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农科基础化学教学辅导 第一章 溶 液 1.溶液及其浓度 知道分散系概念,分散系的分类,溶液、溶剂溶解度的一般概念。了解物质的量浓度、质量摩尔浓度、质量分数、物质的量分数以及滴定度的概念。熟练掌握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溶液浓度之间的相互换算。 2.稀溶液的依数性 知道什么叫稀溶液的依数性,理解溶液的蒸气压下降、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下降及溶液的渗透压的含义,会定性比较并熟练掌握有关计算。 3.胶体溶液 了解胶体的性质、胶体的结构、胶体的破坏和溶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第二章 化学平衡 1化学平衡 知道什么叫可逆反应、化学平衡,了解平衡常数的概念及书写平衡常数的规则。理解什么叫多重平衡。熟练掌握平衡常数
2、的应用,有关平衡常数的计算。 2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知道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理解浓度、压力、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理解吕·查德里原理及其应用。 综合练习: 一、填空题: 1温度一定,转化率随反应物_浓度 _,平衡常数 _反应物的 _浓度而变化。 2催化剂对化学平衡 _,它对正、逆反应有同样的 _,而且影响程度相同。催化剂只能 _达到平衡的时间, _平衡常数。 3对于一个平衡体系,增加反应物浓度,平衡向 _方向移动。增加生成物浓度,平衡向 _方向移动。 二、选择题: 1某一反应在一定条件下的平衡转化率为25 .3%,当有一催化剂存在时,其转化率是: a、 >25.3% b、=2
3、5 .3% c、<25 .3% d、接近100% 2已知下列气体反应(在一定温度下) 反应1: a b 平衡常数为kp(1) 反应2: b + c d 平衡常数为kp(2) 下列哪种表示为a + c d的kp a、kp(1)/kp(2) b、kp(2)/ kp(1) c、kp(1)·kp(2) d、kp(1)·kp(2)2 3某一可逆反应体系采用某种催化剂以增大正反应生成物的产量,这种催化剂具有下列哪一性质? a、仅能增大正反应速度 b、同等程度地催化正逆反应,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 c、能使平衡常数k发生改变,从而使正反应速度加快 d、使正反应活化能较低,从而使正反
4、应速度加快 4某温度下,反应b + d g + e,若b为液体,g为固体,当增大压力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下列说法中可能正确的是 a、 d为固体,e为气体 b、 d和e均为液体 c、 d和e均为固体 d、 d为气态,e为固体 5为了提高co在反应CO(g) +H2O(g) CO2 (g) + H2 (g)中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 增加co的分压 b、增加水蒸气的分压 c、 按比例增加H2O(g)和CO(g)的分压 d、增加H2的分压 三、是非题,只要求写出对或错。 1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不能使化学平衡移动。 2化学平衡移动时,其平衡常数一定随之改变。 3若改变影响化学平
5、衡的一个条件,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一定能提高某种反应物的转化率。 4当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即停止,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相等。 四、计算题: 1下列反应:FeO(s)+CO(g) Fe(s)+CO2(g)在1273.5K时平衡常数Kc为0.5,如果各组分气体的起始浓度:CO=0.050 moloL-1, CO2=0.050 moloL-1, 问反应达到平衡时,气体的浓度各为多少?第三章 分析化学概述这一章开始学习分析化学的内容。介绍定量分析的误差表示方法及计算,有效数字的概念,滴定分析的有关基本概念和计算。为后面课程打下基础。1分析化学概述知道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是什么,理解分析化学的
6、分类和分析化学的一般工作程序。2定量分析的误差了解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理解误差产生的原因。熟练掌握误差、偏差的计算、可疑值取舍、有效数字及其运算,理解精密度与准确度的关系,掌握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3滴定分析概述了解滴定分析的基本概念,滴定方式。熟练掌握滴定分析的计算。根据滴定反应会确定物质的基本单元。掌握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基准物质应具备的条件。综合练习:一、填空题:1分析化学按其任务可以分为_和_两部分。2根据分析方法所依据的原理不同,分析化学可分为_和_。3用四次分别测定,测得溶液量浓度结果为0.2041、0.2049、0.2039和0.2043。列式表明:_,平均偏差_,标准偏差
7、s=_。4平均偏差和标准偏差是用来衡量分析结果的_,当平行测定次数n<20时,常用_偏差来表示。5在进行分析前,首先要保证所取试样具有_,采集与制备试样的具体步骤应根据_、_、_。二、选择题:1下列哪一条不是基准物质所应具备的条件( )a、与化学式相符的物质组成 b、不应含有结晶水c、纯度应达99.9%以上 d、在通常条件应具有相当的稳定性2在滴定分析中,化学等量点与滴定终点间的关系是( )a、两者含义相同 b、两者必须吻合c、两者互不相干 d、两者愈接近,滴定误差愈小3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称为( )a、分析试剂 b、标定溶液 c、标准溶液 d、基准试剂4用移液管移取溶液后,调节液面高
8、度,到标线时,移液管应怎样操作( )a、移液管悬空载液面上 b、移液管管口浸在液面下c、移液管管口紧贴容器内壁 d、移液管置容器外5单次测定的标准偏差越大,表明一组测定值的什么越低?a、准确度 b、精密度 c、绝对误差 d、平均值6称量邻苯二甲酸氢钾时,砝码已磨损,应用何种方法减小或消除误差( )。a、空白试验 b、对照试验 c、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d、进行仪器校准7hcl溶液滴定未知碱,读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字估计不准,如何减小或消除误差( )a、空白试验 b、对照试验 c、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d、进行仪器校准8有四位同学用光度法测定钢中锰含量,称取试样1.5g进行分析,它们的分析结果如下,
9、问哪份报告合适( )a、0496% b、05% c、05021% d、050%9下列哪些操作产生正误差( )a、滴定管位于眼睛上方读取起始读数; b、滴定管位于眼睛下方读取起始读数;c、移液管未用试液淋洗三遍,直接移取试液;d、采用固定重量称量法称取无水碳酸钠。10欲取50ml某溶液进行滴定,要求容器量取的相对误差0.1%,在下列量器中应选用那一种( )a、50ml滴定管 b、50ml容量瓶 c、50ml量筒 d、50ml移液管10现需配制0.1000mol·l-1na2co3溶液,请选用一最合适的仪器( )a、酸式滴定管 b、容量瓶 c、刻度烧杯 d、量筒11可用哪种方法减少分析测
10、试中的偶然误差( )a、进行对照试验 b、进行空白试验 c、增加平行试验的次数 d、进行仪器的校准12误差的正确定义是( )a、某一测量值与其算术平均值之差 b、含有误差之值与真值之差c、测量值与其真值之差 d、错误值与其真值之差13常量滴定管可估计到±0.01ml,若要求滴定的相对误差小于0.1%,在滴定时,耗用体积应控制为( )a、102ml b、2030ml c、3040ml d、4050ml14微量分析天平可称准±0.001mg,要使称量误差不大于1,至少应称取试验为( )a、0.05g b、0.1g c、0.15g d、0.2g15用加热法驱除水分以测定中结晶水的
11、含量,称取试样0.2000g,已知天平称量误差为±0. 1mg。试问分析结果应以几位有效数字报出?( )a、一位 b、二位 c、三位 d、四位16对白云石经两次平行测定,得cao含量为30.20%及30.24%,则及为两次测定的什么误差( )a、系统误差 b、绝对误差 c、相对误差 d、相对偏差17ph=0.04其有效数字位数为多少( )a、一位 b、二位 c、三位 d、不确定三、是非题,只要求写出对或错。1所有纯度非常高的物质都为基准物质。2滴定反应都具有确定的计量关系。3滴定终点一定和等量点是吻合的。4要想知道溶液的准确浓度,必须进行标定。5误差是指测定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误差大
12、小说明了分析分析结果的准确度的高低。6偶然误差是定量分析中的主要误差来源,它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度。7相对误差。8配置并标定好的naoh溶液最好贮存在棕色玻璃瓶中。四、计算题:1欲配制0.1000 mol·l-1的na2co3标准溶液500ml,问应称取基准na2co3多少克?2为标定hcl溶液,称取硼砂(na2b4o7·10h2o)0.417g,用hcl溶液滴定至等量点,消耗25.20ml。求hcl溶液的浓度? 农科基础化学第四章教学辅导第四章 酸碱反应与酸碱滴定法前面三章我们学习了化学平衡的有关知识和滴定分析的基本理论及计算,这一章我们开始学习四大滴定法中的一
13、种-酸碱滴定法。1酸碱质子理论?知道酸碱的定义,理解说明共轭酸碱对,了解酸碱反应的实质。2水溶液酸碱度的计算理解水的电离,熟悉一元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了解多元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理解水溶液的酸碱性及PH值,熟练掌握强酸强碱、一元弱酸弱碱溶液PH值的计算,掌握多元弱酸弱碱和两性物质溶液的PH值计算。3酸碱平衡的移动了解什么是稀释定律、同离子效应和缓冲溶液,熟练掌握稀释定律和同离子效应的应用,理解缓冲容量和缓冲范围,了解缓冲溶液的组成、缓冲原理和缓冲溶液的配置方法,会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4酸碱滴定法了解酸碱滴定法、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掌握常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掌握强碱滴定强酸、强碱滴定弱酸、强
14、酸滴定弱酸的滴定曲线与指示剂的选择,知道一些酸碱滴定法的重要应用。综合练习:一、填空题:1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_电离,而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_电离。2根据酸碱质子理论,酸是_;碱是_。3酸和碱不是孤立存在的,当酸给出质子后成为_;碱接受质子后成为酸。这种关系称为_。4NH4+称为离子酸;NH3称为_碱。它们在组成仅相差_,因此称为_。5酸碱反应的实质是_。6如果在室温下,测得某溶液的H+浓度为3.2 ×l0-3mol·l-1,则该溶液为_溶液,溶液中OH浓度为_,溶液PH为_ 。70.002 mol·l-1Ca(OH)2溶液中的H+浓度为_。8若将氨水溶液稀释,则解离
15、度_,溶液的PH值将_。(填增大或减小)9若在HAc溶液中加入NaAc固体,HAc的离解度_,酸常数ka_,溶液的PH值将_(填升高或降低,或变化或不变化)10能抵抗外加的少量_、_或_,而保持溶液_基本不变的溶液称为缓冲溶液。11缓冲溶液是由浓度较大的_和_组成的。12决定缓冲溶液的缓冲容量的主要因素有_和_。13同一缓冲系的缓冲溶液,当_相同时,缓冲比为_的缓冲容量最大。二、是非题1将醋酸溶液加水稀释一倍,则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就减少到原来的二分之一。 2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和NH3溶液中OH 浓度相同。3已知ka (HAc)大于ka (HCN),所以CN是比AC 强的碱。4将弱酸稀释时,
16、解离度增大,所以H+浓度也增大。5在HAc溶液中加入NaAc将产生同离子效应,使H+降低,而加入HCl也将产生同离子效应,使Ac 降低。6将100ml1.0 mol·l-1HCl溶液与100ml2.0 mol·l-1NaAc溶液混合,混合液可以作为缓冲溶液。7将100ml0.1 mol·l-1HAc溶液加到100ml0.1 mol·l-1NaOH溶液中,因恰能中和完全,所以混合溶液应显中性。8由于水溶液中HAc离解生成Ac,即在HAc溶液也存在缓冲系HAcAc,故纯HAc溶液也具有缓冲能力。三、选择题:1配制PH5左右的缓冲溶液,应选用下列哪一种体系(
17、)a、HAcNaAc,pka4.74 b、NaH2PO4Na2HPO4,pk27.20c、Na2B4O7HCl,pk19.24 d、CH2ClCOOHNaOH,pka2.852碳酸钠标定盐酸应选用下列那种指示剂( )a、酚酞 b、甲基橙 c、甲基红 d、百里酚酞3如果把醋酸钠固体加到醋酸的溶液中,则ph值将会怎样( )a、增高 b、不受影响 c、下降 d、先增高后下降4缓冲溶液的缓冲容量大小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 )a、缓冲溶液的总浓度 b、缓冲溶液的ph值c、缓冲组分的浓度比 d、缓冲溶液的总浓度和缓冲组分浓度比5在下面的几组溶液中,哪一组用来制备缓冲溶液( )a、KNO3和NaCl b、Na
18、NO3和BaCl2c、k2SO4和Na2SO4 d、NH3·H2O和NH4Cl6把下列溶液各加纯水稀释10倍时,其ph值变化最大的是哪种溶液( )a、1mol·l-1HCl b、1mol·l-1NH3·H2Oc、1mol·l-1CH3COOH d、1mol·l-1HAc + 1mol·l-1NaAc7ph=2的溶液比ph=6的溶液的酸性高多少倍( )a、4倍 b、12倍 c、400倍 d、10000倍8ph=5的溶液与pOH=5的溶液相比,其氢离子浓度有何关系( )a、相等 b、高10倍 c、高2倍 d、高10000倍9醋酸
19、铵水溶液呈何性质( )a、近中性 b、弱酸性 c、弱碱性 d、强酸性10将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哪一种溶液能使酚酞指示剂显红色( )a、六次甲基四胺+盐酸 b、氢氧化钠+盐酸c、氨水+盐酸 d、氢氧化钠+醋酸11用NaOH滴定浓度均为0.1 mol·l-1等HF,HCN,CHCl2COOH的混合溶液时,在滴定曲线上可看到( )a、1个突跃 b、2个突跃 c、3个突跃 d、无突跃四、计算题详见教材中例题和练习农科基础化学第五章教学辅导第五章 沉淀反应与沉淀滴定法在化学平衡中,一些平衡属于单项平衡,如前面学习过的弱电解质的离解平衡。而在含有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存在着固体-
20、离子间的平衡,这就是我们这一章要学习的沉淀溶解平衡。1沉淀溶解平衡与容度积了解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和容度积的概念,掌握物质溶解能力的表示方法,熟练掌握容度积规则及溶度积与溶解度的换算。2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理解同离子效应、盐效应、酸效应、配位效应和氧化还原效应对沉淀溶解的影响。3分步沉淀和沉淀的转化了解分步沉淀和沉淀转化的原理,并会应用。4沉淀滴定法了解沉淀滴定法的基本原理,莫尔法、佛尔哈德法的特点及应用条件。练习:一、填空题:1某难溶电解质的化学式为MX,其溶解度与溶度积(ksp)的关系是 _。2Cu(OH)2和Fe(OH) 2的ksp分别为5.6×1020和1.6×10
21、14,所以Cu(OH)2的溶解度_, Fe(OH) 2的溶解度_;而Cu(OH)2饱和溶液的PH值_,Fe(OH) 2饱和溶液的PH值_。3离子积()和溶度积()的区别:前者是_ 时溶液离子浓度幂之乘积,而后者是 _时溶液离子浓度幂之乘积,在一定温度下,后者为一常数。 4在含有Cl-、Br-、I-三种离子的混合溶液中,已知其浓度为0.01mol·L-1,而AgCl、AgBr、AgI的ksp分别为1.6×10-10、4.1×10-13、1.5×10-16。若向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3溶液时,首先沉淀析出_ ,最后沉淀析出的是_ ;当AgBr开始沉淀析出
22、之时,溶液中的Ag+浓度是_ 。二、是非题:1MgCO3的溶度积为2.38×10-6,这表示在难溶电解质溶液中,Mg2+浓度和CO3-2浓度的乘积为2.38×10-6。2因为Ag2CrO4的(2.0×10-12)小于AgCl的(1.6×10-10),所以Ag2CrO4必定比AgCl更难溶于水。3AgCl在1.0 mol·L-1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要小于在纯水中的溶解度。4将Cl-离子加入0.1 mol·l-1pb2+离子溶液中,只要Cl-离子浓度达到0.02 mol·l-1,就必然有PbCl2(ksp=1.7×1
23、0-5)沉淀生成。5相同体积的0.1 mol·L-1M+离子和0.1 mol·L-1X-离子混合后,如果MX的 ksp小于0.01,就必然生成MX沉淀。6当难溶电解质的离子积等于其溶度积时,该溶液为其饱和溶液。三、选择题:125°c时,AgCl,Ag2CrO4的溶度积分别是1.8×10-10 和2.0×10-12 ,AgCl的溶解度比Ag2CrO4的溶解度大还是小( )a、小 b、大 c、相等 b、2倍2BaSO4在下列哪种溶液中溶解度最小( )a、1.0 mol·L-1Na2SO4 b、2.0mol·L-1 BaCl2c、
24、纯水 d、0.1mol·L-1H2SO43CaCO3在下列哪种溶液中,溶解度较大( )a、H2O b、Na2CO3 c、KNO3溶液 d、C2H5OH4用SO42- 使Ba2+形成BaSO4沉淀时,加入适量过量的 SO42-,可以使Ba2+离子沉淀更完全,这是利用何种效应( )a、盐效应 b、酸效应 c、络合效应 d、同离子效应5莫尔法测定Cl-的含量时,要求介质为中性或弱酸性,若溶液酸度过高,则有( )a、AgCl沉淀不完全 b、AgCl沉淀易溶胶c、Ag2CrO4沉淀不易形成 d、AgCl沉淀吸附Cl-6Fe2S3溶度积表达式是( )a、ksp=Fe3+S2- b、ksp=Fe3
25、+2S2- 3c、ksp=2Fe3+23S2- 3 d、ksp=2Fe3+2 ·3S2- 3725时CaCO3的溶解度为9.3×10-5 mol·l-1,则CaCO3的溶度积为( )a、8.6×10-9 b、9.3×10-5 c、1.9×10-6 d、9.6×10-2农科基础化学第六章教学辅导第六章 配位反应与配位滴定法这一章我们开始学习配位反应与配位滴定法。配合物是组成复杂,应用广泛的一类化合物。几乎所有的金属离子在水溶液中都以水合配离子的形式存在,它在工农业生产、环保及医学等各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1配合物的基本概念了解什
26、么叫配合物,熟练掌握配合物的组成及命名。2配位平衡知道不稳定常数(理解平衡常数)和稳定常数并熟练掌握有关计算。3配位滴定法理解条件稳定常数、酸效应系数。根据金属离子能被准确滴定的判据,会计算条件稳定常数和最高允许酸度。知道金属指示剂,了解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和配位滴定方式。综合练习题:一、填空题:1在络合滴定中,由于_的存在,使_参加主反应能力降低等效应称为酸效应;由于_的存在,使_参加主反应的能力降低的效应称为络合效应。2金属离子(或原子)与一定数目的中性分子或阴离子以_结合成的_的复杂离子称为_。3配合物Co(NH3)4(H2O)2Cl3的命名为_;其内界是_;外界是_;中心离子是_;
27、配体分别是_和_;配位原子分别是_和_;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_。4配位平衡常数称为_,它表示了配离子在水溶液中的_。5_的配离子,可根据_直接比较其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6配离子的形成和离解都是_进行的,其k1、k2、k3等称为_,它们的值彼此_。7酸效应是指增大溶液中的_,使配位平衡向着_移动的作用。8溶液的PH值越低,酸效应_,而水解效应_。二、是非题:1所有配合物都是有内界和外界两部分组成,内、外界靠离子键结合。2可以预见Pt(NH3)4Cl2比Pt(NH3)2Cl2更容易溶于水。3配合物的形成体既可以是金属元素,也可以是非金属元素;既可以是离子,也可以是原子。4因配离子在水中很稳定,不易离
28、解,所以HAg(CN)2是一种极弱的酸。三、选择题:1乙二胺NH2CH2CH2NH2能与金属离子形成下列那种物质( )a、配合物 b、沉淀物 c、螯合物 d、聚合物2CuSO4·H2O中,中心离子(Cu2)的配位分子数是( )a、5 b、2 c、1 d、43在Bi3、Fe3混合溶液中,用EDTA法测定Bi3,消除Fe3的干扰,宜选用下列那种掩蔽方法( )a、控制酸度法 b、络合掩蔽法 c、氧化还原掩蔽法 d、离子交换法4某溶液中含有Ca2,Mg2离子,用EDTA法测定Ca2 时,选用下面那种方法消除Mg2的干扰( )a、氧化还原掩蔽法 b、络合掩蔽法 c、沉淀掩蔽法 d、萃取掩蔽法5
29、用EDTA络合滴定测定Al3,常用下面那种滴定方式( )a、直接滴定法 b、返滴定法 c、间接滴定法 d、置换滴定法6下列化合物中属于配合物的是( )a、Na2S2O3 b、H2O2 c、Ag(NH3)2Cl d、KAl(SO4)2·12H2O7在配合物kCo(en)(C2O4)2中,中心离子的电荷数及配位数分别是( )。a、+3和3 b、+1和3 c、+3和4 d、+3和68kPtCl3(NH3)的正确命名是( )a、三氯、氨和铂()酸钾 b、一氨、三氯和铂()酸钾c、三氯、氨和铂(0)酸钾 d、三氯化氨和铂()酸钾 农科基础化学第七章教学辅导第七章 氧化还原反应与氧化
30、还原滴定法 氧化还原反应也是化学平衡的应用。酸碱反应的实质是质子的得失,(靠电子的联系)。氧化还原的本质是电子的得失。1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及其规律性。理解氧化数、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熟练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2原电池和电极电位了解原电池的概念和原电池的组成,掌握原电池符号的书写,理解氢电极标准氢电极的概念,掌握影响电极电位因素。3电极电位的应用熟练掌握利用电极电位和平衡常数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和程度。 4氧化还原滴定法了解氧化还原滴定曲线和氧化还原指示剂。知道常见的氧化还原滴定法及其应用。掌握氧化还原滴定分析结果的计算。综合练习题:一、填空题:1在氧化还原反
31、应中失_、_升高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而得_、_降低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2氧化剂具有_,在氧化还原反应中_电子,氧化数_。3还原剂具有_,在氧化还原反应中_电子,氧化数_。4原电池是利用_产生电流的装置,它是由_组成的,并用_加以沟通。5在原电池中,氧化剂在_极发生_反应;还原剂在_极发_反应。6书写电池符号时应将_写在左侧,_写在右侧,相界面用_表示,盐桥用_表示。7通常选用_作为测定电极电位的基准,所以电极电位实际上是一个_值。8电极电位的高低反映了氧化还原电对_的难易。电极电位值愈大,表明氧化还原电对中的_物质愈易得电子变成它的_;电极电位值愈小,表明氧化还原电对中的_物质愈易失电子变成它
32、的_。9影响电极电位的因素有_、_、_及_。10可用电极电位来比较_;判断_;计算_。二、是非题:1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氧化数降低;还原剂失电子,氧化数升高。2元素的氧化数和化合价是同一个概念,因此氧化数不可能有分数。3同一物质不可能即作为氧化剂,又作为还原剂。4一种物质的氧化态氧化性愈强,则与它共轭的还原态的还原性也愈强。5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两个氧化还原电对间转移电子的反应,因此,任何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拆分成两个半反应(电极反应)。6用导线把电池的两极连接起来,立刻产生电流。电子从负极经导线进入正极,因此,在负极发生还原反应,而在正极发生氧化反应。7根据反应Cu + 2Ag+=
33、 Cu2+2Ag设计的原电池,其电池电动势E=。8最强的氧化剂应该有最大的电极电位。9氢电极的电极电位被人为地规定为零。10当组成原电池的两个电对的标准电极电位相等时,电池反应处于平衡状态。三、选择题:1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如果两个电对的电极电位值相差越大,则该氧化还原反应符合 哪一条( )a、反应速度越大 b、反应速度越小 c、反应能自发进行 d、反应不能自发进行2在电极反应 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是正极,是负极 b、被氧化,被还原 c、是氧化剂,是还原剂 d、是氧化型,是还原型3将反应:Fe2+ Ag+= Fe3+ + Ag组成原电池,下列表示符号正确的是( )a、pt|Fe2+
34、,Fe3+|Ag+|Ag b、Cu|Fe2+,Fe3+|Ag+|Fec、Ag|Fe2+,Fe3+|Ag+|Ag d、pt|Fe2+,Fe3+|Ag+|Cu4已知电极电位: 将铁片放入CuSO4溶液中,铁变成什么离子?a、Fe2+ b、Fe3+ c、不变化 d、Fe2+和Fe3+5有一原电池:pt|fe2+,fe3+|ce4+ ,ce3+|pt,下列反应中哪一个是该电池的反应a、ce3+ fe3+ fe2+ ce4+ b、ce4+ e ce3+c、fe2+ ce4+ ce3+ fe3+ d、ce3+ fe2+ fe ce4+6在2kMnO4 + 16HCl = 5Cl2 + 2MnCl2 + 2
35、kcl +8H2O的反应中,还原产物是下面的哪一种( )a、Cl2 b、H2O c、kcl d、MnCl27Na2S2O3与I2的反应,应在下列哪一种溶液中进行( )a、强酸性 b、强碱性 c、中性或弱酸性 d、12mol·l-1HCl中8硫代硫酸钠标液测铜样中铜含量时,fe3+的存在使测得结果怎样( )a、偏高 b、偏低 c、无影响 d、无法测定9在S4O62-离子中s的氧化数是( )a、2 b、2.5 c、+2.5 d、+410在配平好的半反应方程式I2 + e I中,I2 、e 和I的系数依次是( )a、1,1,1 b、1,1,2 c、1,2,2 d、1,0,2 农科
36、基础化学第八章教学辅导第八章 吸光光度法 1吸光光度法的原理 知道朗伯比耳定律是吸光光度法的定量依据,掌握朗伯比耳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及其意义,正确理解摩尔吸光系数的意义及单位,并会有关计算,掌握互补色光的原理和影响朗伯比耳定律偏离的因素。掌握吸收曲线在吸光光度分析中的作用。 2吸光光度法和测量条件的选择 了解各种吸光光度法的原理、特点、区别及应用,掌握标准曲线的制作方法,并能根据标准曲线(工作曲线)计算分析结果。知道吸光光度法仪器的主要部件,掌握吸光光度法测量条件的选择和仪器的测量误差。 3显色反应 了解显色反应,掌握显色反应的要求和显色反应条件。 4吸光光度法的应用 了解吸光光度法的应用,掌握单一组分的测量方法。 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可见分光光度法主要用于对试样溶液进行_;以不同波长单色光作为入射光测得的某一溶液的吸光度为纵坐标,入射光波长为横坐标作图,所得曲线称为_。 2为提高测定的准确度,溶液的吸光度应调节在_范围,这可通过控制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肇庆市重点中学2026届高二上数学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第二中学2026届数学高二上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 河南信息统计职业学院《风险投资》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2026学年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生物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3年盐城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2024年三明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含答案详解(模拟题)
- 福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供应链管理(双语)》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数学高二上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 安徽省庐巢六校联盟2023年高二上物理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建筑快速设计训练Ⅱ》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尺寸检验记录表
- 《智能区域自动气象站建设规范》
- 《动力气象学》全套教学课件
- 指导培养青年教师记录表
- 交通安全情景剧剧本
- 邮储银行笔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新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初中数学 24.4课时1 解直角三角形 教学课件
- 新编跨文化交际英语Unit1-5课后答案
- 2022年市民卡城市一卡通解决方案-城市一卡通
- 飞机装配技术(22013)
-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及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