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7高考真题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三)_第1页
2013-2017高考真题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三)_第2页
2013-2017高考真题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三)_第3页
2013-2017高考真题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三)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72018届高三地理作业 试题内容: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三) 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功夫深一、选择题(2017全国卷2)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图3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完成13题。1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A坡度和缓  B岩石裸露C河流、沟谷众多  D降水集中2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原因主要是降水较少

2、0; 山地相对高度较小河流较长 风化物粒径较小A B C D3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A海拔较高 B土层浅薄 C光照不足 D水源缺乏【2017天津卷】读图3,回答第4题。4、图3地貌景观显示的岩石类型和主要的地质构造最可能是A岩浆岩、褶皱 B沉积岩、褶皱 C岩浆岩、断层 D沉积岩、断层【2017江苏地理卷】 图3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A甲乙丙  B乙丙甲C丙乙甲  D丙甲乙6在

3、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A1  B2 C3  D4(2016江苏卷)图10 为地球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78 题。(双选) 7. 关于图中、所示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A. 指化学沉积作用            B. 指搬运作用C. 指成岩作用                 D.

4、 指火山喷发作用8. 地球内部圈层与大气圈的关系是A. 生物圈是大气中的碳进入内部圈层的纽带B. 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C. 火山活动使地球内部的碳释放到大气圈D. 大气圈吸收太阳能使地球内部不断增温 【2016·天津卷】在天津市南部地区发现的贝壳堤,是贝壳及碎屑物受潮水搬运,在海边经较长时期堆积而形成的垄岗,可以作为当时海岸线的标志。9.图l所示古海岸线分布地区地势的总体变化趋势是A.由东北向西南倾斜         B.由西向东倾斜 C.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5、;    D.由北向南倾斜10、该地区5000年来海岸线位置的变化,反映了A.海平面间歇性下降        B.气候持续性变暖 C.海滨泥沙不断淤积        D.地壳阶段性下沉11、与天津市其他地区相比,北部地区降水较多的原因主要是A.锋面过境频繁             B.地处迎风坡 C.空气对流旺盛

6、60;            D.多气旋活动12、.图2所示甲地比周边地区气温高的最主要原因是A.海拔高度低       B.降水少     C.人口密度大    D.距海远【2016·全国丙卷】【2016·新课标全国卷3】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周边山峰分别经历了1次冰期(末次冰期)、2次冰期和3次冰期,如图2所示。据此完成1314题。13.按山峰抬升至冰期时终年积雪高度的

7、先后顺序排列,依次是A.雪宝顶、太白山、果洛山     B.果洛山、雪宝项、太白山C.太白山、果洛山、雪宝顶      D.雪宝顶、果洛山、太白山14.点苍山无现代冰川发育,是因为与末次冰期时相比,点苍山现在A.日照更长           B.气温更高C.植被更密         

8、60; D.海拔更低【2016·江苏地理卷】中国山水画家多师法自然,其作品往往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图1为我国四幅山水画作品。读图回答1516题。                          15.画中描绘江南丘陵景观的是A.  B.  C.  D.16.画中描绘的地貌类型形成原因是 A.冰川作用、风力作用  B.流水作用、

9、冰川作用 C.风力作用、流水作用  D.生物作用、流水作用二、综合题17.【2015·北京朝阳区质检】读下图,根据环境特征对比分析黄河形成了三角洲,而刚果河没有形成三角洲的原因。(14分)18、(2013全国课标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畜、多风、植被稀疏。下图所示区城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6分)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6分)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

10、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6分)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19.【2015·衡阳市五校联考】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图中等值线为等高线(单位:米)。材料二现代汉语词典:“泾渭分明”指的是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1 分析河流在A、B两地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作用。(6分)2 从地形、地质、水文特征等角度简析渭河干流图示河段不宜建设水电站原因。(8分)3 (3)要说明泾河清澈的自然原因以及渭河浑浊的人为原因。(6分)综合题动力:黄河入

11、海口附近地形起伏小(1分),河流堆积作用强(2分);刚果河入海口附近地形起伏大(1分),河流侵蚀作用强(2分);物质:黄河流经大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中游)流经(植被较差或土质疏松)黄土高原,河流含沙量大(3分);刚果河流域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植被好(森林茂密),河流含沙量小(3分)其他:黄河(注入的渤海相对封闭,)入海口附近洋流携带泥沙的能力弱(1分)刚果河(注入开阔的海洋,)入海口附近洋流携带泥沙的能力强(1分)   (1)(M处附近的)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河边、河床沉积;(2分)(河水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季节河床裸露;(2分) 风沙在此沉积。(2分)(2)冬

12、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偏北风);(2分)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2分)H县城附近为河谷交汇之地,(形成风口,导致狭管效应)(2分)(3)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论据:该区域西临黄土高原,北邻内蒙古高原,大风可将沙尘吹到此处;(2分)河流持续搬运泥沙;(2分)人类活动用水量增加,导致河床裸露期增长;(2分)风出风口后,在M地速度降低,风沙在此沉积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论据:位于半湿润区,降水较丰富,风沙发生季节短(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2分)河流源地及径流地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使河流搬运的泥沙量减少);(2分) 沙源集中分布在河床与河边,面积较小,不足以形成面积较大的沙

13、丘群;(2分) 位于山区,附近有水库,沙丘群难以向周围扩展。【答案】(1)A处河流落差大,流速快,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沟谷地貌。(3分);B处河流水流平缓,以沉积作用为主,形成河谷冲积平原(3分)(2)地处渭河平原,地势平坦,落差小,水力资源不丰富(2分);地处平原,不利于建大坝(2分);地质条件不稳定(2分);河流含沙量大,泥沙淤积严重(2分)。(3)泾河虽从黄土高原流下来,但它已经切到了黄土下的基岩上,所以河水是清澈的(2分)渭河上游地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2分);加上生产生活废水的大量排放,因此河水是浑浊的。(2 分)清华大学著名泥沙研究专家 王兆印教授这样解释:他用两个概念:一个是“下切河”,一个是“冲积河”来解决这个问题 :1、泾河是一条“下切河”,也叫“山区河”。比降大,流速快,因此下切很深,河床是石头。所以泾河平时是没有泥沙的,是清的。张家山水文站12月和1月测得其含沙量仅为0.37和0.23公斤每立方米。泥沙只集中在雨季和 汛期,那时通过侵蚀黄土高原而获得大量泥沙。7月,8月其含量为33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