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筹划_第1页
第六章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筹划_第2页
第六章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筹划_第3页
第六章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筹划_第4页
第六章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筹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章第六章 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主要内容主要内容6.1个人所得税的基本法律规定个人所得税的基本法律规定6.2个人所得税纳税人的税收筹划个人所得税纳税人的税收筹划6.3对不同收入项目计税依据和税率的税收筹划对不同收入项目计税依据和税率的税收筹划6.4个人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的税收筹划个人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的税收筹划第一节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的基本法律界定个人所得税的基本法律界定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自然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征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征收的一收的一 种税。种税。 包括:包括:1)中国内地公民)中国内地公民 2)在中国有所得的外籍人员(包括无国籍

2、)在中国有所得的外籍人员(包括无国籍人员)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人员)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纳税义务人分类:纳税义务人分类: 按住所和居住时间,区分为按住所和居住时间,区分为 居民纳税义务人居民纳税义务人 非居民纳税义务非居民纳税义务人人一、居民纳税人居民纳税人在中国境内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年居住满年的个人,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收入,依照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收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得税法缴纳个人所得税。缴纳个人所得税。6.1 6.1 个人所得税纳税人的筹划个人所得税纳税人的筹划关于在中国境内有住所。

3、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是指因户籍、关于在中国境内有住所。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是指因户籍、家庭、经济利益关系而在中国境内家庭、经济利益关系而在中国境内习惯性居住习惯性居住的个人。的个人。关于在境内居住年。在境内居住满一年是指在关于在境内居住年。在境内居住满一年是指在一个纳税年度一个纳税年度中在中国境内居住中在中国境内居住日。临时离境的,不扣减日数。其中,日。临时离境的,不扣减日数。其中,临时离境是指在一个纳税年度中临时离境是指在一个纳税年度中一次不超过日或者多次累一次不超过日或者多次累计不超过日计不超过日的离境。纳税年度自公历月日起至月的离境。纳税年度自公历月日起至月日止。日止。6.1 6.1

4、 个人所得税纳税人的筹划个人所得税纳税人的筹划非居民纳税人非居民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不满年年的个人,从的个人,从中国境内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按照取得的所得,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人所得税法缴纳个人所得税。缴纳个人所得税。6.1 6.1 个人所得税纳税人的筹划个人所得税纳税人的筹划 1、工资、薪金所得、工资、薪金所得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含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含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 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的所得、对企事业单位

5、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的所得 4、劳务报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 5、稿酬所得、稿酬所得 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8、财产租赁所得、财产租赁所得 9、财产转让所得、财产转让所得 10、偶然所得、偶然所得中奖、中彩等中奖、中彩等 11、其他所得、其他所得 1、费用减除标准:、费用减除标准: (1)工资薪金所得)工资薪金所得 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每月收入额每月收入额3 500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

6、以及损失 (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 必要费用必要费用 (4)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 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不超过每次收入不超过4 000元元800 =每次收入每次收入4 000元以上元以上(120%) (5)财产转让所得)财产转让所得 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转让收入额原值和合理费用转让收入额原值和合理费用 (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

7、所得额=每次收入额每次收入额 2、附加减除费用适用的范围和标准、附加减除费用适用的范围和标准 (1 1)附加减除费用适用的范围,包括)附加减除费用适用的范围,包括: : a a、在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中工作取得工、在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中工作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外籍人员资、薪金所得的外籍人员; ; b b、应聘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应聘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中工作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外籍专家机关中工作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外籍专家; ; c c、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任职或者受雇取得工、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任职或

8、者受雇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资、薪金所得的个人; ; c c、财政部确定的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其他人员。、财政部确定的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其他人员。 (2 2)附加减除费用标准:)附加减除费用标准: 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 =每月所得每月所得3 5003 5001 3001 300 (3 3)华侨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参照上述附加减除费用)华侨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参照上述附加减除费用标准执行。标准执行。 3、每次收入的确定:、每次收入的确定: (1)劳务报酬所得,根据不同劳务项目,分别规定为:)劳务报酬所得,根据不同劳务项目,分别规定为: 1)只有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

9、只有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 2)属于同一事项连续取得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属于同一事项连续取得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 的收入为一次。的收入为一次。 (2)稿酬所得,以每次出版、发表取得的收入为一次。)稿酬所得,以每次出版、发表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3)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某项使用权的一次转让所取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某项使用权的一次转让所取得 的收入为一次。的收入为一次。 (4)财产租赁所得,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财产租赁所得,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5)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以支付时取得的收入为一次。)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以支付时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6)

10、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为一次。)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为一次。 (7)其他所得,以每次收入为一次。)其他所得,以每次收入为一次。 4、计税依据的其他规定、计税依据的其他规定 (1)(1)个人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个人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 社会公益事业以及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捐社会公益事业以及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捐 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义务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义务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30% 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2)(2)个人的所得用于资助的,可以全额在下月、

11、下次或当个人的所得用于资助的,可以全额在下月、下次或当 年计征个人所得税时,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不足抵年计征个人所得税时,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不足抵 扣的,不得结转抵扣。扣的,不得结转抵扣。 (3)(3)个人取得的应纳税所得,包括现金、实物和有价证券。个人取得的应纳税所得,包括现金、实物和有价证券。(1)工资、薪金所得,适用)工资、薪金所得,适用3%45%的超额累进税率。的超额累进税率。(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 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5%35%的超额累进税率。的超额累进税率。(3)稿酬所得

12、,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稿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并按应纳税,并按应纳税 额减征额减征30%。故其实际税率为。故其实际税率为14%。(4)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 超高收入的特殊规定:超高收入的特殊规定: 1)对应纳税所得额)对应纳税所得额20 000元至元至50 000元的部分,元的部分, 按照应纳税额加征五成;按照应纳税额加征五成; 2)超过)超过50 000元的部分,加征十成。元的部分,加征十成。 【注注】劳务报酬所得,实际上适用劳务报酬所得,实际上适用20%、30%、 40%的三级超额累进税率。的三级超额累进税率。(5)

13、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转让)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转让 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适用比例税率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适用比例税率20%。第二节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纳税人的税收筹划个人所得税纳税人的税收筹划 因纳税人的不同,税收政策也不同,因此,纳税人应该把握这一尺因纳税人的不同,税收政策也不同,因此,纳税人应该把握这一尺度,合法筹划纳税人身份。度,合法筹划纳税人身份。 【案例案例71】 一位美国工程师受雇于一家位于美国的公司从一位美国工程师受雇于一家位于美国的公司从2012年年10月起,他到中国境内的分公司帮助筹建某工程。月起,他到中国境内的分公司

14、帮助筹建某工程。2012年年度内他曾离境度内他曾离境60天回国向总公司述职,又曾离境天回国向总公司述职,又曾离境40天回国探亲。天回国探亲。2012年度,他共领取薪金年度,他共领取薪金96 000元。元。 【分析分析】1)两次离境时间超过)两次离境时间超过90天天属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属非居民纳税义务人。 2)96 000元的薪金来源于境外,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元的薪金来源于境外,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注注】如果他在如果他在2012年度累计离境时间不超过年度累计离境时间不超过90日,他将成为日,他将成为中国税法意义上的居民纳税人,需要就其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中国税法意义上的居民纳税人,需要就其

15、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注注】中美两国有税收协定,如果在中国境内缴纳了个人所得税,中美两国有税收协定,如果在中国境内缴纳了个人所得税,可以在美国得到抵免,这时应分析他在美国的纳税情况,综合考虑。可以在美国得到抵免,这时应分析他在美国的纳税情况,综合考虑。一、居民纳税义务人与非居民纳税义务人的转换一、居民纳税义务人与非居民纳税义务人的转换 1、人员住所变动:是指个人通过个人的住所或居住地跨越税境的、人员住所变动:是指个人通过个人的住所或居住地跨越税境的 迁移。迁移。 2、筹划思路:当事人把自己的居所迁出某一国,但又不在任何地、筹划思路:当事人把自己的居所迁出某一国,但又不在任何地 方取得住所

16、,从而躲避所在国对其纳税人身份的确方取得住所,从而躲避所在国对其纳税人身份的确 认,进而免除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认,进而免除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 3、相关规定: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相关规定: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年的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照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照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17、。 4、几个时间概念:、几个时间概念: 1)境内居住一年:是指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中国境内居住)境内居住一年:是指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中国境内居住 365天。临时离境的,不扣减日数。天。临时离境的,不扣减日数。 2)临时离境:是指在一个纳税年度中一次不超过)临时离境:是指在一个纳税年度中一次不超过30天或者多天或者多 次累计不超过次累计不超过90天的离境。天的离境。 从本质上讲,与人员的住所的变动大同小异。从本质上讲,与人员的住所的变动大同小异。 主要区别:主要区别: 1)前者是住所的变化,)前者是住所的变化, 2)后者则是人本身在不同的区域中位移。)后者则是人本身在不同的区域中位移。 【例例1

18、1】 一个跨国自然人可以不停地从这个国家向那个国家流动,一个跨国自然人可以不停地从这个国家向那个国家流动,但在每一个国家停留的时间都不长,这个人就可以不作为任何国但在每一个国家停留的时间都不长,这个人就可以不作为任何国家居家居民,从而不作为任何国家的纳税人,进而达到免予缴税的目的。民,从而不作为任何国家的纳税人,进而达到免予缴税的目的。 3)人员的流动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取得适当的)人员的流动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取得适当的 收之后,将财产或收入留在低税负地区,人则收之后,将财产或收入留在低税负地区,人则 到高税负但费用比较低的地方去。到高税负但费用比较低的地方去。 【例例2 2】如香港的收入高

19、,税收负担比较低,但是当地的生活费用如香港的收入高,税收负担比较低,但是当地的生活费用却是高得惊人,于是有的香港人在取得足够的收入之后,就到内地来,却是高得惊人,于是有的香港人在取得足够的收入之后,就到内地来,从而既没有承担内地的高税收负担,又躲避了香港的高水平消费的费从而既没有承担内地的高税收负担,又躲避了香港的高水平消费的费用,真可谓一举两得。用,真可谓一举两得。 作为投资者个人,在进行投资前必然会对不同的投资方式进行比较,作为投资者个人,在进行投资前必然会对不同的投资方式进行比较,以选以选择最佳方式进行投资。择最佳方式进行投资。 1、主要投资方式:、主要投资方式: 1)个体工商户,从事生

20、产经营和承包、承租业务)个体工商户,从事生产经营和承包、承租业务 2)个人独资企业)个人独资企业 3) 合伙企业合伙企业 4)有限责任制企业(企业所得税纳税义务人)。)有限责任制企业(企业所得税纳税义务人)。 【注注】个人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有限责任制企业等三种形式的企个人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有限责任制企业等三种形式的企业是法人单位,能独立申购发票,且可以享受国家的一些税收优惠政策。业是法人单位,能独立申购发票,且可以享受国家的一些税收优惠政策。 1)有限责任制企业,只承担有限责任,风险相对较小;)有限责任制企业,只承担有限责任,风险相对较小; 2)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制企业,承担无限责任,

21、风险较大。)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制企业,承担无限责任,风险较大。 3)纳税人身份的转换,就可以分析其税负情况。)纳税人身份的转换,就可以分析其税负情况。 张某决定出资经营某企业。该企业主管部门将全张某决定出资经营某企业。该企业主管部门将全部资产租赁给张先生经营,张先生每年上缴租赁部资产租赁给张先生经营,张先生每年上缴租赁费费6万元。租赁期为万元。租赁期为2年,从年,从2013年年10月月1日至日至2015年年9月月1日。本年日。本年10-12月应计提折旧月应计提折旧5000元,元,租赁后,该企业的经营成果全部归张先生个人所租赁后,该企业的经营成果全部归张先生个人所有。假设有。假设2013年实现的

22、会计利润年实现的会计利润53000元(已扣元(已扣除应上缴的除应上缴的10-12月租赁费月租赁费1.5万元,未扣除折旧)万元,未扣除折旧) 方案方案1:张先生将原企业工商登记为个体工商户:张先生将原企业工商登记为个体工商户 方案方案2:张先生仍使用原企业营业执照:张先生仍使用原企业营业执照 利用个体工商户与个人独资企业的转换,通过对税基大的应纳税所利用个体工商户与个人独资企业的转换,通过对税基大的应纳税所得额进行分解来获得税收利益。得额进行分解来获得税收利益。 【案例案例73】2013年王某开设了一个经营水暖器材的公司,由其年王某开设了一个经营水暖器材的公司,由其妻负责经营管理。王某同时也承接

23、一些安装维修工程。预计其每年销售妻负责经营管理。王某同时也承接一些安装维修工程。预计其每年销售水暖器材的应纳税所得额为水暖器材的应纳税所得额为4万元,承接安装维修工程的应纳税所得额万元,承接安装维修工程的应纳税所得额为为3万元。万元。 筹划前:王某的经营所得属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筹划前:王某的经营所得属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 全年应纳所得税全年应纳所得税=70 00030%-9750 =11 250(元元)。 筹划后:某和妻子决定成立两个个人独资企业。筹划后:某和妻子决定成立两个个人独资企业。 1)王某的企业专门承接安装维修工程)王某的企业专门承接安装维修工程 2)王妻的公司只销售水暖器

24、材。)王妻的公司只销售水暖器材。 每年应纳的所得税分别为每年应纳的所得税分别为 =30 00010%-750 =2 250(元)(元) =40 00020%-3 750=4 250(元)(元) 两人合计纳税两人合计纳税2 250+4 250=6 500(元)(元) 每年节税每年节税11 250-6 500=4 750(元元)。1、工资薪金所得、工资薪金所得 指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蓝领)、薪金(白领)、奖金、指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蓝领)、薪金(白领)、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受雇有关的其他所

25、得。 2、计征方式、计征方式 1)按月征收个人所得税。)按月征收个人所得税。 2)按)按3%45%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 个人所得税七级超额累进税率表个人所得税七级超额累进税率表 级数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税率(%) 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不超过 1 500元部分元部分 3 0 2 超过超过1 5004 500 10 105 3 超过超过4 5009 000 20 555 4 超过超过9 00035 000 25 1005 5 超过超过35 00055 000 30 2755 6 超过超过55 00080 000 35 5505 7 超过超过

26、80 000元部分元部分 45 13505第三节第三节 对不同收入项目计税依据和税率的筹划对不同收入项目计税依据和税率的筹划 3、计征规定:、计征规定: 1)以每月收入减除)以每月收入减除3500元后的余额为应税所得。元后的余额为应税所得。 【注注】(1)单位、个人缴付的)单位、个人缴付的“三险一金三险一金”允许扣除。允许扣除。 (2)不征税的津贴、补贴有:)不征税的津贴、补贴有: a、独生子女补贴;、独生子女补贴; b、执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未纳入基本工资总额的补贴、执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未纳入基本工资总额的补贴、 津贴差额和家属成员的副食品补贴;津贴差额和家属成员的副食品补贴; c、托儿补助费;、

27、托儿补助费; d、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 2)外籍人员在每月减除)外籍人员在每月减除3500元的基础上再减除元的基础上再减除1300元。元。 3)个人对取得一次性年终奖金的计税方法:)个人对取得一次性年终奖金的计税方法: 法律规定,当每个月的工资薪金超过法律规定,当每个月的工资薪金超过3 500元扣除数,则年终奖元扣除数,则年终奖 金直接除以金直接除以12;如果每个月的工资薪金未超过;如果每个月的工资薪金未超过3500元的扣除数,则元的扣除数,则 (年终奖金(年终奖金+当月薪金当月薪金-3500元)元)/12,找适合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找适合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注

28、注】一年只能有一次这样的计算。一年只能有一次这样的计算。 4、练习、练习(1)某公司经理当月取得工资薪金)某公司经理当月取得工资薪金8 200元。当月应纳个人所得税?元。当月应纳个人所得税? 则:则: 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8200-3500=4 700 应纳税额应纳税额=470020%-555=385(元)(元)(2)某德国专家(假定为非居民纳税人),月工资收入)某德国专家(假定为非居民纳税人),月工资收入13 000元。元。 则:应纳税所得额则:应纳税所得额=13 000-4 800=8200 应纳税额应纳税额=820020%-555=1 085(元)(元)(3)肖某为中国公民,每月绩

29、效工资)肖某为中国公民,每月绩效工资1200元,元,12月又一次性领取年月又一次性领取年 终奖终奖12 400元。该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元。该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则:每月奖金平均额则:每月奖金平均额=(12400+1200-3 500)/12 =841.67适用税率适用税率3% 应纳税额应纳税额=124003%-0=372(元)(元)(三)纳税筹划(三)纳税筹划 1、工资、薪金福利化筹划、工资、薪金福利化筹划 【例例1】某会计师张先生每月从公司获取工资、薪金所得某会计师张先生每月从公司获取工资、薪金所得8000元,由于元,由于租住一套两居室,每月付房租租住一套两居室,每月付房租2000元,出

30、去房租,张先生可用的收入元,出去房租,张先生可用的收入为为6000元。元。 则:应纳税额则:应纳税额=(8000-3 500)10%105 =345(元)(元)筹划:如果单位统一租房,房租筹划:如果单位统一租房,房租2000元元/月,工资发月,工资发6000元。元。 单位并未多支付。单位并未多支付。 则:应纳税额则:应纳税额=(6000-3 500)10%-105=145元元 节税节税=345145=200(元)(元) 2、纳税项目转换与选择的筹划、纳税项目转换与选择的筹划 劳动者与用工单位签署用工合同时,用工关系不同,纳税负担劳动者与用工单位签署用工合同时,用工关系不同,纳税负担不同。不同。

31、 【例例4】李某为一私营企业长期负责设备维修,随叫随到,但不用李某为一私营企业长期负责设备维修,随叫随到,但不用每天上班。老板每年给李某每天上班。老板每年给李某25 000元。元。 方案一:按雇佣关系之工资薪金对待方案一:按雇佣关系之工资薪金对待 则:李某每月应纳税所得额则:李某每月应纳税所得额 =(25000/12-3 500)=-14 16.67(元)(元) 李某每月平均收入低于起征点,不用缴纳个人所得税李某每月平均收入低于起征点,不用缴纳个人所得税方案二:按劳务报酬形式对待方案二:按劳务报酬形式对待 则:李某每月缴纳个人所得税则:李某每月缴纳个人所得税 =(25000/12-800)20

32、% =256(元)(元) 全年缴纳全年缴纳=25612=3072(元)(元)【例例5 5】:王先生在单位的每月工资收入是:王先生在单位的每月工资收入是30003000元,因工资低,在外做兼元,因工资低,在外做兼职每月收入职每月收入5 0005 000元。元。 则:则:1 1)如果王先生在单位的为工资,低于)如果王先生在单位的为工资,低于3 5003 500元的扣除,不元的扣除,不缴纳个人所得税;缴纳个人所得税; 2 2)在外的为劳务所得:)在外的为劳务所得: 应缴纳是所得税应缴纳是所得税= =(5 000-50005 000-5000* *20%20%)20%20% =800 =800(元)(

33、元) 筹划:如果王先生把在外兼职签订为雇佣合同,把从单位取得的筹划:如果王先生把在外兼职签订为雇佣合同,把从单位取得的30003000元作为劳务报酬,则该元作为劳务报酬,则该30003000元劳务报酬:元劳务报酬: 应纳税额应纳税额= =(3000-8003000-800)20%20% =440 =440(元)(元)50005000工资收入应纳税额工资收入应纳税额= =(5000-35005000-3500)* *3%=453%=45元元 如此筹划后,王先生少缴纳税款如此筹划后,王先生少缴纳税款=800-45-440=315=800-45-440=315元元【例例6 6】韩某是某软件开发公司的

34、工程师,韩某是某软件开发公司的工程师,5 5月份取得月份取得收入收入5200052000元。元。则:按工资薪金对待:则:按工资薪金对待:应纳税额应纳税额= =(52000-3 50052000-3 500)30%30%2 755=11 7952 755=11 795(元)(元) 如果按劳务报酬计算应纳税额如果按劳务报酬计算应纳税额 =52000 =52000(1-20%1-20%)30%-2 000=1048030%-2 000=10480(元)(元) 因此韩某和该公司不存在稳定的雇佣关系因此韩某和该公司不存在稳定的雇佣关系 可节税可节税=11 795-10480=1 315=11 795-1

35、0480=1 315(元)(元)3利用削山头法筹划利用削山头法筹划 李某是公司职员,李某是公司职员,2013年年7月工资月工资8500元元,8月工资月工资9000元,元,9月工资月工资5500元,元,10月月工资工资3500元,元,11月工资月工资2500元,元,12月工月工资资2000元。如何进行筹划?元。如何进行筹划?4、年终奖金支付方式和金额的选择筹划、年终奖金支付方式和金额的选择筹划 法律规定,可以进行法律规定,可以进行12个月平均的计算年终奖金的方式。一年只能个月平均的计算年终奖金的方式。一年只能用一次。因此企业如果按季度、半年度等发放这类奖金则不合算。用一次。因此企业如果按季度、半

36、年度等发放这类奖金则不合算。 【注注】累进的临界点问题值得关注。累进的临界点问题值得关注。 【例例3】甲、乙二人的当月工资都高于扣除金额甲、乙二人的当月工资都高于扣除金额3 500元。甲的年终奖元。甲的年终奖 金金18 000元,乙的年终奖金元,乙的年终奖金18 100元。元。 甲适用税率,甲适用税率,18 000/12=1 500(元)。适合(元)。适合3% 甲应纳税额甲应纳税额=18 0003%=540(元)(元) 甲净收入甲净收入=18 000-540=17 460(元)(元) 乙适用税率计算:乙适用税率计算:18 100/12=1 508.33。适合。适合10% 乙应纳税额乙应纳税额=

37、18 10010%-105=1 705(元)(元) 乙净收入乙净收入=18 100-1 705=16 395(元)(元) 小结:表面看,乙比甲的年终奖金多发了小结:表面看,乙比甲的年终奖金多发了100元,其结果乙比甲少元,其结果乙比甲少 得收入得收入17 46016 395=1 065元。元。 公司发放年终奖,刘某发公司发放年终奖,刘某发54000,王某发,王某发55000,两人当月工资都是,两人当月工资都是3500元,计算其元,计算其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某公司部门经理艾某采用全年工资、奖金包某公司部门经理艾某采用全年工资、奖金包干制,预计干制,预计2014年工资薪金总计年工资薪金总计88

38、000元元,有四种发放形式:,有四种发放形式:(1)每月工资每月工资3500元,年终奖元,年终奖46000元元(2)每月工资)每月工资5000元,年终奖元,年终奖28000元元(3)每月工资)每月工资3500元,每季度奖金元,每季度奖金7000元元,年终奖,年终奖18000元元(4)每月工资)每月工资5000元,每季度奖金元,每季度奖金2500元元,年终奖,年终奖18000元,该如何发放。元,该如何发放。 (一)劳务报酬所得的法律界定(一)劳务报酬所得的法律界定 1、征税对象:、征税对象: 劳务报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属于独立个人劳动所得。属于独立个人劳动所得。 是指个人从事设计、装潢、安装、制图

39、、化验、是指个人从事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化验、 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新闻、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新闻、 广播、翻译、审稿、书画、雕刻、影视、录音、广播、翻译、审稿、书画、雕刻、影视、录音、 录像、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录像、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 服务、经济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报酬所得。服务、经济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报酬所得。 区别:是否存在雇佣与被雇佣关系是判断一种收入是属于劳务报区别:是否存在雇佣与被雇佣关系是判断一种收入是属于劳务报 酬所得,还是属于工资薪金所得的重要标准。酬所得,还是属于工资薪金所得的重要标准

40、。 2、计税依据:、计税依据: 按次缴纳个人所得税。按次缴纳个人所得税。 每次收入不超过每次收入不超过4 000元,定额减除费用元,定额减除费用800元后缴纳个人所得元后缴纳个人所得 税;每次收入超过税;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定率减除元的,定率减除20%后缴纳个人所得税。后缴纳个人所得税。3.税率:税率: 1) 一般按一般按20%税率征收;税率征收; 2) 如果在如果在2000050000元之间,加征元之间,加征5成,成, 征收率征收率=20%(1+0.5)=30% 3)如果超过)如果超过50000元的,加征元的,加征10成,成, 征收率征收率=20%(1+1)=40% 劳务报酬所得适用的

41、税率表劳务报酬所得适用的税率表 级数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税率(%) 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不超过20000元元 20 0 2 超过超过2000050000 30 2000 3 超过超过50000 40 70004.4.练习:练习: 影星影星A A表演取得收入表演取得收入5000050000元,演员元,演员B B表演取得收入表演取得收入30003000元,计算其应纳的个人所得税。元,计算其应纳的个人所得税。 则:则: 1 1)A A 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50 000=50 000(1-20%1-20%) =40 000=40 000元元适用税率适用税率3

42、0%30% A A 应纳税额应纳税额=40 000=40 00030%-2000=10 00030%-2000=10 000元元 2 2) B B 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3000-800=3000-800 =2200 =2200元元适用税率适用税率20% 20% 因为因为B B的收入低于的收入低于40004000元。元。 B B 应纳税额应纳税额=2200=220020%=44020%=440元元(二)纳税筹划(二)纳税筹划 1、分项计算筹划法、分项计算筹划法【例例1】某纳税人某月给几家公司提供劳务,同时取得多项收入:给某某纳税人某月给几家公司提供劳务,同时取得多项收入:给某设计院设计了一

43、套工程图纸,获得设计费设计院设计了一套工程图纸,获得设计费2万元;给某外资企业当了万元;给某外资企业当了10天兼职翻译,获得天兼职翻译,获得1.5万元的翻译报酬;给某民营企业提供技术帮万元的翻译报酬;给某民营企业提供技术帮助,获得该公司的助,获得该公司的3万元报酬。如果该纳税人不懂税法,将各项所得加万元报酬。如果该纳税人不懂税法,将各项所得加总缴纳个人所得税总缴纳个人所得税 则:缴纳个人所得税则:缴纳个人所得税 =(20 000+15000+30000)(1-20%)40%-7000=13 800(元)(元)筹划:如果分项计算,可节省大量税款。筹划:如果分项计算,可节省大量税款。设计费应纳税额

44、设计费应纳税额=(20000-20000*20%)*20%=3200翻译费应纳税额翻译费应纳税额=(15000-15000*20%)*20%=2400技术费应纳税额技术费应纳税额=(30000-30000*20%)*30%-2000=5200合计应纳税额合计应纳税额=3200+2400+5200=10800元元2、收入次数均衡法、收入次数均衡法 如果一个项目需要几个月完成,一次性取得收入就不如如果一个项目需要几个月完成,一次性取得收入就不如分成多次取得收入。因为每次取得收入时都可减除一个分成多次取得收入。因为每次取得收入时都可减除一个800元,元,或或20%。 【例例3】张某为某企业职工,业余

45、自学通过考试获得了注册会张某为某企业职工,业余自学通过考试获得了注册会计师资格,和某会计师事务所商定每年年终到该事务所兼职三计师资格,和某会计师事务所商定每年年终到该事务所兼职三个月。年底三个月每月可能会支付个月。年底三个月每月可能会支付30000元劳务报酬。如果元劳务报酬。如果张某和该事务所按实际情况签约张某和该事务所按实际情况签约 则:张某应纳税额则:张某应纳税额=30 000(1-20%)30%-2000=5200(元),三个月共(元),三个月共15600元元 筹划:如果张某和事务所商定,一年支付劳务费,每月筹划:如果张某和事务所商定,一年支付劳务费,每月7500元。则应纳税额元。则应纳

46、税额=(7500-7500*20%)20%12=14400(元)(元) 节税节税=15 500-14 400=1200元。元。3、费用转移筹划法、费用转移筹划法 为他人提供劳务以取得报酬的个人,可以考虑由对方提供为他人提供劳务以取得报酬的个人,可以考虑由对方提供一定的福利,将本应由自己承担的费用改由对方提供,已一定的福利,将本应由自己承担的费用改由对方提供,已达到规避个人所得税的目的。达到规避个人所得税的目的。(一)稿酬所得的法律界定(一)稿酬所得的法律界定 1、征税对象、征税对象 稿酬所得:是指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刊形式出版、发表而取稿酬所得:是指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刊形式出版、发表而取

47、 得的所得。得的所得。 【注注】这里所说的作品包括文学作品、书画作品、摄影作品以及这里所说的作品包括文学作品、书画作品、摄影作品以及 其他作品。其他作品。 说明:稿酬所得是高智力精神产品,具有普遍性,报酬相对偏说明:稿酬所得是高智力精神产品,具有普遍性,报酬相对偏 低,因此相比劳务报酬应给与适当的优惠照顾。低,因此相比劳务报酬应给与适当的优惠照顾。2.稿酬与劳务报酬、特许使用权费的区别:稿酬与劳务报酬、特许使用权费的区别: 个人为他人作品提供翻译、审稿而取得的所得个人为他人作品提供翻译、审稿而取得的所得属于劳务报酬;属于劳务报酬; 而个人有偿转让著作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以及作者将自己的文而个

48、人有偿转让著作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以及作者将自己的文学作品手稿原件或复印件公开拍卖取得的所得属于学作品手稿原件或复印件公开拍卖取得的所得属于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注注】(1)作者去世后,财产继承人取得遗作稿酬,应征个人所得)作者去世后,财产继承人取得遗作稿酬,应征个人所得 税;税; (2)任职、受雇于报刊、杂志等单位的记者、编辑等专业人)任职、受雇于报刊、杂志等单位的记者、编辑等专业人 员,在本单位报刊、杂志上发表的作品应视为员,在本单位报刊、杂志上发表的作品应视为“工资薪金工资薪金” 合并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合并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 (3)出版社专业作者撰写、编写、翻译的作

49、品,按稿酬计算个)出版社专业作者撰写、编写、翻译的作品,按稿酬计算个 人所得税。人所得税。3.3.计税依据的规定计税依据的规定 稿酬所得:按个人每次取得的收入定额或定率减除规定费用后的余稿酬所得:按个人每次取得的收入定额或定率减除规定费用后的余 额为应纳税所得额。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说明:说明:1 1)每次收入不超过)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4000元,定额减除费用元,定额减除费用800800元后缴纳元后缴纳 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2 2)每次收入超过)每次收入超过40004000元的,定率减除元的,定率减除20%20%后缴纳个人所得后缴纳个人所得 税。税。4.4.税率规定税率规定 稿酬适用

50、税率稿酬适用税率20%20%,并按规定减征,并按规定减征30%30%,实际税率,实际税率14%14%。 应纳税额应纳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20%20%(1-30%1-30%) = =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14%14%(二)稿酬所得纳税筹划(二)稿酬所得纳税筹划1 1、系列丛书筹划法、系列丛书筹划法 比如将一本比如将一本纳税筹划纳税筹划分成两本书,一是理论知识,另一是案例分分成两本书,一是理论知识,另一是案例分析。则该作者就可按两本书分别扣除相关费用后纳税。析。则该作者就可按两本书分别扣除相关费用后纳税。 其目的:其目的: (1)减轻了税负;减轻了税负; (2 2)降低了书的价格;

51、)降低了书的价格; (3 3)解决)解决“捆绑销售捆绑销售”之嫌。之嫌。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 1 1)该著作可以被分解成一套系列著作)该著作可以被分解成一套系列著作不影响发行量不影响发行量 2 2)该种发行方式要想充分发挥作用,最好与后面的著作组筹划)该种发行方式要想充分发挥作用,最好与后面的著作组筹划结合。结合。 3 3)该种发行方式应保证每本书的人均稿酬小于)该种发行方式应保证每本书的人均稿酬小于4 0004 000元,因为这元,因为这 种筹划法利用的是抵扣费用的临界点,即在稿酬所得小于种筹划法利用的是抵扣费用的临界点,即在稿酬所得小于 4 0004 000元时,实际抵扣标准大于元时,

52、实际抵扣标准大于20%20%。【案例案例7 71010】某税务专家经过一段时间的辛苦工作,准备出版一本关于某税务专家经过一段时间的辛苦工作,准备出版一本关于纳税筹划的著作,预计稿酬所得纳税筹划的著作,预计稿酬所得12 00012 000元。试问,该税务专家如何筹划元。试问,该税务专家如何筹划? ? (1 1)如果该纳税人以一本书的形式出版该著作:)如果该纳税人以一本书的形式出版该著作: 则:应纳税额则:应纳税额=12 000=12 000(1-20%)(1-20%)20%20%(1-30%)(1-30%) =1 344( =1 344(元元) )。 (2 2)如果在可能的情况下,该纳税人以)如

53、果在可能的情况下,该纳税人以4 4本为一套系列丛书出版,本为一套系列丛书出版,则该纳税人的纳税情况如下则该纳税人的纳税情况如下: : 每本稿酬每本稿酬=12 000=12 0004=3 000(4=3 000(元元) ) 每本应纳税额每本应纳税额=(3 000-800)=(3 000-800)20%20%(1-30%)=308(1-30%)=308(元元) ) 总共应纳税额总共应纳税额=308=3084=1 232(4=1 232(元元) )。 说明:由此可见,在这种情况下,该税务专家采用系列丛书法可以税说明:由此可见,在这种情况下,该税务专家采用系列丛书法可以税款款112112元,他可以考虑

54、选择该种筹划法。元,他可以考虑选择该种筹划法。2 2、著作组筹划法(集体创作法)、著作组筹划法(集体创作法) 前提:稿酬所得预计数额较大前提:稿酬所得预计数额较大考虑多个人合作创作。考虑多个人合作创作。 集体创作:遵循集体创作:遵循“先分、再扣、后税先分、再扣、后税”的原则。的原则。 即:作品的稿酬由多人参与分配,减除规定费用后,应即:作品的稿酬由多人参与分配,减除规定费用后,应 纳的税额就减轻了。纳的税额就减轻了。 好处:(好处:(1 1)专业上集思广益;)专业上集思广益; (2 2)创作进程快;)创作进程快; (3 3)创造更多合作机会。)创造更多合作机会。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 1)

55、由于成立著作组,各人的收入可能会比单独创作时少,虽)由于成立著作组,各人的收入可能会比单独创作时少,虽然少缴了税款,但对于个人来说最终收益减少了。然少缴了税款,但对于个人来说最终收益减少了。 2 2)该种筹划方法一般用在著作任务较多上。)该种筹划方法一般用在著作任务较多上。 3 3)成立长期合作的著作组。由于长期的合作,节省税款的数)成立长期合作的著作组。由于长期的合作,节省税款的数额也会由少积多。额也会由少积多。【案例案例7 71111】 某财政专家准备写一本财政学教材,出版社初步同意某财政专家准备写一本财政学教材,出版社初步同意该书出版之后支付稿费该书出版之后支付稿费24 00024 00

56、0元。元。 1 1)如果该财政专家单独著作,则纳税情况是)如果该财政专家单独著作,则纳税情况是: : 应纳税额应纳税额=24 000=24 000(1-20%)(1-20%)20%20%(1-30%)(1-30%) =2 688( =2 688(元元) )。 2 2)如果财政专家采取著作组筹划法,并假定该著作组共)如果财政专家采取著作组筹划法,并假定该著作组共1010人。人。 则纳税情况是则纳税情况是: : 应纳税额应纳税额= =(2 400-8002 400-800)20%20%(1-30%)(1-30%)1010 =2 240( =2 240(元元) )。 3 3、再版筹划法、再版筹划法

57、将作品分次印刷或由两个以上报刊、出版社发表,将作品分次印刷或由两个以上报刊、出版社发表,每次都可减除相关费用,减轻税负每次都可减除相关费用,减轻税负 缺点:但却加大了出版费用。必须是畅销程度很高的缺点:但却加大了出版费用。必须是畅销程度很高的 书才可以。书才可以。 因此,这种纳税筹划的方法具有局限性。因此,这种纳税筹划的方法具有局限性。4 4、费用转移法(增加前期写作费用筹划法)、费用转移法(增加前期写作费用筹划法) 因税率是固定的,要想减轻税负,只有从应纳税所因税率是固定的,要想减轻税负,只有从应纳税所得额切入。得额切入。 即:将创作过程中的实际费用转移给报刊社、出版即:将创作过程中的实际费

58、用转移给报刊社、出版社来负担,作者的收入会相应减少,进而减轻税负。社来负担,作者的收入会相应减少,进而减轻税负。 (1 1)作品创作前期实地考察、搜集素材、申报课)作品创作前期实地考察、搜集素材、申报课题的费用;题的费用; (2 2)作品创作过程中发生的交通费、实验费、住)作品创作过程中发生的交通费、实验费、住宿费、误餐补助费、资料印刷费、设备工具费等;宿费、误餐补助费、资料印刷费、设备工具费等; (3 3)作品创作基本成熟时支付给他人的整理费、)作品创作基本成熟时支付给他人的整理费、审稿费、校正费、翻印费等劳务报酬开支。审稿费、校正费、翻印费等劳务报酬开支。【例例】:某经济学家欲创作一本关于

59、中国经济发展状况与:某经济学家欲创作一本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状况与趋势的专业书籍,需要到广东某地区进行实地考察研究,趋势的专业书籍,需要到广东某地区进行实地考察研究,由于该经济学家学术水平很高,预计这本书的销路看好。由于该经济学家学术水平很高,预计这本书的销路看好。出版社与该经济学家达成协议:全部稿费为出版社与该经济学家达成协议:全部稿费为2020万元,预计万元,预计到广东考察的费用支出为到广东考察的费用支出为5 5万元。万元。 他与出版社有两个方案可选择:他与出版社有两个方案可选择: 方案一:由出版社承担前期和后期的费用,另支付其稿方案一:由出版社承担前期和后期的费用,另支付其稿酬酬150 00

60、0150 000元。应纳税额元。应纳税额=150 000=150 000(1-20%1-20%)14%14% =16 800 =16 800(元)(元) 方案二:自己承担费用,出版社支付其稿酬方案二:自己承担费用,出版社支付其稿酬200 000200 000元。元。 应纳税额应纳税额=200 000=200 000(1-20%1-20%)14%=22 40014%=22 400(元)(元) 说明:采用费用转移,即采用方案一比采用方案二说明:采用费用转移,即采用方案一比采用方案二 节税节税=22 400=22 40016 800=5 60016 800=5 600(元)(元) (一)利息、股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