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研究_第1页
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研究_第2页
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研究_第3页
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研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方法应用LMWH治疗30例TIA患者, 进行临床及实验室指标观察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LMWH组的基本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的血小板计数、血流变学及血小板聚集率无明显差异,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LMWH是治疗TIA的一种安全、有效药物。【关键词】低分子肝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我院对1996年10月1998年5月收

2、治的3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并与30例传统疗法治疗的进行对比研究,以探讨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45例,女15例,年龄5678岁,平均63.6±11.2岁。60例TIA患者均按1986年第2届全国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确诊。凡有近期大手术及活动性出血,未能控制的严重高血压(>180/120 mmHg),严重的全身疾病以及已用过抗血小板、抗凝、纤溶剂、有出血倾向者均不入选。随机将病人分为两组:LMWH组与对照组。两组TIA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特点见表1。表1LMWH组与对照组TIA患者临床资料和特点

3、(例,n=30)平均年龄(岁)性别TIA类型TIA发作次数TIA持续时间主要合并症男女颈内动脉系椎基动脉系3次/日4次/日1h>1h高血压或冠心病糖尿病LMWH组64.4±10.7246228255246187对照组62.9±11.9219201027325521512方法LMWH组予LMWH 0.4 ml(10 000 AXaICU),腹部脐旁皮下两侧交替注射2/d,共10天;对照组予5% 葡萄糖或生理盐水加脉络宁20 ml静滴、肠溶阿斯匹林75 mg 1/d共10天; 治疗期间对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予相应治疗,治疗前后所有病例均测定血小板计数(Pt)、血小板

4、聚集率(PAG)、全血粘度高、低切变率(RD、RA)、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Fg)。1.3病情程度分级凡具下列3项中之2项或3项者为重症;仅具1项或无者为轻症:(1)高血压或冠心病史;(2)TIA每日发作4次;(3)每次发作持续时间>1小时。治疗组:重症7例,轻症23例;对照组:重症8例,轻症22例。1.4疗效评定标准(1)基本治愈:治疗后3 日内发作控制;(2)有效:发作在310天内控制;(3)无效:治疗10天后发作未控制;(4)恶化:转为脑梗死。1.5统计学处理临床疗效用例数(%)表示,血流变学检测结果用(±s)表示,所有数据经SAS软件处理。 2结果2.1临床疗效LMWH

5、组3日内发作控制的患者为22例(73.33%),基本治愈有效者为28例(93.33%);对照组则分别为6例(20%)、20例(66.7%),差异极为显著(P0.01)。 两组TIA控制情况见表2。表2LMWH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例,%)基本治愈有效无效恶化总有效LMWH组(n=30)22(73.33)6(20)2(6.1)0(0)28(93.33)对照组(n=30)6(20)14(46.67)8(26.4)2(6.7)20(66.67)2.2实验室指标改变治疗后两组监测Pt、PAG及血流变学并与治疗前比较,LMWH组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的Pt、PAG及RD均明显降

6、低, 两组间有极显著的差异(P<0.01),见表3。 表3两组血流变学、PAG、Pt治疗前后改变(±s,n30)LMWH组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Pt(×109/L)128.40±45.31130.36±37.01130.36±10.01126.16±36.28*PAG40.70±18.2239.50±20.2341.34±20.0431.58±16.30*血浆粘度(mps.s)1.96±0.181.88±0.251.86±0.261.90±2

7、.02RA(mps.s)7.93±1.228.14±1.188.02±1.607.68±2.02RD(mps.s)6.46±0.357.06±0.436.45±0.706.22±0.35*Fg(g/L)4.20±1.624.52±1.504.17±1.734.37±1.28与治疗前比较*P<0.01 2.3副作用LMWH组1例出现注射部位轻微瘀斑,对照组3例出现胃肠不适,2例皮下瘀斑。3讨论TIA发生并且反复发作的重要病因和发病机理之一是微血栓形成,应用标准肝素抗凝治疗

8、TIA及部分缺血性卒中已有五十多年历史并取得确切疗效。但因其半衰期短,较易引起自发性出血且治疗期间需对凝血系统进行监测,使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80年代开展对LMWH抗凝治疗的研究以来14,认为该药具有以下特点而逐渐多用于临床:(1)分子量小,抗凝血因子Xa作用较强而抗a作用较弱,半衰期短,生物利用度高;(2)有促进纤溶作用;(3)增强血管内皮细胞的抗血栓作用而不干扰血管内皮细胞的其他功能;(4)对血小板数量和机能影响较弱,无需连续的实验室监测。近年来有关LMWH治疗脑梗死并获显著疗效已屡见报道57,但该药治疗TIA报道甚少。本组通过应用LMWH治疗30例TIA患者并与对照组的临床及实验室监测比

9、较,结果显示:(1)LMWH组的基本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73.33%,93.3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0%,66.67%)(P<0.01),表明LMWH控制TIA显效快、疗效佳。(2)LMWH组中少数(8/30)患者TIA发作未能很快控制,其中重症者7例(23.33%),轻症者1例(3.3%),提示与病情程度有关;而对照组中多数(24/30)患者未能很快控制,重症者仅6例(20%),轻症2例(6.7%),提示与病情程度无关。此外,LMWH组中未发现恶化者,对照组则有2例(6.7%)恶化(脑干及底节区梗死各1例),均说明LMWH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研究认为8,TIA时若血凝

10、块形成于颈内动脉交叉部, 可栓塞到远端循环,抗血小板药则很少有用。故当TIA发作较频或抗血小板药物等未能终止甚至有恶化可能时, 更宜尽早使用LMWH治疗。(3)从实验室指标观察,LMWH组血流变学、PAG、Pt在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差异(P>0.05);表明LMWH对血小板数量及机能以及血流变学无明显影响,此亦与临床无出血副作用相吻合,进一步证实了该药的安全性。作者单位:顾迅(210024江苏省老年医院)参 考 文 献1,Hirsh J,Levine MN.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Blood,1992,79:12,Barrowcliffe TW. Low

11、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Br J Haematol, 1995,90: 173,Green D, Hirsh J, Heit J, et al.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a critical analysis of clinical trials. Pharmacol Rew, 1994,46: 894,李晓祥,李耐之.低分子肝素的抗血栓作用. 药学进展, 1994, 18: 65,Kay R, Wong KS, Woo J. Pilot study of 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Stroke, 1994, 25: 6846,Kay R, Wong KS, Yu YL,et al. 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 for the treatment of acute ischemic s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