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定量包装的大米短斤少两工商按什么查处 ?这是典型的欺诈消费者行为,适用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然后竞合至消法,最后用产品质量法,这样的案子我办过了,但也通过了上级的检查欺诈办法第三条经营者在向消费者提供商品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欺诈消费者行为: (二)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使销售的商品份量不足的;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条规定,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条之规定,对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违反期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国家工商局50号令)第三条第(二)项规定,采取虚假或者不正当手段使销售的商品份量不足的属于欺诈消费者行为,依据该办法第五条规定转致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条规定处罚。用&
2、lt;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二十六条 生产者应当对其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产品质量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三)符合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罚则:第五十条 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释义】本条是对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法律责任的规定。 一、按照
3、本法第五条的规定,禁止在生产、销售的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第十二条规定,产品质量应当检验合格,不得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生产者、销售者违反上述产品质量义务的规定,就应当承担相应的产品质量责任。 二、“掺杂、掺假”,是指行为人以牟取非法利益为目的,故意在产品中掺入降低产品质量、影响产品正常使用性能的异物的一种质量违法行为。“以假充真”,是指行为人用一种产品冒充与其特征和特性不同的另一种产品,以欺骗的手段牟取非法利润,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一种违法行为。“以次充好”,是指行为人以低档次、低等级的产品冒充高档次、高等级的产品,或者用废旧产品、质量低劣的产品冒充新的产品、质量较高的产
4、品。不合格产品,是指产品质量不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要求,或者不符合明示采用的产品标准、产品说明、实物样品或者以其他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的产品。不合格产品包括劣质品和处理品两类。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是指将不合格产品进行伪装,充当合格产品的违法行为。用产品质量法第二十六条确实有点牵强附会,第二十六条主要是对产品质量问题作出规定,而非缺斤少两的数量问题。本案如果是通过消费者投诉发现案源的,可以直接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条进行处罚,当然也可以依其他相关法律处罚。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条 经营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对处罚机关和处罚方式有规定的,仿照法
5、律、法规的规定执行;法律、法规未作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的,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 (七)对消费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的; 如果是依据职权检查或其他方式发现案源的,可以按产品质量法第二十七条定性处罚(标示规格与实际不符)。 第二十七条 产品或者其包装上的标识必须真实,并符合下列要求:(三)根据产品的特点和使用要求,需要标明产品规格、等级、所含主要成份的名称和含量的,用中
6、文相应予以标明;需要事先让消费者知晓的,应当在外包装上标明,或者预先向消费者提供有关资料; 也可以依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来定性处罚(虚假宣传)。 第九条 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广告的经营者不得在明知或者应知的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文件 工商公字2007220号 关于对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五条第(四)项所列举的行为之外的虚假表示行为如何定性处理问题的答复 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你局关于对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五条第(四)项所列举的行为之外的虚假表示行为如何定性处理的请示(沪工商
7、公2007283号)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经营者在商品上对商品的安全标准、使用性能、用途、规格、等级、主要成份和含量、生产日期、有效期限、保质期等与商品质量相关的内容作虚假表示的,误导公众,扰乱市场竞争秩序,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五条第(四)项的规定,构成虚假表示行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依照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予以处罚。 (总局 印) 二七年十月十七日 1、 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对“短斤少两”等行为的法律法规依据1、城乡集市贸易管理办法第三十二条第(八)项规定,在集贸市场交易中,“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掺杂使假,短尺少秤的,应进行批评教育,并没收以假充真的物品;屡教不改的,酌情处以罚款
8、;情节严重的,按投机倒把行为处理”。2、 零售商品称重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第十条 >规定“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依照计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给予行政处罚: (一) 零售 商品经销者违反本办法第三条规定的; (二) 零售商品经销者销售的商品,经核称超出本办法附表 1、附表2规定的负偏差,给消费者造成损失的”。3、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 第五十一条规定“使用不合格计量器具或者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和伪造数据,给国家和销费者造成损失的,责令其赔偿损失,没收计量器具和全部违法所得,可并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该实施细则第六十
9、条第二款“ 本细则第五十一条规定的行政处罚,也可以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决定”。4、期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国家工商局50号令)第三条第(二)项规定,采取虚假或者不正当手段使销售的商品份量足的属于欺诈消费者行为,依据该办法第五条规定转致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条规定处罚。5、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第十二条规定,对定量包装商品的监督由“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对生产、销售的定量包装商品进行计量监督检查”。6、标准化法第二十条生产、销售、进口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的,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处理,法律、行政法规未作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没收产品和违法所得,并处罚款;造成严
10、重后果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标准化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三条生产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的,应当责令其停止生产,并没收产品,监督销毁或作必要技术处理;处以该批产品货值金额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五十的罚款;对有关责任者处以五千元以下罚款。销售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商品的,应当责令其停止销售,并限期追回已售出的商品,监督销毁或作必要技术处理;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该批商品货值金额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二十的罚款;对有关责任者处以五千元以下罚款。标准化法条文解释:第二十条、“生产、销售、进口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的,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处理”是指,违反规定有强制性标准内容的法律、法规,
11、如药品管理法、食品卫生法、环境保护法等等,由该法所规定的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处理。县级以上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处罚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规定进行。、法律、行政法规未作规定的,其处罚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决定。7、工业产品质量责任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一款第(七)项规定,生产、经销违反国家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和计量等法规要求的产品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没收其全部非法收入,并视其情节轻重,处以相当于非法收入的15%至20%的罚款。8、产品质量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构成销售不合格产品行为,依据产品质量法第五十条进行处罚。2、 计量短少(份量不足)的定量包装商品,能否认定为产品质量法所称的不合
12、格产品?有一种意见认为:计量或数量也属于产品质量范畴。产品质量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第(三)项规定,产品质量应当符合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短少(份量或数量不足)的,就不符合该项规定的要求,应当认定为不合格产品。产品质量法对“质量”一词未下定义,但国家强制性标准标准化基本术语(GB3935.183)对“质量”的定义是,“产品、过程或服务满足规定要求(或需要)的特征和特性总和”;国务院工业产品质量责任条例第二条第一款则规定,“产品质量是指国家的有关法规、质量标准以及合同规定的对产品适用、安全和其它特性的要求”;按照国际标准化
13、组织制定的国际标准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ISO84021994,该标准已为我国国家标准GB/T65831994等同采用)中的定义,产品质量是指产品“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和特性的总和”。产品质量一般包括产品的性能(适用性)、寿命(耐用性)、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和美学性等方面。广义的“产品质量”,既包括产品内在质量,也包括产品外在质量如花色、包装、装潢等。从广义上来讲,重量、体积、长度、面积等方面的数量,也是产品满足使用要求的特性之一。对于定量包装商品而言,当单件定量包装商品是作为一个整体作一次性使用时,该定量包装商品在重量、体积、长度、面积等方面的数量,如果出现短少或超过规定限
14、值的,会导致该包装商品的主要成分含量不符合要求,影响产品的适用性和安全性等特性,从而构成产品内在质量问题。甚至有些定量包装商品的规格,就是用其重量(净含量)、体积、长度、面积等的数量来区分的,如,药品中的针粉剂和水剂。又如,根据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1999)的规定,袋装水泥每袋净含量50公斤,且不得少于标注净含量的98%;随机抽取20袋总重量不得少于1000公斤。在建筑施工中使用袋装水泥时,不会去称重,而是直接按袋数计算重量。如果袋装水泥重量短少超过2%,就完全可能影响建筑安全。因此,袋装水泥重量短少超过国家标准规定限额的,就应当认定为存在内在质量问题,属不符合保障人
15、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的缺陷产品(不合格产品)。但是,在我国社会习惯中,数量和质量是两个并列的范畴当然,这时的“质量”一般是“狭义的质量”范畴,多指内在质量。有些定量包装商品,如米、面、油、盐等食品或者卷装电线等,其数量(净含量)短少时,不会影响该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等内在质量,往往是认定其为计量不合格,而不会认定为产品质量不合格。国家质检总局2005年出台的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第十八条就规定,生产、销售的定量包装商品,经检验其实际含量与标注净含量之差,大于允许短缺量的,责令改正,可处检验批货值金额3倍以下,最高不超过3万元的罚款。很显然,国家质检总局并未将数量(净含量)短少的定量包装商
16、品,认定为不合格产品。否则的话,国家质检总局就应当对生产、销售数量(净含量)短少的定量包装商品的行为,明确规定直接依据产品质量法第五十条处罚,而不应当是另行设定行政处罚。对数量(净含量)短少的定量包装商品是否属不合格产品的问题,在国家工商总局明确答复之前,作为产品质量法、计量法和标准化法主要执法机关之一的国家质检总局的意见,值得我们重视。当定量包装商品的数量短少不足于影响该产品内在质量时,我们不应当认定相关产品不合格。其实,产品质量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所称的产品质量状况,应当是指产品内在质量状况;不合格产品应当是指内在质量不符合要求的产品。作为外在质量表现的装潢、款式以及标注的厂名、厂址、生产日
17、期、有效期限、净含量、质量标志等事项不符合要求时,只要不影响产品内在质量的,都不应认定为不合格产品。三、对经销计量短少的定量包装商品案件,工商部门应当如何适用法律?质检部门对此类案件,一般是适用国家质检总局2005年公布的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第十八条实施行政处罚。而工商部门对此类案件的法律适用就比较复杂了。如果涉案产品数量短少足以影响产品内在质量,能够认定为不合格产品的,应按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有关销售不合格产品定性处罚;如果数量短少不足以影响产品内在质量的,就应当从以下方面考虑其法律适用。、按虚假表示定性问题。如前所述,产品的数量(份量或净含量)也属广义的质量范畴。定量包装商品计量(
18、数量、份量或净含量)短少的,也应当属于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五条第(四)项所禁止的“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行为。当然,虚假表示行为人一般应当是,在商品本身或其包装上标注相关内容的生产者;如果销售者参与了虚假标注行为,或者明知相关商品有虚假标注内容而故意不告知真实情况、故意消极不作为的,也应当认定为虚假表示行为人。、适用标准化法的问题。标准化法第十四条规定:“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禁止生产、销售和进口”。近年来,很多强制性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对特定定量包装商品的数量(份量或净含量)标注,作出强制性的要求。例如,前面提到的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19、GB1751999),对袋装水泥的数量有强制性规定;强制性国家标准液化石油气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GB 17267-1998),对不同型号的液化石油气钢瓶的重量充装允许偏差有强制性规定,超过最高限额的不安全,低于最低限额的属数量短少损害购买者权益;强制性国家标准复混肥料(复合肥料)(GB150632001),对袋装复混肥料(复合肥料)的净含量有强制性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04)、肥料标识内容和要求(GB183822001)、饲料标签(GB106481999)、消费品使用说明 化妆品通用标签(GB5296.31995),以及强制
20、性行业标准农药产品标签通则(NY 608-2002),均强制性要求在相关产品的标签上真实、准确地标注净含量(净重)或净容量。经销的相关产品的数量(净含量、净重或净容量)不符合上述强制性标准要求时,如果足以影响产品内在质量的,应认定为不合格产品,按产品质量法第五十条等有关销售不合格产品的法条处罚,其中数量不符合要求可能危及人体健康或人身、财产安全的,应认定为缺陷产品,按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九条处罚;如果尚不足以影响产品内在质量的,可按标准化法第二十条和标准化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三条处罚。、计量法实施细则的适用。计量法实施细则第五十一条规定:“使用不合格计量器具或者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和伪
21、造数据,给国家和消费者造成损失的,责令其赔偿损失,没收计量器具和全部违法所得,可并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该细则第六十条第二款规定,“本细则第五十一条规定的行政处罚,也可以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决定”。原国家技术监督局于1990年根据计量法及计量法实施细则制定的计量违法行为处罚细则第三十条,对“伪造数据”的解释是:“指单位或个人使用合格的计量器具,进行不诚实的测量,出具虚假数据或者定量包装商品实际量与标注量不符的违法行为”。据此,在定量包装商品上标注不真实的数量(份量或净含量、净容量)的,属于计量法实施细则第五十一条所规定的 “伪造数据”行为。不过,“伪造数据”行为人,应当是指相关数据的标注人。
22、经销计量短少的定量包装商品的销售者,不属于伪造数据行为人,除非该销售者参与或直接实施了相关数据标注行为。(四)、工业产品质量责任条例的适用。如前所述,根据该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一款第(七)项的规定,对生产、经销违反计量法规要求的产品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实施行政处罚。计量短少的定量包装商品,属于违反计量法实施细则第五十一条有关禁止伪造数据的规定的产品,对当事人经销计量短少的定量包装商品的行为,工商部门可以依据工业产品质量责任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一款第(七)项实施行政处罚。(五)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的适用。我国民法通则、合同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都对“欺诈行为”有规定,其含义是一致的,只不过适用范围有宽
23、有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68条指出,“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显然,认定欺诈行为,要求行为人主观上是故意作虚假陈述或故意隐瞒事实。当然,主观状态是可以通过客观行为表现出来的。鉴于消费者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和经营者法定的进货检查验收义务以及保护销售产品质量义务,国家工商局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第三条,就明确列举了13种足以认定经营者故意作虚假陈述或故意隐瞒事实的情形为欺诈消费者行为;第四条则从举证责任倒置入手,列举了5种情形,如果经营者不能证明自己确非欺骗、误导消
24、费者的,则推定其主观上“故意”,构成欺诈消费者。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第三条第(二)项有关“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使销售的商品份量不足的”,其实质内容是,“商品份量不足”是因为经营者采取了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所造成的。定量包装商品是以销售为目的,在一定量限范围内具有统一的质量、体积、长度、面积、计数标注等标识内容的预包装商品。定量包装商品发生计量短少时,一般都是该商品的生产者或最后的包装完成者所造成的。对于生产者明知的情况下,可以依据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处罚。对于销售者并未实施使涉案商品份量不足的任何行为,不能依据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第三条第(二)项认定当事人构成欺诈消费者。当然,如
25、果另有证据证明当事人明知或应知涉案商品计量短少却未如实告知的,可以直接认定当事人构成欺诈,但不是依据前述款项处罚。销售的定量包装产品重量不足如何处罚?(上) 在工商市场巡查中,常常遇见经营者销售的定量预包装产品实际重量小于标注的重量的问题,这是侵害消费者权利的行为,对该行为如何处罚却是众说纷纭。有的认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只对“销售的产品数量不足的”规定有法律责任,没有规定重量不足的法律责任;有的认为质量法没有对重量的规定,工商无法处罚;还有的认为应当依据计量法规定,由质检部门处罚。这是一个工商执法活动中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先看看下面的问题: 问:市场销售的建筑油漆外包装标明每桶
26、25kg,经过量称,每桶实际23kg,这种行为该如何处理,依据什么法律处理?属虚诈吗? 问:某品牌的大米包装上标注净含量为10公斤,实际只有8.2公斤,这样的行为如何处罚?问:某当事人经销水泥缺斤少两,包装明示50公斤/袋,经抽检,平均只有45公斤),对这种行为如何定性处罚?造成这些疑问的原因是我们对重量与质量的概念不清,错把日常生活中对重量的习惯表述与质量的概念对立起来了。一、质量是法定计量单位:上述问题中,在预包装的产品上标注的25kg、10公斤、50公斤。表示的是产品质量而不是重量。理由如下: (一)一九八四年一月二十日国务院通过了全面推行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意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
27、位。并同时发布了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一、我国的计量单位一律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本命令自公布之日起生效。过去颁布的有关规定。与本命令有抵触的, 以本命令为准。”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以下简称法定单位)包括: 表1-1 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量的名称单位名称单位符号长度米m质量千克(公斤)kg时间秒s电流安培A热力学温度开尔文K物质的量摩尔mol发光强度坎德拉cd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法定计量单位中根本没有“重量”这个计量单位,而代表千克(公斤)的是质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其中规定“7. 人民生活和贸易中,质量习惯称为重量。”就已经说明了,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称
28、之为“重量”的概念,实际上说的是质量。 比如:我们常常说汽车有载重量,但我们翻开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却发现,第四十八条“机动车载物应当符合核定的载质量,严禁超载;载物的长、宽、高不得违反装载要求,不得遗洒、飘散载运物” 第九十二条二款:“货运机动车超过核定载质量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超过核定载质量百分之三十或者违反规定载客的,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法律使用的计量用语也是质量。 1984年6月9日,国际计量局在180号文件中要求从1986年1月1日起大中小学教材一律按国务院命令,使用法定计量单位,“重量”这一概念也就从86年1月1日起停止使用。 (二)、国家质量监督局
29、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第二条第二款明确指出:“本办法所称定量包装商品是指以销售为目的,在一定量限范围内具有统一的质量、体积、长度、面积、计数标注等标识内容的预包装商品。”使用的依然是“质量”而没有“重量”。附表:允许短缺量质量或体积定量包装商品的标注净含 允许短缺量(T) g或ml量(Qn) g 或ml Qn的百分比 g或ml 050 9 50100 4.5 100200 4.5 200300 9 300500 3 5001000 15 100010000 1.5 1000015000 150 1500050000 1 长度定量包装商品的标注净含量(Qn)允许短缺量(T) m Qn5m
30、 不允许出现短缺量 Qn5m Qn×2% 面积定量包装商品的标注净含量(Qn)允许短缺量(T) 全部Qn Qn×3% 计数定量包装商品的标注净含量(Qn)允许短缺量(T) Qn50 不允许出现短缺量 Qn50 Qn×1%* (三)国家标准:GB7718-2004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5.1.4.2 应依据法定计量单位,按以下方式标示包装物(容器)中食品的净含量:a. 液态食品,用体积 L(l)(升) 、mL(ml) (毫升);b. 固态食品,用质量 g (克),kg (千克);c. 半固态或粘性食品,用质量或体积。5.1.4.3 净含量的计量单位应按表2标示。表2计量
31、方式净含量Q范围计量单位体 积Q 1000mLQ 1000mLmL (ml ) ( 毫升 )L ( l ) ( 升 )质 量Q 1000 gQ 1000 gg ( 克 )kg ( 千克 )可见,国家标准对食品预包装要求标注的也是质量而不是重量。二、重量不用作法定计量单位 在地球上的任何物体由于地心吸引力作用,而使物体具有向下的力,叫做重力,也叫重量。由于在地球引力下, 重量和质量是等值的, 但是度量单位不同。重量等于该物体的质量与重力加速度值的乘积,即:重量=质量×G;质量为1千克的物质受到外力1牛顿时所产生的重量称为1千克重。也可见,重量就是重力。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中,
32、“重量”不是作为法定计量单位的,“重力”才是法定计量单位,量的名称是“力”或“重力”,计量单位是牛顿(N),或者kg·m/s2(每秒米秒公斤米)。 质量和重量是完全不同性质的两个物理概念,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物体的重量是随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而改变的。为了避免质量和重量的混淆,在现在教科书中都不再使用“重量”一词。 由于在同一引力情况下,重量与质量数字相等,所以我们日常一般用质量单位来代替重量,实际上是隐含了乘以重力加速度(G)。譬如,人们到市场上去买蔬菜、或买肉买鱼,总是说买多少斤或多少公斤,实质上是指的质量,习惯上就认为是重量。这就是我们日常使用重
33、量代替质量的由来,但在国家已经明令停止使用“重量”的概念后、特别是在法律概念、法律用语上、执法活动中就必须以国家规定的计量单位为准。 目前,我国有的部门规定仍然沿用“重量”的用语,如质检部门发布的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管理办法,但细读内容,仍然指的是质量。这也说明,我们在行政执法中坚持使用法定计量单位的任务还很重。三、预包装产品标示的“重量”不足的适用法律在从概念上、国家标准上、法律上区分清楚了质量与重量的用语后,就可以明确知道,在预包装的产品上标注的25kg、10公斤、50公斤等数字表示的是产品质量。标注的质量状况与实际不符、低于实际标注的数额时,就违反了产品质量法第二十六条二款“产品质
34、量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三)符合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的规定。当低于标注数额的负偏差大于国家标准允许值时,该产品就可以判定为不合格产品了。工商部门在流通领域产品质量的监管中,销售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产品不合格的,按质量法第五十条“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定性处罚;销售者有证据证明确实不知道的,按产品质量法第五十五条按“销售禁止销售的产品”定性,比照第五十条“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予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四、厘清与质量有关的几个概念(一)含量、净含量与质量。在定量包装产品中,含量是指特定物质中所包含的某种成分的量,用百分比表示。如
35、含铁量,脂肪含量。;是含有某种物质的量的意思。如牛奶的脂肪含量表示为:3.6g/100ml。即:在100毫升的牛奶中,脂肪的质量占3.6克;定量包装产品上标注的净含量,是指除去包装容器和其他包装材料后内装商品的量,也是指由生产者或者销售者在定量包装商品的包装上明示的商品的含有量。这个含有的“量”既可以是指质量的含有量,也可以是指体积、容积、长度、面积的含有量。 比如,在水泥包装上标明“净含量”为:50kg,是指的除去包装质量以后,水泥的质量。再比如:100ml的定量包装饮料,指的是除去包装体积以外的、饮料的容积。按照法定允许短缺量标准,标注100ml量,负偏差不得低于4.5ml。可见,含量、净
36、含量不是专指的质量,也包括体积、容积的量。工商部门在对流通领域产品质量进行监管时,一般是委托检测机构检验,检验机构对某个产品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检验,但检测出某个物质的含量不符合国家标准时,判定整个产品为质量不合格产品。这里由个别物质含量不符合规定,判定整个产品不合格的过程,就是产品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含量与质量是个别与整体的关系,个别物质的质量相加,就是产品的整体质量;个别物质质量的不合格也可以导致整个产品质量不合格;整体产品质量不合格也不等于该产品中所有物质的质量含量不合格。(二)容量与质量容量用升(l)、毫升(ml)表示,质量是用克(k)、千克(kg)表示,某液体物质的质量与该物质的密
37、度与体积大小以及温度、气压有关。比如,体积为1升汽油,质量为多少克(g)?取90号汽油的平均密度在常温和标准大气压下为720克/升汽油的质量=密度×体积=720克/升×1升=720克。既:1升汽油的质量为720克。再比如,某个经营者销售的食用油上标注的净含量是5升,就是说:除去包装以外,食用油的净含量是5升。那么该食用油的质量是多少(就是我们常说的:重量是多少)?首先,要取得该食用油的密度数据,由于大豆油、菜籽油的密度是不同的,我们取花生油在常温下的平均密度值为0.92kg/l,该食用油的质量=0.92(kg/l)×5(l)=4.6kg用日常用语说:就是5升花生油
38、的“重量”是4.6公斤。按照零售商品称重计量监督规定的允许短缺量,短缺量不得大于1.5%,即:5升×1.5%=0.075升。4.6公斤×1.5%=0.069公斤.即:5升的短缺量大于0.075升;或者大于0.069公斤,就属于不合格产品了。(三)、数量、份量、计量。法律规定经营者销售的产品数量不足、分量不足、计量不准确等等,虽然与质量有一定关系,但不是质量本身。在执法中应当细心区别,这里就不一一论述了,否则就得将中学课本抄一遍了。已经是第一篇下一篇:销售的定量包装产.|返回日志列表转 销售的定量包装产品重量不足如何处罚?(下) 分享 复制地址 日志地址: 五、计量法规能否对
39、产品“缺斤少两”的行为进行处罚?有的同志认为,对经营者“缺斤少两”的产品,可以适用计量法实施细则;细则第五十一条规定:“使用不合格计量器具或者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和伪造数据,给国家和消费者造成损失的,责令其赔偿损失,没收计量器具和全部违法所得,可并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第六十条第二款规定,“本细则第五十一条规定的行政处罚,也可以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决定”。据此认定,在定量包装商品上标注“重量”不真实的,属于计量法实施细则第五十一条所规定的 “伪造数据”行为。这种观点并不能说不对,但与我们前面谈到的在产品上标注不真实的质量属于不合格产品是不同的论题,是不同构成要件的不同违法行为。前面已经谈到,对定量包装产品上标注的质量与实际不符的,定性是按质量法“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与“伪造数据”的违法行为是不同的。相互之间也被有替代、包含关系。“缺斤少两”说的是产品;“伪造数据”说的是经营者行为。比如粮食收购经营者故意少报收购数量;市场中的经营者,利用不合格杆秤坑害消费者等等。对于预包装产品的销售者来说,几乎没有“伪造数据”的可能,一般来说预包装产品的销售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中物理课标心得体会
- 初中团委自查报告
- 初中生志愿服务心得体会
- 2025年现代景观试题及答案详解
- 辽宁省2025年公务员考试面试模拟测试卷
- 2025年安徽省公务员行测模拟练习卷
- 2025年保育考评员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新晴野望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二甲评审院感应知应会试题及答案(共240题)
- 湖南省2025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押题卷
- 二零二五年度车辆抵押担保资产管理合同范本
- 重症监护科口腔护理
- 2025年党纪法规知识测试题(含答案)
- 运输公司合同预付款协议
- 卫生系统护士岗位招聘基础护理学模拟试题(含答案)
- 服装设计职业生涯
- 报关单、箱单、形式发票、订单模版
- 直线的投影课件
- 实验小学教育数字化转型十五五规划
- 脑卒中康复治疗教案
- JG/T 388-2012风机过滤器机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