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源热泵单U型埋管换热器短期运行换热分析_第1页
土壤源热泵单U型埋管换热器短期运行换热分析_第2页
土壤源热泵单U型埋管换热器短期运行换热分析_第3页
土壤源热泵单U型埋管换热器短期运行换热分析_第4页
土壤源热泵单U型埋管换热器短期运行换热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土壤源热泵单U型埋管换热器短期运行换热分析                         更新时间:2011-03-01 13:27:54              &#

2、160;             土壤源热泵单U型埋管换热器短期运行换热分析     李小玲,马贵阳(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辽宁抚顺113001)    摘要:单U型管是当前土壤源热泵系统广泛使用的地下换热器形式,而地下换热器是地源热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虑U型管的实际形状,借助数学方法和数值分析软件,建立了地下垂直埋管换热器传热模型,并通过编程求解数学模型,得到了系统短

3、期运行不同工况下理管周围土壤的温度场分布情况。通过分析得出土壤导热系数、土壤比热、钻孔回填材料导热系数以及U型管间距的大小对埋管的换热性能具有直接影响。得出的结果可为合理设计地下埋管换热器提供参考。    关键词:单U型管;地源热泵;数值分析;传热模型;温度场    中图分类号:TK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952.2010.01.015     &

4、#160; 地源热泵的热源温度全年较为稳定,其制冷、制热系数与传统的空气源热泵相比要高出40%左右,其运行费用为普通中央空调的50%60%。因此,近年来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在北美如美国、加拿大及中、北欧如瑞士、瑞典等国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中国的地源热泵市场也日趋活跃,得到了广泛的实际应用。可预测,该项技术将会成为21世纪最有效的供热和供冷空调技术。当前的地源热泵系统设计中,垂直U型埋管因较其它埋管方式具有节地、效率高及性能稳定等优点而成为地源热泵地下埋管的主流形式12。因此,建立较为准确的埋管传热模型并进行埋管和土壤间的传热分析是合理设计地下埋管的前提与基础。   

5、垂直U型埋管与土壤之间的传热过程是一个涉及时间尺度很长、空间区域很大的复杂非稳态过程。U型埋管传热分析的众多研究者中,大多是基于等效管理论,即将垂直U型埋管处理成当量直径的圆管。这种理论忽略了两支管间的热干扰34。本文所进行的数值模拟考虑U型管的实际形状,借助数学方法和数值分析软件,以热平衡理论和导热微分方程为基础,建立了地下垂直埋管换热器传热模型,对地源热泵系统夏季运行时埋管径向周围土壤温度场进行模拟分析,为合理设计地下埋管换热器提供参考。    1·传热模型    1.1物理模型    垂直

6、U型埋管换热器通常是把管子埋在地表以下的竖直钻孔中并用回填材料填实,流体在U型埋管内流动并与土壤进行换热,如图1所示。换热管以及管内流体、回填材料、钻孔壁和土壤构成了地下换热器的传热介质,因此,埋管与土壤之间的换热实际上是一个通过多层介质的导热过程,具体由6个换热过程组成:换热管内对流换热过程、换热管壁的导热过程、换热管外壁面与回填材料之间的传热过程、回填材料内部的导热过程、回填材料与孔壁的传热过程、孔壁周围即土壤的导热过程。如果认为埋管与回填土、回填土与土壤之间接触紧密,即忽略接触热阻,则可省去换热管外壁面与回填材料之间的传热过程和回填材料与孔壁的传热过程。   

7、;               1.2数学模型    模型的建立基于如下假设:忽略地表面温度波动对土壤温度的影响,认为土壤初始温度均匀一致,恒定不变,且等于边界土壤的温度;认为埋管和回填土接触良好,忽略接触热阻;管壁厚度与外界土壤相比忽略不计,即不考虑管壁热阻;不考虑水分迁移对热量传递的影响。    几何形状:模型的几何体包括U型管内的防冻液、U型管、回填材料及土壤。钻孔横截面视为圆形,模拟范围内

8、土壤的横截面视为四方形。                  网格划分:网格划分的原则是在温度场和速度场变化剧烈的地方和方向密集划分网格,而在温度场和速度场变化缓慢的地方和方向疏松划分网格。由于地下换热器传热过程中,温度沿径向方向变化较大,因此在水平方向上对U型管周围网格进行了局部加密。用三节点单元对U型管周围回填土及土壤进行单元划分,如图2所示。       

9、;           2·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本文主要对系统短期运行(10d)情况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基本物性参数58:土壤计算面积为3mX3m矩形区域,钻孔孔径300mm,U型管外径32mm,埋管两支管中心间距180mm,土壤导热系数1.ZW/(m·K),土壤密度1925kg/m3,土壤比热容1O39)/(kg·),土壤远边界温度15,回填材料导热系数0.75W/(m·K),回填材料比热容2026)/(kg·

10、C),防冻液进口温度37oC,管内璧与防冻液换热系数2300W/(mZ·)。图3为系统运行240h土壤温度分布图。    管内防冻液和周围土壤所形成的热场中,主要研究对象有:地层土壤、钻孔中的回填材料以及与换热介质紧密接触的U型管。下面就针对这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方法是固定其他影响因素条件下变换某一物性参数进行计算、作图并对比分析。    2.1土壤物性对土壤温度场的影响    2.1.1土壤导热系数的影响取土壤的导热系数分别为1.2、2.0及3.OW/(m·K),其他模型几

11、何尺寸和物性参数同上,图3(土壤导热系数1.ZW/(m·K)、图4给出了3种导热系数下的土壤温度场分布情况。导热系数为1.ZW/(m·K)时,约在x一0.535,y一1.5处为18OC;导热系数为2.OW/(m·K)时,约在x=0.540,y一1.5处为18;导热系数为3.OW/(m·K)时,约在x一。.545,y-1.5处为18,说明土壤的导热系数越大越有利于防冻液与埋管换热器间的换热,因为导热系数越大则物体受热时其内部各点温度扯平的能力越大。         &

12、#160;  2.1.2土壤比热容的影响取土壤的比热容分别为1039、2597、3376)/(kg·oC),其他模型IL何尺寸和物性参数同上,图3(土壤的比热容为1o39J/(kg·)、图5给出了这3种情形下的土壤温度分布。比热容为1o39)/(kg·)时,约在x=o,夕=1.5处为16;比热容为2597)/(kg·)时,约在x=0.7,夕=1.5处为16oC;比热容为3376)/(kg·)时,约在x一0.8,y1.5处为16C,说明土壤的比热越大越不利于换热。这是因为比热表征土壤的蓄热能力,比热越大,蓄热能力越强,土壤单位体积所能提

13、供的热量也就越多。                   2.2回填材料对土壤温度场的影响    钻孔中回填材料的性质对土壤温度场的影响关键在于其导热系数的大小,因此,本文对膨润土(含有20%30%的固体,导热系数为0.75W/(m·K)、砂子的混合物(含20%膨润土及80%二氧化硅,导热系数为1.50W/(m·K)及砂子的混合物(含30%膨润土及70%二氧化硅,导热系数为2.4

14、2W/(m·K)这3种回填材料对土壤温度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其他模型几何尺寸和物性参数同上。图3(回填材料导热系数0.75W/(m·K)、图6分别给出了采用3种不同回填材料时系统运行24Oh后埋管周围的土壤温度场。导热系数为0.75W/(m·K)时,约在x一0.9,y一1.5处为18;导热系数为1.SW/(m·K)时,约在x一0.55,y一1.5处为18;导热系数为2.42W/(m·K)时,约在x一0.4,y一1.5处为18。说明回填材料导热系数较大时更有利于埋管换热器向土壤中散热,增大了埋管和土壤的换热量。尽管回填在埋管附近的回填材料比土壤的

15、体积小得多,但对埋管和土壤的换热影响很大。                    2.3U型管间距对土壤温度场的影响    取埋管两支管中心间距分别为180、120、90mm,其他模型几何尺寸和物性参数同上。图3(两支管间距180mm)、图7分别给出了3种不同U型管间距时系统运行240h后埋管周围的土壤温度场。管间距为180mm时,约在x一0,y一1.5处为16;管间距为120mm时,约

16、在x0.2,y一1.5处为16;管间距为90mm时,约在x一0.3,y一1.5处为16。说明埋管两支管中心间距越大越有利于换热,这是因为支管中心间距越大,支管间传热相互影响越小,越有利于埋管与土壤之间的换热。但在工程应用中应与经济性相结合考虑。                  3·结束语    本文考虑U型管的实际形状,通过建立垂直U型埋管换热器周围土壤温度场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编制

17、程序求解数学模型,得到了不同工况下埋管周围土壤的温度场分布情况。通过对系统短期运行(10d)的模拟分析得到,土壤导热系数、土壤比热、钻孔回填材料导热系数以及U型管间距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埋管的换热性能:土壤的导热系数越大越有利于换热,土壤的比热越大越不利于换热,回填材料导热系数越大越有利于换热,埋管两支管中心间距越大越有利于换热。因此确定地源热泵系统方案之前,对土壤性能的测定和回填材料的选取应加以重视,系统设计和施工时应注重U型管的间距。 参考文献1李高建,胡玉叶.地源热泵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J.节能技术,2007,25(142):176一178.2杨卫波,童华.土壤源热泵系统国内外研究

18、状况及其发展前景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03(3):52一55.3曾宪斌.地源热泵垂直U型埋管换热器周围土壤温度场的数值模拟D.重庆:重庆大学城市环境与生态工程学院,2008.4PieehowskiM.Heatandmasstransfermodelofagroundheatexehanger:validationandsensitivityanalysisJ.J.ofenergyres.,1998(22):965一979.5GB50366一2005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s.6顾中煊,吴玉庭,唐志伟,等.U型管地下换热系统非稳态传热数值模拟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6,27(2):313一315.7JaegerJC.Radialheatflowineireu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