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选择题1 在房间里讲话听不到回声的原因是()A房间里不能产生回声B墙壁反射的回声从门口跑掉了C回声太小,人耳不容易听到D 房间太小,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了【解答】解:人耳区分开原声和回声的最小时间是0.1s,由v =得:s= vt= 340m/sx 0.1s= 34m,因此区分开原声和回声最短距离是:s, 917m e在教室里,由于我们说话的地点离墙较近,当我们说话时,声音传到墙壁上反射回来的时间与我们说话的时间几乎是同时的,时间差太短,所以我们的耳朵听不出说话声与回声,因此人耳区分不开原声与回声,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了,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2同学将耳朵贴在一根20m铁管的一端,乙同学
2、在另一端用力敲一下铁管,甲同学能听到(空气中声速为340m/s,铁中声速为5200m/s)()A-1次敲击声 B2次敲击声C-3次敲击声D.4次敲击声【解答】解:由于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传播最快,而在气体中传播最慢。当乙同学在一端用力敲一下铁管。甲同学将耳朵贴在一根长铁管的另一端时,声音会传播两次,即第一次是通过铁管这一固体传播过来的,另一次是通过铁管周围的空气传播过来的。由于铁管长20m ,故其通过铁管传播的时间是,据V =&可知 t = = tt=0.00385s ;同理声音通过空气传播的时间是:t=40.0588s分析上述数据,可知声音通过空气和铁管的传播时间之
3、差小于0.1s,所以此时人耳朵是不能区分开这两次声音的,故只能听到一次声音。故选:A。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把蜡烛和光屏固定在光具上,当移动透镜分别距光屏6cm和34cm均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透镜距光屏34cm时成缩小的实像B 蜡烛和光屏的距离为40cmC -透镜的焦距范围为3cm < 6cm D 如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透镜仍可在上述两位置成像, 且像的性质不变【解答】解:题干中说到当移动透镜分别距光屏6cm和34cm均可在光屏上得到清 晰像,根据凸透镜成实像的特点可以得到:距光屏6cm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
4、二倍焦距,即f< 6cm< 2f,距光屏34cm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实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即34cm>2f ,故A错误;根据可得3cm< f<6cm,故C错误;根据成像分析,距光屏6cm和34cm成实像是两个互逆的光路,所以U1=V2,vi= U2,蜡烛和光屏 的距离为6cm+34cm = 40cm,故B正确;如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透镜仍可在上述两位置成 像,但是成像的性质正好与原先相反,故D错误。故选:B。4 夜间,点亮的电灯照在桌面上,如果我们看到桌面呈绿色,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灯是白色,桌面是绿色B灯和桌面都是绿色C-灯是绿色
5、,桌面是白色D灯是蓝色,桌面是黄色【解答】解:点亮的电灯照在桌面上,如果我们看到桌面呈绿色,说明桌面反射的绿色射入我们的眼 睛,因物体的颜色由所反射的色光决定的,而白色反射各种颜色的光,故桌面的颜色可能是绿色或者是 白色,而灯光可能是绿光,也可能是白光,肯定不会是黄光,因为绿色不能反射黄光。故ABC不符合 题意。故选:D。5如图所示,平面镜OM与ON镜面之间夹角为a,在两平面镜角平分线上有一个点光源S,如果要保证S发出的任意一条光线最多只能产生两次反射,则a的最小值是(A - 120 0B - 90°C 72D 60【解答】解:S发出的任意一条光线最多只能产生两次反射,根据平面镜成像
6、特点分别作出入射光线SA和反射光线SB,如图所示:设入射光线SA与平面镜MO的夹角为p,则反射光线AB与平面镜M。的夹角也为p, 当第二次入射时候,原来的反射光线AB即为入射光线,则AB与平面镜NO的夹角为180 - a - p, 同理,SB与平面镜NO的夹角也为180- a-p,要使第三次反射不发生,P> 180- 2a,又因为 0的最小值为,所以2 180- 2a,解得 此72度。此题也可以这样解答:OM为对称轴,ON镜面翻折过去。得到ON "镜面。把ON "做为对称轴,将OM翻折过去。得到 OM ' 一次类推。S引出一条直光线。与这些镜面的交点个数就是反
7、射次数。要想只反射两次。那么一定没有第三个焦点。也就是说镜面位置最多就是在射线SO上。就得到a*2.5 2180。(与原方程是等价的)。得到a>72 ° o故选:C。6如图所示,在凸透镜的两个焦点处,垂直光轴放置两个大小相同的平面镜,镜面相对,每个平面镜都关于凸透镜的光轴上下对称,现在左侧平面镜的中心处挖去一个圆孔,在凸透镜左侧两倍焦距处一个点光源,则点光源在该光具组中所成的虚像个数为()A 一个B 两个C 无数个D 一个也没有【解答】解:因左侧平面镜的中心处挖去一个圆孔,每个平面镜都关于凸透镜的光轴上下对称。所以光源S通过这个圆孔成实像,成在凸透镜的光心上,因为通过凸透镜光心
8、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而右边平面镜上,两条反向延长线没有交点,故一个虚像也没故选:D。S点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7如图所示,水槽的右壁竖直放着一面平面镜。无水时,射灯从射后,左壁上会出现一个光点P-往水槽内加水,当水面处于a,b,c,d四个位置时,左壁上分别出现Pa,Pb,Pc,Pd四个光点(不考虑水面对光的反射)-则四个光点在左壁上的排列从下往上依次为()A . Pa, Pb, Pc, PdC Pc,Pd,Pa,Pb【解答】解:往水槽内加水,当水面处于B Pd,Pc,Pb » PaD Pb,Pa » Pd,Pca时,光线经水面发生折射,此时折射角大于Pa点上(如图甲),同理,
9、生折射,射到左壁的Pc, Pd上(如图丙、丁),四幅图画在一个图匕如图综合:甲乙丙丁煤台入射角,当折射光线射到右壁上,再发生反射,射到左壁的当水面处于b时,光线经水面发生折射,此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折射光线射到右壁上,再发生反射,射到左壁的 Pb点上(如图乙),当光c、d两点时,先发生反射,再发故选:A。8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与此类似,当医生在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腹部,细细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叩诊”。医生主要是根据什么来判断患者腹部是否有积水的? ()A 声音的响度C-声音的音色D声音是否悦耳动听B声音的音调
10、【解答】解:A、发声体的振动幅度,决定声音的响度大小;不符合题意;B、正常腹部除肝脾所在部位叩诊成浊音或实音外,其余部位均为鼓音;肝脾或者其他实质性脏器极度肿大,腹腔内大量积液或肿瘤时,鼓音区缩小,病变部位可出现浊音或实音,当腹腔内有较多游离液体(在1000ml以上)时,为患者叩诊时会发现腹部有气体为鼓音当移至有腹 腔积液的部位时有浊音,当鼓音变为浊音则提示有腹水的可能,而浊音是指的是音调,故符合题意;C、当有病症时敲击会发出浊音,而与音色无关,不符合题意;D、声音悦耳动听是指声音的音色,不符合题意;故选:B。9-在凸透镜主轴上的一物点P,物距大于焦距,如果沿直径对称切除透镜很小一部分,如图所
11、示,再把上、 下半截透镜向原主轴位置合拢,则成像情况与原来相比()A -相同B -成两个像,上半截透镜A成像点上移,下半截透镜B成像点下移C-成两个像,上半截透镜A成像点下移,下半截透镜B成像点上移D-不能成像【解答】解:如果沿直径对称切除透镜很小一部分。相当于把凸透镜分成了上下两个小凸透镜,这两个小凸透镜的焦点及焦距和光心与原来的大凸透镜是一样的,不移动时主光轴、焦点都是重合的,当把上面的小凸透镜下移后,该小凸透镜的主光轴也向下移,相当于物体向上 移,当然成像要向下移。下面的小凸透镜与之相反,像向上移。故选:C。10 .图中,给凸透镜“戴”上近视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
12、镜,为使光屏上的像 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该将光屏()A -远离透镜B-靠近透镜C靠近透镜和远离透镜都可以D-保持在原来的位置【解答】解:拿走近视眼镜后,凸透镜就相当于近视眼的晶状体了,像成在了视网膜(光屏)的前方,所以要想成清晰的像,应将视网膜(光屏)靠近透镜。故选:B。11 如图:小明和小红用焦距相等的相同照相机对小华同学拍照,洗出底片分别为甲和乙,则()A -小红和小明离小华的距离相同B-小明离小华的距离在镜头的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C-小明要使 底片上的像与小红的一样大,小明先靠近小华,再增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D小明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红的一样大,小明先远离小华,再缩小
13、镜头到底片的距离【解答】解:A、由图知,小红拍的像比小明拍的像小,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成的像越小,此时的物距越大,像距 越小。所以小红拍摄时,相机与物体的距离较大。即小明离小华同学的距离近,小红离小华同学的距离 远;故A错;B、照相时,小明离小华的距离在镜头二倍焦距之外,故B错;CD、由凸透镜成像规律知,小明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红的一样大,像要变小,小明要远离小华,镜头要 往后缩,即再缩小镜头到底片的距离,所以选项C错误,D正确。故选:D o12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先变小再变大,该凸透镜的焦距()A 一定小于LB
14、-一定等于LD 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解答】解:由于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时,即像距为L时,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个光斑可能是焦点之后的,也可能是焦点之前的光斑,所以凸透镜的焦距fw L;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先变小再变大,说明凸透镜的焦点不在光斑之前,故焦点应在光斑之后,因此f 一定 大于L -故ABD错误,故C正确。故选:C。13 -用可变焦的光学照相机可以把远处的景物“拉近”进行拍摄,就是说,虽然被拍摄的景物与照相机镜头之间的距离基本不变,但仍可以使底片上所成的像变大。关于这个过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焦距变大,像距也变大B焦距变小,像距也变小C焦距变大,像距变小D焦距
15、变小,像距变大解答】解:照相机和被拍照的物体保持不变时,照相机的焦距增大时,物距相对减小,像距要增大,像会变大;照相机的焦距减小时,物距相对增大,像距要减小,像会变小。故选:A。14 -雨过天晴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面判断中正确的是(A 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亮处是水B迎着月光走,地上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C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D-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暗处是水解答】解:(1)当人迎着月光走时,水面发生的镜面反射能够使更多的光进入人的眼睛,所以水面看起来较亮,而地面发生的是漫反射,光射向各个方向,进入人眼睛的光较少,
16、所以地面看起来较暗。2)当人背着月光走时,水面发生的镜面反射,没有光进入人的眼睛,所以水面看起来较暗,而地面反射的是漫反射,总有一部分光进入人的眼睛,所以看起来较亮。故选:B。15 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 开锁。这种声纹锁辨别主人声音的依据是()A -音调C -响度D 声速【解答】解:因为每个人的发声音色不同,而声纹锁是依据音色来进行判断的,只能按照设定的音色打开;故选:B。16 -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在P处形成一光斑,在向容器里逐渐加满水的过程中,光斑将()B.向右移动后静止C先向左移动再向右移动D仍在原来位置【解答
17、】解:当容器内加水时,由光的折射规律可知,光线将发生折 射现象,折射光线靠近法线,即向下偏折,也就是在容器底的光斑向左移动如下图,当 水加满后,光斑就A.向左移动后静止17 -在没有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停|上移动。(M参考下图)A-全身呈蓝色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而在故选:A oB全身红色C-上衣呈红色,裙子呈蓝色D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解答】解:舞台追光灯发出的是红光,白上衣可以反射红光,白上衣反射的红光进入观众的眼中,观众看到上衣就是红色的;蓝裙子只能反射蓝光,不能反射红光,红光照在蓝裙子上被吸收,观众看到裙子是黑色的。
18、故选:D。18 在物理学中我们是以“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路程的多少”文学作品中常常用一些成语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下面的成语中与物理学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最相近的是()A -离弦之箭B风驰电掣C-一日千里D.姗姗来迟【解答】解:这四个选项中的成语都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其中“离弦之箭”、“日千里”、“风驰电掣”这三个成语描述的是物体运动非常得快,而“姗姗来迟”描述的是物体运动的比较 慢。但这四个成语中,与物理学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最相近的是“一日千里”,因为这个成语中既有时 间又有路程,“一日”指的是时间,“千里”指的是路程。故选:C。19 若空间有一竖直放置的大凸透镜,在主光轴位置上拉二根钢丝
19、,一个小杂技演员从很远的地方沿着 钢丝向焦点处匀速走来。下列叙述中: 小演员每走一步,像也走一步;像的脚步始终比小孩大; 像大时脚步大,像小时脚步小,即“大像”走大步,“小像”走小步; 像总朝远离小演员的方向运动,好像在逃离。其中正确的是()A -只有®正确B 只有正确C -只有正确D 只有正确【解答】解:因将物体从较远处接近凸透镜焦点的移动时,物距变小,所以像距变大,实像也变大。所以一个小杂技演员从很远的地方沿着钢丝向焦点处匀速走来, 小演员每走一步,像也走一步;有可能 因为小孩在2倍焦距以外,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故像的脚步始终比小孩大说法错误; 像大时脚步大,像小时脚步小,即“
20、大像”走大步,“小像”走小步;正确; 因为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像总朝远离小演员的方向运动,好像在逃离,正确。故选:C o20 如图,容器底有一探照灯S发出一束光线,投射MN木板上,在B点形成光斑,当向容器中注水时,光斑B将移向(AB的下方B - B的上方C B的左边D - B的右边【解答】解:在入射点。做出法线,因为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所以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应远离法线,所以注水后光斑应向下方移动,如图所示:21 如图,容器底有一探照灯S发出一束光线,投射MN木板上,在B点形成光斑,当向容器中注水时,光斑B将移向()A - B的下方B - B的上方C - B的左边D B的右边【解答】解:
21、在入射点。做出法线,因为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所以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应远离法线,所以注水后光斑应向下方移动,如图所示:M故选:A。22 -两平面镜AM ,AN之间的夹角为90 °,凸透镜的主光轴恰好是该直角的角平分线,凸透镜的光心为O,A点恰好是凸透镜的焦点,光源S位于主光轴上,通过该系统,光源S所成的像为()A -四个虚像,三个实像B四个虚像,一个实像C三个虚像,一个实像D三个虚像,两个实像解答】解:如图所示:S通过两个平面镜成3个虚像,(因为其中两个重合了),分另(J是 Si ' S2、S3,;S1、S2分别在凸透镜的焦点处,则不能成像,只有S3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外,
22、且通过凸透镜的光心,可以成一个实像S4 ;S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内,由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S ';综上分析,通过该系统,光源S所成的 像有四个虚像,一个实像。故选:B。23 .如图所示,F1、F2是凸透镜的焦点,S是放在凸透镜前的点光源,S '是S经凸透镜所成的像。当光源S沿平行主轴的方向向透镜移动时(始终保持uf),像S '远离透镜移动的情况是()A沿平行主轴方向B -沿。与S '连线方向C 沿F2与S "连线方向D 沿F1与S ”连线方向解答】解:(1 )点光源S沿平行主轴的方向向透镜移动时,其中一条光线平行于主光 轴总不改变方向,折射光线一
23、定过焦点,如图。实像是所有折射光线会聚形成的,像点一定在过焦点的折射 光线上。2) uf时,凸透镜成实像,点光源S沿平行主轴的方向向透镜移动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所以像点向右远离凸透镜。由(1) (2)得,点光源S沿平行主轴的方向向透镜移动时,像点沿F2与S,连线方向远离凸透镜。故选:C。24 如图所示,墙面上挂着标有“255”数字的牌子,在其相邻的一墙面上挂着一平面镜,地面上也放有一平面镜,通过平面镜不可能看到的数字是()A - 522B 552C 225D 252【解答】解:墙面上挂着标有“ 255”数字的牌子,若平面镜是相对牌子是竖直方向的,则通过平面镜 看到的数字是225,若平面镜是
24、相对牌子是水平方向的,则通过平面镜看到的数字是522,若经过2 次成像,则通过平面镜看到的数字有可能是552,总之,通过平面镜不可能看到的数字是252。故选:D。25 .如图所示,两个并排且深度相同的水池,一个未装水,另一个装水,在两池的中央各竖 立一长度相同且比池深略长的标杆,此时,阳光斜射到水池。下列关于两水池中标杆的 影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卜|! ”引耳"It!A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B -未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C.两池中标杆影子长度相同D 装水的池中标杆没有影子【解答】解: 该题中,对于没有装水的情况下,据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故在杆的后方会形成影子;但是对于装水的情况 来
25、说,从杆的顶端射过的光线到达水面处会发生折射,由于在水中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即折射光线比原 来的光线(沿直线传播的情况)更靠近杆,故此时影子的长度会变小。故选:B。26 如图所示,平面镜OM与ON的夹角为9, 一条平行于平面镜ON的光线经过两个平面镜的多次反射后,能够沿着原来的光路返回。则平面镜之间的夹角不可能是()A - rB 2°C 3°D - 4°【解答】解: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光的反射光路图如下图所示,由图知:因为第一条入射光线平行于下面平面镜,所以第一条入射光线与上面平面镜的夹角为e,光线第一次反射的人射角为:90。- 9;第二次入射时的入射角为:90&
26、#176;- 20;第三次的入射角为:90°- 36;第N次的入射角为:90“-N9o要想延原来光路返回需要光线某次反射的入射角为零 所以有90'- N9 = 0,90°解得:。=当一,由于N为自然数,所以。不能等于490°-36故选:D。27 平面镜水平放置且镜面朝上,在镜面上方竖直放置一凸透镜,在凸透镜左侧主光轴上两倍焦距处有一点光源s,关于点光源在该光具组中成像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S FF0A -两个实像,两个虚像B-两个实像,一个虚像C一个实像,两个虚像D一个实像,三个虚像【解答】解: (1)由题知,凸透镜主光轴上两倍焦距处有一点光源S;首先可以
27、确定点光源S在凸透镜右侧两倍焦距处可以成一个等大的实像S1,这个实像又可以通过平面镜成一个虚像S2(平面镜成像)(2)点光源S通过平面镜可以成一个虚像S3,形成的这个虚像S3 (相当于一个发光点)又可以通过 凸透镜再成一个等大的实像S4 (因S3在两倍焦距处的正下方,且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由于通过S4的光线不能被平面镜反射(或不能再射向平面镜),所以S4不能在平面镜中 再成一个虚像;所以,会出现两个实像'两个虚像,即S能成四个像。如下图所示:28 如图所示,只含红光和紫光的复色光束PO,沿半径方向射入空气中的玻璃半圆柱后,故选:A。如果只被分成OA和OB两光束沿图示方向射出,则
28、()A OA为红光,OB为紫光B-OA为紫光,OB为红光C-OA为红光,OB为复色光D-OA为紫光,OB为复色光【解答】解:OB为反射光,故OB应为复色光;而折射后只有一束光线,故有一光发生的全反射;而红光与紫光相比较,紫光的临界角要小,故紫光发生了全反射;故0A应为红光;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二多选题1 -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V1,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为V 2,有人用锤子敲了一下钢轨的一端,另一人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t,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应大于0.1sB 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用的时间为Vit/ (V2- V1)C 钢轨的长度为V 1V 2t/ ( V
29、2- V1)D 钢轨的长度为(V 2- V1) t【解答】解:(1)设钢管的长度为L,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ti=;在钢轨中传播的时间为t2=;时间间隔 t= tl - t2 = - - % KV V t所以钢管的长度;故C正确,D错误;%一%2)声音从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所用时间为t2=,故B正确,A错误;故选:BC °2-如图所示,平面镜跟水平方向的夹角为a, 一束入射光线沿着跟水平方向垂直的方向射到平面镜的。点。 现将平面镜绕过O点且垂于纸面的轴转过9角,反射光线跟人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C. 2 ( a - 9)D. 20【解答】解:由题意知,平面镜跟水平方向的夹角为a,过。点作
30、法线可知,此时入射角为a,现将 平面镜绕过O点且垂于纸面的轴顺时针转过9角,则入射角为a+ 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也 为a+9,则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2 ( e+a)。当将平面镜绕过。点且垂于纸面的轴逆时针转过。角,则入射角为a - 0或0 - a,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也为a -。或。-a,则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2 ( a-。)或 2 (0-a)。故选:ABC。三填空题1 -小漫自己制作了一个哨子,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1)这哨声是由管内的空气振动而产生的。上下推拉活塞,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2)如图乙所示,、A、
31、B、C图活塞在管中不同位置时,用嘴吹管的上端能分别吹出“dou ( 1) ”、“ruai (2) ”、“ mi (3) ”三个音阶,则dou (1)这个音阶与B图位置对应。【解答】解:(1)吹哨子时,管内空气柱因发生振动会产生声音,当推拉活塞时,空气柱的长度发生改变,因此空气柱的振动快慢会发生改变,所以会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2 )当用嘴向容器内吹气时,容器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声,空气柱越短,振动的频率越来越高,因此“ dou (1) ”、“ ruai (2) ”、“mi(3) ”三个音阶对应的容器分别是:B、C、A。故答案为:(1)空气;音调;(2) B。2-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是通过光
32、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打到光电屏(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行处理)上来显示液面高度。如图所示,与液面夹角为45 °的光束经液面反射后在光屏上形成光点S1,一段时间后光点由S1移到S2时,且S1S2的距离为4cm,则该液面下降(选填“上升”、或“下降”)的高度为2 cm。解答】解:由于入射光线是不变的,且光在水面上发生的是镜面反射,所以,当水面发生变化时,反射光线的方向与原来的反射光线是平行的,如图所示,反射到光电屏上的光点从 S1点移向S2点,则说明该液面是下降的;根据平行四边形的知识可知OB= SiS2=4cm,由于入射光线与液面的夹角始终为45。,则反射角=入射角=45。,所以N OC
33、T B =90,可知。' CO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过。作AB的垂线,则由几何知识可得OC =O ' C= xOB= x 4cm= 2cm,即液面下降的高度为2cm。故答案为:下降; 2。3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路线,其中BO是入射光线,反射角大小为60。,折射角为大小35°,界面右(选填“上”、“下”、“左”或“右”)侧是玻璃。解答】 解:(1)由图可知,NN"是/AOB的角平分线,因此NN '是法线,MM '是界面;(2)因为BO和OC分居法线两侧,并且在两种介质中,因此BO为入射光线, OA为反射光线,OC为折射光线;(
34、3) Z BON是入射角,度数是:90°- Z BOM ' = 900- 30°= 60°,反射角=入射 角=60° ;折射角为N CON ',Z CON ' = 900- 550= 35° ;根据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可知,界面MM 的右 侧为玻璃。故答案为:BO ; 60° ; 35, ;右。4-(2010 上海)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的圆筒内嵌有一凸透镜,透镜主光轴恰好与圆筒中轴 线重合。为了测出该透镜的焦距以及透镜在圆筒内的位置,小李同学做如下实验:在圆 筒左侧凸透镜的主光轴上放置一点光源S,在圆筒右侧垂直凸透镜
35、的主光轴固定一光屏,点光源S与光屏的距离为L .左右移动圆筒,当圆筒左端面距离点光源S为a时,恰好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将圆筒向右水平移动距离b,光屏上又出现了一个清晰的像。22则凸透镜和圆筒左端面的距离x为,该透镜的焦距f为一b光解【解答】解:根据光路的可逆性,第一次的物距等于第:次的像距,第一次的像距等于 第二次的物距,第一次的物距u= a+x ;圆筒向右移动b,则凸透镜也会向右移动b,则第二次的像距为L = L- a- x- b ;则a+x =La- x- b,解得 x=光源S所成像应在S'处,若物体AS,则成像应为A ' S',根据成像原理,成像光路 图如图所
36、示:又像高与物体高度正比等于像距与物距之比,则:由图知,A 'S'FsBOF ,则:AS = BO » x=联立以上几式得,f=故答案为:5 如图所示,平面镜OA与OB夹角为a,若平行于平面镜OB的光线PQ经过两次反射后,反射光线恰好平行于平面镜OA,则两平面镜之间的夹角a为60,。若要使平行于平面镜OB的光线 PQ在两个平面镜之间最多能发生m次反射,则现平面镜之间的夹角a必须满足的条件是解答】解:画光的反射光路图如下图所示:根据平行线和反射的性质可知:N 1 = N 2= a,同理可知 9=/ AQP = z OQC所以 OQC是等边三角形,故N e的度数为60度。
37、(2)设入射光线第一次与镜面的夹角为i,则光线在偶镜中的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的规律为0m = i+ (m- 1) a;因为PQ与OB平行,所以i = a;又因为PQ在两个平面镜之间最多发生m次反射,所以第m次反射的光线与镜面之间的夹角为180°-a180°之间,故有6m= 180° - a,即 180° - a<a+ (m - 1) a,解得:a> ;9m= 180°,即 180°2 a+ (m- 1) a,解得 aS步 180° - -180°rrrHm故答案为:60。;a< 。四作图题1 半
38、径为R的半圆形玻璃传,圆心在。点,弧面ABC涂有反光层。一束激光垂直于直径AC从D点由 空气射入玻璃传(如图为平面图),已知OD = R,画出光束经圆弧面两次反射最后从AC边出射到 空气中的光路图,要求标明两次反射过程中的入射角大小。B【解答】解:一束激光垂直于直径AC从D点由空气射入玻璃砖,传播方向不变,到达弧面ABC,连接OO1即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到达弧面ABC的左侧,连接即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垂直于AC射入空气中,传播方向不变,如图所示:由勾股定理得,6D= R,所以, ODO1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即第一次的入射角为45。;所以反射
39、角也为45°,则0102 | AC,同理,第二次的入射角也为45,。2如图所示, MN为凸透镜的主光轴,A为蜡烛,A '为蜡烛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确定凸透镜的位置及其焦点,并将它们画出来。【解答】解:(1)在烛焰上取一点S,在所成的像上找出其对应的像点S ",连接SS ',其与主光 轴的交点O就是凸透镜的光心,由此可以确定凸透镜的位置;(2)过S点作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要过S ',折射光线与主光轴的交点就是凸透镜焦点F的位置(因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同理可以做出 凸透镜左侧的焦点F-如图所示:
40、3-如图,一束光垂直于凸透镜主光轴射向平面镜,请在图中出该束光经平面镜反射再通过凸透镜折射的光路 图。【解答】解:过入射点垂直于镜面作出法线,已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45。,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90。- 45“= 45。,据此画出反射光线;又知入射光线垂直于主光轴,所以可知反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再根据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画出折射光线。如图所4 -小王在A点看到水中物体S的像在S'点,请你画出一条看到物体像【解答】解:S的光由水进入空气后进入人眼,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到s的像点,连接AS '交水面于点。,过。点垂直水面作出法线,连接SO画出入射光线,连接O
41、A画出折射光线,1 声音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认识声音,某实践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对声音进行探究:图31)用一组相同的瓶子盛上不等量的水就可以组成一个“乐器”,通过敲击瓶子就可以演奏出优美动听的乐曲。被敲击的瓶子发出的音符与瓶中空气柱长度的对应关系如图1由图可知音调的高低与空气柱长度的关系是空气柱的长度越长,音调越高;(2)往热水瓶或杯子里倒水,有经验的人不用看,就可以根据声音判断水是否快倒满了,这是因为 水快倒满时发出声音的音调较高;(3)在图2中,小明与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个实验表明了固体可以传声。相距同样远,讲话者
42、以同样的响度 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金属丝的传声性能比棉 线好。4)如图3所示,在做真空是否传声的实验中,随着玻璃罩内的空气,被逐渐抽出,电铃的声音将逐渐变小直至听不到。这个实验证明了真空不能传声。(5)某同学在做实验时虽然听到的铃声逐渐变小,但始终都能听到铃声,请你分析原因可能是:玻璃 钟罩内还有空气。【解答】解:(1 )据图可知,敲瓶子时是瓶子和水共同振动产生的,水越多,瓶子质量越大,振动越 慢音调越低;故空气柱的长度越长,音调越高。(2)往暖水瓶中灌水时,是由暖水瓶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出声音,水越来越多,空气柱越来越短,越容 易振动,音调越高。
43、所以可以通过发出声音的音调来判断暖水瓶中水的多少。(3)在图2中,小明与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个实验表明了固体可以传声,且若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 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金属丝的传声性能比棉 线好;(4)在做真空是否传声的实验中,随着玻璃罩内的空气被逐渐抽出,电铃的声音将逐渐变小直至听不 到。这个实验证明了真空不能传声;(5)某同学在做实验时虽然听到的铃声逐渐变小,但始终都能听到铃声,请你分析原因可能是玻璃钟罩 内还留有空气;故答案为:(1 )空气柱的长度越长,音调越高;(2)水快倒满时发出声音的音调较高;(3)固体可以传声;金属丝的传声性能比棉线好;(4)真空不能传声;(5)玻璃钟罩内还有空气;2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实验操作规范。在图示位置时,烛 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1 )图示位置的成像情况与照相机(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的原理相同。以下哪些方法可以恰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放大的像AB。A 交换蜡烛和光屏的位置时向右B-把透镜移到30厘米刻度线处C把蜡烛和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年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必考题
- 2026年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及答案1套
- 2026年四川三河职业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必刷测试卷及答案1套
- 2026年北海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2026年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单招综合素质考试必刷测试卷及答案1套
- 2026年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必考题
- 2026年南京城市职业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必刷测试卷附答案
- 2026年石河子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6年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必考题
- 2026年商丘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必刷测试卷附答案
- 中心小学开展课后服务活动档案材料(含过程性材料)
- 天津高考英语词汇3500
- 医院妇产科医学病例汇报PPT
- 家庭疾病管理能力调查
- 《为什么家庭会生病》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 (37)-13.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典型案例分析
- 注塑车间安全培训
- 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自评报告
- JB/T 20185-2017热原检测仪
- GB/T 22153-2008国际货运代理通用交易条件
- GB 30616-202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用香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