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移动重叠构造全等摘要:辅助线的添加,一直是几何教学中的难点,而构 造全等三角形是一种常见的构造方法,就已知线段相等时, 通过经历移动重叠的探索过程,探究出构造全等三角形的一 些方法。关键词:辅助线;构造;重叠;全等三角形 人人都说几何难,难就难在添辅助线,如何让学生既快 又准地添加辅助线,一直是一个教学难点。当已知条件中含 有线段相等时,我们经常引导学生通过构造全等三角形来解 决问题。构造两字说起来简单,可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却比登 天还难。如何突破构造全等三角形的难点?让移动重叠来揭 开它神秘的面纱吧!一、题目呈现和解答例1:如图1所示,四边形ABCD中,/ BAD=/ ACB=90°
2、 , AB=AD, AC=4BC,设CD的长为x,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y, 求 y 关于 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分析】题目要求 y 关于 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而四边 形ABCD的形状为不规则四边形,因此需要把不规则图形利 用割或补的方法转化为规则图形。此题涉及全等三角形的性 质与判定、勾股定理、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等知识。解此题的 关键在于如何通过添加辅助线,将求不规则四边形面积的问 题转化为规则图形的面积来求。通过构造全等三角形来转化, 可得如下解题方法。这是二次函数第一讲作业中的最后一题。从学生的完成 情况来看,全班 37 位学生,仅 3 位学生做正确,另有 2 位 学生把全等三角形构造
3、出来了,但将3 : 4 : 5对应错误,导致解题不完全正确。而大部分学生则是将题目空在那里,束 手无策。和学生交流后我发现学生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不知道 如何去添辅助线,而此题的突破口就是通过构造一个全等三 角形,把不规则四边形面积问题转化为规则图形的面积来求。从例 1 及以往的经验,我们可以发现,构造全等三角形 是添加辅助线的一种常用方法。如何去构造全等三角形?为 什么这样去构造?只能这样构造吗?这就成了我们需要思 考的问题。为什么大部分学生总是构造不出来?是否可以把 更为简单的已知条件作为突破口让学生去尝试构造?既然 是构造全等,那就应该有最基本的线段或角相等,能否以此 为突破口,找到此类题型
4、添加辅助线的共同方法呢?二、移动重叠论构造在例1中,我们发现有已知条件线段 AB=AD,是否能以 此为思维突破口呢?既然这两条线段相等了,那么这两条线 段就可以重叠了。接下来是线段 AB不动,让线段AD及所在 图形(一般是三角形)移动过去重叠,还是线段AD不动,让线段 AB 及所在图形(一般是三角形)移动过来重叠呢? 我们发现,这样的重叠图形都可以构造出 4 个,如图 3、图 4 所示。观察图 3 这四种移动方案,发现当移动到如图 3 所示的 AED时,能把已知条件中的/ BAD=90°利用起来,使点A、 E、C三点共线,根据全等三角形线段之间的关系,又能把已 知条件AC=4BC利用
5、起来,得到两直角边之比为 3 : 4的Rt CED,利用方程思想和勾股定理就能把不规则图形中的各边表示出来,进而表示四边形 ABCD的面积,因此确定构造 方案如图 2 所示;另外,我们还可以发现,当移动到如图 3 所示的 AE D时,不规则四边形 ABCD的面积问题可转 化为求梯形ACDE '的面积问题,根据全等三角形线段之 间的关系,结合勾股定理,把梯形上底D、下底AC、高AE分别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可表示四边形 ABCD的 面积,所以还可以有如图 5 所示的构造方案。同样,观察图 4 这四种移动方案,发现同样有两种构造 方案有利于题目的解决,在这里不再一一展开。三、归纳与感悟 从上
6、面的探索中,我们可以发现,移动重叠的方法是一 个经历探索的过程。它是根据全等的性质对应边相等,联想 到线段相等就有可能是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就可以重叠。 而线段重叠是学生比较容易操作和模仿的,关键在于带着图形(一般是三角形)去重叠时相等线段的端点如何去对应, 第三个端点在这条线段的哪个方向。于是就产生了 4 种构造 全等三角形的辅助线了。观察哪种图形更有利于沟通已知条 件与求解目标的内在联系,有时会有多种构造法,此时就产 生了一题多解,选择最优的构造方法,把构造出的图形用辅 助线的形式表述出来,完成求解过程。下面利用移动重叠的探索方法,让我们来感悟经典构造 法名称的由来,而不是如参考答案或教师
7、讲的突如其来的 “像是帽子里跑出一只兔子”式的证明方法。1.中线倍长法例2:如图6,已知 ABC中,AB=5, AC=3, BC上的中 线AD=2,求BC的长.【分析】此题涉及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全等三角形的 判定和性质等知识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做出辅助 线。由已知条件中线 AD,可得出BD=CD,进而想到尝试用 移动重叠的方法,当线段BD不动时,可得图7。观察这四种 移动方案,发现只有移动到如图7所示的 A' DB时,与已知图形中/ ADC形成对顶角模式,点 A、D、A'三点共线, 出现新的三边可知的 A' BA,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找出Rt A' BA
8、,找到Rt/ A',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 BD,与求解 目标打通。因此确定构造方案如图 8 所示,所添辅助线为延 长AD到A'使得A' D=AD,联结BA',这就是经典的中线倍长法的由来。2.旋转法例3 (2012?南充第14题):如图9,四边形ABCD中, / BAD=Z BCD=90°,AB=AD,若四边形 ABCD的面积是 24 cm2, 求 AC 的长。【分析】此题涉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等知识, 同样是需要添辅助线才能解决问题,通过上面的探索方法, 发现条件中有 AB=AD,进而想到用移动重叠法来探索,如图 10所示,最后确定构造方法如图
9、11所示,所添辅助线ADC绕点A顺时针旋转90°使得点D与点B重合,点C的 对应点为C,这就是经典的旋转法构造全等三角形。四、直接应用例4:如图12,在等腰 ABC中,AB=AC顶角/ A=20° , 在边 AB上取点D,使AD=BC,求/ BDC的度数。【分析】此题涉及全等三角形、正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的性质和判定等知识点。学生解此题困难很大。但如果根据 本文的探索,发现条件 AD=BC进而想到移动重叠的方法进 行尝试的话,难度就不攻自破了。根据BC所在三角形有两个,考虑让BC不动,移动AD及AD所在三角形,如图13 所示,发现 C和C'点的构造方案出现了特殊图形
10、正三 角形,能够再次利用 AB=AC的条件,进而求解,最后确定构 造方案如图 14或图 15所示。以图 15为例,可得如下解题方法解:如图15,移动 ADC,使得点A与点B重合,点D 与点C重合,点C的对应点为 C,连结 AC。因为 AB=AC / BAC=20 ,所以/ ABC=Z ACB=80° .因为 ADC BCC ,所以/ CBC =20 °, AB=AC=BC .所以/ ABC =60°.所以 ABC 为正三角形.所以/ BAC =60 °, AC ' =AB=AC.所以/ CAC =40° .所以/ AC ' C=Z ACC =70° .所以/ BC' C=10° =Z ACD.所以/ BDC=Z DAC+Z ACD=30° .移动重叠不仅仅是构造全等的一种探索,它还包含了分 类讨论的思想、图形的变换等知识,也为以后学习相似的构 造做了铺垫,而在探索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图形,都是全等三 角形章节中常见的基本图形。因此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特 别是当几何中开始出现需要添辅助线构造全等时,要多给学 生提供这个经历移动重叠的探索过程的机会,使其在探索中 积累基本活动经验。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明白构造两字的含义, 由慢到快地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成本会计工作总结(14篇)
- 机械转让合同
- 工程包工包料合同
- 孕期解除劳动合同
- 排土填埋合同
- 网络工程合同
- 封路施工合同
- 小区物业管理服务合同
- 山庄扩建合同
- 提前30天解除劳动合同
- 中学生作文写作技巧提升
- 2025年水运监理工程师考试(港口工程)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儿童白血病常见化疗药物
- 2026版高中汉水丑生生物-第一章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录课用)
- 【好题汇编】2023-2025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有解析)
- 职业卫生培训考试试题附答案2025
- 口腔门诊营销方案
- 2025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英语试卷(含答案)
- 药物过量中毒护理查房
- 湿性愈合护理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鱼粉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前景趋势与投资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