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声现象单元训练题及答案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声现象单元训练题及答案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声现象单元训练题及答案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声现象单元训练题及答案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声现象单元训练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章声现象1 .瞭亮的军号声是由以下哪个物体振动发出声音的()A.军号B.钢管C.军号内的空气D.人嘴2 .物理课上,老师用力吹一根较长的塑料吸管的同时,用剪刀一小段一小段地剪短吸管,如图所示.同学们听到的声音()A.音色变了B.音调变了C.是老师的声带振动产生的D.后排同学与前排同学听到的声音的响度相同3.下列有关声音的实验,其分析错误的是()印乙丙丁A.甲图,敲击鼓面,看到鼓面上的泡沫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乙图,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听到的铃声逐渐减弱,说明声音只能靠空气传播C.丙图,直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拨动时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说明音调由频率决定D. 丁图,扬声器对着

2、烛焰发声,烛焰在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4 .下列措施中,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的是()A.在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B.在嘈杂的车间,工人戴着防噪声耳罩C.机动车辆都安装有消声器D.现代城市住宅安装双层中空玻璃窗5 .生活中常用“引吭高歌” “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高” “低”描述的是声音的()A.音色B.音调C.响度D.频率6 .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7 .关于声现象,下列

3、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8 . ”低声细语“中的“低",指声音的音调低9 . “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8 .在拨动吉他弦后,同学们发现,即使停止了对吉他弦的拨动,吉他也会“余音不断”,其根本原因是()A.吉他声的回声仍在回荡B .吉他弦还在振动C.吉他弦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D .人的听觉发生了“延长”9 .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不同的声音先后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图A.甲和乙声音的音调相同B .甲和丙声音的响度相同C.丙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D .甲和丁声音的音色相同10 .下列措施

4、中属于从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A.在道路两旁植松B.开会时把手机关机或调成静音状态C.电影院采用隔音墙D.强噪声环境下的工作人员戴耳罩11 .如图所示,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放在纸盒上的小纸片会不断地跳动.这个实验是用来研究()A.声音产生的原因B.音调与频率的关系C.声音传播的条件D.乐音与噪声的区别12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波在真空中白传播速度等于 340m/sB.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不可以传递能量C. “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歌曲的音调高D. “女高音”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频率高13.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区分

5、的B.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C.中考期间建筑工地夜间停止施工,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嗓声D.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密闭的广口瓶内,抽出瓶内空气的过程中听到声音变大 14.两个航天员在空间站外一同工作时,需要借助通讯设备交谈。关于他们不能直接对话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航天员之间距离太远B.空间站外噪声太大C.空间站外是真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的空间中传播15.如图所示是敲击音叉时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的二列声波图,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八八 X八小f / 1 八八 /IA.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低B.甲的音量比乙的音量小C.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高D.

6、甲的音量比乙的音量大16 .温度一定时,不同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相同/不同)的,如图所 示的曾侯乙编钟是战国早期文物,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用编钟演 奏古曲是因为敲击不同编钟,所发出声音的 不同;轻敲或重敲编钟同一位置,所发出声音的 不同.(均选填声音的特征)17 .地震给人类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地震产生的声波属于 (选填“次声波” 或“超声波”),所以人们并没有感知到地震产生的声波。倒塌房屋中的一些被困人 员,通过敲击物体使其 发出声音,及时获救,这是利用声波传递 。18 .噪声已经成为严重污染源,极大地阻碍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防噪已成为日常课题。“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在

7、 减弱噪声,而用空心砖砌墙则是在减弱噪声。19 .如图,四个相同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 别敲出 “1 (Do) ”、“2 (R0 "、 “3 (Mi) ”、 “4 (Fa) ” 四个音阶,发声的 声源是:。与“2 (Re) ”这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 。芸Uy 尊司 甲 乙 丙 丁20 .编钟(如图所示)是我国古代音乐文化的杰作,古代工匠运用超高的工艺铸造 出大小不同的编钟,用相同的力度敲击这些钟时能发出不同 (填“响度” “音调”或“音色”)的声音,这是由于不同的钟在敲击后振动的 (填 “振幅”或“频率”)不同。f -,iinr21 .上课时,老

8、师在扩音器前放一只点燃的蜡烛, 增大音量,会发现烛焰随声摆动, 这说明声波可以传递 ;对面教室的老师赶紧把门关上,这是为了阻断噪声的22 .声音在15c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 。甲在足够长的有水的自来水管的一 端敲击一次,乙在另一端把耳朵贴在水管上听,乙共听到三次声音,其中第一次听 到的的声音是靠传来的。23 .在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过程中,如图所示,小明将几个小纸团放在正在播放 音乐的扬声器的纸盆上,他发现纸团上下不断跳动.(1)断开开关,让扬声器停止播放音乐,纸盆上的小纸团停止跳动.这说明了声音 是由物体的 而产生的.实验中小纸团的作用是: ,从而便于观察.(2)小明突发奇想:若将该实验装

9、置移到月球上进行实验,当扬声器播放音乐时, 他(选填下列序号).A.既能听到声音,又能看到小纸团跳动B.不能听到声音,但能看到小纸团跳动C.既不能听到声音,也不能看到小纸团跳动(3)小明又将钢尺的一端压在桌面上,用手拨动钢尺,保持拨动钢尺的力不变,逐 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仪器测得a图实验声音为1.3 X 102Hz, b图实验声音 为1.2 x 102Hz,可见随着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变长,发出声音的 变小.(4)把钢尺换成塑料尺,其它操作相同,听出了两次声音的 不同.(5)控制拨塑料尺的力不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在塑料尺右端开小孔,开孔前后、两次发声的波形图象如图所示.可见不同

10、,会导致发出声音的 改变.(6)下列研究问题的方法不是采用这种方法的是 A.蒸发快慢与温度高低、空气流动快慢、液体表面积大小的关系B.用悬挂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C.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琴弦长短、粗细、松紧的关系24.为了测定声音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小华同学在长为1020m的一根空铁管的一端敲一下铁管,小梦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2.75s,设当时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 v空= 340m/s.求:(1)声音在铁管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2)假如铁管中装满水,且知道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v水= 1500m/s,则声音在铁管里水中传播的时间是多少?听到该次

11、敲击声与听到从空气中传播的敲击声相隔多 长时间?答案:115 CBBDC CDBAB ADBCD16 .相同音调响度17 .次声波 振动 信息18 .声源处传播途中19 .空气柱乙20 .音调频率21 .能量传播22 .340m/s水管23 . (1) 振动放大振动B音调音色(5)物体结构音色(6) B24 . (1)由v,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是:s 1020mv 声音 340m/s=3s因为声音在铁管中的传播速度大于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所以,声音在铁管中的传播时间是:t2 = t1-t=3s-2.75s=0.25s ;故声音在铁管中的传播速度是:s 1020m ,v铁 =4080m/s -t20.25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