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本 科 生 毕 业 设 计 (论 文)题目: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状况及对策Title: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 in China's Service Trade教学单位 _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姓 名 _x x_学 号 _20083020xxxx _年 级 _2008级_专 业 _国际经济与贸易_ 指导教师 _ x x 职 称 _ 教授 2012年 4月【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可逆转,服务贸易也越来越受到各国民众和研究者的关注,在此背景下,利用2002-2010年的数据,对我国服务
2、贸易的情况进行了总体和结构的分析,并通过对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显示性竞争比较优势指数的实证研究,发现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与服务贸易发达国家相比在总量上具有比较优势,但是在结构上还存在明显的差距。我们要采取措施对结构上的差距加以缩减,争取早日使我国服务贸易质的飞跃。【关键词】:中国服务贸易 发展现状 国际竞争力 对策【Abstract】: With the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the economy globalization trend of irreversible,service trade is becoming popular wi
3、th the masses and research all over the world, at this situation,I make use of the datas and resources form year of 2002 to 2010 in order to make knowledge of our countrys service both outline and construction. By researching on the service trade competition index,CRA and CT,we find our service trad
4、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having an advantage over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on the overall, but there is an evident gap in construction. We should take actions to subscribe the construction gap,so we can make a qualitative increasion on our service trade earlier. 【Key words】 :China's service tr
5、ade development statu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strategy目录1.前言12.文献综述13.服务贸易的概论23.1服务贸易定义23.2国际服务贸易分类3IMF的分类33.2.2世贸组织的分类33.3服务贸易特点43.3.1服务商品的无形性43.3.2不可分离性4贸易主体地位的重要性53.3.4服务贸易的差异性5服务贸易市场的高度垄断性53.3.6贸易保护方式具有隐蔽性54.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54.1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情况及其特点说明54.1.1服务进出口总体呈快速增长态势,服务出口强劲反弹64.1.2 中国服务贸易近年来整体发展速度
6、较快64.1.3增长起伏较大64.1.4长期处于逆差状态,差额持续扩大64.2我国服务贸易各行业结构74.2.1我国服务贸易各行业出口结构74.2.2我国服务贸易各行业进口结构94.3我国服务贸易的主要贸易伙伴仍占较大比重,市场结构保持稳定125.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125.1国际市场占有率125.2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135.3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分析145.4影响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因素分析165.4.1国内外经济趋稳回暖带动中国服务贸易强势复苏165.4.2传统服务是拉动中国服务贸易增长的主要动力165.4.3新兴技术产业助推中国服务出口迅速增长176.政策建议186.1完善政府职
7、能作用,改良行业软环境186.1.1政策扶持,引导服务出口186.1.2完善服务贸易法律体系与管理体系186.1.3打破垄断,提高行业竞争力196.2 完善竞争机制,促进行业主体发展196.2.1加大投入,促进服务业发展196.2.2加快发展开放型服务业,转变贸易方式196.2.3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加速企业自主创新20参考文献21致谢221.前言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迅速发展,国际服务贸易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由于服务贸易较传统的货物贸易有诸多优势,必定成为今后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所以有必要对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剖析自身特点,并与其他国家加以比较来确定其国际竞争力,并对其提出
8、切实可行的提高自身服务贸易实力来增强国际竞争力的策略,从而能更好更快地发展。本文利用最新(2002年-2010年)的统计数据和衡量服务贸易的相应指标,论述了我国服务贸易的总体状况以及服务贸易竞争力低下的原因,提出了应对策略。2.文献综述自1986年国际服务贸易成为“乌拉圭回合”新议题以来,国际服务贸易和国内服务业的发展开始成为政府、工商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在发达国家,政府拨款资助学术界智囊机构对这一领域进行专项的研究,分析国际服务贸易的经济学涵义、现实发展状况、争取世界市场策略以及各种可能的政策行为等。而在发展中国家,一方面它们对于开放金融、保险、运输、视听服务及商业销售等市场方面仍持谨慎的
9、保护主义态度,另一方面也开始重视这一领域的研究。有些国家甚至开始组织对本国的服务业状况和外国的服务业状况进行专门的研究和评价机构,力图在这一新的国际经贸领域中真正做到知彼知己,以便在进入和开放国际服务贸易市场的实践中处于主动的地位。 关于服务贸易竞争力来源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979 年Dick 等人的研究R.Dick&H.Dicke运用“ 显示性比较优势法”( RCA) 来分析18 个OECD 国家数据, 结果发现要素禀赋对服务贸易模式的决定作用并不明显 。而Sapir ( 1982) 首先验证了比较优势对于服务贸易的适用性,而后Hindley & Smith ( 1984)
10、 、Hoekman & Karsenty( 1992) 、Langhammer ( 1989) 均发现比较优势理论同样适用于服务贸易, 且服务贸易模式与要素禀赋关系密切。Deardorff ( 1985)和Melvin( 1989) 等利用H- O(资源禀赋理论)模型解释了服务贸易模式。Wengel ( 1995) 利用实证模型研究了141 个国家的银行服务:发现原产国的规模是决定银行服务出口的重要因素 。Fairborn 等( 2003) 研究了决定美国保险服务贸易产业内贸易的因素,发现FDI显著影响保险服务贸易贸易额,而不像传统贸易理论那样认为贸易和FDI 是相互替代的。Fari.
11、borz ( 2005) 等也分析了美国金融服务贸易的产业内贸易状况:结果发现要素禀赋、银行业FDI、平均资本收入、规模经济、贸易集中度以及开放程度与金融服务贸易产业内贸易量成正相关 。国内学者在对影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因素进行研究时, 采用两种方法: ( 1) 采用计量经济模型,选取某些因素作为自变量,选择服务贸易总量指标、服务产品国际市场占有( MSI) 、贸易竞争优势指数( TC )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 、净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NERCA) 、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 CAI) 、出口优势变差指数(P) 、固定市场份额模型指标( CMS) 、服务产品市场渗透率、服务贸易出口行
12、业结构等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 2) 采用逻辑推理的方法,仅从理论上分析影响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因素。许多学者进一步比较研究了我国与其他国家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程大中采用投入产出法对中国和13个OECD经济体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部门结构及其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中国服务业的增长不仅不能对国民经济产生应有的带动作用,其本身受其他部门的需求拉动作用也不大。车文立对比分析了中国与美国、印度以及新加坡服务贸易的竞争力,认为我国服务贸易总体水平较低、整体竞争力差。殷凤和陈宪基于14个经济体的面板数据,使用多个指标进行计量分析,发现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低级化、竞争力极弱。庄惠明和陈洁运用31
13、国服务业投入产出评价模型,得出的结论是我国服务业市场化程度低,服务业部门内部分工有待加强,而且服务业的需求不足。周少芳和何传添比较研究了中国与欧美发达国家服务贸易的差距,认为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相对滞后,需要尽快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杨丽琳、聂聆和骆晓婷、张欣和崔日明、冯跃和郑锋运用定量指标比较了“金砖四国”(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巴西)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和服务贸易结构的相似性。现有实证研究表明,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不仅远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而且比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水平也要低。3.服务贸易的概论3.1服务贸易定义服务贸易是指服务产品作为商品进行交易,以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经济行为。服务贸易按其发生的方式的
14、不同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提供要素的服务贸易,人员和商品移动引起的服务贸易,还有物化服务的贸易。所以国际服务贸易就是指跨越国界进行服务贸易的商业行为。学术界关于国际服务贸易的狭义定义是:当一国(地区)的劳动力向另一国(地区)的消费者(法人或自然人)提供服务时,并相应获得外汇收入的全过程,便构成服务的出口;相对于服务的出口,一国(地区)消费者购买他国(地区)劳动力提供服务的过程,形成服务的进口。根据1994年4月在摩洛哥正式签署生效的服务贸易总协定(GAST)中,对服务贸易的范围和定义的规定,确认下列四种服务贸易提供方式中的任何一种都属于国际服务贸易的范畴。第一、过境支付,指从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
15、他成员提供服务。强调买卖双方在地理上的界限,跨越国境和边界的只是服务本身;第二、境外消费,指在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特点在于消费者到境外去享用服务提供者提供的服务;第三、商业存在,指一成员的服务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通过商业存在提供服务,要求服务的提供者和消费者在同一成员的领土内,此为四种服务提供方式中最为重要的方式;第四、自然人流动,指一成员的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通过自然人存在提供的服务。但与商业存在不同的是,服务提供者没有在消费者所在国的领土内设立商业机构或专业机构。3.2国际服务贸易分类 IMF的分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按照国际收支统计将服务贸易分为:民间服务(或称
16、商业性服务):指1977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编制的国际收支手册中的货运;其他运输,客运,港口服务等;旅游;其他民间服务和收益;投资收益:指国与国之间因资本的借贷或投资等所产生的利息,股息,利润的汇出或汇回所产生的收人与支出。其他政府服务和收益:指不列人上述各项的涉及政府的服务和收益。不偿还的转移:指因属单方面的(或片面的),无对等的收支,即意味着资金在国际间移动后,并不产生归还或偿还的问题.因而,又称单方面转移。世贸组织的分类乌拉圭回合服务贸易谈判小组在对以商品为中心的服务贸易分类的基础上,结合服务贸易统计和服务贸易部门开放的要求,并在征求各谈判方的提案和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以部门为中心的服务贸
17、易分类方法,将服务贸易分为12大类。分别如下:商业性服务指在商业活动中涉及的服务交换活动,服务贸易谈判小组列出的6类这种服务,其中既包括个人消费的服务,也包括企业和政府消费的服务分别是专业性(包括咨询)服务,计算机及相关服务 ,研究与开发服务 ,不动产服务 ,设备租赁服务 和其他服务 。通讯服务主要指所有有关信息产品,操作,储存设备和软件功能等服务.主要包括邮政服务,速递服务,电信服务,视听服务和其他电信服务。建筑服务主要指工程建筑从设计,选址到施工的整个服务过程.具体包括:选址服务,涉及建筑物的选址;国内工程建筑项目,如桥梁,港口,公路等的地址选择等;建筑物的安装及装配工程,工程项目施工建筑
18、,固定建筑物的维修服务,其他服务。销售服务指产品销售过程中的服务交换.主要包括:商业销售,主要指批发业务,零售服务,与销售有关的代理费用及佣金等,特许经营服务,其他销售服务。教育服务指各国间在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初等教育,学前教育,继续教育,特殊教育和其他教育中的服务交往.如互派留学生,访问学者等。环境服务指污水处理服务;废物处理服务;卫生及相似服务等.金融服务:主要指银行和保险业及相关的金融服务活动。健康及社会服务:主要指医疗服务,其他与人类健康相关的服务;社会服务等。旅游及相关服务:指旅馆,饭店提供的住宿,餐饮服务,膳食服务及相关的服务;旅行社及导游服务。文化,娱乐及体育服务:指不包括广播
19、,电影,电视在内的一切文化,娱乐,新闻,图书馆,体育服务,如文化交流,文艺演出等。交通运输服务,主要包括:货物运输服务,如航空运输,海洋运输,铁路运输,管道运输,内河和沿海运输,公路运输服务,也包括航天发射以及运输服务,如卫星发射等;客运服务;船舶服务(包括船员雇用);附属于交通运输的服务,主要指报关行,货物装卸,仓储,港口服务,起航前查验服务等。其他服务。还有其他分类方法,按生产过程来进行分类为:生产前服务,生产中服务,生产后服务,按生产要素分类等。现在各国普遍使用的是世贸组织的分类方法来进行数据传送、整理、分布等。3.3服务贸易特点服务贸易作为非实物劳动成果的交易,与实物产品贸易进行对比,
20、通常表现出如下的特点。服务商品的无形性这是服务贸易的最主要特征。由于服务要素所提供的服务产品,很多都是无形的,即服务产品在被购买之前,不可能去品尝、感觉、触摸、观看、听见或嗅到“服务”,所以大部分服务产品属于不可感知性产品,消费者对它们的价值量很难评估,因为即使在消费或享用之后,顾客也无法根据消费经验感受到这种产品所带来的效用,只能是通过服务者提供的介绍和承诺,并期望该服务确实给自己带来好处。不可分离性实物产品贸易从其生产、流通,最后到消费的过程,一般要经过一系列的中间环节。比如,卖方要将货物交给承运商,承运商要委托船务(海洋运输)公司进行托运,最后由承运商交给买方,这中间存在着一系列复杂的过
21、程(如保险、装运、适用的价格术语及索赔等问题)。而服务贸易与之不同,它具有不可分离的特征,即服务的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同时进行(如医生给患者看病)。服务发生交易时间,也就是消费者消费服务的时刻,这两个过程同时存在,不可分割。同时,顾客在消费服务产品的时候,必须或者只有加入到服务的生产过程中,才能最终消费到服务,而且这种服务特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显示出国际化的趋势。这种不可分离性特征是服务贸易的另外一个主要特征。3.3.3贸易主体地位的重要性服务的卖方就是服务产品的生产者,并以消费过程中的物质要素为载体提供相对应的服务。服务的买方则往往就是服务的消费者,并作为服务生产
22、者的劳动对象直接参与服务产品的分享过程。服务贸易的差异性差异性表现为服务的生产者所生产的服务产品的质量水平不同。同样是一种服务,由于其生产者的不同,提供给消费者的产品也就可能不同。即使是同一个服务的生产者,由于其不同的服务产品生产周期,也表现出不同质量水平的产品。而且这种服务产品的质量很难像有形产品一样用其质量标准进行规范,所以很难统一界定。大多数围绕劳动力要素所提供服务产品的服务贸易,至今没有对其所提供的服务产品用产品质量检验标准的方法统一标准。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服务生产者的自身因素(如心理状态)的影响,比如,医疗服务人员面对不同职业的人员或者是自己的亲属,往往表现出与看待其他普通患者不同
23、的医疗质量水准;二是服务产品的消费者,由于其不同的个人偏好,也会直接影响服务的质量与效果,比如,由于患者对医疗人员的偏见或不信任感,往往直接影响其治疗效果等。所以,服务质量和效果产生不同的结果,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生产者和消费者。3.3.5服务贸易市场的高度垄断性国际服务贸易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表现出较为严重的不平衡性,这当然是与服务市场所提供的服务产品受各个国家的历史特点、区域位置及文化背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医疗工程、网络服务、航空运输及教育等直接关系到国家的主权、安全和伦理道德等敏感领域,也许就会受到外界(制度)或自身(内省)的限制。因此,国际服务贸易市场的垄断性较强。表现为少数发
24、达国家对国际服务贸易的垄断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的相对劣势。比如,从国际服务贸易总额来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比例为3:1(1994年数据)。另外,对国际服务贸易的各种壁垒也比商品贸易多达2000多种,从而严重阻碍了国际服务商品进行正常地交易。3.3.6贸易保护方式具有隐蔽性由于服务贸易标的物的特点,各国无法通过统一国际标准或关税进行限制,更多地采用国内的政策、法令的改变进行限制。如市场准入制度,对于贸易出口国或进口国进行限制或者是非国民待遇等非关税壁垒形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自由化趋势的到来,国际服务贸易将会呈现出更多的特点,同样也会给服务产品的生产者、消费者带来机遇,同时也
25、带来挑战。4.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4.1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情况及其特点说明2010年,中国服务贸易出现了反弹性增长,进出口总量均创历史新高,贸易逆差明显缩减,出口和进口世界排名双双攀升。2010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居世界第四位;进口居世界第三位;出口与进口世界排名均比2009年上升一位。 服务进出口总体呈快速增长态势,服务出口强劲反弹 2010年,中国服务进出口规模扩大,总额达3624.2亿美元,比2009年增长26.4%,超过世界服务进出口平均增幅18个百分点。其中,服务出口出现强劲反弹。2010年,中国服务出口和进口增幅均在20%以上,但出口增长明显快于进口。全年服务出口1702.5亿美元,
26、增幅从2009年的-12.2%转为32.4%;服务进口 1921.7亿美元,增幅由2009年的0.1%提升至21.5 %。 表4-1 2010年中国进出口情况年份中国进出口额中国出口额中国进口额金额(亿美元)同比增长(%)占世界比重 (%)金额(亿美元)同比增长(%)占世界比重 (%)金额(亿美元)同比增长(%)占世界比重 (%)20103624 26.4 5.0 1702 32.4 4.6 1922 21.5 5.5 注:遵循WTO有关服务贸易的定义,中国服务进出口数据不含政府服务。数据来源:WTO国际贸易统计数据库(International Trade Statistics Databa
27、se);中国商务部。4.1.2 中国服务贸易近年来整体发展速度较快根据中国服务贸易网统计:我国服务贸易总额从20022010年始终保持增长的势头,服务贸易出口额从2002年的394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1702亿美元,而进口额也从359亿美元增加到了1582亿美元,2010年我国服务贸易总额达4000亿美元。4.1.3增长起伏较大国际和国内政治经济环境的变迁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也给我国的服务贸易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由于受到200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2009年的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均出现了负增长。而2010年增长速度同比分别为进口同比增长21.5%,出口同步增长32.4%。4
28、.1.4长期处于逆差状态,差额持续扩大虽然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呈不断上升趋势,但整体发展水平却相当落后。而且长期处于逆差状态,差额持续扩大。由表4-2所示,2002年我国服务贸易逆差额为67.0亿美元,而到2009年我国服务贸易逆差额则扩大到了219.3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增长率2002到2008年一直小幅度波动,一度呈下降趋势,但2008年和2009年逆差增长率大幅上升为155.2%,趋势不断扩大。虽然限于我国服务贸易整体规模小,逆差的绝对量不大,但在货物贸易年年大额顺差的情况下,持续的服务贸易逆差抵消了货物贸易的成果,也削弱了国家整体购买能力和竞争力的提升。表4-2 2002-2010年中
29、国服务进出口差额单位:亿美元年份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总计-670 -84.8 -95.5 -92.6 -89.1 -76.0 -115.6 -295.1 -219.3 逆差增长率(%)9.3 26.5 12.6 -3.0 -3.9 -14.7 25.8 155.2 25.7 注:遵循WTO有关服务贸易的定义,中国服务进出口数据不含政府服务。数据来源:中国商务部,并经数据处理后的结果。42我国服务贸易各行业结构我国服务贸易行业结构不合理,行业间收支情况有较大差异。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仍然以传统的旅游、运输等行业为主,服务贸易发展不平衡,主要集中在
30、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优势部门上,现代服务贸易发展迟缓。下面就看看政府部门的统计数字这样我们能够有更清晰的认识。4.2.1我国服务贸易各行业出口结构通过表4-3,我们可看到近9年我国服务贸易主要行业出口情况,各行业皆增长情况不尽相同。运输、旅游始终是中国服务贸易出口中两个较大的项目,保持着比其他行业更快的增长。同时可以观察到建筑服务和咨询行业出口有较大幅度的稳定增长,分别从2002年只有12.5亿美元和12.8亿美元,到2010年则上升到了144.9亿美元和222.7亿美元。而技术含量高和增值率较高的金融、通讯、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等行业所占比很小,反映出我国在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等领域较为落后
31、,而这些领域正是现代服务业的强力增长点。从图4-2显示的我国服务贸易主要行业出口额所占比重来看,旅游占总出口额的比重一直很高,不过增长趋势比较稳定。运输和咨询的比重则在近9年来一直保持着上升的趋势,但运输的比重在2009年有所下降,2010年又强势回位。在2002年旅游、运输两项处于绝对主导地位,而到了2010年咨询与旅游、运输一起成为了服务贸易出口的主要行业。建筑服务、计算机信息服务所占比重也保持着缓慢的增长,分别从2002年的3.2%、1.6%升至2009年的8.5%、5.4%。这说明了,我国服务贸易结构正在不断优化。通讯服务的比重从2002年以后基本保持在0.9%左右;保险服务、金融服务
32、、专利权使用费和特许费、广告宣传、电影音像所占比重一直都在1%以下。这几项的发展都非常的迟缓,同时也预示着它们还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表43 近十年我国服务贸易各行业出口额单位:亿美元年份20022003200420062007200820092010运输57.2 79.1 120.7 210.2 313.2 384.2 235.7 342.1 旅游203.9 174.1 257.4 339.5 372.3 408.4 396.8 458.1 通讯服务5.5 6.4 4.4 7.4 11.7 15.7 12.0 12.2 建筑服务12.5 12.9 14.7 27.5 53.8 103.3 94
33、.6 144.9 保险服务2.1 3.1 3.8 5.5 9.0 13.8 16.0 17.3 金融服务0.5 1.5 0.9 1.5 2.3 3.2 4.4 13.3 计算机和信息服务6.4 11.0 16.4 29.6 43.4 62.5 65.1 92.6 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1.3 1.1 2.4 2.1 3.4 5.7 4.3 8.3 咨询12.8 18.8 31.5 78.3 115.8 181.4 186.2 227.7 广告、宣传3.7 4.9 8.5 14.5 19.1 22.0 23.1 28.9 电影、音像0.3 0.3 0.4 1.4 3.2 4.2 1.0 1.2
34、其他商业服务87.6 150.6 159.5 196.9 269.1 260.1 246.9 355.9 注:遵循WTO有关服务贸易的定义,中国服务进出口数据不含政府服务。 数据来源:中国商务部。图42 我国服务贸易主要行业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百分比比重注:遵循WTO有关服务贸易的定义,中国服务进出口数据不含政府服务。 数据来源:中国商务部。我国服务贸易各行业进口结构通过表4-4,我们可看到9年我国服务贸易9行业进口额的具体情况,各行业也呈现出不同的增长程度。中国服务贸易进口中两个较大的项目一直是运输、旅游。同时可以观察到咨询、保险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的进口也有较大幅度的稳定增长。而建筑服
35、务、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保险服务等新兴行业的进口额都很小。从图4-3所显示的各行业进口额比重来看,我国传统服务贸易项目运输和旅游行业占据主导地位,虽然这两项的比重有较明显的下降趋势,却依然是服务贸易进口增长额贡献最大的。同时,咨询、保险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的占进口额的比重也有较大幅度的提升,2010年三项共占服务贸易进口增长的23.9%,并且比重有持续增长的趋势。我国在全球服务贸易量较大的金融、保险、咨询等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型的高附加值服务行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其国际竞争力较弱。图4-3说明建筑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占进口额比重。可以看出,建筑服务在年所占比重是其9年来最高
36、的,为3.7%,从2002年到2004年曲线下降至1.9%,2005年以后又开始上升,2010年为2.6%。计算机和信息服务所占比重在2002年至2009年比重有微弱上升,均保持在2%左右。这与我国丰富的人力资源和不断提升的劳动力素质、政府重视信息发展有着很大关系。9年来,中国服务贸易中电影、音像的所占比例始终是最小的,说明我国在电影、音像方面的与世界的交流还很小,同时也反映我国对电影、音像的管制过紧,需要放宽。电影、音像的净出口额从2002年的-0.7亿美元到2010年的-2.5亿美元,说明了我国的文化影响力和价值渗透力不足,处于弱势地位。 表44 2002年-2010年我国服务贸易各行业进
37、口额单位:亿美元年份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总计460.8 548.5 716.0 831.7 1003.31292.6 1580.0 1581.1 1921.7 运输136.1 182.3 245.4 284.5 343.7 432.7 503.3 465.7 632.6 旅游154.0 151.9 191.5 217.6 243.2 297.9 361.6 437.0 548.8 通讯服务4.7 4.3 4.7 6.0 7.6 10.8 15.1 12.1 11.4 建筑服务9.6 11.8 13.4 16.2 20.5 29.1 43.6
38、58.7 50.7 保险服务32.5 45.6 61.2 72.0 88.3 106.6 127.4 113.1 157.5 金融服务0.9 2.3 1.4 1.6 8.9 5.6 5.7 7.3 13.9 计算机和信息服务1.3 10.4 12.5 16.2 17.4 22.1 31.7 32.3 29.7 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31.1 35.5 45.0 53.2 66.3 81.9 103.2 110.7 130.4 咨询26.3 34.5 47.3 61.8 83.9 108.6 135.4 134.2 150.9 广告、宣传3.9 4.6 7.0 7.2 9.6 13.4 19.4
39、 19.5 20.4 电影、音像1.0 0.7 1.8 1.5 1.2 1.5 2.6 2.8 3.7 其他商业服务49.3 64.6 84.8 93.9 112.6 182.4 231.2 187.7 171.8 注:遵循WTO有关服务贸易的定义,中国服务进出口数据不含政府服务。 数据来源:中国商务部。图43 我国服务贸易20022010占比情况注:遵循WTO有关服务贸易的定义,中国服务进出口数据不含政府服务。 数据来源:中国商务部。中国服务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状态。具体到各行业则如图4-4所示,旅游的净出口从2002年到2008年都是顺差,2009、2010年旅游业净出口出现逆差;而专有权利使
40、用费和特许费、保险服务、运输9年来净出口额都是负数,一直存在逆差情况,而且逆差趋势呈现不断扩大;其余的行业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图4-4 我国服务贸易部分行业净出口 单位;亿美元注:遵循WTO有关服务贸易的定义,中国服务进出口数据不含政府服务。 数据来源:中国商务部。4.3我国服务贸易的主要贸易伙伴仍占较大比重,市场结构保持稳定 2010年,中国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增长迅速,服务进出口仍集中于美国、日本、中国香港、欧盟、东盟等国家(地区)。2010年,美国、日本和东盟、中国香港、欧盟、继续成为中国前五大服务贸易伙伴。中国与这些国家和地区实现服务进出口2209.1亿美元,占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的61%,
41、比重较2009年略有上升。中国对除香港外的其他四大服务贸易伙伴均为逆差。 2010年,美国仍然为中国服务贸易最大逆差国。全年美国对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296.9亿美元,其中,对中国服务出口200.6亿美元,自中国服务进口96.3亿美元,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达到104.4亿美元,为2009年逆差的1.4倍。此外,中国对日本、欧盟、澳大利亚和服务贸易逆差分别为72.5亿美元、60.3亿美元和66.1亿美元,分别是2009年逆差的1.3倍、1.9倍和1.4倍。 2010年,香港地区继续成为中国最大服务贸易伙伴地位。中国与香港服务进出口总额为931.6亿美元,同比增长46.7%。其中,对香港服务出口59
42、3.8亿美元,同比增长59.7%;自香港服务进口337.8亿美元,同比增长28.4%;贸易顺差256亿美元。香港地区依然是中国最大的服务贸易出口目的地、顺差来源地和进口来源地,双边服务进出口总额占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的25.7%。 5.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在分析了我国服务贸易的现状以后,对于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采用目前国际上比较通用的对贸易竞争力的分析方法,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优势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来加以分析的,从总体和行业入手,来具体分析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5.1国际市场占有率在国际市场某一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的大小可以通过国际市场占有率MS来判
43、定,用公式表示如下:MSij=Xij /Xwj其中,MSij表示i国j种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 Xij表示i国j种产品的出口额;Xwj表示世界j种产品的出口额。 由前文中的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情况可以得出中国服务贸易市场占有率的情况。由表5-1,我们可以看到从2002年到2010年,我国的服务贸易市场占有率保持平稳上升。不过对于我国这样的面积广阔、人口众多的大国来说,市场占有率仍然过小。表51 中国与部分发达国家(地区)服务贸易出口市场占有率比较中国美国德国日本韩国中国香港2004年2.77%14.90%6.26%4.33%1.84%2.38%2005年3.10%15.60%6.53%4.56%
44、1.87%2.58%2006年3.37%15.61%6.30%4.46%1.92%2.62%2007年3.89%14.69%6.62%4.33%2.61%2.49%2008年3.95%14.10%6.40%3.88%1.96%2.40%2009年3.89%14.20%6.48%3.75%1.69%2.60%2010年4.64%14.05%6.27%3.75%2.22%2.95%注:数据来源:根据历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与世界贸易统计年鉴计算得出。从表5-1可以看出,虽然我国服务贸易在国际市场占有率还不是很高,最多只占到4.64%,其比较优势并不明显。但从时间序列上观察可以得出,我国服务贸易国际市
45、场占有率明显处于上升过程,从2004年的2.77%增加到2010年的4.64%,增幅近两倍,年平均增幅基本超过了10%。反映出,我国服务贸易总体竞争力不断增强。5.2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即RCA指数,指一个国家某种商品占其出口总值的份额与世界该类产品占世界出口总值的比率。它剔除了国家总量波动和世界总量波动,较好的反映了该产品的相对竞争优势。其计算公式如下:RCAij=(Xij/Xit)/(Xwj/Xwt)其中,RCAij表示i国j种产品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Xij表示i国j种产品的出口额;Xit表示i国所有产品的
46、出口额;Xwj表示世界j种产品的出口额;Xwt表示世界所有产品的出口额。若RCA>1,说明该国家在服务贸易上具有显性比较优势;若RCA<1,说明该国家在服务贸易上不具有显性比较优势。具体一些,如果RCA>2.5,则表明该国在服务贸易上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如果1.25<RCA<2.5,则说明该国服务贸易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如果0.8<RCA<1.25,则说明该国服务贸易上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如果RCA>0.8,则表明该国在服务贸易上具有较弱的国际竞争力。由于获得每一个国家服务贸易各行业的进出口数据有困难,下面是各国服务贸易整体RCA指数。表5
47、-2 主要国家整体RCA指数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中国0.480.470.470.520.480.47俄罗斯0.400.380.420.400.38捷克0.780.760.780.780.780.76波兰1.341.311.331.341.51匈牙利0.840.810.850.880.840.91美国2.312.382.412.272.312.48英国5.275.27澳大利亚12.1213.8714.2610.4212.1215.87意大利0.890.950.870.890.95加拿大1.611.671.731.471.611.87数据来源:根据历年中国国
48、际收支平衡表与世界贸易统计年鉴计算得出;其中“”代表未查询到其数值。从表5-2可见,中国、捷克、俄罗斯是十个国家中RCA指数最低均小于0.8的国家,说明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十分微弱;匈牙利、意大利和加拿大的RCA指数大都在1.250.8之间,属于中等竞争力范围;美国和波兰的RCA指数在1.252.5这一区间,表明其服务贸易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澳大利亚和英国的RCA指数持续大于2.5,表明两国的服务贸易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和专业化水平。趋势变化上,我国的RCA指数变化比较平稳,有缓慢减弱的趋势。5.3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分析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rade Competition Index),即TC指
49、数,表示一国进口差额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能够反映相对于国际市场上由其他国家所供应的一种产品而言,本国生产的同种产品是处于效率的竞争优势还是劣势以及优劣的程度。其计算公式如下:TCij=(Xij-Mij)/(Xij+Mij)其中,TCij为i国j种产品的竞争优势指数;Xij表示i国j种产品的出口额;Mij表示i国j种产品的进口额。竞争优势指数的取值范围在-1和1之间,数值越大表示越有竞争力。当TCij的值接近0时,说明竞争优势接近平均水平;当TCij的值大于0时,说明该国的j种商品具有竞争优势,且越接近1,竞争力越强,反之则越差. 当TCij为1时,说明该国j种商品只有出口没有进口;当为-1时,
50、说明该国j种商品只有进口没有出口。表5-3为我国2002至2010年服务贸易总体和各行业贸易竞争优势指数的计算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9年间,中国服务贸易总体TC指数均小于0,这说明我国服务贸易总体状况属于比较劣势,是净进口国。从行业结构上看,运输服务的TC指数一直为负数。在中国货物贸易持续增长的情况下,作为追加服务的运输服务却一直处于劣势的状况令人堪忧。令人庆幸的是,运输行业比较优势指数的负数在逐年减少,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状况已经逐渐改善。旅游的TC指数从2002年到2008年均为略大于0的正数,说明虽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并不显著,我国旅游服务行业的市场潜力有待开发。而2009年和2010年的TC指
51、数显示出我国的旅游行业比较优势有所下降,我国的旅游业比较优势面临挑战。通信服务TC指数在-0.0909与0.198之间波动。随着垄断的逐步打破,中国的通讯服务行业受到一定的冲击,这种冲击在2007年以后得到缓解。2010年的TC指数为正,说明通信服务业竞争优势接近世界平均水平。建筑行业作为近年来值得关注,比较优势指数从2002年开始转为正值,并且保持波动上升,中国建筑工程承包开始走向海外市场,建筑行业的服务水平在逐年提高。保险、金融服务行业的TC指数大部分年份都为负数。目前这些服务行业在很大程度上依然存在国家垄断,还没有完全放开,接轨世界。其中保险服务的TC指数在2002年是-0.879的劣势
52、,逐年上升,到2010年为-0.8,虽然绝对数值仍然很低,但是上升趋势还是比较明显的。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行业TC指数除2002年外均为正值,虽然中国的计算机行业更多的还是利用外国的技术或者只是外国品牌的生产基地,但是随着中国对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行业发展的重视,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行业发展迅速,TC指数也在2003年以来不断提升。专利权使用费和特许费在10年间的TC指数均为负数,是服务贸易各行业中竞争优势最差的。并且在9年中呈现下降趋势,说明我国发明创造不足,专利和知识产权上薄弱。咨询行业和广告、宣传行业比较优势逐年增强;电影、音像行业也在2002年以后有所上升,这与我国政府重视文化事业发展关系密不可分
53、。表53 我国2002至2010年服务贸易总体和各行业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C)年份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运输 -0.4082-0.3951-0.3408-0.2968-0.2419-0.1595-0.1342-0.3276-0.2974旅游 0.13940.06810.14680.14680.16490.11040.061-0.048-0.0904建筑服务 0.12780.0430.04580.23810.14580.30120.40820.23380.4796保险服务 -0.879-0.8717-0.8829-0.8701-0.8925-0.8448-0.8085-0.7519-0.8金融服务 -0.2757-0.2095-0.19030-0.7-0.375-0.3333-0.2727-0.037计算机和信息服务 -0.27930.0310.1330.05880.25530.32310.32630.34020.5122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能刷桶系统在异形曲面清洁中的动态轨迹优化难题
- 智能传感网络在复杂曲面割片路径动态修正中的应用边界
- 智能传感刹车片磨损状态多源数据融合的数字孪生预测精度提升瓶颈
- 无卤素环氧树脂替代方案对环保法规的适配性验证
- 新能源混合动力系统凸轮轴相位解耦控制与传感器数据融合策略
- 新型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对2-对甲苯甲酰苯甲酸缓释制剂控释性能的调控效应
- 新型复合屏蔽层结构对信号传输稳定性提升的边界条件研究
- 文化遗产保护级纸张的切割工艺革新:亚微米级无损处理技术标准制定
- 第一单元 2 宪法是根本法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同步教学设计(部编版)
- 成本控制与性能冗余的博弈下调整臂设计迭代路径
- DB37T 5151-2019 园林绿化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 电能表生产流程
- 心电图机操作(课堂PPT)
- 贝多芬F大调浪漫曲—小提琴谱(带钢伴谱)
- 科远DCS系统方案
- 压力传感器(课堂PPT)
- 动物的家ppt课件
- Tip-edge Plus差动直丝弓技术
- 深圳市政府投资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检查用表
- 外销合同样本中英文
- 工业经济能力提升培训班学习心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