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松藻煤电公司打通一矿关于紧急避险系统试点建设经验总结按照重庆煤矿安全监察局 、重庆市煤炭工业管理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实施意见(渝煤监技装【2010】325号),松藻煤电公司打通一矿2010年底前完成紧急救生舱和固定式避难硐室的试点建设,松藻煤电公司和打通一矿领导高度重视,矿成立了紧急避险系统试点建设领导小组、设计小组和施工小组,并与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一起,于2010年12月按期完成了紧急避险系统救生舱和固定避难硐室的验点建设工作。2012年2月23日,通过了由重庆煤监局、市煤管局组织的专家组对救生舱和固定式避难硐室验收,现将打通一矿紧急避险系统试点建设情况总结如下:
2、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工作组1.领导小组组长;高明 副组长:黄家伟、黄德辉、李跃波、文健成员:石思军、熊天君、刘庆、华西、蒲云书、吴文忠2.设计小组组长:黄德辉成员:郑发彬、陶俊、田宇澄、邹以富、朱智蓉3.施工小组组长: 文健成员: 郑发彬、陈颖胜、陈朝鲜、胡应中、张强、赵启超、雍开锋、陈天伟。二、精心设计1. 2010年6月,打通一矿设计小组完成了紧急避险系统试点建设的初步设计方案。2. 2010年10月中旬,经松藻煤电公司领导和矿领导小组以及设计小组多次研究设计方案,确定移动救生舱硐室和固定避难硐室的建设地点选择在打通一矿的主要生产采区西区,在西区7号轨道巷建设采掘工作面移动救生舱硐室,在
3、西区+280轨道石门建设采区固定避难硐室。3. 2010年11月5日,完成移动救生舱硐室和固定避难硐室的施工设计。三、建设概况(一)移动救生舱硐室移动救生舱硐室设置在西区7号层轨道巷,距离最近的掘进碛头340m,最远的掘进碛头880m。地面位置:对应地面青岗圆附近,对应地面标高约+770m,地表至移动救生舱硐室硐室的垂深约为420m。该硐室长度13m, BYG28×29半圆拱断面,采用20×2000(mm)无纵筋螺纹钢锚网联合喷支护,喷射砼强度为C20。装修:为缓解受困人员的心理压力,对移动救生舱硐室采用温馨的不燃性材料进行装修,装修后硐室断面为:BYG25×24
4、。对进入移动救生舱的供风支管、供水支管、各缆线进行埋设保护。移动救生舱硐室安设有视屏系统和人员定位管理系统。1. 移动救生舱(1)移动救生舱功能配置 移动救生舱为重庆煤科院设计生产的JYZA-96/12A,该救生舱长6.8m,高度1.9m,宽度1.7m。救生舱体由三个区组成,分别为缓冲区、避难区和辅助设施区。整个救生舱抗爆炸冲击为2MPa。 JYZA-96/12A型救生舱满足12人,额定生存时间96h。 供风系统:舱内配有氧气瓶40L/15MPa,氧气浓度19-23%,满足96小时生存需要;外部为压风供氧,救生舱采用防爆空调排除废气,压缩氧自救器供氧逃生。 排污系统:吸便器。 舱内照明:LED
5、一体式矿灯。 动力保障系统:外部电源,外部动力电源,660V。内部备用电源:电源箱,当外部电源被破坏时,自动切换电源。满足96小时的需求。 生存系统:压缩饼干,矿泉水。(2)移动救生舱安装 移动救生舱于2010年12月5日到矿,2010年12月13日在重庆煤科院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安装。 各管缆线在施工硐室时进行预埋。 移动救生舱运输:移动救生舱分解为7段,大平板车装车,从金鸡岩副斜井按顺序入井,运输至西区7号轨道巷移动救生舱硐室内进行组装;移动救生舱内的各装备采用矿车装车运输,待移动救生舱组装后,按照顺序入舱。 (二)+280固定式避难硐室建设1. +280固定式避难硐室概况 井下位置:打通一
6、矿西区固定避难硐室设置在西区+280轨道石门。 +280固定避难硐室顶板为茅口灰岩,顶板完整,稳定,无地质构造,无淋水。 地面位置:煤电公司供应处附近,+280固定避难硐室对应的地表距离打通公路约56m,地面高程约+780m,+280固定避难硐室的标高277.8m。即:地表至+280固定避难硐室的垂深约为502m。 硐室规格:固定避难硐室的断面为SXG55×33,硐室长度21m,设计硐室的净宽5.5m,净高3.25m,面积115.5m2。 装修:为缓解受困人员的心理压力,对+280固定避难硐室采用温馨色彩且为不燃性材料进行装修。装修后硐室断面为:YHG5.0×2.6,硐室净
7、高2.6m(标准规定不低于2m),净宽5m,使用面积72.5m2。2. 功能设置按照100人额定生存时间96h进行建设和配置。(1) 供氧方式:压风供氧,供风管路与矿井的压风管路连接;主管为100mm的钢管,硐室内敷设50mm的支管三趟。硐室内安设ZYJ(A)型压风自救器18组(每组供6人使用),满足人均0.1m3/min.。同时硐室内配备120台45min的压缩氧自救器 。(2)生存功能:硐室内配备压缩饼干240kg,饮用水400瓶。(3)供电系统:硐室内敷设660v电压等级供电,并接入矿用隔爆型备用电池箱,可实现切换。(4)通讯系统;硐室内安设一部直通矿调度室的矿用防爆电话。(5) 视屏系
8、统:硐室内安设一台红外摄像仪,并与矿的视屏监控系统并网。(6) 监测系统:硐室内外均安设瓦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温度、氧气传感器。(7) 照明系统:硐室内安设矿用防爆日光灯以及LED一体式矿灯30台。(8)急救系统:硐室内配备正压氧气呼吸器,自动苏生器、急救箱,担架,工具箱。(9)排污系统:配备4台吸便器,100mm单向排气管一趟。(10)防爆功能:安设两道防爆隔离门。(11)硐室内安设人员定位管理系统。3. +280固定式避难硐室施工(1)掘进队施工硐室、支护、砌隔离墙、砼淌地工作。(2)机电二队负责供风、供水管路、隔离门、压风自救器、蝶阀安装、电缆敷设等工作。(3)自动化办公室负责各监测
9、设施、通讯线路、视屏系统的安装工作。(4)装修队进行硐室的装修工作。(5)装修和安装工作平行作业。四 、试运行(一)西区移动救生舱试运行状况移动式救生舱于2010年12月21日安装完毕,12月22日在重庆煤科院技术人员指导下,机运部、机电队、救护队队员参与了移动救生舱的试运行。1. 试运行目的通过真人进入舱内进行试运行,考察救生舱各系统运行是否可靠,舱内环境参数是否符合标准要求,舱内人员是否掌握操作程序。2. 准备情况:开启整个系统,给备用电池充电,对降温系统进行制冰,检查各系统的完好情况。3. 运行环境舱外温度为2023。4. 运行过程模拟避难人员进舱,依次开启过渡舱舱门、压缩空气气幕的气动
10、阀(同时关闭压风供气阀)、待救舱气密门后,进入待救舱,最后进入的人员应关闭过渡舱舱门和待救舱气密门。进入待救舱后先开启压缩氧供气阀,调节供氧量(按每人0.40.5L/min计),开启气体净化系统。每30min记录1次试验数据(CO、 CO2、 H2S、 CH4、 压力、温度、湿度)、舱内与调度室进行1次通话联系,舱内情况正常。5. 救生舱试验运行指标情况见下表时间(min)02%CO2%CO(PPm)H2S%(PPm)舱内温度()020.70.20021.03020.90.340.121.26021.00.370.121.49021.20.3190.121.712021.50.32100.12
11、2.015021.70.32100.122.518021.90.34110.123.024021.90.34110.123.427022.00.35110.123.830022.10.36110.124.133022.00.38120.124.536022.10.39120.124.939022.20.41120.125.342022.20.43120.125.745022.20.43130.126.148022.30.45130.126.5通过这次试运行,移动式救生舱安全可靠,供氧舒适,各系统运行正常。(二)西区+280固定避难硐室试运行状况 通过硐室内安设的甲烷传感器、氧气传感器、一氧化碳
12、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指标显示:瓦斯浓度、一氧化碳浓度为零,氧气浓度为2021%,温度为23度左右。 对压风供氧状况进行测定2011年1月3日,将硐室蝶阀关闭,测定压风的供风量,可达到57m3/min。西区+280固定避难硐室待技术专家组和检查验收工作组验收合格后,投入运行。五、职工培训(一)、移动救生舱培训1. 2010年12月23日安全矿长组织,重庆煤科院技术人员向全矿基层队的所有管理人员、机关所有井下人员和救护队员在矿职工教育培训中心进行了移动救生舱的使用操作培训。2. 2010年12月27日基层各队由队长组织救护队员到各队向员工进行了移动救生舱的使用操作培训。(二)西区+280固定避难硐
13、室使用操作培训1. 2011年2月18日安全矿长组织基层队所有管理人员以及机关所有井下人员在矿职工教育培训中心进行了西区+280固定避难硐室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培训。2. 2011年2月21日基层各队队长组织,队技术员向本队员工进行西区+280固定避难硐室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培训。六、维护管理情况(一)移动救生舱1. 移动救生舱由机电二队负责进行维护保养到目前为止移动救生舱各系统未出现故障,各系统运行正常。(二)+280固定避难硐室1. +280固定避难硐室内的设备设施由机电二队负责维护检修,救护队负责日常的监督管理。七、工程造价打通一矿西区280固定避难硐室和西区7号轨道巷救生舱硐室的工程造
14、价为:420.0921万元。+280固定避难硐室工程概算序号名称金额(万元)1280固定避难硐室井巷工程19.41912280固定避难硐室装修2350003设备及安装2173213小计260.2404西区7号轨道巷移动救生舱工程概算1移动救生舱1492移动救生舱硐室井巷5.85173移动救生舱硐室的装修5小计159.8517合计420.0921八、存在的问题和建议1. 目前井下员工未能熟练应用移动救生舱和固定避难硐室的操作程序,矿计划将移动救生舱、280固定避难硐室的操作流程、管理制度进行录像刻盘,利用基层各队多媒体进行教育培训。2. 按照重庆煤矿井下固定避难硐室和井下移动救生舱技术要求有突出
15、煤层的采区应设置采区避难硐室,突出煤层的掘进巷道长度以及采煤工作面走向长度超过500m时,必须在距离工作面500m范围内设置避难硐室或救生舱,我矿的东区东翼、东区西翼、西区+210中部大巷、新副立井的井底车场均应设置固定避难硐室,有以下地点需设置移动救生舱型(见下表1)。表1 打通一矿移动救生舱安设地点和数量序号巷道名称移动救生舱型号移动救生舱数量1W2707运输巷JYZA-96/12A12W2704运输巷JYZA-96/12A13W区7号轨道巷SJYZA-96/12A14W2704S回风巷JYZA-96/12A15E2704运输巷JYZA-96/12A16E2704E回风巷JYZA-96/1
16、2A17E区E翼7号轨道巷JYZA-96/12A18E区W翼7号轨道巷JYZA-96/12A1合计83. 按照标准,矿井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矿井通讯系统、人员定位管理系统、安全监控系统等均需要进一步完善,矿井“六大系统建设”施工工作量大,所需费用多,请上级部门予以考虑。所需资金概算见下表2。 表2 打通一矿矿井“六大系统”完善概算汇总表序号类别项 目 名 称设备规格型号数量单位设备及安装(万元)合计(万元)备注一一级避险系统1个1W2707运输巷建设移动救生舱硐室JYZA-96/12A1个160160含装备2W2704运输巷建设移动救生舱硐室JYZA-96/12A1个160160含装备
17、3W区7号轨道巷S建设移动救生舱硐室JYZA-96/12A1个160160含装备4W2704S回风巷建设移动救生舱硐室JYZA-96/12A1个160160含装备5E2704运输巷建设移动救生舱硐室JYZA-96/12A1个160160含装备6E2704E回风巷建设移动救生舱硐室JYZA-96/12A1个160160含装备7E区E翼7号轨道巷建设移动救生舱硐室JYZA-96/12A1个160160含装备8E区W翼7号轨道巷建设移动救生舱硐室JYZA-96/12A1个160160含装备9西区7号的轨道巷安设移动救生舱JYZA-96/12A1个160160已经建成小计1440二二级避险系统硐室规格支护方式井巷、装备、装修费用(万元)1东区东翼建50人固定避难硐室BYG-65*35锚网梁喷联合支护个1051052东区西翼建50人固定避难硐室BYG-65*35锚网梁喷联合支护个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银行网点春游活动方案
- 过期妊娠考试题及答案
- 广告手绘考试题及答案
- 骨科职称考试题及答案
- 古典剧目考试题及答案
- 公需考试题及答案
- 工地厨师考试题及答案
- 改良员考试题及答案
- 时间的价值议论文话题5篇
- 防疫保安考试题及答案
- 煤矿安全规程2025版解读
- 尿培养的采集
- 具有法律效应的还款协议书6篇
- 东航空乘英语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全国企业员工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广东省中考英语试卷深度评析及2026年备考策略
- 2025-2026秋中小学升旗仪式演讲稿:(第3周)积跬步养习惯向未来
- 绿色建筑和绿色建筑材料
- 《七堂保险金信托课》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 Jade6操作和应用优秀课件
- 渐开线花键强度校核(完整计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