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上海备战中考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压轴题专题复习_第1页
2020-2021上海备战中考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压轴题专题复习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初中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1.如图所示, 质量和高度都相等的均匀实心圆柱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甲的底面积大 于乙的底面积。现按不同方法把甲、乙分别切下一部分,并将切下部分叠放到对方剩余部 分的上方,其中可能使甲对地面的压强大于乙对地面的压强的方法是()A.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的质量B.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的体积C.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的厚度D.沿竖直方向切去相等的质量【答案】B【解析】【详解】甲乙两个实心圆柱体,高度相同,甲的底面积小于乙的底面积,根据圆柱体体积公式A若沿水平方向切去质量相等的部分,则甲乙剩余部分质量仍相等,将切下部分叠加到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总质量相等,总重力相等,对地面压力相等

2、,根据压强公式P=FS可知,因为S甲s乙,所以P甲p乙,故A错误;B.沿水平方向切去体积相等的部分,因为得p甲p乙,根据公式m= pV,所以切掉的部分 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剩余部分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将切下部分叠加到对方剩余部 分的上方,此时甲的总质量小于乙的总质量,甲的总重力小于乙的总重力,甲对地面压力 小于乙对地面压力,而s甲S乙,根据压强公式p=F,此时甲对水平面的压强可能小于乙S对水平面的压强,故B正确;C.沿水平方向切去厚度相等的部分,因为甲乙质量相等,所以P甲V甲=卩乙V乙,P甲S甲h甲=卩乙S乙h乙,因为h甲=h乙,所以p甲S甲=卩乙S乙,设切掉的厚度为?h,则有p甲S甲?h

3、=p乙S乙?h,即切掉的部分质量相等,则甲乙剩余部分质量仍相等,将切下部分叠加到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总质量相等,总重力相等,对地面压力相等,根据压强公式p=可知,因为SS甲S乙,所以p甲p乙,故C错误;D.沿竖直方向切去质量相等的部分,则剩余部分质量质量仍相等,因为p甲p乙,根据m_公式V=可知,剩余部分体积V甲V乙,因为h甲=h乙,所以剩余部分底面积S甲S乙, 将切下部分叠加到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总质量相等,总重力相等,对地面压力相等,根V=Sh,分析可得V甲V乙,又因为甲乙质量相等,根据公式可得p乙。F据压强公式p=F,因为 缶S,所以p甲p乙,故D错误。S故选B。2.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

4、烧杯,盛有密度不同的盐水,放在水平桌面上。将同一只鸡蛋先 后放入甲、乙两个烧杯中,当鸡蛋静止时,如图所示,两烧杯中液面恰好相平。甲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分别为Pi和Fi,乙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分别Pi和Fi,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和压力分别P2,【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B.由图可知,鸡蛋在甲、乙两杯中分别处于悬浮和漂浮状态,因为液 物时物体漂浮,液物时物体悬浮,所以乙杯中盐水的密度大于甲杯中盐水的密度,因为P gh,且两杯中液面相平,所以,乙杯底的压强大于甲杯底的压强,即PiP2;又因为两个烧杯的底面积相同,根据公式F pS可知FiF2,故A正确,B错误;CD由图

5、可知,甲杯中鸡蛋排开盐水的体积大于乙杯中鸡蛋排开盐水的体积,两液面相 平,则甲杯中盐水的体积小于乙杯中盐水的体积,又因乙杯中盐水的密度大于甲杯中盐水的密度,所以根据可知,甲杯中盐水的质量小于乙杯中盐水的质量,甲杯中盐水的V重力小于乙杯中盐水的重力,同一只鸡蛋,则重力相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贝U杯子重力相等,烧杯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杯子、杯子内的盐水和鸡蛋的重力之和,所以,甲杯对桌面的压力小于乙杯对桌面的压力,即FiF2,又因为两个烧杯的底面积相同,根据公式P-可知,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小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即PiP2,故CSD错误。故选A。3.如图所示,甲、乙是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质量均匀

6、的长方体,它们的密度之比甲:乙2:3,底面积之比S? : S乙3:4,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餌:p乙8:5,下列有关B.PiP2,Fi= F2C.Pi=P2,Fi=F2D.PiF2A.PiFiF2甲、乙的说法正确的是()甲乙A.甲、乙的重力之比是1 2B.甲、乙的体积之比是165C.甲、乙的高度之比是5 12D.将甲、乙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高度后,甲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大于乙剩余部 分对地面的压强【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甲、乙是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质量均匀的长方体,它们的重力之比为G甲F甲p甲S甲p甲S甲836G乙F乙p乙S乙p乙S乙545故A错误;B.甲、乙的体积之比是故B错

7、误;C.甲、乙的高度之比是V甲h甲S甲V甲S乙9412h乙V乙V乙S甲535ST故C错误;D.将甲、乙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高度后,甲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大于乙剩余部 分对地面的压强之差为p1P2F1S巳巳S2G1S1G2mgS2S1S2甲gV1S1乙gV2S2甲gh1乙gh2甲g(h甲h)乙g(h乙h)由于甲:乙2:3所以由于2甲3乙h甲12h乙5甲m乙9 - 53 - 26 - 5乙-甲乙G91153所以故D正确。故选D。4.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分别盛有甲、 乙两种液体,两液面向齐平,且甲的质量等于乙的质量。若从两容器中分别抽出部分液体后,液面仍保持相齐平,【答案】A【

8、解析】【分析】部的压强PA、PB的关系;若从两容器中分别抽出部分液体后,两液面仍保持齐平,则和 原来的情况相同。【详解】甲乙两种液体质量相等,此时两液面齐平。因为是圆柱形容器,对容器底的压力为F G mg,所以甲乙对容器底的压力相等,即FAFB;由于A的底面积大,由PF可得,A对容器底的压强小,即PAPB;S若从两容器中分别抽出部分液体后,因为两液面仍保持齐平,所以和未抽出时的情况相 同,即PAPB,FAFB;故选A。【点睛】所以!2hPlP2甲g(h甲h)乙g(h乙h)23乙g 12h乙52乙gh乙gh乙3乙gh乙gh乙乙ghPlP2则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PA、PB和压力FA、FB的

9、关系是V-,厂J!TA.PAC.PAPB,FAFBB.PAPB,FAFBD.PAPB,FAFB甲乙质量相等,对容器底的压力相等;A的底面积大,根据P -S分析液体对各自容器底ADPB,FAFB本题主要考查压强大小比较,重点在分析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5.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物块放在相同的海绵上,甲的凹陷程度比较深将它们沿水平方 向切去一部分后,剩余部分对海绵的凹陷程度如图所示,则A.甲切去的质量一定比乙小B.它们切去的质量一定相同C.甲切去的高度一定比乙大D.它们切去的高度一定相同【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物块放在相同的海绵上,甲的凹陷程度比较深,所以,P甲P乙,

10、而F甲G甲m甲g,F乙G乙m乙g,昨g mz g所以,将它们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后,海绵的凹陷程度相同,则甲乙对海绵压强相等,_ r“g 0切gm乙g m乙剩gP甲剩=P乙剩,即:8甲足所以,m甲切m乙切, 故AB错误;放在水平面上的柱体的压强可用Pph求解.因为P甲剩=P乙剩,所以,甲gh甲剩乙9乙剩,由图可知,h甲剩h乙剩,所以甲乙.因为m甲切m乙切,V Sh,m V十m甲切gm乙切g口甲h甲切g乙S乙h乙切g所以:,即:一8S乙S甲S乙所以,h甲切h乙切,C正确,D错误.故选C.6.下列函数图像能正确地描述两个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是(圧强D.液体密度不变时,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深度【答案】C【

11、解析】【分析】【详解】A.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成正比关系,图像应是过原点的一条倾斜直线,故A不符合题意;B.粗糙程度不变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若压力为零,则摩擦力为零,而选项中图象反映的是压力为零,仍有摩擦力,故B不符合题意;C.根据P=F可知,压力一定时,物体受到压强与受力面积成反比,图像为双曲线的一部S分,故C符合题意;D.根据P=gh可知,液体密度不变时,液体压强与深度成正比关系,而选项中图象反映的是深度增大压强减小,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o7.桌面上容器内盛有水,在一试管里面放一小球后,浮在水面上。如图所示,现将小球取 出,放入水中,下沉容器底部,试管仍浮在水面上

12、,则()V【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B.当小球在试管中时,试管处于漂浮状态,浮力等于试管和小球的总重力;当将小球取 出并放入杯内水中时,小球下沉,试管仍竖直漂浮在水面上,小球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 试管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即总浮力减小;由F浮水gV排可知,排开水的体积减小,即大烧杯中的水面降低,故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c.烧杯中的水面降低,由p gh可知,大烧杯底部受到的液体的压强变小,故C不符合题意;D.将小球取出,放入水中,烧杯、水、试管、小球的总重力不变,对桌面的压力不变, 根据p匸知桌面受到的压强不变,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如图所示的两个容积相同的圆筒形容器,

13、分别装满不同的液体,已知距容器底部距离相 等的A、B两点处液体压强PA=pB,则两容器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力F甲、F乙和压强p甲、p乙的关系是()【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察液体压强和压力的比较。突破点是要明确液体压强公式中h的意义,从而得到液体密度大小关系。另外在比较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时,要分成上下两部分来考虑,上 部分压强相等,下部分h相等,从而得出结论。【详解】液体压强公式p gh中,h表示待测点到自由液面的距离,因此hAhB,而pA=pB,A.液面下降C.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不变B.液面上升D.桌面受到的压强变小A.F甲F乙,p甲p乙B. F甲F乙,p甲=p乙C. F甲=F乙,p甲

14、vp乙D.F甲vF乙,p甲vp乙所以A B。由于两容器容积相等,根据公式,两液体的质量mAmB,两容器底所受的液体压力等于液体重力,所以FAFB;A点下面液体产生的压强大于B点下面液体产生的压强,而两容器中上部分液体产生的压强相等,所以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PAPB。故选A9.将质量相等且分布均匀的圆柱体甲、乙放在水平面上。若沿水平方向均切去高度?h,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与切去部分高度?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p甲卩乙D.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质量,甲、乙剩下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一定是p甲pz【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由图可知,当沿水平方向均切去高度?h时, 压强最先变

15、为0的是乙,说明乙的高度小 于甲的高度,故A错误;B.当?h=0时,根据图可以看出甲的压强大于乙的压强,故B错误;C.切去相同的高度h,则减小的压强为AppAh,根据图像可以看出切去相同的高 度,甲减少的压强大于乙减少的压强,所以根据侔P9 Ah可得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 故C正确;D.因为初始压强甲的压强大于乙的压强,且甲和乙的质量相同,所以甲和乙对地面的压力相同,根据公式p -得,甲的底面积小于乙的底面积,甲和乙的质量相同,所以甲和S乙对地面的压力相同,切去相同的质量,则减小的压力相同,所以剩余部分甲和乙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因为甲的底面积小,根据公式p得甲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大于乙剩余S部分

16、对地面的压强,故D错误。故选Co10.如图所示,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则关于甲、乙的密度p甲、p乙和对地面压力变化量的判断,正确的是()【解析】【详解】FGmgVgShgup= = = pghSSSSS可知,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即:p甲gh甲=p乙gh乙,h甲h乙由p甲gh甲=卩乙gh乙得在两正方体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高度的部分,由于底面积不变,对地面的压力变化是 切去的部分,即F=pAVg,则所以,F甲F乙,故F甲一定小于F乙。 故选A。11.如图所示,甲、乙两相同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

17、,已知甲、乙两容器里分别装有两种质【答案】【解析】【分析】【详解】A.卩甲卩乙,F甲4F乙C.p甲Vp乙,F甲4F乙【答案】AB.卩甲卩乙,F甲4F乙D. p甲V p乙,F甲4F乙两个正方体的边长分别为h甲和h乙,h甲h乙,由p甲=p乙,所以,甲匸V甲g甲S甲h甲x色色=x)2=乙S乙乙h乙h甲h乙h甲c h甲X(匸)匸)=匚匚1量相同的不同液体,则在同一高度上的A、B两点液体的压强PA和PB的大小关系为A.PAPBB.PAPBC.PAPBD.以上都有可能.乙V乙g乙S乙h甲、乙两容器相同,两种液体的质量相同,由pF和SF G mg知两个容器底部所受压强相同,即P甲P乙, A、B两点在同一高度

18、上,m甲m乙,V甲V乙,二甲乙,根据P gh知:AB以下液体对底部压强pA 下VPB 下,/AB两点压强为PAP甲PA下,PBP乙PB下,PAPB. 故选A.12.相同的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不同液体。将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浸入液体中,当物体静P乙=p物,所以卩甲p乙,由图可知甲液体的体积大于乙液体的体积,且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根据m= pY可知甲液体的质量大于乙液体的质量,根据G = mg可知,甲液体的重力大于乙液体的重力,又因为容器的重力相等、物体重力相等,且在水平面上压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所A.容器对地面的压力F甲F乙C.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答案】A【解析】【详解】AB因

19、为物体在甲液体中漂浮,所以物体在乙液体中悬浮,所以B.液体密度p甲p乙D.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m甲m乙卩甲p物,故A正确,B错误;C.因为p=pgh h相同,p甲卩乙,所以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故C错误;D.物体在甲液体中漂浮,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重力;在乙液体中悬浮,物体受到的 浮力等于物体重力,所以物体受到的浮力相等,即F甲=卩卩乙;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G甲排=G乙排,根据G=mg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m甲=口口乙,故D错误。13.如图甲,体积为1000cm3的实心均匀正方体A,自由放置在底面积为200cm2、高为16cm的薄壁柱形容器中,容器重力为10N;底面积50cm2、高为10

20、cm的长方体B通过一轻质细线悬挂于天花板,细线拉力为12N,A与B相距7cm,现往容器中注入某种液体,当液体深度为15cm时,细线拉力变为10N,如图乙,此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为B.从甲图到乙图,A物体克服重力做功42JC.从甲图到乙图,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增加了34ND.若轻轻剪断乙图中细线,待AB物体静止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2350Pa【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液体深度为15cm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为1500Pa,由此可求液体的密度F甲F乙,容器中的液体为水,故PghA错误;1500Pa10N/kg 0.15m331 10 kg/mB.由题意知物体B的重力为12N,但在乙图中细

21、线的拉力变成了10N,由此可知物体A对物体B的支持力为2N,所以B对A的压力也为2N。由乙图可知,物体A被液体浸没的深10h浸15cm 7cm 8cm 0.08m物体A是体积为1000cm3的实心均匀正方体,故其边长为10cm,所以物体A在乙中排开液体的体积883343V排V浸VA1000cm3800cm38 104m3排1010所以物体A受到的浮力F浮液gv排1103kg/m310N/kg8 104m38N故可得物体A的重力GAI=浮F压8N 2N6N从甲图到乙图,A物体克服重力做功W GAh 6N0.07m0.42J故B错误;C.乙容器中水的体积233V7KV整V浸S容h7xV浸200cm

22、 15cm 800cm2200cm乙容器中水的质量33m水水V水1g/cm 2200cm2200g 2.2kg乙中水的重力G水m水g 2.2kg 10N/kg 22N从甲图到乙图,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其增大值等于水的重力与F增G水F压22N 2N 24N故C错误;D.乙图中剪断绳后,以AB两物体为整体,其整体的质量其整体体积为其整体的密度为因为其整体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故该整体在水中处于沉底状态,由于两物块的高度之和为20cm,而容器高度只有16cm,所以该整体有4cm高度露出水面,整体排开水的体积增 大了容器所剩体积B对A的压力之和GAGBg12N 6N10N/kg1.8kgVAVB1000cm

23、3500cm31500cm31.5 103m3m整1.8kgV整1.5 103m3331.2 10 kg/mVAVB叙3231000cm 50cm 6cm=500cm23V剩S容h剩200cm1cm=200cm223V溢V V剩500cm 200cm =300cm溢出水的重力G水溢水V溢g 1 103kg/m33 104m310N/kg=3N容器内所剩水的重力G水剩G水G水溢22N 3N 19N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重力、所剩水的重力、物块A的重力、物块B的重力之和所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故D正确。故选Do【详解】AB.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厚度h,且边长l甲l乙,利用极限思想,乙被切没了,甲还有

24、剩余,所以剩下的甲的压强大于乙的压强,所以AB错误;CD.均匀实心正方体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所以根据上式可得因为切去相等的质量,所以结合上式可得L甲h甲L乙h乙所以溢出水的体积F G容G水剩GAGB10N19N 6N 12N47N47N2 102m22350Pa14.均匀实心正方体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已知它们的边长 均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厚度九九则( )A.若切去相等体积,C.若切去相等质量,【答案】C【解析】【分析】P可能小于Ph甲一定小于h乙B.若切去相等体积,D.若切去相等质量,l甲l乙,现将两物体P定小于Ph甲可能小于h乙甲gL甲乙gL乙乙L乙乙L2乙h乙设两正方体的密

25、度为,边长分别为L甲和L乙,又因为I甲I乙,所以h甲一定小于h乙,所以C正确,D错误。 故选CO15.装有水的薄壁轻质柱形容器, 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现将A、B、C三个实心物体分别浸没水中(水没有溢出);发现放入A物体时,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与容器对桌面压强增加量的比值最小;放入C物体时,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与容器对桌面压强增 加量的比值最大,则A、B、C三物体密度满足的条件是()A. pp,p pB.p p,pAp,fA pD.p pc【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设物体的质量为m,则容器对地面压强的增加量由于水的密度是确定的,物体的密度越大,比值越小,所以可知A的密度最大,C的

26、密度最小。故选A。16.把同种材料制成的甲、乙两个正方体各自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若把甲叠放在乙上面,如图所示,则乙对地面的压强为:甲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由题知FPSmgSp2:pi水V物:物V物水:物设两正方体的密度为,边长分别为L甲和L乙,A.pi+ p233PiP2C.2Pi【答案】D【解析】【详解】B.pi2+ P2233PiP22P2把甲放在乙的上面时,乙对桌面的压力:33F G总=(m甲+m乙)g=( V甲+ V乙)g=(L甲+L乙)g乙对桌面的压强:33(Pl+P2) gF _(L3甲+L3乙) g =(pgSz _L2乙_P22-22g故选D

27、17.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均与大气压有关,下列关于实验结果的预测,说法正确的是( )A.将自制气压计随电梯从一楼上升至十楼,气压计细玻璃管中的液面会下降B.将空的易拉罐放在火上加热,用橡皮泥封住开口处,冷却一会儿,易拉罐会变瘪C.将玻璃杯中装满水,用硬纸片盖住,倒置杯子,纸片不掉;杯子倾斜,纸片会掉下来甲正方体的边长乙正方体的边长F = mg Vg S =_S S-Plg33PlP22P2设两正方体的密度为,边长分别为L甲和L乙,D.将装满水的试管用薄片盖住管口,倒置在水中,拿掉薄片,管中的水会从管口流出【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将自制气压计随电梯从一楼上升至十楼,玻璃管上方气压下降

28、,气压计内部气压可将细玻璃管中的液面托起更高,A选项错误;B.将空的易拉罐放在火上加热,用橡皮泥封住开口处,冷却一会儿,罐内气压下降,小于外部大气压,在外部气压作用下,易拉罐被压瘪,B选项正确;C.空气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有压强的作用且作用存于各个方向上。将玻璃杯中装满水,用硬纸片盖住,倒置杯子,纸片受到大气压竖直向上的作用,纸片不掉;杯子倾斜,纸片同样 会受到大气压垂直作用于其上的作用,纸片同样不会掉下来,C选项错误;D.个标准大气压的数值约为1.01x1Pa,相当于10米高的水柱产生的压强。将装满水 的试管用薄片盖住管口,倒置在水中,试管中水柱产生的压强远远小于大气压强,试管中的水柱可以被大气

29、压托住,故拿掉薄片,管中的水不会从管口流出,D选项错误。故选B。18.如图所示,底面积均为100cm2的薄壁容盤甲和乙(不计容器质量),里面分别装有质 量均为2kg的水和另一种液体,液面相平。把一物块浸没在甲客器的水中、水未溢出,甲 容器中水面上升5cm,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与容器对地面的压强增加量之比为1:3:当把另一完全相同的物块浸没在乙容器的液体中,液体未溢出。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甲3A.物块的密度等于3x103kg/m3B.乙容器中液体密度小于甲容器中液体密度C.乙容器对地面压强为3.5x103PaD.甲容器对地面的压力增加了15N【答案】A【解析】【详解】A.由p=pgi知道

30、,水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是:32p容器底g h 1 10 kg/m 10N/kg 0.05m=500Pa,由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与容器对地面的压强增加量之比为面的压强增加量是:1:3,所以,容器对地P甲地面=3P容器底=3500Pa=1500Pa,由于甲容器对地面的压强为固体产生的,即物p甲地面=1500Pa,S所以,物体的重力是:G物=mg=1.5x10pax100乂4竹2=15N,因为甲容器上小下大,所以,物体实际的体积:VvhS=0.05mx100 x-41m2=5xifbm3,即物体的密度,15gm物= G物4_33 103kg/m3,V Vg 10N/kg 5 104m3故

31、A错误,符合题意;B.由图知道,甲乙两容器中的液体的体积小于水的体积,又因为质量相同,根据m,故液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即p液vP水,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VC.根据题意知道,乙容器中的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其重力:F=G=mg=2kgx10N/kg=20N乙容器原来对地面压强是:jg 2kg 1N/kg=2000pa,P乙地面2S S 100cm由于当把另一完全相同的物块浸没在乙容器的液体中,液体未溢出,所以,乙容器后来对 地面压强是:p乙地面P乙地面P甲地面=1500Pa+2000Pa=3500Pa,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由于物体的重力是15N,所以,甲容器对地面的压力增加了 题意。

32、15N,故D正确,不符合19.如所示,一密度均匀的实心物块放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为P,则( )p,若沿虚线将该物块C. p= pD.无法判断【答案】B【解析】【详解】设原来物体的重力为G原,梯形的下表面积为Si;给原来的物体增加G部分的物体,如图 所示,成为规则物体,那么,整个物体对地面的压强为:GS1;第一幅图的情况可知,质量和面积是等比例减小的,所以总压强是不变的。根据关系可知:G GGzG/GP总PS2SsS2根据P总相等可得:GGp/P S2S1那么:GG门p p0S2S所以:PP;故选B。20.如图,厚度不计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面上,内装有水,上端固定的细线悬挂着正方1体M(不吸水)竖直浸在水中,M有-的体积露出水面,此时水的深度为11cm。已知容5M边长为10cm,重20N;若从图示状态开始,将容A.如图未抽出水时,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力为B.细绳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8N沿虚线将该物块切去一部分,设此时剩余部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