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复习资料_第1页
建筑材料复习资料_第2页
建筑材料复习资料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建筑材料复习资料题型:填空题28分,选择题7分,概念解释15分,简答题30分,计算题20分。 绪论1建筑材料是指土木建筑工程水利,水运,房屋,道路,桥梁等中所应用的材料。通常按材料的组成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无机材料,它又可分为无机非金属材料也称矿物质材料和金属材料;第二类为有机材料,包括天然植物材料,沥青材料和合成高分子材料等;第三类是复合材料,它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材料人工复合成的多相材料。2建筑工程中常按建筑材料的功能将其分为结构材料,防水材料,装饰材料,防护材料及隔热保温材料等。第一章1按组成材料的晶体质点及结合键的不同晶体可分为以下几种:1离子键和离子晶体2共价键和原子晶体3金属

2、键和金属晶体4分子键 和分 子晶体2密度是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P=m/v3表观密度: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包含孔隙单位体积的质量4孔隙率是指材料中的孔隙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率。密度,表观密度与孔隙率可反映材料最根本的物理状态。材料孔隙率的大小,反映出材料结构或构造的疏密程度。密度和表观密度还科用来估算材料的体积和质量。5堆积表观密度又可分为疏松堆积表观密度,振实堆积表观密度及紧密堆积表观密度三种。6材料的变形性质,是指材料在荷载作用下发生形状及体积变化的有关性质,主要有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徐变及松弛等。7材料强度的测定结果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有:1试件的形状,尺寸,外表状况;2测

3、试时试件的温度及适度;3试验加荷速度及试验装置情况等。8接触角:即从三相接触点,沿液一气外表所引切线与固一液外表所形成的夹角。16页图9材料吸水到达饱和状态时的含水率,称为材料的吸水率。吸水率是衡量材料吸水性大 小的指标。吸水率可用质量吸水率和体积吸水率两种方式表达。10设材料在枯燥状态下的质量为 G,吸水饱和状态下的质量为 G1,那么材料质量吸水率11体积吸水率是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吸水体积占材料总体积的百分比,计算式为17页。 Wv=G1-G /p水/V0*100%VO是自然状态下的体积关Wv=rWm/p水r也可以等于枯燥状态下的质量除以自然状态下的体积因为枯燥状态下的质量和自然状态下的相

4、同13材料受水的作用后不损坏,其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称为耐水性。材料的耐水性以软化系数K软表示。14材料的抗冻性是指材料在水饱和状态下,能经受屡次冻融而不产生宏观破坏,同时微观结构不明显劣化,强度也不严重降低的性能。15第22页习题10,11例题:1某种建筑材料试样的孔隙率为 24%,此试样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为 40cm3,质量为85.50g,吸水饱和后的质量为89.77g,烘干后的质量为82.30g。试求该材料的密 度、视密度、开口孔隙率、闭口孔隙率、自然状态下的含水率解:密度=干质量/密实状态下的体积=82.30/40 X (1-0.24)=2.7g/cm3丿F丨孔隙率二丿FL1孔隙的体

5、秩! /门然状态卜的体积=(89.77-82.3)- 1/40=0.187= 187%闭口-/rlWLF=0.24-0.187=0-053 =53%视密K S 1 质 & /U LJ 隙的 t本积 82.3/40x (1-0,187)=2.53 g/cm3闭jf-IjfI 4 q'l.1f - j 対、二 /太I I 4 lj izj1 r i lx >1 1ri i< » z丨丨孔隙体积即 40-40*0,187=40 (10187)今水率=水的頂/=(85.5-82.3)/82.3=0.039 二3.9%2某石灰岩密度2.62g/cm3孔隙率1.2%,

6、今将该石灰岩破碎成碎石,其堆积密度1580kg/m3 ,求此碎石的视密度和空隙率。:p =2.62g/cm3P=1.2% 丫' =1580kg/ cm3求:p '、P'解:由 p=(1 -Y/p )X 100%,得丫 =(1-P)X p = 2.59 (g/cm3)p ' = 丫 =2.59 g/cm3P' =(1-丫 'p ' ) X 100%=23.55% 3某块状材料密度2.60g/cm3,枯燥表观密度 1600kg/m3,现将一重954g的该材料浸入 水中,吸水饱和后称重为1086g,试求该材料的孔隙 率、重量和体积吸水率。:p

7、=2.60g/cm3 丫干=1600kg/ m3 =1.6g/cm3G=954g G 仁 1086 g求:P、Wm、Wv解:P=(1 - Y /p ) X 100%=(1-1.6/2.6)X 100% =38.46%Wm=(G1- G)/ G=13.84%Wv= 丫干 Wm/ p 水=1.6X 13.84%/1=22.14%4某工地碎石密度2.65g/cm3,堆积密度1.68g/cm3,视密度2.61g/cm3,求该碎石的孔 隙率和 空隙率。:p =2.65g/cm3 丫 =1.68g/ cm3 p ' = 2.61g/ cm3,求:P、P'。解:丫 = p ' =2.

8、61g/ cm3 P=(1 - 丫 /p )X 100%=1.51% P ' =(1- 丫 ' /p ' )X 100%=35.63%第三章1胶凝材料是指经过自身的物理化学作用后,在由可塑性浆体变成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硬化体的过程中,能把散粒或块状的物料胶结成一个整体的材料。2气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空气中硬化,并保持或继续提高其强度,属于这类材料的 有石灰, 石膏,镁质胶凝材料及水玻璃等。3 CaCO3为石灰的原料,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CaO。4原料中常含有MgCO3,故生石灰中尚有一些 MgO。按MgO的多少,生石灰又可分 为钙质 石灰和镁质石灰(>5% )。5 Ca

9、(OH)2吸收空气中的CO2,生成CaCO3并放出水分,即碳化过程。其反响如下:Ca( OH)2+CO2+nH2O=CaCO3+ (n+1)H2O6石膏胶凝材料主要是由天然二水石膏(CaSO4.2H2O生石膏)经煅烧脱水而制成7水玻璃中SiO2和Na20的分子数比值n称为水玻璃硅酸盐模数第四章水泥是水硬性胶凝材料。按其用途可分为通用水泥,专用水泥及特性水泥。硅酸盐水泥的成分及其特点C3S 37%60% 快大最高中等良好中等C2S 15%37%慢小早低后高较大较好良好C4AF 10%18% 快中低小 一般 好4初凝时间:标准稠度的水泥净浆,自加水时起至水泥浆体塑性开始降低所需的时间称为初凝时间。

10、5水泥的体积安定性,是指水泥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检验体积安定性 有三种方法:1 f-Ca用煮沸法;2氧化镁用压蒸法;3三氧化硫用浸水法。6常用的激发剂有碱性激发剂石灰或水泥熟料和硫酸盐激发剂如石膏两类。7矿渣水泥与硅酸盐水泥及普通硅酸盐水泥相比拟,主要有以下特点:1 具有较强 的抗溶出性及硫酸盐侵蚀的能力;2水化热低3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增长率大;4化境温度对凝结硬化的影响较大;5保水性较差,泌水性较大;6干缩性 较大;7抗冻性较差,耐磨性较差;8碳化速度较快,深度较大; 9耐热性 较强。第五章1水泥混凝土 简称混凝土是以水泥或水泥加适量活性掺合料为胶凝材料,与水和 骨 料等材料

11、按适当比例配合拌制成拌合物,再经浇注成型硬化后得到的人造石材。2对混凝土的根本要求:1 混凝土拌合物应具有与施工条件相适应的和易性,便于施工时浇筑振捣密实,并能 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2混凝土经养护至规定龄期,应到达设计多要求的强度;3 硬化后的混凝土应该具有与工程环境相适应的耐久性,如抗渗,抗冻,抗侵蚀,抗 磨损等;4 在满足上述三项要求的前提下,混凝土各种材料的配合应经济合理,尽量降低成 本。 此外,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尺寸不小于1m的混凝土,还需要考虑低热性要求,以利于防止产生裂缝。3提高混凝土抗裂性的主要措施:1选择适当的水泥品种; 选择适当的水灰比 采用多棱角的石灰岩碎石及人

12、工砂作 混 凝土骨料4 掺用适量优质粉煤灰或硅粉 5掺入减水剂及引气剂6加强质量控制, 提高混凝土均匀性7加强养护4混凝土的碳化:空气中的 C02通过混凝土中的毛细孔隙,由表及里地向内部扩散, 在由水 分存在的条件下,与水泥石中的 Ca0H 2反响生成CaC03使混凝土中的Ca0H 2浓 度下降,称为碳化或中性化。5保证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条:1严格控制水灰比2材料的品质复合标准要求3合理选择骨料级配4 掺用减 水剂及引气剂5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6砂的粗细程度与颗粒级配。砂子粗细程度常用细度模数F。M,它是指不同粒径是我砂粒混在一起后的平均粗细程度。计算细度模数公式:第81页F.M

13、=A2+A3+A4+A5+A6 -5A1/ 100-A1试中 A1A6 分别为 5.0mm,2.5,1.25,0.63,0.315,0.16 各筛上累计筛余百分率。ai= g i/5Ai= ai7根据使用条件的不同,混凝土掺用减水剂后可以产生以下三个方面的效果:1 在配合比不变的条件下,可增大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改善施工条件或实现泵送 及自流平,且不至降低混凝土的强度。2 在保持流动性及水灰比不变的条件下,可以减少用水量及水泥用量,以节约水泥。3 在保持流动性及水泥用量不变的条件下,可以减少用水量,从而降低水灰比,使混 凝土的强度与耐久性得到提高。8延长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外加剂,称为缓凝剂。9

14、加速混凝土早期强度开展的外加剂称为早强剂,多用于冬季施工或紧急抢修工程以及要求加快混凝土强度开展的情况。10组成混凝土的水泥,砂,石子及水灯四项根本材料之间的相对用量,可用三个比照关系表达,他们是水灰比,含砂率及单位用水量 。这三个比照关系与混凝土性能之间 存在着密切的 关系,故将他们成为混凝土配合比的三个参数。11在陆上拌制,在水下浇筑灌注和凝结硬化的混凝土,成为水下浇筑混凝土。分 为普通水下浇筑混凝土和水下不分散混凝土两种。12135页复习题3。第六章1混合砂浆可分为水泥石灰砂浆,水泥粘土黏土砂浆及水泥粉煤灰砂浆等。第七章1沥青是一种有机胶凝材料,常温下呈黑色或黑褐色的固体,半固体或黏稠性液体,能溶于汽油,二氧化硫等有机溶剂,但几乎不溶于水,属憎水材料。2石油沥青的胶体结构:1溶胶型结构2凝胶型结构3溶一凝胶型结构。3由高弹态向玻璃态转化的温度为沥青的脆化点 t脆相当于针入度为1.2时的温度, 而 由高弹态向黏流态转化的温度为软化点 t软相当于针入度为800时的温度。T=t软-t脆。 T为黏弹性温度区域。4沥青材料一般情况下很少单独使用,多数是与级配适宜的矿物质材料拌合均匀,经铺 筑,成型后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