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公司发展核心技术体系的启示_第1页
华为公司发展核心技术体系的启示_第2页
华为公司发展核心技术体系的启示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华为公司发展核心技术体系的启示来源:汉捷咨询浏览次数:730730在中国企业中,依靠技术发展壮大的很少,而华为又是这些企业中的标杆。从在技术上一穷二 白,到现在华为在固网、光网络、移动通信、数据通信、业务与软件、通信终端等领域形成了自主 的核心产品及技术体系,华为用了二十年时间。业界人士经常说:在华为的身上,我们找到了中国发展高科技产业和核心技术的信心。”核心技术领先战略华为技术”,华为公司从 19881988 年创业之初就以此为名,从此华为就与技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华为从代理香港鸿年公司的小交换机起家,当时挺赚钱,但华为决不满足于成为一个贸易商, 而是要发展自己的产品和技术,于是,华为摸索着开

2、始开发自己的小交换机。通过一番努力,华为 自己的小交换机终于问世了,尽管在产品及技术上还比较粗糙且不成熟,但凭着华为积累的市场关 系还是赢得了一片市场。在 19931993 年初深圳市有关部门组织企业家到美国考察。企业家们西装革履,提着精致的皮包, 派头十足,唯独华为总经理任正非不修边幅,拎了一个塑料带,显得很不合群。在飞机上,邻座一 位企业家忍不住问任正非是做哪行的,没想到一问之下,任正非开始滔滔不绝地谈起了华为将如何 开发最好的交换机,技术上将如何领先,华为一定要把国内最优秀的通信人才请到华为. o o 当时的华为,刚刚经历了 JK1000JK1000 空分局用交换机由于产品技术方向判断失

3、误的惨痛损失,正投入公司所 有剩余资金和银行贷款,背水一战,全力进行C&C08C&C08 数字程控交换机的研发。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候,华为也没有放弃在产品技术上的梦想。自 19931993 年起,华为就明确提出每年拨出不低于销售收入10%10%的资金投入研发。实际上,大部分的年份,研发经费的投入超过了销售收入的10%10% o o19961996 年的一天,华为高层在一家著名咨询机构的协助下举行战略研讨会。当咨询公司的合伙 人问到什么是华为战略的核心重点时,大家几乎异口同声地提到了核心技术领先,而总裁任正非则 进一步阐述了华为的领先之道:华为与跨国通信企业相比还是一个小公司,我们

4、只能通过持续的、大规模科研投入和集中精力突破一点的方法,使我们与世界著名公司相比,部分产品达到先进水平,局部还领先,从而获得市场的支持。”这就是华为著名的压强原则7 7 年磨一剑”,9696 年的华为还基本谈不上核心技术领先,但经过十二年的努力和压强原则”的反复运用,今天的华为在国际通信设备的核心技术领域已经占有一席之地,核心技术领先的曙光 已经来临。打造技术创新平台通信设备的技术主要体现在硬件和软件上,而硬件和软件的核心技术又分别体现在芯片和核心 软件(如基本算法、协议、信令等)上。19931993 年华为成立了基础研究部,专门负责研发华为通信设备所需要的专用集成电路(ASICASIC )。

5、大量 ASICASIC 芯片的推出,不仅构筑了华为在硬件方面的核心 技术基础,而且大大降低了成本。后来,华为又成立了中央硬件部和中央软件部,负责跨产品线的 共性核心技术及模块的研发,如网络处理器的应用模块、网管的基础架构等。在华为各产品线(产品部门)内部,技术开发与产品开发是相互分离的,有专门的技术平台开 发部门和技术开发流程,负责研发出货架技术及技术平台,为产品开发提高技术支撑。通过这种方 式,技术研发工作得到了有力的保障,产品技术水平迅速提升。19981998 年下半年,华为成立了预研部,开始系统性的对前瞻性的产品及技术进行研发。相对于 中央硬件部、中研软件部和产品线技术平台部门,预研部负

6、责更新、更难的核心技术及前瞻性产品 的研发,如背板总线的速率提升、IPIP 电信网等。预研部还负责通信相关领域标准和协议方面的研究, 为华为在国际标准制定方面赢得主动。华为规定,预研经费将占研发总经费的 10%10% ,相应地,人员也占到研发总人数的 10%10% ,但预研人员的水平一般要求更高。技术发展以商业为导向对很多技术型企业来说,技术导向和市场导向是一对不好协调的矛盾。华为认为,最终要统一到市场导向上来。华为总裁任正非曾经说,如果死抱着一定要做世界上最先进的产品的理想,我们就饿死了,成为梵高的,向日葵 2 2 我们的结构调整要完全以商业为导向,而不能以技术为导向,在评 价体系中同样一定

7、要以商业为导向。技术人员不要对技术宗教般崇拜,要做工程商人。你的技术是 用来卖钱的,卖出去的技术才有价值。”华为也曾经考虑过基础研究,进行了一些探索,但由于生存压力和过于实用主义,加之国际厂 商在基础性核心技术方面已经领先很多,近年来,华为对基础性核心技术研发的关注度实际上在下降。华为自己也承认: 经过十八年的艰苦奋斗,至今为止,华为没有一项原创性的产品发明。 ” 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华为,最受推崇的产品当属都江堰水利工程,最受推崇研发精神是我国搞两弹一星”时充分体现出来的艰苦奋斗精神。华为早期主要依靠青年学生搞科研, 在没有资源、没有条件的情况下,其困难度可想而知。19921992 年华为开发

8、C&C08C&C08 20002000 门数字程控交换机的时候,任正非开玩笑地称项目组为半桶水”,因为除了项目经理毛生江以外,其他项目组成员过去连交换机都没见过,而毛生江也只是短期接触过交 换机,只能算是 芈桶水”。但华为硬是凭着自强不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虚心向别人学习,一点一 点积累,攻克了一座又一座通信产品及技术的高峰。披星戴月是研发部门的真实写照,木怕苦,不怕累”是研发人员的一贯作风,干累了,把垫子拿出来,躺在上面稍做休息后,爬起来再接着干,有 些项目组还提出了 年到晚上 1010 点不叫加班”的口号。华为走到今天,在很多人眼里看来已经很大了、成功了,在产品及技术方面已经

9、积累起雄厚的 基础,创业时期形成的 垫子文化”、奋斗文化已经不合适了,可以放松一些,可以按部就班了,外 界对华为的 垫子文化”也颇多误解。面对这种现象,在 20062006 年发表了天道酬勤一文,总裁任 正非告诫华为员工:繁荣的背后,都充满危机,这个危机不是繁荣本身必然的特性,而是处在繁荣包围中的人的意识。艰苦奋斗必然带来繁荣,繁荣后不再艰苦奋斗,必然丢失繁荣。”任正非进一步分析了国际形势:最近不到一年时间里,业界几次大兼并:爱立信兼并马可尼,阿尔卡特与朗讯合并、诺基亚与西门子合并,一下子使已经缩小的差距又陡然拉大了。我们刚指望获得一些喘息,直 一直腰板,拍打拍打身上的泥土,没想到又要开始更加

10、漫长的艰苦跋涉”任正非指出: 艰苦奋斗是华为文化的魂,是华为文化的主旋律,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因为外界 的误解或质疑动摇我们的奋斗文化,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因为华为的发展壮大而丢掉了我们的根本艰苦奋斗。毫无疑问,艰苦奋斗也是华为核心技术体系得以不断发展并取得领先的根本!开放合作、独立自主地发展核心技术华为基本法明确指出:广泛吸收世界电子信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虚心向国内外优秀企业 学习,开放合作、独立自主地发展领先的核心技术体系。在核心技术方面,国内企业必须承认自己 是追赶者,必须承认西方企业通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积累,在科学技术方面已经远远领先于我们。华为也不例外,所以实事求是的做法就是抱着开放

11、合作的态度,虚心向别人学习,不是从零开始, 与国内外合作伙伴开展合作研发,很多的时候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通过引进、消化、吸收的方法, 然后进行再创新和集成创新,发展自主的专利技术体系。华为很重视与国内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展合作研究,通过建立联合实验室,有时是通过购买技 术的方式,华为获得了不少创新的产品技术。华为的窄带 CDMACDMA 技术、SDHSDH 光网络技术、智能网 技术等都得益于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的合 作。随着规模的扩大,华为不断加大与跨国巨头的研发合作力度,先后与英特尔、德州仪器、西门 子、摩托罗拉、北电网络、 3COM3COM 等

12、著名企业建立联合研究机构或组建合资企业。同时,非常注重 在国际市场上购买自己所需要的核心技术专利。华为有一款全球领先而且份额占据第一的产品,在 功能、性能上超越竞争对手的一个关键技术,就是通过购买某外国公司的技术而获得的。华为寻找 并选择了一家超长光传送技术和产品解决方案研究上非常领先的厂家,该公司累计投入已经超过 $70M$70M , ,其技术主要应用在骨干长途光传送系统中,网络地位非常重要, 经分析认为其产品和技术 具有很高的市场价值, 最后决定购买该技术。 经过技术转移和二次开发,以及必要的法律手续,在 短短的 9 9 个月时间内完成了集成开发,成功推出应用了新关键技术的产品,实现了大容量、长距离(46004600 公里)无电中继的光传输。20032003 年推出该解决方案以来,在相关市场上得到快速发展,从最初的全球名不见经传的长途传输厂家,到20052005 年就已经快速成长为全球在长途传输市场第一的厂家,并保持稳固的地位。点评: 处于产品技术要求高和技术快速更新换代的通信产业, 是华为致力于发展核心技术体系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