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雷达探测报告_第1页
地质雷达探测报告_第2页
地质雷达探测报告_第3页
地质雷达探测报告_第4页
地质雷达探测报告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完美格式.编辑目 录1概述 11.1 工程概况 11.2 工作内容 11.3 探测工作量 11.4 检测结果分类标准 22现场探测 22.1 仪器设备 22.2 主要采集参数 32.3 探测方法原理 33探测结果与分析 43.1 资料分析与解释 43.2 检测结果 54附 图 5专业.资料整理1概述1.1 工程概况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沈阳至铁岭城际铁路(松山道义)工程土建施工第四合同段工程学院站辽宁大学站区间(以下简称工辽区间)。区问南起工程学院站,沿京沈街向北至辽宁大学站止,起止里程为右K5+283.200 K6+584.100,区间全长1300.9米。本次探测区域位于工程学院站至

2、辽宁大学站 区间,探测时间为2013年05月06日,探测阶段为完工探测。1.2 工作内容根据任务要求,沈阳地铁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于 2013年05月06日14点对 工辽区间进行完工探测,探测的目的是查找区间结构上方地层中空洞与水囊等 不良地质灾害,对探测结果进行分类,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建议,以供施工单位参 考。本次探测均采用80Mhz天线进行探测。1.3 探测工作量根据本次探测任务,工辽区间(京沈街)实际布置测线 9条,探测累计长 度为1677 m,共21条剖面,详见雷达测线图及雷达数据图。本次探测测线的实际长度如表1所示:工辽区间完工探测测线长度一览表表1测线编号测线位置区间里程测线总长(m)左

3、线左测线(m)K5+283 K5+843 、K6+120 K6+260 、K6+323 K6+373682左线中心测线(m)672左线右测线(m)260联络通道加密测线K6+19563合计16771.4 检测结果分类标准检测结果分类如表2所示检测结果分类表表2类别特征建议I地层密实、尢局含水无需处理n小范围局含水、土质疏松加强检测m脱空、大范围高含水、大范围土质疏松钻孔验证、视验证结果进一步处理w较大脱空、水囊应立即验证,及时处理(必要时采取抢险措施)注:地层的详细描述见检测结果。2现场探测2.1 仪器设备本次检测采用了意大利IDS公司生产的RIS-K2最新型探地雷达设备,天线 选才80 80

4、MHz屏蔽天线。图1RIS-K2型探地雷达主机RIS-K2型探地雷达主要用于工程地质勘测,如地下管线、建筑、路基、地基、 节理带断裂带分布、地下溶洞及地下水分布、河床形态研究,滑坡分析、浅层金属,隧道检测、井下超前预报,考古探测等方面。因此选定的该型雷达系统配置 满足本次探测要求。能够快速准确的探测地下信息情况, 了解地下地层信息,为 各种病害的防治提供详实的数据及技术支持。2.2 主要采集参数扫描速率:850扫/秒脉冲重复频率:400KHz(高速的脉冲重复频率使数据收集更快)时 窗:256 nsec采样点数:512叠 加 数:132 768分辨率:5Psec工作温度:1050cA/D 转换:

5、16bit2.3 探测方法原理探地雷达作为工程物探检测的一项新技术,具有连续、无损、高效和高精度 等优点。探地雷达由一体化主机、天线及配套软件等部分组成,根据电磁波在有 耗介质中的传播特性,探地雷达以宽频带短脉冲的形式向介质内发射高频电磁波 (几MHz-几GHz),当其遇到不均匀体(界面)时会反射部分电磁波,其反射系数由 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决定,通过对雷达主机所接收的反射信号进行处理和图像解 译,达到识别隐蔽目标物的目的。电磁波在特定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V是不变的,因此根据探地雷达记录 上的地面反射波与反射波的时间差A T,即可据下式算出异常的埋藏深度 H:H =V T 2(1)式中,H即为目标

6、层厚度;V是电磁波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其大小由下式表示:V =C . ;(2)式中,C是电磁波在大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3X108m/s; &为相对介电常数,取决于地下各层构成物质的介电常数雷达可测量信号到达目标的当满足下面条件时,隐蔽物可由雷达探传输时间,利用传播速率计算出:图2 探地雷达工作原理示意图雷达波反射信号的振幅与反射系数成正比, 在以位移电流为主的低损耗介质 中,反射系数r可表示为:式中,£ 1、e 2为界面上、下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反射信号的强度主要取决于上、下层介质的电性差异,电性差异越大,反射信号越强。雷达波的穿透深度主要取决于地下介质的电性和中心频率。导电率越 高,穿透深度越小;中心频率越高,穿透深度越小,反之亦然。3探测结果与分析3.1 资料分析与解释探地雷达数据处理包括预处理( 标记和桩号校正,添加标题、标识等)和 处理分析,其处理流程如图3所示,其目的在于压制规则和随机干扰, 以尽可能 高的分辨率在探地雷达图像剖面上显示反射波,突出有用的异常信息(包括电磁波速度,振幅和波形等)来帮助解释。探地雷达所接收的是来自地下不同电性界面的反射波,其正确解释取决于检测参数选择合理、数据处理得当、模拟实验类比和读图经验等因素。 下面为数据处理流程图图3探地雷达数据处理流程图3.2 检测结果在测线布置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