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理解性默写_第1页
高中文言文理解性默写_第2页
高中文言文理解性默写_第3页
高中文言文理解性默写_第4页
高中文言文理解性默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中文言文理解性默写1 .离骚中抒发诗人将坚持心中的理想和追求,纵然死一万次也决不后梅的句子: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侮。2 .屈原的诗里常有优国优民的诗句,表现对人民的深切同情的句子: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3 .离骚中写自己虽崇尚美德约束自己,多少年仍然遭到贬黜的两句:余虽好修娉以鞋羁兮,善朝 评而夕替4 .离骚中用香草做比喻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两句:既替余以惠兮又申之以揽苣5 .离骚中表明自己遭到不公正对待的原因之一是在上位者的荒唐的两句:怨灵修之浩薄兮终不京 夫民心6 .离骚中表明自己因为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诽谤的两句: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速谓余以善淫7 .离骚中表

2、明自己所处的社会本来就是善于投机取巧,违背规矩的现状的两句:固时俗之工巧兮, 他规矩而改错8 .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两句:背绳墨以追曲兮, 竞周容以为度9 .离骚中表明作者在黑暗混乱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两句:饨郁邑余件僚兮吾独穷困乎此 时也10 .离骚中表明作者宁可死去,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的两句:宁溢死以流亡兮,余不 忍为此态也11 .离骚中用大鸟和,J鸣不合群来比喻说明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两句:管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高中文言文理解性默写12 .离骚中用方圆不相合说明自己和世俗小人不相容的两句: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13 .离

3、骚中表明作者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也是以古贤为榜样的两句: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至 之所厚。1 .离骚中屈原委婉表达自己后侮选择做官,想要归隐的两句:侮相道之不冢兮,延伫乎吾将反2 .离骚中屈原表达趁着迷途未远,赶紧回到正路的两句: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3 .离骚中屈原通过自己退隐后骑马到达长满兰草的水边和长满椒树的山面表明自己从朝廷隐退为 了修养自己的两句: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4 .离骚中屈原表明自己在朝中被指责,不如隐退的两句: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5 .离骚中屈原用荷花表明自己要修养自己的两句:制茬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6 .离骚中屈原表明即使没有人了解自己也无所谓

4、,只要自己内心买好就可以的两句话:不吾知其 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7 .离骚中屈原通过加高自己的帽子和佩带表明要使自己储格更加高洁的两句:高余冠之岌岌兮, 长余佩之陆离8 .离骚中屈原表明人各有各的乐趣,而他穷其一生追求美政的两句: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 以为常9 .离骚中用反问句表明屈原即使受挫也不会改变自己志向的两句: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 可惩?10 .离骚中表明自己即使佩带芳草和玉佩,但是自己光明纯洁的品质没有亏损的两句: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1 / 121 / 123高中文言文理解性默写L蜀道难中说明在很久以前蜀地就建立国家的两句: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2 .蜀道难中表明蜀

5、地自从建立国家来很久不与外界相往来的两句:尔来四万八千岁 不与秦塞通人烟3 .蜀道难中写蜀地和秦地之间阻隔着太白山,只有鸟儿可以飞过的两句:西当太白 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4 .蜀道难中化用“五丁开山”的两句: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5 .蜀道难中用太阳神到了蜀地也要回转车头表明蜀地之高的两句:上有六龙回日之 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6 .蜀道难中用黄鹤不能飞过,猿猴无法攀援,表明蜀道之高的两句:黄鹤之飞尚不 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7 .蜀道难中写出青泥岭盘旋曲折的两句: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8 .蜀道难中用手可摘星的夸张写法写出山峰之高的两句:扪参历并仰胁息,以手抚 膺坐长叹。9

6、 .蜀道难中用雌雄鸟相随在古木上鸣叫表明环境凄凉的两句:但见悲乌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10 .蜀道难中用群峰距离天很近,古松只能倒挂在绝壁上的画面表明山峰之高的两句: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11 .蜀道难中用湍急的水流和滚动的石头发出雷鸣一般的晌声描绘蜀道险要地势的两句:飞湍瀑流争喧膝,砾崖转石万壑雷12 .蜀道难中写剑阁山势高峻媒峨,易守难攻的三句:剑阁峥峰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7 / 127 / 125高中文言文理解性默写1 .琵哲行中通过枫叶荻花瑟瑟作响点名时间并渲染悲凉氛的两句:潺阳江头夜送 客,枫叶荻花秋瑟摩2 .琵普行中用江中月影烘托主客即将分别得悲伤的两句:醉不成欢惨将

7、别,别时茫 茫江浸月3 .巷苦行中用主客听到薛琶声忘了出发侧面烘托葡琶女技艺高超的两句:忽闻水上 薛哲声,主人忘归客不发4 .黄琶行中“千呼万唤”出自哪两句?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黄曾抱着面5 .琵哲行中琵琶女在调弦校音时虽曲调未成但深情已显露烘托静普女技艺高超的两句: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7 / 127 / 129高中文言文理解性默写6 .巷苦行中用靛曾女随手拔弦的不同动作和名曲的流畅演奏表明技艺高超的两句: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霞裳后六幺7 .琵曾行中用暴雨和人的窃窃私语比喻琵琶声变化的两句: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 切切如私语8 .薛哲行中用珠玉落盘体现琵琶声清脆,表明蕾琶女技艺高超的两

8、句:嘈嘈切切错 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9 .琵曾行中写彘笛声从婉转流利到滞淀不畅变化的两句: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 流冰下难10 .琵曹行中写因内心包含愁怨,无声更胜有声的两句: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 胜有声11 .馥曾行中用银瓶破裂和铁甲小兵急速冲出比喻薛笛声激越雄壮的两句:银瓶乍破 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12 .琶音行中用撕裂绢帛的声音说明黄琶演奏结束时的清脆的两句:曲终收拔当心画, 四弦一声如裂帛13 .琵曹行中用客人的反映和悄寂无声的长江夜景描写衬托黄曹女技艺高超的两句: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1 .琵曾行中写葡曾女很小就学完琶管并且位列最优秀的一队的两句:十三学得薛曾成,名属

9、教坊第一部2 .琵曾行中从侧面描写葡琶女容貌美丽,技艺高超的两句: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高中文言文理解性默写3 .薛曾行中写薛哲女一曲终了,无数豪门贵公子赠送红绡的场面的两句:五陵年少 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4 .琵琶行中通过靛曾女年轻时即使是用银钗打拍子敲碎,酒弄脏衣服也不在意表现 年轻时欢乐奢华生活的两句: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5 .黄曾行中写篇曹女年复一年的寻欢作乐,虚度美好时光的两句:今年欢笑复明年, 秋月春风等闲度6 .靛曾行中写黄曾女弟弟从军,阿姨入土,自己年老色衰(黄哲女教给商人的原因) 的两句: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7 .琵曾行中通过写黄曾女门前冷冷清清

10、,年纪变大,嫁给商人的两句:门前冷落鞍 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8 .琵哲行中写商人重利,已出门做生意一个月未归,从而表现黄至女孤独寂寞的两 句: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9 .黄曾行中通过江面空船、寒江和明月表现自己孤独寂寞的两句:去来江口守空船, 绕船月明江水寒10 .馥苦行写黄爸女夜梦往事不禁伤心流泪表现婚后生活孤独寂寞的两句:夜深忽梦 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11 .葡琶行中表现作者和馥爸女同病相怜的两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12 .薛曾行中写作者被贬之地没有美妙音乐的两句:潺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高中文言文理解性默写13 .黄曾行中写作者被贬之地自然环境恶劣的两句:住近温

11、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14 .黄普行中表明作者在被贬之地只能独自饮酒度过美好时光的两句: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1 / 121 / 131高中文言文理解性默写1 .虞美人中写昨夜小楼又刮来东风,可是在皓月当空的晚上不能承受故国之思的两句: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2 .虞美人中写故国宫殿物是人非的两句: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3 .虞美人中运用设问、比喻修辞手法说明自己愁绪之多的两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4 .赤壁怀古中通过写长江水滚滚东流比喻时间流逝带走无数杰出人物的三句:大江 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5 .赤壁怀古中写旧时营垒西边,人们都说是三国时赤壁旧址

12、的三句:故垒西边,人 道是,三国周郎赤壁。6 .赤壁怀古中描写赤壁之地石壁冲天,江水冲击岸边激起无数像雪一样的浪花的场景的三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7 .赤壁怀古写在如此美丽的江山美景中涌现出无数英雄豪杰的两句:江山如画,一 时多少豪杰8 .赤壁怀古中缅怀三国时期周瑜刚刚娶妻,姿容雄伟,英勃发的姿态的三句:遥 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9 .赤壁怀古中写周瑜从容淡定、军事才能突出的三句:羽扇纶巾,谈笑间,椅橹灰 飞烟灭10 .赤壁怀古中写作者神游于古战场,应笑我多愁善感,白发早生的三句: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11 .赤壁怀古中作者感慨人生如梦境一般,不如用一杯酒来察其江

13、中明月的两句:人 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12 .永遇乐中写经历千年,江山依旧但英雄人物已经无处寻找的两句:千古江山,英 雄无觅孙仲谋处13 .永遇乐通过当年演出歌舞的楼阁仍在,但英雄功业已被风雨打散的两句:舞榭歌 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14 .永遇乐描写刘裕(小名寄奴)生活环境普通的三句: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 寄奴曾住。15 .永遇乐中回忆刘裕当年带领军队G势如虎的三句:想当年,金戈铁马,与吞万里 如虎16 .永遇乐中写刘义隆本想北伐获取工业,但是只落得失败而归的三句: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17 .永遇乐中作者想到现实中四十三年前,金兵南侵到处有战火烽烟的三句:四十三 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18 .永遇乐中借廉颇典故,表明自己报国之情不死的三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 饭否?。氓理解性默写1 .写女子在无奈下与男子约定婚期的句子是,O2 .用动物比喻女子不要沉迷爱情的句子是, o3 .写女子家人对其不理解的句子是, o4 .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一句是, 。5 .写女子不愿同氓终老的句子是, 06 .通过写桑叶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的一句是,。7 .写女子在断墙上眺望心上人,见到心上人后前后行为差异的句J _ O8 .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的快乐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