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案】201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章 第一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课时达标检测 新人教版_第1页
【创新方案】201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章 第一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课时达标检测 新人教版_第2页
【创新方案】201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章 第一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课时达标检测 新人教版_第3页
【创新方案】201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章 第一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课时达标检测 新人教版_第4页
【创新方案】201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章 第一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课时达标检测 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创新方案】201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章 第一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课时达标检测 新人教版 " 课时达标检测(限时3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下列哪一项不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均可发生的变化()A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B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C外界不利因素可导致染色体变异D存在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DNA分子数目之比为122的时期解析:选B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及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都有由细胞两极的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自由组合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外界

2、因素可使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结构或数量发生异常,导致染色体变异;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及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中期都存在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122。2下列有关正常雌果蝇(2N8)体内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细胞有丝分裂末期,核膜解体核仁消失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和后期均可以发生基因重组C正常情况下次级卵母细胞中形态、大小相同的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D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有4个染色体组解析:选B有丝分裂前期核膜解体、核仁消失,末期核膜、核仁再现;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和后期分别发生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与非同源染色体间的自由组合,这两种变异都属于

3、基因重组;正常情况下,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次级卵母细胞中会出现形态、大小相同的染色体,它们是由同一条染色体的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不是同源染色体,此时细胞有2个染色体组。3(2013·揭阳一模)下图示某高等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几个时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有2个四分体B乙图中一定有等位基因存在C丙图内可能发生了基因重组D丙图表示次级精母细胞解析:选C甲图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无四分体;乙图处于减中期,同源染色体已经分离,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也已经分离,故乙图中无等位基因的存在;丙图处于减后期,为初级精母细胞或初级卵母细胞,此时期可发生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即基因重组。4(20

4、13·江南十校联考)下图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具有染色单体的时期只有CD、GH、MN段B着丝点分裂只发生在DE、NO段CGH段和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相等的DMN段相对于AB段发生了核DNA含量的加倍解析:选D图示中a段为有丝分裂,b段为减数分裂,c段中的LM为受精作用,MQ为有丝分裂,故具有染色单体的时期除CD、GH、MN段外还有IJ段(减前、中期),且该阶段(减后期)还发生着丝点分裂;GH段染色体数为体细胞染色体数,而OP段着丝点已分裂,应是GH段的2倍;MQ是一个完整的有丝分裂过程,MN段发生了DNA的复制,

5、复制后DNA数是AB段的2倍。5某生物兴趣小组观察了几种生物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并根据观察结果绘制出如下图形。下列与图形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在此时期之前细胞中央出现了赤道板B乙图所示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阶段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C乙图所示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此阶段染色体着丝点发生分裂D如果丙图表示精巢内的几种细胞,则C组细胞可发生联会并产生四分体解析:选B赤道板是一个虚拟的结构,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乙图细胞中染色体、DNA与染色单体之比为244,此时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中期或有丝分裂前、中期,如果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

6、内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有丝分裂中期时,染色体着丝点不发生分裂;丙图中C组细胞染色体为4N,为有丝分裂的后期,而染色体联会并产生四分体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过程中。6(2013·安庆二模)下图为某二倍体生物体内的一组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图产生的子细胞一定为精细胞B图中属于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有C图示5个细胞均具有同源染色体D该生物的体细胞中均含有2个染色体组解析:选A图中为有丝分裂图像,为减数分裂图像,其中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像,无同源染色体。该生物的体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含有4个染色体组。由于该组细胞分裂图取自同一生物体,由图可知该生物为雄

7、性,故图产生的子细胞一定为精细胞。7(2013·临沂一模)一对表型正常夫妇,生了一个克氏综合征其染色体组成是(44XXY)并色盲的儿子,那么染色体不分离发生在()A女方减数第二次分裂B女方减数第一次分裂C男方减数第一次分裂D男方减数第二次分裂解析:选A克氏综合征儿子色盲,说明两条X染色体上都有色盲基因,夫妇正常,则母亲应为色盲携带者,色盲基因只能来自于母亲,男孩的两个色盲基因只能由于母亲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体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后,没有分离造成,而不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未分开造成的。8下图A和图B为处于相同分裂阶段的两种动物细胞,都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关于它们的叙述中错误

8、的一项是()A细胞A的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细胞中央B细胞A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C联会发生在细胞B,而不会发生在细胞AD细胞B的染色体与亲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解析:选C细胞A、B分别处于减中期和有丝分裂中期。细胞A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细胞B产生的子细胞与B染色体数相同。联会只出现在减数分裂(细胞A)过程中。9对下列细胞分裂的相关图像分析正确的是()Aa、b、c、d细胞可出现于同一器官中Ba、b细胞染色体数不同,染色单体数相同Cb、c细胞四分体数均为二Dc、d细胞染色体数相同,染色体组数不同解析:选Aa、c为有丝分裂过程,b、d为减数分裂过程,睾丸或卵巢中既有性原细胞的自身增殖

9、的有丝分裂过程,也有形成配子的减数分裂过程,故a、b、c、d细胞可出现于同一器官中;a中有8条染色体,无染色单体,b中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c过程为有丝分裂中期,不存在四分体;c、d细胞染色体数相同,均为4条,染色体组数也相同,均为2个。10(2012·大连双基测试)右图表示某种动物细胞在生命活动中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据图判断,发生着丝点分裂的区段有()AAB和KL BDE和JKCHI和JK DDE和KL解析:选B根据题图中染色体数量变化曲线可知,细胞先后发生减数分裂、受精作用和有丝分裂。着丝点分裂会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如减数分裂的DE段和有丝分裂的JK段,HI段染色体数目加倍的

10、原因是受精作用。11.右图是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某动物组织切片显微图像。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按分裂过程判断,图中标号的先后顺序为B该动物为雌性,和是次级卵母细胞C基因A和基因a的分离发生在细胞中D正常分裂结束后能产生1种基因型的细胞解析:选D按分裂过程判断,图中标号的先后顺序为;根据细胞图像知,该动物为雌性,细胞是次级卵母细胞,细胞是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基因A和基因a的分离发生在细胞中;细胞正常分裂结束后能产生1种基因型的细胞。12下图表示某动物精原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该对同源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结果形成了所示的四个精细胞。这四个精细胞中,来自同

11、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A与 B与C与 D与解析:选C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发生交叉互换后,与细胞的两条染色体是初级精母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上的两条染色单体,与细胞的两条染色体是初级精母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上的两条染色单体,因此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的精子分别为与、与。二、非选择题(共40分)13(10分)(2013·湖北八校二模)下图表示某哺乳动物体内细胞的部分生命活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c细胞中的染色体共含有_条脱氧核苷酸链,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_(填字母)细胞。(2)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_(填字母)细胞中,h细胞的名称是_。(3)e细胞和f细胞的功能不同是_的结

12、果,如果e变成了能够产生抗体的细胞,则细胞的名称为_;如果变成了癌细胞,主要原因是_基因发生了突变。解析:(1)c细胞有8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每个DNA有2条脱氧核苷酸链,故c细胞有16条脱氧核苷酸链。图中存在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a、b、c、d、e、f、g,但显微镜下能看到只有c、g。(2)基因自由组合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和后期,g为初级卵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产生的h体积较大,为次级卵母细胞。(3)e细胞和f细胞同为a、d细胞的后代,功能不同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本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机体内能产生抗体的细胞为浆细胞;癌变的主要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了突变。答案

13、:(1)16c、g(2)g次级卵母细胞(3)细胞分化(基因选择性表达)浆细胞原癌基因和抑癌14(15分)下列两图为某种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坐标图和细胞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的为_数目变化;b阶段为_分裂过程;c阶段中除了包括有丝分裂过程外,还包括_过程。(2)图乙中D的子细胞的名称是_。(3)图乙中B的上一个时期对应图甲中_段;C对应图甲中_段。(用图中字母表示)(4)在图甲中,如果在A点时将全部核DNA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而分裂过程中所用的原料不含放射性同位素,则在GH段可检测到有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链占全部核苷链的_。解析:(1)由图甲曲线特征可直接判断出a、b、c分别代表有丝

14、分裂过程中核DNA(加倍一次,减半一次)的变化、减数分裂过程中核DNA(加倍一次,减半两次)的变化、受精作用和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2)图乙中D的细胞质分配均等,且着丝点断裂之前同源染色体已经分开,故其子细胞为精细胞或(第二)极体。(3)图乙中B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上一个时期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对应图甲中GH段;C为有丝分裂中期,对应图甲中的CD和MN段。(4)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EF时期的细胞的每个核DNA分子都是一条链带放射性同位素标记,一条链不带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在FG时期,核DNA又复制一次,以带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链为模板形成的DNA都是一条链带放射性同

15、位素标记,一条链不带放射性同位素标记;而以不带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链为模板形成的DNA的两条链都不带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故在GH段可检测到有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链占全部核苷酸链的1/4。答案:(1)染色体减数受精作用(2)精细胞或(第二)极体(3)GHCD和MN(4)25%(或1/4)15(15分)某科学家欲探究甲苯对小鼠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完成相关问题:实验课题:探究甲苯溶液的浓度大小对小鼠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的抑制性强弱。实验材料:浓度为1.6 g/g、3.2 g/g、4.8 g/g的甲苯溶液、生理盐水、育龄相同雄性小鼠若干、秋水仙素等。实验步骤:将小鼠随机等分成四组,分别皮下注射等量的三种浓度的甲苯溶液和生理盐水。48 h后注射秋水仙素并处死小鼠,剥离小鼠睾丸曲精小管,将其捣碎、离心、染色,制成临时装片,观察小鼠减数分裂相。实验结论:实验结果如下表。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 。组别分裂相数实验组低1.6 g/g206中3.2g/g166高4.8 g/g153对照组生理盐水260实验分析:(1)该实验中,实验的自变量为_;因变量为_。(2)处死小鼠前,注射秋水仙素的目的是_。(3)该实验可选用_作为染色试剂。(4)从机理上推测,甲苯作用于精母细胞,可能抑制了_。(5)甲苯是致癌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