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以太局域网_第1页
第5章以太局域网_第2页
第5章以太局域网_第3页
第5章以太局域网_第4页
第5章以太局域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第5章章 以太网以太网5.1 概述概述5.2 以太网与以太网与IEEE 802.3标准标准5.3 以太网的以太网的MAC协议协议5.4 全双工以太网全双工以太网5.5 以太网以太网MAC帧格式帧格式5.6 以太网物理层以太网物理层5.7 小结与参考资料小结与参考资料5.1 概述历史概述历史 以太网的诞生和发展以太网的诞生和发展n以太网的诞生:以太网的诞生:1973年,年,Xerox/PARCnMetcalf命名为命名为Ethernet并于并于1977年获专利年获专利n产品的持续发展快速推动了以太网的进步产品的持续发展快速推动了以太网的进步n10Mbps:1981年,从粗缆、细缆,到双绞线产品

2、年,从粗缆、细缆,到双绞线产品n100Mbps:1995年,包括双绞线、短距离光纤产品年,包括双绞线、短距离光纤产品n1Gbps:1998年,包括中短距离光纤、双绞线产品年,包括中短距离光纤、双绞线产品n10Gbps:2002年,包括局域网和广域网光纤产品年,包括局域网和广域网光纤产品n以太接入网:以太接入网:2004年,供电信运营商采用年,供电信运营商采用n以太网从共享网络走向交换式网络以太网从共享网络走向交换式网络n采用开放性标准是以太网成为主流的根本原因采用开放性标准是以太网成为主流的根本原因5.1 概述今日概述今日 今日以太网今日以太网n以太网是当前局域网的主流技术以太网是当前局域网的

3、主流技术n在办公网络领域几乎一统天下在办公网络领域几乎一统天下n成为局域网链路级的主导技术成为局域网链路级的主导技术n以太网技术具有广阔的覆盖以太网技术具有广阔的覆盖n速率:速率:10M/100M/1G/10G/n网络类型:网络类型:LAN/WAN/AN,MAN,n正在进入家庭和工业领域正在进入家庭和工业领域5.2 以太网与以太网与802.3标准标准 以太网的标准化发展以太网的标准化发展n早期标准早期标准nDEC/Intel/Xerox标准:灵活但不权威标准:灵活但不权威nDIX Ethernet: v1.0-1980、v2.0-1982n当今标准当今标准nIEEE std 802.3 198

4、5:权威但不灵活:权威但不灵活nIEEE 802.3标准草案:标准草案:1982年年12月月nXerox专利转移专利转移IEEE,802.3成为以太网的同义词成为以太网的同义词nIEEE std 802.3 2002:权威、灵活、简约:权威、灵活、简约nIEEE std 802.3 2005:最新标准:最新标准5.2 以太网与以太网与802.3标准标准 IEEE 802.3 - 现行标准系列现行标准系列nIEEE 802.3 - 2002nCSMA/CD Access Method and Physical Layer SpecificationsnIEEE 802.3ae - 2002n10

5、 Gb/s OperationnIEEE 802.3af 2003,PoEnDTE Power via MDInIEEE P802.3ah 2004,EFMnSubscriber access networksnIEEE 802.3ai - 2003nMaintenance 7nIEEE P802.3ak - 2004n10GBASE-CX45.3 CSMA/CD协议协议n5.3.1 共享信道的访问协议共享信道的访问协议n5.3.2 CSMA协议族协议族n5.2.4 802.3中的中的CSMA/CDn5.3.3 CSMA/CD协议协议n5.3.4 以太网从共享走向独享以太网从共享走向独享5.3

6、.1 共享信道的访问协议共享信道的访问协议n对于使用共享信道的网络对于使用共享信道的网络n必须使用必须使用MAC协议,提供介质访问的控制机制协议,提供介质访问的控制机制n典型的典型的MAC机制:轮转、预约、争用机制:轮转、预约、争用n轮转:重载性能好轮转:重载性能好n典型协议是轮询和令牌环典型协议是轮询和令牌环n预约:适用于长时延信道预约:适用于长时延信道n典型协议是预约典型协议是预约ALOHAn争用:负载不重时时延短争用:负载不重时时延短n典型协议是典型协议是CSMA系列系列5.3.1 共享信道的访问协议共享信道的访问协议n争用型访问协议分为三个基本类型争用型访问协议分为三个基本类型nLAT

7、: Listen After Talkingn说了再听说了再听,典型协议:,典型协议: ALOHAnLBT: Listen Before Talkingn先听后说先听后说,典型协议,典型协议/CSMAnLWT: Listen While Talkingn边说边听边说边听,典型协议:,典型协议:CSMA/CDn以太网的以太网的MAC层使用层使用CSMA/CD协议协议5.3.2 CSMA协议协议n5.3.2.1 基本思路基本思路n5.3.2.2 冲突避免策略冲突避免策略n5.3.2.3 冲突避免性能冲突避免性能n5.3.2.4 协议改进思路协议改进思路n5.3.2.5 冲突检测冲突检测n5.3.2

8、.6 MAC算法小结算法小结5.3.2.1 基本思路基本思路nCSMA:载波侦听多路访问:载波侦听多路访问n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n基本思路:先听后发基本思路:先听后发n站点发送前对信道进行侦听站点发送前对信道进行侦听n如果信道空闲:可以发送如果信道空闲:可以发送n否则,信道忙:等待否则,信道忙:等待n注意:采用注意:采用CSMA存在冲突存在冲突采用采用CSMA依然存在冲突依然存在冲突n传播时延可能导致产生冲突传播时延可能导致产生冲突n假设假设A站的信号正在网络上传播站的信号正在网络上传播nA站信号还未到站信号还未到E站,站,E站认为信道闲,启动发送站认为信

9、道闲,启动发送n结果结果A、E站发送的信号在网上冲突站发送的信号在网上冲突E站在时刻站在时刻t检测信道闲,检测信道闲,启动发送启动发送A站站B站站C站站D站站 E站站A站发送帧在时刻站发送帧在时刻t传播到传播到B站站两帧在时刻两帧在时刻t+ t碰撞碰撞5.3.2.2 冲突避免策略冲突避免策略nCSMA协议避免冲突可采用三种策略协议避免冲突可采用三种策略n有数据待发,则监听信道有数据待发,则监听信道/介质介质(1)如果介质空闲,)如果介质空闲, 发送发送(2)如果介质忙)如果介质忙 ,有三种处理策略:,有三种处理策略:n非坚持(非坚持(0坚持):坚持):发送概率:发送概率:0 n坚持监听直到介质

10、空,随机后退,返回(坚持监听直到介质空,随机后退,返回(1)n1坚持:坚持:发送概率:发送概率:1 n坚持监听直到介质空,立即发送。坚持监听直到介质空,立即发送。 n p坚持坚持 :发送概率:发送概率:P(0P10,j=10,i最大为最大为16)n第第16次重试仍碰撞,放弃本次发送,宣告失败次重试仍碰撞,放弃本次发送,宣告失败可见:共享可见:共享Ethernet很难保证时延业务的质量很难保证时延业务的质量2的进一步理解的进一步理解n2 是共享是共享Ethernet最远最远2个站点间传播时间的个站点间传播时间的2倍倍 n2是最小帧长的发送时间是最小帧长的发送时间nEthernet 的最小帧长为的

11、最小帧长为64字节(字节(512位)位)n10Mbps : 2=51.2 sn100Mbps :2= 5.12 sn2是是CSMA/CD协议要求各站的冲突检测时间协议要求各站的冲突检测时间可见:可见:2 的大小决定了共享的大小决定了共享Ethernet的网络直径的网络直径 这是早期共享这是早期共享Ethernet范围小的根本原因范围小的根本原因5.3.3 802.3中的中的MAC协议要点小结协议要点小结n1坚持坚持CSMA/CD算法算法n1坚持:及时利用信道空闲传送,减小时延坚持:及时利用信道空闲传送,减小时延n注意:网络重负载时,注意:网络重负载时,1坚持算法冲突严重坚持算法冲突严重nCD:

12、及时检测到冲突而停止发送,减少冲突可能性:及时检测到冲突而停止发送,减少冲突可能性n发送冲突强化信号发送冲突强化信号n检测到冲突立即发送一定长度的冲突强化信号检测到冲突立即发送一定长度的冲突强化信号n让网络上其它站可靠检测冲突让网络上其它站可靠检测冲突n采用指数随机后退法采用指数随机后退法n二进制指数后退:每次冲突、后退时间均值加倍二进制指数后退:每次冲突、后退时间均值加倍n减少冲突再次发生,在信道高负荷时也不易堵塞减少冲突再次发生,在信道高负荷时也不易堵塞n但有失公平性(可能先争用后发出去)但有失公平性(可能先争用后发出去)5.3.4 以太网从共享走向独享以太网从共享走向独享nCSMA/CD

13、的应用背景的应用背景n共享信道、半双工传送共享信道、半双工传送n以太网正在从共享走向独享以太网正在从共享走向独享n以太网中,正在广泛使用交换机以太网中,正在广泛使用交换机n交换机中继的干线基本都是独享链路交换机中继的干线基本都是独享链路nCSMA/CD正在失去作用空间正在失去作用空间n今日,以太网的核心价值不再是今日,以太网的核心价值不再是CSMA/CD算法算法n而是而是MAC帧和帧和MAC原语兼容,是原语兼容,是以太网的概念以太网的概念!5.4 全双工以太网全双工以太网n5.5.1 半双工以太网半双工以太网n5.5.2 全双工以太网全双工以太网n5.5.3 全双工以太网中的流控全双工以太网中

14、的流控5.5.1 半双工以太网半双工以太网n半双工以太网半双工以太网n共享式以太网都采用半双工通信方式共享式以太网都采用半双工通信方式n共享信道上只允许有一个发送,否则冲突共享信道上只允许有一个发送,否则冲突n一个站点在发送时不能接收一个站点在发送时不能接收n有时称之为有时称之为n传统以太网或传统以太网或CSMA/CD网网n半双工以太网的特点半双工以太网的特点n即是共享式以太网的特点即是共享式以太网的特点5.5.2 全双工以太网全双工以太网n交换式以太网的干线交换式以太网的干线n交换机之间链路采用独享交换机之间链路采用独享信道信道n点对点链路,全双工物理点对点链路,全双工物理介质介质n双绞线、

15、光纤双绞线、光纤n采用兼容的采用兼容的MAC帧格式帧格式n与传统的以太网比较与传统的以太网比较n大大提高网络容量大大提高网络容量交换机交换机HHHH5.5.3 全双工以太网中的流控全双工以太网中的流控n全双工以太网的潜在的问题全双工以太网的潜在的问题n大大提高容量,同时也存在丢帧的可能性大大提高容量,同时也存在丢帧的可能性n例如:当多数据源高速发送时例如:当多数据源高速发送时n交换机只能分别向服务器转发各站数据交换机只能分别向服务器转发各站数据n内存空间受限,可能溢出内存空间受限,可能溢出n服务器也可能服务器也可能n处理能力、内存空间受限处理能力、内存空间受限n流量控制机制是避免流量控制机制是

16、避免 丢弃的最佳办法丢弃的最佳办法5.5.3 全双工以太网中的流控全双工以太网中的流控n基本思想基本思想n反压机制:反压机制:backpressuren接收端向快的发送端发接收端向快的发送端发PAUSE帧通知发送端暂停发送帧通知发送端暂停发送n最初发布在最初发布在802.3-1997,目前是标准的选项,目前是标准的选项n协议结构协议结构n在在MAC与与LLC之间增加之间增加MAC控制子层控制子层nMAC控制子层控制控制子层控制PAUSE帧的收发帧的收发LLC子层子层MAC控制子层(可选)控制子层(可选)MAC介质访问控制介质访问控制物理层物理层5.5.3 全双工以太网中的流控全双工以太网中的流

17、控n用用PAUSE帧实现流量控制帧实现流量控制n使用使用PAUSE帧前需要通信双方的协商认可帧前需要通信双方的协商认可nPAUSE帧用于交换机帧用于交换机/工作站相互控制流量工作站相互控制流量n交换机侧的实现交换机侧的实现n设置缓存极限值并可在端口间动态调配设置缓存极限值并可在端口间动态调配n一个端口的缓存快满时则向外发一个端口的缓存快满时则向外发PAUSEn工作站的实现工作站的实现n工作站的网络接口缓存快满时向交换机发工作站的网络接口缓存快满时向交换机发PAUSE 通常采用互控方式通常采用互控方式5.5 以太网以太网MAC帧格式帧格式n5.5.1 802.3帧格式的演进帧格式的演进n5.5

18、2 802.3-1985帧格式帧格式n5.5.3 802.3-2002帧格式帧格式n5.5.4 802.3的帧间间隔的帧间间隔n5.5.5 802.3 MAC参数表参数表5.5.1 802.3帧格式的演进帧格式的演进nMAC帧结构是以太网的核心帧结构是以太网的核心n是是802.3标准演进的重要内容标准演进的重要内容nIEEE 802.3-1985n必须配合必须配合LLC使用,远不如使用,远不如Ethernet实用实用nIEEE 802.3-2002n采用采用Ethernet的思路的思路n灵活、实用、简约灵活、实用、简约n802.1q-1998、802.3ac - 1998n帧格式扩展:加标帧帧

19、格式扩展:加标帧( Tagged frame )5.5.2 802.3-1985 帧格式帧格式数据长度:数据长度:461500 八位组八位组6264DA SAFCSPRSFD17帧长:帧长:641518八位组八位组CRC校验范围校验范围LenLLC Data填充填充n 必须配合必须配合LLC使用使用n MAC只能封装只能封装 LLC Data5.5.2 802.3-1985 帧格式帧格式nPR/SFD:前导符:前导符/帧起始定界符帧起始定界符n帧前位同步与帧同步:帧前位同步与帧同步:7*10101010+ 10101011n由物理层完成由物理层完成nDA/SA:宿:宿/源地址,源地址,2* 6

20、个八位组个八位组n宿地址:目的方地址,单播宿地址:目的方地址,单播/组播组播/广播地址广播地址n源地址:数据源地址,只能是单播地址源地址:数据源地址,只能是单播地址nLen:长度,:长度,2个八位组个八位组n本段之后、本段之后、FCS段之前所有数据之长度和段之前所有数据之长度和nLLCdata:461500个八位组,只能是个八位组,只能是LLC PDUnFCS: 帧校验序列,帧校验序列, CRC-32校验码,校验码,4个八位组个八位组n校验帧定位符之后、校验帧定位符之后、FCS之前的所有数据之前的所有数据nIEEE 802.3-2002定义了两种帧格式定义了两种帧格式n基本基本MAC帧格式帧格

21、式n扩展扩展MAC帧格式(在帧格式(在VLAN中讲)中讲)n用于加标帧,即含用于加标帧,即含QTag前缀的帧前缀的帧n基本基本MAC帧格式帧格式5.5.3 802.3-2002 帧格式帧格式Len/typMAC Client Data填充填充6264DASA校验校验PR SFD17帧长度帧长度:641518八位组八位组校验范围校验范围数据长度:数据长度:461500八位组八位组5.5.3 802.3-2002 帧格式帧格式n基本基本MAC帧格式帧格式n802.3-2002有重要改动有重要改动n长度段长度段 长度长度/类型段类型段nLLC数据数据 MAC客户数据客户数据n帧格式改变的重要意义帧格

22、式改变的重要意义n802.3的的MAC帧中,可以封装各种数据帧中,可以封装各种数据n只要在只要在Type字段说明即可字段说明即可nMAC可以无需可以无需LLC,直接为网络层提供服务!,直接为网络层提供服务!nIP over Ethernet,IP over 802.3-20025.5.3 802.3-2002 帧格式帧格式n已经定义的已经定义的TYPE:n0 x05DCLengthn0 x0800IPv4n0 x0806ARPn0 x8035RARPn0 x814CSNMPn0 x86DDIPv6n0 x880BPPPn0 x8E88EAPOL5.5.4 802.3的帧间间隔的帧间间隔nMAC

23、帧的帧间间隔是传输帧的最小间隔帧的帧间间隔是传输帧的最小间隔n保证可靠同步定位随机发出的帧保证可靠同步定位随机发出的帧nIEEE 802.3标准规定帧间间隔为标准规定帧间间隔为96bit,即,即n9.6s10Mbps, 0.96 s100Mbps, 帧间隙帧间隙前导与帧定位前导与帧定位MAC 帧长帧长参数参数10Mb/s 100Mb/s 1000Mb/s 10Gb/s时隙(时隙(2)512位位51.2 s512位位5.12 s4096位位5.096 s帧间隙帧间隙( s)9.60.960.0960.0096尝试限制(次)尝试限制(次)101010后退限制(次)后退限制(次)161616冲突加强

24、(位)冲突加强(位)323232最大帧长最大帧长(八位组八位组)1518151815181518最小帧长最小帧长(八位组八位组)64646464阵发限制阵发限制(八位组八位组) 80005.5.5 802.3 MAC参数表参数表5.6 802.3的物理层的物理层n5.6.1 概述概述n5.6.2 10Mbps以太网以太网n5.6.3 100Mbps以太网以太网n5.6.4 1Gbps以太网以太网n5.6.5 10Gbps以太网以太网n5.6.6 几个附加议题几个附加议题5.6.1 物理层概述物理层概述n802.3标准在物理配置上很活跃标准在物理配置上很活跃n有利于技术革新、有力推动以太网发展有

25、利于技术革新、有力推动以太网发展n理解较为吃力理解较为吃力n802.3物理层的一些特点物理层的一些特点n传输速率传输速率( bps )急剧提高急剧提高n10M10Gbps:E、FE、GbE、10GbEn物理介质日益丰富物理介质日益丰富n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对称屏蔽缆、市话电缆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对称屏蔽缆、市话电缆n现在使用:双绞线、光纤、对称屏蔽缆、现在使用:双绞线、光纤、对称屏蔽缆、市话电缆(以太接入市话电缆(以太接入网中使用)网中使用)n编码、纠错日益复杂编码、纠错日益复杂n物理层框架也很复杂物理层框架也很复杂5.6.1 物理层概述物理层概述n802.3标准的物理层框架结构标准的

26、物理层框架结构 MACRECENCILIATION PCS介质介质 PMA PMDPHYGMIIMDI1000Mb/s PCS介质介质 PMA PMDMIIMDI100Mb/s PLS介质介质 PMAMIIMDI10Mb/sAUIRECENCILIATIONRECENCILIATIONMII 介质无关接口介质无关接口GMII、XGMIIMDI 介质相关接口介质相关接口PMD 物理介质相关子层物理介质相关子层PCS Physical coding sublayerPMA Physical medium attachmentPHY Physical layer devicePLS Physical

27、 layer signalingAUI Attachment unit interface5.6.2 10Mbps以太网以太网n10Mbps/MDI标准标准nManchester编码编码 ( 1B2B ), 10Mbps/20Mbaudn10BASE5 802.3 -1985(粗同轴缆)(粗同轴缆)n10BASE2802.3a -1988(细同轴缆)(细同轴缆)n10BASE-F 802.3j -1993(光纤)(光纤)n10BASE-FL为主,为主,10BASE-FB/FP并未流行并未流行n10BASE-T 802.3i -1990(双绞线)(双绞线)n10BROAD36802.3b -19

28、85n10BASE- FOIRL 802.3d -1987n1BASE5802.3e -1987n目前只使用:目前只使用:10BASE-T5.6.2 10Mbps以太网以太网 10Mbps以太网的特点以太网的特点n目前只使用目前只使用10BASE-T接口接口n目前常与目前常与100BASE-T/1000BASE-T联合使用联合使用n双绞线、集线器的引入是以太网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双绞线、集线器的引入是以太网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n光纤通信技术的初步引入光纤通信技术的初步引入n光纤以太网引入较后,编码调制技术也较为简单光纤以太网引入较后,编码调制技术也较为简单n编码技术:曼彻斯特编码编码技术:曼彻斯特

29、编码n物理介质的可用带宽很宽,不必追求编码效率物理介质的可用带宽很宽,不必追求编码效率n传输符号率为传输符号率为20Mbaud(波特)(波特)nUTP 3的带宽为的带宽为16MHzn 注意概念:注意概念:bps, baud, Hz( 带宽带宽 )5.6.3 100Mbps以太网以太网n100Mbps/MDI标准标准n100BASE-TX/T4/FX802.3u -1995n100BASE-TX: 2*UTP-5、MLT-3n100BASE-T4:4*UTP-3/HD、8B6T-NRZn100BASE-FX:n1300nmMMF/2km、4B5B-NRZIn标准:标准:ANSI X3T12、IS

30、O/IEC 9314n100BASE-T2802.3y -1997n2*UTP3/FD、PAM5*5n100Mbps以太网也称为快速以太网以太网也称为快速以太网FE5.6.3 100Mbps以太网以太网nFE物理层标准评价物理层标准评价n100BASE-T4/100BASE-T2 :UTP-3n随着随着UTP-5布线系统的迅速流行而失去市场布线系统的迅速流行而失去市场nT2技术十分复杂、其产品从未流行技术十分复杂、其产品从未流行n100BASE-TX: 2对对UTP-5(5E)n十分成功,当前的主流桌面技术,技术思路影响大十分成功,当前的主流桌面技术,技术思路影响大n当前的表现形式:当前的表现

31、形式:10/100BASE-T、10/100/1000BASE-Tn100BASE-FX:1310nmMMF/2kmn借用借用FDDI物理层标准,标准维护困难物理层标准,标准维护困难n效率不高(如效率不高(如1300nmMMF)n单模长距离无标准,各厂商产品很难互连单模长距离无标准,各厂商产品很难互连5.6.4 1Gbps以太网以太网-概述概述n1GbpsMDI的历史标准的历史标准n802.3z -19981000BASE-X n802.3ab-19991000BASE-TnANSI/TIA 8541000BASE-TX(并无产品并无产品)n标准特点标准特点n保持以太网的传统帧格式,可选保持以

32、太网的传统帧格式,可选jumbo帧帧n通常使用全双工,但还保留了半双工通常使用全双工,但还保留了半双工5.6.4 1Gbps以太网以太网-MDIn1000BASE-LX802.3z-1998n长波长激光长波长激光/1310nm8B/10Bn1000BASE-SX 802.3z-1998n短波长激光短波长激光/850nm8B/10Bn1000BASE-CX 802.3z-1998n对称屏蔽电缆对称屏蔽电缆0.1 to 25 m8B/10B,n1000BASE-T 802.3ab-1999n超五类双绞线(超五类双绞线(UTP5e)4D-PAM55.6.5 10Gbps以太网以太网-MDIn10Gb

33、ps/MDI标准标准nIEEE 802.3ae 2002n10GBASE - LX4:运行在多模光纤上:运行在多模光纤上n10GBASE - SR/LR/ER:园区网:园区网n10GBASE - SW/LW/EW:广域网:广域网nIEEE P802.3ak-2004n10GBASE - CX4n10GbE体系:只支持全双工链路!体系:只支持全双工链路!5.6.5 10Gbps以太网以太网体系图体系图Logical Link Control (LLC)“Ethernet” Upper LayersMedia Access Control (MAC)Serial WAN PHY(64B/66B +

34、 WIS)SerialPMD850 nmWWDMLAN PHY(8B/10B)Serial LAN PHY(64B/66B)SerialPMD1310 nmSerialPMD1550 nmWWDMPMD1310 nmLX4SRLRERSWLWEWSerialPMD850 nmSerialPMD1310 nmSerialPMD1550 nm5.6.5 10Gbps以太网以太网n10GbE接口命名规则:三前缀接口命名规则:三前缀n介质类型介质类型nS:短波长、:短波长、850nmnL:长波长、:长波长、1310nmnE:超长波长、:超长波长、1550nmn编码方法编码方法nX:8B/10B编码,编

35、码,LAN/PHYnR:64B/66B编码,编码,LAN/PHYnW:64B/66B+简化简化SDH封装,封装,WAN/PHYn波长数波长数nN:波长数,对:波长数,对WWDM为为4,单波可以省略,单波可以省略“1”n10GBASE- LX4 = Long wavelength, 8B/10B coding (LAN PHY), 4 wavelengthsn10GBASE-EW = Extra long wavelength, WAN PHY, 1 wavelength (serial)5.6.5 10Gbps以太网以太网n10G以太网具有两个不同的物理层以太网具有两个不同的物理层n局域网物理

36、层局域网物理层n速率速率10Gb/sn支持密集波分支持密集波分WWDMn提供提供850nm、1310nm和和1550nm接口接口n广域网物理层广域网物理层n速率速率9.58464Gb/s(需要进行速率适配)(需要进行速率适配)n提供提供OC-192接口(接口(SONET/SDH)n传送传送SONET/SDH帧(帧(SDH帧封装帧封装Ethernet MAC帧)帧)5.6.5 10Gbps以太网以太网n10GbE光接口:标准传输距离光接口:标准传输距离n注注1:LX4 支持支持 MMF (0-300m)和和SMF (0-10km)n注注2:距离取决于:距离取决于MMF 类型类型( OM3/0M2

37、/OM1 )10GBase-ER10GBase-LW10GBase-LR10GBase-LX410GBase-SW10GBase-SR10GBase-EW65m300m10Km40Km850nm LAN Serial MMF850nm WAN Serial MMF1300nm LAN WWDM MMF11310nm LAN Serial SMF1310nm WAN Serial SMF1550nm LAN Serial SMF1550nm WAN Serial SMF1310nm LAN WWDM SMF15.6.6 附加议题附加议题-以太接入网以太接入网n以太接入网以太接入网nIEEE 80

38、2.3ah-2004n又称第一公里以太网:又称第一公里以太网:EFMn目的目的n充分利用现有的电信网络接入基础设施充分利用现有的电信网络接入基础设施n运行在运营商的:接入光纤、电话电缆、小区用户线运行在运营商的:接入光纤、电话电缆、小区用户线n基本参数基本参数n光纤:光纤:100/1000Mbps,单,单/双芯,双芯, 1020公里公里n铜缆:铜缆:2Mbps/3公里,公里,10Mbps/300米米5.6.6 附加议题附加议题-速率协商速率协商n接口速率自动协商接口速率自动协商nAuto-Negotiationn使用双绞线连接时,自动选用最佳接口使用双绞线连接时,自动选用最佳接口n接口提供形式

39、接口提供形式n10/100BASE-TXn10/100/1000BASE-Tn协商优先级协商优先级na) 1000BASE-T 全双工全双工/半双工半双工 nb) 100BASE-TX全双工全双工/半双工半双工 nc) 10BASE-T全双工全双工/半双工半双工 5.6.6 附加议题附加议题-PoEnPoE :IEEE 802.3af-2003n通过以太网端口通过以太网端口(MDI)对连网设备对连网设备(DTE)供电供电n要点要点n馈电设备馈电设备( PSE )和受电设备和受电设备( PD )nPower Sourcing Equipment : Powered Devicen输出:输出: 48V,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