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滨海新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_第1页
天津市滨海新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_第2页
天津市滨海新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_第3页
天津市滨海新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_第4页
天津市滨海新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6-2017学年天津市滨海新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用钟锤敲击钟会发出声音,轻敲和重敲编钟的同一位置,发生变化的主要是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2,下列减弱噪声的措施中,属于从噪声的产生环节进行的是()A.城市道路两旁植树 B.摩托车安装消声器C.高架道路两旁建隔音墙 D.纺织工人戴防噪声耳罩3 .夏天,如果我们要喝冰凉的饮料,往往会在饮料中加上冰块,这是因为(A.水凝固吸热B.水凝固放热C.冰块熔化吸热 D.冰块熔化放热4 .如图所示,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则()X。 /7 7方,“/7

2、丁A.入射角是300B.反射角是600C.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0D.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增大10°5 .如图中各图分别表示光线经过透镜后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C6 .下列生活现象与光学知识对应关系相符的是()A.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光的反射B.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光的直线传播C.阳光透过树叶在地面上形成光斑-光的反射D.注水的游泳池看上去好像变浅了-光的折射7 .用体温计测人体温度时,管内水银不变的量是()A.质量B.体积 C.长度 D.密度8 .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塑料泡沫做成表演场景中滚落的石块8 .当河面

3、结冰时,与冰面接触的河水温度是 4cC.为减轻质量,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密度大的材料制造D.放飞的气球随着高度的上升温度降低,球内部气体的密度减小9 .小明同学对与自己身体相关的物理量进行了下列估测,其合理的是()A.正常体温为42 c B.自身质量约为50kgC.跑步的速度约为50m/s D.手指甲宽度约为1mm10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p甲、p乙、p丙和p水分别代表甲、乙、丙物质和水的密度,据图可得()1020 facin'A.甲乙 p丙,且 丙 p水B.甲 乙 p丙,且 甲p水C.甲 乙 p丙,且 甲 p水D.甲 乙 p丙,且 丙p水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

4、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11 .小船在河水中逆流而上,船上坐着乘客,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以岸为参照物,河水是运动的B.以河水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C.以小船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D.以人为参照物,河水是静止的 12 .如图所示是自然界水循环的示意图, 下列有关图中过程和过程的物态变化正确的是()A.过程是液化B.过程是汽化C.过程是凝华和汽化D.过程是凝华和液化13.在探究 凹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 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若保持透 镜和蜡烛的位置不动,将凸透镜换成焦距为 20cm的,调整光屏的位置再次得到

5、清晰的像.关于两次成像情况分析正确的是()A.第一次得到的像是缩小的B.两次得到的像都是缩小的C.调换透镜后,应将光屏向左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像D.调换透镜后,应将光屏向右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像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4.图甲中木块的长度为 cm ,图乙温度计的读数4 J 1 a-i 二二二-J .15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m/s.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物体对光发生了 反射(选填镜面”或漫").16 .暴雨前,常会电闪雷鸣,其中雷声是由于云团之间放电引起空气剧烈 产 生的;如果看到闪电3s后才听到雷声,已知当时气温为 25C,声音在

6、空气中的 传播速度为340m/s,闪电处距人约 m (不计光的传播时间)17 .霜是由水蒸气 形成的(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在这个过程中水蒸气会 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18 .在距离平面镜8cm处,点燃一只蜡烛,这时镜中的像距镜 cm,若只将 镜移到原来成像的位置,蜡烛通过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 小”或不变”).19 .有些商店还在使用一种案秤,如图所示.它的工作原理与天平相同,它的 相当于天平的整码;称量时,若槽码磨损了,称量的结果比实际质量偏 .(选 填大”或小”).四、综合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7分)20 .如图所示,小明想要利用一块平面镜使此时的太阳光线

7、竖直射入井中,请你通过作图标出平面镜的位置.(需保留作图痕迹)IM F.* -L « A ' I" T- >jf f21 .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1)在使用托盘天平前要对天平进行调节,请将下列各步骤前的字母按照正确 的顺序排列;A.组装好天平,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B.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C.把游码置于标尺的零刻度线处(2)实验过程: a.在玻璃杯中盛装适量盐水,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上称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读出整码、游码的读数之和为 mi; b.把玻璃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如图 2所示,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V;c.把玻璃杯和

8、剩余盐水放在天平左盘上称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所用整码和游码位置如图1所示,读出玻璃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 m2;d、计算出量筒中盐水的质量 m和密度p (根据实验过程,完成下表实验数据的玻璃杯和盐水玻璃杯和剩余量筒中的量筒中的盐水的密度盐水的质量盐水的质量盐水的体积p/(kg?m-3)质量mi/gm2/gm/gV/cm3130.2niL=rl00No50gfi声I III | II U| I II F| I I |22.如图是小强乘坐的出租车车票,根据图中信息请你回答:(1)小强乘坐出租车的时间是多少h?(2)在小强乘车的全过程中,出租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I电*23 .在探究某种物质特

9、性的实验中,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对于不同种类的物质,体积相同质量一般不同;猜想二:对于同种类的物质,体积不同、质量不同,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猜想三:对于不同种类的物质,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实验次序物体名称m/gV/cm3T/g/cm1水A101012铁块A79107.93水B202014铁块B158207.95铜块267308.9请回答卜列问题:为了检验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小组通过合作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3(1)比较实验次序(1)和(2)或者(3)和(4),可验证猜想 是正确的;(2)为了探究猜想二是否正确,可以选择实验次序或者选择实验次序(3)对比实验(1)与实

10、验(4)以及实验(5),可以验证猜想 是正确的;(4)物理学中用物理量反映物质的这种特性.24 .如何用一架称量足够大感量为0.2g的托盘天平快速巧妙地称出一堆大头针的数目.根据所提供的器材,设计实验方法.要求:(1)写出简单的实验步骤及所需测量的物理量;(2)写出大头针数目的数学表达式.(用测量量表示)25 .用密度为2.7X 103kg/m3的铝制成甲、乙、丙三个大小不同的正方体,要求 它们的边长为0.1m、0.2m和0.3m.制成后经质量检验员称得它们的实际质量分 别为3kg、21.6kg和54kg.质量检验员指出:有两个不合格,其中一个掺入了杂 质为次品,另一个混入了空气泡为废品.试通

11、过计算判断甲、乙、丙中哪个为废 品,哪个为次品,哪个为合格品.2016-2017 学年天津市滨海新区八年级 (上) 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1用钟锤敲击钟会发出声音,轻敲和重敲编钟的同一位置,发生变化的主要是声音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考点】响度【分析】从声音的三个特征分析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音色跟材料和结构有关,材料和结构不变时,音色不变【解答】 解:轻敲鼓振动幅度小,响度小;重敲鼓振动幅度大,响度大,故两次敲击声音相比发生的主要变化是响度故选 A2

12、下列减弱噪声的措施中,属于从噪声的产生环节进行的是()A.城市道路两旁植树B.摩托车安装消声器C.高架道路两旁建隔音墙D.纺织工人戴防噪声耳罩【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减弱噪声主要从三种途径入手,一是在声源处减弱, 二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三是在人耳处减弱【解答】解:A、道路两旁植树,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B、摩托车安装消声器,属于在噪声的产生环节处减弱噪声,符合题意;C、高架道路两旁建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D、纺织工人佩戴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故选 B 3 .夏天,如果我们要喝冰凉的饮料,往往会在饮料中加上冰块,这是因为()A.水凝固

13、吸热B.水凝固放热 C冰块熔化吸热 D.冰块熔化放热【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分析】首先要明确凝固是物质由液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 熔化是物质由固态 变成液态的现象,汽化是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液化是物质由气态变成液 态的过程.由此就可对四个选项做出判断.【解答】解: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成水,是冰吸热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故此 物态变化为熔化,熔化吸热.故选C.4 .如图所示,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则()A.入射角是300B.反射角是60°C.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0D.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增大10°【考点】光的反射.【分析】(1)

14、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反射角.【解答】解:A、已知一束光与镜面成 30°角照射到平面镜上,即入射角为 90-30 =60°,故 A 错误;B、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因此反射角也是 60。;故B正确;C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90 -60 =30°,故C错误;D、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也增大5°,故D错误.故选B.5.如图中各图分别表示光线经过透镜后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考点】透镜的

15、光路图.【分析】分析时首先要仔细观察入射光线的特点,然后根据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和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分析判断.【解答】解:A、直接通过焦点的光线,对于凹透镜不属于特殊光线,经凹透镜后应变的发散, 图中会聚了,故A错;B、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故B错;G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故 C错;D、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故 D正确.故选D.6.下列生活现象与光学知识对应关系相符的是()A.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光的反射B.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光的直线传播C.阳光透过树叶在地面上形成光斑-光的反射D.注水的游泳

16、池看上去好像变浅了-光的折射【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分析】(1)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日食和月食等;(2)光照在不同介质面上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平面镜成像和水中倒影”就是具体应用;(3)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就会发生偏转,即光的折射现象.【解答】解:A、射击瞄准时要做到 三点一线”,这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故 A错误;B、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这是光的反射现象,故B错误;C阳光透过树叶在地面上形成光斑,这是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错误;D、注水的游泳池看上去

17、好像变浅了,是由于光在界面发生折射形成的,故 D正 确.故选D.7 .用体温计测人体温度时,管内水银不变的量是()A.质量 B.体积C.长度D.密度【考点】质量及其特性.【分析】体温计内的水银属于液体,而且水银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用公式p号 判断密度的变化;质量不随物体温度的升高而变化.【解答】解:用体温计测人体温度时,体温计示数升高时,体温计内的水银温度随之升高, 体积变大,质量不变,由公式 P三得密度变小.故选:A.8 .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塑料泡沫做成表演场景中滚落的石块9 .当河面结冰时,与冰面接触的河水温度是 4cC.为减轻质量,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密度

18、大的材料制造D.放飞的气球随着高度的上升温度降低,球内部气体的密度减小【考点】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分析】利用密度公式分析;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它不随质量和体积而变化,制 作不同的物体选用密度不同的材料,主要是根据物体的用途来决定的.【解答】解:A、塑料泡沫的密度比石头的密度小得多,体积相同的塑料泡沫质量比石头小得多,因此用塑料泡沫做电影场景中滚落的 “石头 ”不会对人造成伤害,故 A 正确;B、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 , 因此, 当河面结冰时, 与冰面接触的河水温度是0 ,故 B 错误;C自行车的体积一定,由 m=pV可知,材料的密度越小,自行车的质量越小,比赛用自行车采

19、用强度高、密度小的材料制造,故C 错误;D、 放飞的气球随着高度的上升,外部大气压减小, 所以球体会膨胀, 体积增大,球内部气体的密度减小,而不是因为温度降低才密度减小,故D 错误故选 A9小明同学对与自己身体相关的物理量进行了下列估测,其合理的是()A.正常体温为42 cB.自身质量约为50kgC.跑步的速度约为50m/s D.手指甲宽度约为1mm【考点】温度;质量的估测;长度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中学生的正常体温为37c左右,此选项不合理;B、成年人的质量在7

20、0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5X 104g左右此选项合理;C、中学生跑步速度约为5m/s左右.此选项不合理;D、中学生指的宽度在1cm=10mm左右.此选项不合理;故选 B 10.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p甲、P乙、P丙和P水分别代表甲、乙、丙物质和水的密度,据图可得( )A. 甲乙 p丙,且丙 p水 B. p甲乙 p丙,且甲 p水C. 甲 乙 p丙,且 甲 p水 D. 甲 乙 p丙,且 丙 p水【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分析】解答本题可以采用两种方法:在横轴上取体积相同,然后比较这三种物 质的质量,质量大的密度大;在纵轴上取质量相同,然后比较这三

21、种物质的体积, 体积大的密度小.【解答】解:由图象可知,当丫甲=丫乙=丫丙时,m甲m乙m丙,由p三可得,甲乙 p丙;从图中可知当乙的质量为20g时它的质量是20cm3,m名 20g乙的密度 p乙q=5=1g/cm3,v 乙 20cm所以乙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甲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内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故选:B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11 .小船在河水中逆流而上,船上坐着乘客,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以岸为参照物,河水是运动的B,以河水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C.以小船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D.以人为参照物,河水是静止的【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分析】首先确定被研

22、究的物体,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 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 则物体是静止的.【解答】解:A河水和河岸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以河岸为参照物,河水是 运动的.故A正确.B、小船在河水中逆流而上,船和河水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 以河水为参照物, 船是运动的.B说法不正确.G船和人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以小船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C说法正确.D、河水和人之间不断发生位置的改变,以人为参照物,河水是运动的.D说法不正确.故选AC.12 .如图所示是自然界水循环的示意图, 下列有关图中过程和过程的物态变A.过程是液化 B.过程是汽化C.

23、过程是凝华和汽化D.过程是凝华和液化【考点】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分析】过程告诉的是海洋中的水由液体变为气态, 根据物态变化的定义可以 确定物态变化的种类.首先确定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然后再结合物态变化中的吸放热情况, 确定该 过程是放热还是吸热.【解答】解:(1)过程是指海洋或湖中的水由液态变为气态的水蒸气的过程,属于汽化现象,水汽化时需要吸收热量;(2)过程是空中的水蒸气经过 物态变化”重新回到地面的过程;一种是水蒸 气由气态变为液态的水,形成降雨,在这个过程中物态变化为液化,水蒸气液化 时要放热.另一种是水蒸气由气态直接凝华变为固态的雪,形成降雪.故选BD.13 .在探究 凹透镜成像

24、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 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若保持透镜和蜡烛的位置不动,将凸透镜换成焦距为 20cm的,调整光屏的位置再次得到 清晰的像.关于两次成像情况分析正确的是()川市1I 口 ijjhj1门e f;牙小tri ;yh,JOL a 1=1 2on(A.第一次得到的像是缩小的B.两次得到的像都是缩小的C.调换透镜后,应将光屏向左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像D.调换透镜后,应将光屏向右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像【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分析图象中物距和像距的大小关系,得出此时成像

25、的特点;将凸透镜换成焦距为20cm时,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而得出光屏移动的方向.【解答】解:(1)由图知,u>2f,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 A正确;(2)当将凸透镜换成焦距f为20cm的,由图可知,止匕时2f>u=30cm>f,则成 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错误;相当于减小了物距,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应将光屏向右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像,故 C错误,D正确.故选AD.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4 .图甲中木块的长度为 2.92 cm ,图乙温度计的读数为【考点】长度的测量;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分析】(1)刻度尺的分度值

26、是刻度尺相邻两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 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 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先要弄清楚温度计的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 液柱最高处所对刻度相垂直,并注意区分温度是零上还是零下.【解答】解:(1)图甲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 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2.00cm对齐,右 侧与4.92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 L=4.92cm 2.00c

27、m=2.92cm.(2)图乙温度计上10c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分度值为1C,示数越往上越大, 是零上,此时显示的温度是 37c.故答案为:2.92; 37.15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X108 m/s.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物体对光发生了漫 反射(选填 镜面”或漫”).【考点】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漫反射.【分析】解答此题需要掌握:光的传播速度和漫反射和镜面反射的区别.【解答】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X108m/s;漫反射是一束平行光照射在粗糙的表面上时,表面将光线会向四面八方反射的现象;正是由于漫反射的缘故,我们才能从不同角度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故答案为:3

28、X108,漫.16 .暴雨前,常会电闪雷鸣,其中雷声是由于云团之间放电引起空气剧烈 振动 产生的;如果看到闪电3s后才听到雷声,已知当时气温为 25C,声音在空气中 的传播速度为340m/s,闪电处距人约 1020 m (不计光的传播时间)【考点】声音的产生;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1)声音是由于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2)由声音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时间,利用 s=vt可计算出闪电处距人的距离.【解答】解:(1)不同的云团放电时,会引起空气的剧烈振动而发出雷声;(2)闪电处距人的距离是:s=vt=340m/sx 3s=1020m;故答案为:振动;1020.17 .霜是由水蒸气 凝华 形成的(填写

29、物态变化名称),在这个过程中水蒸气 会 放出 热量(选填 吸收”或放出").【考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分析】物体由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根据凝华的定义和凝华放热来作答.【解答】解:霜是固体,由水蒸气形成的,物体由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凝华要放热.故答案为:凝华;放出.18 .在距离平面镜8cm处,点燃一只蜡烛,这时镜中的像距镜 8 cm.若只将 镜移到原来成像的位置,蜡烛通过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将 不变(选埴 变大”、 变小”或不变”).【考点】平面镜的应用.【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 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像和物体

30、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 相等.【解答】解:在距离平面镜8cm处,点燃一只蜡烛,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蜡烛的像距离镜面也是8cm,若只将镜移到原来成像的位置,移动过程中像的大 小不变.故答案为:8;不变.19 .有些商店还在使用一种案秤,如图所示.它的工作原理与天平相同,它的B 码 相当于天平的祛码:称量时,若槽码磨损了,称量的结果比实际质量偏(选填人”或小”).【考点】杠杆的应用.【分析】(1)案秤和托盘天平的工作原理是相同,其结构和使用方法很相似,案秤的秤盘和整码盘相当于天平的两个托盘; 槽码相当于整码;托盘天平的游码和 案秤的游码相同;(2)案秤是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制成的,可以根据秤盘或者

31、秤碇的变化结合杠杆的平衡条件来分析物体质量的变化.【解答】解:案秤的秤盘和整码盘相当于天平的两个盘, 槽码相当于天平的整码, 游码在秤杆上;若槽码磨损,槽码的质量减小,即减小了槽码的重力G,在物体重力G和物体G L重力的力臂L2不变的情况下,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Li可知,Li将变大,即称量的结果偏大.故答案为:槽码;大.四、综合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7分)20 .如图所示,小明想要利用一块平面镜使此时的太阳光线竖直射入井中,请你通过作图标出平面镜的位置.(需保留作图痕迹)-4 一 【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分析】已知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位置,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 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2、,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以确定法线的位置,从而确定出平面 镜的位置.【解答】解:要将一束太阳光反射到竖直井底,则反射光线是竖直向下的,过入 射点作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夹角的平分线(即法线),再过入射点作垂直于法线 的平面镜.如下图:21.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1)在使用托盘天平前要对天平进行调节,请将下列各步骤前的字母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 ACB ;A.组装好天平,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B.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C.把游码置于标尺的零刻度线处(2)实验过程:a.在玻璃杯中盛装适量盐水,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上称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读出整码、游码的读数之和为 mi;b.把玻璃

33、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如图 2所示,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V;c.把玻璃杯和剩余盐水放在天平左盘上称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所用整码和游码位置如图1所示,读出玻璃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 m2;d、计算出量筒中盐水的质量 m和密度p (根据实验过程,完成下表实验数据的 填写)玻璃杯和盐水玻璃杯和剩余量筒中的量筒中的盐水的密度的盐水的质量盐水的质量盐水的体积p/(kg?m-3)质量 mi/gm2/gm/gV/cm3130.2【考点】液体的密度测量实验.【分析】(1)天平的使用:测量之前要放平,游码拨零,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 衡;(2)物体的质量等于整码质量加上游码所对应的刻度值;用玻璃杯和盐水的质量

34、减去玻璃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即为量筒中盐水的质量;弄清楚量筒的分度值,根据液面对应的刻度读出体积;根据p号求出盐水的密度.【解答】解:(1)天平的使用和调节: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把游码置于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所以顺序是ACK把玻璃杯和剩余盐水放在天平左盘上称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所用整码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读出玻璃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50g+5g+3.2g=58.2g量筒中盐水的质量 m=mi- m2=130.2g- 58.2g=72g量筒的分度值为2mL,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60mL=60cn3,、 m 7'盐水的密度:p h=E1=1.2g

35、/cm3=1.2X 103kg/m3.故答案为:(1) ACB(2) 58.2; 72; 60; 1.2X103.22 .如图是小强乘坐的出租车车票,根据图中信息请你回答:(1)小强乘坐出租车的时间是多少 h?(2)在小强乘车的全过程中,出租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II1 F 14,fit iiR-IMK11;廿H:3(lI【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1)从出租车车票上读出上车时刻和下车时刻, 进而得出小强乘坐出租 车的时间;(2)知道出租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根据速度公式求出出租车的平均速度.【解答】解:(1)由车票数据可知:上车时刻ti=11: 15,下车时刻t2=11: 30,

36、 则小强乘坐出租车的时间:t=t2ti=ll: 3011: 15=15min=0.25h.(2)由车票数据可知:出租车行驶的路程 s=8.0km,则出租车的平均速度:s _8. Okn> v=r=0. 25h=32km/h.答:(1)小强乘坐出租车的时间是 0.25h;(2)在小强乘车的全过程中,出租车的平均速度是32km/h.23 .在探究某种物质特性的实验中,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对于不同种类的物质,体积相同质量一般不同;猜想二:对于同种类的物质,体积不同、质量不同,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猜想三:对于不同种类的物质,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实验次序物体名称m/gV/

37、cm3:;1/g/cm1水A101012铁块A79107.93水B202014铁块B158207.9为了检验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小组通过合作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3铜块267308.9请回答下列问题:(1)比较实验次序(1)和(2)或者(3)和(4),可验证猜想一是正确的;(2)为了探究猜想二是否正确,可以选择实验次序 1和3或者选择实验次序2和4 ;(3)对比实验(1)与实验(4)以及实验(5),可以验证猜想 三 是正确的;(4)物理学中用物理量 密度 反映物质的这种特性.【考点】探究密度特性的实验.【分析】(1)比较表中第1次和第2次或第3次和第4次的实验数据,明确相同 的因素,不同的因素,对比确定验证的猜想内容;(2)要探究猜想二,应选择质量和体积都不同,但物质种类相同的实验进行探究;(3)比较表中第1次与第4次及第5次的实验数据,明确相同的因素,不同的 因素,对比确定验证的猜想内容;(4)根据以上猜想的正确与否,总结实验结论.【解答】解:由实验知:(1)对于第1次和第2次或第3次和第4次的实验数据,物质体积相同,种类 不同,质量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