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整理版幼儿园活动实录:一课三研一一水果沉浮以年级组为单位的课题研讨活动是我园园本教研的主要形式之 一。小班组正在实施“好吃的水果”主题活动,大家确定把科学活动 “水果沉浮”作为研究课例,并把操作环节的组织作为研究的重点, 旨在探索小班幼儿在科学活动中的操作特点与组织方法。第一次研讨:活动前,刘老师在每张桌子上放好苹果、香蕉、葡萄等水果,一 盆水。活动一开始,刘老师问:“小朋友,你们的桌子上有些什么呀?” 幼儿很快说出:“苹果、香蕉、葡萄”接着刘老师请幼儿把水果 放到水里玩一玩。幼儿非常兴奋,纷纷拿了水果在水里玩了起来,有 的拿住了水果不放,有的在水里拍拍打打,有的互相争抢刘老师 要求他
2、们不要玩水,仔细看看每种水果在水里是什么样子的。 可幼儿 并没有在意老师的话,也不明白老师提供材料的用意。因而,接下来 的操作就更凌乱无序。刘老师只得暂停活动。把活动要求又说了一遍。 并且到各个小组里指导。小组评议:大家觉得刘老师的教学目标定得比较合适。 但活动一开始幼儿没 有按老师的要求去做。操作也没有达到目的。究其原因有二:一是刘 老师没有意料到幼儿在当时最想做的是什么, 幼儿被摆放在桌上的水 吸引住了,他们感兴趣的是玩水。至于水果他们天天看见 (在活动室 展览了几天了),并不感到新奇。二是刘老师没有提出明确的操作要 求,导致了幼儿操作的盲目性。刘老师的反思:我一开始就让幼儿把水果放在水里
3、来玩。是想体 现幼儿活动的自主性,然后在玩的过程中再向幼儿交待活动的要求。 事实证明这是不适宜的。幼儿不清楚老师的操作要求。必然会影响他 们的操作质量。我应该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提出明确具体的操 作要求、训练幼儿有序的操作习惯。第二次研讨:接下来是许老师在自己班级教同样的内容, 她的教学目标与刘老 师的基本相同。她在每张桌子上放好苹果、香蕉、葡萄等水果,幼儿 围成半圆而坐,中间一只大的透明塑料筐里盛了大半筐水。许老师先请幼儿看看桌上有些什么,幼儿转身看了看很快说出了 苹果、香蕉、葡萄等。“这些水果很想到水里去玩玩,你们猜猜苹果 到了水里会怎么样呢?是沉到水底,还是浮在水面或者在水的中间 ?
4、 那香蕉、葡萄呢? ”许老师一个一个问着。“沉的”“浮的” “在水中间” 幼儿争先恐后地发言。许老师继续启发:“到底会怎么样呢?我们把水 果一个个放到水里试一试。先请你们每人拿一个苹果放到水里看看它 是怎么样的?”幼儿依次把苹果、香蕉、葡萄等水果放进水里。许老 师要求他们说一说每一种水果任水里的情况。 并帮助幼儿用“沉” “浮” 来表述。小组评议:改进后的这节课有三个特点:一是要求明确,操作有序;二是先让幼儿运用已有经验,对事物将要发生的结果进行猜想, 让孩子们带 着自己的假设做实验,能引起幼儿的探究动机和兴趣;三是注意了幼 儿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可问题在于:许老师过于强调操 作的
5、有序,让幼儿一步步按她的要求做,显得太死板。幼儿没有一点 自主权,这不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再者。许老师仅注意了幼儿操 作前的猜想,没有比较验证的过程。幼儿无法从事实中得到反馈。构 建新的知识经验。许老师的反思:这次活动虽然进行得比较顺利,孩子们能按照我的要求来做,看 到了各种水果在水里的情况,并能用正确的语言描述。似乎目标已经 达到了。但从孩子们的眼中,我没有看到他们由衷的快乐,也没有看 到他们忘我的投入。其主要原因是整个活动都是我在说,幼儿跟着做, 每一个过程都是我领着走的,幼儿缺乏主动性。那么,如何根据小班幼儿的特点。既能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又能做到活而不乱,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6、呢 ?经过重新思考 和设计,我在活动目标中增加了一条“学习用简单的方法记录水果在 水中的沉浮状态”,并向课前进行了延伸。第三次研讨:活动前三天,我在水果展览区放了一个盛有大半筐水的透明塑料 大筐和一条干毛巾。开始没人在意,慢慢地发现有人把水果放进水里 玩了,玩的时候会听到他们开心地叫起来“沉下去了”“浮起来了”。活动准备时,我在每张桌上放了苹果、香蕉、葡萄等水果,一盆水,塑封好的记录卡1(卡上画有大水杯,水杯上有水位线),水果小 图片若干(反面贴有双面胶)。活动开始了,我请幼儿看看、说说这里有些什么水果?你喜欢什么水果?为什么?(幼儿自由交谈着)接着,我对幼儿说“水果想请你们 带它到水里去玩玩
7、,苹果放到水里会怎么样呢?香蕉、葡萄呢?幼儿争 论起来了,有的说会沉到水底下去,有的说会浮到水面上来。也有的 说会在水的中间。我鼓励他们大胆猜测,要求他们把自己的猜测记录 下来,用水果小图片贴在记录卡上的水杯上。在进行操作验证前,我提出了具体要求:“请你们把水果一个一 个放在水里试一试,仔细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情况,再看看与自己的猜 想一样不一样。”操作开始后。我巡回观察、适时指导,帮助他们正 确运用“沉”和“浮”来讲述每一种水果在水里的情况,引导他们将 实验的结果与预想的结果进行比较,如果不相符就要求他们调整记 录。幼儿操作完,我请他们把自己的发现讲给大家听。有的说: “我 发现苹果放在水里是浮
8、的。”有的说:“香蕉是沉的。”还有的说:“葡 萄是浮的。”接下来是启发幼儿提问的环节,我说:“这些水果在 水里有的沉有的浮,真有趣,你们有没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小组评议:活动的过程中,钱老师没有牵着幼儿的鼻子走,也没有一放了事, 而是让幼儿明白了具体的操作要求后进行自主活动, 并且有充裕的时 间鼓励幼儿看看、讲讲。整个活动始终保持着宽松、和谐、快乐、有 序的气氛。钱老师考虑到了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设计了直观形象的 记录卡和标记图。因此,幼儿能顺利地把自己的猜想记录下来,并在 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比较、验证。建议:活动开始时“让幼儿看水果、说水果”这个环节可以去掉。因为 “好吃的水果”在班里已
9、经实施一段时间了。幼儿对水果的认识可放 到这次活动前进行。我的反思:针对小班幼儿来说,我设计的这个活动总体上比较满意。活动前, 我在水果展览区提供水筐、毛巾等材料,目的就是为了让幼儿在自然 的状态下与材料相互作用。在玩水的过程中无意识地发现和获得初浅 的“沉” “浮”经验,再通过这次集体活动帮助幼儿归纳和形成有关 物体沉浮的经验。结果证明我的目的达到了。这是一种区域活动与集 体活动交互运用的尝试。我让孩子们做简单的记录,目的是让他们通过记录水果在水里的沉浮状态。并且根据水果在水里实际的沉浮状 态来验证原有的猜想,调整自己的认识,使幼儿知道:事物要通过实 验、探究来认识,一切结论必须以客观事实为
10、依据。活动即将结束的 时候。我安排了一个启发幼儿提问的环节。 虽然小班幼儿还不具备一 定的提问能力,但幼儿乐于提问的习惯必须从小培养。 鼓励和引导幼 儿提出问题,能激发幼儿主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欲望。 大家提出的 “看看、说说水果”这个环节。我也觉得没有必要。幼儿对水果的认 识不是这次活动的重点,再说他们在这之前对水果已经有了很多的了 解。“三研”后的体会:教师为小班幼儿提出的要求应简单明确, 让幼儿知道操作的目的 和要求,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在集体教学前几天就把水果、 水放在展示区让幼儿无意识地玩玩,操作前老师提出要把水果一个一 个放进水里试试,这些都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要为幼儿探索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保证他们的探索 活动不偏离方向。让幼儿主动探索,不是幼儿想要什么就给什么,想 干什么就干什么,幼儿的探究是在教师引领下的探究。幼儿操作时, 教师及时引导幼儿观察每个水果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汽车买卖合同范本格式
- 2025年高中一年级历史上学期单元测试试卷
- 初中物理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 初中数学教研组的工作计划
- 初中实习报告
- 成都市 2024-2025 学年小学五年级地理期中预测试卷及答案
-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含答案第3单元检测
-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同步练习 含答案-古诗词诵读
- 2025年吸痰填空试题及答案
- 陕西省公务员2025年公共基础知识真题汇编卷
- 5G通信模块设计项目分析方案
- 汽车维修入股协议合同
- 教育家精神课件
- 2026蒙牛「星动力」校园招聘笔试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机械行业安全生产考试题库(行业安全规范试卷)
- 教师职业发展规划与晋升路径解析
- 2025年实验室检验质控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贵州毕节市中级人民法院招聘聘用制法官助理30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医院地震疏散培训
- 4.11 拧螺丝 课件 2025-2026学年科学二年级上册苏教版
- 2025年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考试题及参考答案(培优A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