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环境中的成像技术_红外线摄影_第1页
黑暗环境中的成像技术_红外线摄影_第2页
黑暗环境中的成像技术_红外线摄影_第3页
黑暗环境中的成像技术_红外线摄影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红 外 线 摄 影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北京100101)钱育华11 前言在黑暗环境中, 以及在星光、月光等低照 度微光下获取目标物的可视影像信息, 对某 些生物学及医学试验研究; 对采集暗环境中 的心理学和医学的某些行为信息; 对了解暗 环境中动物行为的速写和植物生态学特征; 对公安破案及罪行调查; 对采集剧场、歌舞厅 内观众对某演出活动的反映信息以及对暗环 境中的军事活动事件的记录等等, 都具有实 用意义和应用前景。在黑暗环境中获取目标物的可视影像信 息, 可采用的技术方法有: 红外线摄影法、红 外线光电阴极的电子光学变换器法、热红外 线成像法。 其中, 最简便实用的是红外线摄 影。

2、 电子光学变换及热红外线成像技术需要 专门的技术装备, 影像分辨率较低, 一般使用 者多感不方便。 本文中专门讨论在黑暗环境 中的红外线摄影。1959 年, 前苏联出版的2 2专著; 1959 年, 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的 索拉维也夫著红外线摄影; 1985 年, 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张汉玺译特种摄影;1986 年, 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的 苏 尼·尼·库德拉绍夫著特种电影摄影; 1987 年出 版的摄影技术大会; 贺修桂等编著的摄影 手册以及笔者在 1996 年感光材料杂志上 发表的红外照相技术及应用, 都在有关章节中对红外线摄影的理论和技术作了介绍, 阐明了红外线摄影获取暗

3、环境中目标物的可 视影像信息在理论和实践上是可行的。21 红外线的特性红外线是人们肉眼感觉不到的, 只能用 间接的方法发现它的存在。 红外线在可见光 谱的红色端以外, 是波长从 760 1100×106的不可见光。 但由于红外线感光乳剂层nm仅对近红外光敏感, 所以实际应用红外线摄影的是波长在 760 1350 nm 的一段。 红外 线摄影是从 1925 年开始应用的。红外线摄影的价值是由其自身的某些性 质所决定的。 红外线很少受到大气中以致混浊气 体中散射光的影响。 它能够更好地透过空中 的烟雾及薄云, 因此有利于很远处目标物的摄影成像。 红外线的吸收及反射有时比可见光 好。因此,

4、 若干目标物在红外线摄影成像信息 中, 会得出完全不同的色调显示, 这样就有可 能发现目标物影像的许多有趣的及重要的信 息。例如健康树木的叶绿素、青草植被能强烈 地吸收短波而反射红外线的大部分。此外, 叶 绿素吸收紫外线时会在红外线区发出荧光。 因此, 在红外黑白照片上, 绿色植被成为白色 影像, 在彩色红外照片上成为不同程度的红 色。对于人眼感到很亮的许多染料, 由于红外 线几乎全被吸收, 因而在红外照片上成为黑 色影像。 红外线可以透过可见光不能透过的 介质。 对可透过红外线的人体皮肤进行红外 线摄影, 可以清楚地看到血管的影像信息。红 外线能穿透除黑纸以外的纸张、皮革、绸布、 薄木片、硬

5、橡胶、昆虫与植物的黑壳。1997 年第 6 期感光材料·39·312红外线照相机在黑暗环境中摄影, 除了专用的红外线31 暗环境中红外线摄影311人工红外线辐射源红外线是非可见光。 用红外线照明目标 物进行摄影, 实质上就是在黑暗环境中摄影。在黑暗环境中目标物自身辐射的热红外线对 红外感光胶片是不敏感的, 只有反射短波红 外线才能使红外胶片敏感, 因此必须给目标 物以足够的红外线照明。 在黑暗环境中进行 红外线摄影, 一定要解决好人工红外线辐射源。选择利用发热到足够温度的热辐射器, 一 般采用钨丝白炽灯, 并匹配适用的红外滤光 镜, 就可以在红外线光谱区内达到足够的辐 射能

6、照射被摄黑暗环境中的目标物。 图 1 所 示是白炽钨丝灯的光谱辐射能分布, 它是最适宜的红外线摄影照明光源。 在光源辐射方 向加上红外滤光镜后, 完全排除了白炽灯辐 射的可见光, 从而成为一个非可见的照明光 源。 此时, 在黑暗中摄影, 在照相机镜头前不 必再用红外滤光镜。 为了获得理想的非可见 光照明, 最好把灯泡接在降低的电压上, 例如把两个灯泡串联起来, 以便减少白炽灯的可 见光辐射。 其它辐射红外线的非可见光源也 可以用。 以上是在有电源的情况下非可见的 红外线照明。在没有动力电源的黑暗环境中, 为了在随机黑暗环境条件下进行隐蔽的红外线摄影, 可携带方便的专业红外线摄影闪光灯, 如 N

7、 O C TO 480 型、森帕克牌红外线 400型闪光灯。照相机外, 常用的各型照相机均可用于红外线摄影, 只是不同类型的照相机采用不同规 格的红外胶片。另外, 由于红外线能穿透某些物质, 故必须选用能防止红外线透过的金属 机身箱体及暗盒。红外线比可见光波长长, 因此, 在摄影调 焦清楚后, 应将距离标度挪动与红外标志红色“R ”对准, 才能获得清晰影像。313红外滤光镜对不同类型的红外胶片, 应选不同类型 的红外滤光镜与之匹配。 如在黑暗中用红外 线摄影闪光灯, 则不必用红外滤光镜。适用于 红外线摄影的滤光镜类型很多, 如柯达公司的W RA T T EN F IL T ER N o15,

8、25, 29, 70,87, 87A , 87B , 87C , 88A , 89B。 选择何种滤光镜取决于所用的红外胶片和对影像效果的要 求。图 2 为几种红外滤光镜的光谱透射曲线; 表 1 为几种滤光镜透射率。 采用普通光源进行红外线摄影时, 推荐在光源前用滤光镜N o87, 88A , 或 89B , 以便截止可见光的影响。314红外感光材料在黑暗环境中的红外线摄影所用的红外 感光胶片, 在感色范围、反差系数、分辨率和 稳定性等照相性能指标方面, 与普通的感光胶片存在差异。 对于红外感光胶片的感色特 性, 国外一般用其灵敏度峰值对应的波长对 商品进行标识。如红外 750, 表示其敏感波长

9、在 550 950 nm , 最大灵敏度对应的波长在750 nm 。国外红外感光材料按最大灵敏度峰 值的波长分为 700, 750, 800, 850, 950, 1050等几种。 图 3 为各种感光胶片的光谱灵敏度 曲线。 红外感光材料外包装上还注有“硬”或 “快”的字样, 分别表示反差系数较高, 感光度 较高。图 1白炽灯的相对光谱能量分布© 1994-2013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40·感光材料1997 年第 6 期表 1 红外摄影

10、滤光镜透射率波长(nm )N o 87N o 87AN o 87B N o 87C N o 88AN o 89B7007107207307407507607707807908008108208308408508608708808909009109209309409509609709809901112321457166911771683118510861187108717881188148816881889108912891489168911891990109011901290139014901590159015901590151111410331754107015771381188512871

11、08810881889108912891289128911891189118911891189118911891189138913891490119013018315121322112312441959196312681073137613781579158014801781148119821182178311831483168410841384168419图 3各种红外胶片灵敏度曲线红外感光材料随灵敏度峰值波长的增 长, 其感光度、分辨率、反差系数与有效保存 期都相应地下降, 特别是稳定性表现得特别 明显。如红外 750 感光材料有效期为 1 年, 而950, 1050 的红外感光材料有效保存

12、期只有15 30 天, 一般要求在 10以下, 相对湿度40% 60% 的条件贮存。 若在- 18的冰箱 中保存, 效果会更好。中国乐凯胶片公司制造的红外感光胶片有黑白红外 1411 型、1421 型、1431 型及彩色 红外 1821 型、1822 型。它们不是按红外灵敏 度峰值波长编号, 而是胶片系列编号, 其照相 性能参数见 1996 年感光材料杂志“红外照 相技术及应用”一文。315红外摄影曝光红外线能量的大小 , 由于摄影地点场所 环境的不同而有差异, 准确地计算出摄影曝 光量是不容易的。 红外感光材料一般不标志感光度, 因为在摄影时常需加用各种不同类 型的滤光镜, 且摄影处理冲药配

13、方也会影响 胶片的感光度。 通常制造厂只提供此片的参 考感光度, 应用者要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 并 通过试拍实践, 这样可大体上获得正确的感光度。红外线摄影时, 不可用普通的测光表来 测光。 因为普通测光表是根据可见光来校准 所测光的数据, 故不适于测红外线。316红外胶片冲洗红外胶片摄影后应防热、防湿, 在没有红 外辐射的全黑环境中冲洗。 通常红外摄影曝 光多有不足, 因此在冲洗之前, 要通过试冲来01553108131612251738104814571565137215781580168212831384178516861487128717881388180110016011864107

14、71581217181024153112381044114915531758126117641667167010011001280173115521954189713310121410171821182613 1000 8513 3012 7313 8912 9015 9015 图 2几种滤光镜的光谱透射曲线© 1994-2013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1997 年第 6 期感光材料·41·用沾有水或甘油的湿布擦两下就可以消除反光。 如果被翻

15、拍件有玻璃的反光, 在没有偏振镜的情况下, 需要移动一下照明灯。另外, 当光线与被摄件表面夹 角小于 45°时还必须在相机另一侧放一盏同功率, 并 与被摄件距离相同的补光灯。对于大尺寸翻拍件, 布 光原则是“对称”, 也就是说被摄件周围的照明灯功 率及与被摄件距离都一样, 以保证被翻拍件各区域 所受的光照度都相同。对于这一点, 最好用入射光测 光表在翻拍件表面各处测光强, 在入射光光强均匀 一致的情况下方可开始对焦拍摄。翻拍对焦 对焦在翻拍摄影中很重要, 也困 难得多。建议翻拍时选用对焦屏较大的单反机, 最好 不用A F 相机和镜头。目测对焦完成之后, 要用放大 镜检查对焦屏, 以确

16、保最准确的对焦。布光测光后, 只要电压波动不大, 一般更换翻拍件后无须再重新 布光测光, 但必须重新对焦, 因为每一翻拍件不尽相 同。翻拍曝光布光测光和对焦完成后, 要根据 所用胶片及翻拍件色彩等因素确定快门、光圈组合。 例如用黑白全色片翻拍色彩浓艳的美术作品, 曝光 值在正常条件下要增加 1/2 档, 这样诸多色彩被压 缩成黑白灰的色调, 曝光略过一些可避免照片偏灰 的缺点。又如用彩色负片翻拍色彩浓艳的美术作品 时, 曝光也以增加 1/2 档为宜。采用彩色反转片翻拍 艳丽的美术作品, 曝光值要增加 1/3 档, 以保证能表 现出阴暗部位的色彩, 避免色彩发闷。如果其翻拍件 色彩淡雅, 为了准

17、确还原色彩, 保证底片色彩饱和 度, 曝光值则以减少 1/3 档为宜。翻拍是项有趣的工作, 平时应注重数据的积累。经验与体会谈 翻 拍屠氵勇说起翻拍, 一般人都认为只与档案资料室或印刷厂有关, 实际上并不尽然。比如说, 看见一张很不 错的书法、美术作品, 或者说一张很重要、很满意照 片的底片丢了, 这时就能用上翻拍技术了。翻拍所需器材 包括一台单反相机、一只有 效口径较小的镜头、遮光罩、一块独立式入射光测光表、快门线、细绳、胶带纸及三脚架。如果相机聚焦屏 较大, 最好再备一只放大镜; 如果镜头是定焦镜头而被翻拍件尺寸又较小, 最好再备一只近摄镜或近摄 接圈。胶片选用 一般用途的翻拍, 可以选用各种 型号的 ISO 100/21°胶片。若翻拍书刊的文字、图表,宜选用高反差的胶片。实际工作中, 我个人认为目前国产乐凯 SHD 100 和 SHD 400 这两种黑白胶卷较 通用。冲卷时通过对药水温度和搅拌频率、力度的控 制, 这两种黑白全色片反差有所变化。需要软调底片 时, 可以略降低一些药水的温度以及搅动的频率和 力度; 需要硬调底片时, 按标准温度冲洗, 每隔 5060 秒搅动 40 秒。翻拍用光 翻拍件尺寸较小时, 布光并不会 成为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