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8)_第1页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8)_第2页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8)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姓名雷惠丽性别女年龄41学历大本职称中一教龄20职务教师所任学科语文课题名称学生学习习惯养成学生作业中学阶段,是人一生中最关键而又有特色的时期,是人一生中黄金时代的开端。中学生朝气蓬勃,风华正茂,在各方面都表现出积极向上的趋势。但在一次民意调查中发现,对“不爱学习如何解决。”学生谈到: “我父母整天在打麻将、玩耍,我干嘛要学习;”“我经常在父母的批评中长大的,当家长批评后能意识到自己错误,但屡教不改已是家常便饭。”“自己的学习压力大,考试太紧张怎么办?” “自己学习上很没有自信心怎么办?”“学习太苦,我屡次下决定好好学,但过不了两天就坚持不住,没毅力。”“学习好能干啥?学习上我

2、是没救了,总之是学不好,得过且过吧!”为什么,在中学生身上才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作为教育者,一定要掌握中学生的特点,然后对症下药。我的感言1、 身教重于言传。 若宽松对待学生,建立习惯养成教育体系很必要。往往在咨询家长的的时候常常会碰到一些父母诉说“子女”,或者“如何没有好的习惯”,然而在和家长探讨这些问题的成因时,却经常发现这些孩子的父母往往自己就没有好的习惯。所以说,教育学生不等于光用嘴巴教育,或者光是严厉对待,而是“身教重于言传”。试想如果父母整天在打麻将、玩耍,而告诉子女学习的重要性,要求孩子认真学习。作为子女,怎么可能把这两点结合在一起呢?  2、

3、“斥责”要有的放矢 老师在批评孩子犯错时,常常对于屡教不改的孩子,斥责是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最常用的一种方法。然而,批评要达到效果很重要的原则是弄明白孩子为什么有这个问题和批评具体要解决什么问题。自己看不惯的就批评,甚至数罪并罚。常常会让孩子挨了批评还不知道为什么。为此,在批评孩子前一定要有的放矢。如一位母亲为了女儿撒谎而着急。自己平常很注意教育孩子,可她小小年纪就开始骗父母,真让母亲气坏了。为此,母亲狠狠地批评女儿,并且严厉指出今后不得撒谎,可严厉的批评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究竟为什么自己的教育失败了,母亲百思不得其解。其实,通过咨询我们发现,女孩撒谎的起因是考试没有考好,没有达到妈妈的要求,为了

4、逃避妈妈的“严厉”批评,不得已才撒谎。由此可见,批评作为一种教育方式不可非议,但是如果不得要领,则反而会成为问题的“根源”。3、重结果更重过程  造成学生自信心不足,在寻找这类问题的根源时,我们多半会发现这些学生对学习好坏的期望很高,因此我们不应当只看重结果,而更应当看过程。教师不仅关心孩子学习方法是否科学,学习是否有效率,或者是否适合孩子,而是只关心结果。甚至在学生取得了好成绩时,还不断地提醒孩子还有不足,这个错误不该犯,那个错误不应该。结果,让孩子对自己没了信心,甚至是把父母的期望内化成自己的学习动力,在面对考试时,更多的不是去想如何提高复习效率,而是担心不能实现父母的期望,不能

5、有好的出息,结果可想而知。为此,对于那些对子女期望颇高的父母请多关心一下孩子的学习能力,而不是学习结果!4、保持一致,始终如一对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孩子教育效果不理想。要找到了孩子的问题,也明白应该怎么教育,但教育效果不理想,究其原因时,我们不难发现我们在教育上存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情况,具体而言,就是教师有精力的时候,能够注意到孩子的问题,自己工作吃力了,或者情绪不好时,就懒得理孩子了。这种状况常常使孩子感觉到教育只是满足于成人工作的需要。此外,目前许多孩子教育中还受到祖辈的影响,父母与上辈的教育观点不一致,常让孩子有机可乘,最终影响到教育效果。5、分解目标,逐步实施对孩子教育效果不理想,对

6、于不知所措的孩子们而言,无论是培养习惯、改正缺点,还是实现目标,都必须是可以操作的。所谓“操作”的含义就是孩子知道第一步该干什么,第二步该干什么。如果对孩子的要求只是一个理论上成立的计划,那么就无法指望孩子能够如你所愿。比如,对于一个试图减少玩电脑的孩子,在让他明白不能过多地沉迷于电脑的时候,不能只是让他“戒”了电脑,而应当先提出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比如第一步首先要学会和孩子沟通,使得孩子愿意和家长一起配合来控制电脑的使用。要容忍孩子反复。我们可以想像大人尚且很难改变一些习惯,如“戒烟、戒酒”,又怎么能要求孩子一定要说到做到呢?第二步,则是要注意帮助他们控制玩的时间,要教会孩子合理安排时间,对

7、玩的时间,事先要和孩子有个合理的约定,并督促孩子严格执行。对于不遵守约定的行为,要按事先约定的给予处罚,如减少玩的次数,或减少玩的时间。第三步,则是通过家庭和学校的老师教育指导相配合,多安排孩子参加文娱活动,来改善人际交往。教育孩子要循序渐进,不能不讲方法。打造家庭教育新课程赏识教育事例让家长受益匪浅。每个家长都渴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名牌大学,可孩子不用功读书,家长无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只能干着急曾听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坏孩子是骂出来的”,“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北京大学金秋心理研究中心的教育专家孙常发老师,结合对考入北大、清华的179名高考状元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阐述了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该如何扮演好自己角色的问题。孙老师把一个孩子的教育形象地比喻成一棵树,他认为家庭教育就是这棵树的根,如果不能给树根足够的养分,树也很难健康成长。而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孙老师说,一般孩子考试成绩不好,家长都会责骂,而有一位高考状元在读高一时的一次期末考试中,考了全年级倒数第一。回到家后,原以为父亲会打他一顿,没想到,父亲却说,祝贺他,祝贺他以后都不会考更差的成绩。正是因为这位父亲的这种赏识教育,使这位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