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必修必修第三章第三章 区域产业活动区域产业活动教学指导意见解读温州中学温州中学 雷雷 鸣鸣 “教学要求教学要求”的解读的解读3.1 3.1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基本要求基本要求 : : 1. 1.了解农业、矿业、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等产业了解农业、矿业、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等产业活动的主要区位条件。活动的主要区位条件。 2.2.理解区位条件变化对产业活动的影响。理解区位条件变化对产业活动的影响。 3.3.了解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的地域联系方式(生了解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的地域联系方式(生产协作、商贸联系、科技与信息联系)。产协作、商贸联系、科技与信息联系)。 4.4
2、.举例说明产业活动的地域差异。举例说明产业活动的地域差异。 基本要求基本要求 : : 1. 1.了解农业、矿业、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等产业了解农业、矿业、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等产业活动的主要区位条件。活动的主要区位条件。 能说出农业、矿业、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等产业能说出农业、矿业、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等产业活动的主要区位条件有哪些?还要知道为什么活动的主要区位条件有哪些?还要知道为什么?1.1.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 农业、矿业、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等产业活动的农业、矿业、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等产业活动的主要区位条件主要区位条件(b )(b )3.1 3.1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产
3、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基本要求基本要求 : : 2. 2.理解区位条件变化对产业活动的影响。理解区位条件变化对产业活动的影响。 能结合实例解释区位条件变化对产业活动的影响。能结合实例解释区位条件变化对产业活动的影响。1.1.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变化对产业活动的影响区位条件变化对产业活动的影响 (b )(b )3.1 3.1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基本要求基本要求 : : 3. 3.了解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的地域联系方式(生了解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的地域联系方式(生产协作、商贸联系、科技与信息联系)。产协作、商贸联系、科技与信息联系)。
4、 知道产业活动的地域联系方式有哪些?怎样联知道产业活动的地域联系方式有哪些?怎样联系?能对实例进行判断。系?能对实例进行判断。2.2.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的地域联系方式(生产协作、商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的地域联系方式(生产协作、商贸联系、科技与信息联系)贸联系、科技与信息联系) ( (c ) )3.1 3.1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基本要求基本要求 : : 4.举例说明产业活动的地域差异。举例说明产业活动的地域差异。举出实例或给出实例说明产业活动的地域差异。举出实例或给出实例说明产业活动的地域差异。3.1 3.1 产业活动的
5、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发展要求发展要求 : : 运用运用“因地制宜因地制宜”的产业布局原理,分析某一地的产业布局原理,分析某一地区产业的地域分布及空间集聚现象。区产业的地域分布及空间集聚现象。 能根据能根据“某一地区产业的地域分布及空间集聚现某一地区产业的地域分布及空间集聚现象象”的实例,解释它是如何体现的实例,解释它是如何体现“因地制宜因地制宜”这一产这一产业布局原理的,或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业布局原理的,或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3.1 3.1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说明说明 : :对于对于“区位区位”和和“技术的地域扩散形
6、式技术的地域扩散形式”作一般了解。作一般了解。 不作知识上的要求,通过阅读使学生认识到区位不作知识上的要求,通过阅读使学生认识到区位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可作为引课之用,或插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可作为引课之用,或插入教学环节中,或取消。入教学环节中,或取消。阅读材料阅读材料1:P50 作为拓展学生知识面之用,不作知识上作为拓展学生知识面之用,不作知识上的要求。的要求。阅读材料阅读材料2:P54 作为教材中作为教材中“科技与信息联系科技与信息联系”的解释、补充,的解释、补充,帮助学生理解,不作知识上的要求,特别是帮助学生理解,不作知识上的要求,特别是“技术技术的地域扩散的形式的地域扩散
7、的形式”。阅读材料阅读材料3:P56 作为正文的解释,不作知识上的要求,但可以作为正文的解释,不作知识上的要求,但可以作为一个教学案例。作为一个教学案例。阅读材料阅读材料4:P58“活动活动”的要求的要求 通过通过“活动活动”,让学生得出让学生得出“聚落聚落的区位条件是可以的区位条件是可以改变的改变的”,“区位区位条件影响聚落的形条件影响聚落的形成和发展成和发展”的结论,的结论,同时为后续同时为后续“交通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展的影响”的教学的教学作好铺垫。作好铺垫。 活动活动1:P51“活动活动”的要求的要求 作为课堂练习,通作为课堂练习,通过过“活动活动”,使学生加,
8、使学生加深理解主要区位条件对深理解主要区位条件对产业活动的影响。活动产业活动的影响。活动时,教师可以提示:对时,教师可以提示:对主导因素指向明显的企主导因素指向明显的企业,往往会在主要区位业,往往会在主要区位条件比较好的地方落户,条件比较好的地方落户,如甜菜制糖如甜菜制糖原料产地原料产地(称为(称为“原料指向原料指向型型”),普通服装),普通服装廉廉价劳动力(称为价劳动力(称为“劳动劳动力指向型力指向型”)等,以帮)等,以帮助学生理解。助学生理解。 活动活动2:P52“活动活动”的要求的要求 通过通过“活动活动”,使学生学会对具体的使学生学会对具体的一个地区或一个案例一个地区或一个案例进行生产
9、协作上的分进行生产协作上的分析,并进行简要的评析,并进行简要的评价,从而加深理解产价,从而加深理解产业活动的地域联系。业活动的地域联系。活动活动3:P53“活动活动”的要求的要求 通过通过“活动活动”,使学生知道生产协作和联系的主,使学生知道生产协作和联系的主要形式有集聚型和分散型;学会通过某产业活动的地要形式有集聚型和分散型;学会通过某产业活动的地域联系的分析,来评价这一产业活动在地域分布上的域联系的分析,来评价这一产业活动在地域分布上的合理性。合理性。活动活动4:P55“活动活动”的要求的要求 第第1 1、3 3题作为巩固练习。第题作为巩固练习。第2 2、4 4题,实践题,实践“活动活动”
10、,加强知识应用。加强知识应用。活动活动5:P56-573.2 3.2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基本要求基本要求 : :1.1.了解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技术条件对农业了解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技术条件对农业生产与布局的影响。生产与布局的影响。2.2.了解农业地域分工,常见的农业地域类型特点。了解农业地域分工,常见的农业地域类型特点。3.3.了解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的地域分布和区位因素。了解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的地域分布和区位因素。 发展要求发展要求 : :结合实例,综合分析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结合实例,综合分析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 说明说明 : :联系当地农业生
11、产实际,理解绿色农业的生态意义。联系当地农业生产实际,理解绿色农业的生态意义。 “教学要求教学要求”的解读的解读3.2 3.2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基本要求基本要求 : : 1. 1.了解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技术条件对农了解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技术条件对农业生产与布局的影响。业生产与布局的影响。“教学要求教学要求”的解读的解读 知道农业的三大区位因素;这三大区位因素对农知道农业的三大区位因素;这三大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与布局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能结合实业生产与布局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能结合实例分析、判断主要区位因素。例分析、判断主要区位因素。3
12、.3.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区位因素 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科学技术条件对农业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科学技术条件对农业生产与布局的影响。生产与布局的影响。 (c ) 3.2 3.2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基本要求基本要求 : : 2. 2.了解农业地域分工,常见的农业地域类型特点。了解农业地域分工,常见的农业地域类型特点。“教学要求教学要求”的解读的解读 了解农业地域类型和农业地域分工的含义;了解农业地域类型和农业地域分工的含义;知道常见的农业地域类型(知道常见的农业地域类型(6 6种);能举出实例种);能举出实例或根据案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或根据案例说明主
13、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4.4.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地域类型的含义农业地域类型的含义( (a) ) 常见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特点常见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特点(b )3.2 3.2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基本要求基本要求 : : 3. 3.了解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的地域分布和区位因素。了解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的地域分布和区位因素。“教学要求教学要求”的解读的解读 能根据图示判断小麦、水稻、玉米生产的地能根据图示判断小麦、水稻、玉米生产的地域分布,并说出其区位因素。域分布,并说出其区位因素。4.4.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地域类型 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的地域分布和区位因素主要粮食作物生
14、产的地域分布和区位因素(c ) 3.2 3.2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教学要求教学要求”的解读的解读发展要求发展要求 : : 结合实例,综合分析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结合实例,综合分析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 能结合实例,从农业的三大区位因素入手,能结合实例,从农业的三大区位因素入手,对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进行分析,并概对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进行分析,并概括总结其形成原因;能对农业地域类型的案例进括总结其形成原因;能对农业地域类型的案例进行分析、判断。行分析、判断。3.2 3.2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教学要求教学要
15、求”的解读的解读说明说明 : : 正文地位。通过正文地位。通过阅读,能知道农业生阅读,能知道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的依赖产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主要体现在热量、性,主要体现在热量、光照、地形和水分等光照、地形和水分等方面;经过分析能理方面;经过分析能理解自然条件的四个要解自然条件的四个要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阅读材料阅读材料1:P593.2 3.2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教学要求教学要求”的解读的解读说明说明 : : 是对教材的解释、说明。通过阅读,能理解农业技是对教材的解释、说明。通过阅读,能理解农业技术装备和生产技术对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重要意义;
16、了术装备和生产技术对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重要意义;了解解“耕作制度耕作制度”的含义。的含义。阅读材料阅读材料2:P60613.2 3.2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教学要求教学要求”的解读的解读说明说明 : : 知识拓展或补知识拓展或补充。不作知识上的充。不作知识上的要求。要求。阅读材料阅读材料3:P61-623.2 3.2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教学要求教学要求”的解读的解读说明说明 : : 正文的地位。正文的地位。通过阅读,能知道通过阅读,能知道6 6种常见的农业地域种常见的农业地域类型,并能说出这类型,并能说出这些农业地域类型的些
17、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特点。主要特点。阅读材料阅读材料4:P63-643.2 3.2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活动活动”的要求的要求 作为巩固练习。作为巩固练习。活动活动1:P603.2 3.2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活动活动”的要求的要求作为巩固练习。作为巩固练习。活动活动2:P613.2 3.2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活动活动”的要求的要求作为巩固练习。作为巩固练习。活动活动3:P623.2 3.2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活动活动”的要求的要求 通过通过“活动活动”,知
18、道农业生产的分类;,知道农业生产的分类;了解地理事物的分类方法。了解地理事物的分类方法。活动活动4:P653.2 3.2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活动活动”的要求的要求 通过通过“活动活动”,能据图说出三类粮食作物的分布,能据图说出三类粮食作物的分布地区、形成原因。学会通过作物生长习性和自然条件地区、形成原因。学会通过作物生长习性和自然条件相结合来分析作物分布的形成原因。相结合来分析作物分布的形成原因。活动活动5:P653.2 3.2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活动活动”的要求的要求活动活动6 6:P66P66 知识应用。知识应用。活动
19、活动7 7:P66P66 调查活动。调查活动。3.33.3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工业的地域联系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工业的地域联系基本要求基本要求 : :1.1.了解运输、土地、集聚对工业生产与布局的影响。了解运输、土地、集聚对工业生产与布局的影响。2.2.结合实例对某工业部门布局进行利弊分析。结合实例对某工业部门布局进行利弊分析。3.3.了解了解“投入投入产出产出”的工业生产链。的工业生产链。4.4.了解工业区位因素变化对产业转移、集聚的影响。了解工业区位因素变化对产业转移、集聚的影响。5. 5. 理解环境与工业生产的关系。理解环境与工业生产的关系。 发展要求发展要求 : :结合实例,分析工业地域的区位
20、条件、发展特点。结合实例,分析工业地域的区位条件、发展特点。 说明说明 :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因素没有本质区别。工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因素没有本质区别。工业区位因素是指宏观的,工业布局因素则更具体。业区位因素是指宏观的,工业布局因素则更具体。 “教学要求教学要求”的解读的解读3.33.3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工业的地域联系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工业的地域联系基本要求基本要求 : : 1. 1.了解运输、土地、集聚对工业生产与布局的影响。了解运输、土地、集聚对工业生产与布局的影响。“教学要求教学要求”的解读的解读 知道影响工业区位的三大主要因素;结合实例分析,知道影响工业区位的三大主要因素;结合
21、实例分析,了解这三大主要因素与工业生产、布局的关系。了解这三大主要因素与工业生产、布局的关系。5.5.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区位因素 运输、土地、集聚对工业生产与布局的影响运输、土地、集聚对工业生产与布局的影响(b )3.33.3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工业的地域联系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工业的地域联系基本要求基本要求 : : 2. 2.结合实例对某工业部门布局进行利弊分析。结合实例对某工业部门布局进行利弊分析。“教学要求教学要求”的解读的解读 了解自然资源、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因素、生产技了解自然资源、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因素、生产技术因素、市场因素和环境生态因素等对工业布局的影术因素、市场因素和环境生态因素等对工
22、业布局的影响响 ;能结合实例对某工业部门布局进行利弊分析,并;能结合实例对某工业部门布局进行利弊分析,并学会分析方法。学会分析方法。5.5.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区位因素 自然资源、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因素、生产技术因自然资源、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因素、生产技术因素、市场因素和环境生态因素等对工业布局的影响素、市场因素和环境生态因素等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c ) 3.33.3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工业的地域联系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工业的地域联系基本要求基本要求 : : 3. 3.了解了解“投入投入产出产出”的工业生产链。的工业生产链。“教学要求教学要求”的解读的解读 了解工业生产活动过程和工业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了解
23、工业生产活动过程和工业各部门之间的联系。6.6.工业联系和工业区域工业联系和工业区域 “投入投入产出产出”工业生产链的含义工业生产链的含义(b )3.33.3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工业的地域联系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工业的地域联系基本要求基本要求 : : 4.了解工业区位因素变化对产业转移、集聚的影响。了解工业区位因素变化对产业转移、集聚的影响。“教学要求教学要求”的解读的解读 结合实例分析,了解世界各地工业转移和工业集结合实例分析,了解世界各地工业转移和工业集聚的原因,加深理解工业区位因素对产业转移和集聚聚的原因,加深理解工业区位因素对产业转移和集聚的影响。的影响。6.6.工业联系和工业区域工业联系和工
24、业区域 工业区位因素变化对工业转移、集聚的影响工业区位因素变化对工业转移、集聚的影响(b )3.33.3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工业的地域联系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工业的地域联系基本要求基本要求 : : 5. 5. 理解环境与工业生产的关系。理解环境与工业生产的关系。 “教学要求教学要求”的解读的解读 结合实例分析,了解不同工业对环境产生不同的结合实例分析,了解不同工业对环境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知道环境污染是工厂的区位因素之一;结影响,从而知道环境污染是工厂的区位因素之一;结合合“活动活动”分析有污染的工业部门的区位选择条件,分析有污染的工业部门的区位选择条件,并能进行合理布局。并能进行合理布局。6.6.工
25、业联系和工业区域工业联系和工业区域 环境与工业生产的关系环境与工业生产的关系(c ) 发展要求发展要求 : :结合实例,分析工业地域的区位条件、发展特点。结合实例,分析工业地域的区位条件、发展特点。 3.33.3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工业的地域联系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工业的地域联系“教学要求教学要求”的解读的解读 学会从某地区的工业区位条件入手分析,得出学会从某地区的工业区位条件入手分析,得出该工业地域的形成原因,并概括其发展特点。该工业地域的形成原因,并概括其发展特点。3.33.3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工业的地域联系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工业的地域联系“教学要求教学要求”的解读的解读说明说明 : : 工业的区位因
26、素与工业布局因素没有本质区别。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因素没有本质区别。工业区位因素是指宏观的,工业布局因素则更具体。工业区位因素是指宏观的,工业布局因素则更具体。 3.33.3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工业的地域联系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工业的地域联系“教学要求教学要求”的解读的解读 正文的地位。正文的地位。通过阅读,能了解通过阅读,能了解自然资源、自然条自然资源、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因素、件、社会经济因素、生产技术因素、市生产技术因素、市场因素和环境生态场因素和环境生态因素等对工业布局因素等对工业布局的影响。的影响。 阅读材料阅读材料1(P68):):3.33.3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工业的地域联系工业的区位因素
27、与工业的地域联系“教学要求教学要求”的解读的解读 作为知识的作为知识的拓展和补充,拓展和补充,不作知识上的不作知识上的要求。要求。阅读材料阅读材料2(P69):):3.33.3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工业的地域联系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工业的地域联系“教学要求教学要求”的解读的解读 作为知识的拓作为知识的拓展和补充,不作展和补充,不作知识上的要求。知识上的要求。阅读材料阅读材料3( P 74):):3.33.3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工业的地域联系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工业的地域联系“活动活动”的要求的要求 通过通过“活动活动”,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需求,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工
28、业区位因素以的变化,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区位因素以及各因素所起的作用在不断变化。及各因素所起的作用在不断变化。活动活动1:P683.33.3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工业的地域联系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工业的地域联系“活动活动”的要求的要求要提示风向、风频的基要提示风向、风频的基本概念和风向频率图的本概念和风向频率图的识别方法,结合第二章识别方法,结合第二章的城市布局知识进行分的城市布局知识进行分析,了解工业与居民区析,了解工业与居民区的关系。也为后续的的关系。也为后续的“工业与环境工业与环境”作铺垫。作铺垫。活动活动2:P693.33.3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工业的地域联系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工业的地域联系“
29、活动活动”的要求的要求作为知识应用;学会分析方法。作为知识应用;学会分析方法。活动活动3:P703.33.3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工业的地域联系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工业的地域联系“活动活动”的要求的要求 作为巩固练习。作为巩固练习。活动活动4:P713.33.3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工业的地域联系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工业的地域联系“活动活动”的要求的要求作为巩固练习。作为巩固练习。活动活动5:P72 3.33.3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工业的地域联系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工业的地域联系“活动活动”的要求的要求作为巩固练习。作为巩固练习。活动活动6:P733.33.3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工业的地域联系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工业的地域联系“
30、活动活动”的要求的要求 正文的地位。通过正文的地位。通过“活动活动”,知道环境污染是工,知道环境污染是工厂的区位因素之一;得出一些有污染的工业部门的区厂的区位因素之一;得出一些有污染的工业部门的区位选择条件,并学会进行合理布局。位选择条件,并学会进行合理布局。活动活动7:P743.33.3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工业的地域联系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工业的地域联系“活动活动”的要求的要求活动活动8 8:P74P747575 作为知识应用;学会分析方法。作为知识应用;学会分析方法。3.43.4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基本要求基本要求 : :1.1.了解水陆交通运输方式对聚
31、落形成、空间分布的了解水陆交通运输方式对聚落形成、空间分布的影响。影响。2.2.了解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与城镇兴衰的关系。了解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与城镇兴衰的关系。3.3.了解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的关系。了解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的关系。 发展要求发展要求 : :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布局的影响。 说明说明 : :不宜过多强调运输方式特点,重点讲述交通运输布局不宜过多强调运输方式特点,重点讲述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要求教学要求”的解读的解读3.43.4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
32、响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基本要求基本要求 : : 1. 1.了解水陆交通运输方式对聚落形成、空间了解水陆交通运输方式对聚落形成、空间分布的影响。分布的影响。“教学要求教学要求”的解读的解读 通过读图分析,能形成通过读图分析,能形成“交通便利的地方交通便利的地方有利于聚落的形成与发展有利于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结论。的结论。 知道交通条件对聚落的空间布局影响,表知道交通条件对聚落的空间布局影响,表现为聚落往往沿交通干线分布。现为聚落往往沿交通干线分布。7.7.交通运输与聚落交通运输与聚落水陆交通运输方式对聚落形成的影响水陆交通运输方式对聚落形成的影响(b )水陆交通运输方式对聚落空间分布
33、的影响水陆交通运输方式对聚落空间分布的影响(b ) 3.43.4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基本要求基本要求 : : 2. 2.了解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与城镇兴衰的关系。了解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与城镇兴衰的关系。“教学要求教学要求”的解读的解读 通过读图分析,得出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城通过读图分析,得出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城镇的分布规律;通过案例分析,说明一个地区交镇的分布规律;通过案例分析,说明一个地区交通条件的变化,会给这个地区的城市布局和发展通条件的变化,会给这个地区的城市布局和发展带来很大影响。带来很大影响。8.8.交通运输与城镇分布交通运输与城镇分布交通运
34、输条件的变化与城镇兴衰的关系及图示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与城镇兴衰的关系及图示(c ) 3.43.4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基本要求基本要求 : : 3. 3.了解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的关系。了解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的关系。 “教学要求教学要求”的解读的解读 通过读图分析,得出:商业活动离不开交通通过读图分析,得出:商业活动离不开交通运输,交通便利的地方就容易发展成为商业中心,运输,交通便利的地方就容易发展成为商业中心,商业中心的繁荣又能促进交通运输的发展。商业中心的繁荣又能促进交通运输的发展。 知道交通运输的发展对商业布局的影响。知道交通运输的发展对商业布局的影响。9.9.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 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的关系及图示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的关系及图示(c ) 3.43.4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要求教学要求”的解读的解读说明说明 : : 不宜过多强调运输方式特点,重点讲述交通运输不宜过多强调运输方式特点,重点讲述交通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共建筑空调系统维护与消毒指南
- 建筑工程项目工期及进度控制方案
- 六年级生态安全教学计划与策略
- 公司消防安全管理年终总结范文
- 教师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问卷
- 医院急救流程与人员职责分工
- 小学美术特色课程资源开发方法
- 美术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示范稿
- 企业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流程与策略
- 小学家长会主持稿及注意事项
- JG-T 191-2006 城市社区体育设施技术要求
- 2024年建筑业10项新技术
- 老年人安全用药与护理PPT
- 保险市场调研报告
- 财务管理中的成本与效益
- 金融信息安全培训
- 老年人营养与健康知识讲座
- 国网公司2021年电网资产统一身份编码物联网标签制作安装指导手册增量分册
- NB-T 47013.8-2012(JB-T 4730.8) 4730.8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8部分:泄漏检测
- 文言文阅读训练:黄宗羲《续师说》(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 儿童音乐剧《雪孩子》剧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