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全能专项练习_第1页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全能专项练习_第2页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全能专项练习_第3页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全能专项练习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全能专项练习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延伸阅读。清明夜唐白居易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注释)砌:台阶。回廊:回旋的走廊。看花:赏花。1解释下列词语。(1)胧月:_(2)独:_2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1)这首诗描写的是清明节夜晚的景色。(_)(2)“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清明节的夜晚清风习习,月色朦胧,有青石的台阶、红色的栏杆,这里是刺史的府宅。(_)(3)作者在这美丽的夜晚唱歌跳舞,听音乐,赏桂花,心情特别愉悦。(_)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_2. 阅读理解。宿建

2、德江移舟泊烟渚,_。_,江清月近人。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_,_。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1把诗句补写完整。2这两首诗的内容都写了:_,_却不一样。选文宿建德江表达了诗人_,选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表达了作者_。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描写的是_的景色。3. 阅读泊船瓜洲,完成习题。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1诗人借助山、水、月,抒发了诗人_的感情。2长江是很宽的,诗歌把它说成_;“京口”和“钟山”相隔也很远,诗歌却说只_;“绿”字写出了江南春天_的景象。3“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

3、王安石在作诗时曾改过很多次,最后定稿时才用了“绿”。你想想看他为何要用“绿”字?_4.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题目。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_5.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1填空。(1)“咏柳”中“咏”的意思是_。(2)“丝绦”一词本义是_,在本诗中指的是_。(3)诗人把“二月春风”比作_。2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一句?写下来,并写出意思。诗句:_意思:_6.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江上渔者

4、_,_。_,_。1默写古诗。2“江上往来人”中“往来”是因为()A.江上风景美B.江上鲈鱼美C.江上一叶舟美D.看渔民打鱼3反映了渔民劳作艰辛的诗句是_。4这首诗通过_和_的对比,表达了诗人_。5这首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_。6这首诗只有短短的四句话,却描写了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分别是什么?反映了什么?_。7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_。8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这是作者“_,_”的写照。7.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_。_,惟有蜻蜓蛱蝶飞。1把古诗补充完整。2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中,“杂兴”的意思是_,“兴”在这里读_,我能用读

5、这个音的“兴”字写两个成语:_、_。3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写的七言绝句。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A.南宋 范成大B.北宋 范成大4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1)理解词语日长:_篱落:_蛱蝶:_惟有:_(2)说说读了这两句诗,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_8.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1这首诗的作者是_,_朝人。2关于本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写给水部员外张籍的,他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B.这是一首律诗,它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C.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D.这

6、首诗的后两句写诗人对早春的喜爱和赞美。3判断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是否恰当,恰当的打“”,不恰当的打“”。(1)“润如酥”写出小雨细腻的特点,雨飘洒在皇城的街道上,又滋润着春草,仿佛悄悄地告诉人们:春天来了。(_)(2)“最是一年春好处”是说早春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节,一年之计在于春,应该抓住早春时节早作打算。(_)(3)前两句写早春景色,以“小雨”“草色”为描写对象,小雨滋润小草,而小草使小雨更亮、更湿润,两者相得益彰。(_)(4)“绝胜烟柳满皇都”是作者想象之景,他憧憬着那满城杨柳郁郁葱葱的暮春。(_)4“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诗人为什么说初春的草色“绝胜烟柳满皇都

7、”?_9.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中秋月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1解释词语:银汉:_玉盘:_2对诗句的赏析有误的一组是( )。A.第一句没有写月光,而是写“暮云”。B.第二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C.这首词从月色的美好写到“人月圆”的愉快,又从今年此夜推想明年中秋。D.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与亲人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3翻译诗句。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_4写一首你知道的描写中秋的古诗吧。_10. 课外阅读(一)。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注释清明:节气名,在阳历每年4月4日或5日。酒家:酒店。

8、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后人遂以它来命名以产酒著名的地方。(1)解释加下划线的字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2)诗的第一、二句交代了写作的时间是,天气是,作用是(3)行人为什么“欲断魂”呢?_(4)行人问牧童什么?牧童回答了吗?_11.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注释:夭夭:花朵怒放,美丽而繁华的样子。灼灼:花朵色彩鲜艳如火,明亮鲜艳的样子。之子于归:这位姑娘出嫁。宜:和顺、亲善。室家:这里指夫家。有蕢(fn):即蕢蕢。草木结实很多的样

9、子。此处指桃实肥厚肥大的样子。蓁(zhn)蓁:草木繁密的样子。这里形容桃叶茂盛。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灼灼其华”让我们自然联想到一个充满青春气息、美丽的少女形象。(_)从“之子于归”中可以看出本诗是一首在少女出嫁之时表达对其祝福的诗。(_)本诗各个章节只变换了几个词,反复咏唱,韵律节奏缺少变化。(_)2清代姚际恒诗经通论:“桃花色最艳,故以取喻女子,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下列诗词句不是以桃花写美人的是( )。A.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B.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C.柳叶眉间发,桃花脸上生。D.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12. 文言文阅读。西江月

10、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娃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1说说上阕词的意思。_2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七八个/星天/外B.两三点雨/山前C.旧时/茅店/社林边D.路转溪桥/忽见3下列对这首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二句写明月惊鹊,半夜蝉鸣,这是对夜晚宁静气氛的渲染衬托。B.第四句写蛙声,这是从侧面烘托丰年。C.第五、六句描写的是骤雨即至的景象。D.第七、八句描写的是词人的迷惑。13.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小题。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下列对诗中语句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A.国破句中,国指京城长安,破的意思是沦陷。B.城春句中的深意思是茂盛。C.第二句的意思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D.浑欲句意为,安史之乱不平定,诗人就不整理散乱的头发。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第一句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定下了高昂的爱国基调。B.家书抵万金一句出自肺腑,情真意切,很自然地引起共鸣,因而千古传诵。C.诗的前四句写景,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的境况,充溢离情。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