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纵容型教养方式对小学生德育的影响_第1页
父母纵容型教养方式对小学生德育的影响_第2页
父母纵容型教养方式对小学生德育的影响_第3页
父母纵容型教养方式对小学生德育的影响_第4页
父母纵容型教养方式对小学生德育的影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父母纵容型教养方式对小学生德育的影响 姓名 学号 系 部 专业 指导教师 职称 2015 年 3 月 1 日长沙师范学院教务处制目 录摘 要1关键词1Abstract1Key words1引 言1一、纵容型家庭教养方式下小学生出现的主要德育问题2(一) 占有欲较强,是非观念不强2 (二) 无心求学,缺乏社会责任感2 (三) 攀比成风,行为不规范2二、纵容型家庭教养方式下小学生德育问题出现的原因3(一)从家庭看孩子德育问题3 1.独生子女家庭增多3 (1)父母的言听计从3 (2)祖辈们过度宠爱42.投射效应43. 家庭环境、父母言语的对孩子教育的不重视4(二)从学校看

2、孩子德育问题41.德育内容缺乏创新42.德育方法、途径、手段单一4(三)从社会看孩子德育问题51.大众传媒的误导52.社会消极现象的影响5三、纵容型家庭教养方式下小学生德育问题的处理对策5(一) 改变家庭教养方式51加强父母、老人对家庭教育的认识52开展家庭教育活动,在做中感悟53家长要“以身试教”6(二) 增强小学生对道德观念的辨别和判断能力61树立榜样62培养生活抗压和抗挫折能力6(三) 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61增设德育课程、定期举办德育活动6(1)引领家长进行德育学习,做好德育榜样6(2)引领家长进行德育学习,做好“潜移默化”6 2家校联合,辅助家长搞好家庭教育7(1)开展家庭教养方式讲座

3、,办好隐性文化教育7(2)建立教育阳光服务平台7(四)加强社会监督力度,开展公益教养方式讲座7结束语7致谢词8参考文献8父母纵容型教养方式对小学生德育的影响摘要:家庭教育一直是大家普遍关心的一个热点问题,其中特别值得重视的是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方式。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很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在养育子女过程中 ,过度宠爱,像“捧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行为,形成了父母的纵容型教养方式。在小学生德育学习方面,主要体现在学生成长过程中人格发展、价值观和是非观的判断、道德行为规范、情感学习等一系列问题。为此,本文在分析了父母纵容型教养方式对小学生德育的养成现状后,探讨了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方法

4、,为小学生德育教育给出了一定的帮助。调查研究证明,父母纵容型教养方式对小学生德育学习和道德行为判断有很大影响。关键词:父母教养方式 小学生德育学习 负面影响 对策Parents encourage way the effect of moral education for elementary schoolAbstract:Family education has been a common concern of a hot issue, in particular, deserves attention is the way parents upbringing of their child

5、re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progress of the society, many families have only one child, in the process of raising children, excessive love, like "holding in your hand is afraid of broken, contain in the mouth of" behavior, formed the parents indulge in parenting. In the learn

6、ing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moral education,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student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in the process of growth, values and sense of judgment, moral behaviour, and emotional learning a series of problems. Therefor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way parents indulge type after the cul

7、tivation status quo of moral education for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probes into the methods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moral education, fo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moral education is given a certain help. Research proves that the moral education for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learning way parents

8、 indulge type judgment and moral behavior has very big effect.Key words:Parenting style;Pupils moral education study;The negative influence;Countermeasures “父母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和教育子女的日常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和行为倾向,以及父母传达给孩子的情感气氛的集合体,具体相对的稳定性。”彭文涛.父母教养方式研究概述J. 阴山学刊,2008,21(1):69.家庭是孩子学习成长的重要场所,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特别是父母在教育、抚养子女的

9、日常生活中表现的行为倾向,也就是父母的教养方式,影响着孩子的发展,为人处事、是非判断的能力以及人格、品性的教育。本文将解读纵容型家庭教养方式的行为表现、成因以及该教养方式对小学生自信心发展的消极影响,通过对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分析,给予家长正确的教养建议,以便在言行举止、养成习惯上实用正确的教养方式。“最早研究父母教养方式的是美国心理学家Svmons(1939),他提出亲子关系中的两个基本维度:一是接受一拒绝,二是支配一服从。1983年,Maccohv和Martin在Baumrind对教养方式的分类基础上” 曹书丽.家庭教养方式与中学生心理发展状况相关研究综述J. 文教资料,2011(1):14

10、2.“把放任型父母教养方式按要求和反应两个维度进一步分为溺爱型和忽视型,从而把父母教养方式划分为四种类型:权威型父母、专制型父母、溺爱型父母和忽视型父母。”付歆.陕西省工读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生活事件、应付方式、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10.纵容型教养方式即溺爱型教养。现在很多家庭都是421家庭,四个祖辈,两个父辈,一个孩子。家里所有人都是孩子为宝贝,对其是百依百顺,几乎是要什么就得给什么,只要孩子说的出的,家长们,主要是祖辈们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办到,可谓是娇生惯养、包办代替、纵容放任。没有注重过孩子在行为道德上的习惯养成,觉得孩子吃得饱、穿的暖就行。由于我国的文化背

11、景、社会制度、经济水平、价值观念以及行为观念和西方存在着很大不同,因此我国最早研究父母教养方式在20世纪80年代,起初的研究只是教养方式的特点、类型以及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同国际的交流渐深,慢慢地有了自己的发现,德育问题要从小抓起。最关键的阶段就是小学。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对身边事物的懵懂期,对周围的事物好奇心强、模仿力强,小学阶段的可塑造性也是不可估量的。而小学阶段也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小学生具有心理发展不成熟、对任何事情都感觉新鲜,主要的行为能力就是模仿,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但是他们缺乏一定的分辨能力和理性认识能力。因此,在知识教育的基础上也必须注重德育教育。一、纵容型家庭教养方式下小学生出

12、现的主要德育问题“如果将西方亲子关系视为弓和箭,那么中国的亲子关系就是风筝线和风筝。”无论风筝飞得多高多远,永远有风筝线紧牵着。 陈希.浅谈溺爱型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自信心的影响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5):245-246.如果这根风筝线牵的过紧,则极易发展成为溺爱型的家庭教养方式,影响孩子的发展,但是如果这根风筝线牵的过松,则极易成为纵容型家庭教养方式。家庭教育对孩子一系列的影响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在纵容型家庭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占有欲较强,是非观念不强 纵容型家庭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大多具有较强的占有欲。现在可以很常见的看到很多小学生

13、身上有一种不可侵犯的傲气。是他的东西,谁都不可以碰,或者是他看上的东西,就算是在不认识的人手里,他也要拿过来。就比如,在实习期间遇到的以案例来说。一个二年级的小男生,他时常有拿别人东西的习惯,然后再送给自己喜欢的人。当被别人发现告到老师处,老师问他:“你为什么要拿他的东西?”他却很平静地说:“我很喜欢那个东西,所以那就是我的了,我要把它送给我喜欢的人。”在这个孩子眼里,他看上的东西,就是他的,对于“自己的”、“别人的”、“该不该拿”没有一个完整的概念。他就是生活在溺爱环境下的孩子,爷爷奶奶宠着,爸爸妈妈惯着,他的要求无所不能达到。以至于他养成了这种顺手拿的习惯。 (二)无心求学,缺乏社会责任感

14、 现阶段的小学生很多都表现出不爱学习和不愿意上学,他们没有理想,没有社会责任感,缺乏对未来的期望。“读书无用论”在他们之间泛滥,他们更多的注重的是有钱就行,认为钱可以解决一切事情,觉得成绩差,没关系,我爸爸有的是钱,给点钱就可以了,或者奉行“我爸是李刚”这样的态度,看待身边的一切事物,做错事了,也不改正,蛮横无理。在老师教他们为人处事的时候,他们会觉得很无聊、没兴趣。在课后、校外遇见需要帮助的人,也是置之不理。很多学生整天无精打采,不思进取,喜欢泡在网吧打游戏,比的不是谁的成绩好,而是谁的级数高,问的不是这个题怎么做,而是这关怎么过。完全不考虑父母为了让其读书所付出的艰辛,觉得一切都是父母应该

15、做的。 (三)攀比成风,道德价值观偏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方面都对小学生德育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影响,现在的小学生已经形成攀比之风,不仅比的是谁家里条件好,还比谁穿的好、穿的漂亮,谁用的东西比别人用的好,比别人用的贵,还比谁的名牌东西多,那个名牌的贵,更有比谁的爸妈工作好、职务高的攀比风气。小学阶段的孩子行为,主要是模仿,那从哪儿模仿来的攀比呢?可想而知,现在的小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地方只有三个:学校、培训班、家庭。引导他们模仿最具有影响力的莫过于与他们朝夕相处的家长们,只有他们的家长们,想要把最好的东西给他们。家庭是孩子德育学习最具影响的因素,家长难免会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比,比吃

16、、比穿、比用。以至于,小学生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攀比,将社会上的攀比搬到学校来,导致小学生之间的势利眼,这样肯定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发展和价值观的形成。且现在小学生都是家里的宝,家里的掌上明珠。家长的放纵型的教养方式,在此刻,就特别的明显,可能有些家长已经发现孩子出现的这样问题,且实施放纵不管、不教育的态度,加深了孩子对此态度肯定度。 当然,他们的零花钱不断增多,自由购买力也有所增加。在宝贝,对不起综艺节目中,演员王艳的儿子曾说了一句话“我妈妈给零花钱最小气了,她只给1000元,而爸爸每次都会给1万”。这么小的孩子,就如此的比较,就能说出妈妈“小气”这样的话,可想,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多么的重

17、要。 当我们听见一个小孩子说“我手机只用苹果”、“我衣服要穿哪个牌子的”、“鞋子哪个牌子”、“袜子哪个牌子”等等的时候,我们唯一想到的就是这都是父母惯的宠的。所以,现在的学生衣服穿着也受社会的影响,女生染发、穿耳环等现象,甚至出现小学生穿丝袜秀性感等问题,男学生打耳环、纹身等现象,学生之间拉帮结派,谈话也会出现社会中的江湖行话,而且脏话成篇。在小学生身上出现的种种现象真是令人堪忧,让人思考,现在的小学生怎么了?小学生的道德行为到底怎么去培养,小学生的德育问题又应该由谁来负责“德育”这个名词,是值得大家深思的和关注的,不管是学校,还是整个社会都有责任关心处于学习阶段的小学是的健康成长,更别说家庭

18、了。二、纵容型家庭教养方式下小学生德育问题出现的原因 “一个民主型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可以是独立自信,理性、懂事,善于沟通的孩子,而纵容型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大部分是自私自利、性格暴躁、自我为中心,有畏难情绪的孩子。” 尹莹莹.浅谈溺爱型教养方式对孩子个性发展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0(5):241.因为他们从小就生活在一个被"高度重视"的家庭,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从出生就是含着金钥匙,从小就过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在这种纵容、溺爱型教育环境下成长,孩子在今后的人际交往中肯定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作为父母在教儿

19、女的时候,选择的正确教养方式就非常重要了,它能助你的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个性。同时,社会的教育氛围和学校对德育学习的重视也很重要。 (一)从家庭看孩子德育问题1.独生子女家庭增多(1)父母的言听计从  从国家实行“计划生育、优生优育、少生优生”政策开始,我国的家庭结构就不断发生改变,使得421家庭激增。整个家庭的焦点集中在孩子身上,父辈和祖辈的爱也都集于孩子一身,就怕孩子不高兴,为了使孩子高兴,不管是对是错,都答应,极易对孩子的过度宠溺,让孩子失去应有的德育判断能力。另一方面,家长对独生子女的期望值较高,一系列的生活与升学压力使家长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把最好的

20、东西都给孩子,满足孩子所有的要求,对家庭教育没有一个完整的思想概念,认为给孩子最好的,才是对孩子教育、成长好的,而家长的这种错误想法,却一步一步的把孩子推向更深的德育问题中,以至于,很多孩子听不进良言忠告。(2)祖辈们过度宠爱由于社会压力,大多数的年轻人工作都比较繁忙,家里的孩子大多数是由爷爷奶奶帮着照顾,我们都知道,老人对自己的外孙或者孙子(女),那就更是疼爱有加,孩子在家不仅吃的东西现成的,包括要拿个东西,都是老人去帮忙拿,舍不得让孩子做一点事情,只要能开口叫一声爷爷或者奶奶,心里就像乐开了花一样,能笑上一整天。只要是孩子开口要的东西,不管多难都会尽力买到。在老人们的心里,就怕自己的孙子孙

21、女不想要,没有说不给买。溺爱家庭的孩子在外玩耍时,如果摔倒了,绝对马上会跑过去将其扶起来,本来孩子刚开始不哭的,结果老人去扶起来,就哭了,老人再心疼一下,哄两下,就哭得更伤心。老人们的纵容更是厉害,只有这么一个孙子或者孙女,不管做错什么事情,都会帮孩子包庇着,甚至,在父母教育孩子的时候,威胁孩子的父母,“如果你打孩子或者惹我孙子、孙女不高兴了,我也会不高兴,我就在也不回家了”等这样的言辞来威胁孩子父母,教育孩子。 2.投射效应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出类拔萃,把自身没有实现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由于童年的不愉快,或在学龄期未受到良好教育,不希望自己孩子再出现自身以往的境遇,把改变现状的

22、夙愿投射到孩子身上,尽量满足孩子的欲望,同事却忽视孩子的需求是否合理,过度的满足和过度的保护成为造成纵容型家庭教养方式的又一原因。害怕孩子会经历自己经历的事情,害怕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害怕孩子生活上、物质上、教育上、思想上等不如别人,或者是父母由于工作的关系,长期与孩子分离,父母对孩子有亏欠感,迫于种种原因带来的压力,只要孩子想要的,家长就习惯性的满足。 3.家庭环境、父母言语对孩子教育的不重视家庭环境是培养孩子思想品德最重要的场所,家庭也是最早向孩子传授人类社会生活经验的场所,家庭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社会上的各种关系都通过家庭影响儿童。不同的父母,不同的言传身教,不同的家庭环境,不同的生活

23、方式各自领会着自己在物质生产和消费关系中需求的位置,形成着不同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家庭环境所包括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都是孩子德育学习的重要场所。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父母平时在言语上不够严谨,而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对父母的言行举止有着非常强的模仿力,在无形中就学会了父母吵架时的攻击语言、谎话、脏话等。因为绝大多数家长是不具备专业的心理知识和专业的文化知识。往往不知道如何去引导孩子正确去判断所听所看,没有在孩子出现困惑时,给予孩子启迪,指明道路,误导孩子的道德行为判断。为此,我们必须注意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我们多给孩子一些温暖、一些爱心,孩子可能就会有不一样的人生。(二)从

24、学校看孩子德育问题1、德育内容缺乏创新当前的教育正处在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过程,课堂由教师为主变成学生为主,在德育教育上,出现新的道德问题,这就要求德育内容不能一成不变,而是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充实。而如今学校德育教育基本上还是处于讲解式的理论没有让学生切身体会,付诸实践,活动开展也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这难免让学生不重视自身的道德行为。同时,学校不仅浪费老师、学生的时间,而且又没有达到预设的效果,这种“假、大、空”的形式,难免让人感觉在作秀,不值得期待。 2、德育方法、途径、手段单一原来的教育方式多以灌输为主,不管学生愿不愿意接受,全部灌给学生,缺乏启发引导,理论讲得多,自身实践少

25、,学生只在课堂上听见,没有在行动上做,这就缺乏了德育教育的实质性。同时,学校开展的一些德育活动没有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解决具体问题。以至于,学生只把它当玩一玩而已。在德育工作中,很多时候只注重课堂教学的作用,忽视隐性课程在德育中的特殊租用的现象。所谓的隐形课程,简单地来说也就是学校文化氛围。通过无意识的感染学生,能在学生玩游戏、看警示语时起着一种潜在的熏陶作用。而很多学校忽视了这一影响,缺乏这种氛围的建设力量。创设又自己独特风韵的校园文化,无疑对学生的德育学习有促进作用,也能在孩子的口中无形的影响着家长们,从而间接的改变着家长的思想观念。德育方法、途径、手段的多样化,是学校德育研究之一。(三)从

26、社会看孩子德育问题1.大众传媒的误导 科技昌达,信息发展迅速。大众传媒对大众的影响可谓深矣,对大众具有极强的导向作用。这种导向能影响人的价值观的判断能积极的引导别人走向光明,也能引导人走向歧途。近年来,更是有误导青少年的事情存在。像电影、电视、电脑、书报、广告、录像等大众传媒,为了迎合大众口味,吸引大众眼球,提高收视率。于是,就容易出现误导现象。近年来热播的“我是歌手”“奔跑吧兄弟”、“超男快女”等综艺节目。是很多学生不务正业,不好好学学习,整天就知道比谁会唱的歌多,最喜欢那个明星等,那些明星有因为什么事情怎么样了等负面效应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这些误导对青少年形成正确价值

27、观念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构成学校德育工作的一大阻力。此外,很多媒体为了宣传自己的产品或者是不切实际的事情,把不符合逻辑的事情,编成具有娱乐性的、搞笑的、没有内涵的东西,引起广大学生的追捧。比如,TFboys组合,连一年级的小朋友都知道,可想而知,这大众传媒的影响力。2、社会消极现象的影响 社会环境不断多元化,各个领域滋生的不良风气污染着社会,侵害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尤其是缺乏辨别能力的小学生。他们具有的就是极强的模仿能力,不管是好是坏,他们喜欢就会不亦乐乎。这样的现象极大地破坏青少年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沉迷于网络游戏,不思进取,不愿学习,整天想着怎么过关,甚至把游戏世界带入现实

28、生活中来。三、纵容型家庭教养方式下小学生德育问题的处理对策 (一)改变家庭教养方式 1.加强父母、老人对家庭教育的认识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是对小学生德育学习最大的帮助。孩子良好的思想品德及健全人格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孩子从家庭和文化中形成的道德品质是具有反射性和习惯性的。因此,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做好一个榜样,给予孩子对道德行为上的一个正确引导。帮助孩子明辨是非,不骄纵。减少对孩子百依百顺、包办代替的行为,让孩子自己动手,学会从劳动、实践中明白为人处事的道理。只有当家里的父母、老人明白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是有助于孩子未来的发展,才能运用正确的家庭教养方式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以

29、及在道德行为上的判断。2、开展家庭教育活动,在做中感悟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也是“任职”时间最长的老师,是子女的重要他人。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带着孩子去多听听讲座,多去外面的世界看看,既能增长知识,又能在活动中给孩子相应的道德启示。寒暑假期间,父母可以抽部分时间带着孩子去旅游,去参加一些亲子活动、慈善活动。在玩的过程中体会,培养他们学会奉献的思想,同时也是对平时学习压力的一种心情的释放,也能满足父母对孩子的期望,父母对自己的呵护,也能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交流。有句话说的好:“别人说的再多,不如自己亲身体验一回。”实践出真知,实践是一切正确认识的来源。在活动让孩子学会思考,生活的学问远远大于父母“

30、说教式”的教育,只有当他们自己在活动中亲身感悟,才会信服你的说法,自查自身的不足,自己寻找到的答案,会深深地刻在自己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印象深刻。通过这样的实践,父母也可以在活动中发现孩子的缺点,从而引导他们拥有正确的判断。3. 家长们要“以身试教” 每一位家长都应该要有一个做榜样的心,因为每一位孩子会把你们说的要求记在心里,观察你平时的行为,并和你们说的要求去比照,如果你说的要求,自己都没有做到,怎么去要求别人呢?不要以为,小学生很小,不懂事,好忽弄。其实他们的心里比谁都要明朗。因此,在要求孩子陈伟什么样的人时,首先得自己做到,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念。以这样的教养方式才能教出出色的孩子。 (二)

31、 增强小学生对道德观念的辨别和判断能力1、树立榜样 现在社会的年轻一代带来的压力确实比较重,但是不能只想着自己的工作,忽视孩子的家庭教育,不能一味的被社会的一些现象所同化,我们要学着合理安排时间,学会顺应自然的规律,学会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从小培养孩子的德育习惯,从小事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在孩子做的同时,大人在旁边观察,若有不恰当地举动或者错误地行为,应及时的纠正,同时在旁做同样的事情,引起孩子注意力,在无形中引导孩子模仿自己,来带动孩子的积极性,在孩子心中树起楷模形象。当孩子遇到疑难问题,在旁观察,给予一定的鼓励,适当的给一点小提示,让你在发现中学习,而不是帮助去完成其任务,更

32、不能亲自去做。父母是最好的老师,家庭是学习的最佳环境,当孩子燃烧对父母长辈们的崇拜之情时,就一定要把握时机,在孩子心中树立好的榜样。 2、培养生活抗压和抗挫折能力 众所周知,若想在这个竞争力相当大的社会生存,就必须具有一定的生活抗压和抗挫折能力,而纵容型家庭教养方式培养出来的孩子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基本上没有受过挫折,也没有过多的压力。很多纵容型家庭教养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抗压力和抗挫折能力比较弱,当他们遇到疑难问题或者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时,没有办法自己去解决,就会对父母、祖辈产生很强烈的依赖性。因此,我们要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先缓缓办,好好想想问题的根源,找到根源后,再采用适当的方

33、法去解决。学会与人沟通,学会思考,慢慢培养他独立思考的能力,让他们在思想上彻底的断奶。(三)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所谓教育离不开家庭与学校、社会联合起来形成的合力,缺了哪一方,教育都不是完整的教育,学校是学生学会沟通交流的重要场所之一,构建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环境体系,学校这一环节必不可少。学校也是专业的教育基地,所以,学校的德育工作要起领导作用,引领家长们运用正确的家庭教养方式培养孩子。 1.增设德育课程、定期举办德育活动(1) 引领家长进行德育学习,做好德育榜样 在德育教育中,家庭教育是主心骨。但很多家长不懂得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才是正确的、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像

34、学校这样的专业的教育机构给家长进行培训,促使家校联系的进一步合作,共同为学生德育教育共同努力。(2) 引领学生进行德育学习,做好“潜移默化” 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学生,其身体发展、心理发展、认知水平、认知能力等方面都会有很大的差异,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每个学校也会有不一样的校园文化。因此,在做人的思想工作时,也要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在开展德育活动中,要开展针对性活动,这样才能引领学生在德育活动中受启迪,在运用中领悟为人处世的道理。并在平时课上,抓住每一次德育受教的机会,只有学校重抓德育,才能配合家庭教育。 2.家校联合,辅助家长搞好家庭教育 学校是教育的专门机构,是研究孩子健康成长的研发基地,学校的对孩子教育的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没有哪一个机构可以与学校比教育权威。家长没有进行培训,获取教育方式方法的渠道少,这就需要学校的帮助,只有两者结合,才能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1) 开展家庭教养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