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比热容练习st_第1页
初中物理比热容练习st_第2页
初中物理比热容练习st_第3页
初中物理比热容练习st_第4页
初中物理比热容练习s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比热容练习1 .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相等,水的比热是煤油的2倍,水升高的温度是煤油的1/3倍,则它们的质量之比m水:m油是()A. 3:2 B. 2:3 C. 1:6D.6:12 .铜块的质量与铅块质量之比是2 : 1 ,如果它们升高的温度之比是2 : 3,则它们吸收的热量之比是(铜的比热容是铅的比热容的3倍)()A. 1 : 4 B. 4 : 1 C. 4: 9D. 9 : 13 .铁比铜的比热容大,它表示在质量相同及温度变化相同的条件下,铁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比铜;在质量相同及吸热或放热相同的情况下,铜的温度变化比铁 。4 .质量相等的一杯热水和一杯冷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则它们吸收的热量()A.初

2、温不知,无法判断B.吸收的热量一样多C.热水吸收的热量多D.冷水吸收的热量多5 .铜块的质量与铅块质量之比是2 : 1 ,如果它们升高的温度之比是2 : 3,则它们吸收的热量之比是 (铜的比热容是铅的比热容的3倍)()A. 1 : 4 B. 4 : 1 C. 4: 9D. 9 : 16 .关于热传递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热量-一定多B.质量比较大物体含有的热量比较多C.热量总是从含有热量多的物体传递到含热量少的物体D.热量总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7 .初温和质量都相同的铜块和铁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将它们相互接触,则()A .它们之间不发生热传递B .热由铜块传

3、给铁块C .热从铁块传给铜块D .无法判断8 .质量都相同的铜块和铁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将它们相互接触,则()A .它们之间不发生热传递B .热由铜块传给铁块C .热从铁块传给铜块D .无法判断9 .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各一杯,在相同的炉子上加热相同的时间后()A .水比煤油温度升高得多B .水比煤油温度升高得少C .水和煤油温度升高得一样多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10 .两个物体,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升高相同的温度,则()A .两个物体的质量必相等B .两个物体的比热必相等C .两个物体中质量较大的比热小D .两个物体中质量较大的比热大11 .甲、乙两物体,质量和温度都相同,把甲放入一杯热

4、水中搅拌后,水温降低了5C,将甲取出来,把乙放进去搅拌后(水量、能量损失不计),水温又降低了 5C,由此可知:()A.甲物体的比热容较大B.乙物体的比热容较大C.甲乙两物体比热容一样大D.无法判断12.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酒精,分别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加热(不计热量损失),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线如图15-6所示,关于a、b两种液体的鉴别结论正确的是()A. a的比热大,是水B. a的比热大,是酒精C. b的比热大,是水D. b的比热大,是酒精13 .甲、乙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2: 3,吸收热量之比为 3: 1,它们升高的温度相同,则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A . 9 : 2B,

5、2 : 9C, 1 : 2D, 2 : 114 .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金属块,初温度也相等,如把甲投入一杯90c的水中,热平衡的水温下降了 5C,取出甲后,再把乙投入水中,热平衡时,水温又下降了 5C,比较甲、乙两金属的比热和吸收的热量,正确的是()A.甲的比热大于乙的比热B.甲的比热等于乙的比热C.甲的比热小于乙的比热D.甲吸收的热量大于乙吸收的热量15 .初温相同的甲、乙两球,它们的质量和比热容分别是m甲、c甲、m乙、c乙,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后,甲球可把热量传给乙球,则下列情况中不可能的是()A 、 m甲,m乙,c甲c乙 B 、 m甲m乙,c甲,c乙C、 m甲v m c甲c乙D m甲m乙,

6、c甲,c乙16 .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一块铝和一杯水,它们吸收相等热量后,把铝块投入水中,那么 ( )A、热量由水传给铝块B 、热量由铝块传给水C、水和铝块之间没有热传递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17 .一支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的温度计,当其玻璃泡浸没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一 2C;当它的玻璃泡浸没在 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示数为88c.则该温度计l格表示的温度值是,当用该温度计测量室温时,示数为 25C,实际的室温为 18 .将质量初温相同的铝、铜、铁三个球,浸没在沸水中煮较长的一段时间,则三个球的温 度。从沸水中吸热最多的是 球,吸热最少的是 球。(已知C铝C 铁C铜)19

7、.研究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在4只相同的烧杯中倒入一定质量的水和煤油,用4只相同的酒精灯加热,加热时间、液体的质量和温度变化分别如图所示。(1)比较图(a)和(d)可以得到:加热10分钟 翱d)(2)比较图(b)和(c)可以得到:比较图(a)和(c)可以得到:O20 .为了探究物质吸收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实验小组同学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加热质量 和初温都相同的液体,实验过程及观察到的现象如图 6所示。设加热时液体每分钟吸收的热量相等。请根据实验现象及相关条件归纳得出初步结论。加热4分钟加热3分钟(a)加热5分钟加热7分钟(b)(c)(d)分析比较图 6中(a)与(b)与(c)可得出

8、的初步结论 分析比较图6中(c)与(d)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21 .某兴趣小组在“研究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A.与物体升高的温度有关B.与物体的质量有关C.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为了验证以上猜想, 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做了如下实验,将50克的水装入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并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测量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数据记录在表一中, 然后在烧杯中再加入50克的水,重复上述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二中.(设水每分钟吸收的热量相等)表一50克水时间(分钟)0123456温度(C)20242832364044升高温度(C)04812162024表二100克水时间

9、(分钟)0123456温度(C)20222426283032升高温度(C)024681012表二时间(分钟)/温度(C)/升高温度(C)/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的第一行与第三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吸收的热量与升高的温度成正比.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第四列、第五列、第六列等有关数据及相关条件,经过推理,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水)吸收相等的热量, 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和表二中有关数据及相关条件,归纳得出的结论为: 为了验证猜想 (选填字母),请你把实验方案的设计填在表三中.在整个实验中所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与下列实验所用方法相同的是 A测定物质的密度B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

10、些因素有关C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D 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22.某小组同学在“研究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提出了以下三个猜想:(1)与物体升高的温度有关;(2)与物体的质量有关;(3)与物质的种类有关。图21为了验证以上猜想,小组同学用如图2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50克的水装入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并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测量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数据记录在表一中,然后在烧杯中再加入 50克的水,重复上述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二中。(设水每分钟吸收 的热量相等)表50克的水时间(分钟)0123456温度(C)20242832364044升高温度(C)04812162024表

11、二100克的水时间(分钟)0123456温度(C)20222426283032升高温度(C)024681012(1) 为了验证猜想(1)应该分析比较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2) 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第四列,第五列,第六列等有关数据及相关条件,经过推理,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3) 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和表二中有关数据及相关条件,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为:(4) 为了验证猜想(3)物体吸收热量与物质的种类是否有,请你简要说明实验方案23 .某校学生想为减少越来越严重的城市热岛效应献计献策。于是他们取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建筑材料粉末,用完全相同的实验器材做了 “探究物体温度的变

12、化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假设两种材料在加热时间相同时,吸收的热量相同),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 10所示。请观察实验操作及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材料甲-材料甲。材料乙材料乙#,加热前加热1 口分钟加热前加热1。分钟,Ca)(b) 图吠 (c)(d) ,(1)分析比较图10中的(a)与(b)或(c)与(d)可得:(2)分析比较图10中的(b)和(d)可得: ,请从改善城市热岛 效应的角度出发,你建议在建筑中使用材料 (选填“甲”或“乙”)。24 .为了探究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用如图所示的器材进行了三组实验,并记录有关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实验时,他对加热时间予以

13、控制,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的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质量大的,吸收的热量多。(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2、3(或4、5、6,或7、8、9)的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25 .小明和小华在家里烧水时发现,“烧开同样温度的一壶水比半壶水所需的时间长”。(1)根据这一现象他们猜想:水吸收热量的多少与水的质量有关,并进一步提出假设,你认为他的假设可能是:。(2)为了验证以上假设,他们来到实验室,各自用如图 16所示装置分别对不同质量 的水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他们通过观察 和计时器,并将相关数据记录在

14、表一 和表二中。(设水每分钟吸收的热量相等)柠-(水)时间(分钟)1234567质里(千克)20406080100120140升高温度(C)5表二(水)时间(分钟)1234567质里(千克)10203040506070升高温度(C)10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的第一行与第二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以归纳得到的结论是:囱】也(3)为进一步研究,小明和小华又选用煤油重复上述实验,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三中。(设水和煤油每分钟吸收的热量相等)表三(煤油)时间(分钟)0.511.522.533.5质里(千克)20406080100120140升高

15、温度(C)5在分析比较 质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后,他们还能得到的结论是:相同质量的不同物26 .某小组的同学为了研究“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做了如下实验。他们在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一定质量的甲、乙两种液体。实验时,用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对烧杯中的液体加热,并利用仪器测量液体的质量、升高的温度和加热时间,并将实验数据整理、记录分别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同一表格内液体的加热时间相等,表一内液体加热时间最短,表二次之,表三内液体加热时间最长。(设加热时间相等时,液体所吸收的热量相等)表一:甲液体表二:甲液体表三:乙液体实验序号质量 (克)升高的温 度(C )150202402532050实验 序号质量 (克)升高的温 度(C)4100205504064050实验 序号质量 (克)升高的温 度(C)72001081002095040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液体,质量一定时,升高的温度越多,吸收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