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M 33 YD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T XXXX-XXXX接入网用现场组装的光纤活动连接器Field-mountable optical connector for access network(Telcordia GR-1081-CORE:1995,Generic requirements for field-mountable optical fiber connectors,NEQ)(征求意见稿)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信 息 产 业 部 发 布目 次前 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要求35 测量
2、和试验66 质量评定程序117 检验158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16前 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参考Telcordia GR-1081-CORE(1995)现场组装光纤活动连接器的一般要求、Telcordia GR-326-CORE(1999)单模光纤连接器和光纤跳线的一般要求,结合国内外现场连接器实际情况和国外运营商同类产品的技术规范编写制定。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接入网用现场组装
3、的光纤活动连接器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接入网用现场组装的光纤活动连接器(简称光纤现场连接器)的定义和分类、基本结构和功能要求,光学性能、机械性能和环境性能要求,以及试验方法、质量评定程序、标志、包装、运输及储存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接入网用单模光纤现场连接器系列产品。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421-2008电子电工产品基本环境试验 第1部分:总则GB/T计数抽样试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125
4、07.1-2000光纤光缆连接器 第1部分:总规范光纤光缆接头 第4部分:分规范 光纤光缆机械式接头YD/T 778-2006光纤配线架YD/T 1117-2001全光纤型分支器件技术条件YD/T 1272.1-2003光纤活动连接器 第1部分:LC型YD/T 光纤活动连接器 第3部分:SC型YD/T 1636-2007光纤到户(FTTH)体系结构和总体要求YD/T 1997-2009接入网用蝶形引入光缆YD/T ××××-20××光纤活动连接器可靠性要求及试验方法3 术语和定义3.1光纤现场连接器 field-mountable o
5、ptical connector 一种用于在施工现场用机械方式在单模光纤或光缆的护套上直接组装而成的单模光纤活动连接器。3.2光纤活动连接器组件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assemblies由一个适配器和两个连接器插头组成的最基本的光纤活动连接器单元。见图1。插头套筒插针体适配器图1 光纤活动连接器组件示意图3.3单连接点连接器组件 single jointed connector assemblies 两根光纤的活动连接之间只有一个连接点的活动连接器组件。示例:常见的单连接点连接器组件之一是在工厂组装的光纤活动连接器插头。3.4多连接点连接器组件 multiple j
6、ointed connector assemblies 两根光纤的活动连接之间有多个间距很小的连接点的活动连接器组件。示例:典型的此类连接器组件之一是预置光纤的连接器插头。注:在这种连接器插头内,一小段光纤被预置在连接器的插针体中,用户光缆中的光纤同预置光纤连接。在使用了一个多连接点连接器插头的标准连接器组内,存在两个间距很小的连接点:一个是固定接续点,另一个是两个插针体端面的接触点,在使用了两个多连接点连接器插头的标准连接器组内,存在三个间距很小的连接点。3.5光纤现场连接器插头 field-mountable optical connector plug用机械方式在光纤或光缆的护套上直接组
7、装的活动连接器插头。3.6光纤现场连接器插座 field-mountable optical connector plug receptacle由一个光纤现场连接器插头和一个适配器组成的活动连接器插座。注:光纤现场连接器插头和适配器可以为分离式结构,也可以为一体化结构。3.7标准插头、适配器 reference plug,adapter供测量用的精密制造或精选的插头、适配器。3.8裸纤适配器 bare fiber adapter用作对裸光纤进行测试时,测试设备与裸光纤之间进行快速连接、耦合的适配器。3.9折射率匹配材料 refractive index matching materials一种
8、用于填充在光纤端面之间用以减小光纤端面间的菲涅尔反射,且折射率大小近似于光纤折射率的液态或凝胶状材料。4 要求4.1 分类4.1.1 按连接器结构分类按连接器结构可分为如下4种类型:a) SC型插头; b) LC型插头;c) SC型插座; d) LC型插座。4.1.2 按插针体端面分类按插针体端面形状可分为如下2种类型:a) PC型; b) APC型。注:在a)中具有一个带球面抛磨面并实现物理接触(PC)的插针体;在b)中具有一个带8度斜球面抛磨面(APC8°)并实现物理接触的插针体。4.1.3 按匹配的光纤或光缆类型分类按匹配的光纤或光缆可分为如下2种类型:a) 光纤型;b) 光缆
9、型。注1:a)是在250m预涂覆光纤或900m紧套光纤上端接的光纤现场连接器;注2:b)是在光缆护套上端接的光纤现场连接器,光缆类型包括×3.1mm蝶形引入光缆、用户光缆。4.1.4 按连接点数量分类按连接点数量可分为如下2种类型:a) 单连接点连接器组件;b) 多连接点连接器组件。4.2 尺寸要求组装好的光纤现场连接器插头含插针体的长度L1应不大于60mm,如图2所示。组装好的光纤现场连接器插座的长度L2应不大于70mm,如图3所示。SC型现场连接器的接口图形和配合尺寸应满足YD/T 。LC型现场连接器的接口图形和配合尺寸应满足YD/T-200。L1图2 光纤现场连接器插头长度示意
10、图L2图3 光纤现场连接器插座长度示意图4.3 材料要求光纤现场连接器所用材料应阻燃,符合RoHS标准。在成品破损时,其部件不允许对人造成危害,且不能对环境产生污染,符合环境保护相关的标准。内部使用的折射率匹配材料的折射率需和纤芯相近,该材料应是长期稳定可靠的。4.4 插针体端面几何参数要求4.4.1 端面检查光纤现场连接器插头的插针体端面应无明显白点(崩缺)、黑点(脏污)和阴影(内裂),划痕不能通过光纤的通光部分,光纤跟插针体内孔的配合空隙(胶隙)单模光纤连接头不能大于2m。用通光器通光观察,出射光斑正常。4.4.2 端面几何形状测量光纤现场连接器插头的插针体端面几何参数,如球面半径、球面顶
11、点跟插针体中心的偏离程度、中心光纤的凹陷/突出程度、角度(APC型连接头)等应满足的要求。4.5 现场组装要求4.5.1 平均组装时间光纤现场连接器的平均组装时间,是指具有一般熟练程度的操作员将若干个样品从开剥光纤或光缆到测试确认组装成功所需的总时间,除以组装合格的样品数,而得到单个器件组装所需要的平均组装时间。对于光纤型光纤现场连接器,平均组装时间应在8分钟以内,对于光缆型光纤现场连接器,平均组装时间应在10分钟以内。4.5.2 组装成功率光纤现场连接器的组装成功率应不低于93。4.6 可重复组装性光纤现场连接器应具有可重复组装性,确保一次组装失败后可返工再次组装。重复组装是指开启已组装的连
12、接器,按照组装程序重新制作光纤端面,重新组装连接器。4.7 工作温度光纤现场连接器的工作温度为:-25+70。4.8 光学性能要求组装成功的光纤现场连接器的光学性能应满足表1的要求。单位为dB表1 光纤现场连接器的光学性能要求 序号检测项目平均值极限值a插入损耗b回波损耗40(PC);50(APC)4.9 环境性能要求组装成功的光纤现场连接器环境性能应满足表2的要求。单位为dB表2 光纤现场连接器的环境性能要求序号试验名称判定标准插入损耗变化量回波损耗变化量外形变化a高温0.55不得有机械损伤,如变形、龟裂、松弛等现象b低温0.55不得有机械损伤,如变形、龟裂、松弛等现象c温度循环0.55不得
13、有机械损伤,如变形、龟裂、松弛等现象d湿热0.55不得有机械损伤,如变形、龟裂、松弛等现象e浸水(可选)0.55无变形、起泡、粗糙、剥落等现象4.10 机械性能要求组装成功的光纤现场连接器机械性能应满足表3的要求。单位为dB表3 光纤现场连接器的机械性能要求 序号试验名称判定标准插入损耗变化量回波损耗变化量试验后外形变化a可重复组装性0.55无机械损伤,插针表面无明显划痕b振动0.55不得有机械损伤,如变形、龟裂、松弛等现象c跌落0.55不得有机械损伤,如变形、龟裂、松弛等现象d重复性0.55不得有机械损伤,如变形、龟裂、松弛等现象e机械耐久性0.55不得有机械损伤,如变形、龟裂、松弛等现象f
14、抗拉0.55不得有机械损伤,如变形、龟裂、松弛等现象g扭转0.55不得有机械损伤,如变形、龟裂、松弛等现象5 测量和试验5.1 测量和试验条件5.1.1 试验环境如果没有指明试验环境要求,则代表测量在GB/T 2421-2008中规定的标准大气压条件下进行;测量所用仪器仪表的精度均应符合要求,并进行定期检查。5.1.2 试验光源和尾纤测量时采用LD光源,其峰值波长为1310/1550nm。连接光源的尾纤应为单模光纤,为消除包层模对测量的影响,在尾纤上打上一个30mm的小圈。5.1.3 标准连接器测试SC型光纤现场连接器的光学性能时,所用的标准连接器应满足YD/T 1273.3-2005中4.3
15、的要求,测试LC型光纤现场连接器的光学性能时,所用的标准连接器应满足YD/T 1273.1-2003中4.3的要求。5.1.4 测量前的准备测量前应用无绒纤维纸或脱脂棉对插针体及端面和适配器套筒内表面进行擦拭清洁,必要时使用无水酒精擦洗。5.1.5 试样进行机械性能试验和环境性能试验的试样均是经过现场组装试验后,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测试合格的样品。5.2 现场组装试验5.2.1 条件现场组装试验通常同5.4和5.5的测试程序同时进行。组装测试前需提供下列物品:a) 最小样本数为32的光纤现场连接器; b) 光纤或光缆样品;c) 常用或专用施工工具;d) 满足5.4和5.5测试条件的测量仪表。5.
16、2.2 程序由对待测产品有组装经验的操作员在测试现场在光纤或光缆样品上组装光纤现场连接器,分别用5.4和5.5的测试程序测量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记录样品组装和测试所需的总时间“T”,并记录符合5.4和5.5要求的合格光纤现场连接器数量“N”。组装失败的样品可开启重新组装,但需将所耗时间计入到时间“T”内。5.2.3 平均组装时间平均组装时间为总的组装时间T除以组装合格的样品数“N”。5.2.4 组装成功率根据测试样本数、组装失败样品数查表4,得到组装成功率的测试结果,判断方法如下:a) 例如,要达到不低于93%的组装成功率,最小抽检样本数为32,且需满足下面的条件:b) 在一次抽样的32个样品
17、组装过程中,无样品组装不合格;c) 在32个样品组装过程中,如出现1例样品组装不合格,则进行二次抽样,扩大样品数至55个,如果增加的样品组装均合格,则组装成功率达到93,如果增加的样品中仍然出现了组装不合格现象,则判为组装成功率不合格。表4 样本数与组装成功率一览表组装成功率(%)507080859093959798允许失效数最小样本数05811152232457611615318131825385577129195258211182534527510517626635431322324365941322213334444162738527811315826539853151931456091
18、1311843084626176213551681041492093495287007243957771161662343905897838264363851261842584316488649284769931402012824717099451031517510015221830651177010255.2.5 试验结果平均组装时间和组装成功率应满足4.6中的要求。5.3 外观和尺寸检查组装后的光纤现场连接器外观应平滑、洁净、无油污和毛刺,无伤痕和裂纹,颜色鲜明、一致性好;各零部件组合需平整,与适配器的插入和拔出需平顺、轻松、卡接有力、开关正常。用卡尺测量已组装的光纤现场连接器的长度,长度
19、应符合4.2的要求。5.4 插入损耗测量5.4.1 光纤现场连接器插头的插入损耗测量光纤现场连接器插头的插入损耗按照如下方法进行测量:a) 按照5方法清洁标准插头和标准适配器;b) 按照图4所示的测试原理图进行测量,待系统稳定后,测量并记录P1及P0值;c) 按照公式(1)计算插头型光纤现场连接器的插入损耗,指标应符合表1 a的要求。 插入损耗-10log(P1/P0) (1)式中:P1 及P0单位为dBm,插入损耗的单位为dB。稳定化光源光功率计P1标准适配器光纤现场连接器插头试样标准插头P0裸纤适配器图4 光纤现场连接器插头的插入损耗测试原理图5.4.2 光纤现场连接器插座的插入损耗测量(
20、仅适用于一体化的结构)光纤现场连接器插座的插入损耗按照如下方法进行测量:a) 按照5的方法清洁标准插头;b) 按照图5所示的测试原理图进行测量,待系统稳定后,测量并记录P1及P0值;c) 按照公式(1)计算插座型光纤现场连接器的插入损耗。指标应符合表1 a的要求。稳定化光源光功率计P1光纤现场连接器插座试样标准插头P0裸纤适配器标准插头图5 光纤现场连接器插座的插入损耗测试原理图5.5 回波损耗测量按YD/T 的方法进行,指标应符合表1 b的要求。5.6 高温按照如下方法进行光纤现场连接器的高温测量:a) 条件高温温度:+85; 持续时间:168h。b) 程序将试样置于精度为±2的可
21、恒温的烘箱里,温度为85,保持恒温168小时。试验结束后,将试样拿出放置在室温环境2小时后,测试并记录插入损耗值和回波损耗值。c) 试验后的情况试验后试样的插入损耗变化量、回波损耗变化量和外形变化的测试结果应符合表2 a的要求。5.7 低温按照如下方法进行光纤现场连接器的低温测量:a) 条件低温温度:-25;持续时间:168h。b) 程序将试样置于精度为±2的可恒温的冷冻箱里,温度为-25,保持恒温168小时。试验结束后,将试样拿出放置在室温环境2小时后,测试并记录插入损耗值和回波损耗值。c) 试验后的情况试验后试样的插入损耗变化量、回波损耗变化量和外形变化的测试结果应符合表2 b的
22、要求。5.8 温度循环按照如下方法进行光纤现场连接器的温度循环测量:a) 条件极限低温温度:Ta40;极限高温温度:Tb75; 循环次数: 21次循环(1次循环8个小时),共168小时。b) 程序将试样置于精度为±2的可恒温的高低温循环箱里。按图6所示的温度变换曲线,从室温23恒温1小时后匀速升温1小时到Ta温度,在Ta恒温1小时后,匀速降温1小时到23,恒温1小时,再继续匀速降温1小时到Tb,在Tb恒温1小时后,再匀速升温到室温23,一个循环结束。持续21个循环共168小时。试验结束后,将试样拿出放置在室温环境2小时后,测试并记录插入损耗值和回波损耗值。c) 试验后的情况78654
23、321+23TaTb小时9试验后试样的插入损耗变化量、回波损耗变化量和外形变化的测试结果应符合表2 c的要求。图6 温度变换曲线图5.9 湿热按照如下方法进行光纤现场连接器的湿热测量:a) 条件温度:75;相对湿度:95;持续时间:168h。b) 程序将试样置于温度精度为±2,湿度精度为±2%的恒温恒湿箱里。将试样的两端分别接入光源和光功率计,按要求设定温度和湿度。保持恒温恒湿168小时,每6小时记录一次插入损耗值和回波损耗值(在线记录数据变化)。试验结束后,将试样拿出放置在室温环境2小时后,测试并记录插入损耗值值和回波损耗值。c) 试验后的情况试样中和试验后试样的插入损耗
24、变化量、回波损耗变化量和外形变化的测试结果应符合表2 d的要求。5.10 浸水(可选)按照如下方法进行光纤现场连接器的浸水测量:a) 条件水箱环境:85±2的去离子水/蒸馏水; 持续时间:336小时。 b) 程序把试样置于精度为±2的水箱中,温度为85,持续保持336小时后,将试样拿出放置在室温环境24小时后,测试并记录插入损耗值和回波损耗值。c) 试验后的情况试验后试样的插入损耗变化量、回波损耗变化量和外形变化的测试结果应符合表2 e的要求。5.11 重复组装按照如下方法进行光纤现场连接器的重复组装测量:a) 条件组装次数:5。b) 程序开启已组装的光纤现场连接器试样,按
25、照组装程序重新制作光纤端面,重新组装连接器,连续组装5次,每次组装完成后,需要测量并记录插入损耗值和回波损耗值。c) 试验后的情况试验后试样的插入损耗变化量、回波损耗变化量和外形变化的测试结果应符合表3 a的要求。5.12 振动(正弦)按YD/T 1272.3-2005中的6.6.4的条件和试验程序进行。试验后试样的插入损耗变化量、回波损耗变化量和外形变化的测试结果应符合表3 b的要求。5.13 跌落按YD/T 1272.3-2005中的6.的条件和试验程序进行。试验后试样的插入损耗变化量、回波损耗变化量和外形变化的测试结果应符合表3 c的要求。5.14 重复性按YD/T 1272.3-200
26、5中的6.的条件和试验程序进行。试验后试样的插入损耗变化量、回波损耗变化量和外形变化的测试结果应符合表3 d的要求。5.15 机械耐久性按YD/T 1272.3-2005中的6.的条件和试验程序进行。试验后试样的插入损耗变化量、回波损耗变化量和外形变化的测试结果应符合表3 e的要求。5.16 抗拉a) 条件1) 对于SC型光纤现场连接器,按下面的条件进行:负荷:光纤型光纤现场连接器负荷为4N;光缆型光纤现场连接器负荷为20N;负荷时间:2min;施加负荷点离光纤现场连接器的距离:L2228cm。2) 对于LC型光纤现场连接器,按YD/T 1272.1-2003中6.6.11的条件进行。b) 程
27、序1) 对于SC型光纤现场连接器,按下面的试验程序进行。如图7所示连接好试样,对试样施加负荷,持续2分钟,取下试样,测量并记录插入损耗值和回波损耗值。2) 对于LC型光纤现场连接器,按YD/T 1272.1-2003中6.6.11的试验程序进行。c) 试验后的情况试验后试样的插入损耗变化量、回波损耗变化量和外形变化的测试结果应符合表3 f的要求。固定夹具插头试样L图7 抗拉试验图5.17 扭转此试验仅适用于光缆型光纤现场连接器。对于SC型光纤现场连接器,按YD/T 1272.3-2005中的6.的条件和试验程序进行。对于LC型光纤现场连接器,按YD/T 1272.1-2003中6.6.12的条
28、件和试验程序进行。试验后试样的插入损耗变化量、回波损耗变化量和外形变化的测试结果应符合表3 g的要求。6 质量评定程序6.1 质量评定程序分类质量评定程序包括鉴定批准程序和质量一致性检验。6.2 鉴定批准程序6.2.1 初始制造阶段光纤现场连接器的初始制造阶段是将零件装配成可销售的单元,并加以包装的制造阶段。6.2.2 结构类似元器件结构类似元器件规定了为鉴定批准和质量一致性检验目的而可以被一起进行分组的器件品种和规格。光纤现场连接器只要属于下列情况即可认为是结构类似元器件:具有共同的设计、尺寸、用途和性能水平(不能用多模光纤现场连接器对相同结构的单模光纤现场连接器做质量评定);对这些器件之一
29、所进行的给定试验获得的结果,能被认为对其它结构类似器件是有效的;由同一制造商以基本相同的材料、工艺、方法并在基本相同的时间内生产的。6.2.3 鉴定批准要求鉴定批准要求如下:a) 制造商应遵守6.1.1中所规定的对完成初始制造阶段的要求;b) 制造商应按6.1.2中规定鉴定时归为一组的器件品种和规格范围的结构类似界限;c) 制造商应提供试验证明表明成功完成本标准的鉴定要求。为获得鉴定批准,应采用下列一种程序:固定样品程序的鉴定;逐批和周期检验程序的鉴定。6.2.4 批准程序6.2.4.1 采用固定样品程序的鉴定固定样品鉴定程序由满足本节a)的样品并采用本节b)的试验程序组成。一旦成功地完成了本
30、节b)中的试验,以结构类似元器件而提交的全部规格产品将获得鉴定批准。样品和试验程序的要求如下:a) 样品 固定样品检验方案可要求多于一个器件型式,被试型式的样品应是当前生产中采用的设备和程序生产的产品,并应规定在6.1.3 c)项结构类似器件的界限内;全部样品均应经受“0”组试验,然后随机地分到其它分组;当一个样品不能满足某项试验的要求时,则记作一次失效;当失效数不超过规定允许的失效数时,则给予批准;允许以备用样品替代那些不归因于制造商的事故而导致失效的样品。b) 试验按表5规定的方法和顺序进行试验,这些样品应满足本标准规定的光学性能和机械环境性能要求。表5 固定样品质量检验程序检验顺序相应方
31、法插头/插座个数0 组检验现场组装试验零部件外观检查尺寸5.25.35.3321 组检验插入损耗测量回波损耗测量5,55.5322 组检验重复组装5.1143 组检验低温高温湿热(稳态)5.75.65.964 组检验温度循环振动跌落5.85.125.1365 组检验重复性机械耐久性5.145.1566 组检验抗拉扭转5.165.1767 组检验浸水(可选)5.104注:详细试验、测量和性能要求在第5章相应条中给出。6.2.4.2 采用逐批和周期检验程序的鉴定当有规定时,进行逐批和周期检验。逐批和周期检验程序按照66.3.2进行。一旦成功地完成了这些试验,作为结构类似而提交的品种和规格的全部范围
32、将获得鉴定批准。6.3 质量一致性检验质量一致性检验为正常生产时的产品质量检验,包括6逐批检验和6周期检验。6.3.1 逐批检验逐批检验包括对样品进行表6中规定的A组检验和B组检验。被检样品应从近期批量生产中随机抽取,抽取样品数量按GB2828.1-2003规定。表6 逐批质量检验程序检验顺序相应方法评定水平ILAQLA组外观检查尺寸5.35.34B组插入损耗测量回波损耗测量5,55.54注1:详细试验、测量和性能要求在第5章相应条中给出。注2:IL为检验水平,AQL为接收质量限。6.3.2 周期检验周期检验包括对样品进行表7中C组和D组检验。应互相维持检验周期,以便在D组周期内由D组检验代替C组检验。周期检验程序由满足本节a)的样品并采用本节b)的试验程序组成。样品和试验程序的要求如下:a) 样品 周期检验方案可要求多于一个器件型式,被试型式的样品应从上一次周期检验以来通过6.3.1逐批检验的检验批中抽取;在完成了“C0”或“D0”组样品检验后,其他各组样品应从“C0”或“D0”组样品中随机抽取;当一个样品不能满足某项试验的要求时,则记作一次失效;当失效数不超过规定允许的失效数时,则给予批准;允许以备用样品替代那些不归因于制造商的事故而导致失效的样品。b) 试验按表7规定的方法和顺序进行试验,试验样品应满足本标准规定的光学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年鄂州职业大学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6年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必刷测试卷及答案1套
- 2026年内蒙古包头市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6年德阳科贸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必刷测试卷附答案
- 2026年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及答案1套
- 2026年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及答案1套
- 2026年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必刷测试卷附答案
- 2026年青岛工程职业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必刷测试卷附答案
- 2026年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新版
- 2026年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必考题
- 护理学(副高级职称)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4年职业技能(家庭教育指导师(高级))资格证考试题与答案
- 2025年《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测试题(附答案)
- 公司管理制度范本
- 2025年新版病历书写规范试题(附答案)
- 影视多媒体技术
- 医院自助机讲解
- 美食城管理办法
- 2025年黑龙江乐理试题及答案
- 云南罚没财物管理办法
- 食堂人员编制及岗位职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