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 财政收入总论财政收入总论第一节财政收入概述第二节财政收入规模一、财政收入的含义二、财政收入的形态三、财政收入的依据四、财政收入的分类一、衡量财政收入规模的指标二、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第三节财政收入结构一、财政收入结构的含义二、财政收入结构的分类三、我国财政收入的结构分析第一节 财政收入概述一、财政收入的含义财政收入,或称公共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公共职能,满足公共支出的需要,依据一定的权利原则,通过国家财政筹措的所有货币资金的总和,即以货币表现的社会总产品的部分。二、财政收入的形态财政收入表明政府获取社会财富的状况。这表明社会物质财富是财政收入的实质内容。但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财政收入
2、的形态存在很大的区别。1、在自然经济时期,财政收入主要以劳役和实物的形态存在。2、在商品经济时期,财政收入一般以货币形式取得。3、在现代社会,财政收入均表现为一定量的货币收入。三、财政收入的依据政府取得财政收入主要凭借公共权力,包括1、政治管理权:最主要和最基本的形式,决定于政府供给的公共商品性质。2、公共资产所有或占有权;3、公共信用权等:发行国债、股票等。四、财政收入的分类财政收入分类按形式分按来源分按管理要求分按层次分按性质分国有资产收益 税收收入债务收入其它VCM预算内预算外中央地方无偿收入有偿收入罚没收入对外贷款归还收入捐赠收入基本建设其它收入公产收入国家资源管理收入规费收入事业收入
3、1、按形式来分(以财政收入的形成依据来分)(1)税收收入:依据政治管理权;具有强制性、固定性基本特征;主导地位;源。 (2)国有资产收益:依据公共资产所有权;形成途径以全民所有制为主体由预算内和预算外资金投资形成的资产。根据国家主权原则自然占有的经济资源所形成的国有资产。如领土、领海、领空及其所属的一切自然资源(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等)国家依据法律无偿占有的资产。主要包括a、在对外关系中得到的馈赠、援助、转让等转化形成的国有资产;b、根据国家法令,取得以国家为对象的捐款、转让等所形成的国有资产;c、依法没收、接管、索取国内外单位和个人资财而形成的资产;d、根据所有权再生产的原
4、则,上述国有资产的随着物(如原始森林)、伴随物(如商誉)、孳息物(如资产溢价和自然增长、资产收益及其再投资等)。收益的形式来自国有企业和国有股权的资产收益形式。这属于经营性和投资性收益。(利润、承包费、租赁费、股票和红利、国有资产处置、变卖、溢价收入、国有股权转让收入)来自资源性国有资产的收益形式。(土地使用费、国家资源管理收入、中外合资企业场地使用费收入)国有资产收益的其他形式。主要有依法没收资产收益、接受无主资产收益、接受赠予资产收益等。(3)债务收入国家以债务人的身份,按照信用的原则从国内外取得的各种借款收入。包括在国内发行的各种公债、向外国组织的借款以及发行国际债券取得的收入。当财政的
5、“现时收入”(以上三种)无法满足需要时,就有必要预支“未来”的收入。公债通常被视为一种非经常性财政收入,主要用于弥补财政收支的缺口。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公债发行的规模不仅取决于一般财政收支的状况,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宏观经济调控的需要。因此,公债收入规模会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4)其他收入是国家政府机关或国家事业机构等单位,在提供公共服务、产品、基金或批准使用国家某些资源时,向收益人收取一定的费用。包括规费收入、国家资源管理收入、公共收入。2、按照财政收入来源分类(1)财政收入的经济来源C、V、M三部分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同时M构成财源主要因素,因此研究社会总产品价值构成同财政收入的关系应着重研
6、究社会总产品价值构成中成本因素C和V的变化对M从而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在,V部分增大,M部分减少,相反V部分减少,M部分则增大。因此,充分调动劳动者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对增加企业利润和财政收入有着重大意义。剩余产品价值包括税金、企业利润和用剩余产品价值支付的费用(如利息)。其中主要是税金和企业利润。在统收统支的计划型财政条件下,国营企业所创造的M绝大部分均由国家集中分配用于扩大再产和社会共同需要形成财政收入。另外,国家以税金形式取走非国有企业的一部分纯收入形成财政收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赋予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具有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根据事权与财权相一致的原则,国家不能取走国有企
7、业的全部M,只能参与一部分企业纯收入的分配,即国家以行政管理者身份参与分配,向企业收取税金,同时以资产所有者身份参与企业利润分配。V是指以劳动报酬的形式付给劳动者个人的部分。从我国目前来看,V虽构成财政收入的一部分,但它在全部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很小。这是因为我国长期以来实行低工资制度,劳动者个人的收入普遍较低,国家不可能从V中筹集更多的资金。就现实的经济运行来看,目前我国来自V的财政收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直接向个人征收的税。如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第二,向个人收取的规费收入(如结婚登记费、护照费、户口证书费等)和罚没收入等。第三,居民购买的国库券。第四,国家出售高税率消费品(如烟
8、、酒、化妆品等)所获得的一部分收入,实质上是由V转移来的。第五,服务行业和文化娱乐业等企事业单位上交的税收,其中一部分是通过对V的再分配转化来的。今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个人所得税制的改革和完善,财政收入来自V的比重将逐渐提高。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高工资政策和个人所得税和工薪税为主体税的财税制度,其财政收入有相当部分直接来自V。C中的个别部分构成财政收入补偿价值C中的基本折旧基金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构成财政收入的一部分,在市场经济中一般已不适宜将折旧基金列为财政收入,但是,由于实行国民生产总值型的增值税,仍有一部分C通过增值税成为财政收入。
9、按照财政收入来源的所有制结构标准:国有经济收入股份制经济收入私营经济收入个体经济收入按财政收入来源的部门结构标准:工业部门收入:第二产业收入农业部门收入:第一产业收入提供财政收入的主要部门商业部门收入其它部门收入第三产业收入3、按财政收入的管理要求分类:预算内财政收入预算外财政收入4、按财政收入取得的层次来分类中央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及比重年份绝对数(亿元)比重(%)全国中央地方中央地方19781132.26175.77956.4915.584.519801159.93284.45875.4824.575.519852004.82769.631235.1938.461.619
10、902937.10992.421944.6833.866.219913149.48938.252211.2329.870.219923483.37979.512503.8628.171.919934348.95957.513391.4422.078.019945218.102906.502311.6055.744.319956242.203256.622985.5852.247.819967407.993661.073746.9249.450.619978651.144226.924424.2248.951.119989875.954892.004983.9549.550.5199911444
11、.085849.215594.8751.148.9200013395.236989.176406.0652.247.8200116386.048582.747803.3052.447.6注:(1)中央、地方财政收入均为本级收入;(2)本表数字不包括国内外债收入。资料来源:2002年中国统计年鉴。5、按性质来分:无偿收入:主要包括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征收的税收收入,主要用于消费性支出。有偿收入:主要指债务收入,主要用于经济建设支出和弥补财政赤字。第二节 财政收入规模一、含义及衡量指标1、含义: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财政收入来源的总量。财政收入规模是衡量政府公共事务范围和一国财政状况的基本指标。
12、2、衡量指标(1)绝对量指标:财政总收入(2)相对量指标:财政集中率:K=FR/GDP×100%。FR表示一定时期中1为(一年)的财政收入总额。K越高,表明政府配置的资源越多,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就越小。长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普遍处于较高水平,基本在3050之间。以2005年为例,最高的是瑞典,占52.94%,美国占29.32%,日本占28.02%,德国占37.9%,法国占45.69%,英国占38.27%。由于政府可以以财政赤字的方式扩大开支,事实上,国家支出占GDP的比重更高,2005年的数据显示,美国占39.2%,日本占29.2%,德国占52.3%,法国占55
13、.9%,英国占46.9%。国家消费的重点领域具有明显的公共开支的性质。在西方国家庞大的财政开支中,支出占比最大的四个部分是: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支出(平均占15);教育支出(平均占12);公共医疗卫生支出(平均占10);国防支出(平均占8)。宏观税负率:税收收入中GDP的比重。税收已成为现代财政收入水平中的最主要和最稳定的来源,税收收入通常占财政总收入的90%左右。二、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1、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决定财政收入规模的基础。(1)经济越发达GDP增长越快财政收入增长(2)经济越发达人均GDP剩余产品增长速度(超过GDP增加速度)财政收入规模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主要表现在人均占有GD
14、P上,它表明一国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和经济实力的强弱,反映一国社会产品丰裕程度及其经济效益的高低,是形成财政收入的物质基础。如英、法、美等西方主要国家,19世纪末财政收入占GNP的比重一般为10%左右,而到20世纪末,则上升到30%-50%。2、生产技术因素(1)技术进步生产速度加快、生产质量提高国民收入增加财政收入(2)技术进步物耗比例降低人均产出率和社会剩余产品价值率提高财政收入规模增加3、收入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即便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国家,由于政治、社会、经济制度等方面的差别,也会造成财政收入规模的差异。制约表现:(1)收入分配政策决定剩余产品价值占整个社会产品价值的比例,进而决定财政分配
15、对象的大小;(2)收入分配政策决定财政集中资金的比例,即财政收入占社会剩余产品价值的比例;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政府在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上起基础作用政府掌握较多的社会资源财政收入规模较大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市场在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上起基础作用政府掌握较少的社会资源(弥补市场的缺陷为主)财政收入规模较少产权制度、企业制度、劳动工资制度、福利制度也会影响。在GDP大小确定的情况下,在政府、企业和个人三者之间按照不同的比例分配也会影响财政收入的规模。4、价格因素(1)价格总水平的变化必然影响财政收入规模(货币收入)。P以货币形式表现的财政收入 P以货币形式表现的财政收入价格变动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有以下几种
16、不同的情况:财政收入增长率与物价上升率大体一致即财政收入只有名义增长,而实际不增不减。如1986年零售物价上升率为6%,财政收入增长率5.8%,两者大体一致。财政收入增长率低于物价上升率即财政收入名义上正增长,而实际负增长。如1989年我国零售物价上升率为17.8%,而财政收入增长率仅为13.1%。财政收入增长率高于物价上升率即财政收入实际增长大于名义增长。如1985年零售物价上升率为8.8%,而财政收入增长率为22%。(2)现行的税收制度必然影响财政收入规模(货币收入)。如果实行的是累进税率,纳税人适用的税率随着名义收入的增长出现“档次爬升”效应,从而财政收入规模增加。如果实行的是比例税率,
17、税收收入的增长率等同于物价上涨率,财政收入只有名义增长而无实际增长。如果实行的是定额税率,税收收入的增长率总要低于物价上涨率,所以,即使财政收入名义增长而实际是下降的。(3)商品的比价关系也影响财政收入规模当商品的比价关系向有利于高税商品变动时,财政收入有更快商品比价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影响财政收入:商品比价的变动会引起货币收入在企业、部门和个人之间发生转移,形成GDP的再分配,使来自不同部门、企业和个人的财政收入分布结构发生变化。例如,提高工业产品的价格,使原有的工农产品比价发生变化,使GDP分配更有利于工业,使农业中的一部分GDP转移到工业部门,使财政收入中来自工业的收入更多,来自农业的减少;
18、商品比价的变动,使市场上的买者和卖者之间的GDP再分配也发生变化,从而影响财政收入。例如,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但保持农产品销售价格的不变,会使财政减少来自农产品的财政收入。能源价格的提高,有可能使财政来自这部分的收入增加,但也可能使因受能提价而影响的其他部门的收入减少,从而使财政因此而受影响。1、从绝对额来看,我国财政收入不断增长,增长速度并不慢。2、从相对数额(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来看,表现出U型的发展态势。(1)从改革开放到90年代中期,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一直在下降。 原因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下降与财政支出的持续增长形成尖锐的矛盾,下降的主要原因:第一,由于分配制度发生了急剧
19、的变化。改革以后,GDP分配格局明显向个人倾斜。这导致了我国财政收入的下降。第二,是经济运行不正常;第三,是财政管理体制不完善;第四,是思想理论上的失误;第五,是税收征管不严,财政监督不力。后果第一,政府财力下降,制约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最终影响民众的根本利益。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是衡量国民幸福感的最重要指标。在现代社会,政府提供“教育、医疗、治安、社会保障、救灾救济、交通、环保、生态环境”等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水平,决定着国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我们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让所有的人活得更幸福。那么,政府靠什么来提供公共产品?财政收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是财政之本,财政收入是一个国
20、家或地区维护社会公平、救助弱势群体,实行社会保障的物质基础。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越高,国家就越有能力为国民提供充足的公共服务,越有利于社会公平。反之,这个比例过低,会影响国家财政再分配的保障能力,制约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最终影响民众的根本利益。 第二,宏观调控能力下降。第三,资金分散,难以保证国家重点建设等问题。代中期至今,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一直在上升。1995年以来,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越来越出现向国家倾斜的局面,而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则日益下降,国家财政收入连续以超过GDP增长幅度1倍以上的速度增长。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从1995年的10.7%,逐步增长到2006年的20%左右。预计到2010年,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将达到25%以上。我们可以作出预测的是中国国家支出结构将逐渐与西方现代国家靠近:逐渐将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支出原由国有企业负担部分,改由国家财政负担;大幅度提高公共卫生开支;连续稳定地提高国防支出;提高教育经费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数控磨工基础考核试卷及答案
- 钒铁浸滤工培训考核试卷及答案
- 半导体辅料制备工协同作业考核试卷及答案
- 第16课《驱遣我们的想象》说课稿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古代议论性散文 第10课 过秦论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3
- 电解熔铸工适应性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电脑安全软件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电控设备组调工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成人类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预测-洞察及研究
- 第一单元第三课三、《导入外部数据》说课稿 2024-2025学年新世纪版(2018)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
-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1
- 物业客服管理知识培训课件
- 2026届广东省广州市高三上学期8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2025海南省老干部服务管理中心招聘事业编制人员6人(第1号)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数学试卷
- 2025年高一语文开学第一课指导课件
- 居民体重管理核心知识课件
- 2025-2026学年湘教版(2024)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GB/T 45763-2025精细陶瓷陶瓷薄板室温弯曲强度试验方法三点弯曲或四点弯曲法
- 【MOOC】理解马克思-南京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齿轮的设计计算PPT学习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