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静载检测试卷_第1页
2014静载检测试卷_第2页
2014静载检测试卷_第3页
2014静载检测试卷_第4页
2014静载检测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4年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人员岗位合格证考核静载试验(检测工程师)A试卷姓名 单位 一、单项选择题(40题,每题1分)1、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采用钻芯法抽检岩石地基时,单位工程抽检数量不得少于 D 个孔,钻孔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每孔芯样截取一组三个芯样试件。 A2 B3 C5 D62、 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桩长38.0m,桩径1000mm钻孔灌注桩,Q-s曲线呈缓变型,可取s= B mm对应的荷载值作为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A、40; B、50; C、60; D、100。3、 产生桩侧负摩阻力的情况很多,例如 A 。A、大面

2、积地面堆载使桩周土压密; B、桩顶荷载加大;C、桩端未进入坚硬土层; D、桩侧土层正常固结,但过于软弱。4、 某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特征值为1000kN,静载试验时宜采用单台出力 kN的千斤顶。A、01000; B、02000; C、03200; D、0500。5、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岩基载荷试验采用圆形刚性承压板,直径为 A 。A、300mm; B、500mm; C、707mm; D、1000mm。6、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岩基载荷试验中,测量系统的初始稳定读数观测应符合: B 。A、预压2级,30min后卸载为零,然后开始试验;

3、B、加压前,每隔10min读数一次,连续三次读数不变可开始试验; C、加压前,每隔10min读数一次,连续二次读数不变可开始试验;D、加压前,每隔10min读数一次,连续三次读数之差小于0.01mm可开始试验。7、 静载试验时,荷载的大小可以通过 B 在液压油路的精密压力表(油压传感器)或荷重传感器指示。A、安装; B、并联; C、连接; D、串联。8、 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单桩竖向抗压试验中,试桩与基准桩之间的中心距离应符合 B 。A、2d且2.0m; B、4d且2.0m;C、2d且1.0m; D、1d且2.0m。9、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

4、11,地基土浅层平板试验时,当压板面积为0.250.50m2,承载力特征值可取 A 所对应的荷载,但其值不应大于最大加载量的一半。A、s/b=0.010.015; B、s/b=0.08; C、s/b=0.080.012; D、s/b=0.015。10、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静载荷试验,每级荷载在维持过程中的变化幅度不得超过 B 的±10%。A、本级荷载; B、分级荷载; C、最大加载; D、特征值。11、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如果有5根试桩承载力的极差超过平均值的30%,且低值承载力并非偶然的施工质量造成,则按规范要求极限承载力统计

5、值取值 C 。A、舍去最高值,取4根桩极限承载力的平均值;B、舍去最低值,取4根桩极限承载力的平均值;C、依次舍去最高值后取平均值,直至满足极差不超过平均值的30%;D、取平均值。12、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在深层平板载荷试验中的承压板采用直径为0.8m刚性板,紧靠承压板周围外侧的土层高度不应少于 B mA、0.5; B、0.8; C、1.0; D、2.0。13、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下列 C 情况下在施工前可不采用静载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A、设计等级为乙级的桩基;B、地质条件复杂施工质量可靠性低的桩基;C、本地区采用较多的设

6、计等级为丙级的成熟桩型;D、设计等级为甲级的桩基。14、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按钢筋抗拉强度控制的单桩抗拔静载荷试验,当桩顶上拔荷载达到钢筋 B 的0.9倍时,可终止试验。A、极限抗拉强度; B、强度标准值;C、抗拉强度设计值; D、抗压强度设计值。15、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进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时,下列 A 不可作为终止加载的条件。A、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2倍;B、已达到设计要求的最大加载量;C、作为锚桩的工程桩上拔量达到允许值;D、桩顶累计沉降量超过80mm。16、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

7、7-2011,某工程以中风化砂岩作为桩基持力层,其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3000kPa,则进行岩基载荷试验时,预估极限荷载应为 C kN。A、210; B、420; C、630; D、900。17、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承载力检测前,基桩(预制混凝土桩)在粉土里的休止时间至少应达到 B 天。A、7; B、10; C、15; D、2518、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程DGJ32/TJ142-2102规定,当桩身不允许开裂时,水平承载力特征值取水平临界荷载统计值的 B 倍。A、0.5; B、0.75; C、0.8; D、1.0。19、 某型号液压千斤顶标定回归方程为y=79.84

8、x-38.80(y为千斤顶出力,x为压力表读数),千斤顶额定出力为5000kN,该千斤顶理论活塞直径接近 。A、798mm; B、500mm; C、388mm; D、318mm。20、 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某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要求最大加载量为5000kN,分级荷载为最大加载量的1/10,首级荷载为1000kN,在第六级(3500kN)持荷过程中荷载值不得低于 D 。A、3150kN; B、3400kN; C、3450kN; D、3500kN。21、 建筑物基础按埋深条件分时浅基础是指埋深小于小于 米 A 1 B 2 C 5 D 1022、 静载试验时,油路的“单向

9、阀”(又称止油阀)应安装在 B 。 A千斤顶与压力表之间 B压力表与油泵之间C油泵的油箱上 D无所谓哪个部位23、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规定,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和增强体(桩体)单桩载荷试验的检测数量通常按增强体(桩体)总数的 A 选择。A1.0% B2.0% C1.5% D0.5% 24、 依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某人防工程抗拔桩采用600钻孔灌注桩,桩长15米,施工完毕后桩顶标高与自然地坪齐平。场地土层分布情况为:05m淤泥质粉质粘土,qsk=20kPa,抗拔系数0.6;512m,粉质粘土,qsk=40kPa,抗拔系数0.7;8m以下为的

10、粘土,qsk=55kPa qpk=1500kPa,抗拔系数0.8。单桩竖向极限抗拔承载力理论计算值为 kN。A791 B1130 C1215 D150725、 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职业道德准则第六条:维护秩序, A 。A、公平竞争; B、实事求是; C、保质保量; D、不受干扰。26、 依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复合地基中的增强体还应进行单桩竖向承载力检测,抽检数量分别为增强体总数 A 。A0.5%-1% B1%-1.5% C1.5%-2% D0.5%-2%27、 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在做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时,当试桩(或试样)直径或边宽

11、 C 500mm时,对称设置2个点;否则对称设置4个点。A. 大于 B小于 C不大于 D不小于28、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时,桩钢筋按钢筋强度标准值计算的拉力值应大于预估极限承载力的 B 倍。A1 B1.25 C1.5 D1.7529、 某精密压力表额定压力为60MPa,在试验中该压力表最大压力不得超过 C MPa。A60; B54; C48; D4230、 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进行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的位移测量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D 。A、直径或边宽不小于500mm的桩,应在其两个方向对称安置4个位移计;B、桩顶上

12、拔量的观测点固定在桩顶平面上;C、直径或边宽不小于400mm的桩,应在其两个方向对称安置4个位移计;D、位移计的测量误差不大于0.2%FS,分辩率优于或等于0.01mm。31、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程DGJ32/TJ142-2102规定,确定单桩的水平临界荷载时,下述 B 不正确。A当采用单向多循环加载法时,取H-t-Y0曲线出现拐点的前一级水平荷载值B当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时,取H-Y0曲线出现明显拐点的水平荷载值C取H-Y0/H曲线上第一拐点对应的水平荷载值D取H-s曲线第一拐点对应的水平荷载值3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某工程以中风化砂岩作为桩基持力层,其岩石地基承

13、载力特征值3000kPa,进行岩基载荷试验时,预估极限荷载应为 。A210 kN B420 kN C630 kN D900 kN33、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江苏省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程DGJ32/TJ142-2102规定静载试验维持荷载每5min内荷载的变化应控制在分级荷载的 C 范围内。A5%-15% B10%-10% C+15%-5% D+15%-15%34、 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对于承受拔力和水平力较大的桩基,应进行单桩竖向抗拔、水平承载力检测。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 A ,且不应少于3 根 。Al% B2% C3% 5%35、

14、在竖向受压荷载作用下,桩顶荷载由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承担,对于一般摩擦端承型基桩,它们的顺序是 D 。A同步的B桩端阻力先发挥,先达极限,端侧阻后发挥,后达极限C有时同步有时不同步D桩侧阻力先发挥,先达极限,端阻后发挥,后达极限36、 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图示为静载现场试验时某级荷载下压力表示值,对应的千斤顶校准结果如下表所示,其对应的荷载 。A 49.6 kN B 49.7 kN C1404.5 kN D1414.5 kN荷载F(kN)压力表示值P(MPa)00.02006.740013.460019.780026.5100033.3120039.5140046.

15、1160052.8180058.837、 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荷载测量时,试验用压力表、油泵、油管在最大加载时的压力不应超过规定工作压力的 D 。A40% B60% C70% D80%38、 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单桩水平承载力静载试验,采用单向多循环加载法加载,完成一级荷载的位移观测需要时间为 C min。A10; B15; C30; D6039、 依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某项目基础采用HKFZAB500(300)12A空心方桩,施工完毕后桩顶标高与自然地坪齐平。场地土层分布情况为:02m淤泥质粉质粘土,qsk=18kP

16、a;25m,粉质粘土,qsk=35kPa;58m粘土,qsk=60kPa;8m以下为粉砂,qsk=50kPa qpk=4000kPa。桩端按闭口桩理论计算单桩竖向极限抗压承载力值为 kN。A818; B1042; C1603; D204240、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程DGJ32/TJ142-2102规定,天然地基、处理地基的承载力检测,可采用平板载荷试验,抽检数量为每单位工程不应少于3点,1000m2以上的工程,每100 m2不少于 A 点。A1; B2; C3; D10二、多项选择题(40题,每题2分,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1、 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职业道德准则第九条“科学准确、严禁

17、虚假”。具体解释为: ABCD 。A、科学检测,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B、不得弄虚作假;C、不得隐瞒事实; D、不得出具不真实的检测报告。2、 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称为地基。地基经过处理后可分为 ABC 。A、天然地基; B、处理地基; C、复合地基; D、液化地基。3、 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竖向抗拔试验的反力装置若采用桩基或天然地基提供支座反力,其要求是 ABD 。A、反力架应具有1.2倍的安全系数;B、采用桩提供支座反力时,反力桩顶面应平整并有一定强度;C、 采用天然地基提供支座反力时,施加于地基的压应力不宜超过地基承力特征值的1.2倍;D、反力梁的支点重心应

18、与支座中心重合。4、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采用堆载法,其试桩、基准桩与压重平台支墩边的距离为 AB 。A、试桩中心与基准桩中心不小于4(3)D且大于2.0m;B、试桩中心与压重平台支墩边不小于4(3)D且大于2.0m;C、试桩中心与压重平台支墩边不小于4D且大于2.0m;D、基准桩中心与压重平台支墩边不小于4D且大于2.0m。5、 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出现下列情况,单桩水平静载试验可终止加载 ABC 。A、桩身折断;B、水平位移达到设计要求的水平位移允许值;C、水平位移超过30mm-40mm(软土取40mm);D、达

19、到设计承载力特征值的2倍。6、 某型号液压千斤顶的标称压力是55MPa,额定出力495吨。其活塞直径为 。A、338.6mm; B、169.3mm; C、0.3386m; D、0.1693m。7、 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以下哪几种情况须用静载法进一步验证 ACD 。A、完整性检测中判定的类桩;B、对于嵌岩桩,桩底时域反射信号为单一反射波且与锤击脉冲信号同向时;C、桩身截面渐变或多变,且变化幅度较大的混凝土灌注桩;D、施工工艺不同的桩。8、 某型号液压千斤顶的标称压力是55MPa,相当于 。A、55000kPa; B、55N/mm2; C、550吨/m2; D、5500

20、000Pa。9、 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中,其上拔量观测点不可固定在 A D 。A、混凝土桩的受拉钢筋上; B、桩顶200mm以下;C、桩顶100mm以下; D、桩顶面桩身混凝土上。10、 影响单桩水平承载力的因素包括: AB 。A、桩身刚度和强度; B、桩侧土质条件;C、桩顶约束条件; D、桩的人土深度。11、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规定,下列关于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说法正确的有 。A、当ps曲线上极限荷载能确定,而其值小于对应比例界限的2倍时,可取比例界限;B、按相对变形确定的承载力特征值不应大于最大加载压力的一

21、半;C、当承压板边长或直径大于2m时,相对变形取值中b(或d)均按2m计;D、对有经验的地区,可按当地经验确定相对变形值。12、 采用锚桩横梁反力装置时,应对锚桩本身的 ACD 进行验算。A、地基土; B、桩身强度; C、抗拔钢筋; D、桩的接头。13、 某检定合格的量程0100MPa精度0.4级的精密压力表,当它的指针所示压力值为35.0MPa时,其实际压力值可能为 BC MPa。A、34.5; B、34.7; C、35.2; D、35.6。14、 有关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说法错误的是 A CD 。A、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的承压板必须为圆形刚性承压板,面积为一根桩承担的处理面积;B、试验标高处

22、的试坑宽度应不小于承压板尺寸的2倍;C、基准梁的支点应设在试坑内;D、试验场地地基土含水量的变化,对试验结果无影响。15、 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承载力检测前受检灌注桩混凝土强度应满足 AC 。 A、混凝土龄期达到28d;B、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且不小于15MPa;C、预留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达到设计强度;D、预留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16、 下列对于沉降测量采用的位移传感器、大量程百分表、基准梁的说法哪些是错误的: C D 。A、测量误差不大于0.1%FS,分辨力优于或等于0.1mm;B、直径或边宽大于500mm的桩,应在其两个方向对称安

23、置4个位移测试仪表;C、沉降测定平面宜在桩顶200mm以下位置,测点应牢固地固定于桩身;D、基准梁应具有一定的刚度,梁的两端应牢固地固定在基准桩上。17、 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桩径为600mm,设计上拔承载力特征值为1000kN, 试验加载拟采用型号QW-200两台油压千斤顶并联。为防止基准梁在试验过程中发生移动,将其两端焊接在基准桩上。在距试桩桩顶250mm位置对称安装2个位移测试仪表,采用1.5级压力表测定油压。指出不妥之处 BCD 。A、两台油压千斤顶联接方式; B、基准梁与基准梁联接方式;C、位移测试仪表; D、压力表

24、。18、 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竖向承载力检测前,下列对于混凝土桩头加固处理的说法正确的有 AC 。A、应先凿掉桩顶部破碎层和软弱混凝土;B、桩头主筋应全部直通至桩顶混凝土保护层之下,各主筋高度不限制;C、桩头混凝土强度等级宜比桩身混凝土提高12级,且不得低于C30;D、对于工程桩验收检测,当桩身荷载水平较低时,允许采用水泥砂浆将桩顶抹平的简单处理方法。19、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规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在工程验收时应视建筑物结构、基础形式综合评价,对于以下 BC 情形,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取低值。A、6桩独立基础;B、5桩独立

25、基础;C、3排桩条形基础;D、5排桩条形基础。20、 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中,百分表或位移传感器数量的选用原则为 AC 。A、直径或边宽大于500mm的桩,应选用4个百分表;B、直径或边宽大于400mm的桩,应选用4个百分表;C、直径或边宽小于等于500mm的桩,应选用2个百分表;D、直径或边宽小于等于400mm的桩,应选用2个百分表。21、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规定,下列检测龄期都是28d的地基类型有 。 ACFG桩 B夯实水泥土桩 C柱锤冲扩桩 D水泥土搅拌桩(湿法、干法)22、 复合地基增强体单桩静载荷试验提供的

26、反力装置可采用锚桩法或堆载法。当采用堆载法加载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BCD 。A堆载支点施加于地基的压应力不宜超过地基承载力特征值B堆载的支墩位置以不对试桩和基准桩的测试产生较大影响确定,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有效措施C堆载量大时,可利用工程桩作为堆载支点D试验反力装置的承重能力应满足试验加载要求。23、 以下哪些建筑物和基础类型属于设计等级为甲级的 ABC 。 A体型复杂,层数相差超过10层的高低层连成一体建筑物B场地和地基条件复杂的一般建筑物C位于复杂地质条件及软土地区的二层及二层以上地下室的基坑工程D非软土地区且场地地质条件简单、基坑周边环境条件简单、环境保护要求不高且开挖深度小于5.0m的基坑

27、工程24、 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的检测方法及检测目的 ABC 。A确定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B判定竖向抗拔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C通过桩身内力及变形测试,测定桩的抗拔摩阻力;D验证高应变法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结果。25、 静载试验前后宜对试验桩和锚桩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对为设计提供依据的大直径灌注桩的静载试桩,在成孔后、灌注桩混凝土前,对 ABCD 进行实测,并记录实测数据。A孔径 B孔深 C沉渣厚度 D垂直度26、 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出现了下列的 ACD 情况之一时,可终止加载条件。AQ

28、-s曲线有可判定极限承载力的陡降段,且桩顶总沉降量超过40mm;B30m以上的非嵌岩桩,荷载-沉降曲线呈缓变性时,桩顶总沉降量不大于60mmC试验荷载已不小于设计荷载的2倍时,最大加载量达到了试验反力装置的最大加载能力D当工程桩做锚桩时,锚桩上拔量已达到允许值27、 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特征值应按下列方法确定 ABCD 。A当桩身配筋能满足裂缝宽度设计要求时,按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的一半取值;B 当桩身不允许带裂缝工作时,取桩身开裂的前一级荷载;C 按设计允许的上拔变形量所对应的荷载取值D同条件下,参加统计的试桩结果满足极差不超过平均值的30

29、%时,取其平均值为单桩极限承载力。28、 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基桩静载试验目的为设计提供依据的,主要作用有 ABCD 。A为工程提供承载力的设计依据B为基桩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检验和评定提供依据C为基桩施工选择最佳工艺参数D为本地区采用的新桩型与提出承载力的设计依据29、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规定,采用桩径500的砂石桩复合地基对某工程地基中的粉土进行处理,已知总桩数为532根,桩的排列为等边三角形,桩距为1.2m,设计要求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低于200kPa,进行复合地基承载力验收试验,其复合地基置换率 及单桩复合地基承压板的面积 。A0.158 B0.039 C1.25m2 D2.5m230、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规定,CFG桩复合地基质量检测方法包括 A标准贯入试验 B圆锥动力触探试验C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D低应变动力试验31、 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是指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到达破坏状态前或出现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所对应的最大荷载,由以下哪些因素决定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