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乡愁课文赏析、知识点梳理及阅读练习题原文乡愁 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作者: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 年 10 月 21 日生于江苏南京,在秣陵路小学读书(原崔八巷小学)1947 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 1948 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2 年毕业。1953 年, 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 ”诗社。 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师大、政
2、大、 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2012 年 4 月担任澳门大学“住校作家”。余光中是台湾著名的诗人。其诗乡愁用朴实形象的语言,艺术地再现了故乡之思,亲人之恋,故国之情。创作背景余光中的一生是在频繁的奔波和迁徙之中,多次与亲人的聚散离合。1971 年, 20 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写下乡愁这首诗。赏析一该诗情深意切,既渴望了祖国的统一,又将乡愁描写的淋漓尽致。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 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
3、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 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 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 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 头。”有如百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 恋交融在一起。而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也因为结尾的感情的燃烧而更为撩人愁思。全诗共四节。一方面,诗人以时间的变化
4、组诗:小时候 一一长大后一一后来一一现在, 四个人生阶段。另一方面,诗人以空间上的阻隔作为这四个阶段共同的特征:小时候的母子分离一一长大后的夫妻分离 一一后来的母子死别 一一现在的游子与大陆的分离。 诗人为这人 生的四个阶段各自找到一个表达乡愁的对应物: 小时候的邮票 一一长大后的船票 一一后来的 坟墓一一现在的海峡。由此,看到这首诗以时空的隔离与变化来层层推进诗情的抒发,构思极为巧妙。诗人精练地提取了几个单纯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个意象是单纯、明 朗、集中、强烈。它们又是丰富的,即不是堆砌而是含蓄有张力,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这四个意象把本是一个非常抽象的乡愁”物化、具体化,
5、通过 托物寄情”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这些意象和 这“、那”这两个简单的指示代词联接在一起,巧妙地将彼此隔离的人、 物、时间和空间,将愁绪的两端紧密融合。若有若无的距离和联系,给那些整日在相思、别 离和相聚阊奔波的人们一种强烈的共鸣,给人们一种难以言表的哀愁和欢欣。诗歌以时间的次序为经,以两地的距离为纬,在平铺直舒中自有一种动人心魄的魅力,引起人们无限的哀愁和无尽的相嗯。诗歌在艺术上呈现出结构上的整饬美和韵律上的音乐美。在均匀、整齐的句式中追求一种活泼、生机勃勃的表现形式,在恰当的意象组合中完美地运用语词的音韵,使诗歌具有一种音乐般的节奏,回旋往复,一唱三叹。诗人用融合了中国传统审美特征的现代
6、诗语,唱出了诗人心中对故乡、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乡愁有令人瞩目的形式美。 一是结构上寓变化于统一, 节与节,句与句,均衡对称。但整齐中又有参差, 长句与短句相互变化错落,体现了自由诗的特点。 二是同一位置上的词的重复和叠词的运用,在音乐上造成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给全诗营造了一种低回怅惘的氛围。评析二该诗情深意切,既渴望了祖国的统一,又将乡愁描写的淋漓尽致.阅读此诗,首先呈现给读者的是四幅鲜明而又具体的生活画面。第一小节:幼年求学,母子分离,借书信以慰别情;第二小节:成年后,告别新婚妻子,离乡背井,天各一方;第三小节:生离死别,母子不得相见;第四小节:同胞难得相聚,国家不能统一。同时
7、,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浓郁而又强烈的感情,诗人的乡思之愁不是直白地说出来的,而是通过联想、想象, 塑造了四幅生活艺术形象,使之呈现在读者眼前。作者把对母亲、妻子、 祖国的思念、眷念之情熔于一炉,表达出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 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广阔内容,使人感到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余光中作为一个
8、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有如百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而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也因为结尾的感情的燃烧而更为撩人愁思了,正如诗人自己所说:“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 白玉苦瓜序)这样,诗人的乡愁 是我国民族传统的乡愁诗在新的时代和特殊
9、的地理条件下的变奏,具有以往的乡愁 诗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 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礼赞 中国,最美 最母亲的国度”。他说: 篮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 ”,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品读三乡愁,是中国诗歌一个历久常新的普遍的主题,余光中多年来写了许多以乡愁为主题的诗篇,乡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一曲。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 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
10、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广阔内容。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有如百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而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 也因为结尾的感情的燃烧而更为撩人愁思了,正如诗人自己所说: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
11、口的现实感。”(白玉苦瓜序)诗人的乡愁是我国民族传统的乡愁诗在新的时代和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的变奏,具有以往的乡愁诗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在意象的撷取和提炼上,这首诗具有单纯而丰富之美。乡愁,本来是大家所普遍体验却难以捕捉的情绪,如果找不到与之对应的独特的美的意象来表现,那将不是流于一般化的平庸,就是堕入抽象化的空泛。乡愁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它们是单纯的,所谓单纯,绝不是简单,而是明朗、集中、强烈,没有旁逸斜出、意多文乱的芜蔓之感;它们又是丰富的,所谓丰富,也绝不是堆砌,而是含蓄。有张力,能诱 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在意象的组合方面,乡愁以时间的发展来组合意象,可
12、称为意象递进。 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种表时间的时序语像一条红线贯串全诗,概 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前面三节诗如同汹涌而进的波涛,到最后轰然而汇成了全诗的九级浪。乡愁的形式美也令人瞩目。 它的形式美一表现为结构美, 一表现为音乐美。乡愁 在结构上呈现出寓变化于统一的美。统一,就是相对地均衡、匀称;段式、句式比较整齐, 段与段、句与句之间又比较和谐对称。变化,就是避免统一走向极端,而追逐那种活泼、流 动而生机蓬勃之美。乡愁共四节。每节四行,节与节之间相当均衡对称,但是,诗人注 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从而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乡愁的音乐美,主要
13、表现在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其中的乡愁是一一”与 在这头在那(里)头的四次重复,加之四段中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在同一位置上的叠词运用,使得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而 枚“上张“上方“上湾”的数量词的运用,不仅表现了诗 人的语言的功力,也加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乡愁,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的恋歌。鉴赏四(一)新奇结构审美距离全诗分四节,每一诗节为四行,结构整齐、单一,一目了然。诗人将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用乡愁联系起来,形成 这头(外头)乡愁那头(里头)”的新奇结构,给人以
14、美的视觉享受。每一诗节的诗句稍有变化,以及这头一一那头”的反复咏叹,便产生了一种情感 的距离。如小时候的离家思母; 长大后的新婚别妻,都表达了思乡之情。后来啊,中年母逝,悼念慈母,诗句中的 外”与 里”,造成了诗歌情感的波折,母亲的永别,内心的伤痛是很大的,也间接地反映了对乡土的眷念之情。可现在,偏居一隅,海峡却隔断了骨肉亲情,大陆母亲啊,还在 那头”!现实的距离,虽然遥远,但是她不是在 里头”。诗人抓住了人生的四个阶段的思国怀乡的特点,用新奇的结构,把乡愁巧妙地连在一起,构成审美的距离,读来内心如水遇悬崖奔流而下,震撼心灵。(二)新颖意象虚实相衬诗中每一诗节的第二句都是一个新颖别致的鲜活的比
15、喻,给人以耳目一新的视觉冲击。诗人用 乡愁”这条线,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互不想干的意象串在了一起,平淡中蕴蓄着浓浓的情思, 品味之余,乡愁之感油然而生。诗人在用词上以实衬虚。如诗人如实状写邮票之小,船票之窄,坟墓之矮,引领读者漫游在乡愁的意境里。 诗人明知海峡是深深的,却用浅浅”一词来虚写。诗人认为两岸同胞,同根同族,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只要能接弃历史遗留,面向未来,两岸人民就能越过这浅浅的海峡”,亲人团聚,祖国统一。诗人这种手法的运用,表达了对大陆的思念。情之真,意之切,耐人寻味。该诗情深意切,既渴望了祖国的统一, 又将乡愁描写的淋漓尽致。 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
16、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有如百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
17、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而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也因为结尾的感情的燃烧而更为撩人愁思。正如诗人自己所说:“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 白玉苦瓜序) 余光中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全诗共四节。一方面,诗人以时间的变化组诗:小时候 长大后 后来 现在,四个人生阶段。另一方面,诗人以空间上的阻隔作为这四个阶段共同的特征:小时候的母子分离 长大后的夫妻分离 后来的母子死别 现在的游子与大陆的分离。诗人为这人生的四个阶段各自找到一个表达乡愁的对应物:小时候的邮票 长大后的船票 后来的坟墓 现在的海峡。由此, 看到这首诗以时空的隔离
18、与变化来层层推进诗情的抒发,构思极为巧妙。乡愁随堂练习题含答案自主积累一、结合诗意解释下列词语乡愁:海峡:一方:二、填空 .本诗选自白玉 苦瓜作者是著名诗人,1928年生于南京,现居台湾。 后来啊我在外头。 抒发对故国思念深情的诗句是: 三、给下边诗节划分出朗读节奏: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能力训练 一、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感情,但在乡愁诗里,它转化为具体可感的东西,作者是怎样 实现这一转化的? 答:二、诗人所抒写的“乡愁 ”,是怎样随着时间推移而加深、升华的?答:三、对诗中“一枚 ”、 “一张 ”、 “一方 ”、 “一湾 ”四个数量词与“小小的 ”、 “窄窄的 ”
19、、 “矮矮的 ”、“浅浅的 ”形容词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是一种轻描淡写的方式,表现乡愁不是很重。B 看似一种轻描淡写方式,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重量轻的对象之上,恰好反衬出诗人 内心深处的浓烈的思乡之情。C.运用反衬,也更引人对祖国和平统一的渴望与深思。四、诗的最后一节对全诗有怎样的拓展作用?答:开放拓展一、欣赏下列诗歌,完成后边各题。【甲】乡 愁(节选)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乙】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有天涯。1 “ 乡愁 ”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
20、,但甲、乙两诗都把它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物象。甲诗寄托 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对应物上,乙诗则寄托在枯藤、老树 对应物上。甲、乙两首诗都抒发了思乡之情,但甲诗已将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 ( 2 分)2品读甲、乙两诗,找出自己最欣赏的诗句,并谈谈欣赏的理由。( 2 分)最欣赏的句子:欣赏的理由:3放飞思绪,想像甲诗中的“我 ”,跪在母亲的坟前会想些什么?乙诗中的“断肠人 ”,一旦与 “亲人 ”相聚会说些什么?(3 分)“我 ”的心理活动:断肠人 ”的倾诉:“乡愁 ”是 “浅浅的海峡”,席慕容说“乡愁 ”是 “没有年轮的树”,如果有一天离开 了家门,你最惦念的是什么?请发挥想象,仿照课文,用漂
21、亮的比喻句尽现你的感觉。答:参考答案:自主积累:一、 乡愁: 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海峡: 陆地间相对狭窄的海面。一方: 一堆。 二、 余光中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三、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能力训练:一、 诗人巧妙的将“乡愁 ”这种感情进行了物化,把它分别寄托在“邮票 ”、 “船票 ”、“坟墓 ”、 “海峡 ”具体可感对象上,形成诗的意象,从而增加诗的艺术感染力。二、“邮票 ”、“船票 ”、 “坟墓 ”、 “海峡 ”四个对象分别是人生四个阶级“乡愁 ”的对应物,这四个阶段分别是:小时候 长大后 后来
22、现在。 小时候诗人少小离家,与母亲的书信往来,乡愁寄托在邮票上;长大后为生活而奔波,与爱人合合离离,乡愁寄托在船票上;到后来,母亲的一方坟墓将我与母亲永远分开了!而现在浅浅的海峡又把自己与祖国大陆分开了。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一群人的家国之思了。三、A 四、如果去掉最后一诗节,只能算是一般的思念故乡的诗,有了最后一诗节,前三节就成了铺垫,这一节成又画龙点睛,乡愁诗意升华为国愁和民愁了。开放拓展:一、1 坟墓海峡 家国之思(意近即可)2最欣赏的句子示例: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理由: “浅浅的海峡”和人们渴望早日团聚的愿望形成强烈的反差,抒发了浓浓的思乡思国之情。(若赏其他句子亦可。品析言之有理、
23、意准确即可,只选句,不品析不得分)3 “我 ”的心理活动示例:妈妈,原谅不孝的儿子,我回来迟了,我多么想念你呀!“断肠人 ”的倾诉示例:回家的感觉真好!(意近即可)二、 (略)乡愁当堂达标练习题含答案预习练习题1、常识填空乡愁的作者,是台湾著名指2、辨析形似字,分别组词。枚()峡() 幕()玫()侠() 墓(), 这是一首 诗。乡愁湾()弯()课堂达标训练1、回忆乡愁,在括号内填量词,在横线上填形容词(叠词)一()的邮票一()的船票一()的坟墓一()的海峡2、常识填空乡愁,本是一种难以表现的情绪,诗人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出 , ,等四种意象,借助它们把乡愁表现得深刻感人。这首诗抒发了强烈的 之情
24、,表达了华夏儿女对 的强烈愿望。课堂提高训练1、设喻联想,化抽象感情为具体形象,是本诗的一大特色,极富感染力,请填空:§1,把乡愁化作 ,表现对母亲 立,把乡愁化作 ,表现对妻子 一陵,把乡愁化作,表现对自己一§4,把乡愁化作 ,表现诗人强烈的 一2、欣赏优美、精彩的诗句,简答问题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把乡愁比作邮票,能引发什么联想? 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用 浅浅”形容海峡,包含了哪些意味?课堂检测语段研读小时侯,乡愁是。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呵,乡愁是。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1、乡愁一
25、诗的作者是 (地名)著名爱国诗人 。2、在诗中横线上补全诗句3、从全诗看,诗歌的前 3节抒发的是思念、的儿女之情,最后1节抒发的是思念 的爱国之情。4、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浅浅”是不深的意思,对其深层含义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说明台湾与大陆相距并不遥远;B、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而造成的不统一的状况应该结束;C、台湾与大陆不能密切往来,这实在是令人痛心的事情;D、诗人伫立台湾,远望大陆,面对 浅浅的海峡”却无可奈何。课外强化训练1、这首诗属于()A散文诗 B抒情诗C叙事fD寓言诗2、诗中表时间的词语是、,四个词语在内容上交代了,又 使全诗井然有序。3、古人作品中写乡愁的名句有很多
26、,唐朝李白的静夜思是一首代表作,请写出其中的两句:床前明月光,。举头望明月,。你是否联想到古人以 月”为触发点,写思乡之情的诗句:4、诗人把乡愁比作、,你能写出两个新鲜的比喻来形容乡愁吗?乡愁是 O乡愁是 25、赏析:乡 愁席慕蓉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别离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故乡在席慕蓉的印象中是 ,是,她把乡愁比作,表现 诗人。答案预备训练:略课堂达标训练:1、略 2、邮票 船票 坟墓 海峡 思乡爱国 祖国统一课堂提高训练:1、邮票 思念,船票 不舍之意, 坟墓 孝子之心,海峡 爱国之情。2、联想到写
27、信、寄信、倾诉思念之情;联想到诗人对母亲、对家乡的思念;联想到儿子对母亲的牵挂等。海峡浅台湾与大陆山水相连;海峡浅浅,隔不断台湾同胞对祖国的思念; 海峡不深,然人为阻隔台湾与祖国的血肉联系,实在令人痛心。(说得有道理即对)课堂检测:1、略 2、略 3、母亲和妻子儿女 祖国大陆 4、D课外强化训练:1、B 2、小时侯长大后后来现在 3、略 4、略 5略现代诗乡愁阅读练习题三 含答案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1、朗
28、读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应该是()。(3分)A.急速、悲壮B.欢快、幸福C.缓慢、忧伤D.轻柔、平淡2、全诗是采用什么顺序、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4 分) 答:3、作者在乡愁用了哪些意象来表现其乡愁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答:4、 这首诗的结构形式体现出既统一又变化的美,你是怎样理解这一点的?简要说明。( 4 分)答:答案:1、 C2、采用时间顺序,以情感为线索。3、用了四个具体的意象:“邮票 ”、 “船票 ”、 “坟墓 ”、 “海峡 ”,这样写就使乡愁有了寄托,变得具体形象,生动感人。4、统一,即结构的相对匀称。全诗四小节,节与节之间比较整齐,每节之间的句子相对和谐对称;变化,即长短句,诗句字数进行变化调节,所以在整体的匀称中又有参差错落之感。乡愁阅读训练题四 含答案小时候 /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精神营地考试题及答案
- 今天康复考试题及答案
- 研究开发服务合同范本
- 道路标牌安装合同范本
- 软件硬件销售合同范本
- 采购项目分包合同范本
- 2025至2030中国绿豆粉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纳滤水系统行业发展动态及前景策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立管清洁工具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评估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移动转椅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评估报告
- 电价合同补充协议书
- 儿童人工智能科普小课堂教学课件
- 中山文化课件
- 体育数据治理的流通与规制问题研究
-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协议模板合同8篇
- NCCN卵巢癌包括输卵管癌及原发性腹膜癌临床实践指南解读2025
- 护理安全警示教育课件
- 地下水封石洞油库施工及验收规范
- 蜂蜇伤诊疗课件
- 双控体系管理制度
- 投标绩效激励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