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四肢骨骼X线摄片检查规程【适应证】(1)外伤:观察有无骨折、关节脱位及移位情况。(2)感染:检查感染的部位、病原(化脓性、结核性等) 及有无并发症。(3)肿瘤和肿瘤样病变:查明肿瘤发生部位,判别良、恶 性及原发性病变或转移性病变。(4)先天性畸形:明确畸形的部位和类型。(5)关节病变:探寻原因,了解关节病损、变形的程度。(6)骨骼生长障碍:提供诊断依据。(7)营养障碍性骨病:探查原因(如维生素 D缺乏、维生 素C缺乏等)。(8)内分泌性骨病:探查原因(如甲状旁腺功能异常、甲 状腺功能减退等)。(9)骨中毒性疾病:提供临床诊断依据(氟中毒、铅中毒)(10)其他:累及到骨骼的全身性疾病,提供诊断依
2、据,查 明原因。【禁忌证】怀孕早期不可摄片。【注意事项】(1)去除摄片范围内影响 X线穿透的体外异物(固定骨折的器具除外)(2) 观察骶尾及骨盆骨病变时,如肠内容物过多,可先行 清洁灌肠。(3) 注意非摄片区域重要脏器的 X线防护。1手后前位(1) 摄片目的:观察手部骨与关节及软组织病变。(2) 摄影体位:患者侧身坐于摄影台一侧,患臂侧伸,肘 部弯曲约成直角,掌面紧贴暗盒,将第三掌骨头置于胶片中心, 各手指自然分开。(3) 中心线:对准第三掌骨,与胶片垂直。2. 手后前斜位(1) 摄片目的:观察手部骨质及软组织的斜位情况。(2) 摄影体位:患者侧身坐于摄影台一侧,患臂侧伸,肘部弯曲约成直角,将
3、小指和第五掌骨靠近暗盒外缘, 手放成侧位, 然后将手内旋使手掌与暗盒约成45°角。各手指均匀分开稍弯曲,指尖触暗盒面上。(3 )中心线:对准第五掌骨头与胶片垂直,这样可利用斜 射线,使掌骨头不至于过多重叠。3. 腕关节后前位(1) 摄片目的:观察腕部骨及关节、软组织情况。(2) 摄影体位:患者侧身坐于摄影台一侧,肘部弯曲成直 角,腕关节放于暗盒中心,手呈半握拳状,拳面向下,使腕部掌面与暗盒紧靠(3) 中心线:对准尺骨和桡骨茎突联线中点,与胶片垂直。4. 腕关节侧位(1) 摄片目的:明确尺、桡骨远端的骨折、移位和关节脱 位的诊断。(2) 摄片体位:患者侧身坐于摄影台一侧,患臂侧伸,将
4、第五掌骨和前臂尺侧紧靠暗盒;手稍屈,尺骨茎突放于暗盒中心。(3) 中心线:对准桡骨茎突,与暗盒垂直。5. 肘关节侧位sp; (1)摄片目的:显示肘关节、尺桡骨近 端、肱骨远端之侧位相。(2) 摄影体位:患者坐于摄影台前,患臂前伸,肘部弯曲, 约成90°角;肘关节放于暗盒中心,手掌面对患者肩部尽量放 低与肘关节相平。(3) 中心线:对准肘关节中心,与暗盒垂直。6. 肘关节前后位(1 )摄片目的:用于肘关节、尺挠骨近端、肽骨远端之病 变。(2) 摄影体位:患者坐于摄影台一侧,前臂伸直,手掌向 上,尺骨鹰嘴突放于暗盒中心,肘部背侧紧靠暗盒,肩部放低, 尽量与肘关节相平。(3) 中心线:对准
5、肘关节中心,与胶片垂直。7. 肩关节前后位(1) 摄片目的:观察肩关节、肩锁关节病变。(2) 摄影体位: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被检侧上肢伸直稍向后外展,手掌向上,将对侧肩部和髋骨垫高,头部转向被检侧, 使被检侧肩部紧靠暗盒,胶片上缘超出肩部上方2cm,外缘超出上臂软组织。(3) 中心线:对准喙突,与胶片垂直。8. 足前后位(1) 摄片目的:观察足部前后位影像。(2) 摄影体位:患者仰卧或坐于摄影台上,对侧下肢伸直或弯曲;被检侧膝部弯曲,足底部紧靠暗盒。胶片上缘包括足趾, 下缘包括足跟。第三跖骨底部放于胶片中心, 胶片长轴与足部长 轴平行。(3) 中心线:对准第三跖骨底部,与胶片垂直;向足侧倾 斜
6、15°,经第三跖骨中心射人胶片中心。9. 足前后内斜位(1) 摄片目的:观察足斜位影像。(2) 摄影体位:患者仰卧或坐于摄影台上,被检侧膝部稍 弯曲,足底部靠暗盒。胶片上缘包括足趾,下缘包括足跟。第三 跖骨底部对准胶片中心,胶片长轴与足部长轴平行, 对侧下肢自 然伸直,然后将被检侧下肢向内倾斜,使足底与暗盒成30°50° 角。(3) 中心线:对准第三跖骨底部,垂直射人胶片。10. 跟骨侧位(1) 摄片目的:显示跟骨和邻近关节的侧位相。(2) 摄片体位:患者侧卧于摄影台上,被检侧靠台面,对侧下肢向前上方弯曲,被检侧足部外侧紧靠暗盒, 跟骨放于暗盒 中心,膝部稍弯曲,
7、略垫高,跟骨摆平不动。(3) 中心线:对准跟距关节,与胶片垂直。11. 跟骨轴位(1) 摄片目的:观察跟骨轴位影像。(2) 摄片体位:患者仰卧或坐于摄影台上,对侧膝部弯曲; 被检侧下肢伸直,踝关节放于暗盒中心,踝部极度弯曲,尽力向 足背方牵拉。如患者踝部不能弯曲,可将下肢用沙袋垫高,使足 部长轴与暗盒垂直。(3) 中心线:向头端倾斜 35°45°,对准第三跖骨底部 射人胶片中心。12. 踝关节前后位(1) 摄片目的:主要显示踝关节及胫腓骨下端和距骨上部 的前后位影像。(2) 摄影体位:患者仰卧或坐于摄影台上,对侧膝部弯曲, 被检侧小腿伸直,将踝关节放于胶片中心,足尖下倾,小
8、腿长轴 与暗盒长轴平行。(3) 中心线:对准内外踝联线上方 1cm处,与胶片垂直。13. 踝关节侧位(1) 摄片目的:显示踝关节的侧位影像。(2) 摄影体位:患者侧卧于摄影台上,被检侧靠近台面,对侧下肢跨过被检侧肢体向上方弯曲。被检侧下肢伸直,踝部外侧紧靠暗盒,膝部略垫高,足跟摆平,使踝关节成侧位。将外踝 上方1cm处放于胶片中心,小腿长轴与胶片长轴平行。(3) 中心线:对准内踝上方 1cm处,射人胶片中心。14. 膝关节前后位(1) 摄片目的:显示股骨下端、胫腓骨上端和膝关节前后位影像。(2) 摄影体位:患者仰卧或坐于摄影台上,小腿伸直;暗 盒放于被检侧膝关节下方, 髌骨下缘对准胶片中心,小
9、腿长轴与 胶片长轴平行。(3) 中心线:对准髌骨下缘,射人胶片中心。15. 膝关节侧位(1) 摄片目的:显示膝关节及股骨下端,胫腓骨上端及髌 骨的侧位相。(2) 摄片体位:患者侧卧于摄影台上,被检侧靠近台面,对侧下肢向前下方弯曲;被检侧膝部稍弯,膝部外侧紧靠暗盒, 髌骨下缘置胶片中心,胶片前缘包括皮肤、髌骨与胶片垂直。(3) 中心线:对准胫骨上端,与胶片垂直。16. 髋关节前后位(1 )摄片目的:观察髋关节、股骨头、股骨颈、大粗隆和股骨上端前后位相。(2) 摄片体位: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下肢伸直,足向内 倾。使脚趾内侧靠拢,股骨头放于暗盒中心,即髋前上棘及耻骨 联合上缘联线中点向下 2.5cm
10、处。(3) 中心线:对准股骨头,射人胶片中心。17. 髋关节仰卧水平侧位(1 )摄片目的:显示股骨头、颈和大粗隆及髋关节侧位影 像。(2) 摄影体位: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臀部垫高。暗盒在台面立放,紧靠被检侧髋部外侧,将髋部垫到与暗盒中线等高水 平。胶片上缘包括髂嵴,下缘与躯干成约45° 55°角,胶片长轴与股骨颈长轴平行。对侧髋部和膝部弯曲,使股骨与躯干垂直, 以免挡住X线。(3) 中心线:呈水平方向,对准股骨颈,与胶片垂直。五、脊柱【适应证】(1) 脊柱外伤:观察骨折情况和脊柱移位情况。(2) 脊柱侧弯、曲度异常、后突畸形查原因。(3) 脊髓压迫症:了解脊髓压迫平面的脊椎
11、有无病变。如 果排除了椎体骨质病变,可进一步作 CT或MRI检查。(4) 先天性脊椎发育畸形:了解畸形的形态和类型。(5) 脊柱感染:脊柱结核、化脓性脊柱炎等。(6) 伴有脊椎病理改变的发育性、 遗传性、代谢性疾病.如粘多糖病、软骨发育不全、成骨不全、骨质疏松等。【禁忌证】怀孕早期不可摄片。【注意事项】(1) 上部颈椎或张口位投照时,应除去口内的活动义齿。(2) 下部脊柱投照时,应避免过多的肠内容物的重叠,必 要时应做清洁灌肠。(3) 脊柱具有生理曲度,投照时应尽量矫正,使X线与病 变区椎体缘与椎间隙平行,以减少失真和重叠。1. 颈椎前后位(1) 摄片目的:主要观察第 37颈椎的病变。(2)
12、摄影体位: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颈椎棘突对准台面 中线。下颌仰起,使上颌咬合面与乳突尖联线垂直于台面,听眦 线与台面成70°角。胶片上缘包括外耳孔上1cm下缘为第三胸 椎。(3) 中心线:向头侧倾斜10°,通过甲状软骨射人胶片中 心。曝光时屏气。2. 颈椎侧位(1) 摄片目的:观察第17颈椎侧位的病变。(2) 摄影体位:患者侧立或仰卧于摄影台上,一侧肩部抵 暗盒下缘;下颌稍仰起,使下颌升支不与颈椎重叠;两肩尽量下 垂,避免与下部颈椎相重叠。胶片上缘超出外耳孔,下缘包括第一颈椎,颈椎部软组织前后缘中点对准暗盒中心。焦片距180200cm(3) 中心线:通过甲状软骨高度,颈椎前后
13、缘联线中点, 垂直射人胶片。3. 颈椎前后斜位(1) 摄片目的:观察椎间孔、椎弓根的病变。(2) 摄影体位: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身体冠状面与台面 呈45°55°角。两肩尽量下垂。胶片上缘包括枕外隆凸,下缘 包括第二胸椎,此位置也可采用仰卧位。一般摄取双侧片,以便 于对比。(3) 中心线:向足侧倾斜 15°20°,对准第4颈椎,射 人胶片中心。摄取仰卧位时中心线向头侧倾斜。4. 胸椎前后位(1) 摄片目的:观察第1 - 12胸椎正位相及胸锁关节。(2) 摄影体位: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身体正中矢状面对准台面中线,并与之垂直。胶片上缘包括第7颈椎,下缘包括第1
14、腰椎。屏气曝光。(3) 中心线:对准第6胸椎,垂直射人。5. 胸椎侧位(1) 摄片目的:观察第412胸椎侧位相。(2) 摄影体位:患者侧卧于摄影台上,两臂上举,两够及 膝部弯曲。脊柱长轴与台面平行。棘突后缘置于台面中线外 5cm, 胶片上缘包括第7颈椎,下缘包括第1腰椎,屏气曝光。(3) 中心线:对准第7胸椎与胶片垂直,如腰部不垫棉垫, 中心线向头侧倾斜5°10°。6. 腰椎前后位(1) 摄片目的:观察腰椎椎体、横突、椎弓根及腰大肌。(2) 摄影体位: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身体正中矢状面与 台面垂直并放于台面中心,两髋及两膝弯曲,双足踏台面。胶片 上缘包括第1胸椎,下缘包括部
15、分骰骨。(3) 中心线:对准第3腰椎,垂直射人胶片。7. 腰椎侧位(1) 摄片目的:主要用于检查腰椎病变。(2) 摄影体位:患者侧卧于摄影台上,双手抱头,腰背部 平面与台面垂直,人体矢状面与台面平行,两髋及两膝弯曲,胶 片上缘包括第12胸椎,下缘包括部分骶骨。(3) 中心线;对准骼嵴上 3cm,垂直射人胶片中心;腰部 不垫棉垫者,中心线可向足侧倾斜 10°。8. 腰椎斜位(1) 摄片目的:主要用于腰椎椎弓及椎间关节的病变。(2) 摄影体位: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冠状面与台面成35° 45°,腰椎棘突后缘置于台面中线后方 5cm处。胶片上缘包括 第12胸椎,下缘包括部分骶骨。(3) 中心线:对准第3腰椎垂直射人。9. 骶椎前后位(1) 摄片目的:显示骶骨前后位相。(2) 摄影体位: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身体正中矢状面对 准台面中线并与之垂直。髂前上棘连线中点处置于胶片中心。(3) 中心线:向头侧倾斜 15°,经耻骨联合上方 3cm处, 射人胶片中心。10. 尾骨侧位(1) 摄片目的:主要用于检查尾骨病变。(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会治安治理活动方案
- 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反馈表设计方案
- 社区乐跑活动策划方案
- 篮球推广活动方案
- 水中运动训练方法
- 筹备招商活动方案
- 社区儿童艺术活动方案
- 疫情开学课间活动方案
- 高中亲子活动方案
- 客服实训报告
- JTG∕T F30-2014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
- 交通银行测评题库答案大全
- 矿山合规与法律风险防控
- 夜班管理中的质量控制和监督措施
- 钼评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JCT2460-2018 预制钢筋混凝土化粪池
- 2019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标准
- 安徽东昇木业股份有限公司年产80000m3中(高)密度纤维板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乳糜泻:诊断与治疗指南
- 型糖尿病病程记录模板
- 铁路专用线建设工程竣工备案材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