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节能与环保降雨条件下风沙区高强度开采对剖面土壤水分的影响*陈超林杉胡振琪台晓丽杨坤(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上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所,北京市海淀区,100083)摘要为研究降雨条件下风沙区高强度开采对剖面土壤水分的影响,通过采用中子仪时高强度开采过程中表层土壤水分进行动态监测,分析降雨前后开采对风沙区垂直土壤水分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开采活动对不同区域土壤含水量的影响不同,正在开采的研究区受影响程度要大于采后的开切眼区,且边缘区大于盆底区;开采活动对不同深度土壤舍水量影响程度也不同,对表层土壤的影响大于深层土壤;开采结束后,土壤水分有一定的恢复,且表层土壤恢复较快,深层土壤受影响时间较长。关键词风
2、沙区上壤体积含水量超大工作面高强度开采中图分类号TD997文献标识码AImpactsofhigh-intensivecoalminingonverticalsoilmoistureontheconditionofprecipitationinwindyandsandyregionChenChao,LinShan,HuZhenqi,TaiXiaoliYangKun(InstituteofLandReclamationandEcologicalRestorationChinaUniversityofMiningandTechnology*Beijing,Haidian,Beijing100083*
3、China)AbstractAimingtostudyimpactsofhigh-intensivecoalminingonverticalsoilmoistureontheconditionofprecipitationinwindyandsandyregion,thepaperanalysestheimpactsofminingonverticalsoilmoisturedistributioninwindyandsandyregionpreandpostprecipitation.Theresultsexhibitthatthemagnitudeofimpactsofminingacti
4、vitiesonsoilvolumetricmoisturecontentvariesindifferentareas,theimpactsoftheminingareaisgreaterthanthatofthepost-miningarea(open-offcutarea),whileimpactsofmarginalareaisgreaterthanthatofthebasinfloorarea.Miningactivitieshavevariousimpactsondifferentsoildepths,andtheimpactsonsurfacesoilislargerthantha
5、tofthedeepsoil.Withthecompletionofmining,thereissomerecoveryofsoilmoisture,witharapidrecoveryrateofthesurfacesoil.andtheimpacttimelastslongerforthedeepsoil.Keywordswindyandsandyregionsoilvolumeiricmoisturecontentsuperlargeworkingface*high-intensivecoalmining随着我国煤炭战略西移,超大工作面等高强度开采技术逐渐在神东矿区得到大规模推广和应用,
6、这可能严重威胁风沙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处于风沙区的神东矿区主要植被为耐早、根系相对较浅的沙,基金顼目:国家白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一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煤炭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顼目(U1361203)降雨条件下风沙区高强度开采对剖面土壤水分的影响.篙、沙柳等,植物根系所需水分大都来自浅层土壤水分,由于降水较少、蒸发强烈,浅层土壤水分是该区植被生长与恢复的主要限制因子,而已有研究较少涉及煤炭资源高强度开采条件F植被、土壤与水分间的相互关系,这关系到能否准确判断采煤塌陷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选取神东矿区大柳塔矿113某超大工作面,对不同沉陷区、不同深度土层的土壤水分在降雨前后的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试图了解不
7、同采煤沉陷区域表层土壤水分的响应特征.同时揭示采煤过程与表层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关系,以期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工作提供理论参考。1研究区概况大柳塔矿地处毛乌素沙地南缘,海拔11201280m,地貌主要为风积沙,少量为黄土梁布区。矿区干旱少雨多风,属典型高原大陆性气候。地表水体主要为井田西界的乌兰木伦河和东界的勃牛川。该区土壤以风沙土为主,结构疏松。研究区某超大工作面长度为280.5m,推进长度为2881.3m。开采5煤层,煤层埋深为190220m,煤层厚度为7.077.7m,平均厚度为7.25m。煤层倾角较小,层状构造,属近水平煤层。工作面平均进尺量约为llm/d,采用长壁开采、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8、,目前已完成全部网采工作。2实验设计与方法2.1布点方法I开采T-开采方向一BY非沉陷区研究区俯视图-*-*沉陷成中间区4沉陷盆地边缘区升切眼区根据开采沉陷学理论,利用MSPS软件预计出均匀沉降区与非均匀沉降区,为排除地形差异影响,选取地势平坦、植物种类和盖度相当的区域布设监测点,均匀沉降区为沉陷盆地中间研究区(以下简称中间区.以ZJ代表)、非均匀沉降区为沉陷盆地边缘研究区(以下简称边缘区.以BY代表)、开切眼研究区(以下简称开切眼区,以KQ代表)和对照区(以CK代表),利用GPS准确布设12个点,在监测点埋设直径为4.5cm、长度为230cm的铝管,实验区分区及监测点分布如图1所示。剖面图_
9、剖面图_图1实验区分区及监测点分布示意图2.2实验方法研究重点探讨采煤对剖面土壤水分的影响.同时结合工作面开采进度进行监测。水分监测主要选取CNC503B智能中子土壤水分仪(下称中子仪)作为监测仪器,监测土壤体积含水量(土壤水分体积与土壤体积之比),用烘干法对其进行标定。计算公式为:久=兰铲4x100%(1)式中:们一土壤体积含水量,%;W,湿土重量,g;烘干土重量,g;Pb土壤容重,g/cm,。由于中子仪在地表010cm有中子外溢现象,产生一定实验误差,故监测地表下10m200cm的土壤体积含水量。具体方法是:每10cm为一层,分层监测,原则上每2d监测一次。为减小误差,应确保观测时段相同,
10、并按同一顺序观测,尽量保证实验条件的一致性。2.3数据校正利用中子仪测定土壤体积含水危有一定的空间差异,故用烘干法对数据进行标定。一般通过计数比率R,(测量计数,/标准计数)质土壤体积含水量们建立线性关系,用以消除或减弱系统误差.从而准确求出土壤水分含虽。采取野外标定,在实菠区内选择未扰动过的典型监测点,在距离监测点2m处,开挖2m深的剖面,每10cm用环刀取土样1组,每组3个平行样,测定土壤重量、含水量和土壤容重,换算成土壤体积含水量并取均值;利用中子仪在相同深度测定土壤含水量,每层测定3个数据并取平均值。将每组不同的R、.和们直接作为独立的样本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相关系数尸为0.91),所得
11、回归方程为:久=79.277XRv+1.5761式中:乩-计数比率。(2)3结果与分析3.1土壤水分变化分层情况通过分析对照区土壤剖面水分变化情况,土壤水分在垂直方向随深度增加,呈现出先增大后达到基本稳定的趋势,体积含水量在2%10%范围内变化,其分布受降水、蒸发和植被等因素的影响较中国燥炭第42卷第10期2016年10月图2监测时段对照区土壤剖面水分变化2_;_(_i0050100150200监测深度/cm%/源联V敬嘱*却志圾-H0502115土壤体积含水量均值十JW体枳含水量变化系数区ZJ图4降雨前后1020cm土壤体积含水量的变化情况何大,监测时段对照区土壤剖面水分变化如图2所示。根据
12、体积含水量均值及变异系数.将0200cm土壤分为土壤水分速变层和稳定层,土壤体积含水量垂直分层结果如图3所示。(1)土壤水分速变层(1040cm)。随深度增加土壤水分显著增加(PV0.05),且变异系数普遍较大,对雨水等因素响应较为明显。在监测期导致土壤水分变化的主要因素有降雨、蒸发和植物蒸腾作用等。由变异系数可知,该区表层40cm内土壤受雨水影响明显,20cm变异系数最大,同时该层土壤水分随深度显著递增。10水分速变层水分稳定层25图3土壤体积含水St垂直分层结果(2)土壤水分稳定层(40cm以下)。存在少许灌木和乔木根系,土壤水分受气候和植被影响相对较小,对上、下层土壤均能起到补给及储存作
13、用。该层虽受降雨影响较小,但也随降雨等因素发生变化。如在降雨初期,该层土壤有贮水作用,随时间延长,除补给地下水外,植物蒸腾及地表蒸发等使得该层土壤又可向上层供水,水分人渗和向上迁移同时发生于此层。这与该区土壤属沙土、物理降雨条件下风沙区高强度开采对剖面土壤水分的影响.性黏粒含量较低、结构松散、保水能力差有关,在降雨强度大时,仅小部分雨水在短期内形成地表径流,故而入渗最大以致入渗深度较大。3.2降雨前后1020cm土壤对降雨的响应情况4个分区1020cm土壤体积含水量变化情况如图4所示,降雨后1d的四个分区1020cm壤体积含水量较降雨前均有一定提升,降雨5d后与Id后相比均有所降低,但升高与降
14、低筮并不一降雨前降雨后Id降雨后5d图4(a)表明地域差异导致降雨前中间区、边缘区与对照区土壤体积含水量均显著低于开切眼区。降雨补给使得降雨后1d的对照区含水最比降雨前显著提高,开切眼区、中间区亦显著升高,而边缘区变化并不显著。降雨后1d的土壤体积含水量升高量如图4(b)所示,虽然开切眼区与中间区土壤体积含水量均显著升高,但对降雨的响应程度不同。中间区与边缘区升高量显著低于对照区,而开切眼区升高量却显著高于对照区。边缘区在降雨后1d含水量升高值显著低于中间区,说明开采对不同区域土壤含水最影响程度有所不同:边缘区中间区。这说明在开采过程中开采活动导致土壤结构变化直接影响到土壤含水量对降雨的响应程
15、度。就中间区与边缘区相比而言,虽然中间区下沉值较大.且高强度开采导致岩土层垮落现象明显,但是边缘区土壤结构受扰动程度较中间区大。同时,降雨后雨水汇集于中间区.导致边缘区升高量显著低于中间区。开切眼区升高量较对照区高则是因降雨前含水员本底值高,这也说明开切眼区虽处T.作面边缘,但在采后长时间内自然营力作用下土壤结构趋于稳定,土壤含水量因降水等得到一定的恢复。图4(a)表明降雨后5d的对照区和边缘区土壤体积含水量与降雨后1d无显著性差异,而降雨后1d含水量显著升高的开切眼区和中间区却显著下降,如图4(b)所示,开切眼区下降址最大,其次是中间区,均显著高于对照区和边缘区,这主要由于开切眼区和中间区地
16、表存在大量裂缝导致土壤蒸发面积增大、部分水分下渗至下层土壤所致。开切眼区、中间区裂缝分属边缘裂缝、动态裂缝,两者的性状特征及留存时间均有显著差异,边缘裂缝性状特征尺度较大且留存时间K导致开切眼区降雨后5d水分下降虽较多。3.3降雨前后2040cm土壤对降雨的响应情况四个分区2040cm土壤体积含水量变化情况降雨前降雨后Id降雨后5dKQZJ分区降雨前后十票休积含水域BY(b)降雨后土壤体枳含水鼠变化情况.05.05LO.O.-O.图5降雨前后2040cm土壤体积含水鼠的变化情况图5(a)表明降雨后Id四个分区土壤体积含水鼠较降雨前均显著提高,但图5(b)表明四个分区对降雨的响应程度显著不同,开
17、采区内3个分区土壤含水量升高值均显著低于对照区,就各区受开采影响程度而言,边缘区受开采影响程度最大,其次为中间区和开切眼区。这说明2040cm土壤受开采活动影响情况与1020cm土壤有相似之处,即正受开采影响的边缘区与中间区对雨水响应程度显著弱于对照区,这与开采扰动引起的表土层持水能力减弱有关。降雨后5d的土壤水分变化情况与1020cm土壤不同,对照区土壤水分显著升高,并未与1020cm土壤变化一致,这表明1020cm土壤部分水分下渗至下层土壤。开切眼区与对照区亦存在类似响应,即5d后土壤水分有所升高,但图5(b)表明升高量较对照区高,在1020cm土壤水分下降较多的同时,2040cm土壤水分
18、有所升高,即表层水分下渗至此所致。而正受开采影响的中间区与边缘区则与对照区较为不同,5d后土壤水分均显著下降,与1020cm土壤的情况类似,中间区降低量大于边缘区。3.4降雨前后4060cm土壤对降雨的响应情况四个分区的4060cm土壤体积含水量变化情况如图降雨而降雨后Id降崩后5d降雨前后土壤体积含水量-0.5(b)降雨后土壤体枳含水玳变化情况图6降雨前后4060cm土壤体枳含水址的变化情况%/关佃班捋一CK(a)降雨前后土壤体积含水堂(b)降雨后土壤体积含水量变化情况5O。O.5-O.图6(a),(b)表明该层土壤仍对降雨作出一定响应,降雨后5d该层土壤体积含水量仍显著升高,表明上层土壤水
19、分继续下渗,并留存在该层土壤除边缘区外,开切眼区与中间区均未对降雨1d后作出及时响应,边缘区土壤体积含水量虽较降雨前有显著升高,但图6(b)表明升高度显著低于对照区,这表明开采活动导致该层土壤对降雨的响应能力降低。除对照区外,降雨后5d三个区土壤体积含水量较降雨后1d也显著升高,但差异不显著.且升高量:显著低于对照区。这表明采煤对4060cm土壤对雨水响应能力的影响小于表层土壤,但对土壤保水力的影响要大于表层土壤。3.5降雨前后60200cm土壤.对降雨的响应情况四个分风60200cm土壤体积含水敏变化情况如图7所示。图7降雨前后60200cm土壤体积含水量的变化情况图7(a)、(b)表明对照
20、区60-200cm含水量在降雨后存在小幅波动。中间区三个时间段土壤体积含水量依次显著降低,而边缘区变化不显著。这表明中间区土壤结构由于台阶、裂缝等变得疏松,各层连通性增强致使雨水下渗深度增大。而降沏条件F风沙区高强度开采对制面土壤水分的影响.开切眼区不同于其他区,降雨后Id土壤体积含水量:便显著升高,5d后显著降低但仍显著高于降雨前。这主要因该区60200cm壤受到开采扰动影响.土壤入渗能力增强.导致开采期间降雨快速下渗至该层,同时表层裂缝及土壤空隙度增大也增加了蒸发的深度。从降雨下渗深度而言,开切眼区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但从保水时长而言,开切眼区并未完全恢复。4结论(1) 煤炭开采对不同区域
21、土壤含水量的影响程度不同,正受开采影响的区域受影响程度要大于采后的开切眼区;在对雨水响应方面,边缘区受采煤影响程度大于中间区;在降雨后土壤持水能力方面,各区域存在差异.有待进一步研究。(2) 煤炭开采对不同深度土壤水分影响程度不同,且对表层土壤的影响大于深层土壤,但影响强度均不大。随开采结束,土壤水分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恢复.且表层土壤恢复速度显著高于深层土壤,深层土壤受采煤影响时间较长。陈洪松,邵明安.中子仪的标定及其在坡地土壤水分测敏中的应用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3(2)3 白一茹,邵明安.黄土高原雨养区坡面土壤蒿水量时间稳定性J.农业匚程学报,2011(7)胡伟,邵明安,王全九.黄土高
22、原退耕坡地土壤水分空间变异性研究J.水科学进展,2006(1)4 魏江生,何金军,高永等.黄土丘陵区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对采煤沉陷的响应J.水土保持通报,2008(5):11赵红梅,张发旺,宋亚新等.大柳塔采燥塌陷区土填含水址的空间变异特征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0(6)12 张建民,协峰,李能考等.超大综采工作面开采地表层含水性自修复研究LJ1煤田地质与勘探.2013(6)陈超,梁宇生,杨坤等.风沙域煤炭开采对生态环境的损害及防治策略J.煤炭技术.2016(5)作者简介:陈超(】989),男,河南开封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博士研究生,现从事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方面研究。(责任编辑孙英浩)(上接第62页)运输巷在回采期间总体是稳定的。研究成果对于矿山类似条件工作面巷道的稳定性维护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参考文献:1 宋占国.煤矿采场矿压的一般规律理论研究J.煤炭技术,2009(2)张东焕,王军.矿山压力显现理论研究进展与展望J.矿山机械.2010(12)2 梁文明.大断面煤巷支护设计优化及应用研究J.中国煤炭,2014(1)徐遵玉,李德忠,英小虎.软力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规的和平离婚协议书3篇
- 工业厂房拆迁补偿合同
- 郑成功课件教学课件
- 畜牧业财务实操考试题及答案
- 初中物理实验考试a题及答案
- 2025河南郑州市财贸学校招聘代课教师6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浙江嘉北街道招聘公益性岗位1人(第1号)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四川南充市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招聘公交车驾驶员20人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浙江温岭市中医院招聘编外员工2人(第七批)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河北石家庄辛集市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公开招聘工作人员5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2026学年人音版(简谱)(2024)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云南省2025年校长职级制考试题(含答案)
- 2025年中国电信福建公司春季招聘8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幼儿园开学第一课》课件
- (2025年标准)佛教无偿捐赠协议书
- 学堂在线 足球运动与科学 章节测试答案
- 公众号合作合同范本
- 第2课《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2024年中、小学《美术》教师资格招聘基础知识考试题与答案
- 2025拖车租赁协议
- 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抗战胜利八十周年纪念》主题班会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