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科技创新体系架构及对我市科技发展的启示_第1页
新加坡科技创新体系架构及对我市科技发展的启示_第2页
新加坡科技创新体系架构及对我市科技发展的启示_第3页
新加坡科技创新体系架构及对我市科技发展的启示_第4页
新加坡科技创新体系架构及对我市科技发展的启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加坡科技创新体系架构及对我市科技发展的启示金华市科学技术局 郎荣旗9月3日至9月23日参加了金华市委组织部与新加坡专业教育培训中心合作组织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培训班”学习。期间,走访和考察了新加坡科技与研究局、纬壹科技城、裕廊岛化工区、劲升国际有限公司等科技机构,同时学习了新加坡治国理念、航运物流、陆路交通、金融、旅游、零售批发、组屋制度、城市规划等相关知识。特别是新加坡的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下面结合所见、所闻、所思,谈谈新加坡科技创新体系架构、特点及对我市科技工作的启示。一、新加坡科技管理体制(一)基本情况。新加坡国土面积710.3平方公里,人口498.8万人, 2009年

2、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为2606.05亿新元(1820亿美元),人均GDP为5.05万美元。今年上半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为1400.019亿新元,同比增长17.9%。据2010年世界竞争力年鉴报告,新加坡竞争力名列世界第一。体现在科技方面:政府强有力的科技扶持,科研资金的大量投入和资金使用的科学管理,科技创新活力强劲,科技成果的研发和推广效率高等。(二)管理架构。新加坡国家总体研发的战略决策和指挥由总理亲自挂帅,其国家研发体系主要有两大块:贸工部负责的以任务为导向的研发,教育部负责的以学术和调研为导向的研发。为实现知识和创新驱动发展的构想,政府成立了两个机构;一是研究、创新和企业理事会,目的是为政府研

3、究和制定国家的研发创新政策提供咨询。该理事会由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亲自挂帅,成员包括内阁部长等,以及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商学院、美国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日本三井化学公司、德国西门子公司等学术、商业和科研领域的重量级人物。另一个是国家研究基金会,职责是资助长期性的战略科研项目。它是理事会的执行机构,通过对基金的管理,协调实施战略研究计划,直接向总理报告工作。(三)分工负责。科技与研究局、经济发展局、标准、生产力和创新局分别是隶属于贸易与工业部的法定机构。科技研究局成立于1991年,以科研机构、大学、医院等公共科研机构为对象,着重发展公共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力资源,为他们提供科研经费。下设个研究机构

4、,研究内容涉及生物技术、通信、微电子、数据存储、信息网络、新材料和环保技术等。经济发展局从过去的推动本国企业走向海外,对外投资,转变为大力吸引海外高科技企业到新加坡投资,目的是充分利用国际上有实力的大公司和科技人才帮助提高新加坡的高科技产业竞争力。标准、生产力和创新局主要为中小企业和起步公司提供政策支持。 知识产权局隶属于律政部,作为知识产权主管部门,主要负责草拟和监督政策和法律的实施,建立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制环境。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是新闻、通信及艺术部下的一个法定机构,负责全国资讯通讯和电子政务发展,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二、新加坡科技创新特点(一)重视制定战略性科技发展规划。

5、新加坡先后经历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进而发展到目前的以信息通信、生物制药等产业为主导的知识密集型经济,并自9991起先后制定实施了四个五年科技发展计划。当前强调优先发展生物医学、电子与数码科技、环境与水技术等三大战略性技术领域。一是生物医学科学产业。生物医学科学产业是高科技知识密集型产业,涵盖了科学研究、产品开发、临床研究、高科技生产等方面,已吸引罗氏、葛兰素史克、礼来、雅培等多家跨国公司入驻。目前在癌症治疗、艾滋病新疗法、禽流感疫苗、生物成像等方面取得进展。 2008年新加坡生物医药业产值达190亿新元,为1万2450人提供就业机会。2015年目标是达到250亿新元。二是电子与

6、数码科技产业。新加坡政府致力于把新加坡发展成为一个电子媒体中心,重点加强数码影院、数码动画和电子游戏的开发,推动电子政府的全面发展。据统计,2009年新加坡电子业产值639亿新元(约460亿美元),其中半导体制造业产值约 254亿美元,包括了IC设计、晶圆制造和封装测试等业务,现有14个晶圆厂、20个封装测试工厂和约40个IC设计中心。规划2015年信息产业营业额达亿新元,信息产业出口达 亿新元。三是环境与水技术。新加坡政府已将水资源开发和应用作为三大重点发展领域之一,积极推动新加坡水业的国际合作。现已先后建立21个水处理研发中心,涉及海水淡化、污水处理、膜技术等相关技术领域。规划2015年达

7、到17亿新元。在洁净能源发展方面,涉及太阳能和风力发电。已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设立太阳能研究所,并引进丹麦VESTAS公司建立世界级的风力研发中心。规划2015年清洁能源创造产值17亿新元。(二)重视科技园区建设。一是纬壹科技城体现知识经济特征。纬壹科技城座落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云集的区域,占地200公倾,2003年由政府投入150亿新元开始兴建,现已建成启奥城(生物医药研究中枢)和启汇城(信息传播与数码媒体中枢),成为一个以生物技术、资讯和传媒等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导,集高等学府、研究机构、住宅、商业中心于一体的综合科技创新园区,并把高校、科技界和实业界组合成一个强大的创新团队,有助于共同推动创新

8、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成果的深化。二是裕廊化工区体现产业集聚。新加坡裕廊化工区是亚洲最大的石化生产和物流基地,也是全球第三大的石油炼制基地。目前汇聚了伊斯曼公司、杜邦公司、埃克森美孚公司、壳牌公司、三井化学公司等全球大型石化企业。裕廊岛从90年代中期开始,通过集中投资,形成了“化工簇群”,即上下游产业一体化并结合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发展模式。 企业和企业之间形成上下游的关系,物料通过管道在园区内输送,企业之间共享基础设施和公用工程,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了原料和产品的物流成本和企业的投资成本。三是海外科技园体现合作共赢。投资中国的先后有苏州工业园、天津生态城、成都新川创新科技园和广州知识城等。苏州工

9、业园区1994年开始建设,到2009年实现GDP1120亿元,综合发展指数位居国家级开发区第二位,成为中新科技合作的成功典范。(三)注重研发经费投入。一是科技投入力度大。1991-1995年政府投入研发经费20亿新元,1996-2000年40亿新元,2001-2005年70亿新元,2006-2010年135.5亿新元。据2007年统计,新加坡的研发经费总额为63.39亿新元,占GDP比例为2.61%,其中民间投入42亿新元,占66.8%;政府部门21.04亿新元,占33.2%。进入全球研发投入较高的国家行列。二是优惠的税收政策。主要政策有:研发费用实行双重扣除政策,对企业研发投入5年内按研发等

10、6项投入的250%抵扣,最高每年每项30万新元封顶;科技开发企业可以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固定资产投资额的50%;高科技风险投资企业最初5年-10年完全免税,凡是向得到政府批准的新技术项目投资的本国公司,如果投资项目亏损,可以免缴相当于投资总额50%的所得税;符合条件的公司经批准可以按照应税所得额的20%提取科研开发准备金,这笔准备金必须在3年内使用;对于高新技术产业、新兴工业的机器设备可1年完成折旧(一般3年)等。三是风险投资机制完善。政府建立风险投资基金,与风险投资商共同投资技术起步公司。政府采第三方机制,不和企业直接打交道,政府资金投入后,占有一定的股份,风险投资退出时,政府资金一并退出。

11、同时,新加坡交易所分设主板及凯利版。凯利版相当于国内的创业版,由交易所核批的赞助商审批上市,手续简便快捷,为初创科技型企业提供了融资渠道。(四)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新加坡一直致力于把新加坡建成重要的区域知识产权中枢,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形成完整科学的体系,是知识产权管理最为规范的国家之一。2007年新加坡授权专利7478件,位全球第10位。一是知识产权保护全面规范。新加坡保护的知识产权有专利、商标、注册外观设计、版权、集成电路设计、地理标识、商业秘密和机密信息以及植物品种,并分别制定了专利法、商标法、版权法等一系列法规。新加坡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主要有服务、管理、调解、执法和教育等五个方面。二是知识产

12、权保护与国际接轨。新加坡积极参与知识产权有关的公约和国际组织的成员,包括巴黎公约、伯尔尼公约、马德里协议、专利合作条约、布达佩斯条约、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三是知识产权纠纷倾向于仲裁方式解决。在新加坡仲裁是解决跨国知识产权争议的有效手段。仲裁替代诉讼存在诸多优势:快速、有效、灵活的自力救济程序,不破坏商业关系的解决跨国经济纠纷,仲裁裁决具有强制执行力,和解协议由当事人自愿履行,仲裁具有保密性。(五)体现企业任务导向。 一是注重科研实用性。新加坡自始即将科技发展视为带动其它相关领域前进的引擎。当1986年新加坡政府提出新加坡经济:新的方向时,就清楚表示高科技政策不在高

13、科技本身,而是运用先进科技到已有的工业,然后生产出高附加价值的科技产品。可见新加坡在科技发展上强调的是科研成果的商业化。二是注重企业任务导向。政府通过与企业和包括大学在内的科研院所合作推动科研成果的商业化。新加坡科学技术与研究局的工作重心,就是以科研院所及大学等公共科研机构为对象,着眼开发这类机构的科研人力资源,为其提供必要的科研经费。新加坡经济发展局以公司为工作对象,负责支持公司的研究和创新项目,为刚刚起步的公司提供必要的启动资金。据统计,2007年新加坡的研发人员27301人,其中民间部门占59%,也可以说明这一点。三是建立技术大使派遣制度。为加速技术成果转移,新加坡的做法是向本地企业派出

14、技术大使。根据企业需求,有针对性地从公共研究所选派出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到企业工作一至两年,企业仅支付科技大使薪水的30%,其余由科技局支付。新加坡认为这种方式比专利转化更直接,效果更佳。这与国内的科技特派员制度有些类似。(六)重视人才引进与培养。新加坡倡导“人才立国”、“精英治国”,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大约3.7%。一是精英教育培养本地人才。新加坡借助层层筛选的精英教育模式和奖学金制度,利用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管理大学等世界知名大学培育精英人才。同时,通过早已普及的高中教育以及日臻完善的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为培养大量的技能型人才。不同层次的人才,满足社会不同的就业需求,是新加

15、坡教育的成功之处。另外,在职培训和终生教育也是不断提高劳动力素质重要措施。二是利用跨国公司培养人才。目前全球有7000家跨国企业在新加坡设立机构,其中60%的企业已经在新加坡设立了区域或者国际总部。政府与跨国企业成立联合训练中心,合作培训人才。在人才引进上不分国籍,唯才适用。除了与跨国企业合作外,新加坡也和其它国家,特别是日、德、法等国建立训练中心。三是积极延揽海外人才。新加坡在全球设立了11个招览国际人才的办事机构。比如生物医药产业,目前已聚集了一批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科学家,包括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生物医学专业博士后高级研究员雷切尔·克鲁特和塞勒斯·帕潘夫妇;诺贝尔生理和医学

16、奖获得者、来自美国圣地亚哥的悉尼·布雷内,美国国家癌症学院前主任刘德斌,日本胃癌研究专家Yoshiaki Ito教授,英国癌症研究领域的带头人大卫·莱因,克隆多莉羊的英国科学家艾伦·科曼等。三、对提升我市科技管理的启示从新加坡的发展看,科技创新在产业转型过程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虽然国情不同,但很多科技管理经验可资借鉴,还有些规律性的东西可以遵循。结合我市科技工作实际,主要有以下几点启示和建议。(一)优化科技政策环境。一要增强服务意识,树立企业客户理念。科技部门要彻底转变观念,切实构建一个“服务型政府”。建立和优化电子政务系统,简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间,提高

17、行政办事效率。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和配合,在整合资源、共享数据和服务企业等方面做好工作。建立第三方机制,鼓励科技中介机构参与科技项目的论证评估、跟踪统计等事务。二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落实优惠政策。加大政府科技投入,为引导企业主动投入做好示范;尽快建立科技风险投资引导资金,以吸引风险投资机构加盟培育创业板或中小企业板上市企业;用足用好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优惠政策和企业研发投入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三要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保护企业研发积极性。要在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与经济快速发展相适应的知识产权代理、评估、咨询、维权工作机制,努力营造一个符合国际惯例、为自主创新保驾护航的知识

18、产权保护环境;探索建立区域性的知识产权保护维权中心,完善执法和调解机制;加大知识产权宣传和培训工作,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二)加快科技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创业服务大楼。申报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启动建设园区创业服务中心,为入孵企业提供更为便利的服务环境。以高新技术园区为依托,以行业重点企业为龙头,带动中小企业向园区集聚,发展产业集群,壮大产业规模。二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继续推进电动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新材料等战略型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着力做好产品研发和品牌建设,变制造为创造,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实施或引进产业带动强、科

19、技含量高、投资强度大、税收贡献多、资源消耗低、市场前景好的项目,加快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三是提升现代服务业科技水平,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金华是全省第二大信息枢纽,发展现代服务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时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有较好基础。要积极运用我市这一优势,发挥高新园区、浙中信息软件园、金东软件园的集聚优势,积极推进金融、物流、商贸、房产、旅游、文化传媒等产业的电子化管理水平,改造提升服务业技术水平。(三)推进各类科技服务机构建设。一要推进各类科技创新载体建设。推进中科院金华科技园、浙大技术转移中心、永康五金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义乌虚拟研究院等各类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引进和集聚一批院校所科研、检测机构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探索和建立企业化运作良性互动机制。同时,引导行业龙头企业加强与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