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障碍的认识与干预_第1页
学习障碍的认识与干预_第2页
学习障碍的认识与干预_第3页
学习障碍的认识与干预_第4页
学习障碍的认识与干预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习障碍的认识与干预摘 要 学习障碍自提出之日起,便成为教育、心理及医学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初步探讨学习障碍这一概念,分析学习障碍进行操作时常用的差异模式及干预模式,并对我国学习障碍研究进行展望。关键词 学习障碍 诊断 干预经常看到有报道,某某称在别人眼里聪明伶俐、能说会道的儿子,竟然对写字极为反感,直到经过专家检查,才知道儿子并不是淘气,而是患有“学习障碍”。学习障碍这一心理问题在学龄儿童中是非常常见的。有关儿童心理门诊心理治疗师介绍,目前,患“学习障碍”的儿童比较多,有时一天就诊的儿童就超过5人。其中,70%都在5至9岁。1 学习障碍基本认识1.1 学习障碍的定义那到底什么是学习障碍呢,

2、这一概念的界定一直都是存在争议的。下面我列举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1963年,美国特殊教育家柯可(Kirk)首次提出“学习障碍”(learning disabilities, LD)这个名词,用来描述:“有一类儿童,他们在社会交往技能的发展中有障碍。在这类儿童中,不包括那些有感觉障碍的儿童如盲或聋,也不包括那些一般智力落后的儿童。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学习障碍定义是指从发育的早期阶段起,儿童获得学习技能的正常方式受损。这种损害不是单纯缺乏学习机会的结果,不是智力发展迟缓的结果,也不是后天的脑外伤或疾病的结果。这种障碍来源于认识处理过程的异常,由一组障碍所构成,表现在阅读、拼写、计算和运动功能方

3、面有特殊和明显的损害。而前苏联把学习障碍视为智力发展落后或学业不良。著名缺陷儿童心理学家C.R鲁宾斯坦认为,智力发展落后儿童“没有大脑器官的损伤,他们的神经过程是正常的。”只是由于失去学习机会,迁入新的语言教学环境,或有了“坏的习惯和嗜好”。国内教育工作者对学习障碍学生曾使用过“差生”、“后进生”、“学业不良”等称谓,受到一些批评。20世纪80年代以来,改为“学习困难”、“学习无能”、“学习障碍”等词语,以“学习困难”的出现频率为最高,指感官和智力正常的学生,学习结果远远达不到教学目标,并称这类学生为“学困生”。尽管学习障碍的定义还有许多分歧,但我国许多人都同意学习障碍具有四个基本特征。(1)

4、差异性:许多儿童的实际行为与所期望的行为之间有显著的差异,如尽管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实际学习成绩却远低于其实足年龄和智力水平应该达到的成绩。(2)缺陷性:学习障碍儿童有特殊的行动障碍,这种儿童在很多学科方面能学得很好,但却不能做其他儿童很容易做的事。(3)集中性:学习障碍儿童的缺陷往往集中在包括了语言或算术的基本心理过程中,因此,常常在学习、思考、说话、阅读、写作、拼写或算术方面出现障碍。(4)排除性:学习障碍的问题不是由听力、视力或普通的心理发育迟缓问题引起的,也不是由情绪问题或缺乏学习机会引起的。1.2 学习障碍的分类学习障碍并不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台湾学者把学习障碍分为发展性学习障碍和学

5、业性学习障碍:发展性学习障碍包括:(1)注意力异常:注意力不集中,常因为小事而分心;注意偏差,不能注意主要的目标而过分重视细微末节;注意固执,不能跟随引导而正确地转移注意力。(2)记忆力异常:记忆力差,缺乏变通和组织性,转眼忘事。 (3)知觉缺陷:节拍动作混乱,空间定向不良,方向感差,平衡能力差,位置感差,读书时容易漏字、跳字、跳行,书写字迹潦草,汉字结构不良,写字出格等 学业性学习障碍包括:(1)阅读方面包括:认字、阅读速度、字音记忆、默读、了解字义等,其成因可能是视知听知觉问题、语言问题等发展性学习障碍。这类学生在阅读时可能会表现出慌张、不安定、阅读距离过近、省略句中的某一字、念错字、阅读

6、速度慢、不流畅等问题。(2)算术方面.阅读与书写数字困难:跳过去;序数理解有困难,要求顺序从l数到30,往往不能正确完成。计算技能不良:运算方法混淆,如在进行乘法运算中,会突然出现加法运算;运算法则掌握不好,不会退位减或进位加;省略运算步骤,如除法运算时省略了余数等1.3 学习障碍的病因和病理机制儿童为什么会有学习障碍呢?关于学习障碍产生的病因和病理机制目前仍不十分明确。目前的研究提示,儿童学习障碍产生的原因除了可能与脑损伤、脑发育不良、遗传、感染或营养不良有关外,还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内部因素主要包含个体自身的学习动机问题、情感与意志调控能力问题、认识方面的自我概念与归因问题及

7、感觉统合失调问题等。外部因素对学习障碍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社会文化环境。研究表明,文化落后地区差生的人数明显高于文化密集地区。而社会中存在的消极因素,人过度沉溺于网络和电子游戏等,使儿童失去学习兴趣,成绩下降。二是学校教师的态度和教学方法的影响。学龄儿童心目中,教师的权威明显高于其他人,而教师的态度会更加显著地影响儿童的发展。教师对学龄儿童的态度、教学方法和关注度都直接影响儿童的学业成绩。三是家庭心理环境的影响。不良的家庭环境和错误的教养方式,往往导致儿童学业成绩失败,品德错误和行为异常,并对其社会性发展产生消极影响。2 学习障碍的诊断与干预2.1 学习障碍的鉴别标准西方较有影响的学习障

8、碍鉴别的标准有三种,即差距标准、排他标准和特殊教育标准。差距标准是指个体内在能力和实际表现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排他标准,如美国IDEA规定:学习障碍不是视觉障碍、听觉障碍和动作障碍、智能不足、情绪困扰、环境、文化或经济不利等残疾或外部环境因素的结果。虽然排除法没有明确地说明“学习障碍是什么”、“有什么独特的特征”,但直接规定了“学习障碍不是什么”,从而确立了判断学习障碍的必要标准。特殊教育标准指的是学习障碍学生必须是无法在普通教学条件下进行学习,需要接受特殊教育服务的。需要指出的是,这几条标准都不可独立使用,而需和其他标准结合执行。排他标准和特殊教育标准较少引起争议,而差距标准的具体实施则经历了

9、较多的发展变化。常用的几种差距诊断法有:(1)年级水平离差法年级水平离差法是通过考察个体成绩在当前班级成绩分布中的位置(可用名次表示),或是与班级平均水平的差距(可用年表示)来确定学习不良的方法。当这种年级水平差异很显著时(通常为一到两年),就说存在差距,即可定为学障。(2)期望公式法该方法的程序是先根据智力测验获得的智龄或智商推算出期望成绩, 然后计算期望成绩和实际成绩之差, 如果差值达到一定程度, 就确定为学习不良。(3)标准分法人们继续对差距的量化方法争论不休。Elliot(1981)等人提出了标准分比较法,即将智力分数与学业成就分数的标准分进行比较。标准分法的内在局限性:(1)没有跨年

10、级水平的比较为基础;(2)剖面比较时可能产生的歪曲;(3)年级内差异导致的比较单位不一致。2.2 学习障碍的干预学习障碍儿童干预训练的模式主要有五种。行为干预模式。这种模式以行为主义的基本原则为指导思想,既包括直接针对学习障碍儿童问题本身的代币制、行为合同等方法,也包括针对特定学科教师的一些特别的教学程序。这种模式认为,个体的行为可以通过操纵环境刺激或行为后果而加以改变。认知-行为干预模式。这种模式强调让学习障碍儿童形成主动的、自我调控型的学习风格。其创立者认为:个体自身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所以行为的出现并不单纯取决于环境刺激或行为后果,而受其自身认识系统评价、元认知系统的影响。其强调教给学生

11、认知策略或学习策略。同伴指导模式。这一模式是让一个正常儿童或一个学习障碍儿童帮助另一个学习障碍儿童。先抽取部分儿童作为指导者,对其进行特殊训练,教给其指导的内容和方法,然后安排指导活动。这种模式适用于课外辅导。对学习障碍儿童的社会技能训练有效,能较大促进学习障碍儿童的主动性,提高训练双方在课程学习和社会技能方面的能力。但并不适用于所有学习障碍儿童,对难度较大的课程或显著外化行为问题儿童不宜采用。神经系统功能的训练。也是心理过程的训练。创立者认为,学习依赖神经系统的高级功能,而这些高级功能的实现是以基本的感知等心理过程为基础的。因此对基本心理过程进行训练就可以改善脑功能,提高学业成绩。药物治疗。

12、药物治疗的基础是假设学习障碍问题是因其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问题造成的,轻微脑功能异常,脑结构异常等。常用的有神经兴奋剂,代表药物为利他林;另一类为抗抑郁药物,代表药物为丙咪。学习障碍背后的异常是一般人从外表上不容易看出来的,大部份有发展迟缓风险的孩子家长,在孩子3岁甚至6岁以前是不肯也不愿意承认这个现实的。他们认为迟缓只是暂时的,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孩子的成长自然消失。这种“等等看”的心态,往往使孩子错过最佳干预期,不能收到最佳干预效果。正视迟缓问题并不等于贴标签,干预就是支持和服务。所以美国国家学习障碍联合委员会明确提出早期鉴定的程序和途径,即在四岁以前就进行筛查,系统观察和综合评量等。并提出

13、针对家庭服务的具体干预措施,如帮助家长和照顾者正确认知、理解并接受孩子存在的问题,精心选择干预计划以满足孩子个体发展需要,组成当地的家长网络联盟等。3 我国学习障碍儿童干预现状及展望我国对于学习障碍的研究历史并不很长,真正将学习障碍的儿童作为专门的教育研究是从80年代初期开始的。早期的研究主要是探讨学习障碍儿童的界定、分类及形成原因,后来转到如何通过干预措施切实改善学习障碍儿童落后的学习状况。当前,我国对学习障碍的研究一方面着眼于研究学习障碍儿童的成因、学习障碍儿童的认知特征,另一方面对学习障碍儿童的安置和学习障碍行为的干预等实践方面,开展了一些实证研究。目前,研究者们已将研究的重点转移到了学

14、习障碍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认知障碍的特征及原因的探讨上,对学习障碍儿童的智力结构特征、深度知觉能力、视觉运动能力、认知功能、精神运动能力、社会认知等作了较多的研究,为学习障碍儿童的矫治、教育教学提供了有效的依据。但是还有许多结论非常模糊,缺乏针对性,对于不同类型的学习障碍儿童,有不同的能力发展内部差异,只有明确这些区别,才能找出相应的矫正策略。随着对认知科学和脑科学的进一步深入研究,能够为学习障碍的干预措施提供更有效、准确的依据。此外,对学习障碍儿童一般到入学之后表现出学业失败才开始,并进行干预,其效果并不理想,能否采取更有效地鉴别方式,从而能对这些孩子提供早期的干预。目前的学习障碍干预还只是

15、少量的开展,如何为更多的学习障碍儿童提供有效的教育方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参考文献1 陈晶,袁爱玲.儿童学习障碍研究综述J.学前教育研究,2003(7)2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3黄大庆.学习障碍系列文章之二学习障碍的类型J.河北教育:综合版, 2008(6): 33-34.4Fletcher,J.M.,Francis,D.J,Shaywitz,S.E,Lyon, G.R ,Foorman, B. R. Stuebing , K. K.& Shaywitz, B.A. Intelligent testing and the discrepancy model

16、for children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Learning Disabilities Research & Practice. 1998,13:186-203.5张冬冬,王书荃. 美国对学习困难的研究. 心理学动态, 19966 张祖牟. 学习障碍研究文献综述. 教育科学研究,1997年第2期7 赫尔实. 近年来国内学习障碍儿童认知特征研究综述J. 中国特殊教育, 2005(3).8王书荃.儿童学习障碍的原因及早期表现 J.中国医刊,2000, 35(10)9曾丹.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障碍、成因及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院报:社会科学版, 2008(5)10张雯.儿童学习障碍影响因素的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04(2)11 王丽,钟传金. 我国学习障碍儿童干预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