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乘客电梯安装作业指导书编号:BX0201编制:校对:会审:批准:晋中博信机电设备贸易有限公司2016年3月编 制 说 明现在各类电梯施工工艺在电梯的安装、维修、改造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日益 彰显。在各地分公司当地的安装、维修资质申请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工程技 术科在近两年内对各类电梯的施工艺作过汇总编制工作,以便于对工艺类文档 的统一管理和发行.政府部门最新出台的机电类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规则 (试行)"规 范了机电类设备安装、维修、改造单位的资格许可工作,对应规范的精神和要 求,我们工程技术科在原有各电梯施工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和补充,特此专门编制了这套工程指导丛书,用以更好地
2、在现场指导工程实施。工程部2016. 3电梯安装作业指导书11/35目 录第一部分(一)电梯安装作业指导书(机械部分)1、使用范围2、一般规定3、安装前的准备工作4、机房承重梁5、导轨架6、轿厢及导靴7、轿厢8、对重9、缓冲器10 、曳引纯11 、门系统装置12 、安全钳13 、限速器14 、平层精度调整15 、安装后工井道机房整理(二)电梯安装作业指导书(电气部分)16、井道内电线敷设17、试车调整18、电梯常见故障电梯安装作业指导书(机械部分)使用范围本安装调试指导书适用于各类曳引式电梯。1 一般规定1.1 电梯在安装前必须完成与之有关的土建项目,其基本要求如下:1.1.1 按井道布置图的
3、要求完成电梯井道、电梯机房的土建施工。进场前完成对双方约 定的井道尺寸进行勘测确认,砖墙井道壁可不进行表面粉刷,但每项层之间应加一道钢 筋混凝土圈梁.1。1.2按井道布置图的要求布置井道壁上的预埋铁,其位置偏差应符合设备基础尺寸 和位置的质量要求的规定,预埋钢板表面可凸出井道壁20mm但不能超过50mm对于 井道的宽度和深度与其相应的理想面的偏差不得大于30m(正偏差)。1.1 o 3井道底坑应是防水的,应适当考虑梅雨季节的特殊情况.1。1。4井道布置图所标层门口尺寸为装修后尺寸,建筑上应有装饰预留量。(实际施工尺寸应比图上所标尺寸大).1.1 .5井道内1m范围内不准有水管或电缆通过。1。1
4、.6井道底坑内应预埋有接地线,具接地电阻应不大于 4Q01.1.7机房应与水箱和烟道隔离,机房楼面的负栽能力应大于6000N/m1。1.8机房内钢丝绳与楼板孔洞每边间隙应为 20-40mm通向井道的孔洞四周应筑高50mm 以上的台阶。1.2 电梯在安装前必须按部件装箱清单,对主要零部件的质量和安装设备、工具的完好程度 进行全面的检查、查看其是否有缺件、缺陷或损坏,如有问题应及时提出,并填写“电梯开箱检查记录"(在安装过程记录内),从发货日起到运输及库存保管不超过六个月, 缺件、缺陷及损坏由生产厂负责,否则将由用户自理。1.3 安装过程中,如发现本厂产品有结构不和理的地方和错误时,按安
5、装质量管理制度规定及时提出并商讨解决的方法。1。4本说明书中所说的安装方法,在满足安装验收技术条件下,也可用新的安装方法。2安装前的准备工作2。1安装小组一般由四至六人组成,其中需要有熟练的机械安装钳工和电工各一名负责安 装和调试。机械与电气部分的安装可以采取并行操作,由安装小组长制定作业计划,明 确要求统一安排。2。2安装前,安装人员根据装箱清单及由安装小组长制定作业计划,明确要求统一安排。清点核实所有零部件及安装材料(与一般的规定结合在一起),并了解该种电梯的形式, 控制方式等,并对安装检测设备进行仔细检查。2。3电梯井道应符合“电梯土建总体布置图"安装人员复核井道内径尺寸,预留
6、孔、层站、顶层高度、地坑深度、层门口尺寸、牛腿及其它有关要求,合格后方可进入安装。2.4安装人员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在井道内应注意避免上、下同时作业,在轿顶作业时, 应将安全窗关闭。2 .5清理井道。2.5.1 脚手架应安全稳固,单井脚手架可采井字形式,组合式电梯的脚手架也可采双井字组合式。2。5。2当采用竹制脚手架并在井道内使用电焊时,其附近竹蔑子捆扎处应用1 1.2m做锌 铁丝捆扎结实,焊接中与焊接完毕后应特别注意检查在井道内各处有无起火之隐患。2.5.2 o 3顶层楼板以上的脚手架架设应当考虑当电梯安装完毕后便于拆除。2。5.4脚手架架设完毕,须经安装人员全面仔细的检查,合格方可使用
7、.2。6安装施工照明应符合下列要求:2.6.1 应采用36V的安全电压。2.6.2 每台电梯井道单独供电,在底层井道入口处墙上设开关.2.6.3 井道底坑应有足够的高度,并根据需要在底坑适当位置设灯插座。2.6.4 顶层或底坑应设2或2个以上的照明灯交叉照明.2。6.5机房照明灯数量电梯台数X 2。2。6。6施工所用动力电源应送到机房内和工地的施工场地,确保正常施工。2。6。7电源总开关应装在机房内入口处距地 1.31.5 m的墙上。3机房承重梁3。1机房承梁是承受电梯全部动静负载的重要构件,因此,承重梁的两端必须可靠地架设在坚固的墙或横梁上,按“井道布置图”的规定来确定安装承重梁的的位置,方
8、向与规格。3。2承重梁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3.2 。1承重梁两端埋入墙内时,其埋入深度应超过墙厚中心 50mm且不应小于150mm (对砖墙,梁下应垫以承受其重量的钢筋混凝土过梁或金属过梁。)(见图3-1)3。2。2承重梁的平行度偏差不应超过1/1000,相邻两承重梁中间的高度允许误差不超过2 mm (见图3-2)。3.2.3承重梁的水平偏差不应超过1/1000.2 : 1绕法时钢梁的布置(见图3-3)(图示为 左置式布置)。3.3 承重梁的安装,承重梁一般放置在机房内且必须在两侧承重墙上。3。3.1按井道布置图,在机房承重墙上按要求留有墙洞,在另一端筑一混凝土墩子(见图34),在机房未预埋
9、时,可用膨胀螺栓固定钢板,校正钢板两端水平度不大于0.5/1000 ,且两块预埋(设)钢板高度偏差应0 20mmi等承重刚梁按图3-4架设在墙洞 或混凝土土墩预埋(设)钢板上,按曳引机及曳引机机架尺寸按样板架设上留出的轿厢 和对重中心尺寸,确定两根钢梁架设宽度尺寸;将曳相机减震垫与承重梁专用压板初步 定位,将机架与减震垫用 螺栓连接,然后将曳引机与机架连接,按样板放线要求,调正 承重梁位置,当调正好位置且确定无误时,见钢梁与预埋(设)钢板焊接固定。焊接要求均按:7 3 X8(55)83 />?30(55)当机房墙侧也在机房楼板延伸方向时,见 3-5所示,搁机梁安装方法同上,若未留混 凝土
10、墩和墙洞,现场开凿墙洞后,用宽度1/2墙厚的槽钢,在槽钢下焊接比曳引机宽度大 的钢板,再用膨胀螺栓将钢板固定在承重墙上。I 嗔 J1 鼻金皿14/事:在47承或季中设示田国AZ承空弊平右窟因国土3 & 1瞌注时承聚麻遗留如摩 ?于*不, VWf亳上ML H庐M甘 仁十才忸 1*1至 4当0 RM 上图3-4钢梁的唐接图3-5钢笫的措镂3.3.2 对无导向轮,曳引比为2 : 1绕法的电梯,可按(图3-4)将承重梁安置在机房内高 出机房楼板平面不小于100mm勺承重墙上,承重梁下边预埋(设)厚度为12-16mm的 钢板,具体方法同上,若无减震垫机架时,则曳引机直接与钢梁固定.3.4 曳引机
11、的位置确定:(图14),3。4.1安装拽曳引机应符合下列要求:3.4。1。1曳引轮的位置偏差,在前、后(向着对重)方向不应超过±2mm在左、右方向不应超过土 1mm(对重在后时),若对重在旁边时则相反.3.4.1.2 在曳引机轮轴方向,蜗杆轴方向水平偏差均不应超过1/1000。3.4.1.3 曳引轮在水平面内的扭转不应超过± 00 5mm3.4 。2闭式制动器闸瓦应紧密贴合制动轮的工作表面上,当松闸时,两侧闸瓦应同时离开 制动轮表面,其间隙不应大于 0.7mm3.5 导向轮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3.5。1导向轮装于机架下方,在机架上对着样板上标注的对重中心线,悬下铅垂线,且
12、另悬下两根导向轮宽度间距的辅助垂直线,校正导向轮水平方向偏摆至正确的位置。3。5.2导向轮端面对曳引轮端面偏差不应超过土 1mm.3。5.3导向轮端面的垂直度偏差不应超过 2mm3。5。4导向轮的位置偏差,在前、后(向着对重)方向不应超过3mm在左、右不应超过土1mm.网id3。6上行保护装置的安装3.6.1安装位置3.6.1。1上行保护装置采用夹绳器,其安装在机房的主机旁边的曳引机的承重梁上3.6 o 2在安装制动器之前,要将制动器松开3.6。3制动器的所有加封处不得随意调整。4导轨4.1制作样板架4.1 0 1制作样板架的木条应干燥,不易变形,四面刨平,互成直角,其断面尺寸可参照(表4-1
13、 )的规定。样板架的木条尺寸表41提升高度厚(mm宽(mm)<204080>2050100注:提升高度越高,木条厚度应增大或用角钢制作,根“电梯井道布置图”中所给的尺 寸制作样板架,并确定样板架结构形式。4。1。2样板架上标出轿厢架中收线,2:1绕法时应标出轿顶中心线,门中心,门口净宽线, 导轨(轿厢和对重导轨)中心线。4.2 样板架的安置和悬挂铅垂线。4.2.1 在机房楼板下面1m以内的井道墙上,板架用水平仪校正后稳固。4.2.2 在样板架上标记悬挂铅垂线的各处,用0。710。91mnffi锌铁丝和重锤矫正垂直.校正样板的正确位置后钉牢在木梁上.4.2.3 样板架的安置应按照井道
14、内的实际空间尺寸来确定.4.2。 4样板架水平度偏差不应超过 2mm4.3。 5顶部底部样板架间的水平偏差不超过 1mm4.4。 轨支架应符合下列要求:4.4.1 每根导轨至少要有两个导轨支架,其间距不应大于2.5mm.4。3。2预埋铁和主导轨支架,其间距不应大于 2。5m.4.4.2 预埋铁和主导轨的安装方法见图 5,副导轨支架的安装方法见图 6所示。4.4.3 导轨支架固定位置不得与导轨连接板之间造成相相干涉。4.5。 轨支架的安装。4。4。1根据铅垂线来安装导轨支架。4。4.2 对同一井道内安装两台或两台以上的并联的电梯,中间无隔墙但设有金属梁的, 相邻电梯可公用同一个特制的导轨支架,见
15、图7所示,导轨支架可与金属梁用螺栓连接,也可直接焊在金属梁上,有中间隔墙时,可用对穿螺栓的方法安装导轨支架, 也可用预埋钢板的方法.4.6。 3安装导轨支架的要求:4.4。 3.1导轨架的水平度偏差不大于1.5 %全长不应超过5mm4。4。3.2当井道壁厚200mmz上时采用预埋法,其埋入深度不应小于120mm见图34, 4。4.3。3对井道壁为混凝土且其厚度为150mm寸,则可用对螺栓法固定,4.5。 3.4焊接导轨支架时,应双面焊牢。4。5导轨的安装。4.6。 1安装轿厢导轨或对重导轨座,其水平偏差不超过1/1000。4.5.2 按图8距各导轨中心端面5mm从样板架上悬下铅垂线,准确地稳固
16、在底坑样板架上,以此铅垂线为准初校导轨4。5.3导轨的校正4.5 。3.1在顶部样板架上轿厢与对重中心处,各悬下一根铅垂线,稳固在底坑样板架上 用特制的导轨卡板校正导轨的位置。然后再用找导尺校正两列导轨的平行度和导轨 中心的重合度.4.5。 3.2导轨应符合下列要求:A:两导轨内表面距离的偏差在整个高度上,应符合表4-2的要求.电梯类别甲 类(23)乙类(1。51。75)及丙类(1 m/s) 以下导轨用途轿厢导轨对重导轨轿厢导轨对重导轨偏差/、超过mm±0.5± 1± 1± 2B:两导轨的侧工作面垂直线的偏差每 5m不应超过0o 7mm相互的偏差在整个高
17、度上不应超过1 mm.C :导轨接头处在全长上不应有连续的缝隙,局部缝隙不应大于00 5mm导轨接头处的台阶 不应大于0.05mm若导轨接头阶差00 05mnW,应用饱削或锂平,过渡斜面表面粗糙度 与导轨一致当V<2 m/s时,过渡斜面修理长度150mnr200mm当Vm m/s时过渡斜面修 光长度300mmD:导轨连接处平面的台阶可用300mms 500mm冈直尺靠在导轨表面塞尺检查(如图9所示), 当导轨检查符合要求后,轿厢导轨座或对重导轨座,四周筑宽度为 150mm高度至导轨 座平面相平内部浇入混凝土填充密实(如图10)。5轿厢架及导靴 A'M高 票亘靠H a去重或&quo
18、t; 之不图宣:S图5主导轨支架安装示意因1E /J*口 R 3 JSJTBtB 4*1克豆图白井道时导就支架安装示意图图7共用导轨架电梯安装作业指导书17/355。1拆除井道顶层楼平面以上的脚手架,在相对层门口楼面的井道墙上,预留脚手架,以便安装车厢主架。5。2轿厢架的安装:5.2。 1将下梁框放于顶层井道内的支承梁上,校正下梁上平面的水平公差不应大于 1/1000 ,并使导轨面与安全钳座间的间隙两端一致后将下梁稳固。5.3。 2将两侧立柱与下梁连接坚固。装上梁前,两侧立柱在整个高度上垂直度偏差不应 超过1.5mm5。2。3用手拉葫产将上梁吊起与立柱连接紧固,再校正立柱的垂直度。5.2。4轿
19、底托架平放于下梁上,用木块调整其平面,水平度不应超过1/1000,然后将斜拉条与立柱连接紧固。5。23.5在轿厢一侧设置的限位开关打板应固定牢固且须校正其垂直度不应超过1/1000,最大偏差不大于3mm(撞弓斜面除外)。5.2.6对于有反纯装置的(即轿顶轮),调整其与轿厢上梁的间隙均匀两侧误差不应超过 1mm轮的铅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 0o 5mm5。3导靴的安装要求:5。3.1导靴有滑动导靴和滚动导靴两种,滑动导靴又分固定滑动导靴和弹性滑动导靴,滚 动导靴用于 V 2.0m/s的电梯上.本公司生产速度在1.75m/s以下的电梯,选用弹性 滑动导靴。固定滑动导靴用于运行速度0.63m/s的载货电
20、梯上,固定滑动导靴和弹 性滑动导靴的安装尺寸不一样,当滑动导靴固定后,导靴底面与导轨端面应留有 0.8 1.2mm的间隙,安装前应仔细检查尺寸是否符号要求。5。3.2将导靴固定在上梁底板及下梁上并连接紧固,使其与导轨吻合良好。6轿厢6.1 初步将轿壁依次固定在轿底上,轿壁与轿壁间用少量螺栓连接,再将轿顶依次与轿壁连 接并调整,校正有轿门侧壁的铅垂度不应超过1/1000 ,并将轿顶与直梁用轿厢定位装置定位,然后安装电风扇、照明灯,轿内操纵厢和轿顶操纵厢等。6.2 具有双层轿底的轿厢,先将轿底固定在轿厢架下梁上,调整轿厢架的拉条,与轿厢底盘上的平面水平度公差在2/1000之内,超载称重装置如图13
21、.IIte 由tr iffhftdii防用藜瞋厅口看w*面L录用施量电*拄亶的交骷受撕H速系境及优枇的凯更可瑞噪音更他收曲解飕霆就傀底知保再工了二时近k3,可靠的门机片转L展.曲%乘客人身度全. ;,M优两件十匕端辨用断色* lAwitv . IMM muter cHlral Ltdnphcr ad tfinwd MdtadH(HH mJEiniC h1) turt G让i t aMi law Fciie* .r.iqpr redid ±nc Icufs sk ccElLdezUdL JiTe doer :Kri' :e r insL-ii% car do:r sj£
22、; JazzJnt :w: rxri » Mi: Unto刖 111.* :M dii / H,eh|甲皿 urr q 二 J " 喇nr 同 fiiiiur.rii 帆耳tF* W* Lj社 qi:二iW aid hEn prcinrtioE. 需 lunz L: 3H later Ld 了闾f ElmLor.t£: 丁加52*n立;笺懿i:”寸左通:il工一人&、士里二品:,:。,於n 1州g rltRfgmJ Of4 Jill,J ':, I r FT:J有俎工二二一MUIJlMil,丸H"他一一;UC. J. 1 7Odrihtl
23、. 19F*1<Hi1 二中二:£町白血日口甘;二三:l,3nn,声口)UtR:rr*t.Qt5P4w .上. Jit r j r,丫 ,3,严.心.川0。事蜘HtB 7上女工iiIJStST t :':IF 二LE E .T.I i I i ir i : ii r i k I ' , i '.,卜» cbor “hl i- -fd iTDtKnirilneavy haurpr pin? iG - ixpd Wi -theti.- 1.1 -I- i . V,=.j Ji- i l-L i . nr> ri -*'hilr 中?h
24、 dcinr ,*):卜 k 凰口一"二二:1"3。¥ J.: h flxrd t th - a; :7hr #?,.IF ' .H.tirrL1一irr ibi-._.:''hT.»VJ-干J1J :'rr «1_;品. 握-rLr!_-“-一,_.-J.:一r -lit,L.-_3,;ih II7±" _'Ijjfflj.,;wa)aI,.1r ,L-'l1- 1工rpB 'I-ii r口.I:"二F J,匕.:_.,u. »I " &
25、quot;s"l- - -r.H:6。6对装有平衡块的轿厢在轿厢全部安装完毕后,用手拉的产在轿厢架中心将轿厢架提起,并在轿底下面用平衡块调整轿厢的平衡。7对重7。1对重导轨的安装:7.1。1距底坑起约56m处,在两对重导轨的中心处,牢固的安装一个用以起重对重的起 重用具。7.1 o 2根据行程的要求,将对重架悬吊到适当的高度,并在其底部与地面用木块垫稳后安 装导靴。7.1。3按40-50%平衡系数(对重装置总质量=轿厢净重+ 额定起重量X 4050%。将平衡块 装到所需重量,为避免运行时产生碰撞声,必须将平衡块和对重架固定牢固.7。2底坑安全栏底部离底坑平面应为 300mm其上部必须
26、延伸到底面以上2。5m的高度。电梯安装作业指导书#/359曳引绳8.1轿厢架下梁,对重架底部至缓冲器的距离均为 150400mm耗能型缓冲器),200-350mm(蓄能型缓冲器)。缓冲器应安装在井底角铁上,井底角铁应用条形混凝土浇灌.8。2轿厢底部同一基础上如安装了 2个缓冲器,其顶面相对高度差不应超过 2mm8。3单个弹簧缓冲器顶面的水平度偏差不应超过4/1000。8.4缓冲器中心对轿厢或对重架上相应加高座中心的偏移不应超过20mm枝本要求:I.凶16打20。聚关能缓冲器适用于电度:口飞河内的电梯2.可允许的忠重量为3口匚0咫3,每台电梯的健冲器,轿而下士只、对重下1只4.缓冲撞板与投冲嶷之
27、间的庖离为13A2W;两者中心板与不簿大于小邮悠艮十巽in席曼呼理I 1fM 、图109.1 曳引纯应符合GB8903-88电梯用刚丝绳的规定.9.2 曳引绳的长度L的确定,按轿厢位于顶层位置,对重位于底层距缓冲器S2 (图15) 处,并根据井道实际高度、曳引方式,曳引比(有无导向轮,反绳轮)及加工绳头余量来计算,亦可用直径2mn®锌铁丝按上述要求进行实际测量。同 8169.3 截取钢丝绳时,应先将钢丝绳自由悬吊充分退扭后放平在平地上,量取所要截取的 长度,为避免纯头松散将两端截断处用直径 0.7mmffi锌铁丝预先扎紧。然后再截断。9.4 绳头做法:9.4。1用汽油清洗绳头锥套后将
28、钢丝绳穿入,解开纯端铁丝,将各股钢丝松散的中间纤维剪去,然后将松散钢丝回环弯曲。9。4。2将钢丝绳拉入锥套内并拉紧使钢丝绳不露出锥套方孔下开口处,用绵纱或带缠紧 炉13 (J12)mmt隹口,以免浇巴士合金时渗出,在锥套上部用厚纸牢固裹紧。9.4。3将巴士合金加热高出熔化温度 70100c待全面熔化表面米黄色后(轴承合金的熔 化温度约380C)除去表面渣滓,浇入锥套并高出锥套下开口部1015mm9。5将曳引纯两端与轿厢架,对重架连接牢固,待限速器与轿厢连接并在机房安装后用 手拉萌产提起轿厢架,拆除托轿架木梁,将轿厢架缓慢放下,使曳引绳全部涨紧, 并对轿厢的水平,导轨与导靴的吻合,安全钳座与导轨
29、之顶面间隙,安全钳锲块工作 面与导轨工作面的间隙,定位侧11.5mm移动侧2。5mm右,安全钳钳口底与导 轨顶面间隙(56mm等。冉校正钢丝纯相互张力差值不应超过 5%.9.6 曳引纯伸长时,可调节纯头组合螺母,如伸长超过调节量时,则须拆下截短并重新浇 注巴士合金。电梯安装作业指导书19/3510门系统装置10。1自动门机按开关方式不同可分为中分式门机、及旁开式门机,开门形式为水平滑动。10.2 自动门机安装时将横臂梁固定在轿架直梁上,用螺栓紧固初校,用水平尺找正水平位置,且保证两侧在轿厢宽度方向的平行度误差不大于1mm10.3 将门机架用螺栓固定在臂梁端部。10.4 将角架联接在轿门上坎两端
30、,上坎吊起与门机架初装联机(用扎头将轿门上坎压实在 门机架上)。A)调整轿门导轨的水平度与轿厢地坎及槽的平行度均不大于1/1000。B)滑板下口至轿厢地坎平面的距离应为门扇高度 +10mmC)调整好前后、左右位置,使门扇挂上后的垂直度不大于1/1000 (门滑块在地坎槽内定位),然后上坎中部与门机架贴合面处可靠点焊,两侧角架螺栓与门机架联接。D)在门扇可靠装上固定门刀,应校正其垂直度不大于1/1000,当门扇为闭合状态时,门刀与门球之间距离为35mnfl两侧相等。门刀顶面与层门地坎之问间隙 510mm门扇 与门扇,门扇与门套,门扇下端与地坎的间隙客梯为16mm货卞$为18mm10.5 轿门地坎
31、至各层门地坎的水平距离为 30mm其最大偏差不大于土 3mm10。6机械式安全触板分为中分式,旁开式.安全触板自由状态下比门板突出 2025mm推 进动作时应比门突出5mm中分式触板与触板之间缝隙为 6mm触板与门板之间为5mm.(图 16)10.6 层门地坎(即踏板)安装:10o 5.1层门根据“井道布置图”,并按木制样板架设所悬挂的铅垂线为依据,确定层门门 口位置及开门方向,并将悬挂沿垂直线准确的固定于底坑,然后以轿厢导轨为基准,确定地坎的前后位置,并定出地坎中心位置用500mmK平仪放在地坎的表面上,确定地坎的横向水平度及纵向水平度均不应超过1/1000.校正并用水泥浇灌后应有 23大的
32、保养期方可进行下道工序,安装竣工后地坎与楼板地面抹成1/50的过度斜坡。层门地坎的固定有两种方法有混凝土和无混凝土牛腿,当为后者时应用钢牛腿与支撑座连接,支撑座用膨胀螺栓固定在井道墙内,它可以调节由于井道垂直度误差引起的 尺寸变化,层门必须装护脚板,层门地坎须与牛腿用螺栓连接.10。6层门门套和门框架的安装。10.6。 1门套立柱与地坎连接是用连接板将门套与地坎用螺栓固定,上端用门额与层门上坎 连接,立柱的垂直度和门额的水平度偏差均不超过1/1000 0100 6。2将门套立柱两侧与固定在井墙内壁的门套定位板焊接牢固(一侧 3处),然后往孔 洞浇灌水泥沙浆,封堵密实,再次校正立柱的垂直度和横梁
33、水平度偏差均不应超过 1/1000 010。7层门上坎的安装:10.7。 1上坎导轨与地坎槽在轨道两端和中间三处的垂直线相对滑槽中心的垂直距离偏 差均不超过± 1mm电梯安装作业指导书21/3510。7。2层门导轨对地坎平面的平行度偏差不应超过1mm10。8层门门扇的安装:10。8.1门扇下端与地坎的间隙客梯为 16mm货,弟为18mm10。8.2吊门滚轮与导轨下口的间隙不应大于 00 5mm10.8。 3在门扇的中间沿导轨的水平方向任何部位牵引时,其阻力应在关门的行程1/3后测量,具值不应超过150N10.9。 4被动门必须装设证应层门闭锁的安全触点,当门关闭后,安全开关触点必须可
34、靠接 通,并尚有一定压缩裕度。10。8。5层门与轿门开启后其侧面应平齐,最大阶差不应大于2mm10。8。6门扇与门套,门扇与门套的间隙客梯为 16mm货卞$为18mm10。8。7中分式层门的门扇在对合处的间隙不应大于 3mm门缝的误差在整个可见高度上不应大于2mm10.8。8层门装完后用手推拉,应轻快,无明显的撞击声及不正常的噪声,强迫关门装置应 通可靠地关住。圉门61电梯安装作业指导书#/3511安全钳11。1安全钳是设置在轿厢架下梁两端上的重要安全装置 ,安装时将已装入安全钳座内相对导轨两侧工作面间隙进行初校。渐进式安全钳固定侧间隙为11.5mni移动侧为2。5mm其螺栓拉条1根,下端与移
35、动臂连接并用开口销锁定,上端与直梁后侧用支撑板连接,上端拉杆头穿过上梁固定上装安全钳开关装置的拉杆.如果位置上不符合应进行调整, 直至符合要求。(图17)图1”11。2调整下梁上安全钳连动机构的非自动复位安全开关,使之当安全钳装置动作的瞬间即断开控制回路。此开关应是安全触点的(UKS肝关。11。3安全钳装置在绳头处的提拉力为 150300N,在一次动作后拉杆头装置不应永久变形 会在电梯上行后能自动复位。电梯安装作业指导书23/3512限速器12.1限速器在出厂时均已经经过严格的检查和试验并已铅封,安装时不准随意启封调整限 速器的弹簧压力,以免影响限速器的正常工作。注意限速器的铭牌是否与该梯速度
36、相配。12。2限速器的安装12.2.1根据“电梯总体布置图”中要求的安装位置,将限速器安装在机房楼板水泥基础或 承重梁上,水泥基础应大于限速器底座每边 2540mm四周高出地面30mm12.2 o 2限速器位置的确定,从限速器绳轮轮槽内悬挂铅垂线, 并通过机房楼板至轿厢架上 梁,钢丝绳拉手或通过瞬时式安全钳装置拉杆头中心上的孔中心点,再与底坑涨紧轮 的轮槽内形成“三点成一线”的状态,即可确定涨紧装置的位置,涨紧装置应有导向装 置,且有一定的摆动裕度。阑蛙绑丸TlT 、安全和拉科,用01一沸三弹扎 I 一遹眼泡注 图1812.2 o 3可直接将炉8 (炉6)钢丝绳绕过限速器与涨紧装置上、下梁纯轮
37、来截取所需长度,用纯扎头可靠固定,并将涨紧陀块放入涨紧装置使钢丝涨紧。当为渐进式安全钳时,一端钢丝绳绕过上下两轮,另两截断处,一头向下穿过拉杆头的二只孔向上用2只炉8 (小6)钢丝绳夹紧固。(图18)12.3限速器,涨紧装置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2。3.1绳轮沿垂度不应超过 0.5mm12.3。2绳索至导轨距离a、b (图19)的偏差均不应超过土 5mm预埋铁导轨车架 X限速钢丝绳图1912.3。3绳索涨紧装置底面距底坑平面的高度应为400±50mm(额定速度0 1。0m/s).450 ±50mm(额定速度2。0)。电梯安装作业指导书25/3513平层精度调整13.1准确
38、平层首先需保证门区感应器及插板的安装位置十分准确.要求当轿厢处于平层位置时,插板的中心点与三门区感应器之间距离的中心点相重合。13。2门区插板的调整:a.电梯逐层停靠,测量并记录每层停车时轿厢地坎与厅门地坎的偏差值S(轿厢地坎高于厅门地坎时为正,反之为负)b.检修状态下逐层调整门区插板的位置,ASA。.则门区插板向下移动 So 若$<0,则门区插向上移动 Soc.门区插板调整完毕后,必需重新进行井道自学习。do重新进行平层检查,若平层精度达不到要求则重复步骤 a-c。13。3若每次单方向平层具有规律性(都高或都低)则可通过调整上零速指令距离或下零速 指令距离来调整平层精度。13。4舒适感
39、调整13。4.1如果电梯运行的舒适感不够理想,首先应检查系统机械情况:如导靴的间隙、导靴 的润滑、钢丝绳的松紧度是否均匀、绳头夹板位置是否合适等;这些都会影响电梯运 行的舒适感。机械部分经检查没有问题后,再对控制部分进行调整.13。4。2起动零速时间二的调整:此时间是从发出开闸命令到起动加速之间的延迟时间,该 参数是为适应现场开闸而设定的。需根据现场开闸的实际动作时间调整。 该值调整得 合适与否,对电梯起动点的舒适感影响较大。 若该值过小,可能造带闸起车。若太大, 可能造成起动溜车。13.4.3停止零速时间一;该参数设定电梯到达零速后到抱闸之间的时间。此时间的大小对 电梯停车时的抖动有影响。1
40、3。5对变频器加减速时间、S曲线等参数的调整.电梯安装作业指导书27/3514安装竣工井道机房整理14.1 拆除脚手架,清洁井道,轿厢内外的厅门口用水泥沙浆堵住机房内通往井道的孔洞。14.2 凡有钢丝绳通过的机房楼板钢丝绳与楼板孔洞侧均应有2550mm间隙,否则应修正。14。3凡机房内通井道的孔洞,均应在四周筑一高75mm以上,适当宽度的台阶防止油水等流入.14。4标识的贴付。14。4.1所有的标牌、注意事项、标志、操作说明应贴在明显的位置。出口电梯的文字采 用电梯安装所在国的文字,可以附加中文.14。4。2标志包含以下部分:(1)车厢内名牌、警铃、停止开关、报警开关、开关门按钮、车厢使用说明
41、(2)轿顶上的停止开关、检修运行的字样、栏杆上的警示标志(3)机房中的主机旁、主机运行方向、盘车手轮运行方向、限速器运行方向、 吊钩的承载范围、(4)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主机、上行保护、控制柜、门锁的名牌(5)底坑、滑轮间、轿顶上的“停止”字样电梯安装作业指导书33/35电梯安装作业指导书(电气部分)使用范围本安装调试指导书适用于各类曳引式电梯。15井道内电缆线敷设15.1 。1井道内导线一般用电线敷设,用圆电缆时可直接敷设。垂直电线槽(或电缆线)宜 安装在距离召唤显示箱较近的井道壁上。若为圆电缆时应应用井道挂线架固定电缆线. 自顶层楼板下,距墙75mm处放下一日!铅垂线,并在底坑内固定,
42、根据铅垂线将各层的 接线箱或电线管、电线槽及其支撑架安装于井道墙面上。15。2敷设电线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5。2。1电线槽圆电缆应保持横平竖直,电线管槽转弯处应用月弯或弯头连接、各层的接 线箱与电线管槽用螺母相连,电线管应用骑马和木螺钉、塑料膨胀管固定在墙面上。15.2 。2竖向电线槽在长度22。5m内,横向电线槽在不大于1。5m处,金属软管应在小于 1m的长度内设有一支撑架,每根电线管不少于两个支承架.端头固定间距不大于0.1mm.15。2.3敷设导线电缆时,导线的根数应留有适当的裕度作为备用线,电线槽内敷设导线的 总面积(包括绝缘层)不应超过电线槽净面积的60%,电线挂管内为其净面积的40
43、%.15.3 .4动力线不得与其它导线敷设在同一电线槽中,照明线应单独敷设,导线出入金属管口或通过金属板壁处,应用光滑护口,防止导线绝缘层损坏。15.4 .5对于易受外信号干扰的电子组件,其导线尖为抗干扰电线或电缆必要时采取屏蔽措 施以防止外信号的干扰,应有抗干扰措施.15.3箱盒的安装:15.3.1 轿顶操纵箱应装在轿架上梁上部中间.15.3.2 呼唤(召唤)和消防按钮盒应装在厅门外距地 1.31。5m的右侧墙壁上,盒边距离 厅门外边0。20.3m,并联、集选电梯一般装设在两台电梯的之间外侧井壁上。15。3。3厅外楼层指示与召唤盒组合在一起,设置在召唤盒上部。15。4电梯电缆的安装:15.4
44、.1按“井道布置图”机房电缆留孔位置,确定电缆架在井道内的位置,机房内设置电线 槽,电缆通过电线槽直入井道,用膨胀螺栓固定.15。4。2将电缆一端与轿底挂线架连接,另一端经井道挂线架穿入机房楼板预留孔与机房控 制柜连接,48芯的扁电缆或54芯的扁电缆的移动弯曲半径不应小于 400mm两端应留出 缩孔长度.1.1 4.3井道电缆架设安装时,应使电梯电缆避免与选层器钢带:限速器钢纯,极限、限位、 强迫减速开关、感应器和对重安装在同一垂直交叉位置,以免相互干涉和碰擦。15.4 。4随行电缆从机房进入井道后,在机房楼板下300mmt设一挡挂线主架在(1/2)提升 高度+1.5m处装设另一挡井道挂线主架
45、,当井道高度 25m时,(1/2)提升高度+1.5m以 上部分中间应增加23电缆付架固定,当井道高度小于10m寸可在井道顶部装高电缆架, 中间(1/2)处提升高度+1。5m处可不设电缆架。15。4.5轿厢电缆架的安装方向与井道电缆架保持一致,并当轿厢在井道最低位置(缓冲弹 簧全部压缩状态下),其弯曲部分不应拉紧;同时且应能避开缓冲器 ,且缓冲器及底坑平 面保持一定距离(50100).15。4.6扁电缆抱箍、可靠地固定,若用1根电缆时则用短段电缆镶入后紧固。15.5 轿底扁电缆的安装(图20)装与轿底下梁上,轿底挂线架上。将电缆引入轿底长腰孔进入轿厢操纵箱,在入口处电缆 用定位卡固定,轿壁加强筋
46、上然后进入轿顶接线箱等处。15。6轿顶操纵箱敷线去平层感应器、安全钳联动开关、风扇、照明、安全窗开关等。敷线 应横平竖直并固定。15。7限位开关的安装(图21)15.7 o 1它是防止轿厢在最高层和最低层越程行驶时的限位装置,当轿厢位于最高层,最低层超越平层50mm寸,轿厢撞弓触用限位开关碰轮,使控制系统的的顺向运行的回路切断, 迫使轿厢停止运行,限位开头的作用应灵活可靠,限位开关的安装示意图见对应部件安装 图。马 导才J- 欧S过.田鼻、一 下行疆坦揖乔什克f TA附施R茶10.)-下怵坦月英I越用J图2115.8 端站强迫减速装置,安装在井道内固定在上、下端站导轨的支架上,使轿厢运行到顶层
47、端 站(距顶层平层位置)一定距离或运行到底一定距离时,微机上设定的减速点失效时,则强迫 减速开关立即动作迫使电梯减速。强迫减速应滞后于微机中设定的减速点。15。9光电开关或(感应)装置的安装(图22)I尼弋耳Ajff -光电界士工E2215。9。1平层装置安装在轿厢顶上梁侧面上,装在各轿厢上的光电开关随轿厢运行通过各层站装设在导轨上感应板的作用,控制电梯平层。各层感应板应根据铅垂直线调整在同 一在线,使平层感应板与光电开关(感应器)两侧间隙各层均保持一致,感应板与平层光电开光(感应器)插口端面的间隙应为 10±2mm采用干簧管传感器的平层装置 在安装完毕后,应除去短路板。15.10安
48、全钳联动开关装在轿厢架上梁上,此开关是非自动复位的,当安全钳动作时,依靠钢丝绳拉杆系统向上动作切断电梯控制回路的电源,不动作时钢丝绳拉杆系统应调整至 螺栓六角头与打板紧贴在水平位置。15。11机房控制柜安装位置应距机房墙不小于 600mm且远离门和窗,防止雨水侵入;柜离机 械设备应不小于500mm正面距离应不小于600mm安装时将控制柜校正后与机房楼板 用地底角螺栓稳固,具安装位置应考虑布置合理,维修方便,巡视安全。15.12极限开关的安装(图21)15。12。1极限开关是在电梯运行至两端站且越过平层位置的失控状态下,通过机械电气的联 动来实现轿厢停止运行(上行或下行)的一种切断总电源的安全保
49、护装置,它是通过 安装于井道两端站平层位置上或下对应位置的安全开关动作使装在控制柜中的控制回 路开关来切断主回路,迫使曳引机失电停转来实现,运行中的轿厢超过底楼地坎位置 50100mm寸,极限开关必须作用。1.1 12.2安装后极限开关应实验5次均应动作灵活,准确可靠.撞弓应无扭曲变形,安装后垂 直度偏差不大于1/1000,最大偏差不大于 3mm撞弓安装应牢固与碰轮接触应可靠, 任何情况下与碰轮边不应小于5mm15。15电源总开关装于机房内入口。距地面高1.31.5m的墙上,机房内的接线应根据接线图导轨数与线号,选择电线管槽规格根数和导线规定根数,用铃或奥姆表校线。按端子 板接线号,压线要平直
50、、整齐。15。14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接地。15。14.1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均应良女?接地,具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Q.15.14 。2接地线应用黄绿色绝缘铜线,具截面不应小于相线的1/3,对绝缘铜线截面不应小于2。5mmi钢管接头处的连接地线可用钢筋焊牢。接地线接头用螺栓连接.应设有垫圈和弹簧垫圈及相应的接地标记。15。14.3轿厢接地可用电缆芯线进行接地,用电缆芯线接地时,其芯线不得、少于2根。15。14.4 36V以上电压的电器设备均应按上述接地, 其零线和接地线应始终分开、单独接地, 不允许用接。15.15 电气设备应有良好的绝缘强度,用 500V高阻计检查,每一伏额定电压不应小于100
51、0Q, 所有的电线不允许与运动的零部件相碰擦,以防漏电。15。16安装后的电气开关、按钮、电触头等均应灵活可靠。16试车调整16.1 试车前的准备工作16.1。 1检查并调整曳引机的纵横方向水平度,使其误差小于1/1000,校正曳引机的位置偏差,调整曳引轮与导向轮的平行度。调整制动瓦与制动轮的间隙,检查曳引机各部件 的漏油情况,检查电动机的接线情况,测量电动机的绝缘电阻和接地电阻。16。1。2检查曳引绳头组合处的巴氏合金浇注情况,调整纯头螺母,使每根钢丝纯受力均匀并拧好副螺母插好开口销。16。1.3按电气原理图检查总电源开关与控制柜进线相序,系统检查主拖动线路,控制线路 和信号线路的接线情况,
52、检查接触器,继电器的接点和各接线端子压线是否牢固,排除接触不良,压接松弛和虚焊等现象,校对直流线路的极性。检查测量主电路的绝缘 电阻和控制屏的接地情况是否可靠。16.1.4 检查限速器绳轮的旋转方向是否符合运行要求。检查涨紧轮的安全情况是否能自由 摆动。16.1.5 检查导靴与导轨的吻合情况,调整导靴的螺母使轿厢两面的导靴对称,调整安全钳锲 与导轨侧面的间隙,检查安全钳拉杆和传动机构的灵活情况。16。1.6检查高速井道平层开关的位置.限位开关及极限开关碰轮和撞弓的位置,并将其高速到灵活可靠。间隙基本一致.16.1.7 检查、调整轿门及厅门的垂直度,检查开门刀和门锁滚轮的位置是否吻合,检查开关门
53、的力是否轻快,否则应进行调整。16。1.8检查电气操纵箱、召唤箱各开关和按钮的接点是否可靠及回弹情况,检查安全触板及安全开关的动作可靠性.16。1。9检查各运动部件的紧固件连接情况,对减振垫,弹簧作适当的调整。16。1.10检查所有的电气触头,机械运动装置,务必使其保持清洁状态,检查各润滑处,使 其保持润滑良好的状态。16。2模拟运动试验16。2。1手动运行轿厢实验通过系统的检查调整,可以进行手动运行轿厢实验 (盘车试验),方法是:切断电源一 人用抱闸扳手松开抱闸,另一人盘动飞轮,使轿厢缓慢下行 ,一段距离或全行程,检 查下述情况。16。2。1.1轿厢及对重导轨与导轨的吻合情况。16.2。 1
54、。2轿厢地坎与各层厅门的门锁滚轮的距离。电梯安装作业指导书35/3516.2.1 。3开门刀片与各层厅门地坎之间距离及开门滚轮的吻合情况。16.2.2 。4平层感应器与各平层刀片的吻合情况。16。2。1.5限速器钢丝绳与轿厢运行的情况及各种安全开关的触碰情况。16.2.3 o 6检查轿厢随行电缆与井道中的机械装置是否间隙过小或碰擦等不安全情况.16。2。2曳引机空载运行试验,接通电源先以慢车速度间断运行510min (3min停);检查曳引机是否正常,然后试验刹车,观察松闸,抱闸的灵活情况,并对铁心行程,弹簧 压力,抱闸间隙、声响、振动各部分温升及润滑情况进行检查,快车运行30 min测量电流,电压波动情况及制动线圈,轴承及油的温度均应正常,否则必须进行调整.16.2.4 o 3电气系统模拟试验,将主电机及制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三化学实验操作规范指南
- 企业行政主管年度工作总结范文
- 幼儿园体育游戏活动设计与安全实施
-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含答案)
- 现代办公室科学饮食指南
- 座舱智能导航系统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排球比赛用球标准化检测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射频妇科不孕症治疗设备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复古手工编织风衣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外科器械维护培训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小麦种植技术课件
- 中医适宜技术适应症课件
- 就餐安全课件
- 小区营销的成功案例与经验分享
-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2024年版)
- 影视制作行业编剧经验证明书(8篇)
- 身体调养协议书模板
- 《缺血性卒中脑细胞保护临床实践中国专家共识(2025年版)》解读
- 儿童舌诊课件
- 6s管理在医院科室的应用
- 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检查表(2024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