:_  粱: _ 倨: _   啖:_ 已:_  与:_啮:_  领:_ 豢:_5.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邯郸学步且子独不闻夫寿陵馀子之学行于邯郸?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注释:邯郸:地名,战国时赵国国都,今河北邯郸市。于:介词,向。未:未曾,没有。其:代词,他。行:代词,他。直:副词,竟然。匍匐:爬行。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又失其故行矣。故:_(2)直匍匐而归耳。归:_2根据下列词语的意思选一选

9、,填一填。独具匠心   鹦鹉学舌   东施效颦 标新立异   生搬硬套   独辟蹊径A反义词:邯郸学步(_)(_)(_)B近义词:邯郸学步(_)(_)(_)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邯郸学步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_6.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金钩桂饵鲁人有好钓者,以桂为饵,锻黄金之钩,错以银碧,垂翡翠之纶。其持竿处位则是,然其得鱼不几矣。故曰:“钓之务不在芳饰,事之急不在辩言。”1解释下列字义:好(_)饵(r)(_)是(_)2翻译句子:(1)鲁人有好钓者,以桂为饵,锻黄金

10、之钩;_(2)钓之务不在芳饰,事之急不在辩言。_3本文的寓意是什么?_7.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学者有四失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虽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注释)多:学得过多。止:遇到困难停止不前。心之莫同也:心理各有不同。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1)或失则多,或失则易:_(2)然后能救其失也:_(3)学者有四失: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_3请你谈谈对教师作用的看法。_8.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司马光好学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

11、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患记问不若人_   (2)迨能倍诵乃止_(3)温公尝言_   (4)众兄弟既成诵_2与“迨能倍诵乃止”中“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B.才美不外见C.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 D.京中有善口技者3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_4本文中概括

12、主旨的句子是   (   )A.用力多者收功远。 B.其所精通乃终身不忘。C.书不可不成诵。 D.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5文中“独下帷绝编”意思是只有司马光徇自苦读。我们学过一个类似的成语也是形容读书勤奋,这个成语是_,谈谈你的体会?_9.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刮骨去毒羽尝为流矢(sh sh)所中,贯其右臂,后创(chuàng chung),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zú cú)有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惠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p p)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

13、,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注释)矢镞箭头1为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2解释下面的字。常:_   贯:_3羽的左臂阴雨天经常疼痛,是因为什么呢?用原文回答。_4读了短文,我知道了“刮骨去毒”的意思_,比喻_,我还能写一个带有典故的四字词语:_。5文中的“羽”指的是小说_中的_,他是一个_的人。10. 阅读古文,回答问题。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

14、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解释词语。辩斗:_ 以:_  日中:_   及:_盘盂:_沧沧凉凉:_孰:_ 汝:_2翻译下面的句子。(1)孔子不能决也。_(2)孰为汝多知乎?_3这则故事可以给我们哪些启示?_11. 阅读欧阳修苦读,完成习题。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街坊)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

15、下笔已如成人。1选出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A.以荻画地 以:用 B.教以书字  书:写C.使学为诗 为:作为 D.及其稍长把 及:等到2欧阳公“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最根本原因是:(   )A.欧阳修聪明过人 B.太夫人教子有方C.闾里士人家慷慨借书 D.欧阳修刻苦攻读3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多诵古人篇章。_(2)唯读书是务。_12. 阅读理解。原谷收舆原谷有祖,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之。谷年十有五,谏父曰:“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捐祖于野。谷随

16、,收舆归。父曰:“汝何以收此凶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注释:原谷:人名。舆:手推的小车  凶:不吉利1下面文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在句中的意思谷年十有五(_)   捐祖于野(_)3上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_13. 阅读理解。夫为人子者夫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恒言不称老。年长以倍则父事之,十年以长则兄事之,五年以长则肩随之。(选自礼记曲礼)注释:为人子者:

17、作人儿子的人。出:出行。告:禀告。反:返回。面:见面。常:固定的(地方)。业:事业。不称老:不在自称中带有“老”字。肩随之:并肩而行,但仍须略微退后。1解释加点字。所游必有常  游_恒言不称老  恒_年长以倍则父事之  倍_2翻译句子。年长以倍则父事之,十年以长则兄事之。_1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永之氓咸善游唐柳宗元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

18、!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于是作哀溺。(注释)氓(méng):古代指百姓。暴:突然。中济:渡到河的中间。寻常:平常。侣:同伴。有顷,益怠:一会儿就疲乏了。蔽:蒙蔽,指为金钱所迷惑。货:这里指钱。吾哀之:为动用法,我为他感到悲哀。1下面加点字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永之氓咸善游(都) B.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渡过)C.何不去之(丢弃,放弃) D.身且死,何以货为(并且)2结合注释,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_3下面对画线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哀溺”是哀叹溺水者的意思。B.这句话是说如果像这样,难道会有大利淹死大人物的事情吗?于是写下了哀溺。C.作者替被淹死的人感到悲哀、惋惜,因为这个人很愚蠢,要钱不要命。D.溺水者对钱财的贪婪使他丧失了对生命的顾及,引起了作者“大利淹死大人物”的感想,从而表达了作者对贪图名利者的担忧与讽刺。4本文讲述了一个_的故事,作者借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_的人。15. 文言文阅读。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