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张玉梅教授做客专家专栏,谈科学看待孩子的“挑食”张玉梅 教授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营养学会公共营养委员会委员中国营养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功能食品分会理事北京市营养师协会理事等职务本周导读1.张玉梅教授 做客专家专栏,谈科学看待孩子的“挑食”2.什么是“挑食”?3.尝试多少次才能判断孩子是挑食?4.挑食是否影响营养摄入和儿童的生长发育呢?5.挑食更容易引起家长对孩子健康状况的低估或者高估【专家专栏】什么是“挑食”?遗憾的是,到现在为止,科学界还没有公认的“挑食”定义。以下几种说法来自目前发表的科学论文:A、“挑食”被定义为幼儿或者儿童摄入
2、食物受到一定限制,如特别不喜欢吃蔬菜,不愿意尝试新的食物,并有强烈的食物偏好;B、“挑食”的人群摄入食物有局限,不愿意尝试新的食物,影响其蔬菜及其他食物的摄入,并表现出强烈的食物偏好;C、“挑食/挑食的人”通常被定义为摄入食物种类不充分的儿童,拒绝对他们熟悉(和陌生的)的某类食物,也包括某种食物由于不喜欢吃,导致摄入量不足。通过上述几种说法,可以概括为儿童通过拒绝熟悉(或不熟悉)的食物导致摄入量和种类不足即为挑食者。我们对中国8城市2农村的3-12岁儿童的调查发现,主要挑食种类顺序为:蔬菜、豆类、肉类、蛋类;国外主要挑食的是水果和蔬菜;多数儿童(45.0%)仅挑食一类食物,挑食3类以上者较少(
3、9.9%)。上一篇:张玉梅教授 做客专家专栏,谈科学看待孩子的“挑食”下一篇:尝试多少次才能判断孩子是挑食?【专家专栏】尝试多少次才能判断孩子是挑食?国际上有一些问卷量表分析可以判断儿童是否“挑食”。如斯坦福喂养问卷、NOURISH临床试验中挑食问卷、儿童喂养行为问卷(CEBQ)中的挑食子问卷等,由于这些问卷都没有获得一致的认可,目前对于挑食的判断很多研究来自家长的自我判断(自报挑食)。那么一般来说家长尝试给孩子新食物,需要尝试多少次才能判断孩子挑食呢?我们对中国8城市幼儿及3-12岁儿童的调查发现,有42%的家长给孩子尝试3-5次新食物后,如果不爱吃或者拒绝吃就判断孩子“挑食”,仅有15.3
4、%的幼儿家长尝试10次以上才判断孩子“挑食”;对于7-12岁的小学儿童来说,自报挑食率达到59.3%,绝大多数家长也是尝试了3-5次就判断孩子挑食。国际上很多“挑食”研究的学者认为,尝试次数少就判断孩子不喜欢某种食物可能存在很多偶然性(如孩子已经饱了或者不舒服等因素),这种情况下家长认为孩子挑食可能是误判,一般认为家长应该尝试10次以上,才能判断孩子可能存在“挑食”该种食物的现象。上一篇:什么是“挑食”?下一篇:挑食是否影响营养摄入和儿童的生长发育呢?【专家专栏】挑食是否影响营养摄入和儿童的生长发育呢?挑食影响生长发育不同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美国的一项针对满6月-4岁婴幼儿的调查发现,自报挑食
5、的幼儿与非挑食的幼儿生长发育状况没有显著差异;我们课题组对我国8城市(13-36月龄)幼儿调查后发现,尽管生长状况没有显著差别,但挑食的孩子营养素摄入比非挑食者摄入不足和过量的比例较高,如维生素C等营养素摄入显著低于非挑食者,预测可能对孩子的长期发育造成影响。进一步对3-12岁儿童的研究发现,挑食时间越长对孩子的生长发育确实造成不利影响,如对7-12岁儿童的分析发现,不爱吃乳类的孩子尽管身高与非挑食者没有显著差异,但低于不挑食乳类的孩子,超声骨量检测发现,与非挑食者相比,不爱吃乳类食品的孩子的骨量值(超声传导速度Z评分)显著较低。上一篇:尝试多少次才能判断孩子是挑食?下一篇:挑食更容易引起家长对孩子健康状况的低估或者高估【专家专栏】挑食更容易引起家长对孩子健康状况的低估或者高估挑食的父母更担心孩子饮食营养状况不良,调查发现,接近六成(58.6%)的挑食儿童父母担心孩子饮食营养状况,而非挑食儿童父母仅有不到3成(29.8%),也就是说挑食孩子的父母可能对自己孩子的健康状况更容易错误评估。父母对孩子的喂养行为直接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而父母的喂养行为受父母对孩子健康状况认知的影响。我们的研究发现,对比挑食/不挑食的孩子,挑食儿童家长更倾向于将儿童体重低估,也就是说更容易认为孩子偏瘦活体重过轻,而且不认为自己孩子超重/肥胖(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