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六年级数学教师教学教案(模板)授课时间: 年月日第周第 节 总第 课时授课教师科目数学年级六年级班级1 班课题总课时数_课时本课时序数第1课时本课时教学内容转化的策略课型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联系不同的知识,作出不同的推理,体会策略和方法的多样性。2.在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最优化思想。重点难点掌握用转化的策略解决分数问题的方法。根据具体问题,确定转化后要实现的目标和转化的方法。法制、德育安全渗透点教学详细过程补充、纪实一、回顾旧知,整理策略谈话:从三年级上册起,每一册数学都教学一种策略,你们知道我们学了哪些策略?(学生可能已经忘记,教师帮助回顾整理:依次是
2、分析量关系的“从条件向问题推理”和“从问题向条件推理”,帮助理解题意的“列表整理”和“画图整理”,还有“枚举” “转化” “假设与替换”等策略)提问:这些策略你们都学会了吗?今天我们将合理的选择这些策略来解决新的问题,大家愿意接受挑战吗?(板书课题:转化的策略)二、合作探究,运用策略1、教学例1 (课件出示例1)学生读题,自主完成。谈话:这是一个稍复杂的分数问题,除了用刚才我们做的方法来解决,你们能否用以前学的策略来思考呢?(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小组交流方法。根据“男生人数是女生的 2/3 ”理解2/3这个分数的意义,可以画线段图, 看出男生人数是美术组总人数的2/5。原来的问题就转化成美术组
3、一共有35人,男生人数是总人数的 2/5 ,女生人数是总人数的 3/5 ,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 人?这是简单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根据分数2/3的意义,可以推理出“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2 : 3”。原来问题就转化成美术组一共有 3/5人,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 2 : 3,男生、女 生各有多少人?这是按比例分配问题。根据分数2/3的意义,想到“女生人数看作 3份,男生人数是2份”,于是 产生解题思路:先算出 1份是几人,再算2份、3份各是多少人。把作为单位“ 1”的女生人数设为x,那么男生人数就是 2/3x ,利用美术组 一共35人,能够列方程解题。2.做第28页的“练一练”
4、引导学生运用刚才学过的策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三、巩固练习 ,回顾策略 wW w . X k b 1.c O m1 .练习五第1题。要求学生根据示意图里的数量关系,写出分数,并转化成比。或者写出比, 再转化成分数。(这道题可以看作沟通数学概念之间联系,组建概念系统的练习, 有助于问题的转化。)2 .练习五第2题。根据已知的比或百分数,把线段图补充完整,要求借助线段图,把稍复杂的 问题转化成简单的问题,探索原来问题的解法。四、课堂小结,提升策略谈话: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小学阶段学习了很多解决问题的策略,如 果能合理选择,就能起到“化繁为简”的作用,帮助我们更好的解决问题。板书设计转
5、化的策略由“男生人数是女生的 2”可分析得到:3思路1:把女生人数看成 3份,男生人数看成 2份。思路2: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是 2 : 3男生人数:35X2=14(人)女生人数:35*二一= 21(人)3十23+2作业设计课后反思授课时间: 年月日第一周第一节总第 课时授课教师科目年级_年级班级班课题总课时数_课时本课时序数第?_课时本课时教学内容假设的策略课型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通过假设和调整来解决问题,进一步的提升思维水平。2.在运用假设和调整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假设与调整的多样性。重点难点学会假设和调整的策略来解决问题,并体会假设与调整的多样性。法制、德育安全渗透点教学详细过程补充
6、、纪实一、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运用已学的多种策略来解决问题,通过对条件的进一步分 析和转化,使一个问题多种思维、多种解法。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解决问题的策 略。(板书课题:假设的策略)二、探究新知1 .教学例2 (课件出示例2)全班42人去公园划船,租 10只船正好坐满。每只大船坐 5人,每只小船坐 3人。租的大船、小船各有多少只?提问:解决这个问题,你准备选择什么策略?学生小组讨论。回图法。先画10只大船坐50人,再去掉多的8人。列举法。11,42qc£X2*从大船有9只、小船有1只开始,有序列举。并填写右表。(1) 列表假设。大聚只数亲暨的忠人就和42人比较919 k 5 +
7、3 = 48苫了 6人82假设大船和小船同样多,那么我们要如何调整算出大船和小船各有多少只?大船只敕小韬只敕桌里的总人敕“42人比校r 555x5 + 5x3 5 40少了 2人|出示表格。借助表格调整。第一步:假设租 5只大船和5只小船,就会比42人少2人。第二步:还少2人,也就是这2人还没有上船,那要让这 2人也坐上船,大 船和小船的数量应该怎么调整?先想一想,再在小组里交流想法,然后在表中填一填。第三步:集体交流,得出方法:引导思考:少了 2人,需要把一些小船调整为大船,一条小船调整为一条大 船可以多坐2人,2+2=1 (条),所以调整为小船4条,大船6条。 检验结果。学生口答检验方法。
8、三、巩固练习1 .完成第29页“练一练”。(1)引导学生先用第一种方法,根据要求提示动手操作,独立完成。(2)用列表假设的方法再进行思考练习。2 .完成练习五第4题。根据题中所给的假设学生自主调整,并汇报调整想法。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假设的策略板书假设 10只大船多8人10只小船 少12人10X5 42 = 8 (人)4210X3= 12(人)设计调整 小船:8- (5-3) = 4 (只) 大船:12+ (5 3) = 6 (只)大船:104=6 (只)小船:106=4 (只)检验:6 +4=10 (只)6X 5 + 4X 3
9、=42 (人)假设多了,以大换小。假设少了,以小换大。作业 设计课后反思六年级数学教师教学教案(模板)授课教师科目年级_年级班级班课题总课时数_课时本课时序数第2课时本课时教学内容放大与缩小课型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2.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 观念。重点难点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初步体会图 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比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法制、德育安全渗透点教学详细过程补充、纪实一、导入情境演示:呈现例1图片在电脑上拖动鼠标并把长方形图片放大
10、的情境。师:把放大前后的两幅画相比,你能发现什么?揭示课题: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相比,其中变化有什么规律?这就是我们今大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二、探索新知教学例11 .认识图形的放大分析题意:出示例1中两幅图片长和宽的数据。图1长是8厘米、宽是5厘米。图2长是16厘米、宽是10厘米数据比较:放大前后,两幅图的长有什么关系?宽呢?把图形的每条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就是把图形按 2: 1的比放大。2 .认识图形的缩小。我们能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先独立思考怎样才能把一个图形按一定比缩小?尝试练习:把A幅图按1:2的比缩小,缩小后的长和宽应是原来的几分之几?各是多 少厘米?教
11、学例23.教学“试一试”量一量,斜边的长也是原来的 2倍吗?你发现什么?学生交流三、练习提高做“练一练”。做练习六第1、2题。第1题要引导学生具体分析相关图形边的长度,并完成填空,再组织交流。四、总结评价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有什么关系?你还有什么疑问?板书设计放大与缩小第一幅回的长是 8厘米,宽是5厘米;第二幅回的长是16厘米,宽是10厘米;把图形的每条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就是把图形按 2: 1的比放大。把图形的每条边缩小到原来的 -,就是把图形按1: 2的比缩小。2作业设计课后反思六年级数学教师教学教案(模板)授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第 节总第 课时授课教师科目数学年级六年级班
12、级1 班课题总课时数_课时本课时序数第'课时本课时教学内容比例的意义课型教学目标1 .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2.能根据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3.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和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分析、概括能力,丰富解决问题 的策略,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重点难点理解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法制、德育安全渗透点教学详细过程补充、纪实一、导入1 .关于比的知识你还了解哪些?(初步了解学生的比的知识的一些基本情况)2 .化简比:12:4 8:183 .求卜面比的比值:12:4 8:18 5.4:0.9 4.4:4二、新授教学例3(1)观察、分析:呈现放大前后的两张长方形
13、照片及相关的数据。图2是图1放大后得到的。师:你能分别写出每张照片长和宽的比吗?(2)比较、发现:比较写出的两个比,说说这两个比有什么关系?师:你是怎样发现的?(适当引导学生分别求出写出的比的比值,或把它们分别化成最简比)(3)明确概念:这两个比相等,把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用等号连起来,写成一种新的式子, 如:6.4:4=9.6:66.4/4=9.6/6揭示:像这样的式子就叫做比例。(4)尝试练习:你能写出两张照片长与宽的比。思考:长与宽的比也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5)自主创造:你能写出一个比例吗?小组能尝试说明为什么能组成比例。(6)明晰方法:你能根据以上的理解,再写出两个比,并将它们组成比例
14、吗?说出为什么能组成 比例。三、巩固1 .做练一练读题分析、说明理由2 .做练习六第3、4题。3 .做练习六第6题:弄懂什么是“相对应的两个量的比”。四、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理解比例的哪些有关知识?能和同学做个交流吗?板书设计比例的意义放大前的照片长和宽的比是6.4 : 4;放大后的照片长和宽的比是9.6 : 6。放大前和放大后的照片的长和宽的比值都是1.6 ,放大前和放大后的照片的长和宽的比化简都是8: 5。6.4 : 4= 9.6 : 6 或者= 946作业设计课后反思授课时间: 年月日第一周第一节总第 课时授课教师科目数学年级六年级班级1 班课题总课时数_课时本课时序数第
15、?_课时本课时教学内容比例的基本性质课型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比例的“项”以及“内项”和“外项”。2.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重点难点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探究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法制、德育安全渗透点教学详细过程补充、纪实一、导/1.找找 (判断卜3: 55/8 : 1学生独、2.今天 二、新中1 .认识 (1)介?3: 师介绍:3此比:面的比,哪些能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18 : 30 0.4: 0.2 1.8: 0.9/4 7.5: 3 2 : 8 9 : 27Z完成,重点说说判断过程。我们继续研究比例的有美知识。受比例各部分的名称行“项”: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16、5=18: 30学生尝试起名。比例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5 = 18: 30上内项外项(3)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你还能指出它的内、外项吗?出示:3/5=18/30(4)已经知道了比例各部分名称,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研究比例是否也有什么规律或者性质,有兴趣吗?2.教学例4(1)理解题意,信息搜索:提问:你能根据图中的数据写出比例吗?(2)学生写不同比例:引导学生写出尽可能多的比例。并逐一板书,同时说出它们的内项和外项。引导思考:仔细观察写出的这些比例式,你能否发现有没有什么相同的特点 或规律呢?(3)学生探索规律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探究规律。(板书:两个外项
17、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三、巩固练习1 .做练习七第一题。使学生明确:可以把四个数写成两个比,根据比值是否相等作出判断。也可 将四个数分成两组,根据每组中两个数的乘积是否相等作出判断,其中运用比例 的基本性质进行判断比较简便。2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5:3=():64:()=():53 .做练习七第2,3题四、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比例的基本性质3 : 5 = 18: 30两个外项的积是 3X30=901内项两个内项的积是 5X18=90外项3X 30= 5X18ab=c:d cd= bc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下两个内项的积,这叫作比例的基本性质。作业设计课后反思授课时
18、间: 年月日第一周第一节总第 课时授课教师科目数学年级六年级班级1 班课题总课时数_课时本课时序数第3课时本课时教学内容解比例课型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比例的基本性质。2.让学生在经历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重点难点学会解比例。掌握解比例的书写格式。法制、德育安全渗透点教学详细过程补充、纪实一、导入1 .小练笔:在()里填上合适的数。5 :4 =():124:()=():62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一些比例的知识,谁能说一说怎样填空的?3.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这节课我们要继续学习有关比例的知识。二、新授出示例5,前面我们学
19、习过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李明把照片按比例放大,放大后长是13.5厘米,你能求他的宽吗?(1)读题审题,理解题意老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提问:怎样理解“把照片按比例放大”这句话?引导学生理解放大前后的相关线段的长度是可以组成比例吗?(2)引导分析,写出比例师介绍:“像上面这样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3)找到依据,变形解答;讨论:怎样解比例?根据是什么 ?思考:“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例变成什么形式?”教师板书:6x=13.5X4。“这变成了什么?" (方程。)说明:这样解比例就变成解方程了,利用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就可以求 出未知数X的值。(4)板书过程,总结思路师生把解比例
20、的过程完整地写出来。指名板书。师问:第一步计算的依据是 什么?师生总结解比例的过程。(5)练习提高,再说思路;做“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再说说解题思路。三、巩固练习1 .做“练一练”?.做练习七第5、6、7题。四、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解比例解:设放大后的照片的宽是X厘米。13.5 : 6 = X:46X= 13.5 X46X= 54X= 9答:放大后的口片的宽是9厘米。比例式中已知其中的二项,求其中的一个未知项,叫作解比例。作业设计课后反思六年级数学教师教学教案(模板)授课时间: 年月日第一周第一节总第 课时授课教师科目数学年级六年级班级1 班课题总课时数_课时本课时序数
21、第4课时本课时教学内容比例尺课型教学目标1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看懂线段比例尺,会求一幅图上 的比例尺,会把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进行转化。2.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培养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 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重点难点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看懂线段比例尺,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法制、德育安全渗透点教学详细过程补充、纪实一、导入演示:出小出小组大小不同的中国地图。师: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师:想知道地图是怎样绘制出来的吗?今天我们就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板书课题:比例尺)二、新授1 .出小例6。师:题中要
22、我们写几个比?这两个比分别是哪两个数量的比?什么是图上距离?什么是实际距离?2 .认识探索写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比的方法。师: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单位不同,怎样写出它们的比?(学生独立完成后,展示、交流写出的比,强调要把写出的比化简。)3 .比例尺的意义及求比例尺的方法师:像刚才写出的两个比,都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我们把图书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题中草坪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师:怎样求一幅图的比例尺?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4 .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实际意义。师:我们知道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 1000,也可以写成1/10
23、00。你是怎样理解这幅图的比例尺的?指出:为了计算简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是1的最简单整数比。像 1:1000这样的比例尺,通常叫做数值比例尺。5 .认识线段比例尺比例尺1: 1000还可以用下面这样的形式来表示。0102030 米|师介绍线段比例尺。问: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多少米? 3厘米呢?指出像这样的比例尺通常叫做线段比例尺。三、巩固练习1 .做“练一练”第1题。2 .做“练一练”第 2题。四、小结1 .你学会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在生活中找找,哪些会用到比例尺?板书设计比例尺50 米= 5000 厘米 5 : 5000= 1: 100030 米=3000 厘米 3 : 3000=
24、 1: 1000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比例尺或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010 12030 I1 米1111表示图上1厘米的距离等于实际距离10米。作业设计课后反思六年级数学教师教学教案(模板)授课时间: 年月一日第一周第一节总第 课时授课教师科目数学年级六年级班级1 班课题总课时数_课时本课时序数第3课时*、田比例尺的应用本课时教学内谷课型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理解线段比例尺含义的基础上,能按给定的比例尺求相应的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2、使学生在认识比例、应用比例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比例以及比例尺的应用价值,感知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3、增强用数和图形描述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重点难点能按给定
25、的比例尺求相应的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法制、德育安全渗透点教学详细过程补充、纪实一、导入1 .在一幅地图上扬少M到南京相距 5厘米,实际相距100千米,你能求出这幅地 图的比例尺吗?2 .什么叫比例尺?求比例尺时要注意哪些问题?二、新授1 .出示例7,明确题意找出明华小学到少年宫距离的线段,说出题目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2 .分析比例尺1: 8000所表示的意义。引导分析:比例尺 1: 8000,说明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8000倍。也可以理解为比例尺1: 8000也就是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80米。3 .尝试列式根据对1 : 8000的理解你能尝试列出
26、算式吗?师:交流算法,说说为什么这样算?(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不同算法,为什么 会这样列式,要让学生根据对比例尺的意义的理解去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掌握不同 算法以及之间的联系。)4 .归纳、选择、教师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考选择方法进行解答,重点引导学 生理解和掌握用列比例式求实际距离的方法。5 .练习三、巩固1 .做“试一试”。先选择自己合适的方法算出学校到医院的图上距离。再引导 学生讨论怎样把医院的位置在图上表示出来。2 .做“练一练”先独立解题,在组织交流.3.做练习第3-6题。引导学生确定合适的比例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比例以及比例尺的应用价值。四、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又掌握了
27、什么新的本领?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比例尺的应用例7:明华小学到少年宫的图上距离是5厘米,实际距离是多少米?比例尺:1:8000解:设明华小学到少年宫的实际距离是X厘米,5: X= 1:8000X = 4000040000厘米=400米答:明华小学到少年宫的实际距离是400米.作业设计课后反思六年级数学教师教学教案(模板)授课时间: 年月日第一周第一节总第 课时授课教师科目数学年级六年级班级1班课题总课时数_课时本课时序数第3课时本课时教学内容用方向和品目离描述位置课型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北偏东(西)、南偏东(西)的含义,会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初步感受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
28、体位置的科学性。2.使学生经历描述物体方向和距离的过程,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有 条理地进行表达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重点难点能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感受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科学性。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法制、德育安全渗透点教学详细过程补充、纪实一、创设情境1 .师:这是一艘轮船在大海中航行的场景,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2 .师提问:灯塔1和灯塔2一个在东北方向,一个在西北方向,但是偏离的 角,样吗?从图上能看出来吗?3 .师揭示课题:东北方向指向东与北之间,西北方向指可西与北之间,但是 这样还不能准确表示灯塔 1和灯塔2的位置。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来研究确定 位置的
29、方法。二、学习描述物体的方向和距离1.学习用北偏东若干度、北偏四若寸度描述物体的方向。师:实际上,在野外或图上确定位置时,常把东北方向叫做北偏东,西北方向叫 做北偏西。现在你还能说说灯塔1和灯塔2在轮船的什么方向吗?师:从这副图上,你还可以看到什么?启发学生认识到:灯塔1在轮船的北偏东30度方圆;灯塔2在轮船的北偏西 55度方向等。追问:这样来描述物体的方向有什么好处?2 .学习求图中物体间的实际距离。师:为了更加精确地表示物体的位置,仅有方向还不够。想一想,还需要什么?追问:灯塔1到轮船的实际距离你能算出来吗?说说你打算怎样计算。3 .巩固练习。完成“练一练”从上图看,灯塔2在轮船的()偏(
30、)55。的方向()千米处。要求能完整地说出“灯塔 2在轮船北偏西55度方向的8千米处”。三、联系实际,进行运用板书设计用方向和距离描述位置灯塔21 灯塔17/轮船010 严 301米知道了物体的方向和距离,就能确定物体的位置。作业设计课后反思六年级数学教师教学教案(模板)补充、纪实授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第 节总第 课时授课教师科目数学年级六年级班级1 班课题总课时数_课时本课时序数第3课时本课时教学内容在平面图上绘制物体的位置课型教学目标1 .根据实际的方向和距离,在平面图上表示出相应的位置。2.使学生经历描述和画物体具体方向和距离的过程,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重点难点根据实际的方向和距离
31、,在平面图上表不出相应的位置。根据描述确定不同物体的位置。法制、德育安全渗透点教学详细过程一、导入新课师:我们已经学会描述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位置。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有关的知识。二、学习新知1 .学习例题2(1)出示例题问:你从图中发现了哪些信息?你能在图上指出清凉岛大约在 什么位置吗?(2)师:怎样才能在图中画出清凉岛准确的位置呢?(3)交流操作的具体步骤:先画出表示方向的射线,再确定灯塔到清凉岛的 图上距离。(4)提醒学生从表示黎明岛的点开始画起,并注意正确摆放量角器。确定灯塔到清凉岛的图上距离时要利用图中的比例尺进行思考。2 .完成“练一练:师出示试一试的题目,问:你能画出红枫岛的位置吗?三、巩固深化1 .方位练习师提出要求:北偏东 30度;南偏西60度;北偏西45度;南偏东80度。学生根据教师的描述在自己的本子上画出指定的位置。2 .完成练习第4题。学生自主完成,教师核对答案。3 .完成练习第5题。师:现在我们分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年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4年伊春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含答案详解(基础题)
- 2024年丰都县辅警招聘考试真题有答案详解
- 2024年佳木斯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含答案详解(轻巧夺冠)
- 2024年凉山州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详解(基础+提升)
- 2023年许昌辅警协警招聘考试备考题库附答案详解(综合题)
- 2024年中山辅警协警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含答案详解(精练)
- 2023年马鞍山辅警协警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含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3年雅安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含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3年甘南州辅警招聘考试题库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成人床旁心电监护护理规程
- 2025江苏扬州大数据集团子公司管理人员招聘1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参考
- 中职艺术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 医用化学(第三版)课件 -第20章 脂类化合物
- 四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课外辅导计划
- 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制度
- 急性阑尾炎课件
- 糖尿病伴心血管疾病的护理
- 银行物业服务承诺和质量保障措施
- 人工智能在智能水处理中的应用
- 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试题(谈心谈话、案例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