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练习: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含解析_第1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练习: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含解析_第2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练习: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含解析_第3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练习: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含解析_第4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练习: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含解析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课后篇巩固提升学业水平引导1.1980年,考古工作者在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发掘中,发现了大量精美的青铜器,他们认为这些青铜器全面反映了西南地区白青铜文明。由此,可推断三星堆应是()A.原始社会的遗址B.商周时代的遗址C.秦汉时期的遗址D.宋之后的遗址画商周时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青铜文明时期,因此,B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答案|B2.史记货殖列传记录了从春秋到汉武帝时代众多的豪民巨富,战国和汉代冶铁行业出富豪最多,汉代就有卓氏、程郑、孔氏、曹郁氏四家列入富豪榜。这反映出当时 ()A.民营冶铁业的发达B.商品经济的高度繁荣C.冶铁业环境的宽松D.政府对冶铁业的重视画材料表

2、明从战国到汉代,多人靠冶铁发财致富,这些人都是民营冶铁业的经营者。因此 ,A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答案A3.4世纪时,马塞林努斯不无夸张地说,在罗马,这种轻薄柔软、光鲜亮丽的衣料,以前只限于贵族,而今已经推广到不分贵贱甚至最低的各阶层。这种衣料应该是()A.麻B.葛C.丝D.棉画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为 4世纪“罗马”轻薄柔软、光鲜亮丽麻、葛不符合 轻薄柔软、光 鲜亮丽”,故A、B两项错误;丝织品早在汉彳t远销罗马,丝织品符合 轻薄柔软、光鲜亮丽”,故C项正 确;棉布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是在明代 ,不符合材料中的时间信息,故D项错误。答案C4.唐诗如何织纨素,自着蓝缕衣”舞罢复裁新,岂

3、思劳者苦”反映的社会现实是()A.手工业者地位低下,生活艰辛B.丝织业规模扩大C.小农经济自给自足D.官府垄断丝织业 僻和 如何织纨素,自着蓝缕衣”大意是自己织得很辛苦,可是却穿得很不好,舞罢复裁新,岂思劳者苦 大意是上层阶级奢侈腐化,新衣服穿一次可能就不要了 ,不知道劳动者的辛苦。这反映了当时手工业 者地位低下,生活艰辛。故选 A项。答案A5.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产品()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B.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C.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画在古代中国,织造局就是皇家工场,属于官营手工业,其专

4、门负责织造满足皇室消费需要的衣服等 织物,产品不投放市场。故选 B项。答案B6(一3导学号34224003两千年前中国的 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 名片”是陶瓷,五百年前中国的 名片”是茶叶。在古代两千多年的中西方交往中,丝绸、瓷器和茶叶在西方广受欢迎。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A.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B.自然经济取得了根本性突破C.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D.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画丝绸、陶瓷、茶叶分别对应中国的丝织业、制瓷业、制茶业三个手工业,故选A项。答案A7 .明代邙瑶在便民通书中写道 :绢帛绫绸叠满箱,将来裁剪做衣裳。公婆身上齐完备,剩下方才做与郎。”这表明家庭手工业品主要用于()A

5、.自我消费B.交纳赋税C.市场出售D.馈赠亲友画题干材料表明,家庭手工业的纺织品主要用于给家人做衣裳”,因此,A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答案A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阖闾请干将铸作名剑二枚。干将者,吴人也,与欧冶子同师,俱能为剑。莫耶,干将之妻也。干将作剑,采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而金铁之精 ,不销沦流,于是干将不知其由。 干将妻乃断发剪爪,投于炉中,使童女童男三百人,鼓橐装炭,金铁乃濡,遂以成剑,阳曰干将,阴日莫耶。吴越春秋阖闾内传材料二 吾闻楚之铁剑利而倡优拙。夫铁剑利则士勇,倡优拙则思虑远。夫以远思虑而御勇士,吾恐楚之图秦也。史记范雎蔡泽列传(1)根据材料一,说明材料所讲

6、述的历史现象,指出该讲述所呈现的突出特征。(2)根据材料二,说明作者认为楚国冶铸业的发展会产生怎样的社会影响。(3)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指出影响春秋战国时期冶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参考答案|(1)现象:春秋时期,吴国已掌握了冶炼技术,能够铸剑。特征:铸剑具有神秘的色彩。(2)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对秦国构成了潜在的威胁。(3)争霸战争在客观上推动了冶铸业的发展。能力素养拓展一、选择题1.周礼 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拉埴之工二。” 材料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D.

7、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画周礼 考工记所提供的材料,详细记载了木工、金工、皮革工、漆工、刮摩工及拉埴工等工 种,这是当时手工业分工细致的写照。答案C2 .汉代的盐铁丞孔仅言: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郡不出铁者,置小铁官,使属在所 县。”孔仅在此强调()A.实行盐铁官营B.用灌钢法冶铁C.加快盐铁生产D.推行郡国并行制除和题干材料的意思是敢于私铸铁器、煮盐的 ,钛其左脚趾,没收其器物用具。不产铁的郡设置小铁 官,隶属于所在县 油此可以看出汉代禁止私造铁器 ,禁止私自煮盐,违者严惩,可见汉代实行盐铁官营 制,故A项正确;题干材料反映的是盐铁的管理 ,不是7铁,故B项错误;盐铁官营是为了增

8、加政府财政 收入,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体现郡国并行制的信息 ,故D项错误。答案a3 .唐初规定:凡是接受政府均田的人户,每丁每年要向国家交纳一定量的田租和调帛或布,此外还要定期服徭役 也可纳绢、布代役。就手工业的发展来看,该项规定最有利于()A.保障官营手工业的运营B.扩大民营手工业的规模C.促进家庭手工业的发展D.促进手工业技术的革新画材料中规定的核心,是受田人丁要向国家交纳粮食或布帛。布帛在当时主要是家庭手工业的产 品,因此,C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答案|C4 .明史记载:隆庆时,诏江西烧造瓷器十余万。万历十九年命造十五万九千,既而复增八万,至三十八年未毕工。”这反映出()A.政

9、府对瓷器的需求量不断增加B.明朝官窑瓷器已大量投放市场C.江西瓷器已大量远销海外市场D.政府对官瓷的工艺水平要求高画根据材料中的 诏江西烧造“命造”可推断出,材料所涉及的瓷窑主要是官营瓷窑。古代中国 ,官 营手工业的产品,主要是供皇室和官府的消费,一般不投放市场。根据材料中数量的增加 ,可知A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答案A5二导学号34224004汉武帝在产盐区设盐官,雇工煮盐,又在产铁区设置铁官盐铁官统属中央的大农,盐铁官吏多用过去盐铁商人充任上述做法()A.加强了政府对市场的控制B.促进了民间盐铁经营的发展C.放弃了对商人的种种限制D.直接促进了民营手工业的成长僻和汉武帝设置盐官、铁

10、官,由中央统一管理盐铁的经营 ,确立了盐铁官营的政策。上述政策加强了 政府对市场的控制,加大了对手工业者的限制。因此,A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6 .(2018贵州遵义月考)中国古代的官营手工业素来发达,在冶金、制瓷、纺织等行业中 长期保持领先地位。官营手工业的产品大多精美,质量也上乘。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工匠优秀,积极性高B.生产不计成本C.市场需要高质量的产品D.国家权力的支持画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它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产不方t成本,产品大多精美,所以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权力的支持,故选D项。官营手工业的工匠受到

11、官府的束缚,积极性不高,故A项错误。答案|D7 .据方志记载,杭州某手工工场 雇机工二十,用一百二十镣,十日成一匹,价逾常布,匹直万钱该手工 工场的产品()A.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8 .供民间消费,收入归私营工场主C.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D.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机工所有画根据材料 雇机工”价“直万钱”等信息可判断,该手工工场是民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的产品 主要供民间消费,收入不归受雇佣的机工所有,所以B项符合题意。答案B8 .元朝立国,将民间工匠强制征调,为官府服务,编入匠籍”。清初宣布废除 匠籍”,工匠在法律上获得 了一般民户的地位。乾隆帝说:国家兴修工作,雇募人夫,原欲使小民实

12、授价值,以为赡养身家之计。”这一变化()A.打破了官营手工业的垄断地位B.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巩固C.限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D.促进了民营手工业发展僻和清代手工业者法律地位得到提高,并不能说明官营手工业的垄断地位被打破,故排除A项;手工业者法律地位的提高与小农经济的发展无关,故排除B项;手工业者法律地位的提高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故C项不符合题意;手工业者法律地位的提高有利于民营手工业的发展,故选D项。答案D9 .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记载 :明彳弋)海上(松江府一带)官民军灶,垦田几二百万亩,大半植棉,当不 止百万亩。”由此可见()A.松江是明代纺织业中心B.明代政府重视垦田种棉C.明代棉花种

13、植超过粮食种植D.棉花成为松江主要作物画题干材料表明,松江府一带垦田几二百万亩”,大半用来种植棉花,这说明棉花成为松江主要作物 故D项正确;题干材料只是反映了松江棉花种植多,不能说明松江是纺织业中心 ,故A项不正确;材料只是反映了松江地区的棉花种植 ,一个地区的特殊现象不能说明整个明代的现象,故B、C两项均不正确。答案D10 .乾隆时的陶冶图说中记载 :景德镇袤延仅十余里,山环水绕,僻处一隅,以陶来四方商贩。民窑 二三百区,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万,藉此食者甚众。”这表明()A.清代时,景德镇具有瓷都的地位B.景德镇多民营制瓷手工业C.手工业发展提高了富商的地位D.清代经济重心实现南移画根据材料中民

14、窑二三百区,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万,藉此食者甚众”可知,景德镇多民营制瓷手工 业,B项正确。答案B11 .据天工开物载,明朝中叶(棉花的种植)遍布天下,地无南北皆宜之,人无贫贵皆赖之”;纺织业中 出现的花楼机能在绫绢上提织各种花纹。这主要表明()A.明朝棉纺织业超过丝织业B.花楼机运用到棉纺织业中C.明代纺织业发达D.花楼机提升了丝织品的质量画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明代不但棉织业发达,而且丝织业发达,所以C项正确。A、B两项说法错误,D项只反映出材料一方面的含义。WC12 .据史料载: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这一现象最有可能首先出现于明代的()A.苏州B.开封C.北京D

15、.西安百计日受值”体现出雇佣关系,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在我国其最早出现于明朝中后期江南的一些手工业部门中。故选A项。答案A二、非选择题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齐国)太公乃劝以女工之业织作冰纨绮绣纯丽之物,号为冠带衣履天下。汉书地理志材料二 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清)王应奎柳南续笔材料三 五亩之宅 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孟子尽心上材料四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 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

16、待。(1)据材料一、材料二,分析纺织业的主要原料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据材料二分析变化的原因。(2)据材料三、材料四,古代中国纺织业的经营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参考答案|(1)变化:由丝发展到棉。原因:棉布保暖性能好,结实耐用;生产棉布的成本相对较低。(2)变化:由把纺织业作为家庭副业到采取工场化经营。说明:这种变化反映出古代中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商品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清时期启由手工业者的数量扩大并成为手工业生产的主导,手工业产品大量增加,各具特色的专业化工商业市镇大量涌现,匠有常主,计日受值”的生产方式更为普遍。材料二 明清时期,官府对手工业产品收取重税。万历 (15731620年)中后期,矿监、税使四处搜刮。苏州大涝,桑蚕减产,丝织品的税收却有增无减,以致 穷民之以丝为生计者,岌岌乎无生路矣官局垄 断了丝织业,以低价强迫民间机户限期为官局生产 ,甚至还强制压价收买,往往 十不还一,无异空取 官府对民间工匠管制很严,康熙时规定,有些工匠需编甲,五人连环互保,取结报册”,限制他们的人身 自由。对丝绸出口 ,官府严加限制。清朝规定,江苏省的出海船只,每年每船准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