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估算教学的几点困惑_第1页
对于估算教学的几点困惑_第2页
对于估算教学的几点困惑_第3页
对于估算教学的几点困惑_第4页
对于估算教学的几点困惑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思故我在 -浅谈对于估算教学的几点困惑与思考 桓台实验小学 李健 自新课改实施以来,估算作为“数与代数的新增内容,给数的 运算教学输入了新鲜空气, 也给我们一线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 但是 老师们对如何进行估算教学、 估算的区间、 估算的方法等都有很多争 议,很多学生也对什么时候需要估算, 到底是往大了估还是往小了估 也觉得无从下手.下面结合几个教学实例谈谈我的困惑: 困惑一:开始如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比方人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上 31 页,有一个“加减法估算.教材 首先出示了这样一道题:妈妈带 100 元钱去商店买以下生活用品: 热水瓶 28 元,烧水壶 43 元, 6 只水杯 24 元.妈妈

2、带的钱够吗? 看到题目我先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做,结果出现这么几种做法:(1) 28+43=71 , 71+24=95, 100 >95,答:够.(这样做的占 比例不小)(2) 28 30,43 乞0,24 0,30+40+20=90,答:够( 3)买热水瓶后大约剩 70 元,买烧水壶后大约还剩 30 元,买 水杯够了.买热水瓶和烧水壶大约花去 70 元,还剩 30 元,买水杯 够了.孩子们在全部展示做法后,却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生 1 :老师估算实在太麻烦了,我们本来就可以直接算出正确答案.生 2:估算还得让我们多想、多说好几步,一点不实用,生 3:老师,我们进商场可是少一元都不能买出东西来

3、的,这样估计, 万一估少了怎么办?当时面对孩子的诘问, 我哑然. 虽然也知道这个题的目的是让孩 子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可是孩子们说的也完全有道理.学习以后思考的解决策略: 现在想来这个题目对于刚刚接触估 算的孩子来说尺度有点大了, 如果我们把这个题目拆成两问, 孩子们 接受起来就容易多啦.第一问:热水瓶 28 元,烧水壶 43 元,6 只水 杯 24 元.妈妈大约要付多少钱?这样一改才能让学生体会到:当我 们不需要精确值时,可用“凑整估算的方法来算.同时趁机结合这道 题目让学生学会“凑整估算的最根本方法“四舍五入法,并渗透一点 点选择正确估算方法的教学:让学生看看自己估大了还是估小了.然后

4、设计第二个问题:如果要计算到底应该付给营业员多少钱, 那要怎么算?这里就要精算了! 从而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学估算?什 么时候可以估算 ? 困惑二:如何帮学生寻找估算的“支点适宜的估算单位.“由于估测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也成为了估算教 学的一块重要内容.但是在实际做题中, 却发现孩子们的正确率不高. 比方下面几个题目:华华上学时步行的速度是 .A500 米/分B 60 米/分 C 50 千米 /时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 25 米,用了 A1 秒B 1 分 C 1时这种题目的正确率都不高, 大局部学生找不到估测的支点, 因此 心里一片茫然.那么这类题的估算支点在哪里呢?学习后的思考:

5、 这个估算支点也就是今天吴正宪老师讲的:选择适宜估算单位的问 题.那么怎样帮孩子选择适宜的估算单位、 建立起这个模型呢?还是 要回到生活经验中:学生虽然很少有 1 分钟能走多少路的生活经验, 但学生在体育课中有“跑 50 米大概需要 16 秒左右的生活经验,由此 可推理60秒即1分钟,按50米速度可跑50 X 6=300米,很显然, 1 分钟走 500 米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同样的道理,可推理出,汽车跑 25 米用 1 分和 1 时是不符合实 际情况的.由此想到, 在学习一些计量单位后, 我们应多让学生进行估测和 估算,培养学生根据已有的吿活经验和数学知识进行推理分析的能 力.如在学习长度单位

6、“米以后,让学生估算教室的长度、高度、宽 度;操场的周长;在学习时间单位“分时,可让学生实地走一走 1 分 钟能走多少米, 进而推测 1 小时能步行多少路程. 这样既能帮助学生 掌握数学概念,又能开展数感,培养估算意识、掌握估算策咯,增强 推理水平. 困惑三:怎样估才算对?不知道老师们还记不记得,只要测试有估算的题目,在批卷时, 就会引起老师们的争论: 这样估可以吗?这个答案对不对?有时, 老 师之间还为了判断某种估算方法对不对而争得面红耳赤.在估算的过程中, 每个学生的想法不一样, 采取的方法策略不同,导致估算的结果不一致. 但是估算教学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估算意 识,只要结果合理就是正确的

7、.该样的话,一道纯算式的估算题往往 有很多种答案,如三年级上册的期末测试中有这样一道估算题: 395+206 ,学生的估算方法有:395+206 400+200=600395+206 390+210=600395+206 390+200=590395+206 400+210=610395+206 395+200=595395+206 400+206=606395+206 390+206=596395+206 395+210=605阅卷时,老师都觉得费时费力!而且,如果学生无论怎么解答都 是对的,就失去了这道题的考查意义.学习后得思考: 新修订的课程标准规定: 第二学段强调学生在 解决问题的过程

8、中, 选择适宜的方法进行估算. 因此我们在考査学生 的估算意识和估算水平时,可重点以“问题解决的形式呈现估算试 题,减少纯算式的估算题, 同时要求学生对估算的思考过程用算式或 语言作出解释.鼓励方法多样化,重视交流、解释过程,让学生进行 合理估算.如把上面这道题出成一道“问题解决形式的估算题:题型一 妈妈想买两件衣服,上衣 395 元,裙子 206 元.请你估一估,妈妈大约带多少钱?题型二 王叔叔要把 395 千克的橘子和 206 千克的香蕉通过电 动车运到卖场,电动车的最大载重量为 650 千克.请你估一估,王 叔叔能一次把这些水果送走吗?这样的试题,既考査了学生估算意识,又考查了学生对估算

9、方法 和策略的掌握程度,而且又能防止学生“答案成灾的现象. 困惑四:如何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估算策略教过估算的老师都知道 :学生掌握根本的估算方法并不难,但是 灵活运用估算策略却不容易. 在不同的具体情境下, 估算的策略是不 相同的 :有时候要“估大些,有时候又要“估小些,所以教师怎样引导学 生根据实际问题灵活选择不同的估算策略就是一个难点.比方下面题目:1、88 个学生乘车去郊游, 租的中巴车每车坐 23 人,需要租几辆车?2、23 个游人坐船,每艘船能乘 6 人,需几艘船?3、亮亮要去商场,买一件上衣 55元,一条裤子 89元,鞋子一双 124 元,估一估亮亮要带多少钱?4、7 位老师和 5

10、6 位学生去旅游,成人票每人 25 元,儿童片 15 元, 团体票 18 元,请问选择什么样的购票方式最合算? 还有一些设计租车方案等等的问题, 这些问题都涉及到选择正确的估 算策略,原来做题的时候很多孩子会出错.学习后得思考:吴老师今天的报告中指出: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 理的估算策略, 结果合理即为正确. 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根据题目 要求,让学生对不同的答案展开辩论,通过归纳、类比,熟悉到什么 情况下选择往大了估, 什么情况下往小了估. 引导他们选择正确的估 算策略.新课标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好估算有 利于人们事先把握运算结果的范围, 是开展学生数感的重要方面. 同 时它对提升学生的分析、判断水平,构建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培养 学生思维的深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