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调节阀压差的确定一、概述在化工过程控制系统中, 带调节阀的控制回路随处可见。 在确定调节阀压差的过程中,必须考虑系统对调节阀操作性能的影响,否则,即使计算出的调节阀压差再精确,最终确定的调节阀也是无法满足过程控制要求的。从自动控制的角度来讲,调节阀应该具有较大的压差。这样选出来的调节阀,其实际工作性能比较接近试验工作性能(即理想工作性能) ,即调节阀的调节品质较好,过程容易控制。但是,容易造成确定的调节阀压差偏大,最终选用的调节阀口径偏小。一旦管系压降比计算值大或相当,调节阀就无法起到正常的调节作用。实际操作中,出现调节阀已处于全开位置,所通过的流量达不到所期望的数值;或者通过调节阀的流量为
2、正常流量值时,调节阀已处于 90%开度附近,已处于通常调节阀开度上限,若负荷稍有提高,调节阀将很难起到调节作用。这就是调节阀压差取值过大的结果。从工艺系统的角度来讲,调节阀应该具有较小的压差。这样选出来的调节阀,可以避免出现上述问题,或者调节阀处于泵或压缩机出口时能耗较低。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选用的调节阀口径偏大,由于调节阀压差在管系总压降中所占比例过小,调节阀的工作特性发生了严重畸变,调节阀的调节品质不好,过程难于控制。实际操作中, 出现通过调节阀的流量为正常流量值时,调节阀已处于 10% 开度附近,已处于通常调节阀的开度下限,若负荷稍有变化,调节阀将难以起到调节作用,这种情况在低负荷开
3、车时尤为明显。这就是调节阀压差取值过小的结果。同时,调节阀口径偏大,既是调节阀能力的浪费,使调节阀费用增高;而且调节阀长期处于小开度运行,流体对阀芯和阀座的冲蚀作用严重,缩短调节阀的使用寿命。正确确定调节阀的压差就是要解决好上述两方面的矛盾, 使根据工艺条件所选出的调节阀能够满足过程控制要求,达到调节品质好、节能降耗又经济合理。关于调节阀压差的确定, 常见两种观点。 其一认为根据系统前后总压差估算就可以了;其二认为根据管系走向计算出调节阀前后压力即可计算出调节阀的压差。这两种方法对于估算国内初步设计阶段的调节阀是可以的,但用于详细设计或施工图设计阶段的调节阀选型是错误的,常常造成所选的调节阀口
4、径偏大或偏小的问题。正确的做法是对调节阀所在管系进行水力学计算后,结合系统前后总压差,在不使调节阀工作特性发生畸变的压差范围内合理地确定调节阀压差。有人会问,一般控制条件在流程确定之后即要提出, 而管道专业的配管图往往滞后,而且配管时还需要调节阀的有关尺寸,怎样在提调节阀控制条件时先进行管系的水力学计算呢?怎样进行管系的水力学计算,再结合系统前后总压差,最终在合理范围内确定调节阀压差,这就是本文要解决的问题。二、调节阀的有关概念为了让大家对调节阀压差确定过程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我们需要重温一下与调.节阀有关的一些基本概念。1、调节阀的工作原理如图 1 所示,根据柏努力方程, 流体流经调节阀前后
5、1-1 和 2-2 截面间的能量守恒关系如下式所示。H 1P1U 12P2U 22h f(1)rgH 2rg2g2g由于 H1=H 2,U1 =U2 ,则有:h fP1P2( 2)rg在流体阻力计算时,还有:h fK U 2(3)2g则有:KU 2P1 P2(4)2( P1P2 )2grgU(5)Kr则通过调节阀的流量为:QFU2F P1P2(6)K rF- 调节阀接管面积 K- 调节阀阻力系数由于 F 为定值,当 P1 -P 2 不变时,流量随 K 值变化,而 K 值是随调节阀的开度发生变化的。因此调节阀是通过改变开度,使阻力系数K 值发生变化,来达到调2FC(7)K节流量目的的。现令:则有
6、:C 值即仪表专业选阀时用到的一个重要参数,称为调节阀的流通能力。其定义为调节阀全开,调节阀两端压差为1kg/cm 2 时,流经调节阀介质密度为1g/cm 3 流P1P2(8)Q Cr体的流量。2、调节阀的理想流量特性流体通过调节阀时, 其相对流量和调节阀相对开度之间的关系,称为调节阀的.Qf ( l )(9)Qmaxl max.流量特性。其数学表达式为:如图 1 所示仅以调节阀进出口为研究对象, 使调节阀压差为定值时, 得到的流量特性为理想流量特性。1) 直线流量特性当调节阀单位相对开度变化引起的相对流量变化是一个常数时,称调节阀具有直线流量特性。其数学表达式为:Qkdl(10)dl max
7、Qmax其积分式为:Qk l常数(11)Qmaxl max代入边界条件 l=0 时, Q=Qmin;l=lmax 时, Q=Qmin 。得:k 1Qmin常数QminQmaxQ max设:Qmax(12)RQmin则有:Q1 1( R 1) l (13)QmaxRl maxR 称为可调比,即调节阀可以调节的最大流量Qmax 和可以调节的最小流量Qmin 的比值。 Qmin 不是调节阀关闭的泄漏量,它是可调流量的下限值,当流量低于此值时,调节阀无法保证调节精度。一般 Qmin=(24%)Qmax, 而泄漏量仅为(0.10.01%)Qmax。直线流量特性的调节阀,其开度变化相同时,流量变化也是相同
8、的。一般调节阀,理想可调比 R=30 时,直线流量特性调节阀的相对流量随相对开度间的变化情况如图 2 中的直线 (1)所示。2) 等百分比流量特性当调节阀单位相对开度变化引起的相对流量变化与此点的相对流量成正比时,称调节阀具有等百分比流量特性。其数学表达式为:d QkQd l(14)QmaxQmaxl max积分后代入边界条件 l=0 时, Q=Qmin;l=lmax 时, Q=Qmin 。得:(lQ1)R lmax(15)Qmax.等百分比流量特性的调节阀, 其开度变化百分比相同时, 流量变化百分比也相同。对于一般调节阀,理想可调比 R=30 时,等百分比流量特性调节阀的相对流量随相对开度间
9、的变化情况如图 2 中的曲线 (2)所示。3) 快开流量特性当调节阀单位相对开度变化引起的相对流量变化与此点的相对流量成反比时,称调节阀具有快开流量特性。其数学表达式为:dQk(Q) 1 dl(16)QmaxQmaxl max积分后代入边界条件 l=0 时, Q=Qmin;l=lmax 时 , Q=Qmin 。得:Q1l11(R21) 2(17)QmaxRl max快开流量特性的调节阀,开度较小时,对应流量就比较大,在其开度范围内,随着开度增加,流量很快达到最大,开度再增加时,流量变化幅度很小以至于不变。对于一般调节阀,理想可调比 R=30 时,快开流量特性调节阀的相对流量随相对开度间的变化情
10、况如图 2 中的曲线 (3)所示。4)抛物线流量特性当调节阀单位相对开度变化引起的相对流量变化与此点相对流量的平方根成QQ1lddk () 2(18)QmaxQmaxl max正比时,称调节阀具有抛物线流量特性。其数学表达式为:积分后代入边界条件可得:抛物线流量特性的调节阀,其开度变化时,流量介于直线流量特性和等百分比流量特性之间变化。 对于一般调节阀,理想可调比R=30 时,抛物线流量特性调节Q11(R1)l 2(19)QmaxRlmax阀的相对流量随相对开度间的变化情况如图2 中的曲线 (4)所示。4) 几种流量特性的比较.参见图 2 中的流量特性曲线,对于直线流量特性,相同的开度变化,流
11、量变化Q 是相同的,那么在小流量时, Q/Q 操作点 大,操作灵敏不易控制;大流量时, Q/Q 操作点 小,操作平稳易于控制。因此,直线流量特性调节阀适合于负荷变化小的场合。对于等百分比流量特性,相同的开度变化,小开度时流量变化Q 小;大开度时流量变化Q 大。因此,等百分比流量特性调节阀适合于负荷变化大的场合。对于快开流量特性,随开度变大,流量很快达到最大,开度再增加时,流量变化幅度很小以至于不变。因此,快开流量特性调节阀不适合于调节流量,但适合于在双位控制或程控场合中使用。抛物线流量特性, 其特性曲线介于直线流量特性和等百分比流量特性之间, 而且接近于等百分比流量特性。因此常用等百分比流量特
12、性调节阀来代替抛物线流量特性调节阀。所以,我们经常用到的是直线流量特性调节阀和等百分比流量特性调节阀。3、调节阀的实际流量特性由于调节阀都是安装在管路上, 在系统总压降一定的情况下, 当流量发生变化时,管路压降在变化,调节阀压差也在发生变化。因此调节阀压差变化时,得到的流量特性为实际流量特性。1) 串联管路调节阀的实际流量特性对于如图 3 所示的调节阀与管路串联的系统,当调节阀上压差为 P1 值并保持不变时,单就调节阀本身来说它具有理想流量特性。由式( 8)可得:Q CP1(20) QmaxC qkP1(21)rr.Cqk 为调节阀全开时的流通能力,则:QC(22)QmaxCqk对比式( 9)
13、则有:CC qk f (l)(23)l max将式( 23)代入式( 20),则得:QCqk f (l)P1(24)l maxr通过管道的流量可以用下式表示:QC gP2(25)rCg 为管道的流通能力由于通过管系的流量是唯一的,因此有下式成立:QCqk f (l)P1CgP2(26)rrl max则有:P2C qk2f2(l(27)P2) P1PP(28)12lmaxC g由于:将式( 27)代入式( 28)得:当调节阀全开时, 调节阀上有最小压差, 设最小压差为 P 。由于调节阀全开,1mP1C qk2f2(l(29)2) P1C gl maxP11(30)2P1C qk2 f 2 (l
14、)C gl max此时有:l)f (l max)1f (l maxl max则由式( 29)得:C 2P(1qk2 )P1m(31)C g.则得:令 :S 为调节阀全开时, 调节阀的压差与系统总阻力降的比值, 称为调节阀的阻比,有的资料上称之为调节阀的阀权度。P(1C qk2) P1mC qk2P221P1mC gC gP1mS(32)P则有:C qk211(33)Cg2S将式( 33)代入式( 30),则得:P11(34)P12l11) f()Sl max若以 Qmax 表示管道阻力为零时调节阀全开时的最大流量,则由式(21)和式( 24)可得:Qf ( l )1(35)Qmaxl max1
15、(12(l1) f)Sl max若以 Q100 表示有管道阻力时调节阀全开时的最大流量, 则由式( 24)和式(21)、式( 32)得:C qk f ( l ) P1f ( l )QlmaxlmaxP1(36)Q100C qkP1mSP将式( 34)代入式( 36),则得:Qf ( l)1l(37)Q100l maxS (1S) f2()l max式( 35)为调节阀的实际流量与理想最大流量参比关系。对于 R=30 的调节阀,当调节阀阻比发生变化时,其关系曲线如图4 所示。式( 37)即为调节阀的实际流量特性,它不但和调节阀的相对开度有关,而且与调节阀的阻比 S 有关。对于安装在实际管路中 R
16、=30 的调节阀,当调节阀阻比发生变化时,其实际性能曲线的变化趋势如图5 所示。.S 0.3。.从图 4和图 5可见:a)当调节阀阻比 S=1 时,即管道阻力为零,系统的总压降全部落在调节阀上,此时实际流量特性和理想流量特性是一致的。b)随着调节阀阻比 S 的减小,即管道阻力增加,调节阀最大流量比管道阻力为零时理想最大流量要小,可调比在缩小。c)随着调节阀阻比 S 的减小,实际流量特性偏离理想流量特性, S 越小偏离程度越大。d)从图 4 可见 , 随着调节阀阻比S 的减小,直线流量特性趋向于快开流量特性,等百分比流量特性趋向于直线流量特性。而且随着调节阀阻比 S 的减小,可调最小流量在升高,
17、可调比在缩小。因此,随着调节阀阻比 S 的减小,实际流量曲线偏离理想流量曲线,可调比在缩小,可调节范围在变窄。反之则说明,为了保证调节阀具有较好的调节性能,调节阀要求有一定的压差。在实际应用中,为保证调节阀具有较好的调节性能,避免调节阀实际特性发生畸变,一般希望调节阀阻比.根据图 5 和试验测试,调节阀阻比S 对调节阀特性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阻比 S10.60.60.31, 则:Rs11Qmax(53)1xQ1maxQ21Qmax上式说明,并联管路调节阀的实际可调比RS 与调节阀的理想可调比R 无关,只和总管最大流量与旁路流量有关。三、调节阀压差的确定我们经常遇到的是如图 3 所示处于串联管
18、路中的调节阀。 通过前面对调节阀实际特性和可调比等的演算和分析,可以看出影响调节阀调节性能的关键参数是调节阀全开通过最大流量时,调节阀前后的最小压差 P1m。所以 P1m 即为我们要确定的调节阀压差。如图 8 所示的系统,根据柏努力方程, 流体自 1-1 到 2-2 截面间的能量守恒关系式为:Pahh fP1mPb(54).式中 hf 为 1-1 到 2-2 截面间管路上的阻力降,包括直管阻力降、局部阻力降和设备阻力降等。上式即为总推动力=管系总阻力,总推动力 =Pa-Pb+h ,管系总阻力P=P1m+h f。由上式可得:P1mPaPb h hf(55)又由式( 32)及调节阀阻比 S=0.3
19、0.5 得:SP1m0.3 0.5(56)P1mh f由式(56)可以计算出1mf。即调节阀的压差应为管路阻力P=( 0.4291.0)h降的 0.429到 1.0 倍。式(55)和式(56)就是调节阀压差的计算公式及核算式。用法为先由式( 55)计算出调节阀的压差,再由式(56)进行核算。只有同时满足式(55)和式( 56)的要求时,计算出的调节阀压差才可以作为调节阀的选型依据。但是,从式( 55)可见,当计算 P1m 时,需先计算出管道阻力降 hf ,管道阻力降是通过管系的水力学计算求出的。通常控制条件在流程确定之后即要提出,而管道专业的配管图是在接到控制专业返回的调节阀条件后才可以最终绘
20、制出来的,怎样在提调节阀控制条件时先进行管系的水力学计算呢?一般首先根据工艺流程图和控制要求规划出调节阀的大致位置,再结合设备布置图构想出管系的走向图,根据此图进行管系的水力学计算求出管道阻力降 hf。管道专业的配管图应尽量接近先前构想的管系走向图来设置,即使最终的配管图与构想的管系走向图有出入,仅仅引起管线长度和弯头数量的有限变化,对管道的阻力降和调节阀压差计算影响不大,更何况调节阀的压差可在一定范围内取值。为了安全起见,计算出的管道阻力降应考虑 1520%的裕量。对于低压系统和高粘度物料,为了确保设计无误,最终的配管图出来以后要对管道阻力降进行核算,因为管线长度和弯头数量变化对管道阻力降的
21、影响比较大。一旦发现调节阀压差确定的有问题,应及时进行调整。另外,由于调节阀前后多有大小头和相应的变径管线, 上述规划的管系走向图中还无法将他们考虑完全,因此根据式( 55)计算出调节阀压差 P1m 后,实际调节阀压差取值可稍比计算值为小。当管路阻力降大时,两者差值大一些;反之则差值小一些或直接取计算值。实际工程中,我们遇到的系统与图 8 所示的情况不尽相同,在应用式( 55)和式( 56)时,可按下述方法进行灵活处理。1、 低压经由泵至高压的工况.如图 9 所示,在这种情况下,往往泵的扬程需和调节阀压差同时确定。此时可先由式( 56)确定调节阀压差,再由式(55)求出泵的扬程。则式(56)变
22、为:P1mShf(57)1 S若 H 表示泵的扬程,则式( 55)应变为:H Pb PaP1m h f h(58)在这种场合下, 为了降低能耗, 调节阀的阻比可以要求为 S0.15。但当流量小、 扬程低,泵的轴功率较小时,为获得较好的调节阀品质,建议S 0.3。同时,由于根据泵样本选的泵扬程一般比所需扬程要高,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应先定出泵的扬程,扣除扬程裕量后,再反算调节阀压差。2、 工艺条件有波动的工况一般来说,工艺条件是相对稳定的, 它容许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 如图 9 所示,由于 Pa、Pb 及前后设备的液位可能出现最高、正常和最低值,这样就可能出现多种操作条件。但仔细研究可以发现,当
23、Pa 最小、前设备液位最低,而 Pb 最大、后设备液位最高时,调节阀压差最小,所需泵扬程最高。此时应在这种条件下确定调节阀压差和泵的扬程。又比如说锅炉给水系统的调节阀,因为锅炉产汽压力经常波动,会影响到调节阀阻比下降,此时在考虑调节阀压差时应增加系统设备静压的 510%作为调节阀压差的裕量,即在利用式( 56)进行调节阀阻比核算时用下式进行。P1m (5 10)%( PaPb )(59)S0.3 0.5P1mhf3、 高压减至低压的工况这种工况时,调节阀阻比 S 一般很大。虽然 S 越大越好,但有时压差很大,容易造成调节阀冲蚀或流体已呈阻塞流,此时可在调节阀前增设减压孔板,使部分压差消耗在孔板
24、上。孔板上分担的压差可和自控专业协商确定,以调节阀压差不高于调节阀的容许压差为宜。4、 稍高压力减至低压或物料自流的工况这种工况时,满足式( 55)的调节阀压差,可能满足不了式( 56)的要求。此时可想办法降低管路阻力,如:放大管径、改变设备布置以缩短管道长度或增加位差、减少局部阻力降等措施,一定要确保 S 0.3。5、输送气体介质的工况气体管路由于阻力降很小,调节阀阻比 S 一般都很大。例如, 热媒为饱和蒸汽的加热器,其进口蒸汽管线上的调节阀,为了避免蒸汽能量过多地损耗在调节阀上,也为了避免蒸汽过热度太高影响传热效果,一般凭经验取调节阀压差P1m=0.010.02MPa。虽然压差不大,但由于
25、调节阀前后管路上阻力降很小,调节.阀阻比 S 还是可以满足调节要求的。当蒸汽压力较高,而需要在较低压力下冷凝时,可取 90%的蒸汽压力减去冷凝压力为调节阀的压差, 但为防止压差过大引起的系统震动,要求调节阀压差 1/2 蒸汽压力。对于低压和真空系统,由于管路容许压力降较小,要求 S0.15。另外需强调一点,上述调节阀压差P1m 对应的是通过调节阀的最大流量Qmax。当工艺过程对最大流量有要求时,通过调节阀的最大流量 Qmax 应为工艺过程可能出现的最大流量; 当工艺过程对最大流量没有要求时, 通过调节阀的最大流量 Qmax 一般取为正常流量的 1.25 倍。四、举例在我们刚刚完成并已开车成功的
26、某精细化工中试装置中, 共有调节回路 64 个,确定调节阀压差时正是重视了上述提到的诸多问题,使调节回路投运后皆能满足工艺过程的要求,现举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来进一步说明调节阀压差的确定方法。例 1:如图 10 所示的工艺流程及操作条件,试确定调节阀的压差。解: 1)首先根据工艺流程及设备布置图构想出管系走向如图11 所示。2)根据管系走向图及操作条件求管路压降。由于沿途流量不等, 需分段进行计算。由 1 点到 2 点, Qnor =0.24m 3/h,Q max3/h 。根据图 11 和详细流程可计算出局部阻力的当量长度为 6.5m;图 11 中直管长度为 8.2m;则管总长度为 14.7m
27、,计算出管道阻力降为 0.0003MPa。由 2 点到 3 点, Qnor =0.75m 3/h,Q max3/h 。根据图 11 和详细流程可计算出局部阻力的当量长度为 4.5m;图 11 中直管长度为 20.6m;则管总长度为 25.1m,计算出管道阻力降为 0.0035MPa。则 1 点到 3 点,管道总阻力降为: 0.0003+0.01+0.0035=0.0138MPa 。取管道总阻力降为:。3)计算调节阀压差P1m 。由式( 55)得:P1m =0.35-0.03-(17.6-1.9)/100-0.016=0.147 MPa。.4)核算调节阀阻比S。由式( 56)得:S=0.147/
28、(0.147+0.016)=0.9 。5)调节阀压差P1m 取值。由于管路阻力降很小, 考虑实际调节阀两头有大小头等因素,最终取调节阀压差 P1m =0.14 MPa 。例 2:如图 12 所示的工艺流程及操作条件,试确定调节阀的压差和泵的扬程。分析:由于泵出口分成了两条管路,首先泵的扬程必须同时满足两条管路的输送要求,因此根据系统计算结果要采用两个扬程中的高扬程者。其次两条管路虽有联系,但为了保证调节效果,应将其看成独立的两个系统,自起点设备开始来分别核算调节阀的阻比 S,使 S 值皆 0.3。解: 1)首先根据工艺流程及设备布置图构想出管系走向,此处仅画出如图13 所示的计算示意图。2)根
29、据管系走向图及操作条件求管路压降。由于沿途流量不等, 需分段进行计算。由 1 点到 2 点, Qmax3/h 。根据管系走向图可计算管线总长度为 80m,计算出管道阻力降为 0.031MPa。由 2 点到 3 点,Qmax3 /h 。根据管系走向图可计算管线总长度为50m ,计算出管道阻力降为 0.0004MPa。由 2 点到 4 点,Qmax =1.32m 3/h 。根据管系走向图可计算管线总长度为 58m,计算出管道阻力降为 0.016MPa。考虑阻力降有 15%的裕量,则:由 1 点经由 2 点到 3 点,管道阻力降为:(0.031+0.0004+0.01 )x1.15=0.048MPa
30、。由 1 点经由 2 点到 4 点,管道阻力降为:(0.031+0.016+0.01 )x1.15=0.066MPa。3)取调节阀压差。取调节阀阻比 S=0.3,则由式( 56)得调节阀压差为:LV 阀P1m。.FV 阀P1m。4)确定泵的扬程。由式( 58)得泵扬程为:由 1 点经由 2 点到 3 点, H=(0.21-0.03+0.048+0.021)x100+(25.7-4.1)=46.5m 由 1 点经由 2 点到 4 点,H=(0.364-0.03+0.066+0.028)x100+(25.7-4.1)=64.4m为同时满足两条管路的输送要求,则泵的扬程应为64.4m。考虑泵有 10
31、%的扬程裕量,扬程应为。查泵产品样本,选用 80 m 扬程的泵。扣除 10%的扬程裕量,可利用扬程应为 80/1.1=72.7m 。5) 确定调节阀压差。由 4)知泵的扬程为 72.7m 。则由式( 55)计算出调节阀压差。LV 阀:P1m=0.03-0.21+72.7/100-(25.7-4.1)/100-0.048=0.286MPa。考虑实际调节阀两头有大小头等,最终取调节阀压差P1m =0.23 MPa 。FV 阀:P1m=0.03-0.364+72.7/100-(25.7-4.1)/100-0.066=0.111MPa。考虑实际调节阀两头有大小头等,最终取调节阀压差P1m =0.08
32、MPa 。6) 核算调节阀阻比S。LV 阀:由于管路总阻力降为: P=0.03-0.21+72.7/100-(25.7-4.1)/100=0.331 MPa 。则调节阀阻比 S=0.23/0.331=0.6950.3, 说明调节阀压差合适。 FV 阀:由于管路总阻力降为:P=0.03-0.364+72.7/100-(25.7-4.1)/100=0.177 MPa。则调节阀阻比 S=0.08/0.177=0.4520.3, 说明调节阀压差合适。例 3:如图 14 所示的工艺流程及操作条件,试确定调节阀的压差和泵的扬程。分析:这是同一管路上有两套调节回路的情况,为了保证两台调节阀皆能起到很.好的调节效果,核算一台调节阀时,应将另外一台调节阀视为阻力元件,将其阻力降纳入管路总阻力降中,来分别核算调节阀的阻比S,使 S 值皆 0.3。解: 1)首先根据工艺流程及设备布置图构想出管系走向,此处仅画出如图15 所示的计算示意图。2)根据管系走向图及操作条件求管路压降。Qmax=1.34m 3/h 。根据管系走向图可计算管线总长度为93m,计算出管道阻力降为 0.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年河南省洛阳市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新版
- 2026年鄂尔多斯生态环境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新版
- 2026年郑州旅游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必刷测试卷必考题
- 2026年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必刷测试卷必考题
- 2026年安徽省池州市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新版
- 2026年江西省赣州市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6年辽宁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必刷测试卷新版
- 2026年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新版
- 2026年仰恩大学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及答案1套
- 2026年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及答案1套
- 牛肉面技术培训
- 药事法规课件
- DL-T 300-2022 火电厂凝汽器及辅机冷却器管防腐防垢导则
- 人教版体育与健康九年级全一册8武术《健身短棍》教案设计
- 共青团团课主题班会课件PPT模板PPT
- 2022年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获奖项目
- GB/T 3033.1-2005船舶与海上技术管路系统内含物的识别颜色第1部分:主颜色和介质
- GA/T 1173-2014即时通讯记录检验技术方法
- GA 1800.2-2021电力系统治安反恐防范要求第2部分:火力发电企业
- 《公路设计》第九章-挡土墙设计(39P)课件
- 工程案例-金域华府住宅小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