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语文培优资料阅读文章_第1页
九年语文培优资料阅读文章_第2页
九年语文培优资料阅读文章_第3页
九年语文培优资料阅读文章_第4页
九年语文培优资料阅读文章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九年语文培优资料 班级 姓名 一个老人的最后情感    出乎意料地收到墨痕老师的一封信,信很短,正文仅一句话:    5月16日是我的七十寿辰,盼你们三个能来老朽的寒舍小聚。    墨痕是我小学时代的启蒙老师,我没有理由不回去看望他老人家,何况又恰逢他的七十大寿呢。    墨痕老师信中提到“你们三个”指的是:我、麻秆和锅肚。当年我们三个是墨痕老师最器重的学生,也是到目前为止从那个小山村里走出来的最光宗耀祖的三个人尖尖。都上过大学,之后都分配在县里工作。如今我是一个暂时不太出名

2、而将来必定大名鼎鼎的作家,麻秆成了一个整天忙着向学生收取各种材料费或辅导费的高中教师,锅肚运气最好,当上了一个以吃喝玩乐为己任的局长。    我把墨痕老师来信的事通知了锅肚。锅肚在电话里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问我,老师为啥只给你写信呢?紧接着又莫名其妙地干笑了几声,提高了嗓门说:没问题,准时回去,给老师献一千块寿礼!    我又给麻秆拔了电话,并向他转述了锅肚对我说过的话。麻秆对回去看望老师没有异议,只是一而再再而三追问我:非得给老师送一千块寿礼吗?    我们三个乘上一辆崭新的“奥迪”,那是锅肚的专车。也许

3、是由于这个缘故,锅肚在我们赶往老家的一路上,总是牛气哄哄地大谈特谈他这几年工作如何出色,县里的大头头们对他又如何赏识之类的话题。麻秆则窝在一边不声不响,偶尔插两句嘴,也像放小屁似的,显得底气不足。    远远望见老家村落的时候,麻秆突然抖着手紧紧握住锅肚的胳膊,颤着声儿说:锅、锅、锅肚局长,咱们,咱们非要给老师送、送、送一千块寿礼吗?    锅肚凝眼瞅了麻秆一阵子,又歪头扫了我一眼,打着哈欠说:得啦,我看这么办吧,我再多拿一千,两千块,算咱们三个共同给老师的礼钱,这样行了吧?    麻秆乐得差一点拍了巴掌

4、,连连点头:行啊行啊。停了一瞬,又柔情似水地说:“谢谢局长啦”。    我沉默不语。说老实话,我有点瞧不起麻秆,也有点瞧不起锅肚。    眼前是我们当年就读的沟坎小学。我让司机停了车,走了下来。麻秆和锅肚不知我要搞什么名堂,先是坐着不动,过一会儿,也走了出来,各自面朝野地撒了一泡小尿。    从一个作家的角度出发,我深深地懂得收集素材的重要性。事实上,我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收集创作素材。这是我积极主张回来看望墨痕老师的内在原因。同样道理也驱使我兴冲冲地走进母校残破的大门。   

5、一切都跟童年的记忆相距甚远,这种反差使我心里不太好受,但同时也有了些兴奋:学校的操场凸凹不平,零零落落地生了些杂草;挂着一截锈铁轨的歪脖树,不知何年何月枯死了,以一种别扭的姿势,静止在那里,看不见一个学生,更听不到琅琅的读书声;苍灰的校舍像个久病的老人,随时有倒下去的可能;几只麻雀从教室已经没有了玻璃的窗户“啾”的一声弹出来,一直弹进蒙蒙的天际所有这些都将在我以后创作的小说里再现。    满头白发而又非常瘦弱的墨痕老师,见到我们说的第一句话是:去学校看过了吗?    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他又嗓音低沉地说了第二句话:校舍成了危房,学生已经

6、停课两个多月了。    我没说什么,因为我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麻秆和锅肚也没说什么,都沉默着。    墨痕老师目光缓慢地从我们三个的脸上扫过,轻轻叹了一口气。    墨痕老师招待我们的是大饼子小葱拌豆腐。我们都很吃惊,之后又都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假装吃得很香,饭桌上的气氛很沉闷,也很压抑。    临别时,锅肚掏出了两千块钱,墨痕老师坚决不收。一直把我们送到门外,他再也没说一句话,只是连续不断地轻轻叹气。    两个多月后,我又收到墨痕老师的一封信

7、,信中的话犹如利刃穿透了我的灵魂,让我脊背一阵阵发凉:    你读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不在人世了,我早已病入膏肓你们都是成年人了,我不能强迫一个成年人去关心他童年的摇篮我只是为自己感到羞愧,我培养出了三个有出息的学生,却没有培养出一个好人啊1. 给下列加黑的字注音。(4分)    老朽(    )  气氛(    )  校舍(    )  膏肓(    )2. 为什么说我们三个是“最光

8、宗耀祖的三个人尖尖”?(4分)                                                &#

9、160;                                                  &

10、#160;                                                 3. “我兴

11、冲冲地走进母校残破的大门”是为了                                                &

12、#160;                       。4. 文中对校园景象的描写非常细致,这样写的好处?是                      

13、60;                         5. 墨痕老师做寿,其本意是什么?                        &

14、#160;                                                 &

15、#160;   6. “有出息的人”和“好人”有什么区别?                                            &#

16、160;                                 7. “临别时,锅肚掏出了两千块钱”,墨痕老师为什么坚决不收?             

17、;                                                  

18、;            阅读文章读书养气,回答问题(14分)说读书是为了升学,为了获取知识,为了提高修养,为了改变命运,为了做官,为了就业,为了成名成家,为了报效祖国,等等,均无不可。但我觉得,最根本的一条是:读书可以养气。人有三宝精气神,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不同的书,可以养不同的气。豪气,灵气,平和之气,浩然正气,可以养也;邪气,戾气,酸腐之气,阴阳怪气,亦可养也。读书于人,就像吃饭喝水一样不可或缺,我们可以从书中汲取无尽的精神力量不,汲取气,汲取一种激荡在我们的血管,充盈于我们的周

19、身,又从我们的每一个毛孔里散发出来的气。同时,读书也要像吃饭那样,吃蔬果和杂粮,摄取多种营养阅读各式各样的书,汲取各种各样的气,以避免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不过,血气方刚的少男少女,不仅要杂学旁收,大量读书,还要有目标,有选择地读书,吸取精华,剔除糟粕,读天下好书,养人间正气。就像孟夫子说的那样: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也!如果说读书是养气,是输入,那么写作则是释放,是输出。作者把气注入文章,读者又通过读书,感受到文章的气,吸收了文章的气。你我常说的“回肠荡气”,不正是说一种读书的经验,不就是说文气在我们的胸腹之间流转激荡吗?是什么样的人,读了什么样的书,便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来。气不同,文章的味道就不同,形成的风格也就大不相同。所谓韩如潮、苏如海、柳如泉、欧如澜,便是韩柳欧苏四大文豪的禀赋、气质、学养之差异,贯透于文章中的具体表现。曹丕说“文以气为主”。韩愈也强调“气盛言宜”就是说,写文章的人,只要气足了,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所谓“气”者,分为两个层面,先天为禀赋(本气),后天为学养(养气)。自身气弱的人,器小力薄,容易被书拿住,故世上多有食书不化的“两脚书橱”。而自身气足的人,不仅读书可以养气,而且善于融会,善于吐纳,作文时自然就会“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也。正因如此,“野孩子”们的身上虽有侠气、野气和不驯之气,可是经过书卷气的浸染,其笔下之文,便多有杀气、霸气和蓬勃之气,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