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海中考各区二模课外文言文汇编_第1页
2020年上海中考各区二模课外文言文汇编_第2页
2020年上海中考各区二模课外文言文汇编_第3页
2020年上海中考各区二模课外文言文汇编_第4页
2020年上海中考各区二模课外文言文汇编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0年上海中考各区二模课外文言文汇编2020年5月闵行区(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1012题(12分)盖公者,齐之胶西人也,明老子,师事乐臣公。汉之起,齐人争往于世主,唯盖公独遁居不仕。及汉定天下,曹参为齐丞相,尽延问长老诸生以百数,何以治齐。人人各殊,参不知所从。闻盖公善治黄老,乃使人厚币聘之。公为言:“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遂推此类,为参具言之。参悦,乃避正(堂舍之,师事之,齐果大治。及参入相汉,导盖公之道,故天下歌之。盖公虽为参师,然未尝仕,以寿终。10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1)参不知所从,()(2)为参只言之()11 .下列对画线句子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A

2、.曹参喜欢,于是让出自己的正堂让他住。B.曹参喜欢,竟然避开了正堂让他住。C.曹参高兴,于是让出自己的正堂让他住。D.曹参高兴,竟然避开了正堂让他住。12. “齐果大治”在文中的体现是“,原因是。(用自己的话来回答) (4分)10. (各2分)(1)听从,顺从 详细地11. (4 分)C12. (2分)天下歌之 (2分)听从了盖公“治道贵清净”的建议。如果写只采纳了盖公 的建议给1分。宝山区(二)阅读下文,完成 911题(12分)逸马杀犬于道欧阳公在翰林时,常与同院出游。有奔马毙犬,公曰:“试书其一事。” 一曰:“有犬卧于通衢,逸马蹄而杀之。” 一曰:“有马逸于街衢, 卧犬遭之而毙。”公曰:“

3、使子修史,万卷未已也。”曰:“内翰云何?” 公曰:“逸马杀犬于道。”相与一笑。9.对选段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4分)A.如果让你们撰写史书,再多卷册也写不完。B.这样使得你们撰写史书,很多卷册都写不完。C.即使让你们翻阅史书,再多卷册也看不完。D.如果让你们翻阅史书,很多卷册都看不完。10.下列三句句子都在写相同的 “一事”,即“奔马毙犬”。但是,A句和B句的不同处在于 ; B句和 C句的不同处在于 。 (4分)A.有犬卧于通衢,逸马蹄而杀之。B.有马逸于街衢,卧犬遭之而毙。C.逸马杀犬于道。11.这 则 故 事 启 示 我 们, 在 写 作 时 要 (4分)9. (4 分)A10.

4、 (4分)(叙述)A、B句的主语各不相同B句相对啰嗦(或者说 C句更加简洁)(或者从语序角度、过错方角度回答,也可以)11. (4分)语言表达力求简洁(同一件事,可以从不同角度叙述)崇明区(三)阅读下文,完成 10 13题(12分)汤敦甫在京师,乘车过宣武门大街,有卖菜翁弛担坐,御者误触之,菜倾于地。翁捽其御者,詈且殴,索偿菜值。公启帘问曰:“值几何?我偿汝。”翁言钱一贯,公揣囊中已空,命同来家中取钱。翁不肯曰:“偿则此地偿耳。”公为之窘。适南城兵马司指挥至,起居 已,曰:“此小人,由某携回重惩可也。” 翁始惶恐,叩首乞哀。公谓指挥曰:“无庸,假 贯钱足矣。”指挥如数与之。翁叩谢去。公仍停辔,

5、与指挥言良久,意翁行已远,乃别指挥,叱驭去。注释捽(zu6):揪。詈(l i ):骂。起居:问安。10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1)乘车过宣武门大街()(2)假贯钱足矣()11 .下列对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汤敦甫因为身上没钱无法赔偿老翁而感到困窘急迫。B.汤敦甫因为卖菜咄咄逼人的态度而感到困窘急迫。C.汤敦甫以为身上没钱无法赔偿老翁而感到困窘急迫。D.汤敦甫被那个卖菜翁咄咄逼人的态度逼得困窘急迫。12 .卖菜翁对汤敦甫的态度经历了()一一哀求一一()的过程。(2分)13 .汤敦甫与指挥言谈良久方才离去, 其用意是 ,可见他具有 的品性。(4 分)10 . (1)

6、坐(车)(2 分)(2)借(2 分)11 .A (2 分)12 .愤怒(1分)感谢(1分)13 .担心指挥事后再去找卖菜翁的麻烦(2分) 宽容厚道(2分)金山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 10-13题。(12分)王安石与游客王安石退居金陵。一日,头幅巾手拄杖,独游山寺。遇数客盛谈文史,辩说纷纭。公坐其下,人莫 之顾。良久,有一客徐问公,曰:“亦知书否?公1之而已,复问公何姓。公拱手答曰:“安石姓王。”众人惶恐,俯而去。【注释】盛谈:大谈。10.解释文中带点字的意思。(4分)(1)有一客徐.问公()11.下列对文中划线句的理解(2)俯而去 (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安石坐在那人的旁我,没有人来拜访他。

7、)(3 分)B.王安石坐在他们的旁边,没有人来拜访他。C.王安石坐在那人的旁边,没有人注意到他。D.王安石坐在他们的旁边,没有人注意到他。12 .对众人“俯而去”的原因分析 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众人怕遭到王安石这一大学者的嘲笑。B.为在王安石面前班门弄斧而觉得羞愧。C.因为众人盛谈文史,辩说纷纭无结果。D.众人为他们怠慢了王安石而感到害怕。13 .“颔”、“拱手”的描写表现出王安石的品质。(2分)10 . (1)慢,此指慢悠悠地(2分)(2)离开(2分)11.D (3分)12. B (3分)13.谦逊,低调(2分)长宁区(五)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第11-13题(12分)曹玮用兵曹玮知

8、镇戎日,尝出战小捷,虏引兵退去。玮侦虏去已远,乃掠牛羊辎重,缓驱而还,颇失行阵。 众将忧之,言于玮曰:“牛羊无用,徒縻 军耳。不若弃之,整师 而归。”玮不应,但使人候之者三。虏去 玮数十里,闻其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玮愈缓,行得地利处乃止,整师待之。向暮,虏至。玮使人谓之曰:“大军远来必甚疲,吾不欲乘人之怠,请休憩兵马,明日决战。”虏方苦疲甚,皆欣然。旦日,玮鼓军而进,一战克敌,遂弃牛羊而班师。既克,玮曰:“吾知虏伺机必还,故为贪利以诱之。比其复来,几行百里矣,若乘锐便战,犹有胜负。远行之人,精已疲,力已尽,投其所好而安之,则气衰而难鼓矣。吾以此取之。”(选自北宋沈括梦溪笔谈有删改)【注释

9、】镇戎:地名,宋时边地重镇。知镇戎日:主镇镇戎的时候。虏:古时对外族的蔑称。縻(mi): 束缚。1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玮侦虏去,已远() 整师而归()12 .对文中画线句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玮不应,但使人候之者三。A.曹玮不予理睬,但是派人侦察了三次。B.曹玮不予理睬,但是派人多次侦察。C.曹玮不予理睬,只是派人侦察了三次。D.曹玮不予理睬,只是派人多次侦察。13 .从全文来看,曹玮能够一战克敌的原因是什么? (6分) 11 .去:离开 师:军队12 .D13 .故为贪利以诱之(伪装贪利之举诱使敌方长途奔袭)行得地利处以待之(占据有利地形以逸待劳)投其所好而安之(投其所好令

10、敌军隔一夜再战,泄其锐气)(用原文语句或自己概括均可,顺序不论)浦东新区(六)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1013题(12分)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 客,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 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 之所如,凌万顷之 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注】既望:农历每月十六。属(zhu)倾注,引申为劝酒。斗牛:星座名,即斗宿(南斗)、牛宿。一苇:比喻极小的船。冯(ping)虚御风:乘风腾空而遨游。10.语段中的“苏子”是 (人名),“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这句话在我们

11、学过的 一文中也出现过。(2分)1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清风徐.来()12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2)而不知其所止.()(3 分)9A.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一句交代了人物活动的地点。B. “徘徊”二字描绘出月光柔和似对游人极为依恋且脉脉含情。C.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写出渺小在旷大前的迷茫。D.在浩瀚的江水上,作者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溢于言表。13.选段中,作者借写“月”来抒发情怀,从我们学过的古诗文中找出一个相同的例子,并作简要分析。 (3分)10. ( 2分)苏轼(写苏轼的字、号也可)核舟记 11 . (4分)(1)缓慢、缓缓、慢慢 (

12、2)停止12 . (3分)C 13 . (3分)【说明】列举例子1分,分析2分。【示例】(1)岳阳楼记“皓 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一一将明月比喻成“璧”,突出月下洞庭湖的沉静美丽,表现迁客骚人沉醉其中忘记一切的 “览物之情”,引出下文作者关于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议论(2)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一描写明月照松林的秋山晚景,突出其幽静之美,令人向往,含蓄地表达诗人归隐自然、怡然自适的心境(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月有阴晴圆缺千里共婵娟”一一诗人围绕中秋明月,通过对月的追问、赞美与向往,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 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他复杂又矛盾的

13、心理,以及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徐汇区步一回顾。,文皇(七)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 914题(12分)解缙应制题虎顾众彪图,曰:“虎为百兽尊,谁敢触其怒。唯有父子情,见诗有感,即命夏原吉迎太子于南京。文皇与解缙同游。文皇登桥,问缙:“当做何语?”缙曰:“此谓及下桥,又问之,缙曰:“此谓后面更高似前面【注释】解缙:字大绅,明代著名才子。应制:古时由皇帝指定大臣来作诗或者写文章。彪: 此指小虎。文皇:明成祖朱棣。9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及下桥 (3 分)(1)虎顾众彪10 .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文皇)于是命令夏原吉到南京接太子。11 (文皇)于是任用夏原吉到南京接太子。

14、C.(文皇)于是命令夏原吉接太子去南京。D.(文皇)于是任用夏原吉接太子去南京。三个字触动了他。(2分) (3 分)D.忠于职守11 .从文中看,文皇见诗有感,是因为诗中的12 .下列选项中对解缙的特点概括最贴切的一项是A.有勇有谋B.灵活睿智C.谦虚谨慎9 . (4分)(1)回头看(2)等到,到了10 . (3 分)A11. (2 分)父子情 12. (3 分)B青浦区(八)阅读下文,完成 1012题(12分)大中中,王式为晋州刺史。会 河曲大歉,民流徙,他州不纳,独式劳恤之,活数千人。时特峨 胡亦饥,将入侵,闻式严备,不敢道境,曰:“晋州刺史当避之!”以善最称。徙安南都护,蛮兵入掠,式使译

15、者开谕。一昔去,谢曰:“我自缚叛者,非为寇也。”初,安南数有变,相率夜围城。式徐被甲,引家僮乘城责让,矢旖 交发,叛者走。翌日,尽捕斩之。(选自新唐书,有删改)【注】大中:年号特峨胡:少数民族善最:指优异的政绩安南:古代地名旖(ku a i ):作战时用的一种发石器械。1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1)会河曲大歉()(2) 啰日()12 .对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2分)A.王式逐渐被盔甲(所累),于是拉着家僮登上城墙要求让步。B.王式逐渐被盔甲(所累),于是率领家僮背靠城墙斥责反叛者。C.王式慢慢披上盔甲,率领家僮登上城墙斥责反叛者。D.王式慢慢披上盔甲,拉着家僮凭借城墙地势要求让步。

16、13 .从第段看,王式“以善最称”表现为 和。从第段王式对蛮兵和叛者的不同态度中,可以看出他 的特点。(6分)10 . (1)恰好,正遇上(2分) 道歉(2分)11 .C (2 分)12 .体恤灾民(2分)戒备森严(4分,每空2分)治理边疆因时制宜(2分)奉贤区(九)文言文阅读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11分)指南针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水浮多荡摇,指爪及碗唇上皆可为之,运转尤速,但坚滑易 坠;不若缕悬为最善。其法,取新纷 中独茧缕,以芥子许蜡缀于针腰,无风处悬之,则 针常指南。其中有磨而指北者,予家指南北者皆有之。磁石之指南,犹柏之指西,莫可原其理。(选自梦

17、溪笔谈)【注释】方家:行家。碗唇:碗边。纱(ku eng):丝绵。独茧缕:单根的蚕丝。芥子:中药名,呈微小球形。原:推究。10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1)但坚滑易,坠()(2)不及缕悬为最善()11 .下列选项中对文意理解不正例 的一项是()(3分)A.指南针使用时,可以放在水中、指爪上、碗唇上或者用丝悬挂。B.缕悬法的步骤是先取丝,再用一点点蜡把丝粘在针上,最后在无风处悬挂。C.只要采用悬挂的方法,磁针一定指南。D.作者写作此文时,交代了当时还无法推究磁石指南的原理。12.文中作者对指南针的研究有哪些发现? (4分)(1) (2) 6. (1)容易 (2分)(2)比得上(2分)7.

18、C (3 分)8. (1)磁针指向不是正南方,而是略偏东。(2)磁针有四种装置方法,缕悬法最好。(3)磁针有指南、指北之分。(3选2) (4分)嘉定区(十)阅读下文,完成第 11-13题(12分)平湖陆稼书平湖陆稼书龙其,改名陇其。初为嘉定令,以小舟载纺具抵任,内子 躬自辟坤,易日用蔬菜,而 慈惠子民,强毅任事,一时有神君之颂。忽有瞽者诣案自陈日:“聪明正直谓之神,公即神也。我不幸两目无见,特乞公一字批断 ,来生作有目人,地下冥王必不违公言耳。”稼书笑而允之。不二载,被劾去,嘉定土民数千泣留不得,因刻公归集为赠。山右魏总宪上疏,称以天下第一清官,复其职,仍补灵寿县,内擢监察御史。罢官归朱泾,著

19、书自娱,卒于康熙乙亥年。【注释】内子:指妻子。辟坤:绩麻练麻。绩麻为辟,练麻为坤。瞽者:失明的人。批断:原指算命先生对命主吉凶祸福命运趋向的推断。山右:山西省旧时别称。11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1)初为嘉定令 ()(2)易日用蔬菜()12 .以下对画线句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不到两年,陆稼书被人弹劾离任,嘉定几千个士人百姓哭着挽留也没能有办法(留下他)。B.过了两年,陆稼书被人弹劾离任,嘉定几千个士人百姓哭着,以为他留不得了。C.不到两年,陆稼书被人弹劾离任,嘉定几千个士人百姓哭着,以为他留不得了。D.过了两年,陆稼书被人弹劾离任,嘉定几千个士人百姓哭着挽留也没能有办法

20、(留下他)。13.选文中表现陆稼书“清廉”的事情是 ;表现他“爱民”的事情是。(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回答) 陆稼书恢复官职的根本原因是“ (6分)11. (4分)(1)担任、做(2分)(2)交换(2分)1. (2 分)A2. (6 分)“清廉”:他用小船带着纺具到任,妻子亲自绩麻练麻,换日常蔬菜等。(2分)(意对即可)“爱民”:他笑着答应一位盲人百姓“一字批断”的请求。(2分)(意对即可)(山右魏总宪上疏)称以天下第一清官(2分)慈惠子民;强毅任事(1分)松江区(H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10-12题(12分)松江某相国之孙某,贫乏不能自存,其故仆富于财者,往而乞怜。适舂米 ,以五斗令佣负之以随。佣

21、不能胜,息于衢 。其问佣日:“何无力至此 ?”佣叹息日:“吾非佣工者,先祖为某相国。某惊曰:“如此,则亲戚矣!”然两人俱弗克负荷,遂为之相抱而泣。曰:“哀哀父母,生我劭劳! ”市人聚观,一长者予以竹梢,共举以归。两人祖皆崇祯间相也。时人为之语曰:“五斗米 ,两公子,扛不起,枉读诗经怨 劭劳,乃祖贻某岂料此! ”【注释】相国:宰相。 舂(ch o ng)米:把米放在石臼里打碎。衢:道路。劭(qu)劳:劳苦。 贻:遗留。10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1)以五斗令佣负.之以随()(2)佣不能胜.()11 .下列对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两个人)轮流挑着米一起回家。B(两个人)一

22、起抬着米回家。C (长者)挑着米和他们一起回家。D(两人)一起扛着竹梢回家。12 .选文通过相国后代和其故仆 的先后对比,启示我们 。 (5分)10. (2+2 分)(1)背(2)承受11. (3 分)B12. (2+3分)身份(或经济条件、生活状况) 要学会自强,培养自我生存的能力静安区(十二)阅读下文,完成 1013题(12分)焚券了债李士谦出粟数千石,以贷乡人。值年谷不登 ,债家无以偿,皆来致谢 。士谦曰:“吾家余粟,本 图赈赡,岂求利哉!”于是悉召债家,为设酒食,对之燔契 ,曰:“债了矣,幸勿为念也。”明年大熟,债家争来偿谦,谦拒之,一无所受或曰:“子多阴德。 士谦曰:“所谓阴德者何?

23、犹耳鸣,己独闻之,人无知者。今吾所作,吾子皆知,何阴德之有! ”(选自隋书?隐逸传,有改动)【注释】粟,一种粮食,俗称小米。年谷不登,指荒年,下文“大熟”指丰年。赈赡,以财物救灾。燔(fS)契,烧掉债券。阴德:暗中做的有德于人的事。10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皆来致谢.()吾家余粟()11 .以下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于是李士谦邀请了所有的欠债人,为他们摆设酒宴B.于是李士谦召集了所有的欠债人,为他摆设酒宴C.于是李士谦邀请了所有的债主,为他们摆设酒宴D.于是李士谦召集了所有的债主,为他摆设酒宴12 .“明年大熟,债家争来偿谦”的“争”写出了债家来偿的 口 之情。李士谦“拒之,一无所受” 是因为,表现出他是一个 的人。(4分,每格1字)13 .以下对李士谦言行分析恰当.的一项是(2分)A.大公无私B.扶危济困C.目光长远D.虚怀若谷14 .道歉(2分)剩下/多余的(2分)15 .A (2 分)C (1 分)16 .迫切/急切(2分)他已经当众焚券了债/他已经当众说过“债了矣”(1分)说话算话/ 一言九鼎/信守承诺(1分)17 . B (2 分)虹口区(十三)阅读下文,完成第 1012题(12分)杜黄裳李师古跋扈,惮杜黄裳为 相,未敢失礼。乃命一干吏,寄钱数千绳,并车子一乘,亦近直千缗。使者 未敢入,乃于宅门伺候累日。 有舆自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