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质岩复习题(2013)_第1页
变质岩复习题(2013)_第2页
变质岩复习题(2013)_第3页
变质岩复习题(2013)_第4页
变质岩复习题(201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名词解释1、变质岩;2、正变质岩;3、副变质岩;4、麻粒岩;5、榴辉岩;6、TTG片麻岩(TTG岩系);7、孔兹岩;8、矽卡岩;9、云英岩;10、变质作用;11、重结晶作用;12、变质结晶作用;13、交代作用;14、区域变质作用;15、冲击变质作用;16、动力变质作用;17、交代变质作用;18、接触-热变质作用;19、造山变质作用;20、洋底变质作用;21、混合岩化作用;22、热峰条件;23、P-T-t轨迹;24、等化学系列;25、等物理系列;26、变余结构;27、变晶结构;28、变晶系;29、反应结构;30、交代结构;31、碎裂结构;32、糜棱结构;33、筛状(变晶)结构;34、板状构造

2、;35、千枚状构造;36、片状构造;37、片麻状构造;38、变质反应;39、晕长石;40、不连续反应和连续反应;41、固-固反应;42、变质带;43、成岩格子;44、共生分析;45、封闭系统的 Goldschmidt矿物相律;46、开放系统的Korzhenskii矿物相律;47、矿物共生组合; 48、ACF图解;49、变质相;50、变质相系二、填空题1、在没有交代作用的前提下,变质岩的化学成分主要受 的影响。2、变质作用机制包括 、 、 和 。3、交代作用是使 发生改变的一种作用。4、根据有无交代作用的发生,可将接触变质作用分为 变质作用和 变质作用。 5、影响变质作用发生的因素是 、 、 和

3、时间等。6、 温克勒(Winkler)根据变质反应温度划分的四个变质级是 、 、 、 。7、铝硅酸盐Al2SiO5在不同变质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同质异相体矿物,它们分别为 、 、 。8、以矿物组合及其含量命名的变质岩有 、 、 、 、 、 和 。9、以构造命名的变质岩有 、 、 、 、 和 。10、某变质岩石具有片状构造,斑状变晶结构,基质为中粒粒状鳞片变晶结构,矿物组成为石榴石(10%)+十字石(15%)+黑云母(20%)+白云母(15%)+石英(40%),该变质岩名称为 ,可能原岩为 系列,变质程度为 。11、某区域变质岩含蓝晶石8%;石榴子石10%;黑云母15%;斜长石(An=35)35%;

4、石英25%;少量白云母(<5%)和副矿物。岩石中片、粒状矿物呈不连续定向排列,则该岩石的结构应是 ,构造为 ,岩石完整的名称是 。12、某区域变质岩含石榴子石8%;矽线石12%;黑云母12%;钾长石25%;斜长石15;石英25%和少量钛铁矿。岩石中片、粒状矿物呈不连续定向排列,则该岩石的结构应是 ,构造为 ,岩石的精确命名为 。13、混合岩是由  和 两个基本组成部分组成。 14、变质作用根据产生的地质背景可分为: 、 、 、 、 、 、 和混合岩化作用等类型。15、榴辉岩是主要由 和 矿物组成的高压基性变质岩。16、正变质岩的原岩是 ,副变质岩的原岩是 。 

5、;17、变质作用的决定性因素为 。18、某变质岩石具有片状构造,斑状变晶结构,基质为中粒粒状鳞片变晶结构,矿物组成为石榴石(10%)+蓝晶石(15%)+白云母(35%)+石英(40%),该变质岩名称为 ,可能原岩为 ,变质程度为 。 19、看下图填写变质相的名称(请按序号):1 ;2 ;3 ;4 ;5 ;6 ;7 。20、接触交代变质岩的代表岩石为 ;角岩是 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21、常见的局部变质作用类型包括 、 、 和 等四种类型。22、五大常见的化学类型变质岩包括 、 、 、 、 。23、典型的巴罗(Barrow)递增变质带包括(从低级到高级): 、 、 、 、 和 六个变质

6、带。24、矽卡岩是在 和钙镁质的围碉接触带附近经 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 25、ACF图解中三个端元(顶点)表示的有效惰性组分是:A端为 ,C端为 ,F端为 。26、交代作用过程中,组分是主要通过 和 两种方式迁移的。27、变质双带是包括一个 变质带和一个 变质带。28、泥质和钙质变质岩的原岩为 ,镁质变质岩的原岩主要为 。29、下列变质岩的原岩是:蛇纹岩 ,硅灰石大理岩 ,白云母石英片岩 ,绿泥绢云千枚岩 ,榴辉岩 。30、戈尔特斯密特矿物相律的数学表达式是 ,它说明变质作用过程中稳定平衡状态下共存的 (P)  等于或少于体系中的 (C)。31、在温度、压力和活动组分化学位

7、的一定范围内,能稳定平衡共存于一开放系统的矿物相数等于或小于 。32、变质作用过程中, 压力的增加有利于 小、 大的矿物生成。  33、斜长角闪岩是主要由 和 组成的岩石。34、榴辉岩是主要由 和 矿物组成的高压基性变质岩,一般没有 矿物。35、千糜岩是糜棱岩、超糜棱岩具 构造的变种,是 变质作用下形成的种岩石。 36、高P/T变质地体特有的三个变质相是  、 和 。37、透长石相一般是  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相,它是在 变质条件下形成的。 38、变质岩的结构按成因可分为 、 、 和 四种类型。39、混合岩的成因可归纳为: 、 、 和 四种基本机

8、制。40、片沸石分解形成浊沸石或硬柱石是沉积岩的  作用向  作用转变过程的界限。 41、铝硅酸盐Al2SiO5在不同条件下具有不同的矿物形成,在麻粒岩相中是 矿物形式出现,而在榴辉岩相中以 矿物稳定存在。在中级接触变质岩中则常是 。42、不同原岩在相同变质作用条件下形成  变质矿物组合,相同原岩在不同变质作用条件下形成  变质矿物组合。 43、看下图填写各反应类型: ; ; ; ; 。44、冲击变质作用是由   而发生的一种变质作用,它是在  条件下发生的瞬间变质作用。 45、蓝闪石+硬柱石+硬玉+石英是典型的 

9、  变质矿物组合。46、变质岩的基本特征包括 、 和 。它们主要受两个(大的)方面因素的控制: 、 。三、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请将正确答案序号填写在题后括号中)1、属于富铝系列特征变质矿物有( C )。A、透辉石;B、角闪石;C、堇青石; D、紫苏辉石2、变质岩中矿物的自形程度越高说明:( C )A、形成越早;B、形成温度越高;C、结晶力越大。3、富铝系列变质原岩在递进变质作用条件下形成的变质岩序列为( D )。  A、泥岩大理岩石英岩花岗岩;B、板岩石英岩辉长岩混合岩;C、绿泥片岩阳起石片岩斜长角闪岩二辉麻粒岩;D、板岩千枚岩云母片岩片麻岩4、哪种多色性的角

10、闪石形成温度高:( C )A、蓝绿-浅黄绿色;B、深绿-浅黄色;C、棕色-浅黄色。 5、斜长角闪岩中最常见的矿物组合为? BA、十字石+角闪石;B、普通角闪石+斜长石;C、绿辉石+石榴石;D、透辉石+紫苏辉石6、变质岩中容易形成斑晶的矿物是:( A )A、成核速率快,生长速率慢;B、成核速率慢,生长速率快;C、成核速率快,生长速率大。 7、变质岩的结构包括:(  C )。 A、矿物含量;B、矿物颜色;C、矿物颗粒大小; D、矿物类型 8、不能稳定存在于榴辉岩中的矿物是:( A )A、斜长石;B、多硅白云母;C、石英。9、某变质岩含透辉石35%,石榴石45%,方解石

11、15%,黄铜矿5%,岩石为自形-他形不等粒变晶结构,斑杂状构造,该岩石名称应是: ( B )A、榴辉岩;B、透辉石榴大理岩;C、透辉石榴矽卡岩。 10、气液变质作用中的最主要变质作用方式是:( C )A、重结晶作用;B、变质结晶作用;C、交代作用。 11、下列变质矿物共生组合属于高压(高P/T)变质相系的榴辉岩相变质程度有( D )。   A、十字石+蓝晶石+石榴石+黑云母+白云母+石英;B、绿泥石+阳起石+方解石+钠长石;C、普通角闪石+斜长石+石英; D、绿辉石+镁铝榴石+金红石 12、双变质带形成于:A、裂谷带;B、造山带;C、板块俯冲带。( C ) 13、下列变质岩

12、石中变质程度属于高级变质岩的有( C ) A、硬绿泥石二云母片岩;B、石榴蓝晶白云母片岩; C、石榴角闪二辉麻粒岩;D、十字石榴二云母片岩 14、基性系列变质原岩在递进变质作用条件下形成的变质岩序列为( C )。A、板岩千枚岩云母片岩片麻岩;B、板岩石英岩辉长岩混合岩;C、绿泥片岩阳起石片岩斜长角闪岩二辉麻粒岩; D、泥岩大理岩石英岩花岗岩 15、榴辉岩中最常见的矿物组合为( C )。A、石榴石+角闪石;B、绿辉石+斜长石;C、绿辉石+石榴石; D、透辉石+紫苏辉石16、矽线石榴钾长片麻岩最可能形成于:A、绿片岩相;B、高角闪岩相;C、榴辉岩相。 ( C ) 17、下列变质矿物共生组

13、合属于中压(中P/T)变质相系的角闪岩相变质程度有( A )。 A、十字石+蓝晶石+石榴石+黑云母+白云母+石英 ;B、绿泥石+阳起石+方解石+钠长石;C、石榴石+紫苏辉石+透辉石+斜长石+石英; D、绿辉石+镁铝榴石+金红石18、下列哪条不是区分片岩和片麻岩的必要条件: ( B )A、片柱状矿物与粒状矿物的相对含量;B、变质强弱;C、长石与石英的相对含量。19、下列变质岩石中变质程度属于高级变质岩的有( B)  A、硬绿泥石二云母片岩 ;B、石榴堇青矽线黑云钾长片麻岩;C、石榴蓝晶白云母片岩; D、十字石榴二云母片岩  20、钙质矽卡岩的特征

14、变质矿物是:A、红柱石;B、硅灰石;C、白云石。 ( B )21、在相同变质条件和应力作用下:( B )中哪个最易发生韧性变形?A石英;B、黑云母;C、斜长石22、变质相系的概念是由:( A )A、都城秋穗(Miyashiro);B、巴罗(Barrow);C、艾斯科拉(Eskola)提出。 23、蓝片岩和绿片岩的标志性区别在于:( A )A、特征变质矿物组合;B、颜色;C、结构构造。 24、白片岩形成于:A、高温高压;C、低温高压;C、高温中压。 ( A ) 25、当一个变质岩在ACF三角图解中的投影靠近A端元,如A=68,C=7,F=25,则该岩石的原岩很可能是:( A ) A、杂砂岩;B、

15、玄武岩;C、泥灰岩。 26、复变质岩是由( C )形成的变质岩。A、岩浆岩;B、沉积岩;C、变质岩27、正变质岩是山( A )形成的变质岩。A、岩浆岩;B、沉积岩;C、变质岩28、副变质岩是由( B )形成的变质岩。A、岩浆岩;B、沉积岩;C、变质岩29、影响重结晶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B )。A、压力;B、温度;C、具化学活性的流体30、影响交代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C )。A、压力;B、温度;C、具化学活性的流体31、前进变质是由于( A )引起的变质作用。A、温度升高;B、压力降低;C、具化学活动性的流体成分32、高压型变质岩是( C )的变质岩。A、高温高压;B、低温高压;C、地温梯度低地

16、区33、低压型变质岩的地温梯度是( A )。A、>30°CKm;B、20-30°CKm;C、平均10°CKm34红柱石角岩属于( B )变质岩。A、区域变质岩;B、接触-热变质岩;C、交代变质岩35、榴辉岩是( A )变质岩。A、高压-超高压;B、超高温;C、低温高压;D、高温低压36、变质岩由片状矿物和柱、粒状矿物组成,片柱状矿物连续定向排列构成面状所显示的岩石构成称为( C )构造。A、片麻状;B、条带状;C、片状;D、粒状37、变质岩山由片状矿物和柱、粒状矿物组成,片、柱状矿物被粒状矿物隔断、呈断续的定向排列所显示的岩石构造称为( A )构造。A、片麻

17、状;B、片状;C、条带状38、十字石榴云母片岩中,十字石、石榴石按粒度可分出大小明显不同的两群,大的十字石、石榴石称为( B )。A、斑晶;B、变斑晶;C、交代斑晶39、某混合片麻岩中,新生体为粗粒-巨粒钾长石晶体,钾长石晶体多呈浑圆状,也有趋于自形晶粒状,该种钾长石称为(C )。A、斑晶 ;B、变斑晶 ;C、交代斑晶40、某岩石为柱粒变晶结构,斜长石、角闪石各约50%,该岩石定名为( C )。A、角闪岩 ;B、角闪石岩 ;C、斜长角闪岩41、某岩石为柱粒变晶结构,角闪石含量大于90%,斜长石和其它矿物含量小于10%,该岩石应定名为( A )。A、角闪岩 ;B、角闪石岩 ;C、斜长角闪岩42、

18、某花岗岩与围岩呈渐变过渡关系,岩体中有围岩残留体。岩体的岩石主要矿物为钾长石(40%)、石英(25%)和酸性斜长石(30%),隐约见少量黑云母略作定向排列,该岩石应定名为( C )。A、黑云母花岗岩 ;B、荫影状黑云母混合花岗岩;C、二长花岗岩43、泥晶灰岩变成大理岩,变质作用的控制因素主要是( A )。A、温度 ;B、压力 ;C、具化学活性的流体44、泥质岩变成十字石石榴石二云母片岩,变质作用的方式主要是( A )。A、重结晶 ;B、交代作用 ;C、变质反应和变质结晶45、玻化岩属于( A )。A、动力变质岩 ;B、火山岩 ;C、混合岩46、镁矽卡岩属于( C )A、区域变质岩 ;B、接触热

19、变质岩 ;C、接触交代变质岩47、某变质岩的矿物成分为钠长石、阳起石、绿帘石、绿泥石、由中基性火山岩在中低温热液及火山硫质喷气的作用下变质形成,该岩石应定名为( B )。A、细碧岩 ;B、青磐岩 ;C、变安山岩48、下列矿物中( D )不是铝硅酸盐Al2SiO5的同质异相体矿物A、红柱石;B、蓝晶石;C、矽线石;D、十字石49、蓝闪石+硬柱石+硬玉+石英是典型的( D )变质矿物组合。A、高温高压;B、高温低压;C、低温低压;D、高压低温50、片沸石分解形成浊沸石或硬柱石是( B )转变过程的界限。A、低级变质作用向中级变质作用;B、成岩作用向低级变质作用;C、中级变质作用向高级变质作用;D、

20、高级变质作用向混合岩化作用四、判断题(正确的,请在题后括号中打,错误的打×)1、石灰岩变成大理岩是变质结晶作用的典型例子( F )2、决定岩石发生韧性变形还是脆性变形的主要因素是应力大小( F )3、变粒岩的变质程度比片麻岩要高( F )4、变质岩的原生矿物和新生矿物在一定的变质作用条件下都是稳定矿物( T )5、次生石英岩是由石英砂岩经气液变质作用形成( F )6、富铝系列的岩石原岩一般为泥质沉积岩( T )7、变质岩中矿物的自形程度主要于结晶先后有关( F )8、变质岩中变斑晶的形成一般与基质同时或稍晚于基质矿物的形成( T )9、形成于榴辉岩相的变质岩就称榴辉岩( F )10、

21、混合岩中基体指暗色矿物,脉体指浅色矿物( T )11、变粒岩是一种据细粒粒状变晶结构的中高级变质岩( T )12、糜棱岩发育各种韧性显微变形结构,亚颗粒显示了比机械双晶更强的变形特征( T )13、黄铁细晶岩是酸性脉岩经气液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 T )14、变质结晶作用又称重组合作用( T )15、绿片岩的原岩为泥质岩及酸性火成岩( F )16、云英岩是酸性侵入岩及其它长英质岩石经气液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 T )17、连续反应必须涉及到固溶体矿物( T )18、榴辉岩的主要矿物成分为绿辉石、石榴石和角闪石( F )19、接触交代变质作用的土要变质作用因素是温度和压力( F )20、矽卡岩和角岩

22、都是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 F )21、红柱石、蓝晶石、矽线石是类质同象体矿物( F )22、角岩结构是在区域变质作用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变晶结构( F )23、流体是影响变质反应速率的重要因素( T )24、千糜岩具千枚状构造,它是区域变质作用条件下形成的岩石( F )25、变质作用过程中压力增大有利于分子体积小。比重大的矿物生成( T )26、麻粒岩相的岩石就是麻粒岩( F )27、蓝闪石十硬柱石+钠长石十霰石是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矿物组合( F )28、假熔岩是一种溶化了的动力变质岩( F )29、在温度超过1000的上地幔,除了岩浆作用,也会发生变质作用( T )30、变质岩中的片理

23、都是继承原来沉积岩的层理形成的( F )31、连续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可以在一定的P-T区间内同时存在( T )32、不连续反应是变质作用研究中的分带反应( T )33、戈尔德斯密特相律认为一个共生矿物组合中的相数小于或等于体系的独立组分数( T )34、形成混合岩的主要变质作用方式是重结晶作用( F )35、片麻岩既可以是角闪岩相的岩石,也可以是麻粒岩相的岩石( T )36、热接触变质作用形成的典型岩石是角岩( T )37、混合岩化作用的最终结果是形成混合花岗岩类岩石( T )38、红柱石是低压中高温变质矿物,所以它只形成于接触变质带( F )39、红柱石是高温低压条件下形成的特征变质矿物

24、( T )40、从石灰岩变成大理岩,岩石的矿物成分发生了变化( F )41、红柱石、蓝晶石和矽线石之间的转变是属于变质结晶作用( T )42、有流体相参与时可升高重熔作用的温度( F )43、交代作用过程中,岩石的总化学成分发生变化,但岩石的总体积基本不变( T )44、同一P-T条件下形成的变质岩属于一个等物理系列的岩石( T )45、稳定矿物就是在不同变质作用条件下都可以稳定存在的矿物( F )46、交代作用只发生于混合岩化中( F )47、变粒岩和麻粒岩都是麻粒岩相的变质岩( F )48、变质矿物共生组合是指在同一岩石中共存的一组矿物( F )49、特征变质矿物是指只在变质岩中出现的矿物

25、( F )50、气液变质岩中除了发生交代变质作用,也有变质结晶作用( T )51、变质岩中矿物的自形程度越好说明它形成越早 ( F )52、变质岩中共存的所有矿物为一个矿物共生组合( F ) 53、次变边结构是一种变晶结构 ( T ) 54、戈尔德斯密特相律认为一个共生矿物组合中的相数小于或等于体系的独立组分数 ( T )55、红柱石是典型的低压变质矿物,所以它只形成于接触变质带 ( F ) 56、将同一个地区各种变质岩的峰期温压条件连接起来就构成了一个P-T-t轨迹 ( F ) 57、交代作用只发生于混合岩化中( F ) 58、蓝片岩是一种含蓝闪石的形成于高压环境的片岩 ( T ) 59、白云母+石英 = 矽线石+钾长石+H2O反应能用于建立一个地质温压计( F ) 60、流体是影响变质反应速率的重要因素( T ) 61、千枚岩的原岩仅限于粒径较细的岩石,如火山岩,泥岩或粉砂岩等( T ) 62、石榴子石常形成斑晶是因为它有较强的结晶力 ( F ) 63、 随着变质级升高,区域变质岩中的矿物颗粒粒径有增大的趋势 ( T ) 64、 玄武岩在麻粒岩相变质条件下形成的变质岩就是麻粒岩 ( T ) 65、 因为基性岩浆温度高,所以辉长岩体的接触变质带往往比花岗岩体周围的宽 ( F )五、简答题1、变质作用类型有哪些?  2、以大陆碰撞造山带为例说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