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市*县中小学危房改造及标准化建设“二期工程”*县*乡*小学教学楼及部分附属工程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编号:*城建管可字第2*-* *县*乡*小学教学楼及部分附属工程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第一章 总论. . . . 4 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4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 . . 4 1.3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 5 1.4建设内容. . 6 1.5主要建设条件. . . 6 1.6项目投资及资金筹措. . . . 6 1.7结论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 6第二章 项目提出的背景和必要性. . . . 8 2.1项目提出的背景. . . 82.2项目建设的必要
2、性. . . . 11第三章 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 . . . 14 3.1生源情况分析. . . . . 14 3.2学校校舍情况分析. . . 14 3.3建设规模. . . . . 14第四章 项目选址与综合自然条件. . . . 15 4.1选择场址原则. . . 15 4.2场址现状. . . 15 4.3选址综合自然条件 . . . . 15 4.4城市经济概况. . . 17 4.5选址评价. . . 19第五章 建设方案. . . . 20 5.1建筑设计指导思想和原则. . . 20 5.2规划设计的依据. . . 20 5.3项目总体规划方案. . . 21 5.4建设方案
3、. . . 22 5.5给排水. . . 235.6供电. . . 24 5.7消防. . . 25 5.8抗震设计. . . . 25第六章 环境保护与安全卫生. . . . 27 6.1环境保护27 6.2安全卫生29第七章 节能. 30 7.1项目能耗分析30 7.2节能、节水 30 7.3节能措施31 7.4节水措施31第八章 项目组织管理与实施进度. 338.1项目组织机构 33 8.2管理方式. 348.3项目建设管理. 348.4项目管理监督. 358.5项目实施计划. 368.6项目进度计划. 37第九章 项目招标内容. 389.1招标主要依据. 389.2招标组织原则. 38
4、9.3招标范围. 389.4招标组织形式. 389.5招标内容. 399.6评标组织、评标原则及定标. 39第十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4010.1投资估算. 4010.2资金筹措. 41第十一章 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4211.1社会效益分析4211.2经济效益分析. 42第十二章结论. 43附件:*县*乡*小学校园规划项目建设环境评价意见土地权属证明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配套资金来源证明*市*县危房整体推进改造及标准化建设“二期工程”项目规划表*城市建设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第一章 总 论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1.1项目名称 *县*乡*小学教学楼及部分附属工程建设工程项目 1.1.2项目
5、建设单位 *县*乡*小学 1.1.3项目主管部门 *县教育局 1.1.4项目拟建地点 项目拟建于富老公路与入*村公路交界处周家碑1.1.5项目建设性质重新选址征地新建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1)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2)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 (3)*省教育厅关于做好整体排除中小学校舍D级危房规划的紧急通知云教发电20099号; (4)*市*县危房整体推进改造及标准化建设“二期工程”项目规划表,*县教育局制; (5)*市中小学危房整体改造暨标准化建设总体方案(讨论稿) (6)*市中小学危房整体改造暨标准化建设实施意见(讨论稿) (7)*市中小学危房整体改造暨标准化建
6、设资金筹集方案 (8)*市中小学危房整体改造暨标准化建设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9)*市中小学危房整体改造暨标准化建设工程管理办法(讨论稿) (10)*市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讨论稿)(11)国家计委发布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12)国家发改委、建设部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13)国家公布的有关法律、法规,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行业标准、工程技术、经济定额规范等;(14)国家建设部、国家计委、国家教委建标农村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试行)1996640号;(15)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16)国家发改委关于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和深度的有关规定
7、;(17)*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提高学校医院建筑抗震设防等级标准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意见的通知曲政办发20081169号;(18)项目单位提供的有关数据、资料。1.3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乡*小学创建于1943年9月,学校位于*县*乡*村委会*村,是*村委会唯一的一所完全小学,距乡政府所在地17公里,学校招生范围*村委会,16个村民小组,覆盖人口达4296人。1943年,*保保长石永盘在集市旁(现供销社)盖草房三间作为教室,聘请富村小雨汪颇有名气的徐先生为私塾先生,有学生30余人。1945年由于经费筹措困难和保长更换,学校被先后迁至得村、大迤勒等自然村。1958年鲁纳校区刘星辉校长向主管部门
8、申请同意后,在*村子中部用公用房再次办学,办一、二年级复式班,有学生20余人,教师1人。1960年办一、二、三年级复式班,有学生40余人,教师1人。1961年至1964年学校两易其址,由金子坡村东南搬迁到*集市东南,学校建筑面积约为150平方米,有1间大教室和2间小教室,宿舍3间。新增教师2人,办班一至五年级,学生数有70余人。文革期间,教师数和学生数都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增加。其中1969年办附设初中班1个,由2位教师任教。1983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帮助下,学校再次搬迁到金子坡东南,距原校址下方约30米,学校占地约4亩,建筑面积1000余平方米,有教室5间,平房7间,基本满足的当时教育的发
9、展需要。1983年1999年期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校班级从5个增至8个,学生人数增至近300人,在此期间由于学校各方面工作突出,曾多次受到上级表彰。1999年,由于原有的7间平房成为危房致使学校教室紧张,只能租用民房上课,严重制约了本村教育的发展。2000年,学校被上报为“贫义项目”学校,在各级的鼎力支持下,学校搬迁至*东南与渔塘口子村交界处,学校占地4.5亩,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有教室12间和办公室6间,基本满足了当时人民对教育的需求。2006年,由于学生人数增加,学校多方筹措资金,在厕所和球场的中间位置建盖了3间简易教室。但随着社会的变革和人民对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加,学校的现状已经
10、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目前,学校现有教职工20人,教学班11个,学生人数434人,但学校办学条件异常艰苦,教师23人住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用教室隔成的简易宿舍,学生以年级为单位组合就住在教室里,学校硬软件环境极差,致使多媒体教学无法开展,这种教育环境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学校的3间简易教室已被鉴定为D级危房即将停止使用,学校仅有一幢1200平方米被鉴定为B级危房的教学楼,教育教学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加剧了学校领导、教师与社会大众之间的矛盾。为了缓解矛盾,推动*教育向前发展,积极响应党和国家有关集中办学、办出规模的号召,经县政府、县教育局、乡政府、村委会、中心学校、*小学多方协
11、商,决定拟在富老公路与入*村交界处的周家碑新建一所标准化小学。学校法定代表人:念来稳1.4建设内容 本项目在学校新址征用土地上新建一幢三层的教学楼,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占地面积600平方米,一幢三层学生宿舍楼,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 占地面积400平方米,一幢学生食堂,建筑面积250平方米,厕所150平方米。 采用全框架结构建成后能容纳学生660人。 新建教学楼由当地给水管网供水,水质、水量、水压都能满足要求此次项目可不增加设备,只需铺设管道即可。供电设计考虑教学楼的正常照明系统。新校园用电拟从*供电主干线(距新校址200米)分支线新建变电室低压柜引来一路380/220V三相四线电源至新
12、校址配电柜,然后分配至照明用电点。1.5主要建设条件 1、由于学校校舍紧张,校园占地面积少,存在的D级危房已不能投入使用,不能适应社会及当地对教育发展的需求,必须选址重建,项目符合中小学危房整体改造及标准化建设项目学校的申报条件,经地方教育局和政府部门斟酌筛选,学校被列入*市*县危房整体推进改造及标准化建设“二期工程”项目规划之列。 2、校园内的D级危房已停止使用,征用的土地可以满足项目建设用地的需要。 3、项目建设符合校园发展规划,场址条件适合建设要求,项目已通过初步选址。 4、*县*小学项目除申请中小学危房整体改造及标准化专项资金外,政府已出具补足差额部分配套资金的承诺函,配套资金来源有保
13、证。5、项目符合当规划要求。1.6项目投资及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1000万余元,建设资金来源于申请中小学危房改造专项资金补助408.12万元,各级政府自筹600万余元。1.7结论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7.1结论(1)经过对建设项目的背景分析,工程技术方案、经济、环境保护、组织管理等多方面的可行性研究,结合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本可行性研究报告认为,*县*乡*小学教学楼及部分附属工程建设项目是可行的,也是十分迫切需要的。 (2)本项目在富老公路与入*村公路交界处周家碑建设,充分利用了现有的土地资源和便捷的有利条件,能做到功能适用,经济合理。1.7.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项目名称单
14、位数量备注1危改房面积M234012排危改造补助资金万元408.123项目建设规模3.1总建筑面积M234003.2建筑占地面积M214003.3容积率0.93.4可容纳学生人8004学校规模4.1在校学生总人数人4344.2教学班总数班115项目总投资万元1000第二章 项目提出的背景和必要性2.1项目提出的背景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义务教育事业,一直把义务教育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教育发展的奠基工程。尤其是本届政府,自成立以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义务教育作为整个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每年都投入更多的精力、财力重点加强义务教育,并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 自2006年春季开始实施
15、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畴,为农村义务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自2006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的义务教育法,更是进一步体现了义务教育的本质要求,从法律层面对政府保障义务教育作出了明确的规定。2005年,全国义务教育总经费达到3557亿元,比2000年增加1724亿元.其中,全国财政预算内农村义务教育拨款达1567亿元,占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总额的85%,比2000年增加963亿元,增长159。义务教育经费的持续增长,有力地推进了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也极大地改变了农村义务教育面貌,缩小了城乡差距,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
16、的亮点之一。 在大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同时,各地农村中小学由于入学人数的逐年增加校舍严重不足,由于受各方面条件的因素制约,农村中小学校舍危房大量存在,有的还在继续投入使用。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坟川县发生8.0级强烈地震,地震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灾难,更给灾区的广大中小学校带来了难以计量的损失,受灾地区校舍倒塌非常严重,师生大多被埋于废墟之中,其惨状震撼人心。8月30日四川攀枝花市发生6.1级地震,地震造成38人死亡,152所学校受损,给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损失。几次地震给灾区人民带来的损失非常惨重,同时也给国民带来深刻的教训。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健康与安全,既关系到
17、家庭的幸福,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因此,学校安全问题成为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排除中小学校危房刻不容缓。*省地处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带东侧,新构造与现代构造运动强烈,是地震灾害的多发地区。1900以来,全省共发生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331次(不含余震)。1970年通海7.7级大地震以来,*已发生6级以上地震22次,7级以上地震8次。根据国家颁布的90烈度区划图,*全省国土面积全部处于6度以上的地震烈度设防区。每年全省因地震等自然灾害造成的危房面积约30余万平方米。 自2002年起,*省政府坚持把排除中小学危房作为每年的民心工程之一来抓。上一届地方政府在第一轮排危工作中,在5年多时间里共筹措资金
18、44.47亿元,排除了中小学危房558.56万平方米。但由于*地处地质灾害多发地区,频繁发生的地震等灾害对占全省总面积非常艰巨。94%以上的山区校舍损毁严重,排危任务非常艰巨。目前,*全省中小学校舍总面积为4658.29万平方米,其中危房面积为744.04万平方米(B级危房281万平方米,C级危房75.94万平方米,D级危房640万平方米),占全省中小学校舍总面积的15.970 D级危房(不宜继续使用的校舍)占校舍总面积的13.74%.也就是说,目前*省有近30万中小学生在现有的D级危房中学习和生活。“5.12”川大地震中,中小学校舍倒毁严重,师生伤亡惨重,给社会各部门敲响了警钟,中小学校舍排
19、危工作势在必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校舍安全工作,在全省范围内部署施行校舍的排危工作。*市是*省的第二大城市,是典型的农业人口大市,90是山区,校点分散,由于受各方面条件和因素制约,基础教育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小学普遍存在校舍面积严重不足、基础设施薄弱、校舍破损老化、全市中教学设备陈旧落后、设施简陋、活动场所不够等问题。学点2428个(其中:一师一校1292个)。在校学生133万人,2561所,小学教教职工6.43万人。全市现有全日制学校有中小学校舍建筑面积694.9万平方米(土木、砖木结构校舍51.7万平方米)。全市虽然于1996年实现“普六”、2000年实现“普九”,的限制,经费投入不足
20、,校舍建设标准低,但受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查数据显示,全市中小学还有D危房现象十分突出。2007年校舍普级危房面积100万平方米,涉及学校及校点共1971所。其中相当部分校舍处于特别危险的状况,倒塌现象随时可能发生,部分已封闭停用,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的正常开展。 全市自2001年实施危房改造工程以来,共排除中小学D级危房74万平方米,平均每年排危仅10万平方米,但危房自然增长率为2%以上,每年新增危房约15万平方米,排危面积远低于危房的自然增长面积,排危形势十分严峻。 为彻底解决全市中小学校舍危房问题,大幅提升中小学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的 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促进全市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市委、市政府决
21、定,积极争取省补助资金6亿元,市、县两级筹措资金6亿元,从2008年9月开始,启动实施全市中小学危房整体改造暨标准化建设,用两年时间完成全市中小学100万平方米D级危房的排危改造,为全市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奠定坚实的基础。 按照“工作思路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建设管理创新、融资方法创新、运作模式创新的要求,积极探索中小学危房整体改造暨标准化建设新机制、新办法、 新模式、新路子,实行“政府主导、整体推进、超前投入,市场化运作、规范化 管理、标准化建设”的运作体制,采取“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筹资、统一管理,的方式,强化市、县两级政府责任,加强组织领导,科学制定实施方案、办法和保障措施,全
22、面完成100万平方米中小学D级危房排危改造工作,用两年时间解决常规排危需要20年才能解决的历史难题,建成20年不落后,50年适用、安全、美观的中小学校舍。 *县*乡*小学教学楼及部分附属工程建设项目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学校现占地面积4亩,现有学生数434人,校舍面积1200平方米,校舍缺配面积达1300平方米。根据学校发展规划,2012年学生人数将达到660人,办学规模达到12个班。由于被列入D级危房的校舍现己停止使用,学校校舍严重不足,经过*县教育局及各部门的多方斟酌及筛选,项目学校被列入*市*县危房整体推进改造及标准化建设“二期工程”项目规划之列,从国情、省情和地区情况看,*县*乡*
23、小学教学楼及附属工程建设项目的提出符合国家及*省的教育政策,及*县危房改造及标准化建设项目学校所必备的条件。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当地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受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和教育历史原因的影响,我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教育发展存在较大的差异,矛盾比较突出。从地域看,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教育供给能力不足,生均教育资源拥有量、师资配备水平、教育观念等相对落后;从层次和类别看,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仍然是薄弱环节;家庭贫困学生心理行为存有偏差。加快教育资源薄弱环节的配置以及实现教育公平是今后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 为切实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4、,大力推进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健康发展,国务院批转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 *县*乡由于农村经济发展速度缓慢,贫困面大,教育方面投资薄弱,学校校舍破旧,一部分被鉴定为危房的校舍由于校舍的紧张仍然在投入使用,给学校师生的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此项目的实施,对学校进行校舍排危改造,提高学校的办学条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当地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需求。2.2.2贯彻落实新的义务教育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
25、条件。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一个方向性目标,不断促进教育公平,对我国的义务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市是*省的第二大城市,是典型的农业人口大市。*县位于*省东部,地处云贵两省交界,是国家级贫困县,经济、文化、教育在全国均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由于受各方面条件和因素制约,全县中小学普遍存在校舍面积严重不足、基础设施薄弱、校舍破损老化、教学设备陈旧落后、设施简陋、活动场所不够等问题。由于校舍紧张,部分被鉴定为危房的校舍仍然在投入使用。在*县实施危房改造工程,就是为了集中解决*县中小学危房问题,结合这些学校的办学条件,项目的实施是落实义务教育法规定的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有效手段。2.
26、2.3项目的实施促进学校校舍安全,是体现以人为本、重视人才培养的一项着育民生工程。 去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强烈地震,受灾地区校舍倒塌十分严重,给灾区师生的生命、财产造成了罕见的损失。我省属地震多发地区,由于受各方面条件的因素制约,农村中小学校舍危房大量存在,有的还在继续投,使用。汶川地震发生后,各级政府相当重视农村中小学危房问题,并积极部署学校的排危工作。项目的实施,对*县中小学破旧的校舍进行排危重建,促进学校校舍安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系、最直接、最现实的生命财产安全问题,切实改善我县民生、确保民安、共建和谐,是贯彻落实省、市、县党委和政府政策精神,体现以人为本、重视人才
27、培养的一项教育民生工程。2.2.4解决学校发展中现实困难的需要 *县*乡*小学创建于1943年。学校生源主要来源于*村委会,含16个村民小组,覆盖人口4296人。学校现占地面积4.5平方米,现有校舍面积1200平方米。现有学生434人,共有11个教学班。根据学校发展规划,2012年小学生人数将达到660人,办学规模达到11个教学班。 按照农村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的要求,平均每生占有校舍建筑面积为5.47平方米,而现有校舍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校舍缺配面积达1300平方米校舍严重不足,经*县教育局及地方政府的综合考虑,学校被列入此次*县中小学危房整体推进改造及标准化建设“二期工程”项目规划之列。
28、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及*县中小学危房整体推进改造及标准化建设“二期工程”实施计划中分配给学校的建设指标,学校分两步实施解决校舍缺口问题。计划2009年启动二期建设计划,新建教学楼1幢,框架结构三层,建筑总面积180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400平方米,可容纳学生800人。新建学生宿舍楼一幢,框架结构三层,建筑总面积120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400平方米,新建学生食堂一幢,框架结构一层,建筑总面积250平方米,占地面积250平方米,新建厕所一幢,框架结构一层,建筑总面积150平方米,占地150平方米。二期项目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在短期内建成,一幢框架结构三层,建筑面积为960平方米的综合楼,和一幢框架
29、结构三层,建筑面积为1200平方米的教师住宿楼,以及校园绿化美化工作,逐步改善办学条件,真正达到标准化小学的标准。第三章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3.1生源情况分析 *县*乡*小学创建于1943年9月,学校位于*县*乡*村委会*村。学校生源主要来源于*村委会,16个村民小组,覆盖人口4296人。学校现有职工20人,其中有中高级教师5人,一级教师7人,党员4人,少数民族2人,退休人员2人。现有学生434人,共有11个教学班,其中一、二、年级各一个班,三至六年级各2个班。根据学校发展规划,2012年小学生人数将达到660人,办学规模达到12个班。3.2学校校舍情况分析学校现占地面积4.5亩,现有校舍面积1
30、200平方米,有篮球场1块,总投资达65多万元。3.3建设规模 学校现占地面积4.5亩,现有校舍面积1200平方米,按照农村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的要求,平均每生占有校舍建筑面积为5.47平方米,而现有校舍建筑面1200平方米,校舍缺配面积1300平方米,校舍严重不足。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及*县中小学危房整体推进改造及标准化建设“二期工程”实施计划,学校分两步实施解决校舍缺口问题。计划2009年启动二期建设计划,新建教学楼1幢,框架结构三层,建筑总面积180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400平方米,可容纳学生800人。新建学生宿舍楼一幢,框架结构三层,建筑总面积120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400平方米,新
31、建学生食堂一幢,框架结构一层,建筑总面积250平方米,占地面积250平方米,新建厕所一幢,框架结构一层,建筑总面积150平方米,占地150平方米。二期项目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在短期内建成,一幢框架结构三层,建筑面积为960平方米的综合楼,和一幢框架结构三层,建筑面积为1200平方米的教师住宿楼,以及校园绿化美化工作,逐步改善办学条件,真正达到标准化小学的标准。第四章项目选址与综合自然条件4.1选择场址原则 选址应符合下列技术要求: (1)具有足够的建设用地和发展空间; (2)具有基础设施配套条件; (3)要充分考虑所在区域的环境承载力及生态环境质量;(4)地质条件符合要求。4.2场址现状项目场址
32、拟定在富老公路与入*村公路交界处周家碑征地建设。东临红砂石金家地界,西至小鹰脚段荣周家地界,南接周家小坟山,北至大迤勒梁文周地界小山边缘。拟建教学楼位于选址西面,项目建成后方位为坐西向东。4.3选址综合自然条件 1、工程概况 本项目拟在富老公路与入*村公路交界处周家碑新建一教学楼,层高3层,框架结构。项目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三级,二级场地(中等复杂场地),二级地基(中等复杂地基),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2、地形地貌 场址位于富老公路与入*村公路交界处周家碑,在区域地质上地貌类型为云贵高原山间冲积、湖积凹地,气候属亚热带高原湿润季风气候。拟建场地地势平坦、视野开阔。 3、地基土层结构及其特征 该
33、场地地基土表层覆盖第四系人工回填层,中下部为第四系山间冲积、湖泊相的粘性土夹薄层粗纱、砾砂层。 4、地下水条件 场区地下水位埋藏较浅,地下水位在0.00-1.00米之间。场区地表自然排水条件较好,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无腐蚀性,对裸露的钢筋具弱腐蚀性。 5、场地稳定性 场地处于富老公路与入*村公路交界处周家碑,地形平坦开阔,经勘察不存在土洞、溶洞、边坡失稳、崩塌、泥石流、洪水淹没、地下采空区、活动性断层等不良地质现象,场地稳定,适宜设置建筑物。 6、场地地基抗震性能 该场地地形较平坦,场地地基土为中软土,综合地形、地质、地貌等条件综合判定该场地为抗震有利地段。根据建筑设计规
34、范,*县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提高学校医院建筑抗震设防等级标准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意见的通知曲政办发2008169号,本项目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g,地震设计分组为第三组。场区无砂土层存在,可不考虑地震液化的影响。 7、气象条件 本地区属南温带季风型气候,一年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3.8,最高年气温为14.5,最低年为13.2;一年内最高气温为6个月,最低为2月;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773.9小时,最高年为2052.2小时,最低年为1407.1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100毫米,
35、最高年为1565.2毫米,最低年为847.3毫米;年均相对湿度75%, 3月干燥,8月湿润;年均风速3.4米秒,风力最大为1-4月,月平均为4.1-4.9米秒,最小月为8月,月平均为2.2米秒;年均无霜区为242天,最多年为287天,最少年为172天。时有干旱、冰雹、霜冻、风灾和洪涝等灾害出现。4.4城市经济概况 4.4.1*县概况 (1)城市地理位置 *县位于*省东部,地处云贵两省交界,东经103°5821",北纬25°0238".总面积3348平方千米。 (2)行政区域 *县现辖8个镇、2个乡、1个民族乡:中安镇、营上镇、黄泥河镇、竹园镇、后所镇、大
36、河镇、墨红镇、富村镇、古敢水族乡、十八连山乡、*乡。 (3)社会经济概况 *县2007年总人口75.38万人,是一个山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95以上的典型的国家级重点扶持的山区农业贫困县。*县资源丰富,其中煤炭分布广、储量大、种类多、质量好,全县11个乡镇中有10个乡镇产煤,储煤面积达825.9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已探明储量64.24亿吨,地质储量204.7亿吨。 近年来,*县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综合实力有所增强。 2007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698960万元,经济总量比上年增加113307万元。按年平均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9947元,扣除物价变动因素实际增长12.7%。经过不断
37、发展,以煤、电工业互为依托的工业产业升级不断得到提升,工业经济结构大为改善,增长动力进一步增强。 2007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208805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04468万元,林业产值4286万元,牧业产值94472万元,渔业产值3001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578万元。 2007年,全县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885879万元,比上年增长18.0%。煤、电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高达77.5,尤其是电力工业快速发展,为确保工业乃至县域整体经济快速发展贡献较大。 2007年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16000万元,比上年净增112621万元增长18.7%,再创历史新高。 2007年末公路里
38、程达1929.2公里,汽车拥有19090辆,拖拉机拥有1872辆,含电三轮在内的各类摩托车拥有19539辆。 2007年全县财政总收入达110452万元,比上年增长43.1%。 2007年末全县银行业各项存款余额为561381万元,其中储蓄存款274009万元,企业存款151184万元。银行业各项贷款余额423759万元,同比增长10.9。 2007年全县财政教育支出为29499万元,比上年增长72.2%.新建中小学生活用房40985平方米,启动投资2.1亿元的职业技术学校和富村富胜、后所二中两所中学建设,县直五所中学改扩建、刘家湾中学新建及胜境中学续建进展顺利。救助贫困学生3.65万人。 2
39、007年全县年末户籍总人口75379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8962人。少数民族人口数达62847人,常住人口达70.38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5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生活消费性支出分别为11041元和797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和生活消费支出分别为2685元和1705元。目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仍不合理,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经济结构不合理,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工业结构单一;人口基数大,就业压力加大,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物价上涨问题比较突出,农民增收难,低收入居民生活仍较困难,财政收支缺口较大;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压力大,各种社会矛盾较为突出,一些
40、民生密切相关的重点、热点、难点等问题依然不少,仍需在发展中不断加以解决。4.4.2*乡基本情况 *乡位于*县东南部,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108公里,东与黄泥河镇的阿旺、嘎拉相连,西与罗平县的吉白、必米、马米妥接壤,北抵富村镇鲁纳、水井,南连十八连山乡岔河、丕德、箐头,全乡总面积面积236平方公里。 全乡辖9个村委会,109个自然村,121个村民小组。境内地形以山地为主,最高海拔2460米,最低海拔1485米。年平均气温11-14;年降雨量1100-1500毫米。矿产资源丰富,素有“八宝之乡”的美誉。具有开采价值的主要有无烟煤、莹石、锑矿、硫铁矿等。现已探明无烟煤储量38.9亿吨,莹石矿1.5亿吨
41、,锑矿1.77亿吨,硫铁矿3.26亿吨。4.5选址评价4.5.1主要优势该建设工程位于富老公路与入*村公路交界处周家碑,属于*乡规划教育用地。各项配套设施完善,交通便利,周边环境优美。该址地势开阔,大气扩散条件好,周围没有废水、废气、噪声等污染源。区域环境质量良好。新建项目在重选校址进行建设,有利于校园环境整体规划和环境功能设置。气候条件、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和环境条件等条件较好。因此,该场地是理想的项目建设用地,有利于本项目的实施。4.5.2地勘建议 1、本工程的基础形式可选择柱下钢筋硅条形基础或柱下十字交叉钢筋硷条形基础,持力层为层粘土。考虑地基土的不均匀性,设计时应进行地基强度及变形验算,
42、在基础尽可能“宽基浅埋”的同时,采取加强基础和建筑物整体刚度的建筑和结构措施,避免过大的不均匀沉降对工程带来负面影响。 2、管好施工用水,及时排除坑内积水,避免坑内积水软化地基土。 3、基础开挖后及时通知有关部门进行现场检测,合格后应及时转入下步工序施工。第五章建设方案5.1建筑设计指导思想和原则 本项目是按照国家中央精神及省市要求部属,通过新建或改扩建等方式建设标准化的校舍,达到对学校现存D级危房进行排除的目的。规划设计除应符合国家有关规范的要求外,一般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1、充分考虑现有教学楼的条件,按照适应教育结构调整要求,项目的设计应具有适度超前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对学校的建设进行总体规
43、划,分步实施。 2、建设项目要与周边建筑物有机结合,统筹设计,确定经济合理的建设方案,保证功能的先进性,并突出现代化教育特点。 3、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教育资源的可利用性,实现资源优化配置。4,在保持原有承重结构的基础上,合理布局、改造,确保房屋使用安全。5.2规划设计的依据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87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3-89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1997年
44、12月29日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规范(GB1774一1999) 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规定(中国地震局令(第七号)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 农村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试行)1996640号 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提高学校医院建筑抗震设防等级标准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意见的通知曲政办发2008169号*市中小学危房整体改造暨标准化建设的相关文件等5.3项目总体规划方案 5.3.1区域位置 拟建的教学楼位于富老公路与*入口处的周家碑,地势平坦,地质、水文条件好。 5.3.2总平面布置和功能要求 1、应遵循的原则
45、 (1) 符合*县教育发展总体规划。 (2)符合学校发展规划。 (3)遵循国家基本建设政策和有关建筑设计规范、定额指标、建设标准等要求。 (4)建筑物的位置、体型、层数、出入口位置等既要满足其功能要求,也要考虑建筑组合的完整性及规划的要求,同时也应与周边景观、环境相协调。 (5)总平面布置应力求集中紧凑,同时满足建筑防火、通风、采光、卫生等相关规范的要求。 (6)考虑风向、朝向,减少外界对学生教学和生活的干扰。 (7)场地内道路设雨水井,汇集场地及道路雨水排出场外。 2、总平面布置和功能要求新建教学楼及部分附属工程建筑总面积340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1400平方米。5.4建设方案 1、建筑内
46、容、平面布置教学楼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建筑层数3层,层高3.6m,总高12m。每层设普通教室4间,教师办公室2间,整幢教学楼共设置教室12间,办公室6间,教学楼建筑高度不超过12米,采用钢筋硅条形基础,框架结构,平屋顶。教学楼的水平交通采用外廊,垂直交通采用楼梯。建筑设计在满足设计规范规定的前提下,贯彻实用、经济美观的方针,做到结构安全、各项功能正常运转。建设项目完成后,可容纳800名学生。学生宿舍楼一幢,框架结构三层,建筑总面积120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400平方米,新建学生食堂一幢,框架结构一层,建筑总面积250平方米,占地面积250平方米,新建厕所一幢,框架结构一层,建筑总面积15
47、0平方米,占地150平方米。 2、建筑结构 建议采用框架结构类型,符合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确保质量的基本要求。各项工程应按照具体的地质工程情况进行基础设计和施工,多层建筑物的基础宜放置在基岩持力层上。 应考虑抗震措施和费用,根据中国地震列度区域图(1990)和实际勘察评价结果以及地方政府对中小学校舍建设的要求,抗震设防烈度度(加速度O.lg),设计使用年限50年。本项目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为二级。 3、装饰装修楼梯间、教室地面、走廊地面全部采用水磨石铺装,内墙面、天棚采用大白树脂乳胶漆粉刷,门、窗采用铝合金门窗。外墙做墙漆。5.5给排水5.5.1用水量预测 (1)综合生活用水量 根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中人均综合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标准劳动合同终止协议书范本
- 2025企业租车租赁合同模板
- 2025互联网公司股权转让居间合同
- 202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劳动合同制度
- 养老院年度工作总结
- 毕业设计答辩要点与流程
- 安全小报设计专业介绍
- 养老院年中总结范文
- 放射科肿瘤放射治疗术后护理培训指南
- 小学科学《食物中的营养》说课
- 电弧增材制造技术及其应用
- 甘肃陇南市金陇矿业开发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重症医学科个案护理查房
- 外贸企业如何提升运营效率与管理质量
- 尊享会员合同:全方位权益保障协议
- T-CRHA 088-2024 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质控品要求
- 自发性气胸的护理常规
- 绘本故事《小鲤鱼跳龙门》课件
- 肾内科医生进修总结汇报
- 【MOOC】英国小说-南京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MOOC】管理素质与能力的五项修炼-跟我学“管理学”-中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